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易水》譯文及賞析
渡易水
陳子龍
并刀昨夜匣中鳴,
燕趙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
可憐無處送荊卿。
注釋
、僖姿涸闯龊颖笔滓卓h西,東流至定興縣西南與拒馬河匯合。古時是燕國南部的一條大河。
②并刀: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帶)產(chǎn)的刀,以鋒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快刀。指寶刀、寶劍。
③匣中鳴:古人形容壯士復(fù)仇心切,常說刀劍在匣子里發(fā)也叫聲。
、苎嘹w:戰(zhàn)國時的兩個諸侯國,分別在今河北省和山西省地區(qū)。古時燕趙出過不少俠客義士,干出了很多悲壯的事情。韓愈《送董邵南序》:“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薄
、蒌汉铀従徚鲃拥臉幼印
、耷G卿:即荊軻,戰(zhàn)國時衛(wèi)國人。被燕太子拜做上卿。太子丹了去秦國行刺秦王,并親自送他渡過易水,行刺未成被殺。事見《史記·刺客列傳》。[1]
譯文
昨天夜里,并刀在匣子發(fā)出憤懣、郁結(jié)的聲音,燕趙這一帶自古多義士,慷慨悲歌,意氣難平。
易水慢慢地流著,天青草綠,河山依舊,可惜到哪里再去找荊軻那樣的壯士,來為他送行呢?
賞析:
明末的詩人,生逢異族入侵之時,面臨國破家亡的嚴重威脅,凡有點民族感情的',都該有志可抒,有情可表。然而,怎樣下筆成詩,如何抒情達意,卻也有高下之分。
懷古詩不同于詠史詩那樣歌詠史實或以詩論史,而是重在抒寫詩人由古人古事所觸發(fā)的思想感情,即所謂“言近旨遠”。此詩前二句托物言志,以并刀夜鳴寫出報國的志向,后二句即景抒倩,從眼中所見易水實景,引出對國事的無限隱憂。全詩運思深沉,情懷激蕩,蒼涼悲壯,可入司空圖《詩品》所言“悲概”一類。
言志二句:“并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志由物顯,報國的急切愿望由并刀夜鳴來展現(xiàn),雖壯懷激烈,但不是架空高論,粗獷叫器。
【《渡易水》譯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陳子龍《渡易水》鑒賞譯文及賞析08-13
《渡易水》原文及賞析08-30
渡易水原文及賞析07-21
《渡易水》陳子龍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4-12
有關(guān)李白的渡荊門送別譯文賞析04-11
荊軻《易水歌》的賞析09-08
丁仙芝《渡揚子江》譯文及賞析08-13
《于易水送人》的詩詞翻譯賞析08-17
易水歌原文及翻譯賞析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