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展開與折疊》教案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展開與折疊》教案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展開與折疊》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和要求
1、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
2、在想象、操作等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準備
1、 準備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紙盒各一個。
2、 把附頁1中的圖形剪下來。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
1、通過剪盒子,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們帶來的正方體紙盒,沿著棱剪開,看看你能得到什么樣的展開圖。
學生在剪、拆盒子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剪的方法進行適當?shù)闹笇А?/p>
由于剪法不同,展開圖的形狀也是不同的。學生剪好后,教師展示不同形狀的展開圖。
師:請同學們再將一個長方體盒子沿棱剪開,看看又能得到怎樣的展開圖。
2、體會展開圖與長方體、正方體的聯(lián)系。
教科書第16頁“做一做”第1、2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目要求,利用附頁1中的圖形進行操作,獨立地想一想哪些圖形符合題目的要求,再組織學生交流。
二、練一練
1、教科書第17頁“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看展開圖進行思考,并把結果寫下來,然后再利用附頁中的圖試一試。
2、教科書第17頁“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按展開圖說說哪兩個面是相對的面,再聯(lián)系長方體說說展開圖中的各個長方形對應的是長方體中的哪個面。
《展開與折疊》教案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繼"長方體的認識"之后的一個學習內容,在本章教材的編排順序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主要包括"做一做"、"練一練"兩個欄目。"做一做"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探索活動,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語言表達能力。"練一練"的目的是通過想象、動手操作進行嘗試,強化長方體、正方體與其展開圖之間相互轉化的認識與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本節(jié)課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系,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經歷和體驗圖形的變化過程,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對應的數(shù)學思想,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學生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知識基礎與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強的自我發(fā)展的意識和挑戰(zhàn)的意識,對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很感興趣。這使得我們在學習內容的呈現(xiàn),以及學習活動的安排上除了關注數(shù)學的用處之外,也應當設法為學生提供經歷做數(shù)學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在這些活動中表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從而感受到數(shù)學學習是很重要的活動,初步形成并學會數(shù)學地思考。此外,學生已經學過長方形等基本圖形,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有了初步的認識與了解,因此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理解起來并不是難事,關鍵是如何利用他們對實踐及探究活動的熱情,讓他們在活動中主動領悟展開圖上的`面與正方體之間的對應關系及有序思考進行分類的優(yōu)勢。
【學習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的探索活動,了解"什么是展開,什么是折疊",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展開圖的特點。
2.通過探索活動感受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的相互轉化,建立長方體或正方體立體圖中的面與展開圖中的面的對應關系,培養(yǎng)空間想象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3.在展開與折疊、展示交流與匯報活動中滲透數(shù)學的對應思想。在操作的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學會交流自己的思維與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2~3分)
(教師拿出一個食品包裝盒)問同學們是什么?學生可能回答是"包裝盒"。教師可以通過"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說它是什么?"的問題引導學生回答是"正方體"。
教師向學生演示什么是展開圖:請看,像這樣沿著棱剪開(放下其中一個面),使這個正方體完全的展開,得到一個六個面互相連接的平面圖形,我們叫做正方體的展開圖,閉上眼睛想一想它會是什么樣的?(停頓十幾秒)
請2-3名學生說一說你想象的圖形是什么樣的嗎?學生會想象出很多圖形,教師指出要一起研究正方體的展開圖?上驅W生提問:"關于展開圖你們了解些什么?""打算在這節(jié)課中解決哪些問題?"(板書:規(guī)律、特征)
(設計意圖:教師首先通過演示操作,引導學生說出想象的正方體展開圖是什么樣的?后面接著鼓勵學生動手把想象的展開圖剪出來,從而實現(xiàn)體與面的結合。)
二、動手探索,總結規(guī)律:(25分)
活動一:剪一剪
發(fā)給每位學生一個正方體,試著剪一剪;驗證同學們的想象對不對;讓剪的快的學生根據(jù)剪開的展開圖,從前面教具(展開圖)中找出與自己剪的一樣的貼在黑板上。
在活動時,提示學生注意以下幾點要求:(投影出示)
·沿著棱剪開,得到一個六個面互相連接的平面圖形。
·先觀察一下黑板,如果你剪的展開圖與別的同學重復了,那么你就不用貼了。
·注意正確使用剪刀,別傷到手。
活動二:找一找
讓學生仔細觀察黑板上的展開圖有沒有重復?(學生貼出來的)
學生可能的作品:
學生可以判斷出:1和5兩個圖形通過反射是同一個圖形,4和7兩個圖形通過旋轉是同一個圖形。
教師進一步追問:"為什么剪出來的展開圖形狀會不一樣呢?"學生可能回答:剪的方法不同。"這些展開圖有何相同之處?",學生可能回答:都由6個正方形組成。
(設計意圖: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空間與圖形的鮮明表象,強化直接感知。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初步空間觀念。有意識的對展開圖進行粘貼,讓學生感受正方體展開圖的某些規(guī)律,為后續(xù)學習做好鋪墊。)
活動三:折一折
相同的正方體可以得到多種不同的展開圖,讓學生再嘗試把他們展開的圖折回原樣。
操作要求:四人小組合作,輪流演示展開與折疊的過程,邊折邊說,找出展開圖上的每個面分別對應正方體上的哪個面。(教師根據(jù)要求同步演示,讓學生明白,一個折疊,其他人指出展開圖上的這個面,是正方體的××面。學生操作、交流、展示。)
小結:通過前面的活動,我們認識了正方體的展開圖,經過反復的展開與折疊(板書課題),知道了展開圖上的面(板書:面)與正方體(板書:體)上的面的對應關系(板書:對應)。讓學生體會到正方體相對應的兩個面在展開圖中的位置關系(相隔一個面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展開與折疊的過程,鞏固體與面的轉換認知,加強感悟立體圖中的面與展開圖中的面的對應關系,了解尋找對應面的基本方法,然后,上升到由展開圖的面想象立體圖形的面的對應位置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三、練習應用,鞏固提高 (10分)
1.判斷下面幾圖是不是正方體的展開圖。(學生判斷,講清原因,個別不好理解的讓學生動手來操作。)
說明:并不是6個面就能折成正方體,5號圖有7個面,可以圍成一個正方體,但不是正方體的展開圖。我們掌握了展開圖的特點,學會了標"上,下,左,右,前,后"面的方法就可以辨別正方形拼接圖能否折成正方體。
2.(課件出示書17頁練一練第一題)屏幕上這道題你能夠獨立完成嗎?請說出正方體展開圖中與1號、2號、3號面相對的各是幾號面? 教師可以通過折一折,讓學生猜想對不對。(教師演示折疊過程)
如果以2號面定為底面,2號對幾號?1號對幾號?3號面呢?(教師演示)如果把1號面定為底面,還是這個結果嗎?(學生回答后,折疊回正方體驗證)換3號面為底面呢?(停頓等學生回答后,旋轉圖形讓學生親眼看一看)如果把底面換成4.5.6號,結果一樣嗎?教師可以問學生:"你可以得出什么樣的結論?"
(設計意圖: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差異,創(chuàng)設條件、積極引導,有意識的培養(yǎng)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同一個問題的習慣。全方位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內在潛力,引導和鼓勵學生帶著知識、經驗、思考、興致參與教學過程。通過此活動,不僅強化了學生的空間觀念,而且提高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收獲(2分)
教師問:"學習到這里,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有什么收獲,心中還有什么疑問?"
《展開與折疊》教案設計 篇3
設計說明
教材的意圖不僅僅是要求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和策略,鼓勵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索和研究數(shù)學知識,這樣做的意義就在于將學生的獨立思考、展開想象、自主探索、交流討論、分析判斷等探索活動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不斷獲得和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驗,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1、突出動手操作的學習方式。
通過把正方體盒子剪開得到展開圖的活動,引導學生直觀認識正方體的展開圖。通過學生沿著不同的棱來剪,得到不同的展開圖,讓學生充分感知正方體不同的展開圖,體會到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究問題,會有不同的結果。
2、滲透轉化思想,發(fā)展空間觀念。
引導學生先通過想象折疊的過程和折疊后的圖形來幫助學生建立表象,再通過動手“折一折”的活動來驗證猜想。讓學生在反復展開和折疊的過程中體驗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相互轉化的過程,建立展開圖中的面與長方體和正方體中的面的對應關系,滲透轉化和對應的'數(shù)學思想,發(fā)展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探究問題的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長方體和正方體模型
學生準備長方體和正方體盒子
教學過程
激趣引入,明確目標
師交待學習目標:
1、通過動手剪一剪、折一折,體驗正方體展開與折疊之間的對應關系,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
2、會根據(jù)長方體、正方體的特點或動手操作等方法判斷某一圖形折疊后能否圍成長方體或正方體。
設計意圖:師交代學習目標的作用,讓學生明確這節(jié)課要做什么,學會什么。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活動一展開
提出活動要求:把一個正方體盒子沿著棱剪開,得到一個展開圖。
1、教師做示范并指導學生操作。
第一:必須沿著棱剪;第二:正方體的每個面至少有一條棱與其他面相連。
2、學生動手剪,教師指導有困難的學生,并把剪得好的正方體展開圖展示在黑板上。
3、小組交流剪出的不同形狀的展開圖。
4、全班交流:觀察黑板上的這些不同形狀的展開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教師小結:同一個正方體,剪法不同得到的展開圖也不同,共有11種不同的展開圖。(課件出示正方體的11種展開圖)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展開的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也讓學生感悟到同一個正方體展開的結果是多樣的。
活動二折疊
提出活動要求:同桌合作,把同桌的展開圖重新折疊成正方體。
1、同桌各自交換展開圖,動手折一折。
2、找規(guī)律。(課件出示正方體的11種展開圖)
師:觀察這11種展開圖,找一找有什么規(guī)律。
預設
生1:有6種中間是4個正方形的,兩側分別有1個正方形,形狀不同。
生2:有3種中間是3個正方形的,兩側分別有2個和1個正方形。
生3:有1種中間是2個正方形的,兩側分別有2個正方形。
生4:有1種兩行各有3個正方形的。
《展開與折疊》教案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能將正方體、長方體、棱錐、棱柱展開成平面圖形;并由它們的平面圖形折疊成立體圖形
2、在操作活動中認識棱柱的某些特性;
3、經歷折疊、模型制作等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驗;
教學重點:
通過活動認識歸納出棱柱的特性,并能初步感受到研究空間問題的思維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jù)簡單的立體圖形判別平面圖形;反之,根據(jù)平面圖形判別立體圖形。
教學過程:
一、導入情境
讓學生自己出示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商品的'包裝盒(課前準備工作),制作這些紙盒,我們是先根據(jù)它們表面展開后圖形的形狀剪裁紙張,再折疊圍成,從而引入課題——展開與折疊。
二、通過動手操作,加強對圖形(棱柱)的感受,體會棱柱的性質做一做
活動一:
1、如圖1所示的平面圖形經過折疊能否圍成一個棱柱?請同學們以同桌的形式動手做做看。
2、操作完后,請學生展示他們制作的模型。
3、實踐驗證圖1所示的平面圖形經過折疊可以圍成如圖2所示的棱柱。
4、教師介紹棱柱的各部分名稱。
《展開與折疊》教案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能正確判斷圖形沿虛線折疊后是否能圍成長方體或正方體;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想象、操作等能力及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能夠準確的'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6個表面的展開與折疊。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揭題
1.提問:怎樣為禮品做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盒子?
2.順勢導入新課:展開與折疊。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出示正方體紙箱,引導學生探究。
(1)有幾個面?有幾條棱?
(2)怎樣得到一個展開圖?
2.展示正方體展開圖。
3.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會得到不同的展開圖?
4.引導學生理解展開圖與正方體、正方體的聯(lián)系:
。1)出示不同的展開圖形,那些沿虛線折疊后能圍成正方體?那些能圍成長方體?
。2)引導學生找規(guī)律。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出示17頁練一練第1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2.出示第2題,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
四、小結評價布置預習
1.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結
2.布置預習:18-19頁“長方體的表面積”
【《展開與折疊》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PPT怎么制作折疊字效果07-20
課堂教學的展開與總結08-30
正方體展開圖教學設計05-20
Fireworks制作扇子展開動畫的方法09-21
PHP應用:用XSLT輕松實現(xiàn)樹形折疊導航欄08-05
雅思英語口語考試如何展開話題06-08
《稱贊》的教案設計08-11
《匆匆》教案設計05-27
陽光的教案設計10-05
《指路》教案設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