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娥冤教案
《竇娥冤》是元代戲曲大師關漢卿的代表作,它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現(xiàn)實,塑造了光彩照人的竇娥形象,戲劇沖突尖銳、扣人心弦,悲劇的魅力經(jīng)久不衰。下文yjbys為各位老師帶來最新《竇娥冤》教案范文,歡迎參考!
戲劇是語言的藝術,本文又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強烈的抒情色彩,因而教學中把誦讀作為首要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的讀,切實感受人物心理,仔細體會劇作的情味,為深層探究做好鋪墊。
現(xiàn)實主義是關漢卿劇作的一大特色,但是學生對人物悲劇命運的認識往往膚淺,他們回答“”,就是貼了個標簽,并未真正深入文本語言內(nèi)部,用心去感受作品的魅力;诖,我設計了主問題引導下的探究教學方式,即全課由三個主問題構成,主問題的設計力求迅速提挈全篇的學習,能奮力攪動學生的思維。三個問題主次分明,逐層深入,虛實結合,一步步引導著學生深入探究作品的魅力。
[教學目標]
1、分析竇娥性格的典型意義,培養(yǎng)學生深入挖掘人物性格的能力。
2、解剖人物悲劇命運的成因,深入探討作品的主題。領會悲劇深刻的社會意義和強烈的感染力量,對元代社會的黑暗,統(tǒng)治階級的昏庸殘暴有清醒的認識。
3、欣賞本色的語言和浪漫主義的手法,賞析悲劇藝術的美。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1、要求學生閱讀老師分發(fā)下去的有關元雜劇知識和《竇娥冤》全劇劇情的相關材料;
2、學生熟悉課文,理清全劇的情節(jié)結構。
一、導入
中國古代作家燦若星辰,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的為數(shù)不多,關漢卿是其中之一;
中國古典戲劇作品浩如煙海,被譽為世界十大悲劇的只有一部——《竇娥冤》;
直到今天。人們遇到難以訴說的冤屈時,還常說一句話“簡直比竇娥還冤”。
二、誰解竇娥女——賞析悲劇形象
主問題:在前文中,竇娥是一個苦命人,是一個遇事能忍則忍的弱女子。這樣一個人,一步步被逼上絕路,面臨死亡的時候,她的性格會有怎樣的發(fā)展呢?
1、朗讀全文
第一場
指導理解感情基調(diào)(怨)。
齊讀。
第二場
指導理解感情基調(diào):臨刑時,見到唯一的親人了,竇娥的感情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悲)
分角色朗讀。
第三場
指導誦讀:臨死前她不是哀嘆求饒。而是發(fā)誓愿,該用什么語調(diào)朗讀?(怒)
教師范讀。
2、請學生談一談:在竇娥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時候,你感受到她的性格有什么發(fā)展?
學生發(fā)言,教師隨其回答進行深層啟發(fā)。
(1)反抗性突出,集中表現(xiàn)在[滾繡球]一曲和三樁誓愿上。
深層啟發(fā)提問:老百姓遇到冤屈也會呼夭喊地,竇娥的不同是什么?
參考分析:竇娥不僅呼天,她還罵天,對人人敬畏的天地進行了憤怒的抨擊。對神權的大膽譴責,實質(zhì)上是對封建統(tǒng)治的強烈控訴和根本否定。它已經(jīng)超出了為個人鳴冤的層次,上升到對社會、對封建秩序的反抗。
深層啟發(fā)提問:三樁誓愿看似臨死前隨興而發(fā),有內(nèi)在聯(lián)系嗎?
參考分析:三愿層層深入。一愿希望在場的人了解冤情,二愿表現(xiàn)她的清白,三愿不僅證明自己的冤屈,而且希望上天懲治邪惡,斗爭鋒芒直指貪贓枉法的昏官污吏。從監(jiān)斬官的反應(“依你”-“胡說”-“打嘴”)也可見出層深性。
這一段不是弱者臨死前的哀嘆呻吟,而是無辜百姓對罪惡社會的憤怒吼聲。
(2)性情善良,體現(xiàn)在對待婆婆的態(tài)度上。
深層啟發(fā)提問:封建社會孝順媳婦很多,竇娥行為的動人之處是什么?
參考分析:蔡婆的糊涂是導致竇娥陷于悲劇的一個因素,因此,不得不說竇娥的慘劇蔡婆有責任。竇娥孝順的特殊性,在于她非但不埋怨,不記恨,生命行將終結時,想得最多的卻還是婆婆。直到第四折,化作鬼魂的竇娥還央求父親收留無依無靠的蔡婆,這種以德報怨的孝順凸現(xiàn)了竇娥的善良無辜。
三、誰解竇娥冤——挖掘悲劇根源
主問題:竇娥為什么會陷于比海深的冤屈之中?竇娥的悲劇能不能避免?我們?yōu)樗鲆稽c假設,“假如她……不會死”,請同學們設想。
參考分析:
假如她不承認罪行,供出婆婆就不會死,但是她的善良不允許;
假如她遇到一個清官,就不會死,但從“這都是官吏們無心正法”看出,吏治黑暗,清官難尋;
假如她當初同意嫁給張驢兒,她就不會死,但作為貞節(jié)的女子,她恪守的封建孝道不允許;
假如她深諳官府規(guī)矩,賄賂官吏,就不會死,但她深信官府能主持正義,單純的良民不會這樣做;
小結:竇娥的冤在于她太善良而吏治太黑暗了。具體來說有兩點:
1、她太善良了,遵從封建道德,孝順、安分,卻不被封建社會所保護:
2、吏治太黑暗了,相信官府,卻死在封建官府的刀下。
所以說從具體的人物性格和社會狀況分析,悲劇無法避免。
四、誰解竇娥劇——探究悲劇的藝術效果
主問題:比較以下三種結局,就表現(xiàn)主題而言,你覺得哪一種最好或最不好,選一個側重來談。
1、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主旨,有導演做了改編。他認為三樁誓愿的浪漫主義手法最利于表現(xiàn)主題,于是讓戲在高潮處結束。
2、原作結局:竇娥的父親竇天章中狀元后。作為巡吏,到地方查案,竇娥鬼魂顯靈,最后洗雪了冤情。
3、明代人葉憲祖把《竇娥冤》改編成《金鎖記》,竇娥的丈夫并沒有夭折,而是赴京趕考途中落水被救。三年后又入京參加科舉考試,一舉狀元及第。而竇娥也在行刑時,因天降大雪,提刑官驚駭,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竇天章平反冤獄,竇娥得以昭雪獲釋,與丈夫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歡慶團圓。正是“翁做高官婿狀元,夫妻母子重相會”。
深層啟發(fā)提問:有人說,原作結尾既對官員絕望,又借官員平反,削弱了批判力度,你覺得呢?
參考分析:作家主觀上雖有局限性,但客觀上作品處理得很好。原作并非出現(xiàn)了一個清官,主動查清了案子。竇娥最終依靠鬼魂顯靈,使她的冤情在父親的手里獲得了洗雪,這恰恰是對官吏、對社會的絕望,更揭示出社會的黑暗。至于作家說“與天子分憂”“王家法不使民冤”的頌詞,是其時代局限性。
教師小結:這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看法,但要求說出理由。
三樁誓愿處結束:浪漫主義的手法凸現(xiàn)了人物的反抗性,加強了對封建制度的批判,震撼力強,主題深刻;但不符合民族善惡果報的審美習慣,不能滿足觀眾的期待心理。
洗雪冤情:從以上分析可見,鬼魂顯靈洗冤,既不影響主題的深刻,又符合民族審美心理。
金鎖記:滿足了人們的心理期待,但削弱了主題。如此一改,雖然符合人們的愿望,但削弱了原劇的戰(zhàn)斗性,把一出控訴封建統(tǒng)治者迫害無辜百姓的悲劇,蛻變成一出歌頌神明、歌頌清官的庸俗喜劇,落入了一般戲曲的大團圓結局的俗套。
五、總結全文
1、竇娥的人物形象:(學生根據(jù)賞析概括)
竇娥是一個飽受封建壓迫與摧殘的充滿反抗精神的勞動婦女的形象。她善良勤勞,孝順賢惠,同時又剛毅頑強,敢于與惡勢力拼斗到底。她生于嚴酷的的封建統(tǒng)治之下,注定要走向悲劇的結局。
2、概括主題:(學生根據(jù)賞析概括)
《竇娥冤》是我國十大古典悲劇之一。作者通過竇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統(tǒng)治階級的昏庸殘暴,歌頌了竇娥的美好心靈和反抗精神。竇娥的形象壯美動人。她的悲劇性格,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強烈的感染力量。
3、關于本色派的語言特點:
《竇娥冤》一劇說白凝練而又明白如話。唱詞優(yōu)美而又有節(jié)奏,生動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復雜心情,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六、結課
1、作業(yè):《竇娥冤》之所以深受喜愛,就在于它具有恒久的社會意義。今天,人們依然排演它,如果《竇娥冤》即將上演,請為它寫個廣告詞。
2、齊讀晉劇《竇娥冤》的結束唱詞:
碧血飛濺素練染,
烈女柏舟意志堅。
六月霜雪三年旱,
感天動地竇娥冤。
【竇娥冤教案】相關文章:
竇娥冤教案06-02
竇娥冤優(yōu)秀教案設計06-26
竇娥冤教案合集五篇06-15
竇娥冤公開課教案10-18
教師面試教案模板《竇娥冤》11-02
《竇娥冤》精品教學設計08-22
《竇娥冤》教學設計(精選5篇)05-27
高二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竇娥冤同步練習08-24
教案小班教案小魚美術教案10-07
回聲教案教學教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