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1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風靡全球的幼兒教育名著,對幼兒之謎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它是現(xiàn)代意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1936年7月在英國牛津召開第五次國際蒙臺梭利會議之際出版的。
在這本書中,蒙臺梭利博士詳細而生動地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示了成年人對兒童心理發(fā)育的忽視和抑制。提出了兒童發(fā)育中有一個“敏感期”的觀念,刻畫了兒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節(jié)奏感、觀察力等方面的發(fā)育特征,是一本了解兒童發(fā)育和成長秘密的最生動的著作。
在“節(jié)奏”一節(jié)里,蒙臺梭利博士提到很多成人注意的是他自己行為的外在目的,并根據(jù)自己的想法來確定采用何種方法。對成人來說,有一條自然法則,即“最大效益法則”。這引導他運用最直接的方法,在盡可能短的時刻內(nèi)到達他的.目的。當他看到一個兒童正在作巨大的發(fā)奮做某些似乎沒有成效和幼稚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他自己一瞬間就能夠做完而且做的更完美,這時他就感到痛苦,就想去幫忙這個兒童。這是正因成人不明白兒童在活動中需要運用他的手,不把手的戶外看成是兒童工作本能的第一次展現(xiàn),就可能成為兒童工作的障礙。
無論是做為家長還是老師,我都曾正因看到兒童試圖去做一些在成人看來似乎是毫無必要的活動而去阻止他,甚至變得惱怒,如果兒童企圖反抗,結(jié)果往往是以兒童“不聽話”而告終。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務(wù)必使自己的內(nèi)心作好準備。務(wù)必系統(tǒng)地研究自我,以便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某些具體的缺點。而不好只注意兒童的壞脾性和如何糾正童錯誤的行為。教師首先要清除自己眼中的沙粒,然后他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如何消除兒童眼中的塵埃。
幼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2
我是懷著一名幼兒老師的心情看完的。這不是一本書,是篇文章,但我把它當書一樣的看了一篇又一篇。
本書的核心思想:
這篇文章是以一位幼兒教師用自己的心態(tài)寫出了自己對工作的一些想法。一共十六點寫出了幼兒教師方方面面。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等。
1、整天有寫不完的案頭工作;
2、工作強度大,活兒忙不完;
3、工作時間長,報酬少;
4、工作上的比賽無休止;
5、幼兒老師的安全責任大;
6、在社會,沒有誰能瞧得上幼兒老師;7每天都在幼兒的吵嚷聲中度過;8每天和孩子嘻嘻哈哈,在一些人眼中就如瘋子般。
9為了布置區(qū)域什么垃圾物品都要。10家長工作有難度;
11、當孩子們長大了,認識兒時的幼兒老師幾乎是零等等
幾點心得
看了這篇文章后,我覺得這位作者用反寫方法,突出了幼兒教師的.偉大。幼兒老師雖在一些人眼中很小很小,但卻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當新生幼兒才入園時,二三直個孩子一起哭,抱完這個哄那個,哄完那個又抱這個,老師常常是騙一個,哄一個,抱一個,拉一個后頭還跟著好幾個!要是遇到幾個感情脆弱的家長,孩子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長。于是大人小孩一起哭,那場面那家伙那整個一人間練獄啊!哭還算小事,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奧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鬧又踢又咬死活不要上幼兒園,所以老師身上留點小傷那是常事!本蛷倪@點上,就看出了幼兒老師的不同一般。
一開始看到這篇文章時,覺得這作者真的寫出了老師的心里話,一些不平。但多看了幾篇后,才知作者的含意——幼兒老師的不簡單!我作為一名普通幼兒教師感到真幸福。因為我看到了我們的偉大,因為我看到了我們的高尚,因為我看到了我們幼兒老師在人家眼里的不同。雖沒有小學老師、中學老師、大學老師那么的高級,但我們卻能把一個不懂事的孩兒學會懂事,未來的才子們都是從我們手中開始起步的!
幼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3
《慢養(yǎng),給孩子一個好性格》讀這本書,看一眼題目我就喜歡上了,因為這和我最近悟得的道理是相同的,再看了序,覺得有許多想法不謀而合的,一路讀來親切而感動,所以迫不及待要讀完,再推薦給周圍的人。培養(yǎng)孩子自信、溝通以及跟別人相處的潛力,才是最重要的。
“家是一個很奇妙的地方,有人在這兒得到愛,有些人卻得到傷害。父母們給孩子愛的時候,就應(yīng)想想,你給孩子的是控制、傷害,還是真正無怨無悔的愛?愛,是慢慢‘養(yǎng)’出來的……”黑家培養(yǎng)孩子的方式真的很令人吃驚,但是冷靜下來也令人佩服。
讀到其中描述黑立國時最令我感嘆,看看他做的那些事,哪里僅僅是調(diào)皮搗蛋就可形容的啊,簡直不可思議,簡直就是品質(zhì)低下,就算是父母能容忍,但內(nèi)心也必定會對這個孩子憂心忡忡,從而可能就會處處留意翼翼地另眼看待。把鞭炮丟進草堆、想把火柴丟進汽車的汽油里(好險沒有釀成大禍),扮演怪盜,在賣場“偷”手套……哪樣事情不值得引起父母情緒上驚天動地的反應(yīng),但是父母卻并沒有給他貼上壞孩子的標簽。若是我們平常人必須會覺得這個孩子思想有問題,道德品質(zhì)差之類的,你看故意搗亂、搞破壞,還想著“偷”東西,這不是有問題嗎?但是誰能想到其實這樣的孩子仍然是十分有愛心的,在大人眼里孩子的那些錯誤,其實并非是大人心里想的那樣壞透到極點,他們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其實他們并不壞,他們還有很多的可塑性的。
就像立國自我所說:“當我們做錯事時,其實自我心里不是不明白,但是若是遇到有人用訓斥的方式來責備我們,那只會激發(fā)我們的防衛(wèi)心理,我們反而死不認錯!薄耙粋孩子一生的環(huán)境,每個人對待他的方式就是這個小孩世界的自然規(guī)律,也會影響他的一生,他的世界是充滿完美還是充滿仇恨與懷疑,都是透過和周遭環(huán)境互動得來,從這個角度看,父母跟子女的很多互動,老師和孩子的許多互動,都不能那個太低估對孩子的影響力!
還有就是立琍,愛追潮流,青春期化妝,交各式男友,真是讓人難以理解,媽媽在屢次勸說無效之后,便干脆主動帶孩子到醫(yī)藥商店去買藥妝給孩子化妝,因為既然她喜歡這樣就尊重她的選取,與其隨她瞎用化妝品損害皮膚,干脆母親主動指導購買不至于對皮膚傷害大的化妝品。無法想象父母能用這樣的態(tài)度和方式來應(yīng)對,我真的好震撼。
青春期的孩子可塑性還是很大的,很容易就會走極端,做父母的必須要把握好度。此刻我們很多老_母常常抱怨孩子沒有職責心,責怪孩子,此刻我最后明白,不是孩子沒有職責心,而是父母老師剝奪了孩子職責心的擔當意識,什么事情都被安排得好好的',什么事情都務(wù)必按長者的意思來,孩子沒有個性,沒有了自主的權(quán)利,誰還能擔當?孩子被要求不能夠嘗試,不能夠犯錯,沒有這些寶貴的經(jīng)歷,誰又懂得去擔當?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很多錯誤是必不可少的,那些是他們該去經(jīng)歷的成長。其實職責心和擔當意識就是被家長們剝奪了。“期望孩子長大后擁有一個自由的靈魂,那么就要放下很多世俗的標準。期望孩子未來有職責感,對自我的行為負責的話,那么我們務(wù)必給他機會,讓他去思考、作決定,并有機會為自我的決定負責。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十分重要,也因為有父母的信任,他們會更誠實而負職責!
都說“美國的教育就像是在挖礦,把孩子切、割、磨變成一個寶石,就像許多拿到諾貝爾獎的杰出學者一樣。而歐洲的教育就像種花,教育人員做的是澆水、加肥料,讓種子變成它本來的樣貌,無論是玫瑰、康乃馨、山茶花,他們都會細心呵護,讓每一株花朵都有自我獨特的模樣。臺灣的教育是塑料工廠里頭的射出成型,要求個個一模一樣!甭犃诉@些生動的比喻之后,我不禁想起我們身邊的教育呢?我們屬于哪一類教育?
我感覺我們是個_走捷徑的教育,為分數(shù)急,為一切想追尋的結(jié)果著急,而失去慢慢等待,慢慢享受過程的耐心和體驗。這天早晨晨會課時,我還對小孩兒講,生命就是享受過程的一次體驗的旅程,否則誰的目標都一樣——死亡之旅,那么人生還有什么意思!一心只盯著分數(shù),從小學開始就完全盯著分數(shù)看,完全不顧孩子熱情興趣愛好,即便是學個興趣班那也很明確地功利性,孩子所有的生活就只有分數(shù)、作業(yè)、學習、培訓班,這也是為什么孩子一旦離開了校園就沒有人再愿意碰書本的緣故了,因為從小對書本的熱情已經(jīng)被消磨殆盡了。我們的教育完全是只注重灌輸結(jié)果的教育,完全沒有任何的沉淀,關(guān)鍵是只要把結(jié)果告訴孩子就好了,孩子呢,掌握了這一結(jié)果也就萬事大吉了,所有在學校的學習對今后人生路幾乎很少有作用,這也就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讀書無用論,其實不是讀書無用,而是我們的讀書方式出了問題,而是我們的目標和觀念出了問題。很多人都明白分數(shù)真的不重要,卻不明白分數(shù)真的不重要在什么地方,而且有時候也是飄搖不定,嘴上大喊分數(shù)不重要,但是手上踐行的卻是分數(shù)之上的實際。
其實我覺得并不是不要分數(shù),不要學習,不要那些興趣培訓,而是在這一切的學習過程中,慢慢地體驗過程,慢慢地培養(yǎng)引導性格和態(tài)度,慢慢地獲得情感的體驗,在收獲結(jié)果的同時,過程中的那些生命的體驗和成長比結(jié)果更重要,這就是我們本末倒置或是方式方法錯誤的根源,并非我們不要那個結(jié)果或是那個分數(shù),而是我們會有更好的方式更慢的態(tài)度來收獲那個結(jié)果。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不以當下的表現(xiàn)評斷孩子,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
“慢養(yǎng)”,并不代表放任孩子,而是能夠給孩子學習的機會,讓他們在學習中成長,找到的自我。如此,家,就是孩子生命力的來源,家才能為孩子的人生加分。孩子在長大過程中有許多變量和條件,沒有一個道理放諸四海而皆準。慢養(yǎng),能夠讓父母找到相信孩子的力量,孩子能夠發(fā)現(xiàn)的自我。
這幾年,我此刻一向覺得孩子的成長就是就應(yīng)不斷地犯錯,一向不犯錯的孩子真的值得人擔心,犯錯的孩子說明他正視自我的內(nèi)心,有個性,犯錯不可多得的人生經(jīng)歷,更是難得的成長經(jīng)驗。很多時候有些事情我們雖然已經(jīng)認識到了,但是還只是停留在理論狀態(tài),有可能連潛意識的觀點都沒能改正過來,更不要說落實到實際行動中了。但是我覺得自我有一點進步的就是把孩子當成自我的鏡子——孩子身上的每一個我認為比較重要的習慣問題,我都拿來照照自我,這些問題從我身上而來嗎?
幼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4
教師要勇于擯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了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以下教師讀書心得體會范文《幼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是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頻道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對您有所幫助。
每個人都喜歡受到表揚,這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人的一種生存需要。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沒有贊美,就很容易產(chǎn)生失落感。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廩質(zhì),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币虼,我們不難看出收到別人的贊揚對于一個人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孩子受到家長或者老師的表揚,會使孩子的思想、行為受到鼓舞,因而變得自信起來,從而生活中充滿了喜悅和滿足,但并不是所有的表揚都對孩子產(chǎn)生良好的影響,不恰當?shù)谋頁P很可能會引起孩子的緊張情緒,還會使孩子變得受不住批評,心理承受能力差。那么,我們在對孩子進行表揚時,應(yīng)該注意些什么呢?
一、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
我們有時往往想著幫助孩子改正缺點和壞毛病,動機是好的,但總是達不到預(yù)期的目的,這是為什么呢?這就是因為我們總是關(guān)注孩子的缺點,我們往往會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因而并不認為孩子所做的事情是值得表揚的,但孩子總是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注意,尤其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得到大人的表揚。如果我們能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在適當?shù)臅r候多給孩子表揚,那樣,孩子就會更自信,也就會更加努力的去學習和生活。
像書中細節(jié)三十八中的妮妮,她的口頭禪就是“我不會”,像她這樣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理解、支持和鼓勵,所以產(chǎn)生了退縮、膽小、不自信的表現(xiàn),作為老師,除了要和她的家長溝通外,更要給予她所缺少的支持和肯定。比如妮妮有了一點點小小的進步,我們就需要給予大大的肯定,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個肯定的微笑,就能讓妮妮的自信增一分,讓她不再自卑、退縮,敢于與別人交往。
二、給孩子具體的表揚
書中細節(jié)一就提到,“你真棒”、“你最棒”之類的話一直被我們掛在嘴邊,但這樣千篇一律、徒有形式的表揚竟帶來了案例中的副作用,引起了幼兒的迷茫甚至是質(zhì)疑,孩子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棒了,長此以往,有的孩子可能會產(chǎn)生盲目的自大,覺得自己什么都好。
那應(yīng)該怎么表揚孩子呢?首先,要慎用橫向比較,盡量不說“你最棒“、“你最能干”之類的語言;第二,教師要因人而異,給每個幼兒不同的評價標準,通過表揚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和優(yōu)點;第三,將表揚和評價結(jié)合起來,在表揚的同時,通過一些指導性的話語幫助幼兒繼續(xù)進步;最后,表揚的時候一定要真誠,以熱情、關(guān)注的態(tài)度去評價幼兒。
三、要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結(jié)果
每個孩子的能力發(fā)展水平不同,有的孩子可能本身就在某一方面有天賦,比如有的孩子畫畫一直很好,這時候,我們老師就會常?淠切┊嫷暮玫暮⒆,但是我們卻沒有思考過,我們表揚的是這些孩子身上顯性的優(yōu)點,這對幼兒的發(fā)展并沒有好處,如果我們能再多觀察孩子身上新的變化,發(fā)現(xiàn)他潛在的優(yōu)點進行表揚,并鼓勵孩子朝著這個方向發(fā)展,可能對孩子的成長更有意義。
書中細節(jié)四提到的案例是老師對好不容易做對題目的凡凡說了一句話:“你終于做對了”,然后給他貼了一朵小紅花。但是這樣的表揚是不是有意義呢?老師的表揚只是重視了凡凡做對的結(jié)果,但凡凡是不是真的就是會做了呢?可能只是運氣而已。這會讓孩子產(chǎn)生錯覺,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結(jié)果對了就好,對孩子的未來也會產(chǎn)生影響。其實,老師完全可以換種表揚角度,凡凡在錯誤了那么多次后,還是堅持去完成題目,教師可以對他堅持探索的精神進行表揚。如果在凡凡操作的過程中教師給予一些指導,讓凡凡真正理解了操作結(jié)果,這時表揚凡凡的努力、認真,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表揚,是對凡凡努力的肯定。
表揚有利于孩子成長,但并不是所有表揚都有效,我們我們在表揚孩子的時候,要注意竅門,不能濫用表揚、也不能亂表揚。
幼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5
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學生時代所經(jīng)歷的最不愉悅,且記憶猶新的事件。這些事件,涉及幼兒園、中小學以及大學的學生生活,包括班級管理、學生活動、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師生交往等等方面,內(nèi)容豐富,舉例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xiàn)的種種錯誤。讀著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著,對照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許多教育現(xiàn)象和處理方法。
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后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fā)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jù)人的心理發(fā)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xiàn)代教育理念,強調(diào)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guān)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應(yīng)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處一個手指責別人的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己”,“優(yōu)秀的教師,善于挖掘不擅長表現(xiàn)的學生其他方面的優(yōu)點”,“通情達理的老師會注意黑板禮節(jié)——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上黑板做題時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學工作十幾年來的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發(fā)展,是我們教師應(yīng)該思考的問題。想想自己也許在不經(jīng)意間我的言語傷害了孩子,我卻不知道。這本書中介紹的知識能讓我恢復(fù)平靜,保持心理平衡。
幼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6
某日在電腦上看了《怎樣做一名好的幼兒教師》文章,讓自己又學習了一些知識,教師一直是人們所尊崇的事業(yè),這個職業(yè)被稱為太陽底下最崇高的是職業(yè)。教師要懷著崇高的愛去傳授知識,要用滿腔的熱情去啟迪人生,春雨潤物般的言傳身教不僅能使孩子獲得淵博的知識,還能使幼兒擁有豐富而高尚的靈魂。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yīng)具備對人真誠、心地善良,有愛心,要熱愛幼兒,還應(yīng)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量。這就說明我們教師應(yīng)該具備求知的精神,要學而不厭,要掌握淵博的文化知識,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在學以致用。幼兒教師還應(yīng)具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崇高品質(zhì),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做好。
教師還要有耐心,面對不聽話的幼兒要耐心的教導他們,不能侮辱他們,這不僅會傷害幼兒感情,而且會使矛盾激化,在幼兒心中失去威信,教師的勞動是十分艱苦、復(fù)雜的,教師只有保持愉快平靜的心境,才能使幼兒產(chǎn)生一種愉快的`感情體驗,提高積極性,并因此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只有用自己的言行品格去影響幼兒,才是為人師表。還有教師教書育人應(yīng)是面對全體幼兒,要對班級里所有幼兒關(guān)心,不過在平常的教學中,我還是比較喜歡那些聽話乖的小朋友,往往忽略了那些調(diào)皮的幼兒,在這一點我想在今后工作中應(yīng)該要注意。
看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我想我以后一定會努力,多讀一些幼教文章。爭取做一名讓孩子開心,讓家長放心的幼兒教師!
翻開首頁映入眼簾的就是卡森的一句話:如果一個幼兒要維持他內(nèi)在的好奇心,那么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秘的世界!
作為守護在孩子身邊的幼兒老師,我們都有這樣的機會去分享、感受、把握這個和孩子共同快樂的機會!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幫助孩子了解所處的這個世界,而好奇心正是自然科學家的基本心態(tài),當孩子正用盡辦法去探索事物時,自然科學家的精神便已悄悄萌芽了。有位科學教育工作者曾說:“當孩子問‘為什么?’時,最好的回答便是‘那你覺得為什么呢?’”這本書便是希望喚起成人去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原有的好奇心,依從孩子的好奇心,提供適當?shù)奶剿鳝h(huán)境和引導,培養(yǎng)孩子像自然科學家的精神和態(tài)度一樣,去學習如何發(fā)現(xiàn)和找尋答案。這本書也是老師最佳實用指南,清楚的提供老師在自然探究前的準備,并在不同階段的探究(開放式探究、主題探究)中,詳列出探究的核心概念、教學計劃、引導方法和延伸活動,以及討論時的引導話語。也讓老師能在符合個別孩子的發(fā)展、興趣和能力之下,如何從孩子自身的經(jīng)驗,引發(fā)他們主動觀察環(huán)境;如何提供孩子好奇、發(fā)問、探索、調(diào)查、討論、反思自己觀點的機會,進而了解孩子如何在相互學習中建構(gòu)概念,發(fā)展出科學探究的技巧和態(tài)度。此外,書末附有相關(guān)資源、表格,可供老師記錄孩子的發(fā)現(xiàn)和觀點,再透過這些檔案檢討和發(fā)展課程。
《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拓展了教師在教育中所扮演的傳統(tǒng)角色。這本綜合課程能指導教師開展以探究為基礎(chǔ)的課程,該課程是以探究為基礎(chǔ)的課程,該課程是以幼兒對周圍生物世界的自然好奇心為基礎(chǔ)的。從在室內(nèi)養(yǎng)育生物和種植植物,到去室外搜尋動物和他們的棲息環(huán)境,并且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一系列的討論活動,教師們能學到如何為教學活動做好準備,學到如何知道幼兒通過開放式或主體式的科學活動進行學習、學會觀察!叭绻粋幼兒要維持他內(nèi)在的好奇心,那么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秘的世界。”這應(yīng)該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秉承的理念,同時也符合《綱要》中“教師應(yīng)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思想。幼兒對于自然有著一種天生的探索欲望:看到花草,他們總試圖觸摸;看到小動物,他們又會滿懷好奇地觀察;下雨了,他們會穿著雨具,在雨中嬉戲,找尋雨水的奧秘……我們要保護幼兒的這種好奇心,我們應(yīng)該讓幼兒在好奇中觸摸自然,親近自然。
在幼兒共同探究和互動的過程中,他們總會試圖搞清楚所見和所做的事情。他們開始建構(gòu)有關(guān)事物的概念。這時,“小小科學家系列”讓教師擔當?shù)囊粋重要任務(wù)就是確保幼兒有關(guān)科學的游戲和想法可以受到關(guān)注、深化和挑戰(zhàn)。在幼兒探究過程中,教師最重要的任務(wù)之一,是在教室中創(chuàng)設(shè)一種支持和鼓勵幼兒成為小小自然學家的環(huán)境與文化,而這種環(huán)境和文化的特點是:尊重生命;強調(diào)調(diào)查;分享觀察的內(nèi)容和觀點;檔案與記錄;關(guān)注真實的生物。其中首要的“尊重生命”,讓我特有感悟;叵氲,自己在平時的自然角管理或是科學探索活動中,常常就會忽視,甚至回避這一問題。小蝌蚪死了,老師也不向幼兒說什么就把它處理掉,當他們發(fā)現(xiàn)小蝌蚪不見了時,來問老師,老師就會用一些非常理的話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將會使幼兒形成了無視周圍生物的意識。通過這次的閱讀學習,我會更新自己的認識,反省自己教育中的不良問題,用全新的“自己”去帶動幼兒、帶動周圍的成人,把尊重生命放在首位,為與我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小生命負責。
另外,我還充分體會到“家庭參與”的重要性,《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展示的教學案例都將家長納入到活動的參與者中,這也能進步激發(fā)幼兒觸摸自然的興趣。我們不要總以為幼兒年齡小,不懂事,其實有時候他們腦中能閃現(xiàn)出成人都沒有的靈感,尊重幼兒,讓他們充分觸摸自然,或許未來的自然學家就會在他們之中產(chǎn)生。這不僅僅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給予我的認識,更是應(yīng)在今后的幼兒教育中貫穿始終的一種理念。
幼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7
初讀《爬上豆蔓看自我》,有很多朦朧的感悟,可惜一支拙筆無法盡情地表達出來。這本書我會經(jīng)常閱讀,一向珍藏。它讓我的思想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激發(fā)我去反思、體驗自我生活和工作的價值和好處,讓自我真實地活著,做真實的事情,用自我真實的聲音生活,用自我真摯的情感從事教育,構(gòu)成自我個性化的教育生活。仔細想來,作者的工作狀態(tài)似成相識,原先我平時也是這么工作的吧,只是我不是一個有心人。“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那我就把辛黛瑞拉當成我的鏡子,經(jīng)常來照照,因為我明白我是喜歡我的職業(yè),我也能從觀察、了解并理解孩子的過程中獲得極大的幸福。
本書是幼兒教師專業(yè)成長叢書之一,是一本充滿感性色彩又令人深思的一線幼兒教師的教育日記,作者詳盡地敘述了自我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以及對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感悟與反思,記錄了一個普通幼兒園教師在和孩子、家長交流中的喜怒哀樂,自我專業(yè)成長的足跡,對生活、工作以及生命的感悟與體會。本書真實反映了幼兒教師的生活原貌,從個案的角度記錄了幼兒教師的成長歷程。全書共分六部分,第一、二部分介紹了作者的理想教育生活和日常教育生活;第三部分介紹了作者和孩子的溝通、交流;第四部分介紹了作者在教學中的感悟;第五部分介紹了作者和家長的愛心聯(lián)系;第六部分抒發(fā)了作者對生活好處的思考。
書中濃厚的生活氣息,教師良好的反思和學習精神對于新教師有著推進作用。從作者的言行中能夠看出,教育對其而言是一種信仰,她的文字中給人的感受是,從事幼兒教育事業(yè)是一種意志的磨練,更是一種享受。她能更多真正的從孩子出發(fā),當看到孩子的表現(xiàn)沒有預(yù)想完美時,她能看到孩子的進步,在諸多篇日記中都能看到作者一一講述每名幼兒的進步,將理解、寬容孩子貫穿在現(xiàn)實生活中,而不僅僅僅是放在嘴上。因此,她能走出常態(tài),堅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看這本書時,覺得真像是自我在寫日記。同是幼教工作者,寫的都是我們最熟悉的,每看一篇,生活中的某一片段就會跳出來。如有一篇隨筆是《愛唱歌的小麻雀》,講了她上午因為一向在糾正孩子的常規(guī),結(jié)果該上的課都沒有上,下午又受老師之邀去聽課。回到教室以后正好課程安排是講故事活動就給孩子講述《愛唱歌的小麻雀》。因為是臨時決定的,沒有任何的教具,但是她調(diào)整了教學方法,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講述故事,再讓孩子在體驗中學習故事,最后以小麻雀的口吻把早晨沒有唱的歌唱給小鹿寶寶聽,其實就是唱給孩子們聽,之后孩子們也跟著唱起來,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這也讓我想起公開課,她的做法可能就是我們的做法,我們的做法可能比她更好,但是我們因為公開課結(jié)束就過去了,時光長了可能就忘記了,但是這位老師能及時記錄下自我的教學感悟,再次打開的時候也是一種經(jīng)驗的借鑒。所以邊讀書邊思考,是閱讀《爬上豆蔓看自我》中養(yǎng)成的習慣,會被一句話、一個小片段所吸引,便停下來細細思索。因為這些日記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我們能夠感受到教師的反思精神,反思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途徑,反思意味著對自我有一種新的審視和批判精神。所以剛開學的時候也曾試著每一天在博客里寫寫自我的教學感悟,發(fā)生在身邊的精彩瞬間,覺得也是一份快樂,但是之后因為家里很忙就慢慢疏忽了,只是偶爾想到了就寫點東西在里面。
高美霞的日記給我最深的印象有這樣幾點:
第一,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看了這些日記,給人的感覺是:教育是一種充滿智慧的生活。這些教育日記反映的就是教師和孩子的生活,是對幼兒園日常生活的敘述,也是對教師生活感悟的敘述。其中體現(xiàn)了教師的專業(yè)敏感,體現(xiàn)了教師的生活趣味,生活態(tài)度。在日記里,我們能夠感受老師和幼兒鮮活的生活場景和活動,我們能夠認識一個個反復(fù)出現(xiàn)的有自我思想的、充滿活力幼兒。在日記中,我們也能看到老師的困惑和苦惱,看到老師和孩子之間的互動、磨合。在日記中,我們也看到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協(xié)作和溝通。作者的文筆平實中透著優(yōu)美,敘述的很多生活事實充滿情趣,讓人感受到與孩子的共同生活也是詩意的生活。
第二,有反思的職業(yè)習慣。
看了這些日記,我覺得,呈此刻我們面前的不只是一個事實的文本,也是一個心理的文本,是一個教師不斷反思的文本。對幼兒教師而言,人人都在實踐,但并不意味著人人都在反思。這些日記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能夠感受到教師的反思精神,在反思中不斷調(diào)整自我的行為。反思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途徑,反思意味著對自我有一種審視和批判的精神。其實,這些日記本身就是反思的產(chǎn)物,寫日記本身就是給自我“照鏡子”,就是審視自我言行。這些日記中,作者對自我言行的.很多分析是難能可貴的。
第三,有自覺的學習精神。
看了這些日記,我覺得作者有很高的學習熱情,有自覺的學習精神。對教育實踐的敏感,對自身教育行為的分析,需要教育理論和綜合素養(yǎng)的支撐。從日記中可見,作者的閱讀面是很廣的,對一些理論和思想有一種渴求的精神。有些著作作者是精讀的,充滿感悟的。這種學習精神對一個教師來說是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更值得稱道的是,作者能將學習與實踐結(jié)合起來,將學習與個人的生活結(jié)合起來。在實踐中學習,在生活中學習,不斷豐富充實自我,努力用先進的理念引領(lǐng)自我。
第四,有完美的職業(yè)理想。
看了這些日記,給人的感覺是,從事幼兒教育是一種意志的磨練,更是一種享受,幼兒園生活是多彩的,燦爛的。幼兒教師的職業(yè)是陽光的職業(yè),是有挑戰(zhàn)也是充滿快樂的職業(yè)。我們所得到的這種感覺是建立在作者完美的職業(yè)理想的基礎(chǔ)之上的。對孩子充滿愛,充滿關(guān)懷,對孩子給予寬容,給予理解,給予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這就是一種新的兒童觀引領(lǐng)的職業(yè)態(tài)度,有了這種職業(yè)態(tài)度,就有可能去享受職業(yè),而不是忍受職業(yè);去迎接職業(yè)生活的挑戰(zhàn),而不是回避職業(yè)生活中的困難。讀了這些日記,能夠感受到作者的職業(yè)理想不是文字上的,不是口頭上的,而是融入到每一天的具體的行為之中的。是職業(yè)理想在支撐著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是職業(yè)理想在引領(lǐng)著作者去反思和不斷努力。
我的收獲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無論家長還是老師都就應(yīng)經(jīng)常反思自我的教育行為,多學習(向其他老師和家長學,向書本學,向網(wǎng)絡(luò)學……),多看書,多反思,多動筆。反思是個總結(jié)教訓、積累經(jīng)驗、改善方法的過程。很多家長都表示自我脾氣暴躁,對孩子缺少耐心,如果能經(jīng)常反思,就會逐漸增強自我監(jiān)督的力量,進而逐漸控制自我的脾氣,處理問題時更趨平和與理智。如果頭腦中裝有更多對理性重要性的認識,懂得更多教育孩子的知識,那家長原先那些不科學、不理智的做法肯定會越來越少。家長們必須要拋棄這樣的想法:我天生就是急脾氣的人,根本改變不了,孩子將來會明白我發(fā)火是為他好的。我個人的切身經(jīng)歷使我相信:知識和智慧擁有強大的力量,如果用它們武裝頭腦,任何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都能夠變得更冷靜、更睿智、更從容!
二、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多給他們一些正面的、真正的關(guān)注。家長就應(yīng)愛“真實”的孩子,而不是僅僅愛大人理想的或期盼的孩子。經(jīng)常聽家長對孩子這樣說:“你再哭/鬧/撒謊/不好好吃飯……媽媽(或爸爸)就不喜歡你了!”家長的本意是要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孩子卻領(lǐng)會成:爸爸媽媽根本不愛我,除非我不犯一點點錯誤,否則他們就會罵我、厭惡我,甚至不要我了。父母太多善意的想法變成對孩子無意的傷害,當孩子遍體鱗傷時,父母或許還渾然不覺,以為都是孩子出了問題。我們對孩子“真正”的關(guān)注太少了:心不在焉地回答他們的問題;敷衍了事地應(yīng)付他們的請求;三心二意地參與他們的活動……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不肯向父母吐露心事、表達思想,原因正是我們沒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不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孩子怎樣可能信任并接納我們?其實全身心的關(guān)注并不需要太多時光,跟孩子一齊沉浸在一個游戲中,陶醉于一個故事里,認真的表情、專注的眼神……都能給予孩子莫大的滿足,增進孩子與父母間親密的情感。
三、應(yīng)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稚嫩的思想、脆弱的情感,家長和老師需要細膩、再細膩。拋棄那種舊的教育觀念:無論我做什么,只要是為孩子好就行了。這份“好”不就應(yīng)讓孩子長大成人后才去回味、體驗和理解,而就應(yīng)如春風化雨般滋潤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讓他們從小就能感受到并喜愛這份好。我們的教育的確太粗線條了,我們很少探究孩子那小而敏感的腦袋里究竟有什么奇妙又豐富的想法,我們很少思考該如何理解和尊重孩子,如何引導他們想得更多更深。家長通常覺得反正我是為孩子好,只要孩子照我說的做就行了,孩子始終處于可憐的被動地位。其實,很多孩子自我的事情完全能夠由他們自我做主,家長能夠跟孩子商量著做,如吃什么樣的早飯、穿哪件衣服、要不要把玩具借給小朋友等等。教育,真的是一件需要細心加耐心加愛心的事情。
羨慕作者身上那種蓬勃向上、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和激情。我想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努力的,他們會為自我講的故事引起孩子的共鳴而高興,為孩子們對活動的聚精會神而欣慰,為自我的收獲而歡欣鼓舞,但這種快樂并不是一向存在的,他們會灰心,會沮喪。為什么孩子這么浮躁?為什么家長這么難以溝通?這種狀態(tài)說明教師還沒有把工作當作心靈的享受。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任務(wù)后,教師反思過這天的活動了嗎?孩子和自我都收獲了什么?享受到什么?翻看教師的反思筆記,寫得更多的可能是有關(guān)孩子的狀況,以及一日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哪些需要改善等,很少寫到自我一天的情緒。其實,教師就應(yīng)記下自我的情緒體驗,這種體驗反映了教師是否用心去做了,反映了教師做事的精神狀態(tài)。孩子的激情需要教師來點燃。如果教師自我沒有激情,而只是為了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選取的資料和材料對孩子沒有挑戰(zhàn),那么孩子在活動中就無法產(chǎn)生來自活動本身的原動力,就像作者說的“孩子的眼中找不到發(fā)亮的、渴求的眼神”。因此,只有教師產(chǎn)生蓬勃向上的激情,才有可能點燃孩子的激情。教師就應(yīng)用心靈去享受工作。
從辛黛瑞拉的這些日記中,能夠感受到高老師的職業(yè)理想不是文字上的,不是口頭上的,而是融入到每一天的具體的行為。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最讓我感動的也正是作者只言片語中所表達出來的對教育的信仰、職責感、使命感、成就感。但是也不是每個人都在教育上有如此的悟性,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有一份堅持,日復(fù)一日堅持做一名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是需要有偉大的靈魂的,用用心的心態(tài)對待孩子、給予孩子細膩而恰當?shù)年P(guān)愛更要用尊重和平等的態(tài)度應(yīng)對孩子。
幼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8
寧靜是一種規(guī)格很高的品質(zhì)。莊子說: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意思是要對一個人作出判斷,觀其動不如視其靜。自古以來,心如止水、寵辱不驚、以不變應(yīng)萬變等等說法,都表現(xiàn)了對寧靜心態(tài)的某種崇敬。真正獲得了寧靜的人非但不是麻木的生硬的,反而是極其敏感極其溫厚也是極其豐富極其堅韌的。
莊子的成就令我們后世之人萬分敬仰,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yǎng)性、清靜無為。
當今世道能夠保留一顆寧靜之心的人實在不多。追名逐利,心態(tài)浮躁為之普遍。
連我自己也不能例外,當周圍的`人都紛紛將孩子送到高價名校時,我就不免懷疑起當時的決定,將女兒放在身邊這樣的普通學校會不會讓她將來發(fā)展受到影響。讀書已經(jīng)不在單純是讀書了,已經(jīng)有了很高的附加值,比如當問你孩子在哪讀書,學校的名字足以讓你自豪三分或自卑了得。我也明知這是心態(tài)的問題,哪個學校不培養(yǎng)出人才?但往往大家都進入了一個怪圈,就如現(xiàn)在不少領(lǐng)導去讀EMBA,并不是為了學習知識,而是為了認識有身份的同學,同學就是生產(chǎn)力,就是人脈,有了人脈就不怕沒有發(fā)展。孩子讀書也是一樣了。心怎可平靜呢?
現(xiàn)在沒錢沒權(quán)就自然低人三分,經(jīng)濟能力已經(jīng)無形將人劃分了等級,不信高檔社區(qū)和城鄉(xiāng)結(jié)合的出租屋形成的氛圍就是截然不同,各人的生活質(zhì)量天壤之別。社會就是這樣的勢利,保持一個平和的心又是多么得不易。
我想我們能在浮躁和寧靜中找到一點平衡就是成功了。讀書的過程就是提醒的旅程,我們不要在浮躁中浸泡地太久,不然將會找不到自己在哪了。
【幼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12-29
幼兒老師工作心得體會02-06
幼兒老師培訓心得體會11-17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12篇03-21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15篇03-18
幼兒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11-18
老師幼兒園心得體會04-29
幼兒園老師心得體會01-04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