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海參育苗實習報告
實習內(nèi)容:此次實習為海參稚參的培育。
稚參:五觸手幼體沉落于附著基上不久即從體后端的腹面生出第一個管足,自此幼體發(fā)育為稚參。稚參培育期泛指從長出管足到出庫參苗的培育階段。也有人將發(fā)育到1厘米以上的變色參苗稱為幼參。
稚參的人工培育
一.附著基的種類
1.聚乙烯波紋板 利用鮑人工育苗采苗板。每片波紋板的規(guī)格約為30厘米×40厘米,采用組合式或吊掛式。組合式是將波紋板插入專用的塑料框架上,每個框架插10~20片;吊掛式是將波紋板以間距15厘米左右吊掛成串,根據(jù)池水深度,每串6~7片。
2.聚乙烯薄膜 將聚乙烯薄膜裁成附著片,以45~600的傾斜度斜綁于一長方形框架上,一般每10片左右組成一個框架,片間距約5厘米。框架材料可用直徑6毫米的鋼筋涂上環(huán)氧樹脂等無毒防銹層或纏上塑料薄膜,也可用直徑1厘米左右的無毒塑料管通過三通、彎脖等組裝而成?蚣艽笮∫琅嘤厣疃榷,但不宜過大,以方便操作、不影響水體交換為準。
3.聚乙烯網(wǎng)片 用30~60目篩絹作附著片,固定框架上,方法基本同聚乙烯薄膜。也有的根據(jù)培育池濃度,將聚乙烯薄膜或聚乙烯網(wǎng)片裁成條狀,若干條為一組,一端系上墜石,直接投放到池內(nèi)。此次實習采用的是聚乙烯波紋板。
二.附著基的投放
1.投放前的處理 投放前應經(jīng)過嚴格的消毒處理,一般用0.5‰的氫氧化鈉浸泡24小時以上,也可用洗衣粉、高錳酸鉀等浸泡,泡完后要反復沖洗,徹底清除污物及藥物殘留。若是舊附著基,上面有機物較多,可用鹽酸處理凈。
2.投放時間 投放時機要適宜,過早,不利于幼體在水中的分布,還易敗壞水質,影響幼體的發(fā)育和變態(tài);過晚,部分五觸手及稚參已經(jīng)落到池底,影響附著基上稚參的附著量。一般當20~30%幼體變?yōu)殚仔斡左w時投附著基。在水溫18~22℃時需9~10天的時間。
3.投放數(shù)量 根據(jù)池中幼體的數(shù)量而定,一般每方水體投聚乙烯波紋板80片左右,其它材料的附著基依其每片面積大小參照此數(shù)投放。為便于收集池底稚參,可以在池底先鋪上一層塑料薄膜或波紋板。
三. 稚參附著密度
稚參營附著性底棲生活,以周圍附著基上的餌料為食,若附著密度過大,相對攝食空間減少,則不能攝取足夠的餌料,加之隨著其排泄物的堆集,稚參的生活環(huán)境日漸惡化,造成發(fā)育不良、生長緩慢、死亡率增加。附著密度過低,則不利于充分利用附著空間,單位水體出苗量減少。稚參初期的附著密度以0.5個/厘米2左右為好,一般不超過1個/厘米2。近幾年,不少場家為了提前出售稚參(俗稱“小白點”),附苗密度大大增加。但高密度培育持續(xù)時間一定不能太長,要及時剝離、疏散,否則的話,很容易造成短時間內(nèi)大量死亡。
四.日常管理
1.水交換 通過換水和流水的方式實現(xiàn)培育用水的更新。換水量根據(jù)水溫、稚參規(guī)格、投餌以及水質情況掌握,一般日換水或流水2次,稚參附著初期日換水1/2到1個全量,隨著水溫的升高和稚參的生長換水量逐漸增加。若水質惡化、池內(nèi)殘餌糞便較多,日換水最多可達2個全量以上。換水過程中,如果附著片上的糞便等污物較多可將附著架提起并輕輕晃動,使其落入水中,隨水流排出。
2.投餌 若附著基上預先已采集上底棲硅藻,稚參附著前幾天以攝食底棲硅藻為主,可不投餌或少投餌,根據(jù)底棲硅藻的數(shù)量和稚參附著密度情況,變態(tài)后3~5天開始人工投餌。若附著基上未附底棲硅藻,投附著基后第二天就應投餌。早期可投鼠尾藻磨碎液、底棲硅藻等,隨著稚參的生長,逐漸加投新鮮海泥、配合餌料等,還可添加適量的螺旋藻粉、海帶粉、酵母、魚粉等。需要注意的是,附著基投放之初幾天,只要水中仍有未變態(tài)的浮游幼體,就要繼續(xù)投適量的單胞藻餌料。后期新鮮海泥與配合餌料一般混合使用
3.倒池 倒池即將原培育池的參苗移入另一新池繼續(xù)培養(yǎng)。第一次倒池一般在投附著基后第15~25天,此后,根據(jù)水質、水溫、密度、病害等情況,一般5~10天倒池一次。夏季高溫季節(jié),水質容易敗壞,病害易發(fā)生,要縮短倒池間隔時間,有時3~5天就要倒一次池。
4.充氣 充氣的主要目的一是補充氧氣,二是投餌時利于餌料分布均勻。在整個培育過程中,最好連續(xù)微量充氣,尤其是投餌時應充氣,以使餌料在整個培育池內(nèi)均勻分布。投完餌料后可停止充氣1小時左右,以使餌料沉淀附著。另外,因附著基的阻隔,池內(nèi)各處換水量往往不均,易造成局部缺氧,故充氣石分布要均勻,并要經(jīng)常調(diào)整氣石位置。
5.附著基的更換 經(jīng)長時間培養(yǎng),附著基上堆積了大量殘餌、糞便等污物,易繁生有害病菌,有的還長出許多玻璃海鞘、線蟲等,所以要及時更換附著基片,改善稚參的棲息環(huán)境。一般方法是直接將帶參苗的附著基片在水中沖涮,然后將沖下的參苗收集起來投到新的附著基上。更換次數(shù)依具體情況而定,或多或少,不能一概而論。若稚參密度小、水質條件好,換水量大,投餌不多,在稚參培育期間也有的一直不更換附著基。但初次更換附著基的時間不能太早,否則易對稚參造成較大傷害,首次換附著基一般要在稚參長至4~6毫米(附著后約40~50天)后進行,此時管足已達8個以上,活動力和抵抗力明顯增強。
6.稚參密度的調(diào)整 在按常規(guī)措施管理的情況下,培育池單位水體的負荷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附苗初期密度過大,隨著稚參的生長,應逐漸稀疏,并按大小規(guī)格分類培養(yǎng),以便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以培養(yǎng)較整齊的大規(guī)格苗種。譬如3~5毫米的稚參,每個波紋板片的附著量以不超過500個為好,最好調(diào)整到200~300頭。稀疏方法除了直接在水中沖涮外,若是用波紋板附著基,還可間隔抽出部分附苗密度大的板,間隔插入另一新框架,然后在空檔處再插入新板,數(shù)日后稚參又可自行分散附著。運用此法,既較簡便省事、利于參苗附著,又減少了對稚參的機械損傷。密度的調(diào)整也可結合更換附著基進行。
7.光照強度的調(diào)節(jié) 參苗附著后,為了便于附著基上底棲硅藻的繁殖,加快稚參變色,可適當提高室內(nèi)的光照強度,但仍然不能太強,并且光線要均勻、柔和,如果長時間過強或過弱甚至全黑暗,都易造成刺參死亡量明顯增加,一般應控制在2000勒克斯以內(nèi)。
實習小結:
短短的兩個多月結束了,我的實習經(jīng)歷也隨即結束。這次實習告訴我,在社會這個大學堂里我還是一個小學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抱著謙虛謹慎的態(tài)度,無論大小認真踏實的完成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偨Y實習的體會收獲良多,理論的確很重要,但是我們一定要在實際當中去運用。只有當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時候才能發(fā)揮最大功效。而我在實習中,有時候明顯發(fā)覺自己理論掌握不夠,對現(xiàn)實把握不準,創(chuàng)新能力也很有限,這只能說明我各方面都迫切需要改進。因此,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同時我也相信我的人生正在翻開新的一頁!
通過實習,在新的起點上,我將重新審視自己,不斷的給自己充電。我有信心,未來的路我能更好地走下去。
【海參育苗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海參人工育苗技術合同09-10
海參的人工育苗技術合同05-24
海參的人工育苗技術合同11-08
育苗記作文10-08
海參湯的家常做法02-24
核桃苗育苗技術05-02
海參購銷合同02-22
多吃海參有什么好處02-25
海參的功效和作用介紹04-25
海參產(chǎn)品購銷合同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