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賞析

峨眉山月歌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2-08-13 17:40:58 賞析 我要投稿

峨眉山月歌翻譯及賞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峨眉山月歌翻譯及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峨眉山月歌翻譯及賞析

  峨眉山月歌翻譯及賞析

  原文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注釋】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縣西南。

  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

  平羌(qiānɡ):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東。

  夜:今夜。

  發(fā):出發(fā)。

  清溪:地名,指清溪驛,在四川峨眉山附近。

  三峽:指長江三峽,即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在今四川、湖北兩省的交界處。一說指四川樂山的黎頭、背峨、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

  下:順流而下。

  渝洲:今重慶一帶。

  【古詩今譯】

  半輪秋月掛在高高的峨眉山頭,皎潔的月影映在平羌奔流不息的江水中。在天光月影的陪伴下,我離開了清溪,一路向三峽順流而下,皎潔的明月啊,思念你卻看不見你了,原來我已經(jīng)到了渝州。

  【賞析】

  這是青年李白初次出四川時,因依戀家鄉(xiāng)山水而寫下的一首小詩。詩人乘著小船兒在夜里離開清溪,向著三峽沿江順流而下。高懸于峨眉山頭的半圓秋月映入平羌江中,隨著奔流的江水一路跟隨著詩人跳躍前行。當小船兒轉入渝州以后,家鄉(xiāng)的月亮就再也看不見了。這首詩雖然只有四句,卻用了五個地名,同時還通過“半輪秋”月一線貫穿,巧妙地將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清晰完整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了。

  “峨眉山月半輪秋!薄岸朊忌皆隆睂懗隽藭r間,從清溪出發(fā)的時間是在夜晚;“半輪秋”交代了季節(jié),此次出行是在秋天,并且是個與象征團圓的“月滿”相反的“月缺”的時候——“半輪秋”,足見詩人對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不舍和眷戀。作品把“半輪”與“秋”連在一起,有一種深遠的意境,仿佛帶著幾分涼意,另外秋也含有殘缺之感,不難看出這里多少滲透了些惆悵,然而又只輕輕帶過,不顯沉重。

  “影入平羌江水流!边@一句詩人將目光從天上、山間回到船邊,從寫高掛于峨眉山頭的“山月”轉而寫映入“平羌”的“水月”。一江秋水,載著“半輪”秋月,時緩時急地流動著。月光如水,水流月也走,既有一種流動的神韻,又有一種寧靜的美。

  蘇軾在《送張嘉州》一詩中說:“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謫仙此語誰解道?請君見月時登樓!痹姷'前兩句就直接引自李白這首詩。蘇軾從小就生活在峨眉山和青衣江附近,因此他對李白的這首《峨眉山月歌》體會也自然會深刻于山外之人,可以想象得出,這首詩一定勾起了他關于家鄉(xiāng)的很多鮮活明晰的記憶。因此,“謫仙此語”大概是他最能解了。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痹谔焐显鹿夂退性掠暗呐惆橄拢娙藦那逑A乘船出發(fā),向三峽順流而去。所謂“清溪”,即清溪驛,在青衣江上,今四川犍(qián)為縣峨眉山附近。據(jù)記載,杜甫、岑參、蘇軾、陸游等都到過清溪驛,并留下一些詩篇和游蹤佳話。這句詩實際上是寫了一個過程,即在什么時間,從何地出發(fā),又去往何處。

  “思君不見下渝州。”詩人離故鄉(xiāng)漸行漸遠,沿岸山重水復,那半輪秋月時隱時現(xiàn),最后,終于看不見了。作品寫到這里,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惜別之情和思念之意表現(xiàn)得可謂是躍然紙上,淋漓盡致了。這句詩的意思是說:思念著你啊,卻見不到你了,就讓我這樣在思念與惆悵中順流而下,來到渝州。我們知道,在詩人前行的途中,當然還會有明月相伴的,但峨眉山不可見了,平羌江也不可睹了,昨夜之月已非今夜之月,他鄉(xiāng)之月亦非故鄉(xiāng)之月,人是故鄉(xiāng)親,月是故鄉(xiāng)明啊。

  借物寄情是這首詩的一大亮點。李白的這首《峨眉山月歌》流露于字里行間的都是依戀家鄉(xiāng)、思念家鄉(xiāng)的深情,從離鄉(xiāng)時“峨眉山月半輪秋”的眷戀與不舍,到“思君不見下渝州”時的無奈與惆悵,表面是寫“峨眉山月”,實則是在抒寫詩人內(nèi)心深處對家鄉(xiāng)的眷戀和思念,應該說“峨眉山月” 在這里只是詩人借以傾吐心緒的一個情感寄托的物件而已,詩人寫的是秋月,思的則是故鄉(xiāng)。

  名家點評

  《唐詩品匯》:劉須溪云:含情凄婉,有《竹枝》縹渺之音。

  《批點唐詩正聲》:且不問太白如何,只此詩誰復能知?

  《唐詩廣選》:如此等神韻,豈他人所能效顰(首二句下)?

  《藝苑卮言》:此是太白佳境,然二十八字中,有峨嵋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使后人為之,不勝痕跡矣。益見此老爐錘之妙。

  《藝圃擷余》:談藝者有謂七律一句中不可入兩故事,一篇中不可重犯故事,此病犯者固多、拈出亦見精嚴。吾以為皆非妙悟也。作詩到精神傳處,隨分自佳,下得不覺痕跡,縱使一句兩入,兩句重犯,亦自無傷。如太白《峨眉山月歌》,四句入地名者五,然古今目為絕唱,殊不厭重。

  《唐詩解》:“君”者,指月而言。清溪、三峽之見,天狹如線,即半輪亦不復可睹矣。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思入清空,響流虛遠,靈機逸韻,相湊而來。每一歌之,令人忘睡。金獻之云:王右丞《早朝》詩五用衣服字,李供奉《峨眉山月歌》五用地名字,古今膾炙。然右丞用之八句中,終覺重復!供奉只用四句,而天巧渾成,毫無痕跡,故是千秋絕調(diào)。

  《唐風定》:此種神化處,所謂太白不知其所以然。

  《唐詩摘鈔》:語含比興!熬弊种冈露裕髯嬓爸蚊饕。七律有“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之句,參看便明。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蜂腰鶴膝,雙聲疊韻,沈休文三尺法也。古今犯者不少,寧盡汰之耶?

  《唐宋詩醇》:但覺其工,然妙處不傳,

  《唐詩箋注》:“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發(fā)清溪,及向三峽,忽又不見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詩自神韻清絕。

  《詩法易簡錄》:此就月寫出蜀中山峽之險峻也。在峨眉山下,猶見半輪月色,照入江中。自清溪入三峽,山勢愈高,江水愈狹,兩岸皆峭壁層巒,插天萬仞,仰眺碧落,僅余一線,并此半輪之月亦不可見,此所以不能不思也!熬弊郑冈乱。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王元美曰:“此是太白佳境,益見此老爐錘之妙!贝嗽姸◤碾S手寫出,一經(jīng)爐錘,定遜此神妙自然。

  《甌北詩話》:李太白“峨眉山月半輪秋”云云,四句中用五地名,毫不見堆垛之跡,此則浩氣噴薄,如神龍行空,不可捉摸,非后人所能模仿也。

  后世影響

  這首詩對當時及后世的詩歌創(chuàng)作頗有影響。杜甫《江月》《月三首》、鄭遙《初月賦》、蘇軾《送張嘉州》、陸游《月巖》等作品都有明顯的受到李白《峨眉山月歌》影響的痕跡。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是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大約作于開元十二年(724年)秋天。當時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在離開蜀中赴長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寫下此詩。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稱。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園之月。

【峨眉山月歌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峨眉山月歌》翻譯及賞析04-09

峨眉山月歌翻譯賞析02-24

峨眉山月歌原文翻譯及賞析06-16

李白《峨眉山月歌》的翻譯賞析04-14

峨眉山月歌原文賞析及翻譯04-03

《峨眉山月歌》優(yōu)美翻譯及賞析04-19

峨眉山月歌賞析04-24

李白《峨眉山月歌》賞析06-15

峨眉山月歌的譯文及賞析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