- 相關推薦
消失的年味作文11篇【優(yōu)】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消失的年味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消失的年味作文1
對于新年,人們總是那樣的期盼。但似乎,現(xiàn)在的新年,過得讓人“無聊”、讓人擔心……
在路上、在車中、在街上……總會聽到這樣的話“現(xiàn)在也只有炮聲還能添點年氣,如果沒了它,還真不知這年過成什么樣……”
的確,在以前,人們心中的新年總是充滿快樂:穿新衣、掙壓歲錢、吃到平常無法吃到的可口佳肴……那時的.人們,總希望過年;那時的新年,才過得更有意義。而現(xiàn)在呢?人們生活富裕了,政府對于貧困戶也幫助了,在黨的領導下,現(xiàn)在過年得到的東西,平時也能得到了。這雖然是件值得五湖四海人民舉杯同慶的事,但誰又想過呢,這樣一來,新年豈不是變得“平凡”。
現(xiàn)在過年,想來想去,只有炮聲才能讓年過的“與眾不同”,而吸引人們。但是,各大城市卻在這極為缺少年氣的“危急”情況下,又頒布了“嚴禁燃放煙花爆竹”的嚴酷命令,一下子又讓這幾乎是唯一的年氣漸漸消失……
我知道,每年過年因燃放煙花爆竹炸傷的人非常多,有些人都殘廢或失去了生命。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無情的“趕”走了這個年氣,我們可以想一個即讓年氣(炮聲)長存,又不會傷倒人的好法律、好政策。
雖然過年除了放炮外,各地還有自己獨特的民俗。但這些民俗必盡在大城市無法使用,這樣一來,大城市的人過年豈不非常平凡呢?
今年,部分城市撤銷了這個“嚴酷”的命令(“嚴禁燃放煙花爆竹”的命令)。但我們仍應該注意,不要再讓它“上市”,取而代之的應是更好、更適當?shù)囊?guī)定。
我們中國人放炮已經是有相當長的歷史了。我們中國已經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消失了。如果不遠的將來,這個“放炮傳統(tǒng)”也被人們逼走了,那我們中國還留著了什么?我們中國人的新年還會那么吸引人嗎?難道我們要讓其他國家的人指罵我們中國人的愚昧嗎?
科技的進步是不可缺少的!但我們也應該留住一些傳統(tǒng)、留住歷史、留住回憶,也應該留住這新年中不可缺少的年氣——炮聲!
消失的年味作文2
由于國外的節(jié)日不斷的流入我國,造成了我國人民崇尚了“洋節(jié)日”,中國春節(jié)過年的年味也淡了。
對于新年,人們總是那樣的期盼。但似乎,現(xiàn)在的新年,過得讓人“無聊”、讓人擔心……
在路上的、在車中的、在街上的……總會聽到這樣的.話“現(xiàn)在也只有炮聲還能添點年氣,如果沒了它,還真不知這年過成什么樣……” 冬天作文
的確,在以前,人們心中的新年總是充滿快樂:穿新衣、掙壓歲錢、吃到平常無法吃到的可口佳肴……那時的人們,總希望過年;那時的新年,才過得更有意義。而現(xiàn)在呢?人們生活富裕了,政府對于貧困戶也幫助了,在黨的領導下,現(xiàn)在過年得到的東西,平時也能得到了。這雖然是件值得五湖四海人民舉杯同慶的事,但誰又想過呢,這樣一來,新年豈不是變得“平凡”。
現(xiàn)在過年,想來想去,只有炮聲才能讓年過的“與眾不同”,而吸引人們。但是,各大城市卻在這極為缺少年氣的“危急”情況下,又頒布了“嚴禁燃放煙花爆竹”嚴酷命令,一下子又讓這幾乎是唯一的年氣漸漸消失……
我知道了,每年過年因燃放煙花爆竹炸傷的人很多,有些人都殘廢或失去了生命。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無情的“趕”走了這個年氣,我們可以想一個即讓年氣(炮聲)長存,又不會傷倒人的好法律、好政策。
雖然過年除了放炮外,各地還有自己獨特的民俗。但這些民俗必盡在大城市無法使用,這樣一來,大城市的人過年豈不很平凡呢?
今年,部分城市撤銷了這個“嚴酷”的命令(“嚴禁燃放煙花爆竹”的命令)。但我們仍應該注意,不要再讓它“上市”,取而代之的應是更好、更適當?shù)囊?guī)定。
我們中國人放炮已經是有相當長的歷史了。我們中國已經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消失了。如果不遠的將來,這個“放炮傳統(tǒng)”也被人們逼走了,那我們中國還留著了什么?我們中國人的新年還會那么吸引人嗎?難道我們要讓其他國家的人指罵我們中國人的愚昧嗎?
科技的進步是不可缺少的!但我們也應該留住一些傳統(tǒng)、留住歷史、留住回憶,也應該留住這新年中不可缺少的年氣——炮聲!
消失的年味作文3
有一種味道,它總能牽動我的心,那就是“年味兒”。
在我的嗅覺世界里,城市里是沒有“年味兒”的。要想聞聞年的味道,還需要到鄉(xiāng)下去。這不,又到臘月底了,讓我們一起去回味那些“年味兒”吧。
“年味兒”是香噴噴的味道。從我記事起,每次過年回家,爺爺奶奶都會用地鍋燉肉。即使是一根沒有多少肉的骨頭,我也啃得津津有味,啃完后,我還會意猶未盡地舔一舔骨頭,盡管大人們并不樂意看到我這樣。不過,這都是小時候的事情了,F(xiàn)在,我們擔心豬肉里有瘦肉精、牛肉里有色素;擔心雞子兩個月長大、鴿子十八天出籠?傆X得吃什么都不放心,每次出去吃飯,吃著焦黃的`燒雞,啃著油光光的豬蹄,嚼著紅紅的牛肉,我心里還是覺得少了些味道。仔細想想:那味道只有用爺爺奶奶歷經風霜的手、土灶臺、大塊劈柴、還有自己養(yǎng)的雞、鴨才能做出來,是任何調味品都無法取代的。
“年味兒”還是燃放鞭炮留下的火藥味兒。在爺爺所在的村莊里,每到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一股股濃濃的白煙帶著一陣陣火藥味兒在空氣中彌漫著,老遠都能聞見。很小的時候,我最喜歡的味道除了肉骨頭的香味兒,就是這種火藥味兒了,它深深地留在心里,讓我無法忘懷。不過今天,當我在街道兩旁看到“禁止私自銷售煙花爆竹、禁止公共場所燃放”的宣傳標語后,我知道,那濃濃的年味兒變淡了。按說,人們雖然失去了年味兒,卻遠離了污濁的空氣,這應該是好事,可不知為什么,我的心里仍然有些糾結……
如今,我長期生活在城市中,去鄉(xiāng)下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了,也越來越懷念年的味道。我一年年地長大,“年味兒”卻在成長中漸漸消失。我希望多年之后,“年味兒”不要成為傳說,更希望人們還能把這種味道傳下去,別讓“年味兒”只能在夢中出現(xiàn)……
消失的年味作文4
年味,顧名思義,過年的味道。年味可能是一家人的團圓飯,可能是大年三十夜的煙花,可能是春節(jié)一聲新春快樂,可能是人們四處拜年的喜慶氣氛……
在以前,人們會在家吃年夜飯,寓意團團圓圓,會在家貼春聯(lián),貼倒福,寓意福到了。餐桌上常常放著鮮香四溢的魚,寓意年年有余。晚上坐在一起看春晚,談天說地,在樓下,隨著新年的鐘聲敲響,興趣盎然的燃放煙花。大年初一,人們買好禮物,裝好紅包,走街串坊,相繼去長輩家中拜年,給晚輩發(fā)下紅包,希望紅包能驅趕年獸。小鎮(zhèn)里,熱熱鬧鬧,人山人海。大城市里,馬路上塞滿了汽車,塞滿了回家過年的思鄉(xiāng)人。
現(xiàn)在與以前可不是一回事了!
科技的進步日新月異,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現(xiàn)在人人手中塞個手機,F(xiàn)在過年人們會經常在飯店吃年夜飯,人們充當?shù)皖^族。長輩們沒人陪他們說話,在熱熱鬧鬧的年夜飯前,明明坐滿了人,但是卻勝似無人。人們現(xiàn)在需要的不是面對面聊天,卻只滿足于QQ、微信上的談天說地?创和淼娜酥饾u遞減,更多的人卻是喜歡在手機上看電視劇看得痛哭流涕。去年除了滿足于送禮送紅包的形式以外,很難再做到其他的。晚上叫上三五個朋友出門吃夜宵,醉醺醺的在那以為就是快樂。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學習中國文化,而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卻把老祖宗傳下來的文化給丟失了。也許真的會想象有一天,弘揚中國文化的不是中國人而是外國人!許多的中國年輕人甚至更喜歡過西方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推崇西方文化與思想,能夠輕輕松松背出伏爾泰、培根、雨果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不知道老子和李耳是一個人。
年味就在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喪失了,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要讓年味只是一個形式,更多的:他們是中國的傳統(tǒng),是中國歷史上下5000年的記載與見證,他們經歷了無數(shù)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流傳至今。因此,我們要付諸行動。
消失的年味作文5
又到了春節(jié)臨近的日子,看著電視里熱鬧的過年氣氛,我卻怎么都難以感受到到身邊過年的氣息。我想,我大概快記不清過年的味道了。
自我記事起,年味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闔家團聚的溫情與快樂。除夕夜我們全家上下扶老攜幼,舉辦熱鬧的家庭聚餐。大家暢所欲言,談笑風生,品嘗著“家”的味道,每個人心中都充滿著暖洋洋的喜悅。等到晚上八點鐘,全家人就聚在一起收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但總是看到一半,我就會提前睡去,等我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凌晨時分,此時爸爸媽媽會拉著睡眼朦朧的我,帶著一大箱的煙花爆竹,去樓下迎接新年的到來。我會小心翼翼地點燃著煙花,向天空中放去,望著月朗星稀的夜空里綻放出一朵朵絢爛的花朵,此時城中各處的煙花都在天空中交織著,那炫麗的景色甚至比天上的星星還要奪目、璀璨。也就是在家人們的歡笑聲和鞭炮的噼里啪啦聲中,我迎來了新的'一年又一年。
隨著我一年年的長大,如今的春節(jié),在我的感受中,年味卻消失的越來越快。我努力尋找仍然保留著的那些年味——我看到過年,人們還是會在門口貼上大紅春聯(lián)以示喜慶,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wǎng)上購買廉價的春聯(lián)印刷品,而沒有去嘗試一下真正的書寫春聯(lián);我走在大街上,馬路旁邊的路燈上都掛滿了中國傳統(tǒng)的裝飾,然而只是裝飾漂亮,但氣氛依然黯淡,車來車往中只是偶爾傳來幾聲汽車的鳴笛聲,但街上行人匆匆,大家似乎都急著趕路,不再帶著微笑而駐足;我再也看不到那些熱鬧的集市,因為電子購物的方式已經取代了集市采購年貨的途徑,也讓大家失去了囤積年貨準備過年的熱鬧氛圍。于是我開始回憶——我回憶中的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家家門前貼滿大紅春聯(lián),掛滿了一串串鞭炮,如同長滿了一串串火紅的花;我回憶中的大街小巷還少不了各式各樣的叫賣聲,家家戶戶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這是對即將迎來的新的一年的憧憬與期盼……
如今的除夕夜晚,煙花已經不能夠再出現(xiàn)在我們的城市上空。出于環(huán)保,我再也無法到樓下點燃那多彩的煙花爆竹,只能在腦海里想著那些炫麗的場景和鞭炮的聲響,年味越來越少了。我想著那些盛開的煙花,可惜如今的它們已經只能出現(xiàn)在電視屏幕中,而隨之而來的人造喜慶也讓我感到了大家對年味的敷衍。我想,難道在現(xiàn)代的生活節(jié)奏中,年味就真的就要消失嗎?
消失的年味作文6
伴隨著除夕夜鞭炮的陣陣響聲,我知道,20xx年來了。可我對這二零一八年的到來,似乎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興奮。
依稀記得幾年前,每逢除夕,一家人都要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的看春晚,吃年夜飯。近幾年,特別是今年,好像有哪里不一樣了。一家人依舊坐在一起吃飯,電視上依舊播著春晚,不同的是,人人手里都拿著手機,目不轉睛地盯著手機屏幕,要么是在聊天;要么是在搶紅包;要么是在集五福;更有甚者,是在玩游戲。大人們都心不在焉的敷衍著老人的.問話;小孩子也都心不在焉的敷衍著大人的說教;只有老人默默地看著電視里的春晚,然后無奈地嘆口氣,離開了飯桌。可,年輕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機屏幕上,哪里會注意的到長輩已經離席吶?
大年初一,我依舊像往常一樣起了個大早。本該一大家子的小輩兒早早的去給老人磕頭,可等到八點半,稀稀疏疏的才來了幾個親朋,眼看著已經不早了,兩三個人才結伴去拜年。往年都是十幾個人一起去磕頭拜年,一路上說說笑笑,到也不覺得冷清?山衲赀B人都聚不齊,何來歡樂熱鬧?偹惆镜桨萃昴,才回了家。總的來說,初一一大早兒,一大家子便沒了原先的熱鬧和喜慶勁兒。初二初三就更不用說了,各自去拜各自的年,忙工作的也就離開了家,家人朋友一年到頭兒也沒能好好聚一聚。所謂的回娘家吃飯,也只是吃了一頓飯而已。再沒有原先的熱鬧合樂。
有時候實在搞不懂,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是不是以后春節(jié)也會像過個小節(jié)一樣,只是為忙碌的生活找一次休息的借口,然后再各赴前程。什么儀式感,什么大團圓,全都變得不那么重要了,甚至過年的氛圍也沒有了。
我很喜歡過年,一個最不喜歡熱鬧的人最喜歡的時刻便是過年時候的大團圓,敞開肚皮吃喝,講開心真實的話。小家可樂,大家合樂才更有意義。也許,是我們變了,不該再懷揣著小時候的無知幻想,奢望著可以歡聚一堂;也許是年味淡了,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生活質量日益提高,過年現(xiàn)如今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
或許,沒有人知道為什么年味淡了……
消失的年味作文7
“咔嚓咔嚓,嘀——恭喜您搶到紅包!薄耙!我終于搶到紅包了!”爸爸高興地叫著,周圍的家人也歡呼起來。
這兩年,過年時,家人朋友總是圍坐在電視機前拿著手機搖一搖搶紅包。這樣是挺熱鬧的,但是我總覺得營造這種氛圍的方式有點奇怪,你看!
吃完年夜飯,我去找爸爸:“爸爸,搶紅包通道還沒開始,你就陪我出去放一會鞭炮嘛!”“好,好,好等我搶完微信群里的紅包!”
我去找媽媽:“媽媽,媽媽,能不能陪我一起看春晚呀?”“不行,不行,今天是除夕夜,網(wǎng)上很多商品都促銷呢,媽媽要 ‘秒殺’它們。”
我又找了哥哥:“哥哥,哥哥,你能……”“不行,不行,我在玩游戲呢,別吵我!”話沒到一半就被打斷了,我失望地走開了。
三人的回答如出一轍,就這樣,這一家子大大小小一人一臺手機躺在沙發(fā)上玩著,就連平時愛熱鬧的奶奶,都落入了手機的“魔爪”。這個家冷冷清清,除了電視中的春晚和窗外的.喧鬧聲外,完全沒有年味兒。這使我非常氣憤,同時也深感無奈。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原本一早要去親戚家年拜年的爸爸,卻睡了個懶覺。我急忙把他搖醒:“爸爸,爸爸,趕緊起來去給親戚們拜年啊!”爸爸睜開了蒙眬的眼睛,緩緩爬起來:“哎呀,干什么呀?昨晚搶了一夜的紅包,手都酸了!我在微信上給人家拜年就好啦,大不了再補個紅包就是了,快回去睡覺吧,聽話!”說罷,他又鉆回了被窩。家里再次安靜了起來。
我不禁回想起我小時候的除夕夜,電視里播著春晚,窗外充斥著爆竹聲,一家人圍坐在電視前,吃團圓飯,舉杯同慶,熱熱鬧鬧的,年味兒十足,F(xiàn)在再看眼前的這一個家,好像全都被手機掌控:一是微信紅包,二是網(wǎng)購,三是游戲,這就是手機上的“年味兒”!
社會在發(fā)展,信息時代更新的越來越快,趕潮流是沒有錯,但也要在快速趕潮流的同時,不落下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不要讓中國的習俗縮在手機里。
放下手中的手機吧!多多走親訪友,與親戚朋友多多相聚,這樣才會生活處處更有人情味兒!
消失的年味作文8
新年到了,到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咻,嘭!”一束束煙花在夜空中綻放,好似孔雀開屏,又像天女散花,把黑洞洞的夜空點染成五光十色的花園。那煙花美麗如比,像一顆豆子竄上天了,不一會兒便出了許多豆子,閃耀著金光。一會兒有一條瀑布煙花,從天上一下子流了下來。過了一會煙花放完了,那些煙花給了我一個很深的印象: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白的如雪,綠的如草,天空中真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經常聽說的.故事:古時候兇禽猛獸很多,四處殘害人和牲畜,于是人們就組織起來打它們。一次,一只神鳥迷路而降落人間,被不知情的獵人射死,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下令讓天兵在正月十五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了。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看百姓受難,就把消息告訴了百姓。過了很久,一個老人想出來法子,說:“我們在正月十五張燈結彩,點爆竹、放煙花,這樣天帝就會以為人們被燒傷了!睆拇吮阌辛苏率宸艧熁ㄟ@個傳統(tǒng)習俗。
但,浙江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確定于2016年10月1日起,上城區(qū)、下城區(qū)、江干區(qū)等區(qū)域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存放煙花爆竹制品。這讓新年少了許多年味和樂趣。
“嘭嘭嘭”外面的煙花聲拉回了我的思緒。我望向窗外,煙花又在夜空中綻放,燈籠高掛屋頂,笑聲、鞭炮聲、歡呼聲響成一片……展開了一幅熱鬧繁忙的畫卷。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也急忙跑下樓去,拿起一根煙花棒。一會兒向上,一會向下,一會兒又畫起了圓圈。隨著手臂的搖晃,煙花變換著各種形狀:有的像彩帶,有的像奧運五環(huán)。越玩越興奮,我抓起一把煙花棒,點燃,在夜空中胡亂揮舞著,高興得眼笑成了月牙,嘴笑得怎么也合不攏。煙花把夜幕裝扮得格外耀眼,這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煙花飛舞迎新年”。
“醒醒啊,文文,馬上就要倒計時了!”我揉了揉朦朧的睡眼,原來這是個夢啊。是啊,為了保護環(huán)境,保護人們的安全,國家早在幾年前就禁止放煙花了。春節(jié)的放煙花習俗正漸漸消失,但這種美好的回憶永遠刻在我的腦海。
消失的年味作文9
又到一年年末時,商場里每天人山人海的,每個人走出商場大門時,手里總是大包小包的,給家里的人準備過新年的新衣服。只是,現(xiàn)在的人,一年四季,買幾次新衣服,過新年的新衣服,似乎也在進門的第二天就上身了。新衣服,不再是心中期待的,過新年的時候,最好的禮物。
只是,除了買新衣服,年底的時候準備一桌一桌的好吃的。剩下的記憶中的年味卻越來越淡了。
童年,家里經濟條件不是太好,老媽總是在夏天或者秋天趕集的時候,就把過新年的衣服給我們買好了,說是反季節(jié)的衣服賣的便宜。于是乎,從新衣服進門的'那天起,心里就一天天的盼著過新年,等過了秋天,等過了漫長的冬天,總算迎來了新年。在年三十的晚上,老媽把新衣服放在我們床頭,枕頭下壓著給我們的壓歲錢。那一夜,總有著甜甜的美夢。
第二天天還沒亮,就穿著期待了很久的新衣服,跟村里的小伙伴們一起去挨家挨戶的拜年,跟大人們關系好的,會給我們一塊五毛的壓歲錢,關系一般的,會給我們大把大把的瓜子跟糖。從村子的這頭跑到村子的那頭,等回家時,裝著滿滿的收獲的果實,得意的跟爸媽炫耀,掙了多少壓歲錢,多少瓜子跟糖。
只是,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村里面去拜年的小孩越來越少了,給壓歲錢反而倒成了大人們的事。大人們到平時關系不錯的朋友家,給朋友的小孩壓歲錢,過一次年連半斤糖都散布出去。
一起長大的小伙伴們,叫喊著過新年越來越沒意思了。都不見小孩子拜年,放鞭炮了。大年初一那天,要不是在家里看一天電視,要不是蓋著被子在家里睡一天。
突然間很懷念童年過新年時的熱鬧。有時想想,究竟是時代的變遷讓記憶中的年味丟失了?還是什么原因。
都說,失去的東西最珍貴。突然間覺得,記憶中的年味是如此的珍貴而美好。
消失的年味作文10
而年味的消逝,在我們這個小城里卻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
孩提時代的依稀而模糊的記憶里,我還可以看到一些過新年的歡樂景象;锇閭儬幹疟夼冢覒蛲骠[,最高興的是領到紅包,不論壓歲錢有多少;馃岬拇蠹t色就是過新年的顏色。中國的紅真的包含了太多、太多。
而現(xiàn)在似乎都已不再了,鞭炮聲顯得單調而刺耳,全無熱鬧歡騰的景象,孩子們似乎也不大在乎壓歲錢了。
壓“祟”,保一年平安,這層意義,我現(xiàn)在才明白,孩子們應是不知道的。
現(xiàn)在的過新年,就好象是一個卸了紅衣濃妝的老成持重的姑娘了。
還記得,寒假前,一位寄宿的鄉(xiāng)下朋友問我:“你們城里是怎樣過新年的?”我竟一時愣住了,答不上來!笆前!我們現(xiàn)在究竟是怎樣過新年的?我應該好好想想了!北汶S口告訴他一些時下正時興的過新年方式。例如:團年飯去賓館吃,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等。
他感到很吃驚,也很不解,說:“那是哪來什么年味!我們村里的過新年,那才叫熱鬧呢!只有回家的,沒有向外跑的,團年飯都自己做,那才有年味兒嘛,就像吃年糕那樣。”
我又向他解釋,“現(xiàn)在城里人們工作都很忙,沒有時間。像‘五一’、‘十一’這樣的法定假期才能有些休息時間。一到過新年,恰好一家人都有時間,便趁隙旅游了,偷個閑;上飯店吃團年飯,那樣也方便,省時一些!
其實,我也同他想的一樣!小城里的年過的單調而乏味了,年味似乎在這兒消逝了。只記憶里還依稀有些模糊的影子。
這樣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呢?
我無法替別人下定論。但至少我還不習慣這樣的趨于冷淡的春節(jié),我還不適應。我倒寧愿看到一個熱鬧的春節(jié)氛圍。即使是那熱鬧不屬于我也好啊。
這個節(jié)日本該是如一位活潑俏麗的紅妝少女那樣盛裝打扮的。像北方人那樣,把喜慶傳到每一個角落。
幾千年來的辭舊迎新史當如何延續(xù)?
我想,我們這一代應該做些什么,不要讓中華文化里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我們手中漸次消逝。到以后的孩子問我們時,不要只說“那只是一段陳舊的歷史!
現(xiàn)代社會進步飛速,但還是留下一些古樸的風俗要好一些。
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風俗都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新年贈橘(吉),壓歲(祟)錢……
還記得蘇轍有:“年年最后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余!蹦怯质窃鯓拥囊慌珊霞胰谌、一派祥和。
我想,我們都不希望中國的紅變淡、年味消逝吧!
消失的年味作文11
年味,是一聲聲鞭炮點燃時的響聲;年味,是一陣陣家人歡聚一堂時的歡聲笑語;年味,亦是一句句收紅包前的祝!
除夕那天,當每個孩子穿上自己年前精心挑選的新衣時,臉上露出喜悅的神情。年味從此開始……
大人們從下午就忙個不停。有的人洗著菜,有的人拿著鏟子,握著鍋,嫻熟地炒著年夜飯,有的人提著刀,一刀一刀地剁著魚兒,有的人不停地從廚房端著剛煮好的飯菜放到飯桌上,一盤接一盤的……
菜上齊了,等長輩先動筷后,我們幾個小孩就紛紛沖向了自己愛吃的菜。吃了會兒,我們便匆匆撤了,只剩大人們在飯桌邊上邊聊邊吃了。但那兒總能傳來一陣陣歡笑聲。
飯后沒一會兒,頑皮的堂弟拉著我出門買鞭炮,街上的行人一個個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遇見熟人,我們也會互道“新年好”。
回到家時,已到了親朋好友登門拜訪的時間了。家中一片熱鬧,五光十色的燈光令家中多增添了一份年味。
隨著陣陣炮竹聲的響起,家中又更加熱鬧了。我們在家門口揮舞著仙女棒,放著小煙花。大人們則在一旁滿臉歡喜地看著我們玩耍。
鞭炮燃盡。我搬出桌子,拿出撲克牌,招呼大家來玩21點。邊玩牌邊看春晚。太奶奶和奶奶也一齊圍在桌前,等著我發(fā)牌,我唰唰幾下便發(fā)好了牌。我緊張得看著我的牌,誒……我拍桌而起,洋洋得意地說:“誒,我贏了!錢來!”弟弟們都十分不舍他們的.一塊錢,太奶奶和奶奶亦是如此。其實這只是圖個好玩,圖個熱鬧,也不玩大的。我悠哉悠哉地收著剛到手的錢,又立馬發(fā)著牌。一輪又一輪后,午夜的鐘聲響起,新的一年到來了……
《難忘今宵》響起了……這一天,我們也折騰夠了,收拾著便去睡了。
在床上躺著,外面的煙花爆竹聲不斷。而我,早已開始想象第二天個個親戚登門拜訪時的熱鬧非凡的場景了。
春晚的主持人趙忠祥老師曾說,只要還有一個人看春晚,春晚就一定會播。所以只要有一個還在過新年,年味就一定不會消失。
年味從未消失,只不過需要細細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