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如何和老師溝通
家長、孩子與老師的關系,猶如一種兩人三腳的競走。做為父母親的,如果不懂得配合、共同協調的要領,那么你的孩子很可能失掉了許多求取進步的好機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長該如何和老師溝通,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近年來,家長們在孩子身上花費精力財力最大的莫過于教育。不僅如此,家長還面臨著如何和各種老師進行溝通的問題。很多家長表示,不知道怎么和老師溝通?下面我們就家長該如何和老師溝通的方式方法列出以下幾點:
一、與老師溝通的“心靈雞湯”
知道老師最怕哪種家長嗎?一種是從不來學校,對于孩子的事不聞不問;另一種是三天兩頭來學校,一點雞毛蒜皮的事都來找老師理論。當然,大多數的 家長是關心孩子的教育,也經常參與學校舉辦的活動,而且是明理好溝通的。人際溝通本來就是一門大學問,更何況為了孩子教育著想,父母和老師的溝通更顯得重要。作為老師來說,有的家長很難溝通;我也知道一些家長覺得老師難以溝通,在背后議論老師。那么,從家長的角度出發(fā),以下十點看看你可以做到幾點:
1.在每一個新的學期,你是否主動去和老師溝通?
2.你是否以請教專家的態(tài)度去和老師溝通?
3.你是否提供老師一些孩子在家中的生活資料?
4.你是否接納老師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5.你是否對老師的一些困難有同理心?
6.你是否對老師一些作法表示支持?
7.你是否很少打斷老師的話?
8.你是否專注地聽老師的敘述?
9.你是否相信老師的專業(yè)能力?
10.你是否在談話結束前感謝老師的辛勞?
如果你回答“是”的答案在七個以上,相信你和老師的溝通已經有一個很好的開始。如果你回答“是”的在四到六個之間,你和老師的溝通似乎有點問題,回頭看一看回答“否”的題目,想一想其中的道理:尊重是贏取合作之鑰匙。如果你回答“是”的在三個以下,我想你得花更多的時間,誠實地面對自己:是放不下身段嗎?是自認為懂得多嗎?是防衛(wèi)性過強嗎?是從沒有和老師溝通的經驗?或是我們的老師不講理,難以溝通呢?既然做家長的沒有權力選擇孩子的老師,那不管什么情況我們都要學會與老師溝通。
二、與孩子的老師做朋友
每位家長都愛孩子,然而愛孩子老師的家長卻為數不多。我們說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如果你喜愛孩子的老師,并且努力和老師成為朋友,那么你的態(tài)度也將會影響到你的孩子,孩子也會愛自己的老師。親其師而信其道,愛老師的孩子就會聽老師的話,那么老師的教導就會有作用,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做人方面,相信 你的孩子不會差。
【四種情況下家長要和老師及時溝通】
1.在學校有知識不會時
有些孩子天生比較內向,有什么事情他也不愿意向同學或者老師說。特別是在學校,有些知識可能沒有其他同學吸收掌握得快,但是又不敢去問老師,怕被老師說怕被同學笑,回到家里也許會向爸爸媽媽訴說。這個時候,做家長的就應該及時地把這個情況向老師反映。而相反的,如果孩子在學校,有什么異常,比如 說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yè)不認真完成等,家長要及時地知道這個消息,只有與老師溝通,孩子才能及時糾錯。
2.當孩子有些想法時
孩子對于在校的一些活動或者班里的事情或者老師有些看法,不敢向老師或者同學說時,做為家長就應該及時與老師溝通以便老師也知道孩子的內心。
3.與老師有誤會時
有時孩子回家后,會說一些可能引起家長和老師誤會或沖突的話,孩子也許無意說謊,可能是表達不夠清楚,或者只說利于自己的一面之辭。請先不要急躁憤怒,最好先打電話或拜訪老師,把事情問清楚。其實,大多數的事件在證實之后,通常都是些小事,不必過分在意。
4.當學校有活動時,多參加活動
如果想更有效地增進與老師溝通,得抽空多參與學校舉辦的活動,如家長學校講座、藝術節(jié)、讀書會、運動會、做義工等。這樣不僅能和老師保持良好的 溝通,對孩子的教育和學習上都有示范作用,孩子能感覺到你的重視和關注,老師也會認可你的辛勤與配合,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與老師溝通的三大方式】
首先,面談最好。以不超過15分鐘為宜。一學期可以和老師談4—5次。
其次,家長可以把要和老師溝通的話寫在孩子的作業(yè)本上,或者信息留言。最后,可以多和老師電話交流,上課期間最好不要打,老師上課接不到電話,可以休息時間打電話。
此外,目前信息發(fā)達,家長也可采取和老師進行網絡交流的方式,隨時和老師保持溝通。
【溝通方法】
雙方應該正確定位,真誠交流
家長與老師,都是孩子成長路上最重要的引導者,兩者之間的目的是一致的。正確定位之后,家長的心態(tài)自然就會趨向冷靜、理智,家長可以真誠地把孩 子遇到的問題以協作者的態(tài)度告知教師,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問;接著給老師一個機會,耐心地聽聽老師的解釋,全面了解事情的原委,老師處理事情的目的。如 果雙方的意見仍不一致,還可進一步探討,針對孩子的個性特點,選擇最合適的教育方式。
■多了解和配合老師的處事方式
不只是老師要了解家長和孩子的個性,家長也要知道老師的習慣,這是互補的。不是都由老師來迎合家長,有時家長也要主動表示關心,對老師的教育模式跟處理事情的方式要了解,才能好好地跟老師配合。
■信任老師,不要太計較
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就要先學會尊重別人。只要家長的態(tài)度和悅,相信老師都會樂意幫助家長解決問題,做人少一點計較反而會得到更多。
■要尊重老師,避免批評的語氣
跟老師談話時要尊重老師的專業(yè)性,家長的意見可以跟老師建議,但不要用命令的語氣跟老師說。有的老師會認為家長很自以為是不把老師放在眼里,在教育的立場上因為角度不同,看事情的方向也不同,所以處理的方式也是很多元的。
■配合老師的教學
老師的教學是需要家長的配合的,尤其是當老師告知家長孩子有出現不好的習慣時,一定要跟老師配合,不要一味的責罵孩子,反而要多聽聽老師怎么 說,最重 要的是要一起幫孩子導入正確的方向,這樣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長。在我們有的家長心里,自己的孩子是不錯的,遇到老師因為孩子犯錯誤進行批評時,不是站在老師 的角度一起幫助教育,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找各種理由去和班主任辯解,這樣是會害了孩子的。因為孩子不只是家長心中的寶貝,在老師心里、眼里,每個也都是寶 貝,雖然有時很皮很不聽話,但孩子就是孩子,有錯也是無心犯下的,我們有責任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
■可以與老師分享教育的喜悅
作為家長平?梢远嘀鲃痈蠋熈模诹奶鞎r可以多跟老師分享孩子在家的點滴,不僅老師能感受到家長的喜悅,同時也能感受到家長對老師的敬重,老師會很有成就感。
拓展:老師與家長溝通技巧
家長工作是幼兒園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交流是一門藝術,特別像現在很多獨身子女的家庭,孩子在家猶如一個“小皇帝”,幾個大人寵著,到了幼兒園以后,許多父母就會擔心這,擔心那的。作為班主任的'我更應該注意與家長交流的技巧,因為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家長們都會非常的留意,說不定還會造成寫不良的影響。
為了使自己接下來能更順利更好的開展好家長工作,我從網上查閱了有關資料,希望能供自己今后參考一下。
首先,與家長溝通要注意八項:
1、與家長溝通時要注意態(tài)度和語氣
2、要多途徑與家長交流
3、多征求家長的愿望、需求、意見
4、可以經常更換信息欄
5、恰當方式談幼兒行為問題與家長溝通
6、特殊事件主動坦誠與家長溝通
7、保持家庭隱私
8、冷靜處理與家長、幼兒的關系
其次,在與家長談論孩子的缺點時,可以著重注意以下幾點:
1、導入尊重感。
在與家長交往的過程中,班主任應做到文明禮貌,尊重對方。班主任通常比家長更熟悉教育知識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規(guī)律。決不能以教訓式口吻與家長談話,特別是當其子女在學!瓣J了禍”的時候,班主任仍要在談話時給對方以尊重。也不能當著學生的面訓斥家長,這不僅使家長難堪,有損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家長一旦將這種羞憤之情轉嫁于孩子,極易形成孩子與班主任的對立情緒。當與家長的看法有分歧時,也應平心靜氣地講清道理,說明利害關系,既要以禮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2、流露真誠感。
用真誠的語言或行動去與對方溝通,使其感動的方法。以誠感人要求誠與情密切配合,要使人動情,喚起人的真情;以誠感人要做到誠與真結合;以誠感人還必須伴之以虛心,否則難以取得對方的信任。
3、評論學生要客觀如實。
4、注意談話形式與方式。
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關系應是平等的同志關系,班主任與家長的談話,切忌用教訓式語氣,而應像對待同志或客人那樣用商量或交流的口氣;態(tài)度要隨和,語氣要婉和,語態(tài)要真誠,語調要親切,語勢要平穩(wěn),語境要清楚,語感要分明,使家長一聽就明,能準確把握要旨,領悟當家長的應做些什么,從你的談話中受到啟發(fā)。
5、語言務求得體和有分寸。
語言是心靈的窗子,是一個人綜合修養(yǎng)的反映。身為人民教師,在與家長談話時也應該為人師表。得體的稱呼,使對方一聽稱呼就有一種相知感,從而產生親切感,縮短交流雙方間的心理距離,甚至建立起感情基礎。教師得體的語言,可以贏得家長的尊敬,增加家長的可信度,形成和諧的溝通氛圍。所謂語言得體,最主要的是與職業(yè)身份、與場合、與交流的對象,與解決的問題得體。謙虛、中肯、客觀,掌握好分寸、語氣,不夸大,不縮小,不說過火的話、不說力所不能及的話;還要講話要溫和,不用過激詞語,不擺逼人氣勢,語氣誠懇等等。
6、談話要委婉和注重可接受性。
班主任和家長談話時,一般應先講學生的優(yōu)點,后講缺點,對孩子的缺點也不要一下講得過多。應該給家長一種感覺:孩子每天都在進步。惟如此家長才會歡迎班主任,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建議,愉快地與班主任合作,對孩子的優(yōu)缺點也能正確認識和正確對待。要把握好溝通步驟的時序。“哪壺先開提哪壺”,先說說孩子的優(yōu)點和進步,等家長有了愉快的情緒,再逐漸提一些建議,家長會更樂于接受。可以采取“避逆取順”的策略,避免觸動對方的逆反心理而迎合其順情心理的策略;也可以采用變換語言或變換角度的手法來敘述。因為同一件事,往往可以從多個角度來描述它,為了使人們樂意接受,我們就可盡量從人們的心理易于接受的那一個角度去敘述,盡量避免那種容易引起人們反感的角度。
要注意了解各種忌語,盡量不說別人忌諱的話語。掌握上述心理策略,在溝通中就可減少一些產生逆反心理的可能。
【家長該如何和老師溝通】相關文章:
和老師溝通該如何表達07-07
老師該如何和孩子溝通05-11
老師如何和家長溝通07-26
家長如何和老師溝通06-26
老師和家長如何溝通06-15
有關家長如何和老師溝通06-21
家長如何和老師良好溝通04-12
老師應該如何和家長溝通06-16
如何和家長溝通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