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學反思
古人曾這樣說過:“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蹦侨绾尾拍茏兡?變首先要反思,而且要善于反思,如何反思?作為一個從事科學教學的老師,不僅要具有精湛的專業(yè)知識和高超的教學藝術,更重要的是要善于進行教學后的反思,只有在不斷的反思過程中才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現(xiàn)我根據(jù)自身經驗談一談如何進行小學科學教學反思。
一、要充分認識科學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教學反思能不能真正地達到反思的作用,關鍵是看他們能否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能否有助于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科學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它需要教師的知識儲備更廣,因為科學涉及到物質世界、生命世界、地球與宇宙等眾多領域;需要的課前準備更為充分,因為科學學習需要有結構的探究材料,需要小組合作探究。在科學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學生早已變成教學的主體,而教師的新舊教學理念必然相互沖突,作為教師必須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轉變教學觀念,而這一過程教師必須要及時“反思”中快速地轉變過來,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從而適應當代教育的發(fā)展。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而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不是短時間內完成的,它是學生不斷地接受與內化的漫長過程。更為重要的是,早期的科學教育對一個人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為了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在學生的科學啟蒙階段即小學階段,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顯得尤其重要。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僅使學生學到科學知識,感受科學魅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到了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而形成影響學生一生的能力。
從上述看來“反思”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途徑,也是提高教學的捷徑,因此教師必須總結出自我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要認識教學反思對于教師的重要性。
二、要認識科學教學反思的誤區(qū)
雖然當前科學課還不如語文課數(shù)學課那樣受社會重視,但教師的反思也是有必要的,在反思中教師不能進入以下誤區(qū):
(1)過分強調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
科學探究是一種學習方式,是眾多學習方式中的一種,顯然不是惟一的學習方式?茖W課堂中有效的學習需要整合不同的學習方法,需要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考慮。比如說,科學實驗課就要以探究活動為主;科學考察課就要以觀察為主;科學閱讀討論課就要以閱讀、討論為主。
(2)過分追求由學生的自主探究生成知識。
新課程是強調知識的形成應該是以學生為主的探究活動形成的。但這并不等于所有的知識都要讓學生去探究,這根本不現(xiàn)實,因為有些知識受學生閱歷,器材,條件,空間等因素的限制,學生根本無法進行探究。
(3)過分重視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科學概念的形成。
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與科學概念的形成是同等重要的,它們相得益彰。在教學活動中,科學概念的形成是依賴探究活動的,且探究活動與具體的科學內容分不開的,學生對探究的理解不會也不可能脫離科學內容而孤立進行的。
三、要認真地進行科學教學反思
根據(jù)新課程的理念,課堂教學的規(guī)律及評價體系,教學反思一般從教學目標的科學性、教學內容的有序性、教學結構的整體性、教學方法的確切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反饋矯正的及時性等方面進行反思。為了使教學反思能夠深入且富有實效,我認為不一定面面俱到,根據(jù)科學課的特點,主要要進行以下反思。
(1)教材重點難點把握是否到位。備課是上課的前提,教師在備課時,都應認真分析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在哪,教學難點在哪。課后反思時,就應該反思確定的教學重點是否妥當,對知識在教材中地位的判斷是否正確;教學難點有沒有在教學預設中順利地突破。
(2)活動的設計是否嚴密、科學。科學課上概念的形成都必須借助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在活動中形成合作、交流、探究等能力并建構科學概念。因此活動的嚴密性和科學性必須是教師在課后認真反思的一個重點。
(3)材料的準備與出示時間是否恰當?茖W課的學習需要借助于一系列的探究材料,關于材料首先要反思的是這些材料是不是圍繞課堂上需要探究的問題而準備的,且所提供的材料之間有沒有特定的聯(lián)系,相互作用后能不能體現(xiàn)出有關的科學概念和事物規(guī)律——即提供的材料是不是有結構材料。其次,反思材料的出示時間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學生在科學課上對于材料關注往往會影響了整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所以材料恰到好處的出示會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和探究熱情。
(4)探究小組之間的合作是否有效。
目前科學課的學習方式是以小組合作為主,但是大部分小組活動表面看來熱鬧非凡,卻淺顯沒有深度,這是因為教師只關注了活動的形式,而沒有確立明確的目標,且組內分工不清。因此,有關小組活動的設計,在分工明確、目標確定的基礎上,首先考慮學生思維的深度,再考慮活動頻率。小組活動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理解科學的本質,絕對不能搞形式主義丟掉了本質內涵。
總之作為一名鄉(xiāng)村的科學教師,只要認識了反思的重要性,不要誤入反思的誤區(qū),認真正確的進行反思,就會在不斷的反思過程中能變、能通、能久,從而科學教育教學工作,使科學教育教學工作邁向一個新臺階。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yǎng)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fā)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學習科學課程,有利于小學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并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fā)展他們的個性,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
現(xiàn)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反思談一下。
一、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
這意味著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同時,它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性別、興趣、生活環(huán)境、文化背景、地區(qū)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教學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種子埋藏在土里,只是具備了發(fā)芽的內部條件;只有當它感受了陽光的溫暖才會發(fā)芽!
我們要做的就是使學生感受到——我是課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這對學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識、集體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二、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的過程?茖W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伙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xiàn)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茖W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了解科學發(fā)展的歷史。但也需要明確,探究不是惟一的學習模式,在科學學習中,靈活和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1、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提問題的訓練,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動的起始階段。
2、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
3、教育學生在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
4、注意搜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tǒng)計與做統(tǒng)計圖表的方法。
5、注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組織好探究后期的小結,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
綜上所述,只是本人的一點點體會,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茖W素養(yǎng)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們教學者必須重視小學科學教學。
小學科學課教學反思
―――永川區(qū)臨江小學張光和
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yǎng)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fā)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學習科學課程,有利于小學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并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fā)展他們的個性,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F(xiàn)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反思談一下:
一、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
這樣就意味著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同時,它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性別、興趣、生活環(huán)境、文化背景、地區(qū)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教學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種子埋藏在土里,只是具備了發(fā)芽的內部條件;只有當它感受了陽光的溫暖才會發(fā)芽!我們要做的就是使學生感受到我是課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這對學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識、集體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二、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的過程?茖W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伙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xiàn)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茖W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了解科學發(fā)展的歷史。但也需要明確,探究不是惟一的學習模式,在科學學習中,靈活和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1、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提問題的訓練,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動的起始階段。
2、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
3、教育學生在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
4、注意搜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tǒng)計與做統(tǒng)計圖表的方法。
5、注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組織好探究后期的小結,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
以上幾點,只是本人的一點點粗淺體會,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茖W素養(yǎng)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們教學者必須重視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
小學科學課《種子的萌發(fā)》教學反思
―――永川區(qū)臨江小學張光和
反思一:
《種子的萌發(fā)》這節(jié)課,我首先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在課前,學生自己就在家做了這個探究實驗,上課時,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各小組都能較好地分析和總結實驗結果,并得出初步的結論。課堂上學習氣氛寬松,學生參與度高。
除了探究課文中給定的幾個環(huán)境條件外,我還讓學生增加了一個項目,即探究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是否需要陽光。從而與植物生長的必需條件相比較,能加深記憶。并且這個項目只須通過生活經驗就能驗證的。
反思二:
本節(jié)教材內容中知識方面的要求,教材突出表現(xiàn)在對學生能力方面的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認識了像蠶豆這樣的種子的結構,是由種皮和胚構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葉。了解了種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可以發(fā)育成一株植物。通過探究學習,培養(yǎng)和訓練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是一門科學課,我們的科學課應引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去“探究科學”。教學中盡量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提醒學生在實驗中觀察什么,研究什么,明確每步實驗操作的目的。學生通過探究實驗來學習科學知識,探究大自然的奧秘,認識生命的可貴。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生命的熱情。
小學科學課《種子發(fā)芽實驗》教學反思
―――永川區(qū)臨江小學張光和
《種子發(fā)芽實驗》是《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生物與環(huán)境》的第2課,主要讓學生親身經歷種子發(fā)芽試驗的全過程,體驗需要控制一定條件的對比實驗方法, 培養(yǎng)學生按照實驗計劃持續(xù)觀察實驗過程和時間的能力。主要是通過“種子發(fā)芽實驗”這樣一個富有趣味性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親身經歷解決問題的經歷,通過交流實驗計劃——配備實驗裝置——猜測實驗結果——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四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根據(jù)具體問題來選擇合適的材料,并有目的地對材料進行組合,從而提高學生選擇材料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我設計的出發(fā)點是本著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自行研究解決實際問題,意識到科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因此,在上課前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目的就是將我的一些認識和觀點能在教學中有所體現(xiàn)。
就拿配備實驗裝置這一環(huán)節(jié)來說,在我最初的設想中,是在學生進行設計實驗之前,先對他們提出要求:紙盒要準備6個、注明“1”、“2”并分別寫上實驗組與對照組,綠豆6顆、紙巾6塊、實驗記錄單一份、實驗的方法按三個要求進行,分別是控制水、溫度、光照。然后要求學生根據(jù)老師的設計的實驗,回家實驗并做好記錄,
第二節(jié)上課時,我請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到講臺上,每個同學代表自己的小組講述自己所做的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有關數(shù)據(jù),這樣就把學生探索知識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最后老師做歸納性總結。學生的實驗數(shù)據(jù)基本上比較符合實際情況,有的甚至是非常接近,這是非常讓人欣喜的事。
小學科學課《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學反思
―――永川區(qū)臨江小學張光和
之前上《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我都不怎么滿意,這次也不例外。
首先是橡皮泥的問題。去年上這一課,學生的學具中有棕色的工業(yè)用橡皮泥,這種
橡皮泥最大的優(yōu)點就在水中比較硬挺,反復折騰好幾次也還能繼續(xù)使用。而今年的學具居然沒有了橡皮泥,做出這樣偷工減料的行為,這些廠家也太摳了吧!沒辦法,只好讓每個小組自行準備一小桶彩色橡皮泥。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實驗,主要分三個環(huán)節(jié):1、直接把一塊橡皮泥放入水里;2、把橡皮泥做成各種實心形狀(圓柱體、球體、正方體、長方體等)放入水中;3、做成其他的形狀(盒子形、乒乓球形、餃子形、船形、甕形、碗形等)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由于彩色橡皮泥一接觸水就容易被軟化,故我要求學生用每種顏色完成一種形狀,也就是我們說的一次性使用。特別是浮形研究,我強調這個是有技術含量的,作業(yè)本上要求是三種,我調整為每個組最少完成一個浮形。
其次是容器的問題。這一課是以橡皮泥作為媒介,研究改變物體形狀導致排開的水量變化,從而影響物體的沉浮,所以要及時觀察排水量的變化。曾經考慮過用量筒,因為它的最小單位刻度10毫升,但是量筒的口比較小身比較長,不方便放橡皮泥,而且我們學校的量筒數(shù)量也很少。最后我還是用量杯來作容器,它上面的刻度分別是50、100、150、200、250毫升。學生用的橡皮泥體積比較少,放入一塊排開的水量大約是6-10毫升,受刻度限制,這個得數(shù)只能是估計。而橡皮泥比較小塊,導致沉形和浮形排開的水量變化不是很明顯,甚至有部分小組的記錄是浮形排開的水量還小于沉形排開的水量,與理想的實驗結論相違背。
還有就是課題的問題。之前的2課都強調水中是必須把物體浸入水中,而這一課的“水中”實際上是放在水面,否則盒子形船形、甕形、碗形都無法浮起來。這樣就和前面的定義有沖突了,論壇有位叫“藍天白云”朋友提出把標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改為《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挺合理;蛘咭部梢圆桓念}目,還是放水中,這樣就只能是乒乓球形、餃子形才浮了。
從學生的實驗記錄上看,不是很支持“排開的水量越大越容易浮,排開的水量越小越容易沉”,沒辦法,科學要考試,只能把這個概念硬塞給學生了。
上好本課的幾點秘訣(參考別人的觀點):1、橡皮泥的體積不能太小,否則排開的水量變化不明顯;2、量杯的刻度,可以用直尺或刻度紙補充;3、最好是用工業(yè)用橡皮泥,可以在淘寶上買。
小學師德師風學習體會
―――永川區(qū)臨江小學張光和
何謂師德師風?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yǎng);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yè)的風尚風氣。愛崗敬業(yè),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
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yǎng)。 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依法執(zhí)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才會自覺自愿地約束自己,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
為了把教育寓于服務之中,使我們的教育得到學生的認可,成為社會滿意的教育,我認為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好服務: 第一是為學生的校園生活服務。家長信任學校,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給我們,我們就得從學生的校園生活、安全、健康著手,實施相應的服務管理,關注學校內的過激的學生事件,確保學生有一種安全和-諧的發(fā)展環(huán)境。第二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務,讓所有學生能充分、平等地從教育機會中獲益。促進全面的教學質量必須是每位教師優(yōu)先考慮的目標。滿足學生的基本學習需要,讓學生充分地發(fā)展。
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的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yè)務水平。教師的素質不高也難以教出高素質的學生。隨著“育人”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有新的內容,那么就要求老師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業(yè)務素質。視野和思維不能僅僅著眼于孩子的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應開發(fā)多方面的智力。
通過學習使我明白了:師生之間是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教師是服務于學生的,并在服務的同時教會他們怎樣做人,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
―――永川區(qū)臨江小學張光和
一個教師必須要有良好的師德,因為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力量。教師道德品質不僅是教師自身的行為規(guī)范,而且還是作用于學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與否,關系到到素質教育能否得以正確順利地實施。通過的學習,我對師德的含義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yè)的最大特點是培養(yǎng)、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質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發(fā)展。因而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樂于奉獻。必須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師對學生要有一顆慈母、仁父般的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心應來自對教育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對教育事業(yè)的強烈事業(yè)心和高度責任感。教師愛的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徹底地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如像父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對差生不嫌棄,不歧視,給他們多一點愛,就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學習上有無窮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師的成功經驗都證明了愛的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當然很重要。因為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么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于靜止的狀態(tài),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fā)生著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shù)字時代”、“互聯(lián)網時代”的今天。因而,我們這些為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tài),跟上時代發(fā)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通過學習,我深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仁父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為培養(yǎng)好下一代作出應有的貢獻!
科學教學反思
作為一個兼職的科學教師,也要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熟練的教學藝術,更重要是要善于進行教學后的反思,只有在不斷的教學反思過程中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根據(jù)自己在科學教學中的體驗,談談如何進行科學教學反思。 科學教學反思一般從教學目標的科學性,教學內容的有效性,教學結構的整體性,教學方法的確切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反饋校正的及時性等方面進行的反思,但不一定面面俱到。
比如,我在“電池”這一課時,通過自己認真鉆研教材內容,分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什么,教學難點在哪里。怎樣讓學生觀察,學生發(fā)現(xiàn)了些什么,讓他們在小組內交流。通過小組交流,使學生了解到電池分正極和負極倆部分,正極用“+”表示,負極用“-”表示。
接著讓學生自學課文內容,用各小組準備好的材料連接起來,怎樣連接起來使小燈泡亮。這樣,用實際操作來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通過實際操作,各小組交流,突破了教學難點,學生自己總結到:連接電源正極和負極,小燈泡發(fā)亮,如果電路不通,小燈泡無光。總之,電流是由正極通過導線→小燈泡→負極,小燈泡就發(fā)光。 通過上本節(jié)課,我認為是較成功的。課后使我反思到:活動課的
設計是否嚴密、科學,科學課概念的形成,教學必須借助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在活動中形成合作、交流、探究等能力,并構建科學概念。
在備課時,對小組活動的設計,在分工明確、目標確定的基礎上。首先考慮學生的思維程度,課后使我反思到:對各小組的分工也要明確,不得讓學生喜歡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在課堂中,小組交流時有的學生概念都明確。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科學教師,要認識反思的重要性,認真正確地進行反思,就會在不斷的教學過程中能變、能通、能久的從事科學教育教學工作。
【科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科學教學活動反思03-30
科學活動教學反思03-31
科學課教學反思05-10
大班科學活動教學反思03-20
大班科學教學活動反思03-29
小班科學活動教學反思03-31
小班科學教學活動反思03-31
反思幼兒教學科學活動03-31
中班科學活動教學反思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