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解說詞
引導(dǎo)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是指1911年4月27日在中國廣州起義(即黃花崗起義)中遇害后葬于廣州市東北郊(現(xiàn)市區(qū)越秀區(qū))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的革命黨人。以下是百分網(wǎng)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解說詞,歡迎閱讀!
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首先回顧一下歷史。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是國務(wù)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他位于先烈東路,是孫中山領(lǐng)導(dǎo)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的烈士墓地,是廣州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見證。
武昌起義之前,孫中山已經(jīng)領(lǐng)導(dǎo)過八次武裝起義,這八次武裝起義,都是在廣東組織的,而最著名的一次,便是被稱為黃花崗的辛亥“三二九”起義。
1910年,由于前幾次起義的失敗,部分革命者產(chǎn)生的悲觀的情緒。11月孫中山召開了馬來亞檳榔嶼會議。會上,大家決定1911年春,再廣州集合各省革命之精華,發(fā)動大規(guī)模起義,先占廣州,再由黃興統(tǒng)率一軍進軍湖南湖北,由趙聲帶領(lǐng)令一軍出江西功南京,兩軍會師長江,然后北上直搗北京,****清朝。
起義日期原定是1911年4月13日。但4月8日發(fā)生了革命黨人刺殺清廣州將軍浮琦的事件,******加強了戒備。令原定的計劃書到了影響,最后由黃興確定在4月27日,即農(nóng)歷三月二十九日發(fā)動。由于敵人戒備森嚴,革命黨人聯(lián)絡(luò)困難,加以部分槍械未到,使原定的四路進攻計劃無法落實,最后只有黃興統(tǒng)率的一軍孤軍作戰(zhàn)。
3月29日下午5時半,一聲螺響,黃興帶領(lǐng)著敢死隊130多人,臂纏白布,沖越華路小東營5號總指揮不沖出,直到總督府衙門。兩廣總督張鳴歧聞風(fēng)逃跑,革命黨人火燒總督府。起義軍退出衙門時,遇到大批清軍伏擊,展開了激烈的巷戰(zhàn),寡不敵眾,絕大多數(shù)革命黨人壯烈犧牲了。事后,革命黨人的遺體被陳尸再咨議局前的曠地上,慘不忍睹。同盟會潘達微先生冒著生命危險,收集了死難烈士遺骸七十二具,叢葬于現(xiàn)在的黃花崗,這便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來歷。
陵園的正門是開著三個拱門的仿凱旋門的建筑,高13米,寬32.5米。門額上以花崗石鐫(juān)刻孫中山題寫的“浩氣長存”四個金色大字。七十二烈士舍生取義的凜(lǐn)然正氣,驚天地,泣鬼神。浩然正氣,代表了信念的力量。
穿過門洞,識長達230多米的沿坡而上的墓道。墓道中段,有一拱橋跨越一個月池,未被稱為默池。為什么呢?我們走上拱橋,由于斜坡的作用,便會不由自主地把頭低下。就像低頭默念,使人肅然起敬。
墓道的北端是一高大的坡頂平臺,這便時七十二烈士陵墓了。墓塘不取圓形,而是采用正錐形,四周護以鐵鏈,顯得更加莊嚴,正中墓頂是四柱碑亭,方柱的碑上刻著隸書“七十二烈士之墓”。這幾個字是烈士方聲洞的哥哥、滇(diān)軍師長方生濤寫的。碑亭頂部的形狀想一個懸鐘,稱為“自由鐘”。我們仿佛聽到警鐘長鳴,封建統(tǒng)治者對革命黨人血腥鎮(zhèn)壓的歷史永遠不能忘記。
墓塘后面這座設(shè)計奇特而精美的建筑識紀功坊。紀功坊上的橫額識12個字的篆(zhuan)文“締結(jié)民國七十二烈士紀功坊”。由著名的革命黨人章炳麟書寫。坊墻正面刻著和正門相同的“浩氣長存”四個大字。紀功坊頂層中間由七十二塊長方形青石橫列堆砌成崇山形,象征七十二烈士。青石上刻著各個國民海外支部得名稱。
獻石堆頂上,屹立著自由女神像。他與美國紐約的自由女神像相似,左手拿著法律書,右手高擎火炬。自由女神像,表達了要為建立自由平等國家而奮斗的革命思想。整個紀功坊設(shè)計構(gòu)思精巧,寓意深遠,形象高大巍峨,識烈士陵園的標志性建筑。
紀功坊后面是一塊高3.92米,寬1.82迷的青石碑刻,1934年刻置。正面是由******元老、曾擔任中山大學(xué)校長的鄒魯撰寫的【廣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記】。碑文長達3000余字,詳盡記述了黃花崗起義的歷史和陵墓修建經(jīng)過。
在墓道的東側(cè),還有不少著名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家的陵墓。我們首先看到的是潘達微先生的陵墓。潘達微生于1880年,是廣東番禺人,1906年參加同盟會,1911年與友人在廣州創(chuàng)辦【平民報】。1929年病逝于香港,年僅49歲,第二年移葬于黃花崗。墓碑背面是潘達微寫于1912年的【自述】全文,追憶了他收殮烈士遺骸的經(jīng)過。黃花崗本名為紅花崗,潘達微先生認為“紅花”不及“黃花”一詞的雄渾優(yōu)美。因而把紅花崗改名為黃花崗,并一直沿用至今。
周圍還有其他革命家的墓地,有馮如墓。馮如識廣東恩平人,是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家和飛行家,被譽為中國航空之父。
前面有一銅立像的是鄧仲元墓。是仿希臘的科林斯柱式,體制恢宏,蔚為壯觀。鄧仲元是廣東惠陽人,早年參加同盟會,深受孫中山重用。功績卓著,但亦俾反動派視為眼中釘。在一次革命變革中被暗殺,終年38歲。
附近還有楊逸仙墓。楊是中山人,被譽為“中國空軍之父”。1918年組建了我國第一支空軍。1923年9月出師討伐陳炯明時,在改裝水雷作空軍炸彈時,不幸爆炸身亡。時年32歲。
陵園的西側(cè)還有孫中山在1912年主持修建的“史堅如先生祠”。他是廣州番禺人,1899年加入孫中山創(chuàng)建的興中會,從事革命活動。1900年10月在一次的任務(wù)中不幸被捕,備受酷刑后英勇就義,年僅22歲。
南墓道有喻培倫烈士的衣冠冢與墓表。他是四川內(nèi)江人,1905年留學(xué)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會,在“三二九”起義中,他用炸彈炸破兩廣督署后墻,攻入督署,再功督練公所,一路一勇當先。后被俘,英勇就義。1912年又南京政府追贈為“大將軍”。此外,南墓道還有挽碑叢刻,是社會各界人士歷年前來吊祭時所立。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解說詞】相關(guān)文章:
解說詞:廣州03-25
梵凈山解說詞10-10
解說詞教學(xué)設(shè)計10-24
2017鳥巢解說詞07-01
濮陽解說詞201707-13
最新莫愁湖解說詞07-14
什剎海解說詞05-18
明孝陵解說詞最新10-24
2017滄州解說詞08-05
中原綠色莊園解說詞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