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觀后感
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chuàng)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yǎng)。懂得感恩就是幸福。就在這個周六,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于丹教授主講的人格教育之《感恩教育》,這使我獲益良多。
在第一講里,于丹教授講述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男孩和一棵蘋果樹,蘋果樹很愛這個小男孩,無條件地滿足他。但小男孩隨著年齡的增長,來找蘋果樹玩的時間愈來愈少。最后,在小男孩成為一個老人的時候,才懂得蘋果樹對自己的付出。
聽了這個故事,我從而推想到父母對孩子的愛,那棵蘋果樹就好比我們的父母,他們什么都滿足我們,可是我們卻驕縱、任性。從未去體會他們的感受。就拿我輔導班的一位同學來說吧,從小他就生活在一個小康之家,他說什么,父母都會照辦,但他卻什么都沒為父母做過,他有時還會埋怨父母不夠優(yōu)秀,不夠完美,有時甚至會發(fā)脾氣。記得有一天晚上因為爸爸不順從他,一氣之下躲了起來,盡管父親拼命地叫他,他也不出現(xiàn),急得他爸爸像熱鍋上的螞蟻。
現(xiàn)在想起,我覺得他太不應該、太不懂事了。我領悟到,雖然我們的父母不夠優(yōu)秀,不夠完美,但他們有一顆十分愛我們的心,為我們做了許多事,我們不應該埋怨,更應該感恩。 于丹教授還講述了自己第一次爬山經歷,第一次爬山的時候她是跟著自己的父母爬上山頂?shù),登頂時,他心情很激動。在大人休息的時候,她又從后山爬了一次,再次登峰的時候,于丹教授感覺路比前一次難走、坎坷,但到達頂峰的時候卻是比前一次興奮、自豪。于丹教授用這個經歷告訴我們,一個人的一生就像是一次爬山的過程,小的時候從父母那里聽到的都很美好,但長大后自己去唱的時候,卻覺得生活欺騙了自己,生活并沒有想象中的美好。因此,我們要學會自立、自強、自信。
人生,哪能沒有挫折,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有磕磕絆絆,我們必須從挫折中走出來。
我們小的時候總覺得一切都很簡單,像童話般的。但當我們長大,遇到挫折的時候,卻感到出乎意料,原來生活是激烈的,并沒有像預料中發(fā)展,倒是多了分殘酷。在這時,我們就要堅強,堅持自己的夢想,向前進。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觀后感 [篇2]
于丹老師的講座里主要闡述了三方面的內容。
第一、在德育方面,我們要培養(yǎng)孩子哪些方面的素質?
一開始,于丹教授講述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男孩和一棵蘋果樹,蘋果樹很愛這個小男孩,無條件的滿足他。但小男孩隨著年歲的增長,來找蘋果樹玩的時間愈來愈少。最后,在小男孩成為了一個老人的時候,小男孩才懂得蘋果樹對自己的付出。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是國以人為本,人以德為本,德以孝為本。這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至德要道。所以我們首先要培養(yǎng)孩子的孝心、仁心,讓孩子從小懂得感恩。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chuàng)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yǎng)。懂得感恩就是幸福。也要讓孩子學會自立、自強、自信 。
第二、我們?yōu)槭裁匆匾暫⒆拥掠呐囵B(yǎng)?
中國古圣先賢為什么如此重視人的德行教育呢?這是因為有沒有德行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我們知道,人的需求有三個方面:第一,求食,以維持生命;第二,求偶,以延續(xù)生命;第三,求仁,以光大生命。求食、求偶,人與動物相同。求仁,人以德為本德以孝為本,為人類所獨有,動物是沒有的。人以德為本,是人類社會的自然法則。
于丹教授講述了自己的一次爬山經歷,于丹教授用經歷告訴我們,一個人的一生就像是爬山的過程,我們要學會自立、自強、自信。
第三、我們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德育素質?
教育孩子,是要增長他的欲望,還是增長他的德行?有好吃的先給孩子,就給了孩子錯誤的示范,他會想到誰最重要?如果有好吃的,先孝敬父母長輩,孩子看到了,他就學會了,我們在他心中就種下了美德的種子。
我們怎樣,孩子就怎樣。和孩子一起學會感恩,學會自信,學會自強,做一個幸福的人。一個人在社會的煎熬歷練下,舒展自己的生命,并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社會,這就是我們能期待的最好的相遇方式。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觀后感】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德智體能全面發(fā)展觀后感09-03
家長如何培養(yǎng)孩子德智體能全面發(fā)展觀后感09-03
教育片《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德智體能全面發(fā)展》觀后感09-03
家長和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德智體全面發(fā)展》觀后感09-03
德智體美自我評價11-13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自立04-10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細心的習慣09-02
如何培養(yǎng)有靈性的孩子09-19
如何培養(yǎng)孩子打高爾夫?05-08
大學德智體美自我評價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