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清平樂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4-02-27 10:04:42 好文 我要投稿

(必備)清平樂原文及賞析15篇

清平樂原文及賞析1

  清平樂·題上盧橋 宋朝 辛棄疾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礙。十里盤盤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帶。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勝,似曾小小興亡。

  《清平樂·題上盧橋》譯文

  清澈的溪流歡快地奔流而出,穿越了青山的重重障礙。方圓十里的一片小平原。就坐落在青山與溪流的環(huán)抱之中。

  茫茫今古,曾經(jīng)發(fā)生過多少次滄桑陵谷的變遷,許多昔日繁華興旺的都市,后來卻變成種植莊稼的田野。這個地方的山川形勢不比尋常,莫非也曾經(jīng)歷過某種小小的盛衰興廢么!

  《清平樂·題上盧橋》注釋

  清平樂: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為宋詞常用詞牌。晏殊,晏幾道,黃庭堅,辛棄疾等著名詞人均用過此調(diào),其中晏幾道尤多。

  上盧橋:在江西上饒境內(nèi)。

  不管:不許。

  更著:再加上。

  陵谷:高山深谷。《詩經(jīng)·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市朝:人口聚集的都市。耕桑:田地。

  形勝:地理形勢優(yōu)越。

  《清平樂·題上盧橋》賞析

  上片起韻賦寫泉水,這是他站在橋上觀望的第一景。他將泉水寫得勢氣淋漓,氣勢不凡。先著一“清”字狀其色,再以“奔快”寫其流勢之急,這樣,泉水的聲色形態(tài)就似乎寫足了。以下在盡頭處又以虛筆轉(zhuǎn)出一境,以青山試圖阻礙它,而它不山不顧一味奔騰向前的姿態(tài),勾勒出了它的來處和去路,可賦予了它一種樂觀、倔強的.性格。接韻描繪上盧橋一帶回旋曲折、山水環(huán)繞的地勢,將一幅平常的山水畫點染得清幽秀美。上片寫景的特色,在于動靜交錯,勢氣栩栩,體現(xiàn)了詞人對于山水的清賞能力。

  下片即景遐想,由對眼前山水的清賞,轉(zhuǎn)入對于自然和人事滄桑的思索。他因上盧橋一帶襟山帶水、十里平地的地理形勢,猜想它可許是從當年的城市變遷而來。為了證明自己猜想的可靠,他先在表明這一看法前作出鋪墊,可就是用人們常說的滄海桑田的觀點作引子。在邈遠的時間內(nèi),深谷變?yōu)樯搅、山陵變(yōu)樯罟鹊牡孛策w變,在漫長的歷史上,鬧市變?yōu)樯L铩⑸L镒優(yōu)轸[市的人間興廢,既然都是可能的,那么,作為形勝的上盧橋一帶,有過小小興亡,當然可就很可能了。這是先立其大,再言其小,順勢而下,無可懷疑。這樣的議論,暢快無礙。

  此詞雖是隨意點染,卻可頗見理路,饒有趣味,寫景興嘆,都臻上乘。而它的因小見大的思路,可表明了作者這一時期從大處、從根本處領略人勢的情思趨向。

  《清平樂·題上盧橋》創(chuàng)作背景

  1181年冬天(宋淳熙八年),辛棄疾42歲,由于王藺等人的彈劾而被罷官,歸居上饒。此詞當作于詞人閑居上饒時期,內(nèi)容主要寫上盧橋一帶形勢景致,借以生發(fā)議論,提醒時人應以世之興亡為念。

清平樂原文及賞析2

  清平樂·平原放馬

  轡搖銜鐵。蹴踏平原雪。勇趁軍聲曾汗血。閑過升平時節(jié)。

  茸茸春草天涯。涓涓野水晴沙。多少驊騮老去,至今猶困鹽車。

  注釋

  轡:韁繩。

  銜鐵:俗稱馬嚼子。

  蹴:踢、踩。

  趁:追逐,奔馳之意。

  血:古代良馬名。傳說日行千里,流汗如血。

  涓涓:流水聲。

  野水:野外小河的流水。

  晴沙:天氣晴朗,河水清澈,陽光照耀,連水底的沙都可看見。

  驊騮:名馬,千里馬。

  注釋

  轡:韁繩。銜鐵:俗稱馬嚼子。

  蹴(cù):踢、踩。

  趁:追逐,奔馳之意。汗血:古代良馬名。傳說日行千里,流汗如血。

  涓涓:流水聲。野水:野外小河的流水。晴沙:天氣晴朗,河水清澈,陽光

  照耀,連水底的沙都可看見。

  驊騮:名馬,千里馬。

  鑒賞

  這首《清平樂》,寫的是作者看到在平原上放牧過去的戰(zhàn)馬所引起的感慨。

  上片主要寫馬。“轡搖銜鐵”兩句,描寫一匹戴著籠頭的馬,在主人的駕馭之下,奔走在殘留著冬雪的遼闊平原上。“轡[pèi]”是馬韁繩,“銜鐵”,馬嚼子,即橫放在馬嘴里兩端連著韁繩的小鐵鏈!磅韀cù]”是踢、踏的意思!皳u”字和“蹴踏”兩字,把馬的.動態(tài)寫得很傳神。“勇趁軍聲曾汗血,閑過升平時節(jié)”,“趁”在這里是追逐的意思,“軍聲”指戰(zhàn)斗時的鼓角聲、吶喊聲之類。“汗血”古代良馬名,據(jù)說能日行千里,流的汗呈鮮紅色,就象血一樣。這匹戰(zhàn)馬曾經(jīng)是聽到戰(zhàn)斗號令就勇猛地沖殺、為國家立過功勞的,現(xiàn)在它卻閑著過太平日子!這里有點諷刺意味,因為南宋王朝始終處于嚴重的內(nèi)憂外患之下,所謂“升平”,不過是昏庸的統(tǒng)治者制造的假象罷了。久經(jīng)沙場的戰(zhàn)馬渴望投入戰(zhàn)斗,就象有才能的人渴望為國家出力一樣,可是當權者卻根本不顧國家危亡,一味粉飾太平。作者就通過戰(zhàn)馬被閑置來含蓄地表露了這種思想。

  下片進一步用比喻手法揭示朝廷用人不當。“茸茸春草”兩句是寫春天田野的景象:春天里,到處長滿了花草,涓涓的小溪流水聲,也聽得分外真切;在陽光的照耀下,連溪底的沙石都看得清清楚楚!叭兹譡róng]”,形容春草柔嫩的樣子!疤煅摹保爝叄@里形容春草遍地!颁镐竅juān]”,形容流水聲。“野水”,野外小溪里的流水。“晴沙”,指太陽照在小溪里,水流清澈,能夠看見水底的沙石。冬去春來,時間在流逝。那些令人關切的駿馬景況怎么樣了呢?“多少驊騮老去,至今猶困鹽車”,是說:不少千里馬漸漸老去,卻仍然不讓它們發(fā)揮所長,偏要把它們死死束縛在鹽車上。顯然,這是對南宋當局浪費人才的抨擊!膀戲t[huáliú]”,駿馬名,指千里馬!胞}車”,運鹽的車子。拉鹽車是一種粗笨的活,用千里馬去拉鹽車,比喻大材小用。作者雖然沒有直接評論時政,但言下之意是十分清楚的。在“驊騮”拉“鹽車”的尖銳對照中,“驊騮老去”,“猶困鹽車”,不是寄寓著作者的無限感慨嗎?

清平樂原文及賞析3

  原文: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

  宋代:辛棄疾

  柳邊飛鞚,露濕征衣重。

  宿鷺窺沙孤影動,應有魚蝦入夢。

  一川明月疏星,浣紗人影娉婷。

  笑背行人歸去,門前稚子啼聲。

  譯文:

  驅(qū)馬從柳樹旁邊疾馳而過,柳枝上的露水拂落在行人身上,衣衫就沾濕變重了。一只白鷺棲宿在沙灘上,不時地瞇著眼睛向沙面窺視,它映在沙上的身影也輕輕搖晃,準是在夢中見到魚蝦了吧!

  夜深人靜,溪山沐浴在疏星明月的清光中。月光下的浣紗女身姿嬌美。寧靜的村舍門前忽然響起孩子的哭聲,正在溪邊浣紗的母親立即起身往家趕,路上遇見陌生的行人,只羞怯地低頭一笑,隨即背轉(zhuǎn)身匆匆離去。

  注釋:

  清平樂:詞調(diào)乃兩片,前片四句字數(shù)號碼為四五七六,后片則六六六六也。

  鞚:馬籠頭,代指馬。

  娉婷:形容女子嬌美的身姿。

  稚子:嬰兒、幼兒。

  賞析:

  此詞上片描繪自然景色,寫棲宿在蘆葦叢邊的白鷺的睡態(tài):頭朝著水邊的沙灘,睡夢中時不時地晃動身軀;下片寫水邊浣紗女,在月光下,浣紗女邊勞作邊嬉戲,浣紗女出門浣紗,聽到孩子的啼哭聲,急忙背著大伙兒,溜回家照顧孩子。全詞采用白描手法,上片寫物,下片寫人,一靜一動,互相映襯,勾畫出一幅清新的農(nóng)村風景圖。

  “柳邊飛鞚,露濕征衣重。”二句描寫在山道中夜行的情景:驅(qū)馬從柳樹旁邊疾馳而過,柳枝上的露水拂落在行人身上,衣衫就沾濕變重了。這里既表現(xiàn)出山道上柳密露濃,景色優(yōu)美;也表現(xiàn)出行人心情舒暢,雖覺衣衫濕重,但游興仍然很高。

  “宿鷺窺沙孤影動,應有魚蝦入夢!本涿鑼懺谛薪(jīng)河灘旁邊時,看到的一幅饒有幽趣的畫面:一只白鷺棲宿在沙灘上,不時地瞇著眼睛向沙面窺視,它映在沙上的身影也輕輕搖晃,準是在夢中見到魚蝦了吧!看到宿鷺目瞇影動,便斷定它正在做夢,又因鷺鳥以魚蝦為食,進而斷定它夢見了魚蝦,雖是想象之辭,但又合情合理。詞人既能極細致的觀察又能極深微的體會,因而寫的是如此生動、多趣。

  “一川淡月疏星,浣紗人影娉婷!倍涿鑼懺谛薪(jīng)溪流附近的村莊時看到的一幅更富有詩意的畫面:夜深人靜,溪山沐浴在疏星明月的清光中;年輕的婦女在溪邊浣紗,在月光的照耀下,她那美麗輕盈的身影映在水中和沙上。詞人使用的語句極其簡淡,卻能把環(huán)境和人物寫得清雅秀潔,風韻悠然。

  “笑背行人歸去,門前稚子啼聲!倍溆衷谇斑叺漠嬅嫔侠L出了新的情采:寧靜的村舍門前忽然響起孩子的哭聲,正在溪邊浣紗的母親立即起身往家趕,路上遇見陌生的行人,只羞怯地低頭一笑,隨即背轉(zhuǎn)身匆匆離去,這真實而自然的描繪,不但給畫面增添了濃厚的生活情味,而且生動地表現(xiàn)了山村婦女淳樸溫良的心性和略帶幾分羞澀的天真。

  總觀此詞,全篇都是寫景,無一句抒情,但又處處融情于景中,寄意言外。從描寫月光柳露的文字中,可以感知作者對清新淡雅的自然風光的'喜愛;從描寫浣紗婦女的文字中,可以感知作者對淳厚樸實的民情風俗的贊賞。況周頤說:“詞有淡遠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為高手”(《惠風詞話續(xù)編》卷一)。詞人正是這樣的高手。

  在風景和人物的具體描寫上,此詞也具有動靜結合、形神兼?zhèn)涞拿钐。柳密露濃原是靜景,但詞人卻借露濕征衣的動象來表現(xiàn),比直寫其靜態(tài)美更覺真實多采。沙灘宿鷺亦在靜中,但詞人卻寫其睡中之動態(tài),并寫其夢中之幻影,使讀者不僅可見其形動,而且可感其神動,因而別生奇趣。篇末寫浣紗婦女亦能遺貌取神,用“笑背見人歸去”的動態(tài)美,表現(xiàn)婦女溫良淳樸的情性美,真是栩栩如生,呼之可出。

  此詞在結構上的特點是外以詞人的行程為次序,內(nèi)以詞人的情感為核心。一切景觀都從詞人眼中看出,心中映出詞人從沿途所見的眾多景觀中選取自己感受最深的幾個片斷,略加點染,繪成了一幅情采俱勝的溪山夜景長卷,表現(xiàn)出一種清幽淡遠而又生機蓬勃的意境,使人讀之宛若身隨詞人夜行,目睹諸種景觀,而獲得“俯拾即得,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如逢花開,如瞻歲新”(司空圖《詩品·自然》)的特殊美感。因此,前后景觀雖異,但結構卻是完整的。

清平樂原文及賞析4

  清平樂·春歸何處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翻譯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腳印,四處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來同我們住在一起。

  誰也不知道春天的蹤跡,要想知道,只有問一問黃鸝。那黃鸝千百遍地宛轉(zhuǎn)啼叫,又有誰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黃鸝鳥趁著風勢,飛過了盛開的薔薇。

  注釋

  寂寞:清靜,寂靜。

  無行路:沒有留下春去的行蹤。行路,指春天來去的蹤跡。

  喚取:換來。

  誰知:有誰知道春的蹤跡。

  問取:呼喚,詢問。取,語助詞。

  黃鸝:黃鸝:又叫黃鶯、黃鳥。身體黃色自眼部至頭后部黑色,嘴淡紅色,啼聲非常悅耳,食森林中的害蟲。益鳥。

  百囀:形容黃鸝宛轉(zhuǎn)的鳴聲。囀,鳥鳴。

  解:懂得,理解。

  因風:順著風勢。

  薔薇:花木名。品類甚多,花色不一,有單瓣重瓣,開時連春接夏,有芳香,果實入藥。

  賞析

  此詞賦予抽象的'春以具體的人的特征。詞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像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此詞高妙處,于它用曲筆渲染,跌宕起伏,饒有變化。故先是一轉(zhuǎn),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處,喚她回來,與她同住。這種奇想,表現(xiàn)出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和追求。

  下片再轉(zhuǎn)。詞人從幻想中回到現(xiàn)實世界里來,察覺到無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喚回來。但詞人仍存一線希望,希望黃鸝能知道春天的蹤跡。這樣,詞人又跌入幻覺的藝術境界里去了。

  末兩句寫黃鸝不住地啼叫著。它宛轉(zhuǎn)的啼聲,打破了周圍的寂靜。但詞人從中仍得不到解答,心頭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見黃鸝趁著風勢飛過薔薇花叢。薔薇花開,說明夏已來臨。詞人才終于清醒地意識到:春天確乎是回不來了。

  此詞為表現(xiàn)惜春、戀春情懷的佳作。作者近乎口語的質(zhì)樸語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詞的構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歸何處,一心要向別人請教;無人能知時,又向鳥兒請教。問人人無語,問鳥鳥百囀,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詞人自己又無法理解,這比有問無答更可嘆。最后,鳥兒連“話”都不“說”,翻身飛走。這番妙趣橫生的抒寫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創(chuàng)作背景

  崇寧二年(1103)十二月,黃庭堅至崇寧童年二月才過洞庭,五、六月間方抵達廣西宜州貶所。此送春詞作于貶宜州的翌年,即崇寧四年(1105)。同年九月黃庭堅便溘然長逝于宜州貶所。

清平樂原文及賞析5

  原文: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譯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腳印,四處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來同我們住在一起。

  誰也不知道春天的蹤跡,要想知道,只有問一問黃鸝。那黃鸝千百遍地宛轉(zhuǎn)啼叫,又有誰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黃鸝鳥趁著風勢,飛過了盛開的薔薇。

  賞析:

  此詞賦予抽象的春以具體的人的特征。詞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像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此詞高妙處,于它用曲筆渲染,跌宕起伏,饒有變化。故先是一轉(zhuǎn),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處,喚她回來,與她同住。這種奇想,表現(xiàn)出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和追求。

  下片再轉(zhuǎn)。詞人從幻想中回到現(xiàn)實世界里來,察覺到無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喚回來。但詞人仍存一線希望,希望黃鸝能知道春天的蹤跡。這樣,詞人又跌入幻覺的藝術境界里去了。

  末兩句寫黃鸝不住地啼叫著。它宛轉(zhuǎn)的啼聲,打破了周圍的寂靜。但詞人從中仍得不到解答,心頭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見黃鸝趁著風勢飛過薔薇花叢。薔薇花開,說明夏已來臨。詞人才終于清醒地意識到:春天確乎是回不來了。

  此詞為表現(xiàn)惜春、戀春情懷的佳作。作者近乎口語的質(zhì)樸語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詞的構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歸何處,一心要向別人請教;無人能知時,又向鳥兒請教。問人人無語,問鳥鳥百囀,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詞人自己又無法理解,這比有問無答更可嘆。最后,鳥兒連“話”都不“說”,翻身飛走。這番妙趣橫生的抒寫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作者介紹: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名人軼事:

  黃庭堅在衡州,去得最多、待得最久的地方是花光寺。

  花光寺住持仲仁,字超然,越州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北宋元祐年間(1086—1093)來到衡州,因住在花光寺,故人稱花光和尚。仲仁酷愛梅花,每值春暖花開,他就終日坐臥花間,吟誦賞玩。曾于月夜見梅影映窗,疏影搖曳,悄然可愛,于是欣然提筆摹寫。此后,他的梅花畫技大進,將梅花枝干虬曲、疏影橫斜的神韻,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成為墨梅畫法的始祖。黃庭堅對仲仁畫作稱嘆不已,夸他所畫梅花“如嫩寒清曉,行孤山籬落間,但欠香耳”。

  在花光寺,仲仁拿出秦觀和蘇軾留下的詩卷給黃庭堅觀賞,并且畫梅數(shù)枝及煙外遠山相贈。蘇、秦都是黃庭堅在京城的至交摯友,但兩人均先他而逝。在長沙,黃庭堅遇到了秦觀的兒子和女婿。窮困潦倒的他們,正護送秦觀靈柩北上。黃庭堅見到兩位晚輩,竟握著他們的手失聲痛哭,隨即贈銀二十兩作辦喪事之用。此時此地,又見亡友遺作,想起官路飄零,盛年不再,不禁悲思洶涌,作《花光仲仁出秦蘇詩卷思二國士不可復見開卷絕嘆因花光為我作梅數(shù)枝及畫煙外遠山追少游韻記卷末》。

清平樂原文及賞析6

  原文

  候蛩凄斷,人語西風岸。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

  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情。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賞析

  據(jù)《珊瑚網(wǎng)》卷八記載:陸行直《清平樂·重題碧梧蒼石圖》序中有“候蟲凄斷,人語西風岸。月落沙平流水漫,驚見蘆花來雁。可憐瘦損蘭成,多情因為卿卿。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一詞。詞中所言“卿卿”為當時陸之歌伎,才色皆稱。此詞定稿后關鍵字句有較大改動。大概是在作者收入詞集時,有意為之。原詞無非是寫一點“花情柳思”,表達出一種風流艷情,而定稿則將艷情轉(zhuǎn)向“愁情”——為國破為家亡而發(fā)的感慨致深的悲愁。

  上片“候蛩”四句寫出秋意:候蛩(即蟋蟀)的哀鳴,西風的衰颯,秋月的清冷,秋江的`澄凈,無雁的蘆花,一幅蕭殺的“秋曉圖”。以中,人們不難觸發(fā)出一股悲憤憂愁的“共鳴”來。作者選景立意頗深:寫秋寒,不言西風呼嘯,而言候蛩凄斷;寫秋感,不半個愁字,而言蘆花盼雁。既含蓄又有美感,表現(xiàn)作者深厚的功力。

  下片“暗教”四句,道出無限“秋愁”:“蘭成”,南朝梁時詩人廋信的小字,后其被北方政權所俘!拔嗳~”,梧桐之葉,其最易引發(fā)秋感。白居易《長恨歌》中有“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把“秋雨梧桐”作為人世中最易引起愁情悲感的事來寫。而晚唐詞人“溫庭筠”又有“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更漏子》),更為梧葉增添豐厚的感情積淀。而作者言梧葉而寫“一枝”,正是更加形象地表現(xiàn)出孤苦潦落,刻劃人物情景入木三分。下片短短幾句,卻把上片所寫之景統(tǒng)統(tǒng)升華、提煉成了情語,借廋信之事道出人間道不盡的悲歡離合,借梧葉之孤義表達人世的蒼滄。而最后一句“梧葉秋聲”又極具概括性和藝術性,又成為蓋世佳句。

  此詞在藝術上是成功的,從選景的巧妙,從言情的深遠,都極具特色。其筆調(diào)精練,含蓄;其風韻幽雅獨特;其意境清空淡遠;其情感真切感人。正是由于這樣的造詣,張炎的“秋詞”可以與宋玉的《九辯》、歐陽修的《秋聲賦》并列。

清平樂原文及賞析7

  原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譯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那,溪邊長滿了翠綠的那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音,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發(fā)的是誰家的公婆父老?

  大兒子在那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在家里編織雞籠。最喜歡的頑皮的那兒子,他正橫翁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注釋

  清平樂(yuè):詞牌名。村居:題目

  茅檐:茅屋的屋檐。

  吳音:吳地的方言。作者當時住在信州(今上饒),這一帶的方言為吳音。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樂。

  翁媼(ǎo):老翁、老婦。

  鋤豆:鋤掉豆田里的草。

  織:編織,指編織雞籠。

  亡(wú)賴:這里指那孩頑皮、淘氣。亡,通“無”。

  翁:趴。

  賞析:

  這首詞反映了樸素、溫暖而有風趣的農(nóng)村生活的一個側(cè)面。全詞只有短短幾句,卻把一家農(nóng)戶的環(huán)境氣氛和全家老少勤儉淳樸的勞動生活面貌都鮮明地勾勒出來,給讀者展示出一幅生動的農(nóng)家生活畫面。

  這首詞,作者用六句話寫了五個人物,而翁媼和小兒卻又寫得相當傳神,栩栩如生,原因何在?我覺得主要的是作者善于把握現(xiàn)實生活,攝取事物的最典型的特征,如寫“翁媼”,則抓住了“醉里”“相媚好”;寫“小兒”,則抓住了在溪頭“臥剝蓮蓬”,這些具有典型意義的舉動,又通過概括性強而色澤鮮明的語言來表現(xiàn),因而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把讀者緊緊地攫住。

  作者寫了不少描寫農(nóng)村生活的佳作,這首詞即是其中之一。劉熙載說,“詞要清新”,“澹語要有味”(《藝概·詞曲概》)。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澹語清新”、詩情畫意的特點。它表現(xiàn)在描寫手法、結構和構思三個方面。

  在描寫手法上,這首小令,沒有一句使用濃筆艷墨,只是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nóng)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huán)境和生活畫面。作者能夠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tài),描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xiàn),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如若不是大手筆,是難能達到此等藝術意境的。

  上闋頭兩句,寫這個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房屋有一條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在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兩筆,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組成的清新秀麗的`環(huán)境勾畫出來了不難看出,這兩句在全首詞中,還兼有點明環(huán)境和地點的使命。

  三四兩句,描寫了一對滿頭白發(fā)的翁媼,親熱地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聊天的優(yōu)閑自得的畫面,這幾句盡管寫得很平淡,但是,它卻把一對白發(fā)翁媼,乘著酒意,彼此“媚好”,親密無間,那種和協(xié)、溫暖、愜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現(xiàn)出來了。

  這就是無奇之中的奇妙之筆。當然,這里并不僅僅是限于這對翁媼的生活,它概括了農(nóng)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樂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義。“吳音”,指吳地的地方話。作者寫這首詞時,是在江西上饒,此地,春秋時代屬于吳國!皨嫛保菍夏陭D女的代稱。

  下闋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書其事,和盤托出三個兒子的不同形象。大兒子是家中的主要勞力,擔負著溪東豆地里鋤草的重擔。二兒子年紀尚小,只能做占鋪助勞動,所以在家里編織雞籠。三兒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調(diào)皮玩耍,看他躺臥在溪邊剝蓮蓬吃的神態(tài),即可知曉。這幾句雖然極為通俗易懂,但卻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描繪出耐人尋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兒無拘無束地剝蓮蓬吃的那種天真活潑的神情狀貌,饒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謂是神來之筆,古今一絕!“無賴”,謂頑皮,是愛稱,并無貶意!芭P”字的用得極妙它把小兒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所謂一字千金,即是說使用一字,恰到好處,就能給全句或全詞增輝。這里的“臥”字正是如此。

  在藝術結構上,全詞緊緊圍繞著小溪,布置畫面,展開人物的活動。從詞的意境來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溪上青青草、”“大兒鋤豆溪東”,“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四句,連用了三個“溪”字,使得畫面的布局緊湊。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詞結構上起著關鍵作用。

  在寫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這本來是農(nóng)村中司空見慣的東西,然而作者把它們組合在一個畫面里,卻顯得格外清新優(yōu)美。在寫人方面,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臥剝蓮蓬。通過這樣簡單的情節(jié)安排,就把一片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nóng)村生活,真實地反映出來了。給人一種詩情畫意,清新悅目的感覺,這樣的構思巧妙、新穎,色彩協(xié)和、鮮明,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從作者對農(nóng)村清新秀麗、樸素雅靜的環(huán)境描寫,對翁媼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畫,表現(xiàn)出詞人喜愛農(nóng)村和平寧靜的生活。

  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議和派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上饒地區(qū)閑居農(nóng)村時寫的,詞作描寫農(nóng)村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生活,并不能說是作者對現(xiàn)實的粉飾。從作者一生始終關心宋朝恢復大業(yè)來看,他向往這樣農(nóng)村生活,因而會更加激起他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愛國熱忱。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在遠離抗金前線的村莊,這種和平寧靜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觀想象的產(chǎn)物,而是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

清平樂原文及賞析8

  清平樂·黃金殿里

  宋代王觀

  黃金殿里,燭影雙龍戲。勸得官家真?zhèn)醉,進酒猶呼萬歲。

  折旋舞徹《伊州》。君恩與整搔頭。一夜御前宣住,六宮多少人愁。

  譯文

  金鑾殿上燈光如晝,在影影綽綽的燈影之中,皇帝正在與一位嬪妃相戲;实郾粍窬浦磷響B(tài)已顯,進酒的人口中還在高喊著“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位嬪妃又跳起了《伊州》旋舞,皇帝看得心花怒放,親自為她重整頭上斜斜欲墜的玉簪;实郾贿@位嬪妃哄得高興了,宣其前往侍寢,而今夜此妃得幸侍君,六宮之中將有多少嬪妃會因失寵而愴然淚下。

  注釋

  清平樂:詞牌名,此調(diào)正體雙調(diào)八句四十六字,上片四仄韻,下片三平韻。

  黃金殿:指華麗的宮殿,這里指后宮宮殿。

  官家:封建時代對皇帝的一種稱呼。

  《伊州》:樂曲名,載唐崔令欽所著《教坊記》“大曲名”表中。

  搔頭:首飾,即簪的別名。

  御:古代對帝王所作所為及其所用物的敬稱,如御旨、御駕等。宣住:即宣詔留宿的意思。

  六宮:本指古代皇后的寢宮,也指皇后,后來泛指皇后妃嬪或其住處。

  賞析

  詞人通過對帝王歡娛享樂生活的描寫,揭露了封建帝王生活的.種種丑態(tài),將籠罩在帝王身上的世之尊崇的光環(huán)打翻在地,將其丑惡庸俗的嘴臉暴露無遺。

  上片描寫皇帝與嬪妃宴樂的情景。起首的“黃金殿里,燭影雙龍戲”兩句,寫金鑾殿上燈光如晝,在影影綽綽的燈影之中,皇帝正在與一位嬪妃相戲。此二句用法巧妙,詞人不去正面描寫皇帝與嬪妃的狎昵狀態(tài),而是通過對宮殿里燈火輝煌的場景的描寫,借說燭影下有“雙龍”相戲來表現(xiàn)皇帝的淫佚。接下來的“勸得官家真?zhèn)醉,進酒猶呼萬歲”兩句,寫這位嬪妃極力地向皇帝勸酒,皇帝醉態(tài)已顯,進酒的人口中還在高喊著“萬歲,萬歲,萬萬歲”。由此可見,此處的“官家”是對皇帝的俗稱。 “真?zhèn)醉”三字,表明皇帝真的有了醉意,其中也暗示著皇帝對這位風流嬌美的嬪妃的癡迷,隱約流露出詞人對皇帝沉迷于酒色的嘲諷。

  下片續(xù)寫宴飲的歡娛!罢坌鑿亍兑林荨。君恩與整搔頭”兩句,寫這位嬪妃又跳起了《伊州》旋舞,皇帝看得心花怒放,親自為她重整頭上斜斜欲墜的玉簪,對此妃的憐愛之情可見一斑。這位妃子勸君醉飲之后又獻舞,可見其獻媚邀寵功力之高深。結拍的“一夜御前宣住,六宮多少人愁”二句,寫皇帝被這位嬪妃哄得高興了,宣其前往侍寢,而今夜此妃得幸侍君,六宮之中將有多少嬪妃會因失寵而愴然淚下。詞人在此處筆鋒一轉(zhuǎn),宕開一筆,開始為數(shù)千深鎖宮中的女子的不幸命運而哀嘆,既哀其羨慕這位嬪妃得幸侍君,又為她們年華虛度而嘆惜不已。

  這首詞語氣詼諧,充滿了對封建帝王昏庸淫佚生活的嘲諷。

  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宋人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七記載:“王觀學士嘗應制撰《清平樂》詞,……高太后以為媒瀆神宗,翌日罷職,世遂有‘逐客’之號!笨梢姶嗽~是王觀做學士時奉皇帝之命所寫的一首“應制”詞。該詞在陸游《耆舊續(xù)聞》記載是王仲甫所作,當另有所據(jù),可做一說。

清平樂原文及賞析9

  原文:

  黃金殿里。

  燭影雙龍戲。

  勸得官家真?zhèn)醉。

  進酒猶呼萬歲。

  折旋舞徹伊州。

  君恩與整搔頭。

  一夜御前宣住,六宮多少人愁。

  譯文

  金鑾殿上燈光如晝,在影影綽綽的燈影之中,皇帝正在與一位嬪妃相戲。皇帝被勸酒至醉態(tài)已顯,進酒的人口中還在高喊著“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位嬪妃又跳起了《伊州》旋舞,皇帝看得心花怒放,親自為她重整頭上斜斜欲墜的玉簪。皇帝被這位嬪妃哄得高興了,宣其前往侍寢,而今夜此妃得幸侍君,六宮之中將有多少嬪妃會因失寵而愴然淚下。

  注釋

  清平樂:詞牌名,此調(diào)正體雙調(diào)八句四十六字,上片四仄韻,下片三平韻。

  黃金殿:指華麗的宮殿,這里指后宮宮殿。

  官家:封建時代對皇帝的一種稱呼。

  《伊州》:樂曲名,載唐崔令欽所著《教坊記》“大曲名”表中。

  搔頭:首飾,即簪的別名。

  御:古代對帝王所作所為及其所用物的敬稱,如御旨、御駕等。宣。杭葱t留宿的意思。

  六宮:本指古代皇后的寢宮,也指皇后,后來泛指皇后妃嬪或其住處。

  賞析:

  據(jù)宋人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七記載:“王觀學士嘗應制撰《清平樂》詞,……高太后以為媒瀆神宗,翌日罷職,世遂有‘逐客’之號。”可見此詞是王觀做學士時奉皇帝之命所寫的'一首“應制”詞。該詞在陸游《耆舊續(xù)聞》記載是王仲甫所作,當另有所據(jù),可做一說。

  此為“應制”詞,是詞人為應圣旨而作。詞中以諧謔的語氣,對帝王的享樂生活進行了描述,客觀上在相當大程度上暴露了帝王的淫佚、庸俗與丑惡,打掉了籠罩在至高無上的封建帝王頭上的神圣光環(huán),暴露了他們的本來面貌。

  詞的上片,一開始就描繪皇帝與一嬪妃宴樂的情形!敖鸬睢笔腔实圩〉牡胤,從宴樂的情形推測,它應屬宮中的便殿。作者不去正面描寫皇帝與嬪妃的狎昵狀態(tài),而是側(cè)面寫殿里燭光輝煌,有人在燭影下為其相戲;实圪F為天子,俗稱官家,據(jù)宋釋文瑩《湘山野錄》卷下記載:宋真宗問:“何故謂天子為官家?”李侍讀仲容對曰:“臣嘗記蔣濟《萬機論》言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這位嬪妃,能夠討得“官家”的歡喜,便施展出特有的本領將他灌醉了。她進獻尊酒時還嬌媚地祝頌萬歲,使得官家只好一杯杯飲下去了。所謂“真?zhèn)醉”,意即真的有了醉意,其中自然包含著對這位風流嬌美的嬪妃之入迷。

  下片將宴飲的歡樂之情推向高潮。在“勸得官家真?zhèn)醉”之后,這位寵妃又采用歌舞手段以爭取皇帝最后的恩寵!兑林荨纺颂拼叺匾林輦魅氲奈饔蛭枨,唐吳融《李周彈箏歌》:“只知《伊州》與《梁州》,盡是太平時歌舞!痹~中的“折旋舞徹《伊州》”,說明宋時宮中猶傳唐人伊州樂舞。這種精美的舞蹈熱烈活潑,真使皇帝著迷了。他竟躬親為舞者整理“搔頭”。“搔頭”即玉簪,為婦女頭上飾物!芭c整搔頭”表示愛憐和親近之意。這位嬪妃色藝超群,很有手段,終于得到君恩,初步達到了目的。至此,皇上興致已經(jīng)被逗引得濃厚極了。為她整理搔頭,已暗示了隱秘的圣意!坝蹦斯艜r對天子的敬稱,御前即皇上之前;“宣”為傳達皇上之命!耙灰褂靶 ,意即當晚在皇上面前就傳命這位妃嬪留宿侍寢,得以陪伴君王了。詞的結尾“六宮多少人愁”,作者忽然跳出題外,為數(shù)千深鎖宮中的女子之不幸命運而哀嘆,她們將羨慕這位嬪妃“宣住”而被“幸”,又暗暗為自己虛擲青春而愁嘆嗟怨。

  這首詞以輕狂、滑稽的語氣對封建社會中位居萬人之上的神圣君主進行揶揄嘲諷,使人讀后在隱隱發(fā)笑的同時獲得深刻的感悟。正因為它的這種叛逆性色彩,王觀作此詞后,“高太后以為瀆神宗,翌日罷職,世遂有‘逐客’之號”(《能改齋漫錄》卷十七)。

清平樂原文及賞析10

  清平樂·春歸何處

  春歸何處?

  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

  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

  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

  因風飛過薔薇。

  古詩簡介

  《清平樂·春歸何處》,北宋詞,作者黃庭堅。此詞為惜春之作。詞中以清新細膩的語言,表現(xiàn)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和追求。

  翻譯/譯文

  春天回到何處?留下一派清靜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歸去之處,叫它仍舊回來與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無影無蹤,什么人會知,除非你問一問黃鸝。它的叫聲十分婉轉(zhuǎn),但無人能夠理解,只有任憑輕風飄過薔薇。

  賞析/鑒賞

  情感

  此為惜春之作。詞中以清新細膩的語言,表現(xiàn)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和追求。

  修辭

  (1)擬人(或比擬);

  (2)將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處,喚其歸來同住,最終難見其蹤影,將自然季節(jié)描寫得生動活潑,寄托了詞人對春天的喜愛和對“無法與春住”的無奈,妙趣橫生。

  此詞賦予抽象的春以具體的人的特征。詞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像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此詞高妙處,于它用曲筆渲染,跌宕起伏,饒有變化。故先是一轉(zhuǎn),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處,喚她回來,與她同住。這種奇想,表現(xiàn)出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和追求。

  下片再轉(zhuǎn)。詞人從幻想中回到現(xiàn)實世界里來,察覺到無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喚回來。但詞人仍存一線希望,希望黃鸝能知道春天的蹤跡。這樣,詞人又跌入幻覺的'藝術境界里去了。

  末兩句寫黃鸝不住地啼叫著。它宛轉(zhuǎn)的啼聲,打破了周圍的寂靜。但詞人從中仍得不到解答,心頭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見黃鸝趁著風勢飛過薔薇花叢。薔薇花開,說明夏已來臨。詞人才終于清醒地意識到:春天確乎是回不來了。

  此詞為表現(xiàn)惜春、戀春情懷的佳作。作者近乎口語的質(zhì)樸語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詞的構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歸何處,一心要向別人請教;無人能知時,又向鳥兒請教。問人人無語,問鳥鳥百囀,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詞人自己又無法理解,這比有問無答更可嘆。最后,鳥兒連“話”都不“說”,翻身飛走。這番妙趣橫生的抒寫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清平樂原文及賞析11

  原文:

  清平樂·詠雨

  明代:王夫之

  歸禽響暝,隔斷南枝徑。不管垂楊珠淚進,滴碎荷聲千頃。

  隨波賺殺魚兒,浮萍乍滿清池。誰信碧云深處,夕陽仍在天涯?

  譯文:

  歸禽響暝,隔斷南枝徑。不管垂楊珠淚進,滴碎荷聲千頃。

  隨波賺殺魚兒,浮萍乍滿清池。誰信碧云深處,夕陽仍在天涯?

  注釋:

  歸禽響暝(míng),隔斷南枝徑。不管垂楊珠淚進,滴碎荷聲千頃。

  暝:指空漾灰暗的'天色。

  隨波賺(zhuàn)殺魚兒,浮萍乍(zhà)滿清池。誰信碧云深處,夕陽仍在天涯?

  賺殺:賺煞。意謂逗煞。言雨滴水面,魚兒疑為投食,遂被賺接喋。

  賞析:

  這哪里是在詠雨,分明是詞人撫世傷心的熱淚!過片假寫池中魚兒,罵盡天下隨波逐流浮沉之輩。

  結句既是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更是對世態(tài)炎涼的深沉感喟。顧炎武曾有“亡國”與“亡天下”之辨,這首詞即為“亡天下”之音。

清平樂原文及賞析12

  原文:

  清平樂·春風依舊

  [宋代]趙令畤

  春風依舊,著意隋堤柳。搓得鵝兒黃欲就,天氣清明時候。

  去年紫陌青門,今宵雨魄云魂。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風一如往昔,只是對隋堤上的楊柳特別的關愛;在天氣清和明麗的時候,風兒輕輕地撫摩著柳枝,一直把它揉搓出千萬條嫩黃的垂絲,隨著春風蕩滌搖曳。

  去年春天,你我在在城門外的隋堤上,一起流連;今夜,我卻只能在夢中和你化為云雨的魂魄相見。我如此的悲痛,只需要幾個夜晚,就會令我的`一生憔悴不堪。

  注釋

  著意:著,顯露;顯著。意,情景。

  隋堤柳:指隋煬帝時在運河堤岸所植的楊柳。

  “搓得鵝兒黃欲就”:搓,用手掌來回揉摩,此處喻謂給柳樹染色;鵝兒黃,即鵝黃色‘就,成。

  紫陌:指京師郊外的路。

  青門:長安城的東南門系青色,俗稱青門。此指京城的城門。

  雨魄云魂:比喻作者的行蹤像雨中的魄、云中的魂一樣飄泊無定。

  賞析:

  此詞寫景細致精工,寫春景以抒傷情,憶舊而懷今,表達了對昔日情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上片寫隋堤春柳。

  春風還是那么和煦,不過它對沿堤的柳樹好像特別關愛。在天氣清和明麗的時候,風兒輕輕地撫摩著柳枝,一直把它揉搓出千萬條嫩黃的垂絲,隨著春風蕩滌搖曳!按猴L”從橫向空間擴展寫春風中清和明麗的自然景物;“依舊”則從縱向時間延續(xù)包蘊自昔年至今年的同一時境、物是人非的變化,為下片的“去年”、“今宵”之頓跌做一鋪墊!按甑鸣Z兒黃欲就”一句,將春催楊柳生發(fā)的過程形象生動地描寫出來。

  下片則用語濃重,寫盼歸而至黃昏無望的無限感傷。

  作者采用對比的手法,把去年今日的柔情蜜意與今年今日的喪魂落魄放在一聯(lián)之中,形成強烈而鮮明的反差,大喜大悲,給讀者一種肝腸欲斷的感覺!白夏扒嚅T”為去年今日與佳人踏游之地,而今年此日則佳人已如云雨飄逝,難睹芳容,撫今思昔。益增悲慨。末句是為人傳誦的名句,作者在這里采用了夸張的手法,“如果把一個人生生置于這種折磨之中.用不了幾天,他就會死掉!睒O言此刻的折磨是何等難以忍受。

清平樂原文及賞析13

  宮腰束素。只怕能輕舉。好筑避風臺護取。莫遣驚鴻飛去。

  一團香玉溫柔。笑顰俱有風流。貪與蕭郎眉語,不知舞錯伊州。

  注釋

  宮腰:女子細腰。

  避風臺:相傳趙飛燕身輕不勝風,漢成帝為筑七寶避風臺(見漢伶玄《趙飛燕外傳》)。

  驚鴻:形容女子體態(tài)輕盈。

  蕭郎:原指梁武帝蕭衍,以后泛指所親愛或為女子所戀的男子。

  眉語:以眉之舒斂示意傳情。

  伊州:曲詞名,商調(diào)大曲。

  注釋

  宮腰:女子細腰。

  避風臺:相傳趙飛燕身輕不勝風,漢成帝為筑七寶避風臺(見漢伶玄《趙飛燕外傳》)。

  驚鴻:形容女子體態(tài)輕盈。

  蕭郎:原指梁武帝蕭衍,以后泛指所親愛或為女子所戀的男子。

  眉語:以眉之舒斂示意傳情。

  伊州:曲詞名,商調(diào)大曲。

  賞析

  作為辛派詞人的代表之一,劉克莊的詞一向以豪放見長。但詞人也并非不會婉約,而是不欲而已。偶為婉約之詞,情意款款,自然又是一首佳作。比如 這首《清平樂》,置于婉約詞中,幾不可辨識,以為又是哪一位多情妙手的快意所為。

  南宋時期上流社會有蓄家姬的風氣。這首詞所描寫的就是一個以歌舞佐酒的家姬。一開始一束素絹比舞姬的纖腰,抓住了作為舞姬最重要的因素。由此

  開始,上半闋四句,句句使用夸張。劉勰《文心雕龍·夸飾》說夸張“可以發(fā)蘊而飛滯,披瞽而駭聾”。夸張手法在突出事物的特點方面,刻畫得更有力。此外,這四句中有三處典故:“宮腰束素”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腰如束素”,原句是描寫一個據(jù)宋玉自己說是天底下最美麗的`女子的!昂弥茱L臺護取”用趙飛燕的故事,據(jù)說趙飛燕體質(zhì)輕盈,漢成帝恐其飄翥,為制七寶避風臺。“驚鴻飛去”用曹植《洛神賦》里寫洛神的句子“翩若驚鴻”。這三個成句全是寫最美的女子的,用這些典故來寫舞姬,自然上半闋的真正含義,就不只是寫其的體態(tài)輕盈了。

  “一團香玉溫柔,笑顰俱有風流”兩句在繼續(xù)作形態(tài)方面描繪的同時,開始著力烘托舞姬的精神風韻,上下兩片之間在這里得到了自然地過渡。同時,這兩句對舞女風韻正面、概括的描寫,也給結尾兩句作了最好的鋪墊!柏澟c蕭郎眉語,不知舞錯《伊州》”(蕭郎,泛指為女子所愛戀的男子!兑林荨罚枨﹥删,《詞旨》推為“警句”,好在哪里?首先,“蕭郎”在詞中即指作者自己,亦或他人,彼此眉目傳情,銷魂蕩魄之際,舞姬竟然舞錯了《伊州》曲,其情其景,煥然生動,如在目前。其次,詞的前面部分都是對舞姬的客觀描寫,到此作者才把自己融入其中。因為作者主觀情感的融注,也就更加曼妙迷人了。

  劉克莊詞多寫人民疾苦和對祖國命運的關注,多有慷慨大江東去的氣概,很少剪紅刻翠之辭。因此,不少評論家以為克莊詞缺少含蓄微婉的力量。這闋詞寫粉黛,敘歌舞,讀來雖不乏明快之感,但情緒纏綿,措詞輕艷,結尾處尤有無窮余意,當可代表劉克莊詞風的另一個側(cè)面。

清平樂原文及賞析14

  清平樂·雨晴煙晚

  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

  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

  鑒賞

  這首詞中寫“雙燕”、“垂柳”、“落花”,這些都是暮春時節(jié)的特有風物。還寫有“雨晴煙晚”。“新月眉彎”,這些都是傍晚的景象。舊以農(nóng)歷三月為暮春,并稱每月初三的新月為“蛾眉月”,據(jù)此則詞中所寫的應是三月初三左右的暮春晚景。但這首詞絕對不是單純寫景制作,它通過暮春晚景的描寫,以表現(xiàn)閨中人的淡恨輕愁。

  “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边@首詞開頭兩句是說,雨后初晴,傍晚淡煙彌漫,碧綠的春水漲滿新池。

  春天傍晚,雨后轉(zhuǎn)晴,天空中夕陽返照,煙靄升騰,園林中綠水漲池,波光瀲滟。這些都是閨中人在小閣看到的遠景,寫來層次清楚,色彩鮮明,突出的表現(xiàn)了春雨過后傍晚時分特有的景象。這兩句詞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感情,是人人都有的對生意盎然的春天景象的熱愛,還看不出具有閨中少婦特征的主觀感受。

  “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這兩句是說,雙燕飛回柳樹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閣樓里畫簾高高卷起。

  這兩句把少婦的感情色彩表現(xiàn)得十分強烈。雙燕歸巢是傍晚時刻常見的景象,而“小閣畫簾高卷”一語,卻含蓄的表現(xiàn)了主人公對雙燕歸來的過分殷勤。這一動作的心理暗示在于:讓燕子快快歸巢,雙棲畫棟吧。閨中少婦把自己在暮春傍晚的時候所特有的感情和情懷,都融化到這無聲的高卷畫簾的行動里。這兩句所寫的景物是由遠而近,通過“雙燕飛來”的進程,與“畫簾高卷”的行動以表現(xiàn)她的看不見、摸不著的心理活動。是虛則實之的藝術手法。

  “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边@兩句是說,黃昏時獨自倚著朱欄,西南天空掛著一彎如眉的新月。

  過片“黃昏獨倚朱闌”一句,是承接“小閣畫簾高卷”意脈的。從時間推移上由傍晚寫到黃昏,說明她“獨倚”的時間是很久的。從情懷寄托上明白寫出了閨中少婦的“獨倚”,表現(xiàn)了黃昏后的寂寞空虛的心境。這與上片“雙燕飛來垂柳院”形成鮮明對照,揭示了此詞的`“燕歸人不歸”的懷人主旨!拔髂闲略旅紡潯保巧賸D凄涼冷落的“獨倚朱闌”時所見到的夜空景象,它和傍晚時期所見到的“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那種生機勃勃的熱烈場面前后異趣。在碧海青天之下“獨倚朱闌”的少婦,面對高掛在西南夜空的一彎新月,給與她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呢?這種望月懷人的心理,是閨中少婦面對此景極有可能的思想感情。

  “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蹦﹥删涫钦f,臺階上的落花隨風飛舞,羅衣顯得格外寒冷。

  “落花風”,是暮春季節(jié)所特有的事物,閨中人對此十分敏感。末兩句不能簡單的看作是客觀風寒刺激的反應,而是她主觀意志的真實流露。時值暮春,春事將盡,綠肥紅瘦。她意識到“落花風”吹落了大地的春花,也將吹落她的年華。不免產(chǎn)生紅顏易老的感慨。但這種感慨作者寫得極為含蓄,用風振羅衣而芳心自警的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來,言有盡而意無窮,藝術手法是極為高超的。

  這首詞寫的是傳統(tǒng)題材,但我們在誦讀時仍覺得清麗可喜,韻味無窮,這不得不嘆服作者在構思上的獨具匠心和遣詞造句上的功力了。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雨后初晴,夕陽殘照,煙靄空濛一片,暮色中但見新池綠水盈盈,一片春意盎然。成對的燕子飛回柳樹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閣樓里畫簾高高卷起。

  黃昏時獨自倚著朱欄,不知不覺已看到西南天空掛著一彎如眉的新月。夜風卷起臺階上的落花,微微拂過羅衣,只感到春寒襲人。

  注釋

  砌:臺階。

  特地:特別。

  砌:臺階。

  朱闌:一作“朱欄”,紅色的欄桿。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南唐時期馮延巳居宰相之職,當時朝廷里黨爭激烈,李璟痛下決心,鏟除黨爭。這首詞正是詞人感慨時局之亂,排憂解悶之作。

清平樂原文及賞析15

  清平樂·東風依舊

  [宋] 劉弇

  東風依舊。著意隨堤柳。搓得鵝兒黃欲就。天色清明廝句。去年紫陌朱門。今朝雨魄云魂。斷送一生憔悴,知他幾個黃昏。

  作品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在京任職期間為感愛妾之逝而作,為悼亡詞。

  全詞以感情為紐帶,把舊時與今時的情景綰合在一起,對愛妾寄予了深摯的悼念。

  起首二句寫春風輕拂垂柳,語言很通俗,意思也很簡單,但卻層折多變,富于婉約特色。句中的隋堤,指汴河一帶的河堤。相傳隋煬帝時開運河,自洛陽至揚州,沿堤廣植楊柳。初春時節(jié),和煦的東風輕拂隋堤上的楊柳,給人以親切溫柔之感。而“著意”二字,更把東風擬人化。言外之意仿佛是說,自然界的東風對楊柳尚如此多情,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詞人卻如此孤單,再也得不到親人的憐愛。詞中寫的是物態(tài),蘊含的'乃是人情。這里特別引人注意的是“依舊”二字,也就是說去年今日,正是東風駘蕩、楊柳婀娜的時節(jié),他和愛妾曾在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春光 。可是今日重來,東風依舊,人事全非,怎不讓人心傷。第三句蟬聯(lián)首二句。東風對楊柳的“著意”,主要體現(xiàn)在一個“搓”字上。此字以俗為雅,說東風輕拂楊柳,給人以輕輕搓揉、撫摩之感。在東風搓揉之下,柳枝上遂呈現(xiàn)出“鵝兒黃”的顏色。鵝兒黃,指柳色的嫩黃。楊柳初綻的嫩葉,宛如雛鵝的羽絨 ,而這惹人喜愛的顏色,竟是東風搓出來的,真是奇絕之筆。“天氣清明時候”總括前文,在寫景中蘊含一股淡淡的哀愁。

  過片對仗工整,詞意對比鮮明。“去年紫陌青門”,與上片“東風依舊”相映射,是回憶從前在郊外與愛姬共同游賞之樂。紫陌,指京城的道路,如唐人賈至《早朝大明宮》詩云 :“銀燭朝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 。”青門,漢時長安灞城門之別名,此處借指汴京城門!坝昶窃苹辍,語本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币灾稳輴坻劳鲋螅昶秋h蕩,有如朝云暮雨,非常恰切。詞筆至此,悼念愛妾的主題便趨于明朗化。結尾二句,悲哀的抒發(fā),至于極點。

  “斷送一生憔悴 ”,意即逗引得詞人一生憔悴。是春風在多情地撫弄楊柳,是清明時候的惱人天氣,是愛妾業(yè)已消逝的雨魄云魂是這許多撩人愁緒的往事,觸目驚心的現(xiàn)實 ,逗引得他黯然神傷而導致一生憔悴。

  尤其在黃昏時刻,煙靄迷茫 ,景色慘淡,“能消幾個黃昏”在失去愛妾的詞人看來,仿佛來到一個催人淚下的境界 。明人沈際飛評曰:“‘能消幾個黃昏’,恒語之有情者。‘能’字更吃緊!保ā恫萏迷娪嗾肪硪唬┐_實,著一“能”字,則加強了感情的深度,更富于感染力量。

  這首詞雖悼愛妾,非念正室,但其中沉痛哀傷之情 ,似不下于東坡的悼妻名作《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如近人俞陛云所評,“撫今追昔,人之常情。此詞結末二句,何沉痛乃爾!”(《宋詞選釋》)。

【清平樂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清平樂原文及賞析02-27

清平樂·村居原文及賞析12-18

清平樂·春晚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清平樂·春晚原文賞析及翻譯12-18

清平樂·年年雪里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清平樂·鳳城春淺》原文、賞析12-20

清平樂·留人不住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清平樂·紅箋小字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清平樂·雨晴煙晚原文及賞析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