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風流人物
千古風流人物 篇1
很早我就看了三國,三國里面最喜歡的不是正人君子劉備,也不是最后奪得了江山的司馬懿,而是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曹操。
曹操可真是個霸氣,令人震撼的人物。我從小就學了他的很多古詩詞,例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例如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例如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雖然學過他的詩詞,當時對這個人,這些詩句倒是沒多大的感觸。如果看了三國,又讀了三國時期的一些歷史著作,才讓我能夠真正的了解這個人。他一生中雖然也做了不少壞事,殺了不少人,因為疑心,也讓很多人冤死,但是他殺伐果決,處事不驚的性格讓我敬佩。同時他的詩詞現(xiàn)在看來也是寫的極好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是何等的人生態(tài)度才能寫出這樣的詩句?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看著波瀾壯闊的`滄海,他寫出觀滄海這首詩,寫的多么波瀾壯闊,讓人尤臨眼前。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這是怎樣的感想,才能寫出這樣的詩?
我覺得某種方面來說,曹操算得上是風流人物,也是讓我感嘆萬千的人物。
千古風流人物 篇2
大唐,千年前盛世,那里有夜夜笙歌的華清池,美輪美奐的大明宮,萬國拜含元的含元殿。
更有一群盛世牡丹,她們大膽,熱情,驕傲。不似后世女子,整日滿懷幽怨,哭哭啼啼。她們用自己的手撐起一片天,達到權力頂峰。不過說到大唐女子,怎能不提武則天?
武則天,她是兩代皇帝的妃子,兩代皇帝的母親,更是一名皇帝。她所站的地方是世間最高點,她的悲傷喜怒,讓每個人感到恐懼,她是如何走向御座,制服對手,這似乎是個難解的迷。
武則天年幼時,國師袁天罡曾給武氏一家看相,見到男裝武則天便說:“此郎君子神色爽徹必若是女,實不可窺測,后當為天下之主矣”武氏這時已是高齡,但膝下無子(在古代算是斷后),更把希望寄托于武則天身上,對武則天極為溺愛,這樣養(yǎng)成了武則天強勢,驕橫跋扈,喜愛權利的性格,
武則天14歲時被召進宮封為才人,武則天的`母親深知皇宮人心險惡,想著女兒要在那里受罪,臨走時哀痛欲絕,相反武則天當很鎮(zhèn)定自若說了句;:“見天子庸知非福,何兒女悲乎!辈湃嗽趯m中地位并不高,屬于中下,后來太宗死了,多數(shù)都去感業(yè)寺出家。當時武則天也在其內(nèi),
但她豈愿當個小尼姑,便于高宗李治(當時皇帝)暗渡陳倉,這也是為什么李治常來感業(yè)寺,武則天為何能回宮的重要原因。
武則天再次進宮,被封為昭儀,賜號宸妃,與蕭淑妃,王皇后爭寵,武昭儀用自己的機智,在這場戰(zhàn)斗中脫穎而出,王皇后被廢,自己被封為皇后。內(nèi)宮大權落入武則天手中。
武皇后利用高宗對自己喜愛,和自己的“通文史,多權謀”積極參加政務當中。之后五年,她逼得長孫無忌上吊自縊,在朝中掃除長孫無忌的支持者,使自己的權利進一步擴大。
顯慶五年,高宗失明。朝中大權盡數(shù)落入武則天手中,也使武則天由幕后走向幕前。這時的高宗
什么權利,虛同擺設。
武則皇后也為皇帝寶位做了犧牲和準備。當時,高宗想讓李弘當太子,武后不顧母子之情,殺了李弘。后來武后扶植李顯、李旦,這兩人全都昏庸無能,僅是傀儡。
再后來李貞,李沖反武中,武后無留情面,皆殺之,恐怖連殺,酷刑濫用,展現(xiàn)武后殘忍一面,也為
后來稱帝奠定堅實基礎。
千古風流人物 篇3
歷史似夢,輕盈若飛花,飄渺如浮云,一次次目斷蒼穹,不知何處才是天盡頭?歷史的盡頭,又在何處?
英雄的時代暗淡了,英雄的背影遠去了?畤@之外,是他們的是非功過,既然擔當生前事,難免身后評。于是,千百年之后,我們有了新的眼光去重審歷史。在這種新生的歷史觀之下,便有了新生的聲音:
“諸葛村夫不過一個政客而已!
“蜀漢亡國,亡于諸葛亮!
“權傾朝野諸葛奸臣!
......
諸葛亮在這一個個“還原歷史”的呼聲中走下了神壇,退出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中心,像一個普普通通的過客,融入歷史的大潮,一遍遍地淘洗......
歷史是冰封的,一切無與有、是與非、善與惡,它無法給出答案,卻鐫刻了靈魂。歷史的行人把他們的偉岸與平凡、寂寞與喧囂盡數(shù)留下了,成了事實,不管在長河里發(fā)生了多少驚濤駭浪,曾經(jīng)存在的歷史注定無法改變,歷史是寂寞的。
這是諸葛亮。世人的眼中,不論他是將星、是神、是英雄還是凡人,他都是諸葛亮,是隆中抱膝長嘯的年輕人,蟄伏壟畝,矚望著風云際會的天下;是新野意氣風發(fā)的軍師,奇策綿綿,只為匡佐漢室衰落的帝祚;是祁山扶病理事的.丞相,殫精竭慮,報一個君臣際會的知遇之恩與如履薄冰的托孤之重......諸葛亮用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換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漢基業(yè),憔悴了身影,換來一場福澤兩川生靈的春雨。
位極人臣,在生命的盡頭,他說“簡葬”,于是“殮以時服,不需器物”!定軍山寂寞的山腳,一?g黃土,是他最安寧的歸宿。為什么選擇了這里?不為陰陽,不為風水,只因為這是入蜀的咽喉,他要永遠永遠地守在這里,守住這一片他付諸熱血與夢想的地方,生而治蜀,死猶護蜀!在向后主自報家產(chǎn)時,他坦然無私心,家無余財,外無營盈!
連亙的群山為他肅穆,綿延的大地為他低泣。是怎樣神圣的感召,讓巴蜀震撼,令敵國亦為之痛傷?
歷史是安靜的,走下神壇的諸葛亮,依然是那位嘔心瀝血、為了一個承諾披肝瀝膽的諸葛亮。
寒風瑟瑟吹過五丈原。那顆赤色的大星閃耀著它的光芒、滑過幽深的天際,似乎就已經(jīng)注定了諸葛亮這個名字要千千萬萬代流傳下去。
秋風再度吹起,杜甫看到了,他說,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陸游看到了,他說,凜然出師表,一字不可刪。岳飛看到了,用他氣壯山河的大毫,啼血而就“出師二表”,像揮斥萬里黑夜的一道閃電。
大忠,大智,大仁,大勇!在中國的歷史上,一個政治家所能為百姓做的,諸葛亮幾乎都做到了。那么對他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盡管,諸葛亮也有局限,也有不能為,但是像他這樣的人又有多少?我們不該把他奉若神明,卻也應該給他歷史應有的定位。種種的挑剔,所謂的“還原歷史”又給了歷史多少公平呢?矯枉過正的心態(tài)會歪曲歷史原貌,更達不到以史為鑒而知興替的目的。它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正值得人們?nèi)リP注和思考。
歷史是清冷的,八陣圖沉默,靜靜地看江流石不轉(zhuǎn)。
千古風流人物 篇4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奈若何?”項羽,一位,令山河色變、草木含悲的歷史人物,他氣宇軒昂,戰(zhàn)無不勝,叱咤風云,顯赫一時,更享有西楚霸王之美譽,在推翻秦王朝的統(tǒng)治過程中,立下了不朽戰(zhàn)功。
看吶!塵埃四起,蹄聲陣陣,他胯下一匹烏騅疾走快追,那戰(zhàn)旗肆揚,鼓聲震天響,當之無愧一代梟雄!戰(zhàn)場上,他是高高在上縱橫吟嘯的楚霸王,面對伊人,他卻柔情刻骨。劉邦可以為了江山社稷拋棄所有,算計利用任何人,可是他項羽做不到。如此有情有義的一位英雄應當被后人敬仰,可他性情暴虐,狂妄不羈,在新安擊殺秦朝降兵二十多萬人,戰(zhàn)爭勝利后還下令屠城,殘暴之舉盡失民心,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也許就是他失敗的原因之一。
鴻門一宴,項羽本來可以殺了劉邦,一舉奪得天下,但是他沒有,有人說他此舉優(yōu)柔寡斷,但是我卻認為這恰恰說明他光明磊落,但放走了的劉邦無疑是放虎歸山,劉邦有謀士張良,更是善于用人,項羽面對范增的苦苦勸說卻剛愎自用,執(zhí)意不聽。面對忠心耿耿的范增,由信任到了冷淡,再到懷疑,最后逼的范增自動辭去職位,病去在回鄉(xiāng)的途中。
楚河流沙幾聚散,日月滄桑盡變幻,誰曾巨鹿踏破了秦關?千里兵戈血染,終究也不過是云淡風清。后來項羽兵敗垓下,垓下一曲離亂,楚歌聲四方,虞姬一曲舞罷拔劍自刎,只留下一首“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霸王的'霸王,你雖兵敗,但已經(jīng)殺出一條血路,若是那時你渡過烏江,重整兵馬,東山再起,你便還是那意氣風發(fā)的霸王,但你卻自刎于烏江,杜牧在詩中說“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說的便是這個道理,但我心里明白,霸王項羽是多的自尊自強?他驕傲了一世,戰(zhàn)無不勝,怎么可能低頭因兵敗而逃,他身為一個有血有肉的漢子,寧愿死的有骨氣,死的鐵骨錚錚!
風呼嘯,雨淋漓,云翻涌,浪高吟,馬悲鳴,人無語,擎劍向天,仰首長嘯,在寒風晦雨中凝固成一座永恒的雕像,定格下末路英雄最后一次威武的形象!
千古風流人物 篇5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東漢末年,戰(zhàn)火紛紛,奸雄亂世。曹操,除黃巾,滅董卓,轄天子,令諸侯,一生南征北戰(zhàn),建立起魏國,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被稱作“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曹操有著他寬容的一面。官渡之戰(zhàn)后,曹操繳獲了袁紹大量的圖書、資料、文件、書信,就發(fā)現(xiàn)其中有自己的人寫給袁紹的.信,曹操可立即下令,全部燒毀,曹操做得很漂亮,當時很多人不理解,就問曹操,為什么把這么重要的證據(jù)都毀掉了,這個人情,曹操做得很好,曹操當著全部人的面把這些證明全部燒毀,讓大家放心,跟著曹操,只要忠誠,以前的事我不知道。曹操很會裝糊涂,裝糊涂才能寬容人,寬容人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得天下。
曹操也有著他野心的一面!皩幗涛邑撎煜氯,不教天下人負我”。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錯,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錯,有句歇后語: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為得天下,挾天子以令諸侯,此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體現(xiàn),他不急于求成,知道韜光養(yǎng)晦,不掙一時之得,深謀遠慮,可是智者千濾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無意是他吃敗仗之原因。
陳壽評價曹操為:漢末,天下大亂,雄豪并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nèi),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yè)者,惟其明略最優(yōu)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操,在亂世里出來的英雄,是真正的英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千古風流人物 篇6
起武則天,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畢竟她是中國歷史里第一個也是最后一個杰出的女皇帝。
武則天小時候就精明能干,在她當上皇后時便開始使出那果斷潑辣的手段,就連黃高宗也怕她,等她當上皇帝后,先建立起了周朝,為了鞏固統(tǒng)治,便把反對她的人除掉,雖然她心狠手辣,但她十分敬賢,把知道的賢人召集起來。
面對武則天這樣的皇帝,我是十分敬佩她。一個女皇帝僅能管理朝政,并且能干又懂文墨,干什么事情都有條有理,是文武百官都怕她。這些都足以說明女性不比男性差,社會也不應該有重男輕女的現(xiàn)象。
武則天既有對的地方又有錯的地方。她為了使別人不背叛自己,隨便聽信他人舉報濫殺無辜,把一些忠臣逐出皇宮,或是發(fā)配邊疆。我認為她這樣做在管理朝政時做的不到位的一個方面。
一些壞人,就像周興、來俊臣這樣的,壞事干多了,到了被處死的時候都沒有人想幫他們,即使武則天想庇護他們,但那反對的人不少,也只能把他們處死。這也告訴了我們:壞事干多了,遇到困難是沒有人會愿意幫助你。
武則天為了鞏固她的地位,對于反對她掌權的人進行無情鎮(zhèn)壓,同時,她又十分重視任用賢才。她經(jīng)常派人到各地去物色人才,只要發(fā)現(xiàn)誰有才能,就不計較門第出生、資格深淺,破格提升,大膽任用。所以在她手下,涌出一批有才能的'大臣。武則天重用人才使國家更加“牢固”,不易被打垮。在她手下最有賢才的大臣就屬狄仁杰了,他辦事公平,執(zhí)法嚴明,受到當?shù)匕傩盏姆Q贊。狄仁杰老后又向武則天推薦了幾個賢才貢獻給了國家。
武則天死后立了一個“無字碑”,我認為她是為了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達,武則天是一個富有政治才干和理想的人,在她統(tǒng)治期間作過許多符合民眾利益的事,穩(wěn)固和發(fā)展了“貞觀之治”,把歷史推進一大步。
武則天能當上皇帝,充分說明了女性的重要,也說明了女性可以掌握大權。
千古風流人物 篇7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讀完《三國演義》這句話就一直盤旋在我的腦海中。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記憶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輕財重義的關羽、英勇剛正的張飛、奸詐無比的曹操、仁義的劉備等等。
最讓我佩服和喜歡的還是諸葛亮了。在《空城計》這一章節(jié)中,當曹兵15萬大軍兵臨城下,而城里只有兩千多名士兵,如何抵擋的過?情況萬名緊急,但聰明機智的諸葛亮情急之下計謀就來了:他大開城門,讓僅有的士兵都裝扮成老百姓的樣子,在城門口悠閑地掃地,而他本人則登上城墻,平靜地彈起琴來。曹軍被城里人們的`若無其事和諸葛亮的輕松悠閑給鎮(zhèn)住了,他們不敢輕舉妄動,還以為城中會有很多大軍,生怕士兵會打出來,便迅速地帶領隊伍向北撤退了……諸葛亮擦去額頭的冷汗,終于松了一口氣。一個空城計嚇退敵軍15萬大軍!諸葛亮心里十萬火急,還要裝作輕松悠閑地彈琴,不被敵軍看出破綻,這需要何等的膽識和冷靜啊!
在《草船借箭》這一回中,上通天文,下識地理的他在大霧中指揮船只駛往曹軍水營,沒花東吳一分錢,就神奇地拿到了十幾萬支箭。他識破周瑜的想要暗害他的陰謀詭計,巧妙地與之周旋,最后安全脫身……最令人佩服的是,滿腹才華、聰明過人的他對劉備卻是忠心耿耿,最后也因勞累過度而逝世在出征途中……
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表現(xiàn)在臨終殺魏延上。有的人說,魏延又大才,諸葛亮殺之無理,莫須有。我覺得諸葛亮是寧可錯殺,也不漏殺。魏延又大才不假,但是他太有大志,諸葛亮死后必然會威脅到昏庸的劉禪的統(tǒng)治地位,為劉禪好,諸葛亮只好借口殺了魏延完事。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所謂“士為知己者死”。人人都說關羽是古今中外“義”的化身,我看諸葛亮的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才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義”的化身,諸葛孔明流芳千古,永垂不朽!
千古風流人物 篇8
大家都聽說過朱元璋吧。!他的大兒子的兒子,也就是他的皇太孫——朱允炆。這也是個風流人物呢!
明惠帝朱允炆(1377—?),明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孫,明朝的第二個皇帝。
朱允炆1377年十二月五日出生,生母是呂妃,父親懿文太子朱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朱元璋駕崩,終年71歲;侍珜O朱允炆繼位,改年號建文,稱建文帝。因削藩,導致叔父燕王發(fā)動“靖難之役”。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結束,國破人不知所向。清乾隆皇帝追謚恭閔惠皇帝。南明安宗朱由崧追尊建文帝為嗣天章道誠懿淵恭覲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廟號惠宗。
明太祖朱元璋是歷史上了不起的皇帝,他由一個放牛娃、寺廟里的小沙彌,經(jīng)過十幾年的戎馬生涯,一舉掃蕩群雄、推翻元朝,開創(chuàng)了大明基業(yè)。他深知,創(chuàng)業(yè)難,守業(yè)亦難,因此十分重視對接班人的培養(yǎng)。他登上皇位的同時,就冊立了長子朱標為皇太子,并延請名儒宋濂等人為太子之師,希望能將朱標培養(yǎng)成為一代明主。然而天有不測風云,洪武25年(1392年)四月,年僅38歲的皇太子朱標英年早逝,史稱“懿文太子”,這令朱元璋異常傷心。朱元璋制定的嫡長子繼承制受到了考驗,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選擇他的繼承人。而若根據(jù)嫡長繼承制度,應該將皇位傳給太子的長子,也就是虞懷王朱雄英,但是雄英于洪武15年(1382年)5月薨,這樣朱標次子朱允炆就成為首選。
然而朱元璋擔心朱允炆儒雅仁柔,難以擔負起治理國家的重任。此外,朱元璋也曾考慮過從幾個兒子中選擇。二子秦王朱樉此時最長,但他實在玉不琢不成器,荒唐成性。四子燕王朱棣文韜武略,有許多地方都與自己非常相似,是個不錯的人選。一次,朱元璋對幾個心腹大臣流露出立燕王的可能性時,翰林學士劉三吾認為不可,“立燕王,置秦、晉王于何地?且皇長孫四海歸心,皇上無憂矣。”當時朱元璋已經(jīng)分封了諸王,而且皇二、三、四子分別被封為了秦、晉、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邊境重鎮(zhèn),而且手握重兵,一但由于爭儲而出現(xiàn)內(nèi)訌,后果將非常嚴重。朱元璋于是下定決心,9月,立朱允炆為皇太孫。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駕崩,終年71歲。遺詔命皇太孫朱允炆繼位。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駕崩,終年71歲。朱允炆即位,改年號建文,稱建文帝。從年號來看,一個建文,一個洪武,二位皇帝的性格截然不同,而且朱元璋不愿立皇太孫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朱允炆像他的父親一樣,過于柔弱,過于仁慈,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太嚴重,恐怕日后會吃大虧。
生性“仁明孝友”的朱允炆,22歲的`時候被推上了權力的巔峰,承繼了朱元璋開創(chuàng)的一統(tǒng)天下,改年號為建文。然而,細心的大臣會發(fā)現(xiàn),新君的臉上并沒有君臨天下的驚喜,更多的則是愁容。是啊,年輕的皇帝面前有兩道難解的題目:一是如何改變太祖建國以來形成的動輒殺戮的嚴峻政治氛圍;二是如何解決太祖分封宗藩形成的尾大不掉的局面。也許太祖朱元璋生前并沒有想到,外表仁弱的皇太孫登基伊始就開始著手變革他所開創(chuàng)的大明王朝。
建文帝即位之后,一改洪武時期的緊張氣氛,使中國大地吹過了一陣清風,他重用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文人,對先朝的政治實行改革,為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吏都創(chuàng)造了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建文帝實行惠民政策,減免租賦,賑濟災民,老弱病殘者由國家扶養(yǎng);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興辦學校,考察官吏,任用賢能,派侍郎暴昭、夏原吉等24人充任采訪史,分巡天下,以體察情。
洪武年間,經(jīng)過太祖朱元璋的整治,當時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經(jīng)濟得到了恢復和發(fā)展,吏治較以前大為清明。然而他生性“雄猜好殺”,屢次興起大獄,動輒殺戮,政治氣氛非常凝重,文武大臣人人自危。建文帝對局勢有著深刻的認識,因此繼位伊始,就著手改革,改變了太祖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稱“建文新政”。
太祖朱元璋用武力奪得天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右武的局面。洪武時,軍事衙門大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都督同知也是從一品,而六部尚書卻只有正二品。《大明律》中明文規(guī)定文官不許封公侯,因此朱元璋的主要謀士劉基僅僅得封“誠意伯”,而武將得封公侯者多,稱王者也不少。這種局面下,文官在議論朝政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建文帝有意結束其祖父尚武的政風,大力加強文官在國家政事中的作用。初登大寶之時,他自己確定新年號為“建文”,與乃祖父“洪武”剛好形成鮮明的對照,從中可見建文帝治國方略的改變。他還立即將六部尚書升為正一品,大開科舉考試,并下詔要求薦舉優(yōu)通文學之士,授之官職。
千古風流人物 篇9
曹操,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卻被人議論成“奸賊”的陰謀家;曹操,統(tǒng)帥三軍,威懾朝廷卻遭世人的唾罵;曹操,還是位詩人,一句“東臨碣石,以觀滄!睂⒆约旱囊淮诬娛律系氖≈弥韧,一笑而過。然而在這段塵封的歷史,又有誰能真正了解這位活躍在東漢末年的英雄人物呢?
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吶喊,從此,這位政治家背上了奸賊的稱號。華佗之死、孔融之死、荀?之死更是讓世人所不滿。難道曹操真是如此嗎?
東漢末年,黃巾作亂,宦官當權,曹操不滿朝政,與袁紹共同聯(lián)合天下諸侯討伐董卓,從此開始了他的統(tǒng)帥人生,一生中先后戰(zhàn)勝了袁術、呂布、張繡、袁紹、劉表、張魯、馬超等割據(jù)勢力,統(tǒng)一了北方。北方的統(tǒng)一,對經(jīng)濟生產(chǎn)的恢復和社會秩序的維系有著重大貢獻。而在內(nèi)政方面,他創(chuàng)立屯田制,減輕了東漢末年戰(zhàn)時的糧食問題。
曹操還打破了東漢時期的選官制度,強調(diào)“唯才是舉”。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質(zhì)、出身下層的.人,他也注意提拔。先后下了三次“求賢令”,選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于禁和樂進,張遼和徐晃,這些人才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他不但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杰出的文學家、詩人,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軍事著作和《蒿里行》、《觀滄!、《薤露行》、《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龜雖壽》等不朽詩篇。
最值得說的是,曹操的性格的復雜和多樣。遇事審慎,臨危不亂,有時又性情多疑。胸襟博大,樂觀宏達,有時卻毫不客氣。征戰(zhàn)拼殺無論勝敗如何,曹操多會大笑,始終不為表象所動。征烏桓迷走沙漠生死攸關,唯曹操能想出使將士望梅止渴而戰(zhàn)勝自我脫離險境的妙策。乃至后人評價“大重之舉果絕,險危之行無懼,風云詭譎,笑談其間,唯大英雄者可稱之。曹公曹孟德者,誠如是!毙愿竦膹碗s性和多重性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地展現(xiàn)和融合。
曹操,倘若沒有他在,三國也將失去光彩,也失去一個傳說……
千古風流人物 篇10
展望古今中外風流人物,看歷史的車轍輾轉(zhuǎn),留下了輝煌的痕跡,觸動了我的心靈。
項羽觸動了我的心靈。這位“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的霸王,一位諸侯混亂中力挽狂瀾的能者,令各路諸侯匍匐稱臣的王君,一位破釜沉舟以激動士兵的將帥,垓下一戰(zhàn),不肯過江東,金戟一揚,血灑疆場。他創(chuàng)下一番霸業(yè)因要面子付諸流水,我為他惋惜。
蘇軾觸動了我的心靈。東坡,那個在“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驚魂未定中自省反思,從而悟儒家之推已及人,會佛家之眾生平等,領道家之珍重生命,集眾家之精華,鑄造“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超脫豁達。我為他贊許。
司馬遷觸動了我的心靈!耙淮龣嗤葱Q室,千秋史筆溯龍門”的司馬遷,在蒙受不白之冤,遭受宮刑之辱下,為達成先父遺愿,完成自己的理想,在獄中艱苦度月,終于著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千古傳承的《史記》。我為他的堅毅表示贊許。
梵高觸動了我的心靈。梵高,這位印象派畫家,為探究一個未被發(fā)現(xiàn)的新世界,不惜放棄自己的家財。論家境,梵高的家族是當時歐洲最大的畫商,幾乎控制著全歐洲的美術市場,他完全可以迎合時尚以謀利,但是梵高卻不屑。梵高的思想超前,難以為人接受。終于,在巴黎一處無人知曉的角落里,梵高像自己筆下的向日葵一樣綻放自己最后的.美麗。梵高自盡在一片金黃的麥田中,一如他的追求光明。我為梵高的執(zhí)著贊許。
望古今中外多少風流人物觸動了我的心靈:茍踐臥薪嘗膽,韓信受胯下之辱而富強,祖狄聞雞起舞,生活即是藝術的畢加索……他們編著的篇章,他們的品質(zhì),他們的精神,是人類歷史上的魂寶。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讓自己的人生別有洞天。
他們的所有已經(jīng)融入歷史的汗青,不管鐫刻的是人們褒揚或是貶斥,但他們遺留下的痕跡,在無聲中起舞,觸動了我的心靈。
【千古風流人物】相關文章: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作07-27
千古的絕對04-23
千古明月作文10-16
千古宋城作文12-15
千古孤雁作文12-17
千古絕對大全04-23
煙水西溪,千古彌情作文07-24
一失足成千古恨作文08-21
一失足成千古恨作文【精選4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