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5課《守株待兔》知識點(diǎn)
一、生字詞
1.多音字
為wéi(為人)wèi(為什么)
2.字義
、僦辏郝对诘孛嫔系臉涞母颓o。
、谧撸号。
③折:折斷。
④因:于是。
、葆專悍畔。
⑥來:古代用來耕田的一種農(nóng)具。
⑦冀:希望。
、蹚(fù):再,又。
、嵘恚鹤约骸
二、了解作者
韓非(約前280一前233)戰(zhàn)國末期韓國人,著名的哲學(xué)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出身韓國貴族。師從荀子。
《韓非子》集先秦法家學(xué)說大成的代表作。韓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遺著,并加入他人論述韓非學(xué)說的文章編成!段弩肌肥瞧渲械拇碜髌分弧H慕那甙僮,是先秦說理文進(jìn)一步發(fā)展的代表作。作者列舉了大量的事實,在對比中指出古今社會的巨大差異,論據(jù)充分,詞鋒銳利,推理切中要害。
三、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改編自《韓非子》中一文,講的是古時候一個種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守在樹樁旁邊等著,結(jié)果再也沒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過學(xué)習(xí)要讓學(xué)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發(fā)生的事情,看成是會不斷發(fā)生的事情,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四、課文翻譯
有一個宋人在田里耕作。田中有一個樹樁。一只兔子奔跑時撞在樹樁上折斷了脖子死了。于是這個宋人便放下手中的農(nóng)具,守在樹樁旁邊,希望再撿到撞死的兔子。兔子(當(dāng)然)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反倒成了宋國的一個笑話。
五、課后習(xí)題
讀讀“閱讀鏈接”,和同學(xué)交流:故事中的坐車人犯了什么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先看準(zhǔn)方向,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有利條件;如果方向錯了,那么有利條件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故事中的坐車人找錯了方向,而且他的有利條件——馬好、車夫本領(lǐng)大、盤纏帶得多,將會帶他離目的地越來越遠(yuǎn)。
六、推薦閱讀
濫竽充數(shù)
請認(rèn)真聽讀,思考問題。
你覺得南郭先生是個什么樣的人?這則寓言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原文: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三百個善于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yán),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三百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pǐ)好,覺得有機(jī)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jī)會,就跑到齊宣王那里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jié)拍顫動,我愿把我的絕技獻(xiàn)給大王!饼R宣王聽得高興,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jìn)那支三百人的吹竽隊中。
這以后,南郭先生就隨那三百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享受著優(yōu)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極了。
其實南郭先生撒了個彌(mí)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投入,還真瞧不出什么破綻來。南郭先生就這樣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ǐ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他認(rèn)為三百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dú)奏來得悠揚(yáng)好聽。于是齊湣王頒布了一道命令,要這三百個人好好練習(xí),他將讓他們一個個地吹竽給他聽。樂師們接到命令后都積極練習(xí),想一展身手,只有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參考答案:
南郭先生是一個不學(xué)無術(shù)、自欺欺人、靠蒙騙混飯吃的人。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騙得了一時卻騙不了一世,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xué)習(xí),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lǐng),才能經(jīng)受得住一切考驗。
畫蛇添足
請認(rèn)真聽讀,思考問題。
1.借助注釋說說這則寓言的意思。
2.這則寓言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原文:
楚有祠(cí)者,賜其舍人卮(zhī)酒。舍人相謂曰:“數(shù)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
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注釋:
1.祠:祭祀。周代貴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個季度祭祀都有專門的稱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員。
2.舍人:門客,手下辦事的人。
3.卮:古代的一種盛酒器,類似壺。
4.相謂:互相商議。
5.畫地:在地面上畫。
6.引:拿,舉。
7.固:本來,原來。
8.子:您;你。
9.安能:怎么能;哪能。
10.為:給;替。
11.遂:于是;就。
12.為:給。足:畫腳。者:……的人。
14.終:最終、最后。
15.亡:丟失,失去。
參考答案:
1.古代楚國有個人祭過祖宗以后,賞給來幫忙祭祀的門客一壺酒。門客們互相商議說:“大家一起喝這壺酒恐怕不夠,一個人喝它還有剩余。(那么)請大家在地上畫蛇吧,先畫好的人喝這壺酒!
一個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壺準(zhǔn)備飲酒,(這時他)卻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畫蛇,說:“我能夠為它畫腳!彼沒有(把腳)完成,另一個人的蛇就畫好了,搶過他的酒壺,說:“蛇本來就沒有腳,你怎么能給它畫腳呢?”話剛說完,就把那壺酒喝完了。
那個給蛇畫腳的人,最終沒有喝到那壺酒。
2.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確的要求和目標(biāo),不要多此一舉,更不要盲目樂觀,否則很可能得不償失甚至招致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