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中國大歷史》讀后感

時間:2024-09-07 13:29:27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國大歷史》讀后感范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大歷史》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大歷史》讀后感范文

  最近看完了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

  從小就喜歡歷史。我印象中自己真正看完的第一本書就是《上下五千年》。那套書一共厚厚的三冊,是寫給小學生看到的,多是一個個的小故事。從那時起,我就喜歡上了歷史。上學時開學發(fā)的新書,歷史課本從來都是第一時間拿回家先翻完了的。但是,斷然不敢說自己懂中國的歷史,事實上我真正開始對中國歷史開始有點自己的理解,那都是上大學之后的事了。即便是現(xiàn)在,對于中國的歷史,我也只是翻過一兩本書,看過些別人講述的歷史故事,而把歷史當做一門學問,好好研究一下,就當這本《中國大歷史》是個開頭吧。

  這本書很早就聽過,這次翻看,沒我想象的晦澀,但是有些內(nèi)容確實值得多次研讀。我比較感興趣的是,作者從多個角度,論證了是什么力量或者什么原因造就了今天的中國?

  一、地理環(huán)境因素

  “易于耕種的纖細黃土、能帶來豐沛雨量的季候風,和時而潤澤大地、時而泛濫成災的黃河,是影響中國命運的三大因素!

  正如同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人類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生存的問題。在物質(zhì)不豐富的情況下,為了生存,才有了分工合作,慢慢形成了國家。按照作者所言,纖細黃土示意耕種,可以供原始的工具耕耘,所以中國社會形成了小塊耕地的操作。泛濫成災的黃河,需要有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quán),能夠調(diào)度全國資源,來幫助災民恢復生活或者是建造大型的水利設施;中國西北地區(qū)游牧民族的搶奪也需要國防上的集權(quán)。游牧民族每當天氣干旱氣候不好的時候就偷襲中原,搶奪糧食,所以要修建長城這樣的防御設施。這一點可以通過全國的國防線與十五英寸的等雨線符合作為印證。

  二、家族組織與社會秩序

  中國的農(nóng)耕方式使人們有一種自然的家族式聚集傾向,那么儒家思想中對于家族倫理道德的強化也使得家族成為中國最牢固的基層組織。要讓這種基層組織穩(wěn)固下去,提倡家族團結(jié)就是一種必然。

  “對待其他人的好意,也務必有親疏之分,有如血緣關系之遠近。所以認為個人或憑私利觀行事,或?qū)ε匀艘灰曂,可能對現(xiàn)代讀者富有吸引力,但在古代中國卻不和世紀,首先在法律上即會產(chǎn)生糾紛。迄至20世紀,中國仍缺乏對個人做人權(quán)保障的能力,遑論在基督誕生之前。事實上整個君主時代中國始終維持著一部大體不變的刑法,這套刑法也按社會組織,亦即家人親疏之分責成個人安分守己,至于各人尚有何種權(quán)力,也只能由這社會體制而定”。

  不同于西方。在西方,公民的自由權(quán)推廣始于兩個世紀之前的封建主與城市特權(quán)階級的斗爭,在這種斗爭中,公民權(quán)利從特權(quán)階級推廣至全民。但在中國,在歷史上從未產(chǎn)生過城中紳商與官僚的沖突,“中國的官僚從未失去城市的掌握。事實上中國官吏在城墻之內(nèi),權(quán)利最盛”。所以,中國人的親疏遠近十分的明顯,無論是多少思想的滲入,都不能超脫家族組織。所以中國人,準確說漢族人不像其他國家和少數(shù)民族,有明確的宗教信仰或是圖騰信仰。在中國,家族延續(xù)是唯一的信仰。在這種信仰之上,形成了其他的各類圈子,組成了這種小圈子內(nèi)異常堅固,小圈子外格外松散的家族秩序。

  三、中國的歷史性格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里程碑的事件。與當時世界上其他國家不一樣,秦國開始的全面政治改革是一種徹底的翻新,目的在于構(gòu)建政治上的統(tǒng)一。

  “這種政治上的早熟,創(chuàng)造了一個驚人的記錄,在此后千百年間梳理了一個中央集權(quán)的傳統(tǒng)!

  從此之后,經(jīng)歷歷朝歷代,這種著重于中央集權(quán)的體制,使得中國人保持著一種集團性格,稱之為“集權(quán)主義”并不為過。另外,中國一直缺少一種司法體系,儒家的法律思想離不開家族觀念,法家雖然有平等的法制觀念,卻敗在了中國官僚政治下?偠灾,其后的幾千年,無論是恢弘的漢唐帝國,還是到后來外族統(tǒng)治下的元清時代,雖中間偶爾制度上的進步,但仍拗不過這種強大的歷史性格。中國歷史中不乏非凡之人物,他們改變了中國的朝代,推動了中國的經(jīng)濟進度,卻從未在歷史性格中帶來什么改變。

  四、現(xiàn)在中國

  作為一個懷疑者,覺得發(fā)生時間離我們越近的事越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去驗證。新鮮的事情可以作為新聞,但不一定會寫入歷史。

  但是誠如作者所講:

  “嚴格說來,寫一本成為定論的現(xiàn)代中國史,刻下時機尚未成熟。中國的長期革命有如一個大隧道。需要100年時間才能摸索過去。當這隧道尚在被探索的時候,內(nèi)外的人物都難于詳細解說當中彎曲的進程。即是革命人物也會被當前困難的途徑迷惑,而一時失去方向感。今日的原始資料充滿著憤怒和焦躁的文字,強調(diào)事情之衍化不如理想?墒侵塾诤暧^歷史,我們不能不以積極的目光視之。我們所說歷史上的長期合理性有何意義?這就是說,縱使事實之衍化對我們個人不能如意,或者在短時看來為荒謬不合理,可是把這些情事前后連貫,又從超過人身經(jīng)驗的角度看去,則它們有其意義;最低限度,這些事跡使我們知道我們生命旅途之原委。”

  我想最后這段話,可能解釋了為什么我們要學習歷史的問題,同時,這也是歷史學在今天應有的現(xiàn)實意義。

【《中國大歷史》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國歷史》讀后感05-24

觀看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心得體會07-15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心得09-25

中國四大名著讀后感08-23

《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讀后感09-19

歷史讀后感06-10

歷史讀物讀后感01-22

世界歷史讀后感01-25

歷史教學總結(jié)07-27

歷史教學設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