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荊門送別賞析
【出處】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yuǎn)荊門外,來從楚國游②。
山隨平野盡③,江入大荒流④。
月下飛天鏡⑤,云生結(jié)海樓⑥。
仍憐故鄉(xiāng)水⑦,萬里送行舟。
【注釋】
①這首詩是李白剛離蜀中為贈給送別的'朋友而 作,詩中描寫了荊門山于平野之中突兀而起的 險(xiǎn)要形勢。②楚國: 指今湖北,春秋戰(zhàn)國時屬 楚國。③“山隨”句: 自荊門山以東,地勢平坦。 ④大荒:廣闊無際的原野。⑤“月下”句:形容月 輪映入江水,好象鏡子從天空飛下。⑥海樓: 即 海市蜃樓。⑦憐: 愛,一作“連”。
【解題】
此詩作于開元十二年(724)秋,時李白初出蜀沿江東下過荊門。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對峙,形勢險(xiǎn)要,為戰(zhàn)國時楚國西邊門戶,亦為楚蜀交界。蜀中諸山,至此不復(fù)見。題中“送別”二字為衍文,沈德潛《唐詩別裁》云:“詩中無送別意,題中(送別)二字可刪!痹娭忻枥L舟過荊門時所見景色,抒發(fā)對故鄉(xiāng)的依戀之情。是一首色彩明麗、風(fēng)姿秀逸而又格律工穩(wěn)、對仗精切的早年五律佳構(gòu)。頷聯(lián)二句狀荊門平野山盡、江流壯闊之景,歷來膾炙人口,與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旅夜書懷》)對讀,“李是晝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暫視,杜是停舟細(xì)觀”(王琦注引丁龍友語),皆“適與手會”(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一)。
【賞析】
此詩作于開元十二年(724)秋天,時李白初出蜀沿江東下。詩中描繪舟過荊門時所見景色,抒發(fā)對故鄉(xiāng)的依戀之情。詩中“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狀荊門平野山盡,江流壯闊之景,歷來膾炙人口,與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旅夜書懷》)對讀,“李是晝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暫視,杜是停舟細(xì)觀!(王琦注引丁龍友語)皆“適興手會”(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一)。荊門,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相對峙。
【渡荊門送別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渡荊門送別》賞析05-14
《渡荊門送別》詩詞賞析12-08
李白《渡荊門送別》賞析04-24
賞析李白的渡荊門送別04-18
渡荊門送別翻譯及賞析02-24
渡荊門送別原文及賞析08-21
《渡荊門送別》原文及賞析08-18
李白的送別詩《渡荊門送別》賞析02-02
渡荊門送別原文賞析翻譯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