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物理教學設計與反思
學習永無止境,“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在知識爆炸的當今社會,教師要不斷學習,終身學習,使自己成為一條永不停息的長河。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是物理教學設計與反思,希望對您有幫助。
物理教學,永遠都是一個難題,設計一堂好課至關重要。在掌握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受到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熏陶,就必須為學生鋪墊好適當?shù)摹芭_階”,讓學生沿著臺階往上走,從而達到課程目標的要求。下面就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進行高中物理教學設計,談談本人的看法。
一、新課程教學設計的幾個重要理念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教學中使學生產生認知需要的關鍵是問題情境。問題情境是有一定困難、需要學生經過努力獲取新知的學習情境。新奇的問題情境對學生具有較大的吸引力,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設計時要分析學習者的學習準備情況及其學習風格;要做學習內容分析,旨在規(guī)定學習內容的范圍、深度和揭示學習內容組成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以保證達到教學最優(yōu)化的內容效度;要運用各種可能的課程資源,為教學問題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從而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為達成課程目標打下基礎。
。2)開展探究活動。 教學設計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學習者的學。教學活動的設計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引導學生明確重點問題。第二步,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圍繞重點問題展開探究活動,使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體驗過程與方法,受到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熏陶是教學設計的中心活動。第三步,引導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重點問題。這過程不但可以鞏固新知識、擴展新知識、完善知識體系的建構,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獲得成功體驗。 評價與交流探究結果是進一步認識事物規(guī)律的必要過程。評價是為了促進發(fā)展。學生通過評價與交流,可以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吸取經驗教訓,改進探究,培養(yǎng)合作精神,更重要的一點是獲得成功的體驗。根據(jù)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當人的歸屬與愛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很難產生出強烈的認知需要。所以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也影響著學生的積極性。這其中,關鍵是引導學生樹立信心。當學生在學習上有了哪怕是小小的進步,也給予熱情的鼓勵。一句真誠的鼓勵話語,可能帶出一批好學生。一個鼓勵的目光,可能使這位學生終身銘記。
二、新課程教學設計的一般步驟
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tǒng)方法確定教學目標和分析教學問題,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我認為,新課程教學設計至少應包含下列步驟:
。1)確定教學“三維”目標 (2)分析教學內容、確定重點問題 (3)分析學生狀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4)設計和選擇指導學生探究的教學策略 (5)對教學設計的反思與評價
三、高中物理新課程教學設計案例
課題:《速度改變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確定教學“三維”目標。 a、知識目標: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變量的區(qū)別。 3、知道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b、能力目標: 通過對速度、速度的變化量、速度的變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較,提高學生的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c、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善于區(qū)分事物的能力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2)分析教學內容、確定重點問題。 加速度是力學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運動學與動力學的橋梁,也是高中一年級物理課中比較難懂的概念,它比速度的概念還抽象。對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的理解,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學生對“速度的大小與加速度的大小沒有直接的關系,速度變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這是本節(jié)的難點。
。3)分析學生狀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在引入加速度的說法時,基于學生接受能力不是太強,讓學生首先感受。讓他們感受的第一層是運動物體有速度,第二層是運動物體速度有變化,第三層是運動物體的速度變化有快有慢。從而自然地引入“加速度”這個物理量來描述運動物體的速度變化快慢程度。 [多媒體動畫]例舉物體的運動: ①火車進站,②公共汽車啟動,③騎自行車加速運動 請學生觀察、分析得出:物體有速度、速度在變化。 [提問]:哪個物體的速度改變要快一些呢? 如果物體的運動速度同樣從零加速到5m/s,運動時間有一定的差異,讓學生體會速度的變化有快慢問題。
(4)設計和選擇指導學生探究的教學策略。 要得出加速度概念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分析所需的一系列速度值從何而來?大多數(shù)教師只是提供一堆現(xiàn)有數(shù)據(jù)給學生,由此歸納得出結論。這種方法雖然有效,但它缺乏科學性和可靠性,學生會誤以為教師在“造假”。為避免這種不必要的質疑,為了讓學生接觸科學的真實,應讓學生實際測量,現(xiàn)場采集數(shù)據(jù)。必須要設計一個實驗,在較短的時間內準確地測出一組速度值,然后學生才可以清晰地比較這兩個小球的速度變化的快慢情況。 如何測出物體運動的速度呢?由于實驗室沒有現(xiàn)成的測速度的儀器。教材在第二章第一節(jié)才正式使用打點計時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因此這里不宜使用打點計時器。所以,提供給學生的儀器是氣墊導軌和光電計時器,比較兩個小球的速度變化的快慢。教師向學生說明用擋光片的寬度除以時間即為物體在擋光處的瞬時速度,記下相鄰兩個光電門所記錄的時間,可以算出時間段,這樣既測出了某個位置的速度,又測出了兩個速度變化所用的時間,就可以比較速度變化的快慢了。 ①在老師已介紹實驗裝置和實驗原理的基礎上,學生親自動手完成實驗操作并記錄數(shù)據(jù)。實驗中,一只小球在軌道上的速度在慢慢增大,另一只小球在軌道上的速度增大得較快。 ②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定量比較單位時間內速度的改變量。對于比較速度變化的快慢該以什么為依據(jù),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組長發(fā)表意見。教師引導,歸納得出加速度概念。
。5)設計和選擇指導學生完善知識結構的教學策略。 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后,通過有趣的實例體會加速度的實際應用。通過具體數(shù)據(jù)表格說明勻變速直線運動是加速度不變的運動。由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重要性及其關聯(lián)性,應引導學生對速度、速度的變化量及加速度進行比較、分析,以期對它們有更深入的理解。 可以用課堂討論的方式向同學們強調兩個問題:第一,速度、速度變化的大小和加速度的物理意義是完全不同的,速度變化大的加速度也不一定大,還要看這一變化所用的時間;第二,加速度的大小與速度的大小沒有任何直接關系,高速公路上高速勻速行駛的汽車,它的加速度為零。 暫時回避幾個問題: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如何判斷方向的問題應暫時回避,注意循序漸進,不要求過高的理解,待引出牛頓第二定律再研究;第二,不宜提“速度變化的快慢”,包括“速度方向變化的快慢”。
。6)對教學設計的反思與評價。
到這里,本節(jié)課的設計思路已基本形成,即:學生主觀感受──猜想與假設──實驗測量──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加速度的概念──對加速度的理解。這一條探究之路很好地落實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加速度的概念及理解。讓學生用探究的方法,體驗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過程,應當是學生掌握加速度概念的最有效途徑。
【物理教學設計與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08-04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08-30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10-11
物理教學總結與反思08-19
初中物理杠桿教學設計06-26
初三物理教學設計09-22
《電壓》初中物理教學設計10-29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09-23
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06-01
物理考試教學反思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