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登樓懷歸》閱讀翻譯賞析
原文:
春日登樓懷歸
寇準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荒村生斷靄,古寺語流鶯。
舊業(yè)遙清渭,沉思忽自驚。
春日登樓懷歸字詞解釋:
、乓哼h望。
、畦描茫荷钸h的意思。
、菙囔\:時有時無、忽聚忽散的煙氣。靄,輕煙。
、攘鼹L:謂婉轉的鶯鳴。
、膳f業(yè):祖上的基業(yè),如房宅田地等。清渭:指渭水,源出甘肅鳥鼠山,橫貫陜西渭河平原,東至潼關入黃河。渭水清,古人多與流入渭河而水流渾濁的涇水對舉,稱清渭濁涇?軠实募亦l(xiāng)在渭水北岸的下邽,他當時在湖北,所以有“遙清渭”的感嘆。
春日登樓懷歸翻譯:
無事登上高樓遠望,茫茫一片平野無邊無際。四野空空,只見流水,不見渡者。小舟無依橫在岸邊。遠處荒村古寺,一縷縷炊煙裊裊,三兩聲鶯鶯叫語。這些多像我遙遠而熟悉的故鄉(xiāng)啊,想到這里,不由驚醒。
春日登樓懷歸閱讀答案:
試題:
。1)從首句的“聊”到末句的“驚”,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變化?請聯(lián)系全詩進行分析。
。2) 北宋翰林圖畫院曾用“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作為考題,奪魁者畫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橫一孤笛”。你認為這幅畫能表現(xiàn)這兩句詩的內(nèi)容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3)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請簡要敘述。(5分)
。4)全詩首尾分別用了“聊”與“驚”二字,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6分)
答案:
。1)詩人登樓遠望,本是閑情,卻觸景生情,聯(lián)想起家鄉(xiāng),當他從鄉(xiāng)思中醒悟,發(fā)現(xiàn)自己身在異鄉(xiāng),心中不由一驚,這前后感情的變化,突出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2)畫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沒有行人,表現(xiàn)了“野水無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襯托出過客稀少,凸顯出小船“盡日”等待的漫長和寂寞。從畫面可以揣摩,船夫邊吹笛邊等渡客,久久無人過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這幅畫傳神地表現(xiàn)了詩句的內(nèi)容。
。3)全詩寫了登樓所見之景。一片廣袤無際的平野;四野空曠無人,小舟任意停泊;黃昏時分炊煙縷縷,古寺深處黃鶯啼囀。流水、渡船、炊煙,流鶯勾起了詩人對故鄉(xiāng)類似景物的懷念。
。4)全詩首尾的“聊”與“驚”二字用的極妙。首句“聊”字,表明他并非因懷歸而登樓,而是由登樓見聞引發(fā)懷歸之情,進而進入沉思遐想;末句“驚”字,生動地揭示了詩人由遐思墨香到突然驚覺的心理變化過程,蘊含著初入仕途乍離家鄉(xiāng)的青年游子對故鄉(xiāng)的依戀之情。
春日登樓懷歸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五言律詩,有人認為“當是萊公謫外時所作”(見王文濡編《歷代詩評注讀本》上冊),其實不然。它作于寇準二十歲左右的青年時期。大約是太平興國五年(980年),詩人進士及第,初任巴東知縣。王辟之《澠水燕談錄》說:“萊公初及第,知歸州巴東縣”,司馬光《溫公續(xù)詩話》道:“年日一九進士及第,初知巴東縣,有詩云:‘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王士禎《帶經(jīng)堂詩話》卷十二引《蜀道驛程記》亦道:“公在巴東有‘野水、孤舟’之句為人傳誦”,另外葛立方《韻語陽秋》也有類似說法。此說當可信。
春日登樓懷歸賞析:
春天是萬物復興勃蘇的時節(jié),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每到春天,總會不由自主地生出思鄉(xiāng)之感?軠十敃r身在鄉(xiāng)外,遇上春天,寫下了這首懷歸的詩篇。
詩要表現(xiàn)的是思鄉(xiāng)懷歸,所以選取了最能表現(xiàn)這一情緒的“登樓”來寫。首聯(lián)就說自己登上高樓,伸長了脖子,向遠處眺望,只見到無盡的春水,漲滿了河中。這一聯(lián)氣勢很宏大,給下文發(fā)揮情感留下了充分的余地。古人論詩強調(diào)起句要拉得開,壓得住,這首詩正做到了這一點。
頷聯(lián)俯察。詩人從平野盡頭收回視線,開始細細察著樓前底下有無別致的景色。原來在這片廣野中,竟橫臥著一條河流,水上還有一條渡船。不過,四野空曠無人,既不見渡者,連那船家也不知到哪去了。詩人不由好奇,便將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但是看了好半天,也不見有個入來,只有那條孤零零的渡船橫轉在水里飄啊悠的,詩人心里琢磨著:看來這條渡船自清晨渡入后,就一整夭地被船家撂在這兒了。這一聯(lián)純粹的寫景句,宋人葛立方竟認為:“寇忠愍少知巴東縣,有‘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之句,固以公輔自期矣,奈何時未有知者!保ā俄嵳Z陽秋》卷十八)這是從何說起,因此遭到清人何文煥的詰難:此聯(lián)“乃襲‘野度無人舟自橫’句,葛公謂其‘以公輔自期’,強作解矣!保ā稓v代詩話考索》)何氏的意見是正確的?軠室驗椤捌轿艨釔弁跤邑㈨f蘇州詩”(范雍詩序語),所以此地看見相仿景色時,很自然地受到韋應物《滁州西澗》詩的觸發(fā),便隨手點化了韋句,而意境比韋來得豐厚,如斯而已,何來“公輔自期”之思。葛立方之說顯然是穿鑿附會。
頸聯(lián)寫抬眼見聞。詩人佇望樓頭已久,因此當他目光移開渡船,抬眼向荒村望去時,已近黃昏,村里入家大約已在點火做飯了,所以冒出了縷縷輕煙。高樓不遠處還有一座古寺,聽得出有幾只黃鶯在那兒啼嗽著。
也許是流水、渡船、炊煙勾起了詩人對故鄉(xiāng)類似景色的回憶,抑或是無所棲托的'流鶯的啼聲喚出了詩人心中對故居的思念,總之,登樓見聞領出了尾聯(lián)的懷歸之情。此時,詩人不可遏止地懷念起故鄉(xiāng)來:在那遙遠的地方,那清清的渭水流經(jīng)的下邽,就是自己的故里,在那里,有自己的田園家業(yè),有自已的親人······迷離恍惚之中,詩人仿佛已置身故園,看到了家鄉(xiāng)的流水,家鄉(xiāng)的渡船,家鄉(xiāng)的村莊。他完全浸入了沉思之中。驀地一陣心驚,他回過神來:“此身還在異鄉(xiāng)巴東呢!”這時,他的心頭該有何感想,然而他不說了,就在“驚”字上收住了筆。
由于寫景是全詩的重心,對仗工穩(wěn)、生活氣息濃郁的中間二聯(lián)景句就成了詩的中心。尤其“野水”一聯(lián),妙手偶得,渾然天成,更博得了贊賞。宋僧文瑩《湘山野錄》以為它“深入唐人風格”。王漁洋把它轉引入《帶經(jīng)堂詩話》的“佳句類”內(nèi),連北宋翰林圖畫院也將此聯(lián)作為考題來品評考生高低,這都說明這首詩以寫景馳名,以致本來寫得并不差的抒情句卻為它所掩了。
個人資料: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縣,改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歷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后兩度入相,一任樞密使,出為使相。乾興元年(1022年)數(shù)被貶謫,終雷州司戶參軍,天圣元年 (1023年) 九月,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詔翰林學士孫抃撰神道碑,謚“忠愍”,復爵“萊國公”,追贈中書令,仁宗親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稱“寇忠愍”或“寇萊公”。寇準善詩能文,七絕尤有韻味,有《寇忠愍詩集》三卷傳世。與白居易、張仁愿并稱渭南“三賢”。
【《春日登樓懷歸》閱讀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春日登樓懷歸原文及賞析08-19
寇準《春日登樓懷歸》閱讀題答案及賞析07-30
杜審言《春日懷歸》賞析06-14
登樓原文、翻譯及賞析02-10
登樓賦原文翻譯及賞析07-17
《春日》翻譯及賞析04-21
春日翻譯及賞析05-14
登樓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4
《中秋登樓望月》原文及翻譯賞析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