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破壞·保護·自由——分析《西風頌》中的生命意義
雪萊PercyByssheShelley(1792~1822),十九世紀初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杰出代表。他少年多才,短短的三十春秋歷程,卻留給了世人不少經典的詩句。雪萊是抒情詩的巨匠,創(chuàng)作了大量出色的詩章。他雖以浪漫主義手法來抒發(fā)感情,卻不失強烈關注現(xiàn)實。他的一生都在同情弱小,反對舊事物,對社會新況充滿了無限憧憬。
在這眾多的詩篇中,《西風頌》是他對生命發(fā)出禮贊的最強音。這是一首膾炙人口、含蘊深刻的寫景名篇。詩人以飽含激情的筆觸抒寫了“秋的呼吸――奔放的西風”,創(chuàng)造出既是破壞者又是保護者的西風形象。感情真摯磅礴,格調高昂激越。傳統(tǒng)的看法認為雪萊的這首詩更多地強調了它的社會革命性和勝利預言性的一面,這里我將從謳歌永恒的生命這個角度,探尋該詩主題的另一側面。
詩歌本身是詩人人生經歷與思維觀念的最佳參照對象,它往往能夠有意無意地反映出詩人的創(chuàng)作激情與情感淵源。因此在探尋《西風頌》的生命贊歌之前,我們有必要對雪萊的生平做一個簡要的回顧。他出生于鄉(xiāng)村地主家庭。祖父是男爵,父親依附輝格黨當了議員。雪萊6歲學拉丁文,10至12歲在賽恩學館學習算學、拉丁文、法文、地理、天文,聽化學和物理的講演。1804年進入伊頓公學,繼續(xù)學習法文和德文。
不難看出,出生上層的雪萊接受了高等優(yōu)越的教育,奠定了其寫作的深厚功力。然而他從小卻對家庭的保守氣氛以及那種矯揉造作的紳士風度充滿了厭惡。雪萊從小就與父親格格不入,后來導致他與家庭的決裂。他年青時期接受了18世紀啟蒙主義思想和英國激進民主派空想社會主義的影響,在大學期間就因刊印激進小冊子《無神論的必然性》而被開除;因為長詩《麥布女王》中所蘊含的反封建反剝削主題,他遭到統(tǒng)治者的仇視和迫害;《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中戰(zhàn)斗不懈的主人公則可以看做是作者本人人格的具體形象化。這些都很好地反映了雪萊與生俱來的反叛性和斗爭精神,值得世人為之贊頌。他怒斥封建舊俗,鄙視唾手可得的世襲爵位與豐厚家產,更不愿以上層社會與家庭的綱綱條條作為生活的典范,生就而來的反判貫穿其終身。
《西風頌》全詩五節(jié),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不拘于世俗,敢于席卷傳統(tǒng)而又力量強捍的靈魂。它寄寓在西風之上,好像只有在掃清一切丑惡之后才肯罷休。在第一到三節(jié)中,西風以摧枯拉朽之勢掃蕩落葉,播種種子,驅散亂云,呼喚雷雨,把地中海從夏天的沉睡中吹醒,讓大西洋涂上莊嚴秋色。“無形的西風無形地蒞臨時,殘葉們逃亡”(第一節(jié)),讓“黑的、紅的、鉛灰的,或者蠟黃,患瘟疫而死掉的一大群”(第一節(jié))全都消形遁影。不肯寧靜又是西風的一大特色,它在“動亂的太空中掀起激流”(第二節(jié)),擔任“傳送雨和閃電的神差”(第二節(jié));還“把青春的地中海水喚醒”(第三節(jié)),乃至于“海花在聽到你(指西風)來臨的氣息之時,便突然地變色”,“瑟瑟地發(fā)抖,紛紛凋謝”(第三節(jié))。詩人自身始終注意政治、研究政治,而且投身于政治運動。他對黑暗社會現(xiàn)實嫉惡如仇,對一切丑惡勢力深惡痛絕,他要改變這舊有的一切,創(chuàng)造一種全新社會的強烈愿望在他許多詩中都體現(xiàn)出來。而強勁的西風在理解為革命精神的象征之余,能讓我們所讀解的就是雪萊生就的逆反精神。
詩作的第四部分,詩人以“如果我是任你吹的落葉一片”領起,連用幾個假設,表達出詩人對現(xiàn)實、對自己的不滿,“我碰上人生的荊棘,鮮血直淌”,“時光的重負困住我,把我壓倒,我太象你了:難馴、迅速而驕傲”。這脫口而出的詩句是詩人發(fā)自肺腑的心聲!第五部分在意義上延承第四部分,又有一些遞進。因為對現(xiàn)實、對自己不滿,所以詩人便祈求西風“把我當作你的琴”,給予我猛烈、狂暴、剛強的精神,并把我的預言向世界傳送:“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遙遠嗎?”詩作在詩人對革命與未來美好的展望中戛然而止,讀罷令人卓立風發(fā),倍受鼓舞!
“西風”這一形象也在向我們宣示著這樣一種人生哲學:生命的力量在于破壞。這里的“破壞”既有毀掉的意思,更有著反抗、斗爭的深刻內涵。其實在雪萊的生活中,時時體現(xiàn)著反抗與斗爭。他的被學校開除,被從家庭里逐出,他的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與一位平民女子私訂終身以及他與恩師的長女私奔瑞士和他的海上冒險等等,都在說明著雪萊性格深處的躁動不安與反抗斗爭,和他那孜孜不倦、永往直前的追求精神。因此透過塑造“西風”這一偉大的藝術形象,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雪萊自己那“超人”般生命力量的體現(xiàn)。
生命的價值不僅僅就是它的破壞力量,還在于毀滅中的保存、破壞后的新生。可以說,雪萊筆下的“西風”就是這樣一個“破壞者兼保護者”的形象:“……送飛翔的種籽到它們的冬床,它們躺在那兒,又暗、又冷、又低,一個個都象尸體埋葬于墓中,直到明春你青空的妹妹吹起她的號角,喚醒了大地的迷夢,驅羊群似地驅使蕾兒吐馨,使漫山遍野鋪上了姹紫嫣紅。”(第一節(jié))實際上,雪萊是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對自然的詠唱之中的。他自己的人格,便是“西風”這一自然形象的靈魂。一方面是面向現(xiàn)實的詛咒揭露和無情的抨擊,要破壞掉一切的丑惡束縛,一方面是要保存一切有價值的東西,滿懷信心的憧憬未來,詩人就是這樣追尋著他美好的明天。雪萊非常重視個人的社會作用,尊重人性以及人的智慧創(chuàng)造。“西風”不僅要蕩滌一場丑惡,更要把希望的種籽傳播,雪萊就是這樣自信而又堅決地肯定著做為詩人的生命價值。詩人是預言家,他既要以不竭的斗爭精神帶給人民以鼓舞,更要以自己對于光明的信念在黑暗中燃起火光!拔黠L”這一形象的歷史價值在于,是一種新生命誕生的預言,是時代的強烈印證。
表達對自由的熱烈渴望和追求是雪萊抒情詩永遠的主題。在《致云雀》中,那“在歌聲中翱翔,在翱翔中歌吟”的云雀,便是詩人那對自由歡樂熱情向往的表達;在《云》中,雪萊借“云”的形象,這樣深情地歌唱:“我是大地和水的女兒,也是天空的養(yǎng)子,我往來于海洋、陸地的一切孔隙———,我變化,但是不死!贝送庀蟆蹲杂身灐、《自由》等等更是對“自由”的熱情謳歌。而在《西風頌》中雪萊把“西風”稱做“奔放的精靈”,他寫道:“你周流上下四方,奔放的精靈,是破壞者,又是保護者;聽啊,聽!”(第一節(jié))但雪萊并不是一個無拘無束的“無政府主義”者。應該說,“自由”是崇高的字眼,真正的自由從來不是一種道德敗壞式的隨心所欲,它必須建立在一種高尚的理想和美好的情操上面。在《西風頌》中我們看到雪萊的生命追求是非常高尚的:
如果我是任你吹的落葉一片;
如果我是隨著你飛翔的云塊;
如果是波浪,在你威力下急湍;
享受你神力的推動,自由自在
……
把我僵死的思想驅散在宇宙,
象一片片的枯葉,以鼓舞新生;
請聽從我這個詩篇中的符咒,
……
讓預言的號角奏鳴!哦,風啊,
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詩人在這首詩中借西風橫掃落葉之勢來比喻革命力量掃蕩反動政權,又借西風吹送種子來比喻革命思想的傳播,寄托詩人對未來的希望。與此同時,破壞、保護與自由則是《西風頌》所流露出的生命意識的三個主題。三者交織在一起,就吹響了一曲恢宏的生命之歌,永遠歌唱著詩人不朽的生命并且回蕩在永恒的時空。
【破壞·保護·自由——分析《西風頌》中的生命意義】相關文章:
于中好·握手西風淚不干08-10
翻轉課堂在遠程教育中的價值意義分析11-25
語用學英語教學中語義分析的借鑒意義11-24
地理標志的意義分析11-23
玩耍對孩子的意義分析12-05
我們生命的意義11-27
領悟生命的意義11-28
生命的意義日記06-20
《生命的意義》有感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