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遺愛寺原文及賞析
遺愛寺原文及賞析1
翻譯
手里玩賞著奇麗的彩石,面對著潺潺的溪水觀賞。繞著寺旁那彎彎的小徑,探尋著絢麗多姿的野山花。
百靈聲聲脆,婉轉(zhuǎn)歌唱。泉水咚咚響,脈脈流淌。
注釋
弄:在手里玩。
鳥語:鳥鳴聲。
賞析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边@兩句是說是說詩人在小溪邊玩賞那些奇形怪狀的溪石,微風(fēng)吹來花香撲鼻沁人心脾。詩人四處張望卻不知花在何處,于是詩人繞寺而行,一路上漫步尋花,“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這里山光水色無限美好。小鳥的啾啾聲十分動聽,溪水汩汩流淌不絕于耳。這一切,讓詩人感到心曠神怡。
這首寫景抒情的短詩,詩人將石、溪、花、鳥、泉等多種自然景物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描繪了一幅清新秀麗、生機勃勃的圖畫,勾勒出遺愛寺令人神往的風(fēng)景,又通過“弄”“尋”“行”等細致的'動作描寫刻畫,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
詩歌兩聯(lián)雖然皆為對仗,但由于詩人善于運用動詞,并在第二聯(lián)中,及時變換句式結(jié)構(gòu),因而使得詩歌既具有整飭之美,同時又充溢著一種流動的、活潑的詩意。生動地表現(xiàn)了遺愛寺周圍生機盎然,清幽雅致的環(huán)境氣氛。抒發(fā)了作者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
創(chuàng)作背景
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這首詩即是在江州任上,于元和十二年游覽遺愛寺有感而作。
遺愛寺原文及賞析2
原文: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注釋:
。1)遺愛寺:地名,位于廬山香爐峰下。
。2)弄:在手里玩。
(3)臨:面對。
(4)聞:聽見。
翻譯:
我玩弄著石子,面對小溪而坐,為了賞花,我繞山寺的小路行走。
不時聽到小鳥的啼鳴聲,到處都能聽到泉水的叮咚聲。
賞析: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的短詩,詩人將石、溪、花、鳥、泉等多種自然景物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描繪了一幅清新秀麗、生機勃勃的'圖畫,勾勒出遺愛寺令人神往的風(fēng)景,又通過“弄”“尋”“行”等細致的動作描寫刻畫,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
詩歌兩聯(lián)雖然皆為對仗,但由于詩人善于運用動詞,并在第二聯(lián)中,及時變換句式結(jié)構(gòu),因而使得詩歌既具有整飭之美,同時又充溢著一種流動的、活潑的詩意。生動地表現(xiàn)了遺愛寺周圍生機盎然,清幽雅致的環(huán)境氣氛。抒發(fā)了作者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
遺愛寺原文及賞析3
原文:
遺愛寺
唐代:白居易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譯文: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手里玩賞著奇麗的彩石,面對著潺潺的溪水觀賞;為了賞花,繞著寺廟周圍的小路行走。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時時刻刻都能聽到鳥兒在婉轉(zhuǎn)啼鳴,泉水叮叮咚咚,緩緩流淌。
注釋: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rào)寺行。
弄:在手里玩。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鳥語:鳥鳴聲。
賞析:
這是一首景抒情短詩,全詩動中有靜,移步換景,通過臨溪弄石、繞寺尋花、聆聽鳥鳴和流水聲描繪出了遺愛寺的盎然生機,勾勒出遺愛寺優(yōu)美動人的風(fēng)景,通過“弄”、“尋”、“行”等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边@兩句是說是說詩人在小溪邊玩賞那些奇形怪狀的溪石,微風(fēng)吹來花香撲鼻沁人心脾。詩人四處張望卻不知花在何處,于是詩人繞寺而行,一路上漫步尋花。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這里山光水色無限美好。小鳥的啾啾聲十分動聽,溪水汩汩流淌不絕于耳。這一切,讓詩人感到心曠神怡。
這首寫景抒情的.短詩,詩人將石、溪、花、鳥、泉等多種自然景物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描繪了一幅清新秀麗、生機勃勃的圖畫,勾勒出遺愛寺令人神往的風(fēng)景,又通過“弄”“尋”“行”等細致的動作描寫刻畫,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詩歌兩聯(lián)雖然皆為對仗,但由于詩人善于運用動詞,并在第二聯(lián)中,及時變換句式結(jié)構(gòu),因而使得詩歌既具有整飭之美,同時又充溢著一種流動的、活潑的詩意。生動地表現(xiàn)了遺愛寺周圍生機盎然,清幽雅致的環(huán)境氣氛。抒發(fā)了作者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
遺愛寺原文及賞析4
遺愛寺
白居易〔唐代〕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賞析
這是一首景抒情短詩,全詩動中有靜,移步換景,通過臨溪弄石、繞寺尋花、聆聽鳥鳴和流水聲描繪出了遺愛寺的盎然生機,勾勒出遺愛寺優(yōu)美動人的風(fēng)景,通過“弄”、“尋”、“行”等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這兩句是說是說詩人在小溪邊玩賞那些奇形怪狀的溪石,微風(fēng)吹來花香撲鼻沁人心脾。詩人四處張望卻不知花在何處,于是詩人繞寺而行,一路上漫步尋花。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這里山光水色無限美好。小鳥的啾啾聲十分動聽,溪水汩汩流淌不絕于耳。這一切,讓詩人感到心曠神怡。
這首寫景抒情的短詩,詩人將石、溪、花、鳥、泉等多種自然景物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描繪了一幅清新秀麗、生機勃勃的圖畫,勾勒出遺愛寺令人神往的'風(fēng)景,又通過“弄”“尋”“行”等細致的動作描寫刻畫,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詩歌兩聯(lián)雖然皆為對仗,但由于詩人善于運用動詞,并在第二聯(lián)中,及時變換句式結(jié)構(gòu),因而使得詩歌既具有整飭之美,同時又充溢著一種流動的、活潑的詩意。生動地表現(xiàn)了遺愛寺周圍生機盎然,清幽雅致的環(huán)境氣氛。抒發(fā)了作者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遺愛寺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夜宿山寺原文及賞析03-02
宿山寺原文及賞析03-15
大林寺桃花原文、賞析06-30
宿山寺原文賞析10-07
夜宿山寺原文賞析10-18
宿山寺原文,賞析12-05
夜宿山寺原文、翻譯及賞析12-02
《夜宿山寺》原文、翻譯及賞析11-27
《夜宿山寺》原文及翻譯賞析11-25
宿龍興寺原文及賞析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