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臨江仙原文及賞析優(yōu)選[15篇]
臨江仙原文及賞析 1
臨江仙引·上國
朝代:宋代
作者:柳永
原文
上國。去客。停飛蓋、促離筵。長安古道綿綿。見岸花啼露,對堤柳愁煙。物情人意,向此觸目,無處不凄然。
醉擁征驂猶佇立,盈盈淚眼相看。況繡幃人靜,更山館春寒。今宵怎向漏永,頓成兩處孤眠。
賞析
“停飛蓋、促離宴!薄盎ㄌ渎丁薄ⅰ傲顭煛,“醉擁征驂猶佇立,盈盈淚眼相看!彪x別在即,試問,這難舍難分之情有幾多、有多深?且看涕淚的鮮花、憂愁的柳林。為何“物情人意”皆“凄然”?因?yàn)檫@一離別,將是“繡幃人靜”、“山館春寒”,從此“兩處孤眠”!哀哉!這傷心的離別,不就是為了那該死的“蠅頭利祿”、“蝸角功名”(柳永《鳳歸云(向深秋)》)嗎!
“花啼露”、“柳愁煙”為離情,“物情人意”皆“凄然”,這是人們常引用的那句經(jīng)典詞論:“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的又一注腳。
在都城汴京,離人正與佳人依依道別。停在路邊的馬車,仿佛在催促離別酒宴上的那對即將分別的情侶。京城古道綿綿不盡。只見河岸邊帶露的花朵似乎正在悲哀的哭泣,對面長堤上茂密的`柳林也仿佛被憂愁籠罩。面對此景,觸目傷懷,那物的情狀、人的情緒無處不凄涼悲傷。
醉意蒙蒙中仍持握韁繩騎馬佇立,飽含離情眼淚的雙眼,彼此相看,不忍離去。更何況這一離別,將是彩繡幃帳人孤寂,山中館驛春夜寒。今宵將怎樣面對這漫漫長夜,一下子分居兩處,獨(dú)自而眠。
臨江仙原文及賞析 2
原文:
鳩雨催成新綠,燕泥收盡殘紅。
春光還與美人同。
論心空眷眷,分袂卻匆匆。
只道真情易寫,那知怨句難工。
水流云散各西東。
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橋風(fēng)。
譯文
在鵓鳩烏的啼叫聲中,雨水降落,草木青蔥;燕子的新巢,都是落花和著泥土筑成。春光就好似美人一樣。在分開的時候,明明心里繾綣不舍,但還是匆匆分開。
只知道真情是容易表達(dá)的,哪里知道分別的離情別緒,難以真切地表達(dá)。水流去、云散后,他們也將分別而各自東西了。離別時,明月照著半個花院,旅途中和風(fēng)輕輕吹著,像是在訴說著無邊的愁緒。
注釋
臨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詞牌,為雙調(diào)小令。又名《謝新恩》、《雁后歸》、《畫屏春》、《庭院深深》、《采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huán)》。
鳩(jiū)雨:相傳鵓鳩鳥每逢陰天就會將配偶趕走,等到天睛就又將其呼喚回來。因此民間有俗語說道:“天將雨,鳩逐婦!
論心:談心,傾心交談。
眷(juàn)眷:依戀不舍的樣子。
分袂(mèi):離別,分手。
只道:相當(dāng)于“只知”。
那知:即“哪知”,哪里曉得。
工:細(xì)致,精巧。
半廊(láng):一半回廊。
柳橋風(fēng):指旅途中的和風(fēng)。
賞析:
乾道八年1772年,陸游四十八歲時,撤去夔州通判的職務(wù),到四川宣撫使王炎幕下任干辦公事兼撿法官。那年正月,從夔州赴宣撫使司所在地興元(今陜西省漢中市),二月途經(jīng)果州(今四川省南充)而寫下了此首詞。
陸游到果州,已是“池館鶯花春漸老”(《果州驛》)的時刻。陸游在其間已寫了兩首詩,最后句寫到:花殘呼馬去,聊將俠氣壓春風(fēng)!狈閳@館名,亦在果州。故這首詞的開頭二句亦云:“鳩雨催成新綠,燕泥收盡殘紅!彪m正值二月,但已有晚春的景色!傍F雨”詞有其淵源陸游《秋陰》詩:“雨來鳩有語”;又三國吳時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卷下載鳩鳥:“陰則屏逐其匹,晴則呼之。語曰‘天將雨,鳩逐婦’是也。陸游祖父陸佃所作的《埤雅》亦引之。鳩雨一詞,即指此。鳩鳥呼喚聲中的雨水,把芳草、樹林,催成一片新綠;燕子在雨后,把滿地落英的殘紅花瓣和泥都銜盡了。綠肥紅褪,正是作者離果州時所見的實(shí)景;這兩句組成對偶,意象結(jié)集豐富,顏色對照鮮明,基調(diào)自然,對仗工整,是上片詞形象濃縮的焦點(diǎn),與王維《田園樂》詩的“桃紅復(fù)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著色用對,有異曲同工之妙。接下來的三句,都從這二句生發(fā)!按汗膺與美人同:論心空眷眷,分袂卻匆匆”把春光說成與美人一樣,在相聚的時候,彼此間無限眷戀,但說到分手就這樣依依不舍地分手了。這個比喻極為精當(dāng),深摯地體現(xiàn)出作者戀春又惜春的真摯感情!翱站炀臁钡摹翱铡保窍e時追嘆之語,正是在“分袂卻匆匆”的時刻感覺前些時的“眷眷”已如夢幻成空。這里說春光,說美人,言外之意,還可能包括果州時相與宴游的朋友,以美人喻君子在詩詞中是很常見的。這三句由寫景轉(zhuǎn)為抒情,化濃密為清疏;疏而不薄,因有開頭二句為基礎(chǔ),從而能夠取得濃淡相濟(jì)的效果。有濃麗句,但很少一味濃麗到底;是抒情,但情中又往往帶著議論:這正是陸游詞的特點(diǎn)。上片即可看出陸詞的這種特點(diǎn)。
上片歇拍,猶是情中帶議;下片換頭,即已情為議掩。“只道真情易寫”,從惜別的'常情著想,這早已是預(yù)料中的“那知怨句難工”,從內(nèi)心發(fā)出的感嘆是實(shí)踐后的體驗(yàn)。韓愈《荊潭唱和詩序》說:“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也!弊髡呦嘈胚@個道理,但其結(jié)果不是這樣,意思遞進(jìn)一層極言惜別之情的難以表達(dá)!八髟粕⒏魑鳀|。”申明春光不易挽留,兼寫客中與果州告別,詞人與果州的朋友告別,天時人事融合在一起了,頗有李煜《浪淘沙》詞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句的筆意;當(dāng)然,寫詞時兩人處境不同,一輕松,一哀痛,內(nèi)在感情又迥然有別。
陸游寫詞時,正要走上他渴望已久的從戎前線的軍幕生活,惜春惜別,雖未免帶有些“怨”意;但對于仕宦前程,則是滿意的,故“怨”中實(shí)帶輕快之情。結(jié)尾兩句:“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橋風(fēng)!鼻熬鋵戨x開果州前的夜色之美,后句寫離開后旅途的晝景之美。
花院明月,半廊可愛;柳橋輕風(fēng),一帽無嫌。作者陶醉在這樣的美景中,雖不言情,而輕快之情可見,這兩句也是形象美而對仗工的對偶句,濃密不如上片的起聯(lián),而清麗又似含蓄有加。用這兩句收束全詞,更覺美景撲人,余味未盡。
這首詞上片以寫景起而以抒情結(jié),下片以抒情起而以寫景結(jié)。全詞僅插兩句單句,其余全部用對偶句。單句轉(zhuǎn)接靈活,又都意含兩面;對偶句有疏有密,起處濃密,中間清疏,結(jié)尾優(yōu)美含蓄。情景相配,疏密相間,明快而不淡薄,輕松而見精美,可以看出陸詞的特色和工巧。
臨江仙原文及賞析 3
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朝代:宋代
作者:歐陽修
原文: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
譯文
柳林外傳來輕輕的雷聲,旋即玉灑池塘,雨打荷葉發(fā)出細(xì)碎聲響。雨歇后,小樓兩角掛著半截彩虹。倚著欄桿的地方,等待明月升起。
燕子飛來似要窺視畫棟內(nèi)的隱秘,而窗簾已經(jīng)垂下。平展的竹席凝著涼意。兩只水晶枕頭,旁邊挨著一枚金釵。
注釋
⑴月華:月光、月色之美麗。這里指月亮。
、坪熿海╦īng):簾幕。
⑶。╠iàn):竹席。
、人杭此。
解讀
詞中的這位女主人公,她的生活無疑是華貴的,她的心靈卻并不歡快。涼席上,玉枕旁,陪伴她的只有她自己金釵。這就暗示著:她正獨(dú)守空閨。她在妝樓倚欄依望。她聽到雷聲、雨聲、雨打荷葉聲,卻聽不到丈夫歸來的馬蹄聲。她看到雨后彩虹,夜空的新月,卻看不到丈夫的身影。她又在無望的期待中度過一個炎夏的'永晝。她只得悵悵的,懨懨的,獨(dú)自回到閨房,垂下珠簾,因?yàn)樗辉改浅呻p捉對的燕兒窺見她的縈寞,嘲笑她的孤單,可以想見,睡夢中她一定仍在期待。
臨江仙原文及賞析 4
臨江仙·飲散離亭西去 徐昌圖
飲散離亭西去,浮生長恨飄蓬。回頭煙柳漸重重。淡云孤雁遠(yuǎn),寒日暮天紅。
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fēng)。
【譯文】
喝完餞別酒,友人們終于揮手別去,常常怨恨這種漂泊不定短暫虛浮的人生;厥卓吹饺鐭熕旗F的楊柳早已遮斷視線。往前看去,風(fēng)清云淡,孤雁遠(yuǎn)征。孤單的寒日傍晚天空一片酡紅。
今夜畫船將停在什么地方?只怕夜間潮平水落,泊船岸邊,一片清月迷漾。到酒消人也醒時,那種愁緒倍加難以排遣了。蠟燭殘盡孤枕難眠;五更時輕風(fēng)吹來激起點(diǎn)點(diǎn)浪花。
【注釋】
、亠嬌ⅲ猴嬐昃坪箅x散。離亭:送別的驛亭。
、诟∩阂簧9湃酥^“人生世上,虛浮無定”,故曰“浮生”。
、埏h蓬(péng):飄浮無定之意。
、苤刂兀╟hóngchóng):一層又一層,形容很多。
、菽海╩ù)天紅:指傍晚天空一片酡紅。
、蕻嫶貉b飾華麗的船。多指游船。
、呋矗╤uái)月:指照臨淮水上空的月亮。
、嚯鼥V(ménglóng):模糊不清。
、崮危涸跄,奈何。
、夤抡恚▃hěn)夢:這里指孤枕難眠。
五更風(fēng):指黎明前的寒風(fēng)。
【賞析一】
這是一首寫旅愁的小令。
上片開頭是:“飲散離亭西去,浮生長恨飄蓬”。詞人飲罷餞行酒,與親故辭別西去,感慨萬分,怨恨自己一生象飛蓬那樣到處飄泊。離亭,送別的驛亭。“浮生”一詞,出自《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莊子認(rèn)為人生在世虛浮不定,后世相沿稱人生為浮生。這里,詞人感慨自己的身世,如今踏上旅途,從此開始了“飄蓬”一般的生活,遙遙水路,漠漠蒼天,詞人內(nèi)心極度凄涼,羈旅之恨油然而生。而這恨又是“長恨”,這就道出了“飲散”“西去”對詞人來說并非第一次了,每重演一次,就會增加一分身世飄零之恨。一個“長”字,使恨的情感深化了。
詞人生活在唐宋之交的動亂時代,這首詞,可能就是徐昌圖由閩入宋前的作品,它不僅反映了詞人凄清的身世,也包容了唐末宋初離亂社會的影子。這次詞人西去,是乘船而行的。他別情依依,禁不住頻頻回首:“回頭煙柳漸重重”。送行的人已不見了,只有那岸上的楊柳象是籠罩著一重重的煙霧。“煙柳重重”既是狀景也是寫情。這是由于當(dāng)詞人看到煙柳迷茫而看不到人時,必然增添其內(nèi)心的苦悶。因?yàn)榱亲钊菀滓鹑说碾x情別意的,所以,寫“煙柳重重”,實(shí)際上也就是“離情重重”,是把抽象、無形的愁情寄托在具體形象的煙柳中來表現(xiàn)而已。
接下去,詞人轉(zhuǎn)過頭來,順眼一望,卻是“淡云孤雁遠(yuǎn),寒日暮天紅”。遼遠(yuǎn)的天際飄浮著幾絲淡云:并不時地傳來孤雁的鳴聲,傍晚的落日,照得滿天通紅。此時此景,又不免使人感到:“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詩)。詞人象浮云一樣飄流無依,象孤雁一樣孑然影單,而寒日西沉,晚霞映天,卻又喚起詞人念鄉(xiāng)思親的凄傷之情,這一切既是詞人眼前之景,也是他今后“飄蓬”生活的形象概括。這是由當(dāng)前情景過渡到以后情景的寫法,也是融情入景,即景抒情的寫法,所以這二句可看作是詞人特定心態(tài)下攝取的一組畫面,既是實(shí)景,也是虛景,虛實(shí)相用,使畫面極富表現(xiàn)力,它給讀者的感受就不僅是自然景觀了,更深刻的是這種景觀中所隱含的離情別恨,它連綿不斷,廣闊深遠(yuǎn)。
下片寫詞人途中的孤寂心情。“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詞人辭別親故,縱一葉孤舟西去,水路迢迢,暮色蒼蒼,想到歸宿,詞人不禁自問,愁緒充塞。夜深了,當(dāng)詞人從船艙里探出頭來時,只見船已行在平波萬頃的淮水上,空茫迷濛,孤月映水,朦朧凄清。“淮月”,照臨淮水上空的月亮。詞人通過氣氛的渲染和景物的烘托,使內(nèi)心的感傷之情與外在的空冷之景交融為一,傳達(dá)出詞人此時此地的冷寂情懷。這時候,詞人愁緒難以排遣,只有借灑消愁了。
然而,醉酒只能求得一時的解脫,“酒醒人靜奈愁濃”,一旦酒醒,回到現(xiàn)實(shí),只能更增愁情,不是三杯兩盞淡酒就沖刷得掉的。一個“奈”字,突出了詞人萬般無奈的苦悶心情。結(jié)句:“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fēng)!庇诌M(jìn)一步寫他的這種感情。一個人躺在船里,輾轉(zhuǎn)反側(cè),愁緒萬千。一直熬到夜盡燈殘之時,才對著殘弱的燭光,勉強(qiáng)伏枕而眠,可惜好景不長,恍惚朦朧中波動船搖,詞人夢斷,原來是水面上起了風(fēng)波!拔甯L(fēng)”,指黎明前的寒風(fēng),蕭瑟凄寒。好一個“曉風(fēng)殘月”,令人難以忍受,可謂悲痛至極。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曾評徐昌圖的《臨江仙》一詞,曰:“狀水窗風(fēng)景宛然,千載后猶想見客中情味也”。其所以如此,就在于詞人巧妙地融情與景為一體,寫離愁卻很少直接抒情,而是借助于外在的`景物來表現(xiàn)詞人內(nèi)心的離愁別恨。詞人沿情布景,景物的轉(zhuǎn)承和變換、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和烘托,處處反襯出詞人的內(nèi)心世界。離愁難奈,感人至深。
【賞析二】
上闋寫的是離別后的情景,是實(shí)寫。首兩句直寫別離,“散”、“離”、“去”已帶怨意,而一個“恨”字則是直抒胸臆,又點(diǎn)明本詞的主題,寫出了詞人內(nèi)心的凄涼,羈旅之恨。且這恨又是“長恨”,這就道出了“飲散”“西去”對詞人來說并非第一次了,每重演一次,就會增加一分身世飄零之恨。一個“長”字,使恨的情感深化了。
第三句描繪的是詞人一步三回頭,不忍離去的情態(tài),“煙柳漸重重”,既寫出了離愁的層層加深,也寫出了離愁的“有形”情態(tài),襯托出了行人心頭的迷惘。四、五兩句描繪的是作者眼中的慘淡畫面。“淡云”暗示行人心頭的落寞,“孤雁”則是行人的化身;“寒日”顯其心頭之冷,“暮天紅”雖是美景,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又充滿了傷感。這兩句極寫浪跡飄零之苦,是移情于景。
下闋都是詞人想象中的情景。首句以問引起下文。“潮平淮月艨朧”暗示他那離別時的劇烈情緒已逐漸平靜下來,可是心頭卻又一片迷惘。心里空虛只能借酒澆愁,可是在短暫的麻痹之后,還是要醒來,醒來時的靜夜中心頭卻是更加空虛,更加愁苦難耐。詞人通過氣氛的渲染和景物的烘托,使內(nèi)心的感傷之情與外在的空冷之景交融為一,傳達(dá)出詞人此時此地的冷寂情懷。
“酒醒人靜奈愁濃”,一旦酒醒,回到現(xiàn)實(shí),只能更增愁情,不是三杯兩盞淡酒就沖刷得掉的。一個“奈”字,突出了詞人萬般無奈的苦悶心情。末兩句“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fēng)”描繪的是一幅多么凄涼可怕的景象。燈里的油就要燃盡,燈火忽明忽暗;一個人躺在枕頭上,沒有人陪伴,想入睡做個夢都不可得;五更時的寒風(fēng)吹來更是倍增寒意。而從“潮平”到“殘燈”再到“五更”,足見行人一夜未睡,“愁濃”之情不虛,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全詞最為獨(dú)特之處當(dāng)在下闋,在于虛境實(shí)寫,化虛為實(shí),而又虛中浸實(shí),寫盡羈旅之情,含蓄雋永,耐人尋味。詞人巧妙地融情與景為一體,寫離愁卻很少直接抒情,而是借助于外在的景物來表現(xiàn)詞人內(nèi)心的離愁別恨。詞人沿情布景,景物的轉(zhuǎn)承和變換、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和烘托,處處反襯出詞人的內(nèi)心世界。
【作者簡介】
徐昌圖(約公元965年前后在世),莆田市城廂區(qū)延壽人,一作莆陽人。生卒年、字號均不詳,約宋太祖乾德年中前后在世。徐寅曾孫,與兄徐昌嗣并有才名。五代末以明經(jīng)及第,初仕閩陳洪進(jìn)(仙游人,時任清源軍節(jié)度使)歸宋,陳遣其奉《納地表》入宋進(jìn)貢。太祖留之汴京,命為國子博士,遷殿中丞。昌圖好作詞,風(fēng)格雋美,為五代詞壇有數(shù)名手,啟北宋一代詞風(fēng)。今人選詞和研究宋文學(xué)史的,一定要提到他的名字。遺詞僅存三首,收入《全唐詩》卷898中,亦曾收入《尊前集》。
臨江仙原文及賞析 5
原文:
臨江仙·江繞黃陵春廟閑
江繞黃陵春廟閑,嬌鶯獨(dú)語關(guān)關(guān)。
滿庭重疊綠苔斑。
陰云無事,四散自歸山。
簫鼓聲稀香燼冷,月娥斂盡彎環(huán)。
風(fēng)流皆道勝人間。
須知狂客,拼死為紅顏。
譯文:
、劈S陵春廟:黃陵廟,在湘水之旁,為湘妃而立的廟宇。舊址在今湖南湘潭附近!端(jīng)注》:“湘水北徑黃陵亭西!表n愈《黃陵廟碑》:“湘水旁有廟曰黃廟,自前古立以祠堯之二女,舜之二妃者!薄锻ǖ洹罚骸跋骊幘哂械孛S陵,即虞舜二妃所葬!庇謸(jù)《地理志》載:湖北宜昌縣西,重巖疊起,山下有黃陵廟,三國時蜀漢所建。
⑵關(guān)關(guān):鶯啼聲,象聲詞。
、窃露穑涸铝粒栽聰M人,故稱“月娥”。彎環(huán):月彎如環(huán)。
注釋:
⑴黃陵春廟:黃陵廟,在湘水之旁,為湘妃而立的廟宇。舊址在今湖南湘潭附近!端(jīng)注》:“湘水北徑黃陵亭西。”韓愈《黃陵廟碑》:“湘水旁有廟曰黃廟,自前古立以祠堯之二女,舜之二妃者。”《通典》:“湘陰具有地名黃陵,即虞舜二妃所葬!庇謸(jù)《地理志》載:湖北宜昌縣西,重巖疊起,山下有黃陵廟,三國時蜀漢所建。
、脐P(guān)關(guān):鶯啼聲,象聲詞。
、窃露穑涸铝,以月擬人,故稱“月娥”。彎環(huán):月彎如環(huán)。
賞析:
牛希濟(jì)《臨江仙》共七首,都是詠往昔神仙之事,其共同的'特點(diǎn)是語言芊綿溫麗,寫景抒情,融為一體,其憑吊凄涼之意,蘊(yùn)含其中,深得詠史之體裁。
這首詞詠湘妃之事。上片寫黃陵廟前的自然景色,江水環(huán)繞,嬌鶯獨(dú)語,滿庭綠苔,陰云無事,飄浮繞山,緊扣一個“閑”字,境界確是“悠閑清靜”。
下片轉(zhuǎn)寫到湘妃之事,但用的是曲筆暗寫!昂嵐摹倍洌钦f湘靈已去,空留月娥照江天!帮L(fēng)流”一句,是憑吊湘靈的忠貞愛情。最后二句,借屈原美人香草之意,表現(xiàn)了人們應(yīng)該要忠貞于愛情的思想。《栩莊漫記》評道:“‘須知狂客,拼死為紅顏’,可謂說得出,妙在語拙而情深!
臨江仙原文及賞析 6
淡水三年歡意,危弦?guī)滓闺x情。曉霜紅葉舞歸程?颓榻窆诺,秋夢短長亭。
淥酒尊前清淚,陽關(guān)疊里離聲。少陵詩思舊才名。云鴻相約處,煙霧九重城。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如君子相交淡如水般已經(jīng)知心三年,歡樂自在,短短的幾夜之間就像這急湊的琴聲一般便要分離。明天天色微亮之際,霜打得紅葉漫天飛舞之時,你們便要踏上歸程。如此分別之情,古今同慨,千年嘆頌;在這秋意微涼之際,我將日夜思念,時時夢見曾經(jīng)分別時刻的場面。
端起面前清澈的水酒,默默的留下不舍的淚水,琴弦也湊熱鬧一般的奏起陽關(guān)三疊,仿佛一同相送友人。杜甫曾借詩詞寄托思念的友人頗有才名,我亦愿仿效之。小云,小鴻,沈十二,廉叔,我們相約再次相見的地方,在煙霧繚繞的.京城。
「注釋」
、俚赫Z出《莊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
②危弦:急弦。
③淥酒:清酒。
④陽關(guān):曲調(diào)名,即唐王維《渭城曲》。為送別名曲,反復(fù)吟唱,故名《陽關(guān)三疊》。
、萆倭辏禾圃娙硕鸥。
、拊气櫍褐钙溆讶松蚴、陳十君龍家歌女小云、小鴻。
創(chuàng)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晏幾道監(jiān)穎昌許田鎮(zhèn)。此詞是晏幾道監(jiān)潁昌許田鎮(zhèn)三年任滿即將離別時所作。
鑒賞
晏幾道是一位多情詞人,每到一處,必然與歌妓繾綣纏綿,分手時就有相思痛苦。經(jīng)歷得多,品嘗得深,抒發(fā)得真切強(qiáng)烈。這首詞從某一段感情說起。曾有過三年的歡聚相戀時光,抵不住離別時幾夜琴弦上傳出的凄苦聲調(diào)。
上片言在潁昌三年,與諸友好淡水之交,深秋時節(jié)將別,連日來沉浸在離情別緒之中。
“淡水三年歡意,危弦?guī)滓闺x情”。這兩句用了比興手法,形容作者與諸女之交是淡水長情君子之交!拔O摇毙稳莶偾偌ち遥瑤缀跸覕嘁艚^。未正面寫因離別而生的惆倀,卻與作者“琵琶弦上說相思”(《臨江仙》)“斷腸移破秦箏柱”(《蝶戀花》)同一意境。
“曉霜紅葉舞歸程。客情今古道,秋夢短長亭”!皶运本潼c(diǎn)出離別時的節(jié)令和景物,每到秋季曉霜滿地的時候,歸程上總是飛舞著墜落的紅葉,古今行人都是在驛道上顛沛奔波,在驛亭中魂牽夢縈。
下片敘餞別酒席上的情景與自己的離恨。
“淥酒尊前清淚,陽關(guān)疊里離聲”。描繪歌女勸酒時的依戀情態(tài)。離別酒宴上的送行《陽關(guān)曲》和情人的清淚,每次相同,一次次折磨離人!瓣栮P(guān)”(抒發(fā)離情別意的古琴曲名)二字點(diǎn)出送別本意。
“少陵詩思舊才名。云鴻相約處,煙霧九重城”!吧倭辍保ǘ鸥Φ姆Q號),在這里作為詩人的代稱。是對當(dāng)年自己的贊許,當(dāng)下被生活折磨得已經(jīng)沒有了這精氣神。云、鴻是歌伎名,晏幾道好以屬意者名字入詞,以記其墜歡零緒之跡。盡管是分別在即,小云、小鴻還與他相約。然而她們身世漂零,俱流轉(zhuǎn)入間,這相約是渺茫的,如同煙霧般可望而不可即。
全詞通篇只寫了過去三年的淡水之交,眼前別宴上、驪歌中的清淚和黯淡的前程,未著一字寫“不舍”,字里行間卻讓人深切感受到對友人的深情厚意。
臨江仙原文及賞析 7
臨江仙·探梅
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無花態(tài)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帶溪云。醉中渾不記,歸路月黃昏。
翻譯
老來惜花之心雖已減,愛梅還繞江村去探尋。玉溪梅花一枝先報春。毫無花兒柔媚嬌艷的姿態(tài),潔白雅淡全然是雪精神。
欣賞青山秀色已嫌多余,只為梅花寫下清新詞句。竹林下流水帶走水上云。酒醉中全然記不得,回家路上月出天黃昏。。
注釋
臨江仙:詞牌名,原唐教坊曲,雙調(diào)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老去:謂人漸趨衰老。
心已懶:情意已減退。
一枝先破:春天梅花先開。一枝,指梅花。破,綻開,開放。
玉溪:水名,即江西信江,信江在玉山縣境叫玉溪。
花態(tài)度:謂花的柔媚之態(tài)。態(tài)度,姿態(tài)。
雪精神:如雪一樣高潔的精神。
剩向:盡向。
餐秀色:秀色可餐,極贊婦女容色之美,也可用以形容山川秀麗,此取后義。
渠:他(方言),此即指梅。
著句清新:寫清新的'詞句。
渾:簡直,全。
賞析
這首詞題旨在次句“愛梅”二字。故全篇將人與梅層層夾寫,寫出梅之幽姿逸韻,及詞人對梅花的鐘情留連,也就展示了作者的情趣和人格。
起句:“老去惜花心已懶”,用筆逆入,以掃為生。次句“愛梅猶繞江村”,“猶”字與“已”字相對,突出梅花與眾卉之不同。年齒老大,無意賞花,乃人情之常,然而不能忘情者,唯梅而已。陸游詠梅詞云“幽姿不入少年場”,把少年繁華與爛漫花事并提,可見烈士暮年,偏賞梅花,有同嗜焉。下三句寫所見梅花!耙恢ο绕朴裣骸,言眼前梅花一枝斜出,打破了春色閉鎖的局面,透露了春之消息!坝裣,寫出溪水清澈,有碧玉之色,水流垮琮,亦有濺玉之聲!案鼰o”兩句,仍以梅花與一般花卉對比來寫。眾花開時,姹紫嫣紅,千嬌百媚,招蜂引蝶。所謂“花態(tài)度”,乃嬌媚俗艷之品。自來審美鑒賞中,有冰清玉潔、骨冷神清、風(fēng)清骨峻等語,所謂“雪精神”,即包含清、冷、峻、潔多種審美因素!盎☉B(tài)度”與“雪精神”之別,實(shí)為雅俗之辨,志士與庸人之分。
上片寫梅之高潔可愛,下片寫詞人對梅花的鐘情留連。過片承“愛梅猶繞江村”句,謂尋梅直至溪山深處!皠傧蚩丈讲托闵,隱用前人詩句。晉陸機(jī)《日出東南隅行》詩:“鮮膚一向潤,秀色若可餐。”杜甫《佳人》詩:“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贝司涫钦f梅花比佳人秀色更可愛。這兩句意謂:我最愛到這山水幽靜處,飽餐梅之秀色,為它寫下新詩佳句,沉吟細(xì)品,覺沆瀣生牙頰間!爸窀魉畮啤,是寫梅之周圍景物,也是詞人醉臥之境。宋人詠梅,往往以水云縈拂,以幽篁相伴,其他俗艷之物,皆不得濫入。結(jié)尾兩句,見詞人之忘情。醉來與梅花晤對,愜意舒心,留連忘返。臥枕竹根,仰觀流云,耳邊溪水濺濺,梅花清香沁人,人間是非,一時凈盡。可以說,這既是一首詠梅詞,也是一首記游詞。詞人乘興而來,踏月而歸,一日清賞,可抵十年塵夢。而空山寒梅,得此人相對,亦可免寂寞矣。
創(chuàng)作背景
神宗淳熙九年(1182)至光宗紹熙三年(1192),稼軒落職閑居,在江西上繞北靈山下的帶湖十易寒暑。據(jù)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這首《臨江仙》即作于此時。
臨江仙原文及賞析 8
臨江仙引·渡口
渡口、向晚,乘瘦馬、陟平岡。西郊又送秋光。對暮山橫翠,衫殘葉飄黃。憑高念遠(yuǎn),素景楚天,無處不凄涼。
香閨別來無信息,云愁雨恨難忘。指帝城歸路,但煙水茫茫。凝情望斷淚眼,盡日獨(dú)立斜陽。
翻譯
傍晚離開渡口,乘瘦馬登上山崗平坦路。西郊又送來了秋日的鳳光景色。暮色中,山上呈現(xiàn)的翠綠色,襯托著紛紛飄落的黃葉。登高思遠(yuǎn),南國的秋景,無處不凄涼。
自從和她離別以來彼此便杳無音信,難忘那云愁雨恨的離別之情。指著回歸京城的道路,但見霧靄籠罩著廣闊無際的茫茫水面。淚眼情意專注,向遠(yuǎn)處望去,直到看不見,終日就這樣獨(dú)自佇立,直到夕陽西沉。
注釋
臨江仙引:詞牌名,正體雙調(diào)七十四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后段六句,三平韻。
向晚:近晚,傍晚。
陟:登上。
平岡:平緩的山脊。
暮山:暮色中的山。
橫翠:翠色橫亙。
襯:以暮山為背景襯托。
飄黃:黃葉飄零。
素景:秋景。
楚天:長江中南部天空,此指南方天色。
云愁雨恨:因男女戀情而引起的煩惱。
帝城:京城。
凝情:全神貫注。
望斷淚眼:即淚眼望斷。望斷,望盡。
賞析
上片在人物活動中寫景:渡口斜陌,瘦馬行人,登平岡而望秋景,從暮山橫翠、殘葉飄黃中生發(fā)出憑高念遠(yuǎn)的凄涼之感。下片懷念香閨佳人,因久無信息而煩惱愈深,舊情難忘。意欲返回帝城,卻又煙水茫茫,歸期無望,只好獨(dú)立斜陽,望斷淚眼。
此詞表面上雖寫的是旅途相思之情,但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慨實(shí)在多于相思之情。詞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凄苦的漂泊者的形象:乘瘦馬,陟平岡,在深秋暮色中,面對的只是暮山橫翠、殘葉飄黃,非常的凄涼。此刻,或許只有脈脈溫情可以撫慰他孤獨(dú)的懷抱,但“香閨別來無信息”,他所能把握的.,只有一些溫馨的回憶,也只是回憶而已。而另一方面,“帝城歸路”又“煙水茫茫”,縱使他“凝情望斷”了“淚眼”,最終也只留下一個“盡日獨(dú)立斜陽”的孤獨(dú)的身影。漂泊,阻斷了過去和未來,使漂泊者成為一個純粹孤獨(dú)的存在,一個被時間和空間同時剝離了的存在,這是非常悲哀的。
這首詞語言凝練,節(jié)奏舒緩,首尾呼應(yīng);通篇不用典實(shí),不施涂澤,清暢如話,彌見其天真率意也。
創(chuàng)作背景
柳永屢次下第,經(jīng)過艱難曲折,終于在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考中進(jìn)士,隨即踏入仕途。這時詞人約近五十歲了。他入仕之后長期擔(dān)任地方州郡的掾吏、判官等職,久困選調(diào),輾轉(zhuǎn)宦游各地,很不得志。這首《臨江仙引》就是他入仕之后所寫的羈旅行役之詞。
臨江仙原文及賞析 9
原文:
長愛碧闌干影,芙蓉秋水開時。臉紅凝露學(xué)嬌啼。霞觴熏冷艷,云髻裊纖枝。
煙雨依前時候,霜叢如舊芳菲。與誰同醉采香歸。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飛。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荷花的詞。頭兩句總寫荷塘全景,園林修筑精美,池邊護(hù)以闌干,芙蓉開時,水光、花色、闌干影,構(gòu)成了美妙的景色!扒锼倍,既交代季節(jié)時令,更說明池水的清澈。以下三句,好像推近了攝像鏡頭,用特寫的手法突出描繪艷麗的荷花!澳樇t凝露學(xué)嬌啼”一句,把盛開的花朵比喻為美女的臉頰,艷紅的顏色如同敷上了一層又薄又勻的胭脂,而花瓣上的露珠則像是美女嬌啼的淚痕。顯然這是“擬人化”的藝術(shù)手法,以花擬人,以人比花,既寫外在的形貌顏色,也寫內(nèi)在的情感思緒,是頗具匠心的'。以下兩句,仍然延續(xù)擬人手法并且進(jìn)一步伸展開來:黃昏時分,落霞與酒杯一色,“薰”染著荷花,呈現(xiàn)著一片“冷艷”;花朵在荷梗上裊裊微顫,好像是凌波微步時美女的發(fā)髻。上片調(diào)動多種修辭手段,極力描繪荷花之美,下片抒寫離別之情,仍然圍繞著荷花而展開。時屆深秋,煙雨風(fēng)霜依舊,又是采蓮時候。荷花已然結(jié)成蓮蓬,池塘經(jīng)霜以后,只剩下了一片枯枝敗葉,這景象當(dāng)然不免有些蕭瑟悲涼,但作者把采蓮稱作“采香”,卻仍然保留著對荷花的一絲眷戀之情。最后兩句,歸結(jié)到深切的感嘆上——“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飛”。時光的流逝夾帶著人世的變遷,追思往昔,何以勝情,詞章雖已終結(jié)而其余韻猶在回蕩。
臨江仙原文及賞析 10
臨江仙·冬日即事
自古相從休務(wù)日,何妨低唱微吟。天垂云重作春陰。坐中人半醉,簾外雪將深。
聞道分司狂御史,紫云無路追尋。凄風(fēng)寒雨是骎骎。問囚長損氣,見鶴忽驚心。
翻譯
到了自古以來的休假日,無事可做,只有靠低唱輕聲吟來消磨時光。天低云重春日陰沉沉,室內(nèi)宴席座上的人已經(jīng)半醉,室外雪花不停地飄落,地上的積雪愈來愈厚。
想效仿杜牧的狂放,可惜今日沒有紫云。凄風(fēng)寒雨、時光匆匆催人很緊,審訊囚犯時間長了會損氣,見到飛翔的鶴時感到自愧驚心。
注釋
休務(wù):停止公務(wù),即休假。宋人習(xí)用語。
坐:同“座”。
骎骎:疾速的樣子。
問囚:指審案斷獄等公務(wù)。
創(chuàng)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正月,李公恕自京東轉(zhuǎn)運(yùn)判官召赴汴京,路過徐州,蘇軾作該詞相贈。
賞析
上片從假日的寂寞寫起。自古以來,人們在一起度假日,隨意唱歌、吟詩等。說假日“低唱微吟”,似乎頗有雅趣,其實(shí)是聊以解除寂寞而已。接著描寫了當(dāng)前的天氣情況:天幕低垂,云氣濃重,造成了春日的陰霾。這一句寫景并非閑筆,一方面為下文的“雪”、“雨”作背景,一方面也襯托出人內(nèi)心的沉悶。而后寫到與友人的`宴飲,并用室外的雪景作映襯:“坐中人半醉,簾外雪將深!边@是兩個無聲的“鏡頭”:一個寫人,一個寫景,一個寫室內(nèi),一個寫室外,一個寫靜態(tài),一個寫動態(tài)(雪花不停地飄落,地上的積雪愈來愈厚)。這很容易使人想起“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司空曙句)一類詩句。在這里,蘇軾用清冷、寂寥的氛圍,有力地烘托出“人”相對無言,只是以酒遣愁的離情別緒,以及內(nèi)在的孤獨(dú)感。
下片“聞道”兩句,承上“坐中”,借晚唐杜牧的風(fēng)流韻事,反其意而用之,說宴會并無美妓聲樂之歡,以見其單調(diào)無味,郁郁寡歡。也可以說,這里是借“分司狂御史”“追尋”紫云的故實(shí),作了一筆反襯。蘇軾再用“凄風(fēng)寒雨”加倍渲染,更使人感到有點(diǎn)透不過氣來。蘇軾為什么這樣寫,結(jié)尾處透露了此中消息,原來,蘇軾長期為審案斷獄等公務(wù)所累,每當(dāng)看到鶴時,便忽然想到隱居生活的閑逸。話說得比較婉轉(zhuǎn)含蓄,實(shí)際意思是說,對仕宦生涯感到厭倦,而向往林下的隱居生活。蘇軾后來在《鶴嘆》詩中寫道:“驅(qū)之上堂立斯須,投以餅餌視若無。戛然長鳴乃下趨,難進(jìn)易退我不如!迸c蘇軾自己在仕途上的進(jìn)退聯(lián)系起來,其意比較顯豁,有助于讀者理解“見鶴忽驚心”這一句的深意。
全詞,雖為送別之作,但敘寫與議論的主要內(nèi)容卻是仕宦生活,表達(dá)得比較隱約和深沉,這種打破常規(guī)的作法是比較少見的。
臨江仙原文及賞析 11
【原文】
臨江仙·白云堂前春解舞
白云堂前春解舞,東風(fēng)卷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fēng)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賞析】
這首詞見于《紅樓夢》第七十回,緣起于史湘云見到暮春時節(jié)柳絮紛飛,心有所感,作如夢令一首,后傳與詩社眾人看,詩社便發(fā)起填詞.這首臨江仙為寶釵所作,正是其中一首.
“白玉堂前春解舞”,技研柳絮紛飛之時的姿態(tài)優(yōu)美;“東風(fēng)卷的均勻”是寫柳絮紛舞而不亂的情形;“蜂圍蝶陣亂紛紛”一來寫出了蜂蝶繞絮同舞之景,二來也寫出了柳絮的輕薄無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則言柳絮落敗之時跌落泥土之中的情形,也是暗喻韶華易逝芳華難回的傷感.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則是以柳條對柳絮態(tài)度不變,表明自己態(tài)度:無論旁人對我是親是疏,是好是壞,我自己的姿態(tài)都不會改變.“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fēng)憑借力,送我上青云.”這句為全詞神來之處.一改大多數(shù)人對于柳絮輕浮的嘲笑或是飄零時的哀愁,轉(zhuǎn)而將對柳絮的無根不定的哀傷化為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正有一種“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異曲同工之妙.
詞由心生,能將旁人眼里司空見慣之物寫出不一樣的風(fēng)格與情調(diào),也正是因?yàn)閷氣O其人樂觀開朗,所以才會與旁人所思所感不同,獨(dú)有一番風(fēng)味.
柳如是,明清易代之際,著名歌妓才女、詩人,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艷”。因?yàn)槠洳琶蜌夤?jié),更是被后世之人尊為“秦淮八艷”之首。柳如是雖然身在泥潭,但卻有名士氣節(jié),其強(qiáng)烈的愛國情懷,一直以來都為人稱道,贊頌不已。
柳如是,本名楊愛,號影憐,又號我聞居士、河?xùn)|君,浙江嘉興人。柳如是自小就極為聰慧好學(xué),可惜幼年不幸,因?yàn)榧抑胸毟F,從小就被賣到盛澤歸家院名妓徐佛家為養(yǎng)女,受徐教養(yǎng)。說是“養(yǎng)女”,實(shí)際上就是當(dāng)做“瘦馬”教養(yǎng)的。何為瘦馬?
即是講貧窮人家有姿色的姑娘,從小買到院里圈養(yǎng)起來,從小調(diào)教,不僅要識字讀書,還要學(xué)習(xí)琴棋書畫,待這些基本功掌握后,又要學(xué)待人接物,站姿坐姿,一顰一笑。方方面面,將這個姑娘培養(yǎng)成有學(xué)識的`女人,最后再賣個好價錢。所謂“瘦馬”,實(shí)際上就是高級。
崇禎四年,柳如是十四歲的時候,被吳江故相周道登買入府中,最開始是侍俾,伺候周府老夫人,很得老夫人歡心,后來周道登強(qiáng)索其為妾。周道登妻妾眾多,柳如是為妾不到一年,便在群妾的陷害中,差點(diǎn)失了性命。還是周老夫人念及當(dāng)初情誼,遂救其一命,將其出周府,賣于娼家。
雖然有許多人想要求取她,但是柳如是擇婿標(biāo)準(zhǔn)極高,在眾多文人墨客中,她只看中了陳子龍。陳子龍是復(fù)社領(lǐng)袖,在交往中,兩人情投意合?上У氖呛髞黻愖育堅诳骨逯胁恍覒(zhàn)死,此段情緣便就此終結(jié)。崇禎十四年,柳如是嫁給了東林領(lǐng)袖、常熟錢謙益。錢謙益娶了柳如是之后,為她在虞山蓋了壯觀華麗的“絳云樓”和“紅豆館”,金屋藏嬌。
臨江仙原文及賞析 12
臨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點(diǎn)凝煙。此中真境屬神仙。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
萬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然。橘林霜重更紅鮮。羅浮山下,有路暗相連。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啪剑涸诤隙赐ズ,又名湘山!端(jīng)注》:“湖中有君山、編山,……是山湘君之所游處,故曰君山!崩畎住杜闶汤墒逵味赐プ砗蟆吩娭骸皠i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普婢常荷裣删辰。據(jù)《拾遺記》載: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數(shù)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音,徹于山頂。
、菂⑷唬盒枪忾W爍,時隱時現(xiàn)的樣子。
、攘_浮山:仙山名。據(jù)《元和志》載:羅山之西有浮山,蓋蓬萊之一阜,浮海而至,與羅山并體,故曰羅浮。據(jù)唐河?xùn)|先生所撰《龍城錄》載:隋趙師雄遷羅浮,一日,天寒日暮,憩于松林間酒肆旁舍,見一女人,淡妝素服,師雄與語,芳香襲人。因與扣酒家門飲,少頃,有一綠衣童來,笑歌戲舞,師雄醉寢。久之,東方已白。起視,乃在大梅樹下。月落參橫,惆悵而已。
、伞坝新贰本洌簜髡f洞庭口君山下有石穴,潛通吳之包山,俗稱“巴陵地道”。謝靈運(yùn)《羅浮賦序》:“客夜夢見延陵茅山,在京之東南,明旦得洞,經(jīng)所載羅浮事云。茅山是洞庭口,南通羅浮,正與夢中意相會。遂感而作羅浮賦。
。6)飐(zhǎn):風(fēng)吹顫動。
。7)玉樓珠殿:指君山上的湘妃祠。
賞析:
作者:佚名
這首描繪的是洞庭湖秋夜的景色,即使沒有標(biāo)題,也仍然表現(xiàn)了泛舟游覽的景致。
上片第一句,極言洞庭之大,可說是抓住了這湖的特色。句中的“飐”字,表現(xiàn)了風(fēng)吹浪動的場面。但此句并非寫浪濤的洶涌,而是湖面的廣闊。第二句,寫在湖面上遙望君山,如一點(diǎn)凝煙。這里僅用“一點(diǎn)凝煙”來描繪,既反襯出湖面寬廣,更為畫面添了一種神秘朦朧的情韻。第三句緊承上句,說明神秘朦朧的君山是神仙的世界。第四、五兩句“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是作者對仙境的想像。這兩句承上君山、仙境而下,“相映月輪邊”,景色奇麗,又自然的交代了作者游湖是在夜間。
下片開頭,“萬里平湖秋色冷”作者以“秋色”點(diǎn)名時令。后又著一“冷”字,則使境界全出,妙不可言。一個“冷”字不僅表現(xiàn)了湖水寬闊,為秋色增寒,讓人仿若身臨其境。天為秋夜,湖面之氣溫,人之體膚心理感受,都包容于此一字中。這種冷,只有身處水天空闊之中才感覺得真切。第二句以星斗下垂,寫湖面視野開闊的`景象,與杜甫《旅夜書懷》中所寫下“星垂平野闊”意境相同。第三句寫的是洞庭湖畔桔林,經(jīng)秋霜一壓,桔子成熟,更顯得紅艷嬌美。給人以視覺享受。最末兩句,將洞庭湖與號稱道教“第七洞天”的羅浮山聯(lián)系起來,表現(xiàn)了詩人對仙境的向往。
牛希濟(jì)《臨江仙》共七首,都是詠往昔神仙之事,其共同的特點(diǎn)是語言芊綿溫麗,寫景抒情,融為一體,其憑吊凄涼之意,蘊(yùn)含其中,深得詠史之體裁。而從此首詞來看,作者運(yùn)用虛實(shí)相間的寫作手法,充分的馳騁想像,淋漓盡致的寫出洞庭湖的神韻。在文字的運(yùn)用上,自然平易,有一種清新明麗之感。
這秋景是真境,或是幻境,該是真真幻幻,真中有幻,幻中有真吧。洞庭素稱"八百里"。說波浪連天,湖中君山猶似一點(diǎn),雖不免夸張,終屬真境,說君山是神仙所居,上有"玉樓珠殿",與明月交輝,則是神話傳說,屬幻境。說湖中星影參差,隨波上下,湖畔霜華遍野,橘林如丹,是真境;說洞庭與千里之外嶺南的羅浮山相連,卻是傳聞之詞,應(yīng)屬幻境。真境,固然歌頌了山河壯闊,幻境,也為這壯闊著上虹霓船的奇麗色彩。真真幻幻,虛虛實(shí)實(shí),共同構(gòu)成這闊大的詞境共同襯托出詞人闊大的襟懷。
臨江仙原文及賞析 13
翻譯
湘江無煙,一片寧靜,帶露的美人蕉哀淚濕紅。舜帝駕鶴飛去影無蹤,二妃啊,幾回回魂斷望長空。
翠竹上留下他們斑斑淚痕,幽怨的瑟聲彈起在湘江浪中。如花似月的二妃鬢云濃重。而今在湘妃祠中灰遮塵蒙,粉銷香冷,相伴苦雨凄風(fēng)。
注釋
臨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詞牌,為雙調(diào)小令。又名《謝新恩》、《雁后歸》、《畫屏春》等。
湘渚:湘江的水邊陸地。
蕉:美人蕉。
五云白鶴:仙人所乘的五色云彩和雙雙白鶴。
翠竹:翠竹上留下帶怨的珠淚。這里用湘妃的故事。據(jù)《述異記》載,舜南巡,葬于蒼梧,堯二女娥皇、女英淚下沾竹,竹文全成為斑。故稱為“斑竹”或“湘妃竹”。
閑調(diào):在湘江波浪中,湘靈彈起了寶瑟。
調(diào):彈奏!冻o·遠(yuǎn)游》:“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毕骒`即湘妃,即堯之二女、舜之二妃!冻o·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就是指此。
花鬟:花如鬟,月如鬢,綠云如發(fā),一層又一層。這是一種藝術(shù)的聯(lián)想,較一般比喻更開闊自由。
綠云重:形容鬢發(fā)濃美。
古祠:指今湖南湘陰北洞庭湖畔之黃陵廟,即湘妃祠。
創(chuàng)作背景
詞人在唐末的秋天的早晨來到湘江畔,由于映入眼簾的湘江邊的景物陰冷凄涼,內(nèi)外冷寂的湘妃祠中掛著二妃美麗的容貌畫像,讓他想起了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感人故事,釀造出一股凄涼愁怨的情味,寫下了這首詞。
賞析
詞從環(huán)境描寫入手:“煙收湘渚秋江靜,蕉花露位愁紅。這兩句景物搭配上,一遠(yuǎn)一近,一大一小。前句是全鏡頭,攝取了秋江、秋空和洲渚的'畫面,顯示出遠(yuǎn)景的遼闊以及秋郊的寂寥。后句特寫鏡頭,把焦點(diǎn)集中在蕉花上。美人蕉葉肥花大,花色深紅,惹人注目。但是這一句的描寫,卻打上了深深的感情色彩。詞人構(gòu)思的藝術(shù)匠心使此帶露的鮮花,帶上了人具有的飲泣、愁怨的情態(tài),從而為全詞定下了凄涼愁怨的主調(diào)。不僅如此,詞人何以選擇蕉花而不是其他的花來描寫,除了因其顯眼這一點(diǎn)外,還隱喻的有“美人”之意。這兩句,既描寫了黃陵廟的環(huán)境,也暗喻了廟中女神湘妃的愁怨情懷,開篇起得很好。“翠竹暗留珠淚怨,閑調(diào)寶瑟波中”!赌档ねぁ分卸披惸镆驉鄱,又因愛而死,可見世間愛是可以穿越生死路。當(dāng)娥皇、女英在現(xiàn)實(shí)中得不到愛情時,便投湘水而死,化為“湘夫人”,鼓瑟之聲,希望遠(yuǎn)去的心上人的靈魂還能夠聽到美妙的音樂聲,借以寄托慰問、慰藉哀思。帝舜走后,二妃惟有時時彈奏瑤瑟,讓美妙的音樂聲蕩綠波,借以寄托慰藉哀思。黃陵廟里的神女塑像栩栩如生,香冷粉消的花容月貌楚楚動人,頭上梳著像花一樣的環(huán)形發(fā)鬢,耳邊的頭發(fā)似綠云重重,二妃居于古祠殿中只有颯颯冷風(fēng)濛濛苦雨與她們?yōu)榘,表達(dá)了二妃的凄怨和內(nèi)容的情感。揮淚成斑,湘浦鼓瑟充滿了飄渺的神話色彩,也充滿了浪漫氣息!肮澎羯畹睿憷溆旰惋L(fēng)”又是詞人惋惜二妃悲劇性的死,以景結(jié)情含有余不盡之意。 [6]
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的故事以其哀婉動人,千百年來廣為流傳,成為文人墨客歌吟諷詠的常見題材。張此詞即詠此事。詞的上片“煙收”二句用環(huán)境烘托悲劇的氣氛。緊接三句寫二妃離京尋舜帝于水云之鄉(xiāng),形象動人,情意婉轉(zhuǎn)。下片開頭二句寫出湘妃竹與湘妃鼓瑟的故事。后三句又以景結(jié)情,余韻悠長,與開頭悲劇呼應(yīng)。
這首詞詠懷古跡,憑吊湘妃,將追懷帝舜的湘妃如怨如慕之情寫得“祭神如神在”,且寫了人神之共性,具有人類通常具有的優(yōu)美情懷。全詞以景起,以景結(jié),中敘二妃事;娥皇、女英的形象與黃陵廟環(huán)境的陰冷氣氛融為一體,情景相生,釀造出一股凄涼愁怨的情味。作品“極縹緲之思,不落凡俗”,成功地運(yùn)用神話題材,創(chuàng)造出幽艷空靈的審美境界。
臨江仙原文及賞析 14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
譯文
柳林外傳來輕輕的雷鳴,池上細(xì)雨蒙蒙;雨聲浙淅瀝瀝,滴在荷葉上發(fā)出細(xì)碎之聲。不久小雨即停,小樓西角顯現(xiàn)出被遮斷的彩虹。我們靠倚欄桿旁,直等到月亮東升。
燕子飛回門前,窺伺著飛到畫梁間;我從玉鉤上放下門簾。床上竹席紋路平展,好像清涼的水波,卻無波紋涌動。床頭放著水晶雙枕,她的金釵從發(fā)上墜下,橫放枕邊。
注釋
輕雷:雷聲不大。
闌干(lán):縱橫交錯的樣子。
月華:月光、月色之美麗。這里指月亮。
畫棟:彩繪裝飾了的梁棟。
玉鉤:精美的簾鉤。
簾旌(jing):簾端下垂用以裝飾的布帛,此代指簾幕。
“涼波”句:指竹子做的涼席平整如不動的波紋。
。╠iàn):竹席。
水精:即水晶。
“傍有”句:化用李商隱《偶題》:“水文簟上琥珀枕,旁有墮釵雙翠翹”。
墮(duò):脫落。
賞析
此詞寫夏日傍晚,陣雨已過、月亮升起后樓外樓內(nèi)的景象,幾乎句句寫景,而情盡寓其中。
柳在何處,詞人不曾“交待”,然而無論遠(yuǎn)近,雷則來自柳的那一邊,雷為柳隔,音量減小,故曰“輕雷”,隱隱隆隆之致,反異于當(dāng)頭霹靂。雷在柳外,而雨到池中,池水雨水難分彼此。雨來池上,雷已先止,唯聞沙沙颯颯,原來是“雨聲滴碎荷聲”。奇不在兩個“聲”字疊用。奇在雨聲之外,又有荷聲。荷聲乃其葉蓋之聲。又著“碎”字,蓋為輕雷疏雨,雨本一陣,而因荷承,聲聲清晰。
雨本不猛,旋即放晴故曰“小樓西角斷虹明”。斷虹一彎,忽現(xiàn)云際,則晚晴之美,無以復(fù)加處又加一重至美。又只下一“明”字,而斷虹之美,斜陽之美,雨后晚晴的碧空如洗之美,被此一“明”字寫盡,因?yàn)樗憩F(xiàn)了極其豐富的光線、色彩、時間,境界深遠(yuǎn)。
斷虹現(xiàn)于小樓西角。由此引出上片聞雷聽雨之人。其人獨(dú)倚畫闌,領(lǐng)此極美的境界,久久不曾離去,一直到天邊又見了一鉤新月,宛宛而現(xiàn)。“月華生”三字,繼“斷虹明”三字,美上增美,其筆致溫麗明妙,匪夷所思。
下闋繼月華生而再進(jìn)一層,寫到闌干罷倚,人歸簾下,夜深了。涼波比簟紋,已妙極,又下“不動”字,下“平”字,寫透靜處生涼之境。水晶枕,加倍渲染畫棟玉鉤,是以精美華麗之物寫理想的人間境界。而結(jié)以釵橫,則寫出夏夜人不寐的情狀。
詞的上闋寫室外景色,輕雷疏雨,小樓彩虹,雨后晚晴,新月婉婉,尤其是“斷虹明”三字和“月華生”三字的妙用,把夏日的景象推到了極美的境界。下闋寫室內(nèi)景象,以精美華麗之物又營造出一個理想的人間境界,連燕子也飛來窺視而不忍打擾。結(jié)尾兩句是人物內(nèi)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引人遐想,艷而不俗。
創(chuàng)作背景
詞中的這位女主人公,她的生活無疑是華貴的,她的.心靈卻并不歡快。涼席上,玉枕旁,陪伴她的只有她自己金釵。這就暗示著:她正獨(dú)守空閨。她在妝樓倚欄依望。她聽到雷聲、雨聲、雨打荷葉聲,卻聽不到丈夫歸來的馬蹄聲。她看到雨后彩虹,夜空的新月,卻看不到丈夫的身影。她又在無望的期待中度過一個炎夏的永晝。她只得悵悵的,懨懨的,獨(dú)自回到閨房,垂下珠簾,因?yàn)樗辉改浅呻p捉對的燕兒窺見她的縈寞,嘲笑她的孤單,可以想見,睡夢中她一定仍在期待。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臨江仙原文及賞析 15
原文:
臨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五代 牛希濟(jì)
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點(diǎn)凝煙。此中真境屬神仙。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
萬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然。橘林霜重更紅鮮。羅浮山下,有路暗相連。
譯文:
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點(diǎn)凝煙。此中真境屬神仙。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
洞庭碧波蕩滌著萬里晴空,君山一點(diǎn)仿佛凝在煙波中。山中的美景真是神居仙境,樓閣如玉砌,殿堂連珠影,鑲嵌在月輪邊上,與明月相映。
萬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然。橘林霜重更紅鮮。羅浮山下,有路暗相連。
平湖萬頃凝著秋色的清冷,天邊閃爍著時隱時現(xiàn)的晨星。經(jīng)霜的橘林色更鮮濃。聽人傳說,羅浮山下,有暗道與仙境連通。
注釋:
洞庭波浪颭(zhǎn)晴天,君山一點(diǎn)凝煙。此中真境屬神仙。玉樓珠殿(diàn),相映月輪邊。
飐:風(fēng)吹顫動。君山:在湖南洞庭湖中,又名湘山。真境:神仙境界。玉樓珠殿:指君山上的湘妃祠。
萬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cēn)然。橘(jú)林霜重更紅鮮。羅浮山下,有路暗相連。
參然:星光閃爍,時隱時現(xiàn)的樣子。羅浮山:仙山名,在廣東省增城、博羅、河源等縣間,長達(dá)百余公里,風(fēng)景秀麗。相傳羅山之西有浮山,為蓬萊之一阜,浮海而至,與羅山并體,故曰羅浮。傳稱葛洪曾得仙術(shù)于此,被道家列為第七洞天。
賞析:
這首描繪的是洞庭湖秋夜的景色,即使沒有標(biāo)題,也仍然表現(xiàn)了泛舟游覽的景致。
上片第一句,極言洞庭之大,可說是抓住了這湖的特色。句中的“飐”字,表現(xiàn)了風(fēng)吹浪動的.場面。但此句并非寫浪濤的洶涌,而是湖面的廣闊。第二句,寫在湖面上遙望君山,如一點(diǎn)凝煙。這里僅用“一點(diǎn)凝煙”來描繪,既反襯出湖面寬廣,更為畫面添了一種神秘朦朧的情韻。第三句緊承上句,說明神秘朦朧的君山是神仙的世界。第四、五兩句“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是作者對仙境的想像。這兩句承上君山、仙境而下,“相映月輪邊”,景色奇麗,又自然的交代了作者游湖是在夜間。
下片開頭,“萬里平湖秋色冷”作者以“秋色”點(diǎn)名時令。后又著一“冷”字,則使境界全出,妙不可言。一個“冷”字不僅表現(xiàn)了湖水寬闊,為秋色增寒,讓人仿若身臨其境。天為秋夜,湖面之氣溫,人之體膚心理感受,都包容于此一字中。這種冷,只有身處水天空闊之中才感覺得真切。第二句以星斗下垂,寫湖面視野開闊的景象,與杜甫《旅夜書懷》中所寫下“星垂平野闊”意境相同。第三句寫的是洞庭湖畔桔林,經(jīng)秋霜一壓,桔子成熟,更顯得紅艷嬌美。給人以視覺享受。最末兩句,將洞庭湖與號稱道教“第七洞天”的羅浮山聯(lián)系起來,表現(xiàn)了詩人對仙境的向往。
牛希濟(jì)《臨江仙》共七首,都是詠往昔神仙之事,其共同的特點(diǎn)是語言芊綿溫麗,寫景抒情,融為一體,其憑吊凄涼之意,蘊(yùn)含其中,深得詠史之體裁。而從此首詞來看,作者運(yùn)用虛實(shí)相間的寫作手法,充分的馳騁想像,淋漓盡致的寫出洞庭湖的神韻。在文字的運(yùn)用上,自然平易,有一種清新明麗之感。
這秋景是真境,或是幻境,該是真真幻幻,真中有幻,幻中有真吧。洞庭素稱"八百里"。說波浪連天,湖中君山猶似一點(diǎn),雖不免夸張,終屬真境,說君山是神仙所居,上有"玉樓珠殿",與明月交輝,則是神話傳說,屬幻境。說湖中星影參差,隨波上下,湖畔霜華遍野,橘林如丹,是真境;說洞庭與千里之外嶺南的羅浮山相連,卻是傳聞之詞,應(yīng)屬幻境。真境,固然歌頌了山河壯闊,幻境,也為這壯闊著上虹霓船的奇麗色彩。真真幻幻,虛虛實(shí)實(shí),共同構(gòu)成這闊大的詞境共同襯托出詞人闊大的襟懷。
【臨江仙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臨江仙原文及賞析10-25
臨江仙·柳絮原文及賞析10-21
《臨江仙·柳絮》原文及賞析01-31
臨江仙·梅原文翻譯及賞析04-16
《臨江仙·都城元夕》原文及賞析09-25
臨江仙·斗草階前初見原文及賞析10-21
《臨江仙·身外閑愁空滿》原文及賞析11-23
臨江仙·倦客如今老矣原文及賞析12-03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原文及賞析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