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根譚》讀后感 推薦度:
- 菜根譚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菜根譚》讀后感(集合1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菜根譚》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菜根譚》讀后感1
據(jù)洪應(yīng)明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蹤》可明白,他早年熱衷于仕途,但是和大多數(shù)不得志的文人雅士一樣,到了晚年都隱歸了山林。他和袁黃、馮夢楨等人是好朋友,難免有些相互的影響。但是多數(shù)人不明白《仙佛奇蹤》是洪應(yīng)明的書,只明白一本《菜根譚》,這就應(yīng)是一般作家的通病,因為自我某一部作品的過分出名而其他作品黯然失色,甚至有的干脆滯銷,惹得出版商不快,又讓我們以為這位作家的才情有限,只能做到一支獨秀,無法促使百花齊放。
《菜根譚》原書共有三人作序,都是當時名士,足見此書炙熱一時。其實這只是一本教人出世入世的小冊子,說到底是一本《使用說明》,與袁了凡《了凡四訓(xùn)》情致相當,都是說教口氣。全書綜合了儒、釋、道三者思想,所以領(lǐng)悟起來顯得緩慢,有時不知所云。好在書中語言峭拔,意境闊大,頗能引起讀者興趣。書中節(jié)目分為“修身”、“應(yīng)酬”、“評議”和“閑適”四大部分,閱畢后生出些感想,如同秋后算賬一樣一一記下,給讀過的人一些心得上的交流,給未讀或在讀的人一點鋪墊。
第一是“無為”。這本是老莊的產(chǎn)物,洪應(yīng)明取其神進行說明,將其變成體系化,讓自我的觀點不僅僅有據(jù)可依,又顯得正統(tǒng)。他說“軀殼的我要看得破,則萬物皆空而其心常虛,虛則義理來據(jù)”,又說“**火熾,而一念及病時,便興似寒灰;名利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咀蠟”,清心寡欲得讓人險些喪失味覺。他不像老子直接說“為無為,則無不治”,也不像莊子憤憤勸道“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更不想列子挑明了說“天地無全功,圣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總歸在“無能”二字上。所以洪應(yīng)明話說得很漂亮,讓自我成為《菜根譚》處事規(guī)則的生動標榜。
第二是“無欲”。洪應(yīng)明抄襲了釋氏的玄妙,卻發(fā)展了他們的空靈,傳播了佛家的禪宗。例如“彩筆描空,筆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損鍔,而水亦不留痕”、“心與竹俱空,問是非何處安腳?”、“胸中滌去數(shù)斗塵,語言方覺有味”等,都是這種特點的體現(xiàn)。
第三是“清閑”。這是最絕妙的一部分,集中在“閑適”章節(jié)里,表現(xiàn)出了古代隱士的雅致。比如“階下幾點飛翠落紅,收拾來無非詩料;窗前一片浮清映白,悟入處盡是禪機”,“芳菲園林看蜂忙,覷破幾船塵情世態(tài);寂寞衡茅觀燕寢,引起一種冷趣幽思”,比較有名的是“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支卷云舒”。
這本書里的`另一個可觀之處在語言上,洪應(yīng)明用了細碎精致的筆法去表現(xiàn)一種雄健放浪的情懷,但是落在條條細則上方,卻如同滂沱大浪里面的小水滴,溫柔可愛,比如“鳶飛魚躍”、“波恬浪靜”、“漚生大!、“影滅長空”、“碗茗爐煙”等等。
這是一本值得看的書,在其他類似書籍里它要算較出色的一家,對我們?nèi)松约叭松酝獾恼J識會給出一些適宜的指引,不至于過早的迷了路。
《菜根譚》讀后感2
書是燈,讀書照亮了前面的路;書是橋,讀書接通了彼此的岸;書是帆,讀書推動了人生的船。讀書是一門人生的藝術(shù),因為讀書,人生才更精彩!
我認為讀書是一種享受生活的藝術(shù)、讀書是一種提升自我的藝術(shù)、讀書是一種充實人生的藝術(shù)、讀書是一種感悟人生的藝術(shù)。通過讀杜甫的詩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讀李白的詩使人領(lǐng)悟官場的腐敗,讀魯迅的'文章使人認清社會的黑暗,讀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來的希望。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朋友,教會我們?nèi)绾稳タ创松。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歷史的長河不斷地沖刷、洗禮中留下一顆顆瑰麗無比的明珠。而《菜根譚》一書,就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菜根譚》是一本怎樣的書呢?古人云:“譚者,談也。性定根香”;ㄏ憧梢杂帽莵砥肺,果香可以用口來品味,而根香卻需要用一顆智慧的心靈來品味。
培根曾說過:“歷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讀了融歷史與道德、詩歌與哲理、時代精神與民族特色于一爐的書籍--《菜根譚》,猶如滴水穿石,持久而有力,浸潤著我的心靈。
讀了《菜根譚》,讓我從中得到了許多的啟迪!恫烁T》博大精深,妙處難以言傳,須有心人在工作之余,沏一杯清茶,靜靜的品位,菜根會越來越香,心智會越來越高。細味此書,一則重溫人間那種已被淡忘了的真趣,二來清醒一下被金錢燒灼得暈頭轉(zhuǎn)向的頭腦,尋找的修身養(yǎng)性的途徑、待人處事的準則,學會高瞻遠矚,學會達觀人生。
《菜根譚》一書文字簡煉明雋,更是叫人含咀無窮。中國人的處世哲學中有一股韌勁,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任何艱難險阻都能被以柔克剛地化解;中國人人生態(tài)度中有一種達觀,總是相信人性善的光輝會將自家的惡跡掩埋!恫烁T》能告訴我們的事情很多很多。在今天,現(xiàn)代化的城市喧囂已經(jīng)湮沒了古代風情并帶給我們與日俱增的焦慮、煩躁、不安等等,《菜根譚》如一溪清泉,能滌去我們焦燥的塵灰,化解我們心中的積煩。
尤其在現(xiàn)代社會,快節(jié)奏讓人時常覺得無暇看書,更多的是:碌碌而為,東奔西顛;網(wǎng)上沖浪,通宵達旦;世事浮澡,轉(zhuǎn)眼云煙……如果撥出專門時間靜靜地讀些自己喜歡的書,會讓你感覺有如游歷世外桃源一樣,品味著人生的哲理。
本書 “囊括了中國幾千年處世智慧”、“提示了人生真諦”、“人人都能從中汲取營養(yǎng)”。幾百年前的書,到今天仍有其巨大的生命力,影響著后世之人,確實難能可貴。通過熟讀此書中的處事篇、修身篇、齊家篇和蒙養(yǎng)篇各篇章,使我在字里行間的道理中茅舍頓開,大側(cè)大悟,受益匪淺,真正獲得了感悟。
《菜根譚》讀后感3
夜深了,靜得可以聽見葉落的聲音,柔柔的音樂聲繞于耳際,青花瓷杯中茶葉隨水的沉浮漸漸變成綠色,晶瑩而清澈,杯子里的光影閃爍著水的靈動,那一刻心兒會明亮清新,恰是林間澗溪緩緩流淌,一日的蕪雜,此刻只有一份久違的寧靜縈繞于心。靜靜讀著《菜根譚》,品味一代偉人毛爺爺說的話: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菜根譚》是一部論述修養(yǎng)、人生、處世、出世等學問的語錄體文集,共分前后兩集、三百六十則,他以道德格言的形式,將儒釋道三家精髓于一爐,娓娓道出中國式的處世建業(yè)之方和修身養(yǎng)性之學。其中積極進取的入世精神、福民治國的宏遠志向、親近自然的隱逸之趣,既富于生活氣息,又充滿詩情畫意。讀著細細回味,如茶在口,潤澤清新。
書的有句話,講的是:待小人不難于嚴,而難于不惡。對這句話,我理解為:對品德不好的人報以嚴格的態(tài)度并不困難,困難的是對待他們不討厭他們,要做到對事不對人!恫烁T》中有一句名言,威宜先嚴,恩宜后濃,它的'意思是說,我們對待別人應(yīng)該從嚴到寬,如果先寬厚再轉(zhuǎn)至嚴格,別人就會憎恨你冷酷無情,而恩惠則要從淡轉(zhuǎn)濃,否則別人容易忘掉你的恩惠。這句話講的雖是修身方面的問題,但用到教育孩子上來,同樣適用。它提示我們對待孩子應(yīng)該一開始就嚴格要求,時時關(guān)注他(或她)身上出現(xiàn)的各種小問題,防患于未然,只有孩子將各種規(guī)范轉(zhuǎn)化為自己內(nèi)在的自覺行為準則之后才能由嚴轉(zhuǎn)寬,否則極易產(chǎn)生一種破窗現(xiàn)象而引發(fā)一系列問題。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詹巴斗曾進行過一項有趣的試驗:他將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分別停放在中產(chǎn)階級社區(qū)帕羅阿爾托和相對貧困雜亂的布郎克斯街區(qū),停在布郎克斯街區(qū)的那一輛,摘掉車牌、打開頂棚,結(jié)果那輛車在一天之內(nèi)就被人偷走了。而停在帕羅阿爾托的那一輛,擺了一個星期也完好無損。后來詹巴斗用錘子把那輛車玻璃敲碎了,結(jié)果呢,僅僅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基于此項試驗,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理論,該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某個建筑物的一塊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結(jié)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
我們提倡對孩子寬容,那是指允許他們有不同的想法,允許他們犯錯,但并不是孩子犯了原則性錯誤也不該得到批評,甚至還不適當?shù)孬@得激勵。青少年時期是是非觀念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教師和家長得體的嚴厲是完全必要的。如果一味的寬待孩子的那些因為主觀意識導(dǎo)致的錯誤,就會助長出現(xiàn)更多的破窗,使許多本來完好的玻璃也難以幸免。我們教育孩子不僅要及時更換被打破的玻璃,同時對出現(xiàn)細微裂縫的玻璃亦采取恰當?shù)难a救措施,從而在日常的嚴謹教育中獲得應(yīng)有的效益。比如學習上,有某一個人懈怠了,往往會影響周圍的其他同學,繼而那一塊學生在學習上都有所放松。
《菜根譚》讀后感4
很久之前就曾聽兄弟姐妹提起《菜根譚》一書,兄弟姐妹對此書極為推崇,將其譽為修身之書、智慧之書,我也曾想在閑暇之余仔細閱讀一番,無奈世俗繁忙,一向抽不出時刻閱讀品鑒。
近日,女兒的學校給孩子們發(fā)了這本書,并讓每個學生都要熟記里面的資料。八歲的女兒根本無法明白每一段語錄背后的含義,向我求救,讓我給她讀和講,于是借此機會我第一次翻開了這本《菜根譚》。
《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yīng)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yǎng)、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之因此以“菜根為名”,原因眾說紛紜,其中大部分人認為這則源于宋代學者的一句古語――“人能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作者借此書表現(xiàn)了甘于清貧的淡然態(tài)度和平凡超脫的生活理想,值得后人景仰和領(lǐng)悟。
在生活節(jié)奏高頻率的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奔波忙碌的同時,根本無暇停下來省視內(nèi)心。就像我,每日忙于工作,忙于生活,經(jīng)常會遇到各種失敗、挫折,遇到各種困惑和心結(jié),每每在我心中留下陰影和傷痕。在教女兒領(lǐng)悟閱讀的同時,《菜根譚》中的每一段語錄都讓我感觸頗深,仿佛醍醐灌頂般豁然開朗,每日讀上幾段,每日都有一些新的思考,新的感悟。在閱讀中,我打開心門,讓這些警世、醒世的語錄包圍浸潤著我的內(nèi)心,改變著我的`心態(tài),改變著我的生活,改變著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貧得者雖富亦貧,知足者雖貧亦富。貧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權(quán)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編民不讓王公”這段語錄對當今社會追逐富貴,互相攀比的思想有著十分強的教育好處。過去,我也一向迷失在物質(zhì)的欲望中,不斷渴望得到更好的物質(zhì)條件,結(jié)果自我的心永不滿足,在與他人的攀比之中,總是奢望一些潛質(zhì)外的東西,日子過得浮躁而虛華。此刻,我知道了,物質(zhì)的追逐是沒有止境的,雖然我沒有奢華的物質(zhì)條件,然而我有愉悅美滿的家庭,我有穩(wěn)定可靠的工作,我的生活雖然平凡,然而我的精神就應(yīng)是愉悅的,是富足的。知足常樂,這是人追求愉悅的一種心態(tài),也是一種處世的哲學。
“得意須早回頭,拂心莫便放手,恩里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首;敗后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人生總是不斷上演著失意和得意。這段語錄告訴咱們,得意不好忘形,失意不好心冷。對于剛從銷售轉(zhuǎn)到綜合辦的我來說,此語可作為職場格言。應(yīng)對新的環(huán)境、新的工作挑戰(zhàn),只有加倍發(fā)奮,將工作做得更好;工作遇到挫折,我不再灰心喪氣,而是繼續(xù)發(fā)奮,堅持到底,直至成功。
人生就是這樣,要能夠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尋到愉悅的因子,要能夠在榮譽面前持續(xù)警醒,在挫折面前學習并領(lǐng)悟堅持!恫烁T》教會了我怎樣應(yīng)對生活,應(yīng)對工作,應(yīng)對人生。
一本《菜根譚》,一部警世書,期望你也能偷得一點閑暇,找到它,翻開它,品讀它,讓心隨著文字飛翔,讓人生隨著閱讀走入另一番境界。
《菜根譚》讀后感5
我第一次看《菜根譚》是在十年前,那時太年輕,好讀書而不求甚解,很多東西都是囫圇吞棗。而今已是而立之年,有了一些人生經(jīng)驗,便更能理解書中的至理名言了。《菜根譚》是明代洪應(yīng)明所著的一部論述修養(yǎng)、人生、處世的語錄集。書里闡述了為人處世、淡泊從容、修身養(yǎng)性、怡情適性、功業(yè)成敗、返璞歸真幾方面資料。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無為,從而構(gòu)成了一套獨特的為人處世方式。表現(xiàn)了古人對人生、人際、人性的見解。
讀《菜根譚》須靜靜地讀,細細的'品,用心感悟,方能領(lǐng)略到它的哲學和智慧。毛主席也曾說:“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弊x懂一部《菜根譚》體味人生的百種滋味,方能做到“風斜雨急處,立得腳定;饬G處,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回得頭早”。商界人士喜歡讀《菜根譚》,因為他們認為《菜根譚》是一部奇書,是企業(yè)界經(jīng)營管理的“指南”,企業(yè)家修身養(yǎng)性的“教材”;僧侶們喜歡讀《菜根譚》,是因為其博大、寬容、善良。我也喜歡讀《菜根譚》,因為我覺得它充滿了哲理的味道,充滿了富于通變的處世哲學,充滿了詩情畫意。
我讀《菜根譚》的最大感悟是它能使人的心境更加平靜。當你愉悅時,它是一首清脆婉轉(zhuǎn)的歌,讓你心悅飛翔;當你憂郁時,它是一首悠遠而又有力的笛聲,讓你重整旗鼓,走出陰霾。《菜根譚》是一壇久經(jīng)醞釀的老酒,值得我們?nèi)テ肺、享受。它更像是一壺老茶,值得用心去泡,用心去喝,用心去細細體會。
“疾風怒雨,禽鳥戚戚;霽日光風,草木欣欣。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贝笠馐窃诳耧L暴雨的天氣中,連飛禽都感到哀傷憂慮;在晴空萬里的日子里,連草木也呈現(xiàn)出欣欣向榮。由此可見,天地之間不能夠一天沒有和祥之氣,而人間也不能夠一天沒有歡欣之氣。這讓我體會到世界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皺眉,它就對你皺眉;你微笑,它就對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種現(xiàn)實,而是一種感覺。在工作中、生活中經(jīng)常堅持喜悅的心境,就是獲得幸福的根本。
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精神,并且更加要立足自我的工作崗位“先學生之憂而憂,后學生之樂而樂”的工作熱忱;不但要有“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態(tài),更加要有“以修身自強”、“修辭立其誠”、“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的品格,作為一個平平凡凡的人要想不落后于這個時代,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漸的想法,并且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來不斷為自我充電、加油!
《菜根譚》讀后感6
《菜根譚》是明朝的洪應(yīng)明所著的書,在日本企業(yè)界已被追捧為“奇書”,從此便能知其修身養(yǎng)性的力量之深。都說: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古人亦云:性定菜根香。都可見,人只有經(jīng)歷了平淡艱苦的生活,才能使經(jīng)驗有所增長,人格有所升華。這便是《菜根譚》這本書的宗旨,靜心讀它,才能品得仁智百味,讓失意者變得徹悟,讓成功者懂得長勝不衰的方法,讓居官者明曉如何仁政廉潔,讓平凡人也自能從中領(lǐng)悟生活的道理。而這本書中的感恩的言論,也自是講得十分有理。有這樣一句話: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意思是說,我對別人有功勞不必掛念,但如果自己有過于人,卻不能不計較;別人對我有恩情我不能忘卻,要想著去回報,但有仇怨卻必須忘掉。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句話說得多么迂腐,還不如“德怨兩忘,恩仇具泯”呢。但是,“德怨兩忘,恩仇具泯”只是針對自己給予別人的恩怨來說,我們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所以,對于別人的恩情我們要時刻銘記。別人的仇怨,我們只是把它寫在沙地上,讓它可以隨風流逝,不再計較;但別人若有恩于我,卻必定要深刻在心上。其實,看到這句話時會有觸動,是因為我覺得它非常像是爸爸媽媽對待我的行事準則:爸爸每天奔波忙碌,卻從不會在我面前提及勞苦;媽媽日復(fù)一日忙家務(wù),即使汗如雨下也不會叫一聲累。而我如果在母親節(jié)或父親節(jié)那一天,給他們小小的表示,他們卻比以往都要顯得開心。那么,這句話為什么不可以成為我的行為準則呢?為什么只是沉浸于爸爸媽媽所構(gòu)造的幸福與恩惠中,而不去報答呢?
《菜根譚》中還有一句話:受人之恩,雖深不報,怨則淺亦報之此刻之極,薄之尤也,宜切戒之。先暫且不說別人給予的'恩情,光說我們受到了爸爸媽媽莫大的恩德不知回報,不就是刻薄、冷血到了極點么?這樣的情況當然要避免。對爸爸媽媽的回報,應(yīng)該不只是在節(jié)日請他們吃飯,而要在日常生活中都融入感情,給他們溫暖的感覺。而我們要做的這些,《菜根譚》中也都有體現(xiàn):如“知足者藜羹旨于高粱,布袍暖于狐貉”。我們要滿足于爸媽提供給我們的環(huán)境與條件,知足才能常樂,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便能“編民不讓王公”,精神生活也十分富足。
又如“施人毋責其報,責其報,并所施之心具非矣”。回報父母便不要去計較得失,掛念他們會不會給夸獎,不然這種感恩之情也會失去它原本的意義與價值。再如“惟和氣熱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澤亦長”。面對父母不掛記自己的回報,其實也是在為自己所積福,自己付出得越多,回報其實也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深厚,福澤也會綿長。
在靜心凝神的《菜根譚》閱讀中,我懂得了很多。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菜根譚》讀后感7
讀《菜根譚》頗有感觸:“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這句話告訴我們:文章寫到啦純熟完美的最高境界時,其中的遣詞造句并沒有什么深奧玄妙之處,只不過是將自己的真情實感恰如其分地用文字表達出來罷啦。當一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達到啦真善美高度統(tǒng)一的崇高境界時,他的言談舉止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只不過是將自己純真樸實的自然精神本質(zhì)平白表露而已。
曹丕在《典論·論文》中將做文章提高到啦至高境界,“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為天下讀書人廢寢忘食地讀書和殫精竭慮地求功名找到啦理論依據(jù),由此也激勵啦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在“頭懸梁、錐刺股”讀書成名的同時,注重將文品與人品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視作文與做人為生命,孜孜不倦讀書的同時,自覺地完善自我,以期成為表里如一的高尚的人。
現(xiàn)實生活中,每一個人的靈魂所思與肉體所為往往并不統(tǒng)一,甚至會發(fā)生對抗,直接導(dǎo)致“作文”與“做人”的激烈沖突,真的是很殘酷。然而,這也正是生活的本真。因為在中國人的眼里,“文如其人”,人生一世在社會中運行的過程被稱為“做人”,只有成功地做好啦“人”,才可能擁有一雙“作文”的妙手,所謂“修德須忘功名,讀書定要深心”。做學問的人務(wù)必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就像你在修煉道德時卻又忘不掉求取功利名譽,那么你必然不會有什么真正的造詣。如果你在閱讀古書時卻只把興趣放在吟詩作賦、附庸風雅上,那么你也肯定不能有什么深入的心得體會。
人生如同一座大舞臺,每一個人都是演員,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自然也就有正面人物和反面角色之分,同時也會存在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之別。一個人可以扮演多種角色,但卻無法具備多個靈魂,否則“靈”與“肉”的搏斗時刻在進行,人活得豈不是太累啦,如此肉體與靈魂的和諧就無法統(tǒng)一,心靈的安寧更成為無稽之談。
時下朋友見面最大的感慨就是:活得真累。這種累并非單純的工作強度之大,而是作為社會人必須照顧到方方面面的.關(guān)系,是個體心理的疲憊,是不堪心靈的重負,對此身在職場的人們都心知肚明又心照不宣,只能默默地承受,暗暗地調(diào)節(jié)。倘若我們能夠做到“文章極處無奇巧,人品極處只本然”,卸下過多的心理重負,擁有寬愛和淡定的心境,不怨天尤人,不苛求完美,去本色做人,以真心作文,那么我們將會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拋棄功名之累,飽覽春花秋月,細品夏景冬雪,天人合一,自然和諧地終其一生。
如同《菜根譚》的得名:咬得菜根斷,則百事可破。但愿我們能“超越口耳之嗜欲,得見人生之真趣”,無論是做人還是作文,都會萬事皆緣,隨遇而安。
《菜根譚》讀后感8
一般來說,對于關(guān)系不是很親近的人,我們都能比較好的保持一定的距離。但是對于較親近的人,我們往往處理不好這種親近關(guān)系,正所謂是愛之深責之切。對于這點,我是比較有發(fā)言權(quán)的。
先說跟父母之間的關(guān)系吧。我的父母真的是典型的冤家,兩個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吵吵鬧鬧。小時候,父母發(fā)生激烈爭吵時,我們會感到害怕、擔心、緊張、不知所措……只是在一旁放聲大哭。后來長大了,再碰到這樣的事情,會嚴厲的反復(fù)的苦口婆心的勸說他們、批評他們……再到后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干脆什么也不管不問了,F(xiàn)在父母年紀大了,身體健康是第一位了,每次電話,了解到他們做一些損害身體健康的事情,就會莫名的發(fā)火、怒其不爭,嚴厲的批評他們,并帶著憤怒不悅的語氣警示、警告他們。可是這并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曾經(jīng)一直試圖去改變他們、“教育”他們,最后是我自己破罐子破摔了----盡量與他們少保持溝通。這種對父母的不耐心與色難,已經(jīng)是典型的不孝了。
小時候我還比較喜歡管著我弟,好與不好都是由我說了算。我認為是好的事情,如果他不去認真的做到;我認為是不對的地方,他如果屢次再犯;雷霆般的語言暴力和身體暴力就會狂轟濫炸似的向他攻擊,直到把他打趴下為止,最后還不忘記說一句:“你下次還這樣嗎?”
后來跟親近的異性發(fā)生互動,仍然不會處理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內(nèi)心的掌控欲望太強,一切都得按照我的想法、我的規(guī)劃去實施,稍微偏離軌道,讀后感.就會嚴肅的、正式的要求坐下來好好的促膝“談心”。天下道理怎么說都是對的,可是我就只認我的道理獨一無二,而且還自認為是為了你好,因此所謂的'談心,必然每次都想著要說服對方,使用各種方法直到達到自己的目的。在這過程中,并沒有任何的情,理也不是真正的理。
當責備別人的過錯時,不可太嚴厲,要顧及到對方是否能接受,不要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尊重是一切的前提,每個人都是完全不同的,都有各自的優(yōu)缺點,這種優(yōu)缺點不管是外在的、還是內(nèi)在的性格方面,都是獨一無二的。我現(xiàn)在能努力去做的是,盡量的一視同仁,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相對來說很容易,畢竟大家都比較歆慕好的事物;對于不喜歡的、較厭惡的,會盡量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接納,去理解包容。
前段時間給人談起為什么我會拿一張小獅子和大獅子的圖片做微信頭像。我說,有三個原因:一是代表成長,不斷的去經(jīng)歷、磨煉、成長、成熟;二是代表關(guān)愛和守護,這是對親情、友情、愛情的一種責任與承諾;三是代表團隊協(xié)作,尊重理解他人,設(shè)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讓自己成為一片無邊無際的大草原,匯聚更多的獅子,甚至更多的動植物……
《菜根譚》讀后感9
學而時習之,讀了一些資料之后,我仍會經(jīng)常翻讀過去的東西,有些句子很喜歡,所以讀幾遍有幾遍的贊嘆。
昨日讀到這句,不可乘喜而輕諾,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鮮終。這前三句使我想起前些日子看央視一檔普法節(jié)目,一男司機與公司女總成婚,婚后小人得志升為副總。蜜月中男帶女回老家,男弟想去其本部做司機,男乘醉應(yīng)之。女因無空職不應(yīng),遭男人耳光,此后所以事扯出矛盾若干,最終女將男起訴,二人以家庭暴力離婚。所以看到這前三句,我就聯(lián)系到這個杯具。
開始時,兩人未必不是以相愛開始,但此后因為男人一躍升為女上司的老公,就因裙帶關(guān)系升職,這本身就很危險。再者,傳統(tǒng)的中國男人從心里不是很能理解女人的本事高于自已,這就為這場婚姻杯具埋下了伏筆。升得快往往會飄飄然,一下子找不到北也未可知。新婚蜜月,男人以為這下子女人連同公司都屬自已囊中之物,能夠任意操縱之,但女人是個有手腕的女人,一個百依百順的女人想當然也做不好公司一把手,主觀的女人是不會任這個沒有定好位的男人為所欲為的。關(guān)鍵是他們婚前都以為感情能夠高于一切,但婚后都以為對方能夠無條件為自已著想,但事實是他們都高估了感情,也高估了對方。
乘喜而輕諾,人的本質(zhì)發(fā)揮了根本的作用,高興時一切好商量,人們總會乘著適宜的時機談條件,適宜就是高興的時候,高興起來平時繃緊的神經(jīng)會放松,掌握的度就和緩許多,規(guī)矩靠邊站了,事情往往就好辦。因醉生嗔,酒后,人就容易趁著酒勁做些平時打死也不做的事,其實是以酒蓋臉而已,情緒不加控制,或以酒削弱了控制情緒的本事,虛榮嫉妒狂妄偏激這些惡劣的本質(zhì)大概誰都或多或少有一點,但當它們毫無節(jié)制的釋放時,就是一股恐怖的力量,它能于瞬間以催枯拉朽之勢,摧毀一個人積攢了N年的光輝形象,甚至苦心經(jīng)營的人際關(guān)系,這很可怕,也使所有人大跌眼鏡,基于這種狀況,個人認為還不如素面朝天,平時就呈現(xiàn)一個基本真實的自我,別太繃著的好。乘快而多事,大概與第一句雷同,春風得意之時,就難以檢點,惹事生非就是必然了。
當然這一切還是基于一個人最根本的'人性,本質(zhì)使然。如果故事中是個天性懂得憐香惜玉的儒雅男人,絕不會出現(xiàn)這若干次家庭暴力,而如果故事中的女人不是隨便原諒了他的第一記耳光,也就沒有此后的一次次遭遇,女人請記得,男人的第一記耳光絕不僅僅是唯一的一記,而它僅僅是第一記而已,如果想原諒他,那么就等于默認了理解他的第N次施暴,這也貌似男人的出軌,如果你打算原諒不忠的男人,那么就請做好“下半生即將應(yīng)對自已N次照一個變形了的破鏡子”的準備。
《菜根譚》讀后感10
翻閱《菜根譚》,我立即被作者豁達的胸懷,深邃的思想內(nèi)涵所震撼,特別對其中“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這段話尤為喜愛。寥寥數(shù)語,卻深刻地道出了作者對人生,對功名利祿,對世間萬事萬物所持的心態(tài)。在這個充滿了浮躁與誘惑的時代,《菜根譚》無疑是一劑安定的良藥,讓人們的煩惱紛亂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并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個受了教育有知識有頭腦的人,不可以沒有寬廣的基礎(chǔ)和強韌的毅力。因為無論是自己有建樹,還是以天下為己任,都是一副沉重的擔子,挑上這副擔子,一直到死才放下,沒有寬廣的基礎(chǔ)和強韌的毅力,是不行的?鬃拥牡茏釉鴧⒃f:“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遠!贝藶楦哌h篇的精髓。
睿智篇講到:“我雖然幫助或救助過別人,不要常常掛在嘴上或記在心里,但是假如有對不起別人的`地方卻不可不經(jīng)常反。粍e人曾經(jīng)對我有恩應(yīng)常記于心不可以輕易忘懷,別人做了對不起我的事不可不忘掉!
達觀篇給我們的啟迪是:“一個心地善良而樂觀的人,常把萬事萬物都看得很美好,天地間的事也就毫無缺陷;一個天性忠厚、寬大為懷的人,心里總處在平衡狀態(tài),也就不去理會人事傾軋和人間的邪惡了。”
端正篇又教會我們:別人的錯誤和過失應(yīng)該多加寬恕,可是自己有過失和錯誤卻不可以寬;自己受到屈辱時應(yīng)該盡量忍受,可是別人受到屈辱就要設(shè)法幫他消解。
還有成就篇、奉獻篇、自我篇、歡暢篇等,每一篇章都是那么引人入勝。
讓我深有感悟的一句話是“議事論事明曉利害”,議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當忘利害之慮。評論事情的時候應(yīng)處在旁觀者的身份,才能追究事情的真?zhèn)问寄┖褪欠乔,擔負事情的時候應(yīng)以當事人的身份置身其中,忘掉個人的利害得失才能把事情做好。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我們難免遇到一些讓自己不解的事情或者覺得不公平或者覺得不妥當?shù)氖虑,這就需要我們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場去考慮和判斷,而不能總從自己的角度和出發(fā)點去考慮。只有換位思考才能讓自己體會到別人的難處,以至于自己不會多想或者錯想。
現(xiàn)在的書籍、雜志種類繁多各種各樣的勵志文章也是到處都是可我還是喜歡《菜根譚》它樸實且厚重,句句富有哲理名言,是古人在實踐中的寶貴積累和總結(jié),段段富于通變的處世哲學,對于從古到今的生活、工作都有借鑒和參考意義。
《菜根譚》對于我來說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本書,她是我身邊不可缺少的良師益友。好的東西要讓大家分享亦推薦給大家。大家有空不妨跟我一起讀讀《菜根譚》,那感覺不亞于跟圣人交流。
《菜根譚》讀后感11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堅持寫東西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最近聽到兩位網(wǎng)絡(luò)小說作者一直在很痛苦的強行堅持更新章節(jié),其中一位有時候坐在電腦前三四個小時卻寫不了上百字,另一位有種想跳樓的抑郁,而這兩位作者的小說點擊量都是非常高的。以前聽到一個人對我說過:高曉松做《曉說》欄目,做了一年之后,感覺身心被掏空了,已經(jīng)沒有內(nèi)容和素材可以堅持下去了。
因為,我們一般情況下都是靠知識儲備和思維去寫作、講課、做節(jié)目等,卻不知再多的儲備也會消耗掉,思維會受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比如藝術(shù)創(chuàng)作等,多半靠的都是思維靈感,但是思維靈感卻不是想來就會出現(xiàn)的。
我最開始在昊天雅居講課也是如此,講了6次課之后,覺得已經(jīng)沒有可講的內(nèi)容了,自己那點儲備都用完了,之后的課程都是靠每周提前大量的閱讀和記憶堅持下來的,可是這樣的知識搬運會使課程沒有任何質(zhì)量可言。
前面這些說的都是我們一般的普羅大眾,但是對于真正的重量級人物,達到開悟的境界,隨時都能信手拈來,萬法為我所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源源不斷,所講的一切都是自性生萬法。
這次讀《菜根譚》又遇到了類似的寫作瓶頸,昨天讀到這句《菜根譚》的時候異常的高興,覺得這句話就是至理,可是想要文字表達出來的.時候卻是模模糊糊的,不知怎么理順思路,不知如何下筆,所以就沒有繼續(xù)碼字了。
自己隱隱約約的覺察到了,是我內(nèi)心太亂了、心浮氣躁了,果不其然今天情況更加嚴重。導(dǎo)致這種狀態(tài)的原因,其實就是被物累俗情所纏縛,以前找不到原因,現(xiàn)在卻是可以很快的明了清楚。所謂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只有心不躁動、心不浮動了,才有可能頭腦清明、內(nèi)心清晰、智慧涌現(xiàn),看的才更加的通透、更加的長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堅持做什么,也就是淡泊明志與寧靜致遠。儒家《大學》也說: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而讓狂心頓歇的第一步就是止,修止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打坐、拜佛、跑步等,這三種方式對我來說都很有用。于是今天我選擇了跑步,結(jié)果跑了十幾公里后,那些因物累俗情導(dǎo)致的狂心不已停止下來了,身心也泰然,思維變得活躍,智慧開始涌現(xiàn)出來。
被外在欲望交織綁縛的太多,好比心靈蒙塵。所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欲望就是灰塵,需要時時擦拭,只要不停的擦拭,才有可能顯見妙明真心、真如自性。
按照物我、身心、智識的修行次第來說,物我層次即是被貪嗔癡強烈的束縛著,出現(xiàn)對物和外境的強烈執(zhí)著,這是一種深深的習氣,包括各種不良情緒心理等。只有突破物我之境,才有可能進入身心階段,大致體會心是怎樣的存在、身與心的關(guān)系、心與性的關(guān)系是什么。很遺憾的是,我們很多的修學眾(包括我自己),一直在物我這個階段反復(fù)著、跳脫不出來。
明白了上面的法理,對于“作人無甚高遠事業(yè),擺脫得俗情便入名流;為學無甚增益功夫,滅除得物累便超圣境”,就很容易理解了。
《菜根譚》讀后感12
應(yīng)該著名哲學家培根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智慧、學算使人精密!弊x了融會歷史與道德、詩歌與哲理、時代精神與民族特色于一爐的書籍——《菜根譚》,猶如滴水穿石,繩鋸木斷,持久而有力,浸潤著我的心靈。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歷史的長河不斷地沖刷、洗禮中留下一顆顆瑰麗無比的明珠!恫烁T》就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菜根譚》是一本怎樣的書呢?古人云:“嚼得菜根,百事可做!蹦艹钥嗲遑毜娜耍沙蔀榇笫。
《菜根譚》是一位高人,把自己的人生哲理和經(jīng)歷,盤托出的給大家學習和參考的結(jié)晶。個人覺得《菜根譚》是一本任何人都需要消化和細讀,是一本奇書。喜歡讀《菜根譚》,他認為:“嚼得菜根,百事可做!鄙虡I(yè)大亨,企業(yè)家,職業(yè)經(jīng)理人,其他人都喜歡研讀《菜根譚》,因為這本書是一本修身養(yǎng)性,充滿了哲理味道,管理方法的書。我讀《菜根譚》,我覺得是一本為人處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好書:簡單的故事,樸素的語言,研讀起來津津有味。
作為職業(yè)經(jīng)理人,讀了這本書,我從中得到了許多的啟發(fā)。我們要有“不昧已心,不盡人情,不歇物力”的待人待物原則,更要有“滴水穿石,繩鋸木斷”的堅韌精神。還要有“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態(tài)。
山珍海味,也不過是一日三餐;流行時髦物外,也是曇花一現(xiàn);那些經(jīng)久不變的,長久的就是簡單的.,平淡的“粗茶淡飯”生活。不管是富貴也好,學富五車也罷,我們是要踏實,低調(diào),“誰家煙灶無煙火”?當我們遇到苦難,或者開心時,要堅信“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的諫言。一個人,不可能一天,一個星期都是一種狀態(tài)的。人在做學問和做人,要善于聽取不同人的意見,并改變自己,要保持“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狀態(tài),才能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言行。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葉榮茂者”告戒我們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讓自己的子女們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子孫自然也學得心地善良。讀了“憑意興作為者,隨作則隨止,豈是不退之輪;從情識解悟者,有悟則有迷,終非常明之燈!弊屛叶米鍪虏灰螒{自己意氣用事,也不要帶著太多的情感去領(lǐng)悟道理,這樣才會少走彎路。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我們作為大人,父母,領(lǐng)導(dǎo),我們育人的工作是細水長流的,不是立竿見影的。因此工作的時候不能意氣用事。做事有始有終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想成為一個平凡而不平庸的教師,除了要學會順應(yīng)時勢,要有責任心外,關(guān)鍵要用心去工作。淺水是喧嘩的,深水是沉默的。我希望自己是那耐人尋味的深水,厚積薄發(fā),每一天能展現(xiàn)經(jīng)過沉淀后的精華!
人一生要多讀書,更要讀好書!
《菜根譚》讀后感13
學而時習之,讀了一些內(nèi)容之后,我仍會經(jīng)常翻讀過去的東西,有些句子很喜歡,所以讀幾遍有幾遍的贊嘆。
昨天讀到這句,不可乘喜而輕諾,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鮮終。這前三句使我想起前些日子看央視一檔普法節(jié)目,一男司機與公司女總成婚,婚后小人得志升為副總。蜜月中男帶女回老家,男弟想去其本部做司機,男乘醉應(yīng)之。女因無空職不應(yīng),遭男人耳光,此后因此事扯出矛盾若干,最終女將男起訴,二人以家庭暴力離婚。所以看到這前三句,我就聯(lián)系到這個悲劇。
開始時,兩人未必不是以相愛開始,但此后因為男人一躍升為女上司的老公,就因裙帶關(guān)系升職,這本身就很危險。再者,傳統(tǒng)的中國男人從心里不是很能接受女人的能力高于自已,這就為這場婚姻悲劇埋下了伏筆。升得快往往會飄飄然,一下子找不到北也未可知。新婚蜜月,男人以為這下子女人連同公司都屬自已囊中之物,可以任意操縱之,但女人是個有手腕的女人,一個百依百順的女人想當然也做不好公司一把手,主觀的女人是不會任這個沒有定好位的男人為所欲為的。關(guān)鍵是他們婚前都以為愛情可以高于一切,但婚后都以為對方可以無條件為自已著想,但事實是他們都高估了愛情,也高估了對方。
乘喜而輕諾,人的本質(zhì)發(fā)揮了根本的作用,高興時一切好商量,人們總會乘著合適的時機談條件,合適就是高興的時候,高興起來平時繃緊的神經(jīng)會放松,掌握的度就和緩許多,規(guī)矩靠邊站了,事情往往就好辦。因醉生嗔,酒后,人就容易趁著酒勁做些平時打死也不做的事,其實是以酒蓋臉而已,情緒不加控制,或以酒削弱了控制情緒的能力,虛榮嫉妒狂妄偏激這些惡劣的本質(zhì)大概誰都或多或少有一點,但當它們毫無節(jié)制的釋放時,就是一股恐怖的力量,它能于瞬間以催枯拉朽之勢,摧毀一個人積攢了N年的光輝形象,甚至苦心經(jīng)營的人際關(guān)系,這很可怕,也使所有人大跌眼鏡,基于這種狀況,個人認為還不如素面朝天,平時就呈現(xiàn)一個基本真實的自我,別太繃著的.好。乘快而多事,大概與第一句雷同,春風得意之時,就難以檢點,惹事生非就是必然了。
當然這一切還是基于一個人最根本的人性,本質(zhì)使然。如果故事中是個天性懂得憐香惜玉的儒雅男人,絕不會出現(xiàn)這若干次家庭暴力,而如果故事中的女人不是隨便原諒了他的第一記耳光,也就沒有此后的一次次遭遇,女人請記得,男人的第一記耳光絕不僅僅是唯一的一記,而它僅僅是第一記而已,如果想原諒他,那么就等于默認了接受他的第N次施暴,這也貌似男人的出軌,如果你打算原諒不忠的男人,那么就請做好“下半生即將面對自已N次照一個變形了的破鏡子”的準備。
《菜根譚》讀后感14
《菜根譚》是一本關(guān)于修身立業(yè)的書,借這次談讀書心得體會的機會,筆者想說說自己讀過這本書后的一些個人感受。
《菜根譚》的作者是明朝洪應(yīng)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恫烁T》是一本格言體寫成的集子,關(guān)于書名的由來,有人認為語出“性定菜根香”,有人認為由宋代儒者汪信民“人能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這句話化用出來,另外也還有一種說法,明朝孔兼為《菜根譚》所作的題詞中有這么一句話:“譚以菜根名,固自清歷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顛頓風波,備嘗險阻可想矣!边@句話大概意思說:這本書以“菜根”命名,是因為作者在人生清苦歷練中悟出道理來,而且悟出的這道理是作者經(jīng)歷風波、坎坷的體現(xiàn)。“菜根”是一種清苦的東西,而菜葉的苦味卻全由菜根提供、生長出來,可見人生的樂境由苦境出來。
《菜根譚》這本書包含儒家、道教、佛教三家的思想,但主要還是儒家思想,特別是儒家的中庸思想。所謂中庸思想,就是要提倡中正平和、通融豁達的精神。比如其中說道“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以!本褪且笪覀円欣斫獍莸木。再比如“家人有過,不宜暴怒,不宜輕棄。此事難言,借他隱諷之;今日不悟,候來日再警之,如春風解凍,如和氣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币彩且笪覀円谢磉_、大度、平和的精神。
《菜根譚》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僅在中國,而且在日本影響深遠。因為在中華民國時,日本就有對這本書不斷刊刻的先例。到了20世紀80年代,伴隨經(jīng)濟的發(fā)展,日本企業(yè)界人士認為,在企業(yè)管理、用人制度、業(yè)務(wù)銷售、市場開發(fā)、員工自律諸多方面,菜根譚都有很大鞭策、警示作用。
當你在苦惱郁悶事業(yè)不得意的時候,不妨靜下心來讀一讀《菜根譚》。它會讓你有豁達開朗的'感覺,苦惱煩悶的感覺也伴隨著你領(lǐng)略體會書中內(nèi)容時而消散。
當你隨心所欲放縱自己的時候,不妨靜下心來讀一讀《菜根譚》。它會讓你對事業(yè)前途有更清醒的認識,伴隨你走向人生更輝煌的一個臺階。
《菜根譚》讓你樂觀豁達,正如有句格言所形容:閑看庭前花開花落,靜觀天上云卷云舒。
總的說來,《菜根譚》在本質(zhì)上是一本有關(guān)安身立命的書。正如《菜根譚》序文里頭講的一個故事:乾隆年間,有一個處于官宦仕途的人,在朝廷里邊居于要職。他經(jīng)歷了許多人生世象,在不斷的升遷與貶官過程中,得了一場重病。在病難中,回想往事,無論是人生險境,還是人生樂境,世事總是匆匆忙忙,最后悟通自己在人生追逐當中,總是隨著外在事情的變化或高興或愁悶,心事總被外物牽拌,不免心神疲勞,所以導(dǎo)致重病一場。這說明我們需要有一種達觀甚至有些超脫的思想,常言說“計劃總趕不上變化”。我們要做好計劃,但當計劃無法在經(jīng)過努力后實現(xiàn),我們當然需要反省;同時,我們還應(yīng)有一種豁達從容的態(tài)度。
讀一本好書,雖不花多少錢,也不花多少時間,但書讀過之后,我們對于人生、事業(yè)、家庭會有更多獨到見解,因而生活也更豐富多彩。
《菜根譚》讀后感15
讀《菜根譚》頗有感觸:“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這句話告訴我們:文章寫到了純熟完美的最高境界時,其中的遣詞造句并沒有什么深奧玄妙之處,只不過是將自己的真情實感恰如其分地用文字表達出來罷了。當一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達到了真善美高度統(tǒng)一的崇高境界時,他的言談舉止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只不過是將自己純真樸實的自然精神本質(zhì)平白表露而已。
曹丕在《典論?論文》中將做文章提高到了至高境界,“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睘樘煜伦x書人廢寢忘食地讀書和殫精竭慮地求功名找到了理論依據(jù),由此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在“頭懸梁、錐刺股”讀書成名的同時,注重將文品與人品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視與做人為生命,孜孜不倦讀書的同時,自覺地完善自我,以期成為表里如一的高尚的人。
現(xiàn)實生活中,每一個人的靈魂所思與肉體所為往往并不統(tǒng)一,甚至會發(fā)生對抗,直接導(dǎo)致“”與“做人”的激烈沖突,真的是很殘酷。然而,這也正是生活的本真。因為在中國人的眼里,“文如其人”,人生一世在社會中運行的過程被稱為“做人”,只有成功地做好了“人”,才可能擁有一雙“”的妙手,所謂“修德須忘功名,讀書定要深心”。做學問的人務(wù)必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就像你在修煉道德時卻又忘不掉求取功利名譽,那么你必然不會有什么真正的`造詣。如果你在閱讀古書時卻只把興趣放在吟詩作賦、附庸風雅上,那么你也肯定不能有什么深入的心得體會。
人生如同一座大舞臺,每一個人都是演員,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自然也就有正面人物和反面角色之分,同時也會存在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之別。一個人可以扮演多種角色,但卻無法具備多個靈魂,否則“靈”與“肉”的搏斗時刻在進行,人活得豈不是太累了,如此肉體與靈魂的和諧就無法統(tǒng)一,心靈的安寧更成為無稽之談。
時下朋友見面最大的感慨就是:活得真累。這種累并非單純的工作強度之大,而是作為社會人必須照顧到方方面面的關(guān)系,是個體心理的疲憊,是不堪心靈的重負,對此身在職場的人們都心知肚明又心照不宣,只能默默地承受,暗暗地調(diào)節(jié)。倘若我們能夠做到“文章極處無奇巧,人品極處只本然”,卸下過多的心理重負,擁有寬愛和淡定的心境,不怨天尤人,不苛求完美,去本色做人,以真心,那么我們將會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拋棄功名之累,飽覽春花秋月,細品夏景冬雪,天人合一,自然和諧地終其一生。
如同《菜根譚》的得名:咬得菜根斷,則百事可破。但愿我們能“超越口耳之嗜欲,得見人生之真趣”,無論是做人還是,都會萬事皆緣,隨遇而安。
【《菜根譚》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菜根譚名言02-21
《菜根譚》讀后感03-10
(優(yōu)秀)《菜根譚》讀后感09-15
【推薦】《菜根譚》讀后感11-25
《菜根譚》讀后感3篇03-12
菜根譚讀后感14篇04-10
《菜根譚》讀后感2篇04-16
《菜根譚》讀后感12篇04-20
《菜根譚》讀后感(15篇)03-12
菜根譚讀后感15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