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漁歌子教案

時間:2023-01-17 08:38:3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漁歌子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漁歌子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漁歌子教案

漁歌子教案1

  【設(shè)計理念】

  1、通過視頻品味詞的語言,豐富詞的畫面,理解古詩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作特色。

  2、把握詞眼“不須歸”,以吟誦的方式貫穿課堂,努力營造一個詩意的課堂。

  3、理解詩詞與擴大閱讀量相合,采用一篇帶多篇的做法,提高課堂實效。如:通過對比誦讀張松齡的詞,加深體會這首詞的寫作特色和詞人抒發(fā)的感情。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誦這首詞。

  2、拓展相關(guān)詩詞進行對比教學,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能力,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習慣。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nèi)容,想象并描述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體會“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所表現(xiàn)出來的詞人所追求的生活情趣。

  【教學過程】

  一、話題引入。

  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首詞,在學習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段視頻。

  師:在這段視頻中我們看到了山、桃花、流水、鱖魚和漁翁。隨著這美麗的畫面,我們還看到了一首優(yōu)美的詞,這就是千古流傳的——漁歌子(課件展示:漁歌子)

  二、介紹作者

  師:“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名,它的作者是張志和(出示課件作者簡介)

  三、初讀詩詞

  師:“漁歌子”這首詞又名“漁父”或“漁父樂”,是垂釣者、打魚人唱的歌。這首詞就是張志和在西塞山前垂釣時所唱的漁歌。

  師:現(xiàn)在就來學習一下這首垂釣者所唱的漁歌吧。

  師:我們先來讀讀這首詞:(出示課件)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四、詩詞講解

  師:張志和的這首詞輕描淡寫,全詞只有短短27個字,描繪出整個春江水暖、煙雨迷蒙的清麗景象。詩詞就是這樣,能用最少的字來表達出最多的內(nèi)容。

  這首詞開頭兩行是寫景的:“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在一片青翠的西塞山前,有雪白的鷺鷥在藍天中飛翔著。溪水兩岸夾著成片的桃花林,粉紅色的桃花隨著一絲清風翩翩落下,飄浮在水面上,無數(shù)肥美的鱖魚在水中嬉戲、追逐著!扒囿梵,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兩行是描寫漁翁的,漁翁頭上戴著青竹笠,身穿綠蓑衣,迎著斜風,冒著霏霏的細雨在悠閑地垂釣,遲遲不肯歸去。

  五、吟誦詩詞

  師:如此優(yōu)美的詩詞,我們又該如何去頌讀呢?

  師:在古時候詞是用來唱的,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做吟誦,它講究音律感,講究輕重變化。如果讀得太快了,詞中味道也就沒有了。下面老師請你們聽聽古時候的人是如何吟誦詩詞的。(出示聲頻課件)

  師:聽完這段吟誦,相信大家對如何讀好這首詞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可以在課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也來試著吟誦幾次。

  六、解答重、難點

  師:在吟誦完這首詞后,也許同學們會有一個疑問,既然天下起了小雨,為什么漁翁還不愿意離去呢?

  師:前面我們在介紹張志和的簡介時就曾經(jīng)說過,他喜歡隱居,他追求的是一種悠閑自由的生活,他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他認為在山水間釣魚是一件趣事,所以遲遲不愿意離開。

  師:雖然我們能理解張志和的這種心境,可是他的哥哥張松齡卻不這么認為,他怕隱居的弟弟忘記回家,于是也作了一首詞,詞名叫《和答弟志和漁父歌》這首詞是這樣說的':

  樂是風波釣是閑,

  草堂松徑已勝攀,

  太湖水,洞庭山,

  狂風浪起且須還。

  師:這首詞是哥哥回應(yīng)弟弟的,他希望弟弟趕緊回家,不要再留戀這些美景,但張志和向往的就是這種悠閑的生活。他的垂釣,釣來的是清閑,是飄逸。也只有這樣清閑飄逸的心,才會寫出這首千古絕唱——漁歌子。

  師:今天我們就學到這里,希望同學們能牢牢地記住張志和的這首千古絕唱——漁歌子。

  教學反思:

  詩詞講究的是物象與情意的融和。這比較符合中國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與意境是中國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

  在引導學生走進張志和的“桃花流水”時,我們得品味詩人的心境了。

  1、張志和為什么會“斜風細雨不須歸”呢?(聯(lián)系詩人的生活經(jīng)歷來體會。)

  2、將張志和哥哥張松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與張志和的《漁歌子》對比欣賞,強調(diào)“狂風浪起且須還”、“斜風細雨不須歸”,進一步感受詩人陶醉于山水的悠閑自在。

  3、張志和是“直鉤垂釣,不放魚餌“,你說他釣的是什么呢?

  讀到這里,我和學生們都早已身臨其境了,任清風撫面,任芬芳撲鼻,只仰望白鷺展翅,只俯看桃花帶露隨流水……哪還怕什么“斜風”,早是水中一尾鱖魚,張志和也釣起了我們心中的“清新、飄逸、悠閑自在……”

  是啊,學習我們古詩詞,第一要能通過詩歌(詞)的文字想象畫面,第二要聯(lián)系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來一同感受。這樣,我們就可以和詩人一起完成詩作的“意象”和“意境”了。

漁歌子教案2

  知識目標:

  1、 學習“塞”、“笠”、“蓑”三個生字。

  2、 朗讀課文,背誦《憶江南》。

  能力目標:

  1、 訓練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看注釋等方式讀懂兩首 詞的意思。

  2、 過詞中描繪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想像能力和形象思 維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 通過對兩首詞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 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化的情感。

  3、 學生感悟這兩首詞的魅力所在,培養(yǎng)學生欣賞 美、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兩首詞的意思,根據(jù)這兩首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并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前,同學們?yōu)槲覀冋故玖四惴e累的這么多的古詩,

  讓我們回到了古詩國度之中。詩和詞都是我國古代詩歌發(fā)展的高峰,成為我國乃至全世界的寶貴的文學遺產(chǎn),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詞人張志和的一首詞《漁歌子》(板書)。

  我們學過詞嗎?一起背一背吧(《憶江南》)

  2、預(yù)習中同學們收集了很多資料,你對詞了解多少?你知道詞和詩的區(qū)別嗎?(課件出示詩與詞的區(qū)別)

  師小結(jié):詩的格式整齊,每句字數(shù)相同,像我們課前背的,有五言的,有七言的,有四句的有八句的,而詞句式長短不一。詩是脫離音樂的,而詞和音樂曲調(diào)同了一爐的。

  3、太好了,我們又學習了一個新的語文知識。關(guān)于本課將要學習的詞《漁歌子》你知道多少?它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你還知道有關(guān)他的什么情況?(把你收集的資料展示出來)

  生展示所收集整理的資料,師相機點撥。

  二、初讀,感知韻律

  同學們收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非常強,這些都會幫助我們更深更好的學習這首詞,F(xiàn)在就讓我們來領(lǐng)略這首詞的風采吧,(出示課件)師讀詞(配樂)。

  1、你們喜歡這首詞嗎?

  現(xiàn)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兩遍詞

  第一遍,希望你注意詩中的三個生字,把詞讀準(課件出示生字)。

  第二遍希望把詞讀順,讀出詞的節(jié)奏

  2、指名讀

  第一名讀,請其他同學聽他的讀音是否準確。

  第二名讀,請其它同學聽他的節(jié)奏,是否有韻律,他讀的是哪種韻律?(其他同學修正)

  師指導,首詞可以用不同的節(jié)奏來讀,多讀幾個速度和停頓時間可以不一樣,但一句話中的節(jié)奏必須一樣。還要注意斷詞時要音斷而意不絕。

  3、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節(jié)奏,自由的將這首詞再讀一遍。

  師:誰愿意展示你對詞的初步掌握。

  生自愿組合讀詞。

  三、品詩,體會情感

  1、同學們讀得真好,節(jié)奏掌握得恰到好處,我們常說詩情畫意,讀詞,不但要把它詩正確讀好節(jié)奏,更重要的是讀“情”讀出詩中的“情”,作者的“情”更要讀出你的“情”你的'感受。

  2、你覺得詩中哪句話最能表達出作者的情感,最能打開你情感的閘門,放飛你多姿的想象?

  3、指名答,齊讀“斜風細雨不須歸”。這一句寓情于景,也是全詞的中心句。

  4、這句話什么意思?你體會出作者的什么感受?

  (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衰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寫出了悠閑自得之情。)

  四、精讀,想象意境

  1、古人說:感知于外而受之于心,作者是看到了什么景物讓他如此的留連不返呢?

  (白鷺、桃花、鱖魚、微風、細雨)是呀,這是一幅多生動的自然的春天的景象,你有感受嗎?(美)是呀,此景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難怪詞人——

  齊:斜風細雨不須歸。

  除了身外景物之外,還有作者生活中的原因,使他流連不歸,請同學們結(jié)合,張志和的資料來想一想。

 。ㄒ驗樗晟倬筒饺胧送竞笥衷饷饴毐懔骼穗[居于江湖,所以他不愛官場愛自由,更愛祖國的壯麗河山。)

  這美麗的畫面,閑適的情懷你能想象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課件)。

  教師配合課件中的畫面和音樂有感情的加入旁白:

 。ㄔ~人張志和,隱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他對江南春景深情贊助以及淡泊功名,流連山水的人性情懷,在詞中表露無遺。你看,江鄉(xiāng)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初春的西塞山剛蒙上幾分綠色,遠遠望顯得更加柔美,從水田里飛來的白色鷺鴛在山上低徊,引來了成群的鷺鴛輕盈的飛翔于山間、江上,也輕輕落于船頭,與漁人一共蕩舟江面,淡黃的鱖魚時而躍出水面,時而潛入江中,粉紅色的桃花開得正盛,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悠閑的漁翁頭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綠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麗,畫面多么清新,氣氛寧靜又充滿活力,可有心的作者又為它染上一層斜風細雨,整個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煙雨之中,如此寧靜又美好的畫面,)難怪——齊: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這樣一幅超凡絕塵的美景,詞人張志和用他的千古絕唱將它釋懷。

  我相信現(xiàn)在很多感想一定充滿了你的不腦袋,你想怎樣來理解這一首詞中的意境呢?回憶一下,我們都用過什么方法來理解詩文呢?

  生踴躍回答,教師出示課件,(有感情的朗讀、有個性的理解詩詞、準確的概括中心、色彩明麗的繪畫、優(yōu)美的填詞演唱、編成朗朗上口的拍手謠。)

  學生討論5秒鐘,找出喜歡的方式,要求盡量與其它組不重復(fù)。

  師:在小組活動對老師希望你一定要抓住對詩的理解,出示(課件)。那么好了,快點行動吧。

  重點抓好詞的理解,反復(fù)說透。

  匯報的順序:一讀,要求加入理解和情感;二解;三概括;四畫;五歌謠;六唱。

  師小結(jié):這么美的圖畫,這么悅耳歌謠,這么動聽的歌曲,老師相信,對這首詞你一定有新的感受了,讓我們盡情的把你的情感讀出來吧!

  齊,老師也讀

  師總結(jié)做情感的升華:你們的詩聲讓我仿佛再一次觀看了絕美的畫面,祖國萬里山河美景不勝收,希望同學們繼續(xù)收集寫景的詩篇作為積累。

  在朗朗的詩聲中,我們即將結(jié)束今天的學習,我要祝賀每一們同學,你們不僅學習了《漁歌子》,還掌握了學習古詩詞的方法。雖然詞人已作古,但是你們讓他的情,在我們這一方小小的空間中粒粒再現(xiàn),你們繼承了他博大的情懷。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同學們,學詩吧,愛詩吧,我相信,我們中華民族的這一顆瑰寶只有在你們的身上才能盡顯光華。

漁歌子教案3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并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學習詞的內(nèi)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結(jié)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師:本學期,我們接觸到了我國古代文學的新體裁——詞,大家還記得《憶

  江南》么?

  生:記得。

  師:誰能來回顧背誦一下?

  生: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師:很好,背誦得很熟練。請坐。你們還會背誦其他的詞么?(2—3人)

  生: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唐白居易《花非花》)

  生: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溫庭筠《夢江南》)

  生: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韋莊 《菩薩蠻》)

  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詞。它也和自然界的美景有關(guān)。在學習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段動畫。在觀看的時候,你們要注意,看看畫面中出現(xiàn)了哪些景物。(動畫課件出示)

  師:你能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美麗景色么?

  生:山(如果回答西塞山,可以表揚學生的預(yù)習。),白鷺,桃花,流水,一葉扁舟,細雨,漁夫。

  師:那我們再來看看唐朝詩人張志和是如何用精練的語言描繪出這副山間美景的。

  板書《漁歌子》(齊讀)

  師:從這個題目中,你能聯(lián)想到什么?

  生:漁夫、釣魚、歌曲……(漁夫所唱的漁歌)

  師:是的,“漁歌子”作為詞牌名,原來是唐代坊間的名曲,最早出自民間的漁歌。

  師:那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首垂釣者所唱的漁歌。(播放朗誦)

  師:大家都跟著朗讀,看來這首詞深深地吸引了大家,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學習。

  師:現(xiàn)在你們結(jié)合注釋自讀一下這首詞的前兩句,用筆畫出詞中所描寫的景物。

  生自讀。

  師:好了,誰來說說你找到了哪些景物。

  生:西塞山,白鷺(課件出圖),桃花(課件出圖,并引導“春天是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流水(課件出圖),鱖魚(課件出圖,并引導“春天也是鱖魚最肥美的季節(jié)”)

  師:大家找得很仔細,F(xiàn)在,你們能不能來想象一下,這些景色具體的樣子呢?(出示“填一填”)(3—4人)

  生回答。

  師:面對這樣一幅秀麗怡人的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圖,你有什么想說的么?

  生自述。

  師:這么美麗的景色的確令人陶醉其中,那我們就帶著愉悅的心情來讀一下詞的前兩句,誰先來試一試?

  個別先讀,讀完,師:你們有什么建議么?

  師:這么美麗的景色,帶給人的心情應(yīng)該是舒暢,而你們的臉上卻看不到笑容,來,一起笑一笑。

  師:很好,我們就帶著微笑來讀一讀。(一、二兩組讀)

  師:有人臉上還是沒有笑容。來,三、四兩組一起來示范給他們看看。(三、四兩組讀)

  師:很好,大家一起來讀一遍,不要忘記了

  生:微笑。(齊讀)

  師:春天是如此的美好,如此的令人心醉。那么你們還積累了哪些關(guān)于春天美景的詩句?(及時點評春天的景色)

  生:《江南春》,(唐),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煙雨朦朧的春天)

  生:《詠柳》,(唐),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春天里翠綠的柳樹)

  生: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與明月交相輝映的春江水)

  生:《絕句》,(唐)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前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鳥翔天際的春天)

  生:《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鳥語花香的春天的早晨)

  ……

  師:我們的祖先真是了不起,有這么多的描寫春天的詩句。簡練而精彩的語言道盡了春天的美好。我們被春天的美景所吸引,而漁夫也一樣陶醉其中。大家一起來看一下這副圖。(出示圖)

  師:細心觀察的同學來說一說,漁夫是怎樣一副打扮?

  生白話說

  師:我們再來看看詞中是怎么寫漁夫的打扮的?大家來讀一下。

  生齊讀。

  師:和大家描述的完全一樣?梢妼W習詩詞,除了通過注釋理解以外,看圖理解詞義也是一個好方法,大家可不能忘記了。

  師:此時,淅淅瀝瀝的春雨光臨了西塞山。那在江中垂釣的漁夫是不是也該收拾收拾工具,回家避雨了呢?

  生:沒有。

  師:你們從哪里知道的呢?

  生:斜風細雨不須歸!安豁殮w”說明漁夫不想回家,心情是悠閑自得的。

  師:讀到這里,你們有什么想問的么?

  生:這個漁夫為什么不走?是什么讓漁夫流連忘返了呢?

  生扣住詞意進行回答。

  生:是這些美景讓漁夫流連忘返的。

  師:是不是只有這些美景呢?

  生:還喜歡這樣垂釣的生活。

  師:那這時,漁夫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2—3人)

  生自述。

  師:在蒙蒙煙雨中,在春天美景的映襯下,漁夫悠閑自得地在河里垂釣。

  現(xiàn)在,你們自己先讀一下這首詞,想象一下詞中所描寫的畫面。

  生自讀。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詞意。(評價:對不對,有沒有用上好詞。)

  生回答。

  師:你們說的真好,老師仿佛也看到了這副畫卷。來,哪個組愿意來當一下這個漁夫,再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分組讀,齊讀。(注意提醒學生先笑,可適當放慢速度,注意語調(diào)的變化)

  師:大家都很投入,F(xiàn)在我們來試試,背誦一下《漁歌子》,好不好?會背的同學大聲一點背出來,不會的同學,老師允許你們可以偷看一下課本。

  生背誦。

  師:張志和筆下的漁翁垂釣是如此的悠閑自在,而柳宗元筆下的漁翁垂釣卻是另一副景象。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幻燈片出示《江雪》:“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睅煼蹲x)

  師:《江雪》中描寫的是怎樣一個漁夫?現(xiàn)在,你們輕聲自由讀一下《江雪》,看看誰找的最快?

  生:慘淡,孤獨,冷冷清清……(注意追問過程,評價:你找的真準)

  生:“絕,滅,孤,獨”都體現(xiàn)出了一副慘淡的景象。

  師:我們中國的語言真是奇妙。相同的內(nèi)容,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帶給我們的,可以是不一樣的畫面。你們還想再讀 《江雪》,感受一下么?你們愿意讀幾遍呢?

  按學生意愿讀。

  有時間可以抄寫一下《漁歌子》和《江雪》,展示好的作業(yè)。

  作業(yè): ①、選擇你所喜歡的《漁歌子》背誦一下。

 、凇⑹占渌P(guān)于山水田園風光的古詩詞。

  板書設(shè)計:

  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

  漁歌子{

  不須歸 悠閑自得

漁歌子教案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學,理解詩意。

  2、想象詩的意境,化詩為畫。

  3、吟詩成誦。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ㄒ魳罚┤藗兂Uf: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風景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鐘愛,許多詩詞佳作流傳至今。還記得嗎?白居易曾在《憶江南》中寫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那朝陽映照下的江景令詩人如此魂牽夢繞,那么煙雨蒙蒙的江南水鄉(xiāng)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聽————(歌曲)。

  你發(fā)現(xiàn)了嗎?對了,許多詩詞當時就是被譜上曲子傳唱開來的。歌中唱到的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詞:張志和的《漁歌子》。

  二、整體把握古詩:

  首先請聽周老師把這首詩讀一遍。

  我讀得怎么樣? 指名上臺劃節(jié)奏。

  下面,請大家把這首詩試讀幾遍。

  誰愿意站起來讀給大家聽? 報名讀。

  齊讀。讀完整首詩,你認為他主要寫了什么?

  你從這首詞中,感受到了一種什么情緒?

  三、細細品味古詩。

  下面,讓我們細細地品味這首詩。

  首先,請女孩子齊讀前兩句!拔魅角鞍橈w,桃花流水鱖魚肥!蹦阒肋@兩句中哪些字詞的意思?

  誰能連起來說說這兩句的意思?

  讀了這兩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者聽到了什么?

  多美啊,誰來美美地讀一讀?報名讀、齊讀。

  如此美景,無人問津啟不可惜?后兩句又寫了什么呢?男孩子來齊讀!扒囿梵,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讀了這兩句,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什么情景?

  “斜風細雨不須歸”,讀到這兒,你心中沒有疑惑嗎?

  漁人為什么不肯歸去?

  1、釣魚

  2、觀景(“可謂漁翁之意不在魚,在乎山水之樂也!”)

  張志和有個別稱叫“煙波釣叟”,晚唐時期,朝廷昏庸,社會動蕩,做官的張志和被小人誣陷,遭到削職貶官,從此他歸隱山林自得其樂,詞中的漁人可能指誰?

  如果說詞中的漁人就是張志和自己,那我們細細品味一下,這首詞表達了他一種什么樣的情懷?

  (板:熱愛自然,向往自由)

  多么開朗、豁達的個性!讓我們盡情地讀一讀。同樣是江邊垂釣、同樣遭遇陷害、貶官,老師這兒帶來了另一首詩《江雪》,誰賴讀一讀?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聰明的.孩子們,這首詩表達的還是高興的心情嗎?

  處事“寒江獨釣圖”,詩人將冰冷的心融入了這一片冰冷蒼茫的天地間,多凄涼啊!

  下面我們來玩?zhèn)變魔術(shù)的游戲好嗎?怎樣使這副圖搖身一變,變成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呢?大家出出注意吧!

  小結(jié):多奇妙。⊥瑯拥慕叴贯,同樣的遭遇,但由于詩人的性格不同,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不同,所表達的意境也就截然不同了!你們看,煙雨迷蒙間,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彩明麗卻不失柔和,看似寧靜卻又充滿活力。這是一首清麗婉轉(zhuǎn)的詞,更是一幅意境淡遠的山水畫!

  如果我們今天不美美地來吟誦一番,啟不辜負了它的詩情畫意?誰來試試?

  齊誦。

  四、作業(yè)

  根據(jù)詞作一幅畫或?qū)懸黄⑽摹?/p>

漁歌子教案5

  一、教材簡析《漁歌子》是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單元的主題是田園生活,伴隨著詩一般的語言,一幅幅清新的田園風景展現(xiàn)在眼前。翁卷、范成大、張志和更是以凝練的語言再現(xiàn)古老的鄉(xiāng)村,田園的意趣。張志和既是詩人,又是畫家,因此他筆下是一片畫意詩情。全詩動靜結(jié)合,意境優(yōu)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全詩不僅畫面美,而且情意濃。張志和十六歲,舉明經(jīng),曾獻策肅宗令招待翰林,后被貶官,不再復(fù)仕,在湖州隱居五年,后來到會稽隱居,十載后再回湖州,寫下千古絕唱《漁歌子》,傾吐了他對悠閑生活濃濃的眷戀之情。

  二、教學對象分析四年級的學生處于二、三學段的銜接期,學生的求知欲強。他們已經(jīng)有了近四年的學習經(jīng)驗,有了初步的自學能力,但還應(yīng)不斷加強。學生在課內(nèi)已學習了本組的前兩首古詩,在課外收集了其他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對于田園生活的主題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本課的學習,對田園生活的詩情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三、教學目標一、認識4個生字塞、箬、笠、蓑,指導書寫鷺等字。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詞句,并能熟讀成誦。三、體會詞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四、培養(yǎng)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積累的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根據(jù)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入境,讀中悟情。

  五、教學策略:情境教學法、誦讀感悟法、讀寫結(jié)合法

  六、課前準備(一)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二)學生課前準備:收集有關(guān)張志和的資料

  七、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預(yù)設(shè)】:

  一、初讀,建構(gòu)田園生活的主題

 。ㄒ唬┙處熡谜Z言渲染,用圖片輔助,幫助學生對單元本題溫故知新。

 。ǘ⿴熒涣,理解詞牌名。

 。ㄈ┱垖W生自由朗讀詞句,把詞句讀通順,字音讀準確

  (四)教師檢查整首詞的讀音,重點指導塞的讀音及鷺等字的書寫。

  (五)請學生再讀詞句,指導讀出詞的節(jié)奏。

  【設(shè)計意圖: 1.詞這種體載在本冊第一課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學生對其特點已有所認識。通過師生交流,再次回顧詞的特點,讓學生加深對詞的了解。2.扎實進行初讀,掃清讀音障礙,努力做到讀不通順,不開講!

  二、細讀,走近田園生活的畫面

 。ㄒ唬┱垖W生借助已有的經(jīng)驗,回顧理解詞意的方法。

 。ǘ⿲W生自主學習,理解整首詞的意思,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主學習中的見解。

 。ㄈ┓答亝R報對詞意的理解。

  【設(shè)計意圖:1.理解詞意是體會詩人情感的基礎(chǔ)。學生經(jīng)過幾年的學習,已積累了理解詞意的多種辦法。通過師生交流,回顧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讓學生自主學習,理解詞意。2.匯報交流中,進一步引導學生用自己生動的語言去描述詞意,鼓勵學生對詞意有自己的理解,相機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賞讀,觸摸一顆眷戀的內(nèi)心

  (一)教師配樂范讀,請學生談感受,讓學生初步感受詩人的不須歸。

  (二)由不須歸切入,讓學生交流匯報詩人不須歸的原因。

  1.景美中感悟不須歸。

  (1)請學生了解詞中描寫的景物。

 。2)教師配樂范讀,讓學生想象詞中的畫面。

 。3)學生交流想象的內(nèi)容,教師緊扣畫中的色彩及 飛字進行點撥,并引導學生用其他詞語來形容春景。讓學生通過多元品讀,繼而誦讀,感悟畫面的和諧與動態(tài)之美。

  (4)回讀斜風細雨不須歸,初步感悟詩人不須歸的原因。

  2.鱖魚肥中感悟不須歸。

 。1)引導學生關(guān)注肥字,讓學生交流從肥字仿佛看到了什么。

 。2)讓學生品讀前兩句詞,感悟詩人用詞的精妙。

 。3)回讀斜風細雨不須歸,進一步感悟詩人不須歸的原因。

  3.箬笠、蓑衣中感悟不須歸。

  (1)學生感悟斜風細雨,引導學生用其他的詞語形容春雨的特點。

 。2)學生品讀,繼而誦讀第三、四句詞,感受春景的寧靜之美。

  4.讓學生把感悟到的畫面用文字描繪下來,并在全班中交流,提升畫面的整體美。

  【設(shè)計意圖:1不須歸是詞眼。抓不須歸作切入點,是觸摸詩人眷戀的內(nèi)心的有效途徑。2想象詞中描繪的畫面,是本課的教學要求。詞句中描寫色彩的詞語有很多,因此引導學生在想象中感受色彩的繽紛,在交流中體會色彩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3.誦寫結(jié)合是本環(huán)節(jié)的特點。背誦的落實在于讓學生在品讀中達到熟讀成誦。而小練筆則在學生對畫面的感悟達到一定程度時,用語言文字再現(xiàn)詩境!

  四、拓展,感悟一份眷戀之情

  出示補充資料:每垂釣,不設(shè)餌,志不在魚也。讓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并讓學生提出心中的疑問。2.師生交流詩人的生平,教師補充對詩人的介紹。理解詩人不須歸的是什么地方,進而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3.教師引讀第三、四句詞,提升情感。4.補充學習詩人的另一首《漁歌子》,讓學生初步了解詞意,并朗讀積累。5.回顧詩人生平的著作,師生帶著對整著詞的感悟,一起誦讀《漁歌子》。

  【設(shè)計意圖:1. 知人論詩,以詩帶詩是教學古詩詞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是本年級的教學重點,也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教師在課堂上指導學生梳理資料,補充詩人的資料,引導學生與詩人心靈的對話,感悟一份眷戀之情。2.補充學習另一首《漁歌子》,既起到積累田園生活的詩詞的目的,又能進一步感悟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留戀之情,深化了情感。】

漁歌子教案6

  一、設(shè)計理念。

  1、通過視頻品味詞的語言,豐富詞的畫面,理解古詩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色。

  2、把握詞眼“不須歸”,以吟誦的方式貫穿課堂,努力營造一個詩意的課堂。

  3、理解詩詞與擴大閱讀量相合,采用一帶多的做法,提高課堂實效。如:通過對比誦讀張松齡的詞,加深體會這首詞的特色和詞人抒發(fā)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背誦這首詞。

  2、拓展相關(guān)詩詞進行對比教學,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能力,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nèi)容,想象并描述詞中描寫的情景。

  四、教學難點。

  體會“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所表現(xiàn)出來的詞人所追求的生活情趣。

  五、教學過程。

 。ㄒ唬┰掝}引入。

  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首詞,在學習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段視頻。

  師:在這段視頻中我們看到了山、桃花、流水、鱖魚和漁翁。隨著這美麗的畫面,我們還看到了一首優(yōu)美的詞,這就是千古流傳的——漁歌子(課件展示:漁歌子)

 。ǘ┙榻B作者。

  師:“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名,它的作者是張志和(出示課件作者簡介)

  (三)初讀詩詞。

  師:“漁歌子”這首詞又名“漁父”或“漁父樂”,是垂釣者、打魚人唱的歌。這首詞就是張志和在西塞山前垂釣時所唱的漁歌。

  師:現(xiàn)在就來學習一下這首垂釣者所唱的漁歌吧。

  師:我們先來讀讀這首詞:(出示課件)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ㄋ模┰娫~講解。

  師:張志和的這首詞輕描淡寫,全詞只有短短27個字,描繪出整個春江水暖、煙雨迷蒙的清麗景象。詩詞就是這樣,能用最少的字來表達出最多的內(nèi)容。

  這首詞開頭兩行是寫景的:“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在一片青翠的西塞山前,有雪白的鷺鷥在藍天中飛翔著。溪水兩岸夾著成片的桃花林,粉紅色的桃花隨著一絲清風翩翩落下,飄浮在水面上,無數(shù)肥美的鱖魚在水中嬉戲、追逐著!扒囿梵遥G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兩行是描寫漁翁的,漁翁頭上戴著青竹笠,身穿綠蓑衣,迎著斜風,冒著霏霏的細雨在悠閑地垂釣,遲遲不肯歸去。

 。ㄎ澹┮髡b詩詞。

  師:如此優(yōu)美的詩詞,我們又該如何去頌讀呢?

  師:在古時候詞是用來唱的,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做吟誦,它講究音律感,講究輕重變化。如果讀得太快了,詞中味道也就沒有了。下面老師請你們聽聽古時候的人是如何吟誦詩詞的。(出示聲頻課件)

  師:聽完這段吟誦,相信大家對如何讀好這首詞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可以在課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也來試著吟誦幾次。

 。┙獯鹬亍㈦y點。

  師:在吟誦完這首詞后,也許同學們會有一個疑問,既然天下起了小雨,為什么漁翁還不愿意離去呢?

  師:前面我們在介紹張志和的簡介時就曾經(jīng)說過,他喜歡隱居,他追求的是一種悠閑自由的生活,他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他認為在山水間釣魚是一件趣事,所以遲遲不愿意離開。

  師:雖然我們能理解張志和的這種心境,可是他的哥哥張松齡卻不這么認為,他怕隱居的弟弟忘記回家,于是也作了一首詞,詞名叫《和答弟志和漁父歌》這首詞是這樣說的.: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師:這首詞是哥哥回應(yīng)弟弟的,他希望弟弟趕緊回家,不要再留戀這些美景,但張志和向往的就是這種悠閑的生活。他的垂釣,釣來的是清閑,是飄逸。也只有這樣清閑飄逸的心,才會寫出這首千古絕唱——漁歌子。

  師:今天我們就學到這里,希望同學們能牢牢地記住張志和的這首千古絕唱——漁歌子。

  六、教學反思:

  詩詞講究的是物象與情意的融和。這比較符合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與意境是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

  在引導學生走進張志和的“桃花流水”時,我們得品味詩人的心境了。

  1、 張志和為什么會 “斜風細雨不須歸”呢?(聯(lián)系詩人的生活經(jīng)歷來體會。)

  2、 將張志和哥哥張松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與張志和的《漁歌子》對比欣賞,強調(diào)“狂風浪起且須還”、“ 斜風細雨不須歸”,進一步感受詩人陶醉于山水的悠閑自在。

  3、 張志和是“直鉤垂釣,不放魚餌“,你說他釣的是什么呢?

  讀到這里,我和學生們都早已身臨其境了,任清風撫面,任芬芳撲鼻,只仰望白鷺展翅,只俯看桃花帶露隨流水……哪還怕什么“斜風”,早是水中一尾鱖魚,張志和也釣起了我們心中的“清新、飄逸、悠閑自在……”

  是啊,學習我們古詩詞,第一要能通過詩歌(詞)的文字想象畫面,第二要聯(lián)系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來一同感受。這樣,我們就可以和詩人一起完成詩作的“意象”和“意境”了。

漁歌子教案7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背誦《憶江南》,引入古詩詞意境。

  2、出示《漁歌子》,介紹張志和。

 。▽τ诒臼自~的作者要詳細了解,更能體會詞的內(nèi)在深意,繼而為體會詩人的人生志趣鋪墊。

  先給學生交流作者生平的時間,然后教師補充。這樣才會使學生查找資料的愿望長久保持下去。)

  3、請學生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詞

  1、誰愿意把這首詞寫在黑板上,其他同學邊看邊小聲地讀,把生字的讀音讀準。

  2、讀這首詞,邊讀邊想,這首詞都描寫了哪些自然景物?

 。ㄒ龑W生關(guān)注詞中描寫的景物,為想象畫面做準備。)

  3、白鷺、套話、流水、鱖魚、微風、細雨,這使一幅多生動自然的春天的景象,能用自己的語言,來展示這一幅春的'畫面嗎?

  (發(fā)展語言是語文學習的目的之一,借助這些詞匯所展示的畫面,邊想象邊組織語言,用生動的現(xiàn)代語言描述西塞山邊的美麗,既接受古代漢語的熏陶,有發(fā)展現(xiàn)代語言,一舉兩得。)

  4、有感情地都自己創(chuàng)作的小散文。

  5、出示圖象。

  觀看圖像,結(jié)合自己的想象,引起共鳴。

  6、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

  三、體會情感

  1、齊讀《漁歌子》,說說如何理解“不須歸”.

  指導學生理解不歸哪兒,體會作者不回家,棄官隱居,一去不返的原因。指導學生結(jié)合張志和自稱“煙波釣徒”來理解。

  2、帶著體會到的、作者熱愛淳樸美麗的大自然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能背下來更好。

  3、總結(jié)。

  四、課堂練習

  1、讀下面的句子,想象畫面,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2、背誦一首描寫春天的詩。

  五、實踐活動

  為了更好地了解張志和、白居易,請同學們查找白居易、張志和的詩詞,并有感情地誦讀,開一個古詩文朗讀會,從朗讀中賞析古詩詞。

  板書設(shè)計;

  詞兩首

  日出江花紅勝火讓人魂牽夢繞的江南春日勝景

  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鷺、桃花、流水讓人流連忘返的西塞山邊美景

  鱖魚、斜風、細雨

漁歌子教案8

  教學目標:

  1、認識詞中的生字,掌握“箬笠、蓑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詞。

  3、體會詩詞內(nèi)容,通過想象,由詞到畫,感受到鄉(xiāng)村風光的畫意詩情;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

  4、學生感受古詩詞之魅力,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讀文和想象,能由詞到畫,感受鄉(xiāng)村的詩情畫意;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

  教學難點:體會“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 、詩詞比較,引進課題1,出示柳宗元的《江雪》與白居易的《憶江南》請同學比較二者的區(qū)別,引入詞的概念,初步了解詞的特點。

  2,板書課題,讀課題《漁歌子》,注意“子”的`讀音,因為這是詞牌名,應(yīng)讀第三聲。

  二、 初讀課文,字字落實1、請學生自由朗讀本首詞三遍,要求:讀第一遍時,把字音讀準;讀第二遍時,做到字字落實;讀第三遍時,能把詞的韻味讀出來就更好了。

  2、指導讀好“塞,鱖魚,箬笠,蓑衣”的字音。

  3、理解“箬笠,蓑衣”的意思,教與學生識字辨義的方法。

  4、反饋讀況。請幾名同學讀文,其他同學聽聽是否字字落實了。

  5、流利地,字正腔圓的齊讀本詞。

  6、在生讀的基礎(chǔ)上,師范讀,指導學生讀出《漁歌子》的節(jié)奏。

  三、走進文本,想象畫面。

  師:有人說詩詞能夠傳遞一個人的情感,能夠表達一個人的思想,其實,詩詞在很多時候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一幅幅畫面。那么張志和的這首詞中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怎樣的畫面呢?也就是說:這首詞中描寫了哪些景物?請同學們邊讀邊找出來。

  1、學生邊讀邊找景物。

  2、交流匯報。

  3、伴隨著音樂師讀詞,學生想象畫面: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嗅到什么還想到了什么,這些景物的顏色、姿態(tài)是怎樣的。

  4、先交流感受到的美妙畫面,再讓學生把整個畫面連起來具體生動地說一說,最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四、深入文本,體會寫法

  師:剛才我們似乎忘了什么?是畫中的人,青箬笠,綠蓑衣,只留給我們一個背影,老師相信你們透過這個背影能想象出漁夫的神情。

  1、學生想象漁夫的神情。(悠然自樂)

  2、體會漁夫的心情。(愉快、興奮)

  3、與《江雪》比較,體會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

  4、學生交流為什么漁夫“斜風細雨不須歸”

  5、引入張志和的生平,進一步理解“不須歸”含義。

  五、課堂小結(jié),升華情感。

  1、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總結(jié)學習方法。

  2、在配樂中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的誦讀。

  3、在輕松歡快的《漁歌子》的歌曲中結(jié)束新課。

  六、板書設(shè)計

  漁歌子

  美如仙境

  不須歸

  悠然自樂

漁歌子教案9

  一、導入: 欣賞唐宋名家名詞。

  二、自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讀《漁歌子》有什么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漁歌子》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只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游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久久不愿離去。

  五、總結(jié)升華 1、請同學們自愿理解詞意。

  2、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讀《詞兩首》。

  板書設(shè)計:

  白鷺飛斜風細雨

  漁歌子 桃花流水 熱愛大自然

  鱖魚肥 不須歸

漁歌子教案10

  課前談話:

  歇后語比賽:

  黃婆賣瓜——自賣自夸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開花——裝蒜

  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師:這兒就有一首寫孩子釣魚的詩:胡令能《小兒垂釣》。讀讀,這小孩釣魚時做什么了?再讀讀。

  師:知道姜太公釣魚的故事嗎?來說兩句。

  生:姜太公釣魚的鉤子是直的,而且不放魚餌。

  師:我還聽說,他的鉤離水面三尺,這能釣到魚嗎?

  生:不能,他是在釣有個人。

  師:哦,此話怎講?

  生:因為他在等一個好的皇帝來。

  師: 我明白了,你說的那個皇帝其實是一個王,是——

  生:周文王。后來周文王果然來了。

  師:真的,姜太公是釣來周文王對他的重用,果然幫助周武王推翻了暴政,建立周王朝。

  一、談詞,了解詞牌

  師:在中國的詩歌寶庫中,有很多詩詞是寫釣魚的。這節(jié)課,我們?nèi)バ蕾p唐代詞人張志和的詞,感受他的釣魚世界。

  師:咱們先來讀讀“漁歌子”。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古人用漢字表示音樂的節(jié)拍、旋律,這就是詞牌。比如:念奴嬌、清平樂、憶江南,還有漁歌子。有些詞牌還能表示詞的內(nèi)容,比如,漁歌子,你會想到什么?

  二、初讀,讀得有點“詞”味

  師:讀這首詞,每人最少讀三次,第一次,要讀得一字不錯,字正腔圓。第二次,要讀得有板有眼,第三次,如果能讀出點兒詞的味道來,那你很了不起。

 。ㄖ该首x)(讀音:白鷺,鱖魚,箬笠,蓑衣,斜風細雨、桃花流水要讀得像畫。)

  三、想象,品出詞中畫

  師:詞的作者是張志和,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是他的好朋友,夸他:酒酣興起,或擊鼓,或吹笛,舞筆飛墨。詞中有畫,畫中有詞。讀了這么多遍了,你眼中呈現(xiàn)什么畫面了?(閉目,聽老師配樂朗誦)

  師:你的腦海中有些畫面了嗎?試著讀一讀,腦中最清晰的那個畫面要得讓別人也能感受到。

  生:(朗讀)

  師:讀得有點兒畫面的味道了,這樣吧,動筆劃劃,這首詞中寫了哪些景物?(交流)

  師:不僅是這些景物啊,還有很豐富的色彩呢,你看到哪些色彩了?

  生:我看到西塞山是郁郁蔥蔥的,雖然詞中沒有寫到山的顏色。

  師:好,透過詞看顏色。

  生:粉紅的桃花一大片。還有白鷺和藍天的顏色。

  生:流水是綠的,因為岸邊的樹倒映在水中,水也綠了。

  生:還有青箬笠,綠蓑衣。

  師:這樣說著,我似乎覺得這畫面中還有一些聲音、還能讓人聞到一些氣息。來,靜靜地,讓我們走進這畫面中,聽——再聞聞——

 。ㄕn件:流水聲、鳥鳴聲、蛙鳴……)

  師:(音樂)遠處,連綿起伏的山云霧繚繞,一群潔白的鷺鷥撲騰著翅膀,飛向青天,近處,桃花盛開了,斜風細雨中,花瓣帶著點點晶瑩的露珠飄落水中……從你陶醉的眼神中,我看到你心中的畫面了,拿起筆,用心寫下那畫面。

  生:(寫話)

  生1:我看到……

  師:等等,你站在哪兒看的?

  生1: 站在西塞山腳下,我看到一群白鷺悠閑得飛著,發(fā)出歡樂的叫聲。桃花聲了,粉紅的一大片,倒映在水中,仿佛水也變紅了。鳥兒在枝頭歡快地跳躍著、唱著歌兒,一位老漁翁穿著綠蓑衣,戴著青箬笠,在溪上釣魚。

  生2:走在小橋上,只看見白鷺在蒼翠的西塞山前慢悠悠地飛著,發(fā)出悅耳的歌聲。溪水唱著歌兒,嘩嘩地流向遠方。吸一口氣,還能聞到桃花淡淡的清香。桂魚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著。蒙蒙的細雨飄在身上,涼涼的,真舒服。老漁翁就這樣靜靜地垂釣。

  師:這桃花,這流水,不就是——細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嗎?來,咱們對讀,你讀畫面,我讀詩句。

  生:細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

  師:桃花流水鱖魚肥。

 。信鷮ψx。)

  師:這斜風,不就是 “吹面不寒楊柳風嗎。”?

  生:吹面不寒楊柳風,風里帶著些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花香,都在微微濕潤的空氣里醞釀。

  師:這正是“斜風細雨不須歸”啊!

 。猩x畫面,女聲讀詩句)。

  師:這細雨,也正是——

  生:雨絲細細的,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大地全籠著一層輕紗。

  師:此景此情,情不自禁想吟一曲《漁歌子》。

  生:西塞山前白鷺飛……

  師:我們似乎忘了什么?是畫中的人。青箬笠,綠蓑衣,只留給我們一個背影,此時,你一定看到了他的神情了,是怎樣的?

  生:我看到他的神情是那么悠閑的,

  生:是自在的,從容的。

  生:他是快樂的。

  師:啊,青箬笠,綠蓑衣里藏著是一份悠閑和自在。來,讓我們靜靜地站在橋上,任清風撫面,任細雨飄灑,任空氣的芬芳撲鼻而來,吟誦——

  生:西塞山前白鷺飛……

  師:我們剛才通過詞去想象畫面,把短短的27個字想象成那么豐富的畫面。這是讀詩詞的好方法。

  三、拓展,品出“釣”中情

  師:讀出詞中畫,還讀出詞中人,詩詞就有這樣無限的.想象空間。讀詩歌,想象還不夠,如果我們了解詞人的生平,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了解張志和嗎?

  師:張志和不僅詩人,畫家,還精通音律。16歲,寫折子給皇帝,寫的是治國良方,皇帝很喜歡,賜名“志和”,后來因事被貶官,從此再也不作官,隱居在太湖一帶,扁舟垂釣,自稱“煙波釣徒”。他的哥哥張松齡怕弟弟隱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哥哥這首詞寫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師:這樣吧,我當哥哥,你們就是張志和。咱們來一次作詩和詩吧。

  師: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若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且須還哪!

  生:不須歸呀!

  師:弟弟啊,為何不歸?

  生:哥哥,因為這里景色太美了。

  生:哥哥,我不想去做官了,這里生活那么舒服,不用跟那些官場上的人爭斗了。

  生:哥哥啊,看到那些官場上的人那么明爭暗斗,我實在不想跟他們一起,在這里,我天天在釣魚,多舒服啊。

  師:兄弟啊,聽說你是直鉤垂釣,不放魚餌,你釣到了什么哪?

  生:我釣的是自己悠閑的生活。

  生:我釣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

  師:明白了,世人哪得識深意,此翁取適非取魚!張志和就這樣直鉤垂釣,天天在溪流邊,這溪流就成了他的一面鏡子,每天透過這面鏡子,想著想著,仿佛自己就是跟一些神仙高人在談話。后來寫成《玄真子》。

  師:我們恍然大悟,張志和垂釣,釣來清閑,飄逸。也只有這樣清閑飄逸的心,才會寫出這樣的千古絕唱。讓我們再來誦讀。(配樂)

  四、延伸,研究“釣”之蘊

  師:垂釣,正是有這樣豐富的內(nèi)涵,所以,古詩就有很多寫垂釣、漁翁的詩歌。

 。ㄕn件出示)

  絕句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配情景圖)

 。R讀)你的腦中一定有了很多問號,請說說。聯(lián)系他的生平,也許你會有所了解。

  師:柳宗元的這一釣,也許有更多的含義,這并不是我們童年純真的心靈用三言兩語便能讀透的,就讓它做為一個問號保留在我們的心靈中,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和你們對詩歌的那份執(zhí)著和熱情,你會讀得越來越多的含義。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 只在蘆花淺水邊。

  魚翁 柳宗元

  魚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消日出不見人,G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釣魚詩 唐 李賀

  秋水釣紅渠,仙人待素書。

  菱絲縈獨繭,菰米蟄雙魚。

  斜竹垂清沼,長綸貫碧虛。

  餌懸春蜥蜴,鉤墜小蟾蜍。

  詹子情無限,龍陽恨有余。

  為看煙浦上,楚女淚沾裾。

  像張志和一樣,他們的生命經(jīng)歷不同,對“垂釣”也有不同的體驗,所有就有了這些耐人尋味、發(fā)人深省的詩歌。要讀懂這些詩歌,我們得聯(lián)系詩人的生活經(jīng)歷。

漁歌子教案11

  教學目標:

  1、認識詞中的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詞。

  3、體會詩詞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yǎng)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體會詩詞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讀詩,走進詞的美

  我們隨著詩人那優(yōu)美而凝練的詩句一路從“接天連夜無窮碧”的夏,“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秋,走進了銀裝素裹的冬,細雨霏霏的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流連于江南美麗的春景,在張志和的《漁歌子》中觀景、悟情。

  二、讀詞,讀出詞的韻

  1、板書:張志和。張志和是唐代的詞人,16歲就因才華出眾而深得皇帝的賞識,賜名張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

  2、今天我們就將學習他寫的一首詞。板書:漁歌子。指名讀。漁歌子和如夢令一樣,都是詞牌名,是古人用來表示音樂的節(jié)拍和旋律,有一定的節(jié)奏和韻腳。所以這里的“子”不能讀輕聲。再讀“漁歌子”。

  3、同學們,請你拿好的書本,認認真真地讀讀這首詞。老師要求每個同學最少讀三遍,第一遍,要讀得一字不錯,第二遍,要讀得字正腔圓、有板有眼,第三遍,如果能讀出點兒詞的韻味來,那你很了不起。

  4、檢查初讀效果。(指名讀詞,齊讀。)

  A“鱖”注意讀法和寫法。

  B箬笠、蓑衣見過嗎?你知道箬笠是用什么編的?(竹子)所以,是(竹字頭)!八蛞隆笔怯貌菥幍,所以是(草字頭),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常用的避雨工具。(圖片)

  三、想象,品出詞中畫

  1、張志和不僅詞寫的美,畫也畫得好。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就這樣夸他:酒酣興起,或擊鼓,或吹笛,舞筆飛墨。詞中有畫,畫中有詞。請你閉上眼睛,用心感受這詞中畫。

  2、交流畫面。你聽出來了嗎?這首詞中還藏了一幅美麗的'畫呢。你在這畫里看到了什么?

  (西塞山、白鷺,鱖魚,箬笠,蓑衣,斜風細雨、桃花流水)

  白鷺飛:快讀,帶勁地飛,慢讀,悠閑地飛,快活地飛。快活的白鷺成群地起飛了,咱們一起讀……青山、白鷺,一動一靜,這是一幅多么明麗、和諧的畫面。

  鱖魚肥:一個“肥”字道出了正是垂釣好時光。桃花紅、溪水藍,鱖魚跳,這是一幅多么艷麗、生動的畫面!

  斜風細雨:江南的春色,必定少不了“斜風細雨”,它帶給你怎樣的感覺?一個“斜”字,寫出了春風的柔,春雨的細,如此美景,怎么不令人陶醉,怎么不令景中之人流連忘返。

  如果說,這就是張志和筆下的那一幅畫卷,我們應(yīng)該怎樣把這些景物添在這幅畫卷中呢?

  3、描繪畫面。

  這山、這水、還有這雨中桃花,箬笠蓑衣,構(gòu)成了一幅蒙蒙煙雨中的山水畫。同學們,當我們揮舞畫筆,你準備給這些畫面圖上怎樣的色彩?

  綠: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青箬笠,綠蓑衣:我們生活中所見的箬笠、蓑衣都是棕色的,為什么在張志和的筆下卻是青色的、綠色的?難道是他錯了嗎?

  這青山、綠水,這一篇綠意盎然,讓我們想起了王安石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

  4、想象寫話。

  張志和的《漁歌子》給我們呈現(xiàn)出來的這幅畫面中,不僅有景物,還有聲音,你聽——(流水、鳥鳴)

  甚至我們還能聞到春天的氣息,你能聞到嗎?(春天泥土的氣息,雨絲拂過臉頰的氣息。)

  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漁歌子》里的春天,到詞中去聞一聞,用心去讀一讀吧——配樂

  5、拓展積累。

  (1)這桃花,這流水,不就是——細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嗎?來,咱們對讀,你讀畫面,我讀詩句。(師生、男女對讀)

 。2)這斜風,不就是“吹面不寒楊柳風嗎”?出示句子,學生齊讀。這不正是“斜風細雨不須歸”嘛!

 。3)這細雨,也正是——出示句子,學生齊讀。

  (4)此景此情,讓我們情不自禁地吟起——一曲《漁歌子》,學生讀詞。

  6、走進獨釣者。

  這情、這景,讓我們沉醉其中。我們似乎還忘了什么呢?是畫中的人。青箬笠,綠蓑衣,只留給我們一個背影,此時,你一定看到了他的神情了,是怎樣的?(悠閑、從容、自在、快樂)

  是啊,青箬笠,綠蓑衣,藏著是一份悠閑和自在。來,讓我們靜靜地站在岸邊,任清風撫面,任細雨飄灑,任空氣的芬芳撲鼻而來,吟起這一首《漁歌子》——

  四、拓展,品出“釣”中情。

  1、走進詞人。

  就是這樣一首《漁歌子》,詞中有畫,詞中含情。張志和自稱是“煙波釣徒”。流連于青山綠水之間,所以,他才能深情地寫下《漁歌子》,讀——

  可是張志和的哥哥張松齡怕弟弟流連忘返,隱居不再回家,就作了一首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其中有兩句是這樣的,你知道哥哥在勸弟弟什么?(這是在勸弟弟早日回家。

  2、和詞悟情。

  現(xiàn)在,老師來當哥哥,你們就是張志和。我用哥哥的詞來勸,你們就用弟弟的詞來答。

  一和: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二和:狂風浪起且須還。

  三和:且須還哪。

  一問:賢弟啊,你為何不歸?

  二問:據(jù)說張志和在垂釣時是直鉤垂釣,不放魚餌,你釣到了什么哪?(美麗的風景,自在的生活。)

  你真是一個富有詩意的人!這就是張志和一生的追求。(板書:心志平和)

  一讀:明白了,世人哪得識深意,此翁取適非取魚!張志和就這樣直鉤垂釣,天天在溪流邊,這溪流就成了他的一面鏡子。他多么希望自己能遠離世俗的爭斗,在這樣和諧秀麗的大自然中自由生活——讀

  二讀:他是多么希望人們都能以自己的勤勞,換得這樣一份安寧的生活——讀

  三讀:我們恍然大悟,張志和的垂釣,釣來清閑,出世。也只有這樣清閑出世的心,才能寫出這樣的千古絕唱。讓我們再來誦讀。

  五、延伸,研究“釣”之蘊。

  垂釣,正因為具有這樣豐富的內(nèi)涵,所以,歷代古詩就有很多是寫垂釣、漁翁的生活。

  出示幾首古詩,學生齊讀。

  讓我們記住這位千古詞人——張志和。記住這首千古絕句——《漁歌子》。

漁歌子教案12

  一、聯(lián)系舊知,導入新詞

  師:同學們,這個學期,我們學過一首詞,叫——

  生:(齊答)《憶江南》。

  師:請大家一起背誦《憶江南》,預(yù)備起。

  生:(齊背)憶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師:這節(jié)課我們再學一首詞《漁歌子》,作者是唐代詩人張志和。(板書:漁歌子張志和)

  [評析:這是學生第二次學詞,從復(fù)習學過的詞入手,是很有必要的,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能喚醒學生關(guān)于詞的記憶。此時,教師不必再講長短句、詞牌名等詞的基本知識了。]

  二、指導朗讀,初步感知

  師:“漁歌子”是詞牌名,看到這個題目,你能猜一猜這首詞寫了些什么嗎?

  生1:可能寫漁夫唱歌吧?(生笑)

  生2:不對,應(yīng)該講漁夫的生活。

  生3:寫釣魚的情景。

  師:詞的詞牌名與內(nèi)容一般沒有關(guān)聯(lián),但有些卻有聯(lián)系,如張志和的《漁歌子》就是描寫漁翁的生活,表現(xiàn)了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請大家打開書本,自由朗讀這首詞。注意,仔子細細讀上四遍,前兩遍要注意詞當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詞念得字正腔圓;后兩遍要注意把詞讀通順,注意詞句內(nèi)部的停頓,明白了嗎?

  生:(齊答)明白。

  [評析:詞牌名與詞的內(nèi)容的關(guān)系比較復(fù)雜,三言兩語無法說清楚。這里讓學生根據(jù)“漁歌子”詞牌名猜測詞的內(nèi)容,很有新意,設(shè)計比較巧妙。]

  師:自由練習朗讀,開始。

  (生自由讀《漁歌子》。)

  師:(課件出示《漁歌子》。)好,誰來讀一讀《漁歌子》?其他同學注意聽,看字音讀準了沒有。

  生:漁歌子,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讀的字正腔圓,真不錯!“西塞山”的“塞”是多音字,念sài,“白鷺、鱖魚、箬笠、蓑衣”四個詞語中都有生字,但她讀準了。誰再來讀一讀?

  (接著請三位學生讀詞,學生互相幫助正音。)

  師:想讀的同學這么多,那好,我們一起讀,開始!

  生:(齊讀)漁歌子,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很好!誰再來讀一讀《漁歌子》?你來讀,其他同學仔細聽,他在讀詞時,句子中間是怎么停頓的?是不是讀得有板有眼?

  生:(朗讀)漁歌子,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很好,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位同學在讀“西塞山前白鷺飛”的時候,哪個地方停頓了一下?

  生:他在“西塞山前”的后面停頓了一下。

  師:你還注意到?jīng)]有,他在讀“桃花流水鱖魚肥”和“斜風細雨不須歸”時,哪兒停頓了?

  生:“桃花流水”、“斜風細雨”的后面都停頓了。

  師:你們都聽出來了嗎?

  生:(齊答)聽出來了。

  師:對,這就叫有板有眼。古詩詞特別講究音律和節(jié)奏,讀的時候要有板有眼,像詞人一樣讀。來,我們一起讀。

  生:(齊讀)漁歌子,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有些孩子還隨著節(jié)奏搖頭晃腦的,有意思。來,我們模仿這些同學讀。

  生:(齊讀)漁歌子,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評析:引領(lǐng)學生誦讀是經(jīng)典詩詞教學之根本。按照朗讀規(guī)律,一般要經(jīng)過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這三個階段。因此,朗讀指導也得體現(xiàn)這樣的層次,要體現(xiàn)學生從不會到會的認識過程,每次讀要有明確的目的。上面的讀是前兩個層次——讀正確,把詞讀得字正腔圓;讀流利,讀得抑揚頓挫,有板有眼。指導的技巧在于先讀后導,讓學生在讀中自己去體悟。如“其他同學注意聽,看字音讀準了沒有”,“你來讀,其他同學仔細聽,他在讀詞時,句子中間是怎么停頓的?是不是讀得有板有眼?”“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位同學在讀‘西塞山前白鷺飛’的時候,哪個地方停頓了一下?”等等。在自然的.引導下,學生不僅習得了朗讀的基本技巧,而且對詞意有了初步的感知,為接下來想象畫面、理解詞意作好了鋪墊。]

  三、想象畫面,深入感悟

  師:有那么一點詞人的感覺了!這首詞很優(yōu)美,用古人的話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稘O歌子》描繪的景象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老師讀詞,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師配樂朗誦《漁歌子》,學生靜聽想象。)

  師:同學們,你們剛才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誰來說一說?

  生1:我看到了一座山,叫西塞山,山前一行白鷺在飛翔。桃花開了,小河的流水里鱖魚長得肥美。一個人戴著箬笠,披著蓑衣,在斜風細雨中不需要回家。

  師:這人在斜風細雨中做什么?請說完整。

  生1:哦,他在斜風細雨中釣魚,不想回家。

  師:這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象?從什么地方看出來?

  生2:是春天,我從“桃花流水”看出來的。

  生3:桃花開的時候,一般是陽春三月。

  [評析:邊讀文章,邊想畫面,這是重要的閱讀方法。尤其對于那些景美情深的課文,更適合于采用這樣的方法!稘O歌子》語言洗練,詞人用白描的手法,寥寥數(shù)語,勾勒出了動人的江南水鄉(xiāng)圖。

  從語言形式上看十分簡單,但內(nèi)涵卻十分豐富,簡潔的語言反而給了讀者無限想象的空間。這樣邊聽邊想象畫面的做法至少有三點好處: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把文字轉(zhuǎn)換成畫面是需要語感的;二是有助于理解詞的意思;三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師:對。是的,是春天,春天充滿了詩情畫意。想不想用簡筆畫畫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畫。

  (師生一起畫畫,教師畫在黑板上。)

  師:畫面配有文字才好呢!跟著老師一起書寫。

  (師生一起書寫“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箬笠、蓑衣、斜風細雨”,教師隨機作寫字指導。)

  師:好,請大家指著各自畫的畫,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詞的意思。

  (生各自說詞意。)

  [評析:將畫畫、寫字和口語表達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設(shè)計比較高明。這不是為了體現(xiàn)學科整合,而是實實在在的語文實踐活動。要畫好畫,必須對詞有準確的理解;而畫畫的過程,也是感悟詞意的過程;在相應(yīng)景物旁寫詞語,對照畫面說話,這樣的訓練不僅新穎,而且有實效。]

  師:這么美的畫面,這么美的詞,最適合用美讀了。像老師剛才一樣讀。

  生:(齊讀)漁歌子,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能給人美的感覺,但還不夠。為什么呢?沒有請詞人來呀!面對此情此景,詞人會說些什么?他心情如何?

  生1:他會說,“大自然真美,我被陶醉了!

  師:好,你就是詞人,陶醉地讀。(生1讀。)

  生2:他可能會說,“這兒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簡直是世外桃源啊!”(掌聲)

  師:你詞匯豐富,知識豐富,還知道“世外桃源”哩。好,你嘗試讀出這種感覺吧!(生2讀。)

  生3:我想他的心情一定是愉悅的,就是賞心悅目。

  師:好,你賞心悅目地讀。(生3讀)

  師:除了“賞心悅目”,還可以用什么詞語形容詞人的心情?

  生4:心曠神怡。

  生5:悠閑自在。

  生6:自由自在。

  生7:悠然自得。

  師:(指剛才答問的四個學生)請你們悠然自得地讀一讀。(生4、5、6、7讀。)

  師:來,我們不看書,一起來吟誦。你就是詞人,面對青青西塞山,看那白鷺展翅飛翔,身旁桃花爛漫、流水潺潺、斜風細雨,把身心放到詞中間,讀!

  生:(齊讀)漁歌子,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評析:在讀中想象,設(shè)身處地,感悟詞情,讀出詞情,是這一板塊的重點。詞情如何讀出來?先由教師范讀,閉眼遐想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并把這樣的景象用簡筆畫畫出來,看到這樣的美景,讀到這樣的美詞,學生心中的美感油然而生。然后,把詞人請進來,體會詞人會說什么,心情怎樣,引導學生交流真實的感受。“好,你就是詞人,陶醉地讀”,“你詞匯豐富,知識豐富,還知道‘世外桃源’哩。好,你嘗試讀出這種感覺吧!”“請你賞心悅目地讀”,“請你們悠然自得地讀一讀”等等。學生的感悟發(fā)自內(nèi)心,獨具個性,讀出來的感覺也不一樣,這是真正個性化的閱讀,完全以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為前提。]

  四、質(zhì)疑問難,提升情感

  師:《漁歌子》讀到這里,你還有什么疑問嗎?(生默讀,思考。)

  生:我不懂“青箬笠,綠蓑衣”。

  師:你可以借助書上的注釋理解。

  生;我看了,但還是不明白。

  師:我知道了,像這樣的避雨工具早已被淘汰了,所以你根本沒有看見過。但沒關(guān)系,這應(yīng)該不影響你對整個詞的理解。

  [評析:學生的第一個提問很有意思,粗略一看似乎不是問題,因為書上有“青箬笠,綠蓑衣”的注釋?蓪W生為什么還要問呢?真的僅僅是因為沒看見過這兩樣東西嗎?其實,一實習老師上這一課時,設(shè)計了這樣的問題:箬笠、蓑衣一般是棕色的,可是在這兒,為什么是青色、綠色的呢?我當時覺得這個問題有些牽強,所以沒采用。但是,我還是可惜沒有追問下去,因此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教學契機。]

  生:為什么漁夫在斜風細雨中“不須歸”呢?

  師:問得好!讀一讀詞,想一想為什么。

  生:因為他戴了箬笠,穿了蓑衣,不怕風雨。

  生:因為他想多釣一些鱖魚。(生笑。)

  師:詞人張志和年少得志,曾經(jīng)是朝廷命官,后來因得罪權(quán)貴被貶官,他干脆辭官不做,隱身于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以游賞為樂,以釣魚為趣,過起了天大地大四處是我家的游歷生活,以至常年不回家。他的大哥張松齡擔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寫了一首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勸弟弟回家。(課件出示張松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師:下面,我來當哥哥,你們當張志和,我們一起來對讀兩首詞。

  “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齊讀)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齊讀)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齊讀)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且須還。

  生:(齊讀)不須歸。

  師:(指生)志和啊,你為何不歸?

  生1:西塞山的風景太美了,我完全沉浸在風景里,不想回家。

  生2:我愛大自然,大自然就是我的家。

  生3:春光這么好,我想多玩會兒。

  師:是啊,你們真是張志和的知音。來,知音們,讓我們讀出張志和的心聲。

  (分小組誦讀。)

  [評析:這一片段借用了實習老師的做法,覺得設(shè)計得好,能打動人,便采用了。事實上,簡介詞人的生平、性格,對于進一步體會情感很有裨益。和學生對讀一節(jié)很有感覺,我和學生一方面被親情感染,一方面又被親近大自然的灑脫包圍,讀得投入、動情,讀出了詞的韻味。至此,讀出感情的教學目標落到了實處。]

  五、作業(yè)

  師:誰能用優(yōu)美的詞語形容江南水鄉(xiāng)春雨中的景物?(課件出示習題)

  ( )的西塞山( )的白鷺( )的桃花

  ( )的流水( )的鱖魚( )的微風

  ( )的細雨( )的斗笠( )的蓑衣

  ( )的漁夫( )的江南( )的景色

漁歌子教案13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鱖”、“箬笠”、“蓑衣”的音、形、義。

  2、理解《漁歌子》的詞意,試著邊讀邊想象,感受畫面美,體會詞人的思想感情。

  3、培養(yǎng)閱讀,朗誦詩詞的興趣,養(yǎng)成課外主動欣賞、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

  理解《漁歌子》的詞意,感受畫面美。

  難點:

  體會詞人所表達的情感,學會欣賞,誦讀,養(yǎng)成積累古詩詞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音樂)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風景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鐘愛,許多詩詞佳作流傳至今。還記得嗎?白居易曾在《憶江南》中寫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那朝陽映照下的江景令詩人如此魂牽夢繞,那么煙雨蒙蒙的江南水鄉(xiāng)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聽————(歌曲)。歌中唱到的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詞:《漁歌子》。

  2、《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名,古人用漢字表示音樂的節(jié)拍、旋律,這就是詞牌。比如:念奴嬌、清平樂、憶江南。有些詞牌還能表示詞的內(nèi)容,比如,漁歌子,看到這個詞牌,你會想到什么?是啊,漁歌子作為詞牌們,最早出自民間的漁歌。

  3、有誰知道這首詞是誰寫的?(板書張志和)(原名張龜齡,后賜名張志和,后因事被貶,隱居江湖間,自號“煙波釣徒”,能書善畫,長于音樂。

  二、整體把握古詩:

  1、首先請聽張老師把這首詞讀一遍。注意難讀字的讀音。

  抽讀:鱖魚青箬笠(竹子編成的像草帽一樣的斗笠,所以是竹子頭)綠蓑衣(草字頭)

  2、請同學們自由讀詞,邊讀邊在書上劃出詞的節(jié)奏。指名上臺劃節(jié)奏。請你讀給大家聽好嗎?齊讀。

  3、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是張志和的好朋友,夸他:詞中有畫,畫中有詞。讀著這首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垂釣者)(評價語:你關(guān)注到了這畫里的人。 樂而忘歸,樂不思蜀,你關(guān)注到了畫里的顏色,如夢如幻)

  大家都關(guān)注到了畫面的美,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桃紅。色澤鮮明但有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讓我們看著這幅畫面,一起誦讀這首詞。齊誦。

  5、這畫面不僅有動人的顏色,還有動聽的聲音。(播放聲音)還有迷人的味道(出示桃花圖)你聽到了嗎?聞到了嗎?請把你所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用流暢優(yōu)美的`句子寫下來,要寫出畫面的色、聲、味。(出示無字圖片)

  6、學生寫話。5分鐘。

  7、指名朗讀學生所寫的話。

  8、這樣聲色味俱全的美景就濃縮在張志和27個字里。讓我們一起有感情誦讀。

  三、體會中心

  1、你對張志和有什么了解?(原名張龜齡,后賜名張志和,后因事被貶,隱居江湖間,自號“煙波釣徒”,能書善畫,長于音樂。)

  2、也有一位被貶的詩人寫了一首詩。出示《江雪》指名朗讀。這兩位被貶詩人在詩詞中抒發(fā)的情懷一樣嗎?

  《江雪》這首詩中你讀到的是什么?(孤獨、寂寞)詩人將冰冷的心融入了這一片冰冷蒼茫的天地間,多凄涼!

  《漁歌子》里你讀到的是什么?(恬靜、悠閑、閑適、淡泊、自由、對自然的熱愛)

  3、你從這首詞中的哪里讀出了悠閑、恬靜?

 。1)不須歸:想象自己就是張志和,一行白鷺飛上天空,空氣里彌漫著桃花的芬芳,清脆的鳥鳴,溪流的叮咚是大自然演奏的天籟之音。風來了,雨來了,你回去嗎?(連指數(shù)名)不想回到哪里去?(家、官場里)遠離世俗,寄情于山水間。

 。2)據(jù)他的好朋友顏真卿記載:張志和的魚鉤是沒有魚餌的,有魚餌,魚才會上鉤,沒有魚餌,會釣到魚嗎?可是張志和卻說他釣到很多很多,在這里,張志和釣到了什么?(快樂、悠閑、自由、風光、愉快?)

  是啊,現(xiàn)在我們知道張志和志不在魚,而在于山水也。

  預(yù)設(shè):肥?(壯、大、胖)有什么感覺?(鮮、嫩、好吃)

  美景襯托美好的心情。

  這才有了千古名篇《漁歌子》讓我們再次朗讀,要讀出味兒來。

  4、剛才我們了解到張志和本不叫張志和,而叫張龜齡,龜?shù)膲勖呛荛L的,張志和的父親是希望他健康長壽。但我們從他后來的名字看,張志和的志向是什么?

  志和這兩個字就是“心志平和”。這就是張志和畢生的追求

  心志平和就是張志和,心志平和就是漁歌子。

  老師帶讀:全詩。

  5、小結(jié):這是一首清麗婉轉(zhuǎn)的詞,更是一幅意境淡遠的山水畫!

  6、此詞吟成后,便在民間傳唱開來,而且還流傳海外。就讓我們再次聆聽著千古絕唱。(播放歌曲)

  學生學唱

  四、拓展

  1、讓我們帶著對春天春景的向往和張志和的這份淡薄寧靜,一起來欣賞兩首描寫春天的詩。出示:《錢塘湖春行》《春日》

  自由讀一讀,指名讀一讀。

  課后,我們可以像今天一樣對這兩首詩進行深入的理解。還可以收集更多描寫春天的詩歌。

漁歌子教案14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飛翔,桃花盛開,水流湍急,水中的鱖魚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江面小舟中,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和細雨,在江面上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離去。你可以買本工具書,這些解釋都有。例如教案、字詞句篇等,挺好的,我們這的學生,都是在用,老師也在用

  是詞,《漁歌子》是詞牌名!  稘O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是唐代詩人張志和的一首詞。這首詞開頭兩句寫垂釣的地方和季節(jié)。這兩句里,出現(xiàn)了山、水、鳥、花、魚,勾勒了一個垂釣的優(yōu)美環(huán)境,為人物出場作好了鋪墊。詞的后兩句寫煙波上垂釣。尾句里的“斜風細雨”既是實寫景物,又另含深意。這首詞通過對自然風光和漁人垂釣的`贊美,表現(xiàn)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原文: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作者: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在網(wǎng)上搜點課件或教案,看看別人怎么教。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并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nèi)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結(jié)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有關(guān)詞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唐宋名家名詞。

  讀生字:塞箬蓑

  二、自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讀《漁歌子》有什么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自讀詞,提出疑問。

  三、細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漁歌子》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只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游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久久不愿離去。

  四、總結(jié)升華

  請同學們自愿理解詞意。

  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漁歌子教案15

  教師簡介

  1996年畢業(yè)于南平師范,小學語文高級教師。從教十余年來,多次在市、區(qū)課堂教學比武和演講賽中獲獎;一直致力于語文教學實效性的探究,注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形成自己自然質(zhì)樸又不拘一格的教學風格。

  設(shè)計說明

  古詩詞是我們民族文化寶庫里最亮麗的瑰寶,作者將自己的悲或喜、情與物,濃縮在方寸之中,讀來令人神思激蕩!稘O歌子》這首詞生動地描繪了大自然生機勃勃的優(yōu)美春色和垂釣時那種悠然自得的意境,情景交融,顯示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生活的情感。

  本節(jié)課重點抓住詞眼“不須歸”,展開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文本,通過引導學生朗讀、思考、想象、表達等實踐活動,理解詞的內(nèi)容,感受詞的意境,欣賞詞的語言美,體會作者的情懷,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經(jīng)典文化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讀通讀順全詞,理解大意,感受意境,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誦讀全詞,背誦全詞。

  3、引導學生體會古典詩詞的語言之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經(jīng)典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想象,體會詞的意境。

  2、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體會詞的意境之美,感受語言文字之美。

  教具準備:

  1、音樂 2、圖片 3、作者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學,感知詞的內(nèi)容

  1、由張志和的別號——“煙波釣徒”引入教學,板書揭題。

  2、生自由讀詞,要求讀準字音。

  3、正音,認讀“箬笠” “蓑”。指導生字書寫,掌握“塞” “鷺”的結(jié)構(gòu)特點。

  4、齊讀全詩。

  二、質(zhì)疑細學,體會詞的內(nèi)容意境

 。ㄒ唬┳h詞眼,初步體會“不須歸”的含義。

 。1)“不須歸”是什么意思?相機理解“須”的含義。

 。2)提出問題:為什么作者覺得沒有必要回去呢?

 。ǘ┮龑胂,體會詞的景色之美

  1、一讀全詞,發(fā)現(xiàn)美景之多。

  2、二讀全詞,描繪景物色彩之美。

  引導學生將色彩與景物聯(lián)系起來,體會詞的色彩之美。

 。1)找出詞中已有的白、青、綠三種色彩。

  (2)體會隱藏在“西塞山、桃花”等字詞后面的色彩。

  3、三讀全詞,體會景物動態(tài)之美。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畫面,展開想象,學會用上排比、擬人、比喻等手法,將心中的畫面說具體,體會景物動態(tài)之美。

  4、議一議,將感受到的色彩之美、動態(tài)之美,較完整地描繪出來。

  引導生用上“我喜歡這( ),你看——”的句式

  三、品悟詞眼,感悟詞人心境

 。ㄒ唬┢纷x詞句,體驗意境之美 。

  1、重點指導朗讀一二兩句。

 。1)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2)運用個別讀、小組讀、齊讀等不同形式的朗讀,開展朗讀訓練。

  2、引讀一二兩句。

 。ǘ┙庾x詞眼,體會“不須歸”的情懷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遠山傳來悠悠的呼喚……面對此情此景,張志和的感受怎樣?請用詞中的句子的回答。

  2、指導學生朗讀體會“斜風細雨不須歸”意境。

  3、深入理解“不須歸”。

 。1)簡介張志和生平。

 。2)小結(jié)。

  4、齊讀全詞

  四、多種形式誦讀,演繹心中的《漁歌子》

  1、師生合作,學習多形式的朗讀

 。1)師生配合讀,引導體會詩詞一詠三嘆回環(huán)復(fù)沓的表達方法。

 。2)生生配合讀,選擇自己的伙伴一塊兒讀 。

  2、啟發(fā)學生把板書補充完整,改編成童謠。

  3、師生合作,利用童謠引讀全詞,誦讀《漁歌子》。

  五、總結(jié)全詞,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shè)計

  漁歌子

  西塞山前

  白鷺高飛

  桃花流水

  不須歸 鱖魚正肥 樂而不歸

  青青箬笠

  綠綠蓑衣

  斜風細雨

【漁歌子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漁歌子》教案03-05

漁歌子語文教案02-16

小學四年級漁歌子教案03-13

漁歌子·荻花秋原文及賞析08-23

漁歌子·楚山青原文及賞析11-13

漁歌子·柳垂絲原文及賞析04-28

漁歌子·柳垂絲原文及賞析08-19

漁歌子·楚山青原文翻譯及賞析08-14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原文及賞析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