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詩兩首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2015
《望廬山瀑布》是詩人李白站在很遠的山峰下面向上看瀑布,看到的是怎樣一幅畫面呢:在陽光的照耀下,香爐峰彌漫著紫色的云霧,遠遠望去瀑布像是掛在山前的一條大河。“遙看”與題目《望廬山瀑布》中的“望”字相照應;“掛”是懸掛。這一“掛”字用得格外生動,它化靜為動,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出傾瀉的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在山川之間。這飛一樣的瀑流從山上奔騰而下,足足有三千尺長,讓人感覺像是銀河從天空中最高處落下來了。“飛”給人以瀑布急流飛奔的感覺;“直下”既寫出了高峻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騰而下、勢不可擋的氣魄。
范文一
《望廬山瀑布》意在讓學生熟讀的基礎上知道:在陽光的照射下,廬山的香爐峰升起紫色的云霧。一條白練似的瀑布從青翠的山壁間跌落下來,好像一條大河掛在山前。那長長的瀑布飛快地直往下瀉,真讓人以為那是銀河從九重天外落了下來。多么壯觀的景象啊!詩人李白運用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我在仔細研讀了教材之后,將目標設定為:1、學會4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3、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二年級的學生學習重點仍然在識字、寫字上,而在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則為難點。
一、畫面導入,激發(fā)學生學詩興趣。
課的一開始,我通過深情地導入,讓學生對李白充滿敬佩之情。師:我們的祖國是詩的國度,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留下了無數(shù)輝煌的詩篇。在詩歌的創(chuàng)作史上,唐代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涌現(xiàn)了無數(shù)優(yōu)秀的詩人,李白是當時最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我們曾經學過他的幾首詩,誰愿意來背一背?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詩,在回憶中引出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接著讓學生欣賞廬山瀑布的圖片,在學生驚訝的贊嘆聲中發(fā)現(xiàn)孩子們已經被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景象吸引了。揭示課題就順理成章。
二、讀誦詩句。
1.掃清障礙,主要解決生字。學生小組間互相幫助學習,然后檢查個別字朗讀,并通過為生字比較、組詞讓學生鞏固生字。這首古詩里生字比較簡單,學生學起來比較輕松。
2.理解古詩。首先讓學生讀,讀通讀準古詩。接著幫助學生逐句理解詩意,體會作者李白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梢酝ㄟ^給個別組詞理解字義,比如照就可以組為照射;學生理解香爐是指香爐峰,用簡筆畫配合手勢理解“生紫煙”;猜哪個字解釋為河(川);“三千尺”是作者用夸張的方法,“銀河落九天”是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繪廬山瀑布的雄偉壯美。之后又讓學生讀,有感情的讀,讀出廬山瀑布氣勢磅礴的感覺。在熟讀的基礎上成誦。
三、拓展詩句,體會寫作特點。
李白的詩激情浪漫,多采用夸張、比喻、想象等寫作方法巧妙地表達詩的意境和豐富的情感。在這首詩中詩人李白運用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和比喻、想象等,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教學中我用直觀形象的數(shù)字舉例讓學生理解“三千尺”夸張寫法,還通過講解理解、圖片演示理解“銀河”“九天”“香爐峰”的意思。還結合以前學過的詩句和拓展詩《秋浦歌》體會李白夸張寫法特點。受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范文二
《望廬山瀑布》是我去年參加晉中市優(yōu)質課賽講時所選的一首詩。這首詩景美詩更美,學完后還沉浸在這種美的享受中。我愛美,而且每個人都有愛美之心,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正因為愛美,所以才容易被美所打動,被一切美的東西、美的事物所感動。此時,廬山的美景所留下的余香還在鼻邊,浸潤著我的心田。但遺憾的是,我沒能讓這種美更深刻地留在那群小鬼們的腦海中;仡欉@節(jié)課,我感覺自己仍然是設好了圈套讓孩子們往里鉆,仍然是在牽著孩子的鼻子走。
首先從課前的交流中來談起。課前交流為了讓孩子們感覺到一份平等,我用了三次不同的問好方式,一次比一次讓他們感覺到與我在距離上的拉近。目的是讓孩子在課堂上能與我達成平等對話的關系。只有平等,才會無拘無束;只有平等,才能交流自然、相處和協(xié);只有平等,才能進行心靈的對話。我的這一目的是達到了,孩子們的思維也緊跟著我的圈套一步一步地“中計”,雖然我是出自內心的愛著這群孩子,但這份愛畢竟是我最初設計好的圈套所“套”來的,心里總感不安。
再次是教學過程中。塊狀的教學設計影響并束縛著我的思維?v觀整節(jié)課,我的教學程序始終沒敢游離于我為這課所作的設計半步。我對這節(jié)課所作的設計恰恰成了我為自己建筑的一道圍城,把我的手腳緊緊困在這道圍城之內。孩子雖能欣賞到這“城內”的一些為數(shù)不多的風景,但“城外”的大千世界對孩子來說卻有恍若隔世之感了。我為這次教學所作的設計,不僅對孩子是個圈套,對自己更是個圈套,緊緊地把自己捆死在這個“繭”中,不能放開手腳,大膽對課、對學生進行放手的教與學――這才是我這節(jié)課最大的敗筆。
最后再說一說作業(yè)的布置。這一點還是我比較欣賞的--因為實用。作業(yè)的布置首先是布置預習《絕句》,這既是對習慣篇的鞏固,也是讓學生學會用古詩學習的方法來自學。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為教師,我們不僅僅是教孩子學,更主要的是教學生會學,掌握學習的方法才能使孩子受益終身。默寫《望廬山瀑布》這首詩則是對本節(jié)課教學的鞏固。
在這節(jié)課后與老師們的交流中有老師提到,對于中年級的孩子不必要讓他知道關于詩人的太多。我個人想法是不僅應該讓孩子了解詩人,而且還應該讓孩子了解有關詩人在寫這首詩時的一些背景。古人云:“知其詩,不知其時可乎?知其詩,不知其人可乎?”可見對于詩人及其詩人所作這首時的時代背景孩子是應該知道的。這節(jié)課中所留下的遺憾遠不止這些,我們年青教師所缺乏的就是教學經驗、文化底蘊、教學手段的靈活運用等等,這些都還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慢慢積累、吸收、消化。
【古詩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2015古詩望廬山瀑布教案08-23
望廬山瀑布教案(最新)10-27
幼兒園望廬山瀑布教案(通用11篇)03-19
《望廬山瀑布》幼兒園語言教案(通用6篇)08-01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08-05
《瀑布》教學設計10-29
《瀑布》的教學設計08-13
古詩《望天門山》教案(精選14篇)08-29
《望洞庭》教學設計05-04
人教版《望洞庭》教學設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