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 推薦度:
- 寒食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寒食》原文及翻譯賞析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shù)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shù)觀點和藝術(shù)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寒食》原文及翻譯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寒食
宋代:趙鼎
寂寞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記年華。
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
漢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
一樽徑籍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
參考釋義
即使冷冷清清開著幾扇柴門的村落里,也還是要插幾根楊柳枝條,標志出每年的節(jié)令。寒食的傳統(tǒng)雖然沒有傳到遙遠的廣東,但清明上墳奠祭祖先的禮儀還是和中原一樣。時至今日,漢唐兩代的王陵巨冢,已經(jīng)沒有人前去祭祀;而山邊溪間的小路上仍生長著許多梨花。世代更替,非人力所能左右,不如喝上他一杯醉臥在青苔上,莫管關(guān)城門的號角聲是否響起來。
賞析
詩中的“粵人國”,本指廣東,因秦末趙佗曾建南越國,封為南越王。趙鼎曾被貶至潮州,因此此處“粵人國”應指潮州。趙鼎在潮州五年,即紹興十至十四年(1140-1144),至潮州時是紹興十年閏六月,故此詩應為紹興十一年至十四年期間所寫。
此詩雖題為《寒食》,但寫的是從寒食到清明。前兩聯(lián)寫的是當時民間風俗。南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三《祭掃》記其時江南風俗:“清明前三日為寒食節(jié),都成人家皆插柳滿檐,雖小坊曲幽,亦青青可愛!瓘娜思疑馅U摺媳眱缮街g,車馬紛然,而野冢者尤多”從此詩可得知,南宋時潮州民間在寒食節(jié)也有插柳的習俗,即使偏僻村落也不例外,只是沒有禁煙寒食,而清明節(jié)卻像東漢末襄陽隱士龐德公一樣攜帶女兒上山掃墓(即“上冢”)。
后兩聯(lián)在記事中寄寓抒情。頸聯(lián)寫所見:漢唐帝王的陵墓連粗糲的麥飯也沒有人祭拜,而山溪野徑之間開滿梨花。尾聯(lián)寫所感所聞:我還是開懷暢飲吧,醉后臥倒在青苔之上,不必去管城頭上傍晚吹起的軍號。
通過清明郊游,作者悟得了不少哲理:權(quán)貴、富貴不過是短暫的、無常的,而人間確實永恒的、常新的。我還是得醉且醉吧,天下世事我不能管,也不必去管。這種心態(tài)看似消極,但卻是作者當時處于貶謫逆境中的苦悶、痛楚心情的反應。
其實,趙鼎是不屈的。他在由潮州移吉陽軍的謝表中曾說:“白首何歸,悵余生之無幾;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秦檜見了,說:“此老倔強猶昔!”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俸常汉彻(jié)。
、诓辶核未L俗,寒食節(jié)在門前插柳枝,表示春天到來。年華:時光,年歲。
、刍浫藝褐岗w鼎當時被貶之處,即嶺南吉陽(今廣東崖縣)。
④上冢:上墳。龐老:后漢隱士龐德公,傳說隱士司馬徽清明節(jié)去拜見龐德公。適值龐德公獨自上墳去了,家中只有他的妻子和孩子。
⑤漢寢唐陵:指漢唐的陵寢。麥飯:用面里摻雜野菜蒸成的飯,指最粗糙的飯食。
、抟婚拙梗汉韧暌槐啤=澹航。
⑦暮笳:暮色中的笳聲。笳,胡笳,古樂器。此攢皤角,從西域傳來,樂聲悲涼。
白話譯文
村落里冷清的柴門邊,有人也插栽了柳條,迎接新年的來到。
雖然寒食節(jié)禁煙的風俗,沒有傳播到粵人居住的地方,但上墳的規(guī)矩卻和中原一模一樣。
以往的漢唐陵墓,如今享用不到一碗粗糙的麥飯,而山澗野路,卻開滿了潔白的梨花。
喝完一杯醇香的美酒后,暫且仰臥在青苔上休息一會兒,不可理會城頭上晚來春天起的胡笳。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在晚年因支持岳飛進兵收復失地,反對秦檜的妥協(xié)投降,被貶嶺南時逢清明而作。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詩人當時所處嶺南比較偏僻閉塞,風俗習慣也與中原、江南地區(qū)不盡相同。首聯(lián)先說明地點和時間:荒涼貧窮的村莊里,家家插柳枝的寒食節(jié)。頷聯(lián)突出描寫嶺南風俗之異:寒食節(jié)不禁煙火,全家老少一起上墳祭祀。頸聯(lián)承前句上墳而宕開一筆,聯(lián)想起前朝的皇家陵墓,竟無人祭祀,只有周圍山溪野徑旁如雪的梨花在默哀。詩人言下之意為,那些生前顯赫的人物,死后連邊遠之地的村民也不如。以此觀之,人生在世,功名爵祿不過是過眼云煙,毫不足取。因此尾聯(lián)表明人生態(tài)度:放任自適,有酒即醉,醉了就藉苔而臥,不管它暮色復臨,時光流逝,不管它城頭悲笳,似怨似慕。即便如此,詩人對國事的憂慮以及深沉的愛國之情依然顯露無遺。詩人以風俗的不同表明所處的荒僻,暗示貶謫之怨恨和懷鄉(xiāng)之深情,又以上墳風俗古今之殊,表達對世道的憤慨不平和對國事的憂慮。通篇運用曲筆,寓強烈的感情于清新自然的筆調(diào)之中,意興無窮,婉而多諷。
這詩讀起來很凄涼。把作者悵然若失的狀態(tài)全部呈現(xiàn)出來。這種凄涼的恐怕不是寒食節(jié),而是奮斗了一生才發(fā)現(xiàn),在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地點,選擇了一個看似正確的方向,并堅定的走到底。
名家點評
北京師范大學南湖附屬學校特級教師姜漢林《歷代官怨詩賞析》:詩人“漢寢唐陵無麥飯”既是寫實,又是激憤之言,未必真的看破了紅塵,是不得已而言之。這首詩,遣詞造句極為樸實,詩人寓抒情于敘事之中,由于對比明顯,給人以豐富的想象余地。
作者簡介
趙鼎 (1085—1147)字元鎮(zhèn)。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今屬山西)人。崇寧五年(1106)進士,累官河南洛陽令。高宗即位,除權(quán)戶部員外郎。累官御史中丞、參知政事、右相兼樞密使。力辟和議,與秦檜不合,罷相出知泉州,尋謫居興化軍。移漳州、潮州安置,后移吉陽軍,絕食而亡。有《得全居士詞》。
【《寒食》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02-11
寒食詩原文翻譯賞析12-13
《寒食野望吟》原文,翻譯及賞析01-09
寒食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02-10
寒食的原文及賞析01-31
寒食原文賞析06-30
寒食原文及賞析02-22
《寒食》原文及賞析01-17
《長安寒食》原文、賞析06-29
【通用】寒食原文及賞析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