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索溪峪的“野”》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索溪峪的“野”》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索溪峪的“野”》語文教學反思1
一、成功之處
1、抓住題眼,理清脈絡。在一開始出示課題后,我就緊緊抓住題目中得“野”字,先讓學生結合對課文的預習說說自己對于野字的理解(他們的回答讓我覺得很切合文本內容),然后出示正確的解釋,加深印象。當對野字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時,再讓學生通讀全文,并思考全文又從哪幾個部分來具體描述“野”的。學生的理解能力很強,一下子就完成了任務。再者,在教學山野這一節(jié)時,我又提出類似的問題,學生受到之前問題的啟發(fā),這個問題也就顯得輕松一過了。從最初的教學導語,到文章的總結部分,我始終突出“野”字,緊緊圍繞題眼來教學。
2、對于現(xiàn)在的農村孩子來說,出外旅游并不是那么簡單,大部分孩子的旅游范圍只局限于金華市,很多名山大川、秀麗風光他們沒機會領略,所以對他們來說,索溪峪的美景是陌生的、很難想象的。所以我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候,就把索溪峪的景色提前讓他們進行觀賞,而不是讀文之后再來看圖。我認為只有先形成直觀的印象,才能對后面文本的解讀打下良好的基礎。不單單是在開頭,在后面的教學中我都堅持這一原則。
3、美蘊含在文字里,就需要我們通過仔細研讀、不斷研讀去挖掘。在教學山野時,先聽老師范讀,而后自由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美去練讀,交流,指導糾正,指名讀,男女賽讀,和老師一起分段讀。在多種多樣的感情朗讀中,學生體會到了驚險、磅礴、隨心所欲與不拘一格的山野美。我并沒有花多大力氣,全靠學生自己在讀中的領悟。
4、雖說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但不代表就應該撇開應用能力的教學,因此我安排了對雙引號所表示的'作用、擬人句的練習。這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很難,但讓他們在無形中對這類知識加深了印象。
二、不足之處
1、對于整堂課的環(huán)節(jié),時間安排還沒有掌握妥當,以致一開始時間花的稍顯多了,導致課堂的最后十分鐘有點趕。
2、在課堂上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機會不多,與學生交流、互動也少了點,還沒有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
3、還沒有調動起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欲望,讓一部分學生成了旁聽觀眾了,沒有照顧到整體。
三、改進措施
讓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伙伴。小組可以一起討論,推薦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學生還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小組同學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共同制作幻燈片……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更重要的是,每個學生的意愿都得到了充分尊重,學生變得更自信,更有活力,也必定多了一份成功的把握。課堂上如果老師能多角度的指導朗讀,學生通過反復的讀體會索溪峪山的自然美,野性的美,不拘一格的美,學生就會真正的入情入境。
《索溪峪的“野”》語文教學反思2
六上第2篇課文《索溪峪的“野”》就是一篇很好的習作范文。全文采用先概括后具體的方法謀篇布局:在概括介紹索溪峪“野”的特點后,分別從“山野”、“水野”、“動物野”、“游人野”四個方面進行了具體描寫。每一方面的描寫都采用同樣的方法。例如,寫索溪峪的山,先概括地指出山芋野性的美,接著從山具有“驚險的美”、“磅礴的美”、“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三方面來具體描寫。另外,課文用了擬人手法和聯(lián)想的表達方法,把“山”、“水”、“動物”描寫得別具一格、富有情趣、野趣盎然。
品讀著這么靈動有趣的美文,孩子們的心情也是十分愉悅的,都被作者深厚的'文學底蘊深深折服了。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一個個躍躍欲試,也想嘗試著創(chuàng)作一篇美文。
先仿課題。通過探討,一個個擬人化的作文題目出爐了:《苗寨的“美”》、《喀納斯的“秀”》、《日湖的“青春活潑”》……
再仿結構和語言。因為有了范文的引路和老師的指導點撥,學生在布局謀篇時,完全沒有問題,就是遣詞用語得花心思。不過,學生寫起來還是比較得心應手,有幾個學生的習作投稿后即被錄用發(fā)表。
用好教材,超越教材,材盡其用,就能讓閱讀和寫作的互動作用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就能讓習作教學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朗。
超越,在萬山之巔,永無止境,但我會執(zhí)著前行,爭取讓自己的習作教學上有所作為,盡其所能讓自己的學生獲益。
《索溪峪的“野”》語文教學反思3
沒有反饋與評價,就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為了讓小組合作學習能更有效、長久地進行,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應及時地給予反饋。在展現(xiàn)優(yōu)秀的合作方式和成果,學生才能感受到小組合作的快樂與成功,從而提高學生進行合作的信心和興趣;糾正合作中存在的問題,保證小組合作的順利開展。
在教學《索溪峪的“野”》時,學生合作學習后,我首先對他們的合作過程給予積極的評價:最團結互助的小組、最有創(chuàng)造性的小組、最有收獲的小組等,以激發(fā)學生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在自主合作討論過程中教師巡視時要用心傾聽并給予指導與評價。當小組派代表匯報展示合作成果時,老師給予適當?shù)狞c撥和激勵性評價,并讓其他小組的成員也來發(fā)問與評價,從而讓他們感受到合作的愉悅和成功的喜悅。在小組合作學習的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合作學習的魅力,它給學生帶來的是“運籌帷幄,而決勝千里”的成功體現(xiàn)。
《索溪峪的“野”》語文教學反思4
索溪峪的野這篇課文,我本人是很喜歡的,因為身臨其境的感受過張家界的山水和動物,自己在那大自然的情境中返璞歸真了,所以決定選擇這一課來講。
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學山“野”這部分課文時,先是讓學生自主學文,找出些“野性美”的句子,圈點批注。接著,讓學生對照課文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把這些語句讀出來,可以是自由輕聲讀,可以是默讀,快速讀,讀完后選出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反復有滋有味地讀。喜歡哪就讀哪,覺得怎樣能讀出野性美,就怎樣讀。學生匯報讀后感受時,各抒己見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體驗,聯(lián)系搜集的資料,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談談讀后的感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并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同時,讓學生欣賞品味、揣摩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在反復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媒體的運用是這節(jié)課的一大亮點,不只是孩子,聽課的老師也對索溪峪的美景嘆為觀止。只有讓孩子們感同身受,才能激發(fā)出他們讀書的熱情,才能讓孩子們愛上課文,愛上語文,由愛引思,課文的內容,文章的中心感悟自然水到渠成。
最后這節(jié)課的最大問題便是時間的分配,匡校長聽后也對這節(jié)課提出了中肯的建議,索溪峪的山講的、讀的是很到位,但對于一片自讀課文來說,這樣的時間安排是欠妥當?shù),后面的水、動物、游人只能一帶而過,課的后半段略顯突兀,這也是我以后要斟酌和修改的地方,謝謝領導的引領和指點。
《索溪峪的“野”》語文教學反思5
《索溪峪的“野”》這篇課文,通過描寫索溪峪的奇麗風光,贊頌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達了作者暢游其間無比愉悅的心情。
課文先總述,最后講自己的感受。課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總起段,點出了索溪峪的特點:野。第二部分作者分別從山、水、野獸和游人四個方面描寫索溪峪的“野”。最后一個部分抒發(fā)了作者的感受。
一、課堂教學成功之處
。、執(zhí)教者在教學中能理清文章脈絡,抓住“野”這個重點,圍繞“野”設計教學,制作網絡課件。教師所上的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課充分考慮了網絡環(huán)境下的語文教學目標預設,比較全面、具體,要求適度?梢钥闯觯處煹慕虒W始終是圍繞索溪峪的“野”來展開的。準備瀏覽的網頁,是為了給學生一個形象化的可視平臺,通過真實、生動、鮮明的影象、圖片,引發(fā)學生的感受。從最初的教學導入語,到最后的總結,教師始終突出了“野”,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在轉動。
。、教學方法多樣,以學生為中心:
教師在設計中能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提出自己所要了解的問題,以此問題為中心,組織學生選擇相應方法進行學習。能根據教學目的,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心理特點,對教材進行了整體處理,利用網絡課件的形式重新科學安排教學程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思路清晰,脈絡和主線能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那就是索溪峪的“野”,;利用網絡渲染,激活學生思維教學時,根據課文的要求制作了網絡課件,搜集了大量的圖片、視頻以及相關的文字資料,讓學生在網上觀看索溪峪的視頻,讓他們初步感知的野、逼真的畫面使學生們興趣大增。因此,欣賞完后,學生無拘無束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也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學生通過朗讀全文來初步感知的“野”。
。、在教學方式上,網絡背景下的學生獲得了與教師同等的學習資源:
教師的作用更多體現(xiàn)在問題設置,組織實施上。師生之間平等交流,共同探討成為可能。教師在建設主題網站時以優(yōu)美的風景錄象和圖片,為了方便學生理解索溪峪和桂林、廬山、泰山、黃山等中國名山的區(qū)別,站上關于桂林、廬山、泰山、黃山等名山風貌的圖片,既使學生直觀在感受到了桂林的秀,廬山的俊,……,也使學生感受到了索溪峪和桂林、廬山等名山相比所具有的獨特的“野性”的美。
。、在教學效率上,教師將張家界索溪峪、桂林、廬山、泰山、黃山等中國名山的有關資料、圖片都放在了站上,省去了學生直接上互聯(lián)網搜集信息的過程,使課堂效率更高。從課堂教學的角度來講,更貼近學生實際,可操作性更強。
二、課堂教學不足之處
。、語文教學中應在師生平等對話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教師利用網絡課件來組織教學,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相互協(xié)作的網絡平臺。但是因為有了網絡,而忽略了生生之間、生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
。、從這節(jié)課中我發(fā)現(xiàn)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適時適度,是否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應用。本次教學也有遺憾之處,教學預設還沒有完全達到,還應該充分體現(xiàn)學生、教師、計算機的互動,靈活運用教學平臺,缺少課堂生成。
。、學生還沒有切實參與到評價當中,教師的評價也是以知識評價與操作技能評價為主,對情感與價值的評價還體現(xiàn)不夠,評價內容只是以結果性評價為主,而對過程和方法評價少。
。础⒄Z文教學味不濃,情感、價值觀的目標達成不夠,學生的朗讀缺少個人體驗。對文中的重點佳句指導不夠。
三、新的教學設計
要以學生為中心,提供多種媒體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通過視頻導入后,讓學生了解張家界。初讀課文,緊抓索溪峪的“野”。突出山、水、動物、人四個方面,提供相關的學習提示。利用網絡論壇,提出自己所感興趣及所要了解的問題,與同學進行合作交流。在學習匯報中后完成相關的習題。【浙江省紹興市小學周建國】
《索溪峪的“野”》語文教學反思6
本堂課教師的成功之處是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環(huán)節(jié)清晰,引導學生感悟了課文的內容。充分利用了網絡的聲音,圖片文字以及網絡的交互作用。以人為本,教師尊重學生學習課文的自主權,放手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和選擇自己的學習方法,為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索精神,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和就交流的習慣,其中的論壇和寫作天地就是一塊積蓄以后傾吐的,并且集思廣益的成功之處。
不足之處首先是課堂氣氛略顯沉悶,學生的積極性不夠,表現(xiàn)在每個環(huán)節(jié)發(fā)言的學生太少,雖然具有代表性可是讓大多數(shù) 處于旁觀的聽眾地位,沒有顧及到整體。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候引用課本的文字的時候口齒不清,或者在敘述名山與索溪峪比較時,認知和表達上有誤差的時候,教師的導向作用沒有很好地體現(xiàn)。教師要求學生自己輕聲讀的時候,學生猶豫不決。這跟教師在課上過多的齊讀,個別朗讀偏少,而且指導性不夠,也就是學生沒有真正的入情入境:然后另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處理的有欠缺,一學生滿懷信心和期待地讀了體現(xiàn)山的驚險、磅礴、隨心所欲一部分,應該有可取之處?山處煹.表揚,鼓勵不夠,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的示范讀,然后兩者比較,教師的示范字正腔圓,可在情感的處理方面未必上風,學生在就教師的尊嚴之下,違心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此舉讓后面想讀的同學顧慮重重。其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缺少鼓動性和激勵性。第四,課堂設計上,少了學生思維的碰撞,也就是發(fā)散性的說話較少,使得學生的學生的感悟緣于網絡,而沒有高于網絡。例如看了網上的關于群上氣勢磅礴一部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談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可以適當聯(lián)系生活實際。第五,對學生的訓練還不夠,不論是朗讀還是表達,有點走過場的感覺。學習了課文后面的游人的野這一部分,也可以讓學生設身處地的說說看如果自己也處于這樣的靈山秀水當中,看到這樣的山水和動物,自己會怎么說,怎么做,怎么想。這可以馬上寫進寫作天地的版塊中?傊杏X教師在靈活運用網絡資源,把現(xiàn)代媒體和傳統(tǒng)教學結合起來這一塊上稍有欠缺。
如果是我執(zhí)教這堂課,我會采取這樣的思路。
導入時候,我會在簡單描述之后直接出示圖片,讓學生用自己的知識來談感受,而不是一上來就談野,涉及到中心。
然后在教學到山的對比時候,我會準確到位的點撥學生,其他的山到底與索溪峪有何不同,甚至聯(lián)系到自己的生活實際簡單說。因為書本是間接知識,只有間接知識和同學們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的時候,學生才能真正領悟。
在處理重點部分的時候,我會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讓學生先找出山,水特點的關鍵詞語,也是學生可能存在疑難的地方解決,水到渠成的引出野的特點。然后適時激發(fā)學生的驚奇,喜悅,再讓學生進行感情朗讀。在引導學生看山的綺麗多姿的時候,我會給學生提供一個傾吐的機會,因為群山的想象 讓人富于聯(lián)想。
在講到水的特點的時候,我會設計一道題目讓學生練習。
索溪峪的水時而 時而 時而
索溪峪真頑皮。 索溪峪的水真機靈啊 索溪峪的水真聰明啊
通過這一練習來體會作者的寫法之精妙,同時訓練學生的語感。
在課文的收關部分,我會采取讓學生以圖畫或者導游的形式向前來觀光旅游的人們盡情展示這里的獨特風光。
同時我會借鑒老師上課成功的經驗,彌補不足,進一步擴大發(fā)言面,給同學提供更多的交流和思想碰撞的機會,規(guī)范流程充分用好網絡資源。
《索溪峪的“野”》語文教學反思7
《索溪峪的"野"》是一篇閱讀課文。這篇課文文字優(yōu)美。脈絡清楚,采用了先綜述后分述的寫作方法。文章篇幅比較短,語言洗練。
這篇課文該怎么教呢?拿起課文,反復讀過幾遍,我發(fā)現(xiàn)課文寫山的野的時候也是采用先綜述后具體描寫的方法,并且在這個自然段里有不少的優(yōu)美詞句,是孩子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因此,于是我把這個自然段作為教學的重點。
學生自讀課文后,我引導孩子學習生字新詞。這些生字新詞并不要求掌握,但是我認為這些詞能幫孩子們積累,能豐富孩子們的語言。因此,我不惜耗費了比較多的時間。教學這些生字新詞的時候,我先出示這些生字新詞讀準字音,然后讓孩子們說說對這些詞的理解,孩子們覺得太陌生的,我讓孩子們把這些詞帶入課文中去理解。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覺得非常扎實。孩子們確有所獲。
然后,引導孩子們弄清課文的寫作特點,并把課文分段。
最后,我讓孩子們自學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說說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了山的“野”?請用朗讀讀出你的體會。這個環(huán)節(jié),我給了孩子們充足的時間去自學,去體味。隨后我檢查了孩子們的自學情況,孩子們的朗讀還是比較到位的.。接著我引導孩子們談了這個自然段的寫作特點,并告訴孩子們在自己的習作中也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這樣可以讓習作更有條有理。如果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讓孩子們進行一個小練筆的訓練就更好了。但是,由于上課的那天是周五,如果這課不上完,就會拖到另一個星期。由于自己趕時間,因此,把這個環(huán)節(jié)省略了,而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省略是非常不該的。
后幾個自然段的文字比較通俗易懂,我讓孩子們自讀,然后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大家一起討論。結果,我可愛的孩子們沒有一個同學提出不懂的問題。于是我問了孩子們幾個我問題。
最后我讓孩子們寫寫學了這課后的體會,孩子們都有一定的見地。
這課教完后我覺得非常輕松。首先我大膽不受教師用書中的教學重點與難點的束縛。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研讀課文,根據農村孩子的特點,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我設計的初衷就是讓孩子們學了后確有所獲,而且又充分挖掘了課文的潛在資源。
我想,孩子們學過這課后一定也記憶猶深,因為他們確實有些收獲!
《索溪峪的“野”》語文教學反思8
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設計上,我以“哪個方面的美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中心問題提出,讓學生自瀆自悟。在學生感悟驚險的美、磅礴的美兩個方面,我處理的方式是一樣的,以學生自主品悟為主,而老師只是在其中起個牽針引線的作用,煽動學生為驚險的美而感慨動魄、為磅礴的美而浩氣長抒,同時能根據“一線天”、“百丈峽”、“十里畫廊”、“西海峰林”等字面來想象畫面理解詞語。在教學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一方面,我則沒有像前面那樣放手讓學生交流感悟,而是又將學生的思維牽引到我的兩個層面的閱讀上來,一是通過理解隨心所欲的含義,讓學生探究這索溪峪的山怎樣隨心而長,各長成了哪幾種樣子,讓學生讀一讀、數(shù)一數(shù),結果是有往高處長的,有橫著長的,有斜著長的,有三五成群長的,有兩兩相對長的,有獨自一個長的,作者描寫出的就有六種,而后面的省略號更是告訴我們,這山的形態(tài)是各式各樣,變化多端。第二個層面的閱讀則是讓學生品讀作者通過豐富的聯(lián)想,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把我們帶進無限遐想之中,它們有的敢與白云嬉戲,有的將綠水作鏡打扮自己,有的相依相偎,有的'如亭亭玉女。仿佛這些不再是毫無生氣的靜物,而是充滿生機、有情有意的生靈。于是我就范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讓學生閉眼想象,當學生陶醉于這山的各種美中時,我馬上將學生的思緒拉出來,用一問激出關鍵:欣賞了索溪峪驚險的美、磅礴的美、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那你明白了嗎,這山野究竟野在哪?這“野”字是什么意思?學生立刻會意到:“野”就是天然的美,野性的美,不經過人工雕琢的驚險的美、磅礴的美、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索溪峪的“野”》語文教學反思9
《索溪峪的“野”》一文通過寫索溪峪的奇麗風光,贊頌了索溪峪的天然的野性美,抒發(fā)了作者暢游其間的無比愉快的心情。
觀看完錄像,我認為本節(jié)課主要有以下亮點:充分利用了網絡資源,教師設計了內容豐富的網站,通過圖片,聲像等多種途徑,把枯燥、單調的語言文字轉化為直觀的、形象的可視素材,將大量的`關于“索溪峪”的信息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體現(xiàn)了網絡與語文學科教學整合。
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這一教學理念!墩n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索溪峪的"野"》一課教學中,教師沒有什么“牽引”,更沒有針對重點語段進行分條縷析,而是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感悟。從一開始導入后的提問:你想知道些什么?到學習課文過程中的交流:你用哪種方法學會了什么?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師提供的學習方法行之有效。在輕讀學習目標后,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兩種學習方法:以讀為主和網上學習。
當然在這節(jié)課上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語文課的特點不夠突出。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課,首先它是一節(jié)語文課。整堂課學生朗讀得不夠,品讀更是欠缺。文中許多優(yōu)美的詞句教師應重點出示指導一二句。如在寫水的野時作者采用了擬人的寫作手法,寫出了水的歡快、活潑,教師作重點講解。
小組合作學習欠缺。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愛護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認為,本課的教學在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還要引導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學習?勺寣W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先選擇同伴開展討論學習。就像一位哲學家所說的那樣“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以后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以后是兩個思想!弊寣W生在小組或同伴之間交流各自的學習體會,提出學習困惑,甚至是激起學習是的矛盾……然后再進行集體交流評議。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感悟到課文的語言美、自然美和人情美。在此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融入自己的生活體驗,喚起學生原有的生活積累,并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去發(fā)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使閱讀成為賞心悅目的享受。學生在閱讀中開闊了眼界,受到了美的感染,對索溪峪的心向往之,又使本課教學成為一次審美的心理體驗。
《索溪峪的“野”》語文教學反思10
本課教學抓住文中“野”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明白作者的表達方法,在讀中悟情理解內容,以達到“情文相生”的目標。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為此,上課伊始通過播放張家界索溪峪的錄像,引導學生去看一看,聽一聽,理解文中的詞語初步感受索溪峪的“野”再讓學生說說在此過程中自己的感受。這樣有選擇地運用媒體,在學生品詞品句、揣摩表達方法的`學習過程中,或是再現(xiàn)形象,或是營造情境,或是突破理解上的難點豐富學生感知和體驗,為學生的“情動而辭發(fā)”奠定了情感基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興趣盎然,議論紛紛,課堂氣氛活躍。
二、自讀自悟,獲得情感。
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學山“野”這部分課文時,先是讓學生自主學文,找出些“野性美”的句子,圈點批注。接著,讓學生對照課文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把這些語句讀出來,可以是自由輕聲讀,可以是默讀,快速讀,讀完后選出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反復有滋有味地讀。喜歡哪就讀哪,覺得怎樣能讀出野性美,就怎樣讀。學生匯報讀后感受時,各抒己見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體驗,聯(lián)系搜集的資料,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談談讀后的感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并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同時,讓學生欣賞品味、揣摩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在反復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索溪峪的“野”》語文教學反思11
文章緊緊圍繞題目展開敘述和描寫。文章在表達上有兩個特點:一是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的感受。二是在謀篇布局時,采用先概括后具體描寫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紹索溪峪“野”的特點后,分山、水、動物、游人四方面進行具體描寫的。在授課之初,我們通過業(yè)研,確定了教學目標,要解決好以下幾個具體問題:
1.了解課文圍繞索溪峪的“野”寫了幾方面的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緊扣課題、充分質疑,理解“野”在什么地方。
3.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如何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的感受的。
4.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句子的意思。
一、本課教學設計的一些淺顯的再認識:
(一)、由“野”存疑,切入教材
學生們學過的寫景的文章不少,但是從來沒有哪一篇文章用“野”字來形容景色的美麗。課后靜下心來重新審視這篇課文的題目,感覺我這節(jié)課的導語設計的太平淡了。沒有最大化的激發(fā)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
導入部分再設計:
師:同學們小小年紀,但眼界卻很開闊,請用三言兩語,講一講你到過的景區(qū)。
生1:我去過華山,自古華山一條路,那里很險。
生2:我游覽過桂林,姿態(tài)萬千,那里很奇。
師:中華大地蘊涵豐富,風景名勝數(shù)不勝數(shù)。請欣賞圖片。
師:我們今天足不出戶,卻要一起神游索溪峪。結合你查閱的資料談一談。
生:結合自己查閱的資料暢所欲言。
師:大家都暢談了自己眼中的索溪峪。在作者看來一走進張家界的索溪峪,腦子里一切意念遍都凈化了,單單地剩下了一個字——野。就讓我們在作者的引導下,去體會一下它所感受到的野。
設計的意圖:創(chuàng)設情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與文本的共同點,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貼近生活,讓教材“活化”是學生所需。天性愛玩的孩子們上課伊始就暢談游山玩水的感受,情緒必然高漲。接下來的美圖欣賞給了她們更為新鮮直觀的刺激,對資料的歸納也是理性的提升。這樣引出課文水到渠成。
(二)、自讀自悟,獲得情感,領悟表達方法
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在教學時,從全文的角度設計問題,如:課文寫了索溪峪哪幾方面的野?每一部分都采用了怎樣的寫法?引導學生從布局謀篇的角度去考慮,了解課文的組織結構,從而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我在教學山“野”這部分課文時,先是讓學生自主學文,然后找出作者介紹了索溪峪山哪幾方面的`美。然后用師生對讀的方式引導學生細讀品味,在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體會作者布局謀篇的方法。
在讀文之后,適時地出示索溪峪山的圖片,美圖的欣賞給了學生更為新鮮直觀的刺激,起到了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作用。但是,課后自我反思時發(fā)現(xiàn),這部分內容處理的還是太粗糙了,還可以再細致一些。例如:可以把圖片的賞析,按照山美的三方面內容分別出示,品讀完“驚險的美”這部分內容,立即出示圖片欣賞,然后引導學生抓重點詞語談自己的理解,再指導學生朗讀,引導學生通過讀表現(xiàn)出索溪峪的山驚險的美。這樣安排更細致,效果更好。
品讀再設計:
師:你從哪些詞語當中感受到了這種驚險的美?(板書:拔地而起、搖搖晃晃、望而生畏、膽顫)
師: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這種驚險的美?(一線天、百丈峽,它們的名字聽著也讓人覺得害怕。)
師:通過你的讀,如何讓大家感受到這種驚險的美?(然后引導學生互評互議,如此這般逐漸提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三)、學法延伸,領悟“野”
精講完山“野”后,讓學生自學水“野”、動物“野”、游人變“野”這三部分。根據學習山“野”的方法,讓學生認知:水“野”、動物“野”、游人變“野”的段落。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語句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并在課文中做批注。教學設計中的設想是好的,但是課堂上所反映出來的缺失,這些內容學生都了解了,但是都浮于表面,感覺是走馬觀花。如何長文短講,精講精煉,還需要今后多研究。
二、針對業(yè)研的再認識: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但須有法,這個法就是老師自己獨有的教學特色和風格。但是這一風格也要基于對教材的準確把握上。教材整體的準確把握還有賴于集體業(yè)研。本次業(yè)研,雖說工作都已經作了,但是從實際的情況看,做的還是不夠細致。
《索溪峪的“野”》語文教學反思12
今天上午,上了這一課。由于只有一節(jié)課,我只重點探究了索溪峪山的野。我覺得那個“野”味,在我的課堂上還沒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出來。究其原因,我覺得存在如下問題:
1、 課件資料準備不夠豐富,遠遠沒達到欣賞的效果。所以,整堂課顯得比較枯燥無味,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沒有充分調動起來。
2、 讀的層次不夠,沒有把索溪峪的“野”讀出來。主要是讀的形式不夠多,學生還沒有入情入境。
3、 在引導學生體會文章表達方法上還不夠,學生的領悟較淺顯。
在今后的'課堂上,要做好充分準備,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在如何指導學生朗讀上,也需要下功夫多鉆研,力爭發(fā)揮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索溪峪的“野”》語文教學反思13
我們的課堂應當還給學生,整個語文課程如能讓學生參與起來,這要比教師一人“一言堂”的教學效果要好,本篇文章開始教師只講了索溪峪景色的“野”,緊接著讓學生小組討論課文中還描寫了其他景色是怎樣的'“野”法,同時抽兩個學生講這兩部分內容。班中有一名學生異;钴S,自告奮勇講第一部分內容,在他的帶領下,整個課堂變得活躍起來,每個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學習能動性,充分參與話題的討論,許多教學問題迎刃而解,真理也許是在這種輕松的討論、辯論環(huán)境中自然而出吧!
但其中,也發(fā)現(xiàn)強調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活躍的同學談得較多,沒有能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作用。引導學生評價也存在不足,在場面熱鬧,積極參與背后還應該有一個原則,就是一切活動都應該為語文學習服務。
課后,教師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一名同學在日記中竟然模仿本篇課文寫了一篇《獼猴區(qū)的“野”》,語言活潑,獼猴所獨有的、天生的野在他的筆觸下富有靈性,他能活學活用,學以致用,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還是很欣喜的。同時,引導學生作文寫出自己的特色,這樣你的文章也有新意。
《索溪峪的“野”》語文教學反思14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冊的課文。文章通過描寫索溪峪的奇麗風光,贊頌了索溪峪的天然的野性美,抒發(fā)了作者暢游其間的無比愉快的心情。姚老師的這堂課,能夠放手讓學生在網絡的環(huán)境中自由地翱翔,運用討論探究式教學模式,自主合作學習,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并將其感悟和體會到的內容、學習的結果作全班交流分享,就這一點來說我覺得是非常好的。本著討論研究共同發(fā)展的思想,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我對這堂課的幾點看法:
一、從教學內容方面來看
《索溪峪的“野”》是第11冊的一篇課文。課文緊扣一個“野”字,分別描寫了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動物的野、游人的野。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點,運用了各種修辭手法,先概括,后具體地對索溪峪的景物進行了生動的描寫。姚老師讓學生通過朗讀或上網學習的方法來自主學習,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愛護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中。她幫助學生找準切入點──“野”,由“野”存疑引導學生探究教材,把自主學習貫穿其中,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引導他們合作、探究。用自己的想象感悟語言,既重“文本”,又超“文本”。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
潛能真正得到放飛。
上課之后,教師用優(yōu)美的語言介紹了張家界和索溪峪的風光,把學生很快帶進了課文。出示課題后,讓學生關注這個字體、大小、顏色、粘貼方法不同的“野”字,讓學生讀出感覺。我覺得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這樣處理不當。感覺很生硬。學生第一眼看到的課題上有變化,很自然地就會關注到這個字。這時候教師應該適時地引導,讓學生來說說你對這個字的感覺。當學生有所感悟有所體會之后再來讀課題,這樣,教師就不用再反復、沒有目標地讓學生讀課題了。另外,還可以在教學完課文之后回過頭來再讀課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
在導入課文之后,姚老師又問學生:“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很多同學說出了自己的疑問:為什么說索溪峪“野”?“野”在哪里?怎樣“野”等等……在教學完課文之后,老師有沒有把孩子所提的這些問題給解決了呢?如果沒有回答,那么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就浪費了時間。姚老師說:“帶著你想知道的問題來學習課文!苯又徒榻B制作的專題網頁。網頁制作得很漂亮,板塊介紹也非常清晰,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了指導:可以用讀課文的方法,進行初讀──默讀──研讀──品讀;也可以用上網學習的方法,查資料──交流體會──進行網上討論和寫作。幾乎所有的同學都選擇了上網學習的.方法。
二、從教學方式方面來看
姚老師較好地運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自悟、自己搜索資料、自由探討的能力,效果較好,教師只在疑難處上作適當點撥。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能根據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內容制作出各種形象、生動、有趣的畫面,創(chuàng)設出多種和諧的情境,這些情境是課文內容的再現(xiàn),是教師教學色資料,是訓練語言文字的憑據,更是學生獲得大量知識的寶庫。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睆倪\用網絡,整合反饋方面來看,姚老師的設計還是非常好的。她能根據課文內容和結構,體現(xiàn)教學上的總──分。結構清楚、層次分明。
三、從語言訓練方面來看
語文學科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語言能力。就這一點來說,訓練不到位!瓣P于語文多,語文本體少”。在一節(jié)語文課上,讓學生認識了很多課文之外的東西,沒有很好地落實朗讀。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連最基本的課文句子都讀不通,更不要說讀得優(yōu)美了。就這一點來說,姚老師語文訓練不夠。
四、從訓練反饋方面來看
教師對學生學習的預期目標制定非常好。上課后,教師讓學生讀了學習的方法和目標,但是教師在教學中沒有一個很好的指導,預期的目標沒有達到。學生沒有對課文有初讀──默讀──研讀──品讀這樣一個深化的過程。
教學完課文之后,教師馬上讓學生寫一首小詩和文章來贊美索溪峪。學生寫不到位。
以上觀點如有不當之處,請專家、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索溪峪的“野”》語文教學反思15
教學的成功之處是:
教師能利用網絡,引導學生在提出問題的基礎上帶著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進行自主性學習、探究式學習,能努力體現(xiàn)學生是知識意義主動建構者的主體地位,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網上資源,以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在學生自學前進行一定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幫助者、促進者的作用。
有待商榷改進之處:
。、本課教學內容過于龐雜:
一節(jié)課的時間,學生要完成對課文的初讀感知,細讀感悟,品讀積累,還要瀏覽和欣賞網上相關文字、圖片、錄像,并要在論壇中進行交流,寫作小詩,這么多的學習內容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鐘時間內完成是不現(xiàn)實的,最終只能導致學生的自學如同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流于形式,走馬觀花。
改進意見:重新調整教學環(huán)節(jié),最后的論壇交流和寫作小詩可用綜合實踐課的時間另行安排。初讀感知和細讀感悟應分開進行,分別組織交流。
。、缺少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學習:
網絡的優(yōu)勢之一就是交互性強,便于進行師生、生生、人機之間的互動交流。這堂課上幾乎沒有學生間的協(xié)作學習,忽視了學生協(xié)作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最終影響了學生對文本的進一步理解與感悟。
改進意見:學生的自學可以鼓勵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合作伙伴共同進行,自學過程中遇到問題也可以進行交流協(xié)商。自學結束后,也可以適當安排一些小組交流,讓每個學生都能暢所欲言,能獲得交流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和閱讀感受的機會,在交流中讓全體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最后的論壇交流也可安排在自學過程中進行,這樣要比最后孤立的進行更為合理。
。场W習目標落實不到位:
由于學習內容過多,學習時間不足,導致了學習目標的形同虛設。最明顯的是,教師開始有求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默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研讀課文,領悟作者表達方法,品讀課文,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但最后“領悟作者表達方法”,“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這兩點在學生的交流中均未體現(xiàn)。
。础別精英學生的自學交流取代了全體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感悟。本課中交流自學采用的是個別學生的交流,發(fā)言學生一共不到十個,而且?guī)缀趺總段落只有一兩個學生發(fā)言,其余學生沒能獲得參與的權力。
【《索溪峪的“野”》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索溪峪的野》教學反思02-10
索溪峪的野教學反思04-01
《索溪峪的“野”》教學反思15篇03-10
《索溪峪的“野”》教學反思(15篇)03-23
《索溪峪的野》教學反思(集錦15篇)03-29
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03-24
藤野先生教學反思02-22
《藤野先生》教學反思02-27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