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語文心聲教學反思
《心聲》是一篇小說,當代女作家黃蓓佳的作品。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叫“李京京”的小男孩,因為和萬卡有著相似的人生遭遇,要求在語文公開課上朗讀課文《萬卡》,遭到老師的拒絕,情節(jié)便由此展開。故事貼近初中生的生活,揭示了社會生活和義務教育階段存在的一些發(fā)人深省的問題。
在執(zhí)教《心聲》這一課時,我抓住小說的體裁特點,設計了五個主要的環(huán)節(jié),(一)初讀課文,感知“心聲”。除完成掃清文字障礙的任務外,側重于引導學生把握小說的情節(jié):(1)公開課前,想讀課文。(2)回家路上,偷讀課文。(3)第二天放學,聽讀課文。(4)公開課上,朗讀課文;(二)跳讀,感悟“心聲”。讓學生思考問題“李京京為什么渴望在公開課上朗讀課文《萬卡》呢?他又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實現了自己的愿望呢?”“李京京渴望在公開課上讀課文,僅僅是喜歡么?”,從而側重引導學生對小說主題的多層面的理解,如“渴望通過朗讀課文,宣泄內心情感的心聲”“希望教師能公正、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的心聲”“渴望家庭幸福、和睦的心聲”“渴望同學理解尊重不被孤立的心聲”“希望不為了所謂的榮譽而弄虛作假的心聲”等。(三)點名讀,品味“心聲”,側重于學生體會心理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四)發(fā)揮想象,交流“心聲”,側重于加深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公開課結束后,假如你是程老師,你想對李京京說什么?假如你是李京京,你會對程老師怎么說?你是李京京的同學,又會怎么說呢?(五)真情告白,互訴心聲。班上共有34名留守學生,占了全班學生的60%,除此之外,還有些單親家庭,在某種意義上,更想關注他們的心聲。自認為這些環(huán)節(jié)是經過較為認真的準備了的,但在公開課上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都還差那么一點沒有完成,雖然是按兩節(jié)常態(tài)課設計的,但還是沒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
在這節(jié)課上,我還注意了教學細節(jié)上的處理,語文組的鄧老師說我的導入很自然,其實怎樣導入我在鈴響之前還在猶豫,因為我在上課前看了一段《心聲》課堂教學實錄,那里面是以學生說自己的心聲導入的,而我把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安排在最末的,為這個問題有些徘徊。最后上課的時候說成了這樣:“同學們都知道‘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已在我校全面鋪開,這活動要求教師全員參與,田老師當然也不例外。為了在‘比教學’活動中取得好的成績,我特想把要上的課文事先排演一遍,可讀了馬上要和你們一起學習的《心聲》,這個念頭一下子沒了,《心聲》為什么會讓老師打消這個想法呢?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黃蓓佳的《心聲》。黃蓓佳是當代女作家,她曾說過‘每部書都是一段生命,一種面孔,一些夢想’,那么這篇小說將會給我們展現怎樣的生命、面孔和夢想呢?”
還有在把握小說情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關鍵性語句把握文章結構,關鍵性語句一般表現為首尾句、中心句以及表示時間、地點轉換的句子等,這篇小說其實就是四個情節(jié)、四個場景,按時間順序聯系在一起,逐層推進,波瀾紛呈。
教學目標是明確的,教學思路也是清晰的。但是預設和實踐有時相疏,甚至相詭。這節(jié)課暴露出一些不足。
最大的問題是課堂氛圍較沉悶,舉手回答問題的只有那么兩三位同學,我覺得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又有意點了沒有舉手的一位同學,那位同學沒進入狀態(tài),卻“鬼機靈”的說“我的答案和前面的那位同學一樣的”,我也不便點破。自由發(fā)言時,大部分學生也不是那么積極參與。有老師說“虧得你心態(tài)自然,有條不紊,不斷地啟發(fā)誘導”我對他說“你可知道我當時心里磨得多苦,差點求他們了!”。評課的時候,有老師安慰我“到了九年級,學生都那樣,比不得小學和七年級學生”。其實,我知道這個因素微不足道,也不是這節(jié)課上我不會激發(fā)學生。而是在前面的教學中,認為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習慣,索性以灌輸為主,在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方面做得不夠。越是學生欠缺的好習慣、好方法,我們越應該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缺乏長遠的培養(yǎng)目標及培養(yǎng)計劃,最終是苦了教師自己,阻滯了學生發(fā)展。當全體學生能夠全身心地參與學習活動,進行深度思考,才會達到“教得輕松,學的輕松”的效果,客觀的說,現在一部分學校、一部分教師無法擯棄“時間加汗水”以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加重學生負擔為代價的這種模式。在這方面,我是一個徘徊者。
其次,還未能將多媒體完全有效的使用。這主要表現在自己制作的課件達不到既定的效果。很多時候,都是下載別人的,或者下載后略作改動。但是,別人的不一定就適合自己的教學。有時候為了用上多媒體,讓別人的課件“牽著鼻子走”,受到了局限和約束,反而削弱了多媒體教學的輔助作用。
除此之外,還體會到教學要有自己的風格。別人的東西看著都好,但不是所有的都能內化為自己的。我今天在《班主任之友》2011年第7、8期看到了《發(fā)揮特長,走向成功》一文,魏書生說“就課堂形式而言,衷心希望大家千方百計發(fā)展自己的長處,千萬不要都來模仿‘魏書生六步教學法’……有的教師擅長講授,還應該講下去,還應該發(fā)展‘講’ 的長處,有的教師擅長寫,就應該繼續(xù)發(fā)展寫的長處,寫的更科學、更藝術、更迷人,而無須學魏書生一堂課有時只有十幾個字的板書……有的教師不善講,不善寫,善于個別輔導,完全可能成為輔導方面的專家……”。
我會認真的對待“兩課”活動中的每一堂課、每一次家訪,因為每一次都是學而彌新的機會。力求做到學校倡議的那樣“比教學,煉師能;訪萬家,鑄師魂”。
注:查看本文相關詳情請搜索進入安徽人事資料網然后站內搜索初中語文心聲教學反思。
【初中語文心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的教學反思03-27
初中語文新課改教學反思03-11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06-10
【熱門】初中語文教學反思03-10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精】03-10
【熱】初中語文教學反思03-10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薦】03-10
【薦】初中語文教學反思03-13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熱門】03-11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反思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