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教學設計

密度教學設計

時間:2023-06-17 18:39:2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密度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密度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密度教學設計

密度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內容選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六章第一節(jié)《質量》,本節(jié)課的內容主要是認識質量及其測量儀器,特別是學習使用學校實驗室常用的天平是為后續(xù)各節(jié)的學習所準備的。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極其重要,與今后授課的內容相關密切,是基礎性的一節(jié),也是階段性的關鍵點。所以這一節(jié)課,無論在知識學習上還是培養(yǎng)學生實驗的能力上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在第一章已經學習了一些工具的使用,對于天平這個工具的使用只要講明白應該問題不大。學生的問題主要是生活經驗不足,對于常見的物體的質量他們沒有辦法想象和了解,還有一些物質的尺度比較小或者比較大的話用基本單位來表示可能存在問題。

  教學目標

  1、 通過分析一些實例了解質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質量的單位及其換算;

  2、 通過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并學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3、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物態(tài)、空間位置而變化的物理量;通過對天平使用方法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4、通過使用天平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與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

  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突破方法

  天平的使用主要通過教師的講解使用方法,然后讓學生去摸索,假如不這樣做會產生怎么樣的后果。

  教學難點

  質量的概念,托盤天平的構造和使用方法。

  突破方法

  為突破難點,通過圖片分析物體和物質的區(qū)別,然后引入質量的概念。采用演示加分組實驗法,并用探究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突破本節(jié)難點。

  教法學法

  為了能讓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會學知識,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了自主學習法、探究法和討論法。通過自主學習法提高學生自學能力;通過討論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探究的過程也是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提高的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創(chuàng)設情境

  引入新課

  給上面的物體分類,并說出你分類的理由?

  創(chuàng)設一個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新課教學

  課堂總結

  課堂練習

  一、質量的概念

  由學生的分類,得出物體是由物質組成的

  從而得出:我們身邊的一切物體都是由各種不同的物質組成的……

  提問:鐵釘、鐵錘都是同種物質組成的,但是物質的多少一樣嗎?

  質量的概念: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物體的質量。

  學生繼續(xù)思考幾個問題:

  1、一塊冰化成了水,所含物質的多少改變嗎?(不考慮蒸發(fā))

  2、一個易拉罐被壓扁之后,形狀變了,所含的物質多少(質量)變了嗎?

  3、在宇宙飛船中,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中。如果把地面上的物體帶到月球上,帶到宇宙飛船中,這個物體的質量會改變嗎?

  討論得出結論:

  冰塊熔化成水, 狀態(tài)變化了,組成物質的多少沒有變。

  易拉罐壓扁了,形狀變化了,組成物質的多少沒有變化。

  物塊送入太空,位置變化了,組成物質的多少沒有變化

  總結:質量是物體的一個基本屬性,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位置變化而變化。

  二、質量的單位

  1、國際單位

  2、生活中常用單位3、

  3、換算關系。

  質量單位符號: 噸(t) 千克(Kg) 克(g) 毫克(mg)。

  質量單位換算:1 t = 1000kg 1 kg = 1000g

  1 g = 1000mg

  對常見物體質量進行估算

  三、質量的.測量

  1、實驗室測量質量的工具——托盤天平

  托盤天平的主要結構

  觀察托盤天平的結構,并且對照書本的圖記住各部位的名稱。

  2、常見的測量工具

  四、課堂小結

  五、練習

  1.關于質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結成冰后,質量變大了

  B.鐵塊加熱后,再打成鐵片,質量變小了

  C.物理課本在南京和在南極時, 質量不 一樣

  D.以上說法都不對

  2、宇航員若將一瓶密封的純凈水帶到月球上,你認為這瓶純凈水的質量是增加了、減少,還是不變?說出你的判斷根據。

  練習冊68頁知識導航

  布置作業(yè)

  這樣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通過觀察、比較、到建立概念,不但使學生很容易理解,而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在觀察中既掌握了知識,又形成了分析、概括的能力。

  通過學生的討論思考,并結合前面的內容,這個難點很容易解決,并且學生都能理解,特別是對于到宇宙里質量也不變這種情況。

  讓學生自己總結這些比較簡單的規(guī)律,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

  單位換算是學生覺得很困難的一部分內容,可以先找?guī)讉簡單的練習做一做,太難的話會打擊學生的信心。

  通過搶答的方式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常見物體的質量,既提高了他們的常識,又為之后引入天平是準確測量的工具埋下伏筆。

  讓學生了解測量質量的工具有很多,在實驗室主要使用的是天平

  測量工具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圖片學生能了解到多種多樣的測量質量的先進的儀器。能感受到科學的神奇。

  讓學生對課堂學習有個總體的印象。

  板書設計

  §6.1 質量

  1、質量: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符號(m)

  2、結論: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位置的變化而變化

  3、質量的單位:

  國際單位:千克(kg);

  常用單位:噸(t) 克(g) 毫克(mg);

  1 t =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4、質量的測量工具——托盤天平

  5、托盤天平介紹

  天平的使用步驟

  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

  2、將游碼移到0刻度線處

  3、調節(jié)橫梁上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為止(哪邊輕就往哪邊調)

  4、左物右碼

  5、讀數=游碼+砝碼

密度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替代法測密度.

  2.其他方法測密度.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利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難點 分析測量物質密度的過程中,測量順序的不同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教學過程

  學習指導一: 替代法測密度

  【自主預習】

  完成下面習題:

  1.天平也可以測體積.若已知物質的密度,用天平測出其質量,即可利用公式V=m/ρ求出物體的體積.

  2.量筒也能測質量.若已知物質的密度,用量筒測出其體積,即可利用公式m=ρV求出物體的質量.

  【小組討論】

  小明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為ρ的水測一石塊的密度.

 、偬炱狡胶鈺r如圖所示,石塊的質量m石=67g;

 、谛∶鳒y量石塊的體積步驟如下:

  A.測出空小杯的質量m1;

  B.把裝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圖放置;

  C.把石塊緩緩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進小杯;

  D.測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的總質量m2.

  請你指出步驟B的錯誤之處:大杯中的水沒有裝滿,導致用排水法測得的石塊體積偏小.

 、塾帽绢}中出現過的物理量的符號表示石塊體積為(m2-m1)/ρ;石塊密度為m石ρ/(m2-m1)(設步驟B中的錯誤已改正).

  【教師點撥】

  在缺少量筒的情況下,用替代的方法,也能測出物質的密度,例如在缺少量筒的情況下,常用水的體積來替代被測物體的體積.而水的體積是用天平先稱出其質量后,運用V水=m水/ρ水計算得來,這樣就不需要量筒了.

  【跟蹤訓練】

  將一質量為158g的金屬塊投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金屬塊完全浸沒,測出溢出水的質量為20g.由此可知,金屬塊的體積是20cm3,金屬塊的密度是7.9×103kg/m3.

  學習指導二: 其他方法測密度

  【小組討論】

  1.蠟的密度小于水,放在水中會漂浮,如何測密度小于水的固體體積?

  2.對于溶解于水的物質的體積又該如何測量?

  “飽和溶液法”測溶解于水的物質的密度:

  像白糖、食鹽這樣溶解于水的物質,其體積也無法直接用排水法測量,我們可以先用“飽和溶液法”測量出它的體積,進而測量出它的密度.下面,以食鹽為例,介紹一下這種測量方法.

 、儆锰炱綔y量出適量的食鹽的質量,記作m1;

 、谠诹客仓屑尤脒m量的水,然后加入足量的食鹽,充分攪拌,直至食鹽不再溶解,量筒底有少量食鹽晶體為止,此時量筒中的液體為食鹽的飽和溶液,讀出溶液和剩余食鹽晶體的總體積,記作V1;

 、郯褱y量好的食鹽加入量筒中,讀出此時溶液和食鹽的總體積,記作V2,則食鹽的體積為V=V2-V1;

 、苁雏}的密度ρ=m1/(V2-V1).

  3.吸水物質的密度的測定:取一吸水物質,如一小塊磚.

  ①用天平先稱出它的質量m;

 、谠诹客仓蟹湃胍欢康乃,將磚塊用細線吊著沒入量筒里的水中,讓它充分吸水;

 、鄞u塊吸足水后,通過增、減水量,使量筒內的水面與某個整數刻度線相齊,記下這個數值V1(如圖a所示);

 、馨汛u塊從量筒中提出水面滴干后,再觀察此時量筒中剩余的水量V2(如圖b所示);

 、菽敲矗u塊的體積V=V1-V2;

 、耷蟮么u塊的實際體積,再根據測得的.磚塊的質量,就可計算出磚塊的密度ρ=m/(V1-V2).

  【教師點撥】

  密度比水大的物質可采用“溢杯法”測量其體積,密度比水小的物質可采用“壓入法”或“沉錘法”,吸水物質體積可采用排水法,或先讓物體吸足夠的水(前提是吸水后物體自身體積不發(fā)生變化)再采取“溢杯法”測體積.

  【跟蹤訓練】

  1.不用量筒,只用天平,如何稱出5毫升的水銀來?

  解:水銀的密度是13.6g/cm3,5毫升水銀質量為5×13.6g=68g.用天平稱68g水銀即可.

  2.不用天平,只用量筒,如何量出100克酒精來?

  解:100g酒精體積V=m/ρ=100g/(0.8g/cm3)=3125px3=125mL,用量筒量取125mL酒精即可.

  3.某班同學收集到一塊火山巖(質地疏松、吸水性強)標本,他們使用天平、盛水量筒和粗繩測火山巖的密度時,出現不規(guī)范操作:

  (1)用粗繩扎住這塊火山巖,浸沒在量筒的水中測它的體積.

  (2)測量過程中觀察量筒讀數時,視線均與液面邊緣相平.

  (3)測火山巖體積時發(fā)現火山巖吸水性很強.

  (4)測完火山巖體積后,將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盤中稱量.

  上述有些操作會造成測量值偏大或偏小,其中造成測量值偏小的步驟(1)(3)(填序號).

  分析:本題所測的石塊——火山巖,與平常的石塊不同,火山巖質地疏松,吸水性強,在用排水法測它的體積時 易造成偏差,這種偏差主要是:

  ①對質量測量的偏差.先放入水中測體積后,火山巖吸收了較多的水,再測質量時,火山巖的質量測量值比真實值大;

 、隗w積測量偏差.當干的火山巖放入水中后吸收了較多水,使得量筒中的水變少,示數增加的值偏少,測量得到的火山巖體積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小.

  就上述實驗設計出現的問題,請你提出改進意見并設計出合理的實驗方法:

 、俨粦撚么掷K,因為選用粗繩也要考慮它的體積,會對標本體積測量產生誤差,導致標本體積偏大;

 、谠谌魏螘r候讀數都是讀水的凹液面,而不是液面邊緣,讀液面邊緣會導致標本體積偏大;

  ③礦石吸水性強,水被吸到礦石中后導致讀數體積比實際體積偏小;

 、苡捎诘V石吸水,立即稱量導致質量偏大.

  改進方法(僅供參考):

 、儆锰炱綔y出火山巖的質量m;

 、谙扔眉毦系住火山巖放入水中浸泡至不再吸水為止(達到飽和狀態(tài)),再用排水法測出其體積V;

 、塾妹芏扔嬎愎溅=m/V計算密度.

密度教學設計3

  【設計思想】

  新的課程改革對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將“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作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將“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作為課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落實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課程理念。在教學中從學生身邊的例子入手提出問題,這樣的例子讓學生既覺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創(chuàng)設了探究情景,為后面的探究教學奠定了基礎;密度的概念沒有直接給出,而是通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大膽猜想、實驗探究,經過計算、分析、比較、交流,最后得出的。這樣既讓學生體驗了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又讓學生學習了科學探究的方法,還加深了對密度概念的理解。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這一章的重點,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應用,這是整個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礎知識,是后面學習浮力、液體壓強的基礎;二是科學探究方法的學習和掌握既是物理課程的目標,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會查密度表。記住水的密度

  能運用密度知識分析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體驗和感悟密度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運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在教學活動中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使學生感受物理有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根據大綱及學生實際,密度的概念、公式、單位是本節(jié)的重點。

  教學難點

  由于初三學生邏輯思維正處于發(fā)展初期,如何處理實驗中的數據進而得到密度的概念是本節(jié)的難點

  【教學方法】

  本節(jié)有關密度的知識都是從實驗中分析歸納出來的,因而本節(jié)課著重采用實驗探究法;學生要想正確的從實驗中得到密度的概念,他們必須掌握數學法、分析法、比較法和歸納法

  【學生分析】

  在新的課程中提到密度一詞,雖然學生會對其有一定的理解,但還是很模糊,所以要在學生很是模糊的時候加以提醒,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并運用到實際當中去。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會遇到問題--儀器的使用,所以要對學生進行講解,做應有的對策。

  【儀器材料】

  天平、砝碼、水、體積不等的木塊、石塊等。

  【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

  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實驗演示

  提出問題

  引入新課

  演示實驗:

  1、用紙包著一塊肥皂和一塊泡沫的長、寬、厚度一樣,也就是體積一樣,但是,用手掂一掂,肥皂的質量要比泡沫的質量大得多。

  2、同樣的兩個燒杯分別裝有體積不同的水和煤油,放在天平上卻能平衡,說明它們的質量卻又是相同的。

  進一步提問:

  1、為什么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不相同?

  2、為什么體積不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卻又相同?

  你在生活中見過類似的現象嗎?

  導入:

  在生活中會有類似要去辨認的事物,要用到一些方法去辨認,那我們就來學  觀察演示實驗并思考問題

  提出猜想:

  密度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密度與物體的體積有關;密度與物體的形狀有關…

  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把學生的興趣給提起來,激勵學生去學習。

  提出問題

  1、物體的密度與什么因素有關?

  2、實驗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怎么使用儀器來測量物體的質量和體積

  3、實驗所用的方法:控制變量法、比例法…

  想想密度可能會跟什么因素有關;學會使用儀器做實驗

  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做實驗,注意可以更好地去分析和理解實驗

  學生實驗  

  密度概念

  發(fā)實驗儀器  

  實驗提示  

  分析實驗 

  得出結論 

  給出密度的概念

  學生做實驗  

  實驗記錄 

  學生分析

  學生動手實驗能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更好地記住所學的知識。

  歸納總結

  1、分析數據:

  A.木塊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量也增大幾倍,質量和體積比值一定

  B. 石塊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量也增大幾倍,質量和體積比值一定

  C.水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量也增大幾倍,質量和體積比值一定

  D.木塊的質量跟體積比值不等于石塊(水)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

  從表中可看出不同種類的物質,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就等于單位體積的質量,可見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密度就是表示這種特性的物理量。

  2、密度

  A.密度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符號ρ

  B.密度公式:ρ=m/V;m

  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C.密度單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分析

  練習ρ的寫法

  練習單位的化法

  經過總結與學生的練習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更好地對知識進行鞏固。

  交流與

  討論

  思考與討論

 。1)對同種類物質,密度ρ與質量m和V的關系。

  (2)不同種類物質,密度是否相同?這說明什么?

 。3)公式的物理意義。

  思考討論

  對密度的深入研究,加深理解

  小結

  密度的引入目的、概念、公式、單位

  進行知識的復述與

  可以培養(yǎng)學生總結知識的能力

  作業(yè)

  測量身邊小物件的密度

  板書設計

  密度

  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符號ρ

  公式:ρ=m/V;m

  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單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板書的設計更直觀明了地讓學生掌握本節(jié)的重點與難點

  《密度》教學反思

  《密度》在第十一章中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在上課前在教材處理上我將本節(jié)課分成導入――實驗探究――密度概念的建立――練習鞏固四部分。課前我設計了一個來源于生活中的趣味實驗,如何鑒別水、煤油、酒精和醋?并讓他們總結辨認的依據,當他們意識到可以利用顏色、味道等特性鑒別物質時,根據建構主義理論,我從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著手,拿出上節(jié)課測量過的體積相同但外表被我涂成了相同顏色的銅、鐵、鋁讓學生辨認,使學生直觀的認識到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不同,這也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這種特性就用密度表示,引出本節(jié)課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如何通過實驗對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進行探究1.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變化規(guī)律,2.不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在上課前教師準備好大量的器材可供學生選擇,學生進行實驗并得出結論,對密度概念的教學采用了讓學生與速度概念的學習進行對比分組學習,教師對學生的成果進行展示。最后選擇適當的練習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鞏固,F將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反思如下:

  1.本節(jié)課的導入部分的設計與生活中有很大的關聯,學生能按照自己原先設計的思路下來,所以在導入部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

  2.在實驗探究部分,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對學生的估計不足,學生分組討論,有幾個組不知道要做什么得不出實驗探究的過程,所以實驗探究部分教師要做兩手準備,一旦學生反應不好時,要與學生共同計論設計實驗步驟。

  3.在類比法學習密度的概念時,學生對組合單位的換算在練習上出現了很多問題,這是我在上課前所沒有預想到的,所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發(fā)的時間過長導致后面的內容時間不夠。

  4.課堂上自己總是生怕學生不懂,所以一節(jié)課感覺自己講的東西過多了點,而留給學生思考、分析的時間稍微少了點。在學生分析練習時,應要做到傾聽,而不應有過多的講解。

  5.課堂上要及時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評價,我自認為這節(jié)課我做得還的是比較好的。請同學們回答,一個“請”字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在每個學生回答問題以后,我及時插上一句,“回答得很棒”、“做得很好”,相信這可以對學生進行激勵。

 。叮还(jié)課如何對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知識進行突破,是通過不斷的講解呢還是通過練習得以突破。密度知識是初中物理知識的一個難點,那么對于這一知識點我們又應該如何進行突破呢?這是我今后應該要思考的問題。

 。罚绾螌W生進行學法上的指導,F在學生習慣于動腦,很少有動筆,這樣容易造成上課全聽懂,下課統忘掉的現象,如何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形成動腦又動手的習慣,這要靠平時的引導和培養(yǎng)。

  以上是我對《密度》這節(jié)課的教學反思,在反思的過程中也學會了很多,為我在今后的在教學上積累經驗,避免無效課堂的發(fā)生。使課堂教學做到有效,最終達到高效。

  十一道溝學校

  劉潤亮

密度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量筒,會用量筒測液體體積和測小塊不規(guī)則固體的體積,進一步熟悉天平的調節(jié)和使用,能較熟練地用天平、量筒測算出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2、在探究測量固體和液體密度的過程中,學會利用物理公式間接測定物理量的科學方法,體會占據空間等量替代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通過了解密度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系,促進科學技術與社會緊密結合,使科學技術應用于社會、服務社會。

  教學重難點

  重點:測量物體的密度 用量筒測物體的體積。

  難點:減小實驗誤差。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學情預設】:學生根據上節(jié)課所學密度概念ρ=m/V得出若測ρ就先測m和V再算出。方法如下:用天平測質量,用刻度尺測長度,進而算出體積,密度可得。

  教師出示一塊長方體鐵塊,要測量這個鐵塊的密度,需要測量哪些量?怎樣測量?

  【設計意圖】:回顧密度的概念,圍繞問題進行思考、討論,體現物理從生活中來。

  2、【學情預設】:不能,體積的測量不可以,如何測量體積呢?引入量筒。

  出示任意形狀的小石塊和裝在杯中的鹽水,能否用測長方體鐵塊密度的方法測這塊石塊和鹽水的密度呢?

  【設計意圖】:使學生知道本節(jié)知識的原理。

  二、學導并進

  (一)、量筒的使用:

  1、【學情預設】:學生觀察本組量筒回答問題:(1)單位ml(2)最大量程100ml,最小分度值為1 ml(3)正確讀數: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時,讀數時要以凹形的底部為準,且視線要與凹液面底部相平,與刻度線垂直。

  觀察量筒回答課本第117頁想想做做中的問題,使用方法歸納量筒測量液體密度的使用方法。

  【設計意圖】:進一步熟悉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總結能力,從實際操作中總結量筒的使用方法。

  2、使用方法:

  (1)、如何測固體(石塊)體積的方法(學生回答)(教師引導學生一塊總結使用量筒測固體的方法)

  【學情預設】:了解這種測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據空間替代的方法進行測量。

  探究怎樣用量筒測量不規(guī)則形狀物體的體積方法:先在量筒中裝入適量的水(以待測體積的物體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沒,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過量筒的最大刻度值為準),讀出此時量筒中水的體積V1;將不規(guī)則形狀物體浸沒在量筒中,讀出此時量筒中水面所對應的刻度值V2.V2與V1的差值就是被測不規(guī)則形狀物體的體積。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轉化思想。

  (2)嘗試測量一個塑料塊的體積。

  (3)【學情預設】:歸納總結使用量筒測量不同物體體積的方法。

  探究怎樣用量筒測量一些形狀不規(guī)則且無法浸入量筒之內的固體的體積?刹捎谩耙绫ā睖y量其體積。所謂“溢杯法”即將物體浸入盛滿水的容器內,同時將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讀取的數值便是該物體的體積。但現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塊溢出的水量,可用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測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讀取數據,最后相加得到石塊的體積。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使用量筒測量固體的體積。

  (4)【學情預設】:學生理解使用量筒測密度小于水的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用畫圖法表示自己的方法。

  探究怎樣用量筒測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

 、賶喝敕ǎ河靡桓毝L的鐵絲將蠟塊壓入水中。蠟塊投進量筒和壓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對的刻度的差值就是蠟塊的體積。

  ②沉錘法:用細線將一個鉤碼系在蠟塊下面,用細線吊著蠟塊和鉤碼放入量筒,鉤碼先浸沒在水中,記下此時量筒中水面所對應的刻度值V1,然后鉤碼和蠟塊一起浸入水中,記下此時量筒中水面所對應的刻度值V2,V2與V1的差值就是蠟塊的體積。

  【設計意圖】:圖形可以使學生有一直觀的感覺,便于學生理解。

  (二)分組實驗:

  【學情預設】:分組討論塑料塊、鹽水質量和體積的測量方法,選擇實驗器材,將本組設計的測量方法的原理圖按操作步驟的順序,重點是鹽水質量的測量方法,寫(畫)在練習本上。最后結論進行討論。

  測量形狀不規(guī)則的塑料塊和鹽水的密度

  1、學生分組設計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數據記錄表格。重點引導學生設計實驗記錄表格。

  2、各小組間交流所設計的實驗方案。根據交流結果對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進行適當調整。

  3、各小組匯報實驗數據,然后進行討論;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密度是屬于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其大小與物質的質量、體積無關 ,它與物質種類有關,同一種物質密度相同。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設計測量小石塊、鹽水密度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

  4、總結實驗過程、實驗方法實驗中注意的事項。

  【設計意圖】:評估交流,提出新問題,教師注重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在這種完全自由的環(huán)境中,學生的思維更活躍,視野更開闊。

  三、當堂訓練

  1、以下是某同學測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實驗步驟:

  A用天平測了空礦泉水瓶的質量m

  B在礦泉水瓶里裝滿水,用天平測了它們的總質量m1

  C用礦泉水一裝滿煤油,用天平測出它們的總質量m2

  D用量筒測出礦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體積V

  E計算煤油的密度,這些步驟中可省去的是( B )

  A、A B、B或D C、C D、都不能省去

  2、實驗室中有下列四種量筒,分別標有最大測量值和分度值,要一次較準確地量出100g密度為0.8×103kg/ m3的酒精,則應選的量筒是( B )

  A、500ml,10 ml B、250 ml,5 ml C、100 ml,2 ml D、50 ml,2 ml

  3、學習質量和密度的后,小軻同學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實驗課題:(1)測量牛奶的密度(2)鑒別看上去像是純金的戒指(3)測定一捆銅導線的長度(4)鑒別銅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5)用天平稱出一堆大頭針數目,你認為能夠完成的實驗是( D )

  A、(1)(2) B、(1)(2)(4) C、(1)(2)(4)(5) D、(1)(2)(3)(4)(5)

  4、下面是小明在測鐵塊密度時的主要步驟,請你寫下正確的操作步驟序號( DCBA )

  A、將m、V代入公式中,算出鐵塊密度

  B、鐵塊用細線拴好輕輕放入水中,測出水和鐵塊的總體積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測出水的體積V1

  D、用天平稱出鐵塊的質量m

  根據數據V1 、V2算出鐵塊的體積

  【設計意圖】:從實驗原理、儀器使用、實驗步驟安排、記錄數據到根據數據得出結果對學生進行全面實驗能力的訓練。會對不同的物質選擇合適的測量的方法及儀器。

  四、總結提高

  1、測量密度的原理

  2、量筒的使用

  3、測量固體的密度

  4、測量液體的密度

  然后,讓學生自己小節(jié)本節(jié)課的知識,并談談自己的收獲。

  【學情預設】:學生回顧本節(jié)內容,加深印象。

  【設計意圖】:使學生把知識納入知識系統。

密度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量筒,會用量筒測量液體(如水)體積和測小塊不規(guī)則固體(如石塊)的體積。

  過程與方法:

  1、進一步熟悉天平的調節(jié)和使用,能較熟練地用天平、量筒測算出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2、在探究測量固體和液體密度的過程中,學會利用物理公式間接測定物理量的科學方法,體會占據空間等量替代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測量固體和液體密度的過程中,有操作欲望,熟練地使用天平、量筒測算物質密度,認真按規(guī)則做好實驗,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用量筒測量物質的體積。

  【教學難點】: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實驗器材】

  托盤天平和砝碼、量筒、石塊、燒杯、水、鹽水、細線。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什么是物質的密度?

  (2)計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測量物質密度的原理)?

  (3)要求出物質的密度需要知道哪些量?

  教師出示::用天平可以稱出物質的質量,對于規(guī)則幾何體我們用刻度尺就可以測量出它們的'體積,要是不規(guī)則的幾何物體就得需要其他的方法來測量物體的體積,首先我們學習使用量筒測量液體和形狀不規(guī)則固體體積的方法。

  二、進行新課

  1、引導學生認知學習目標。

  2、講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出示量筒,介紹量筒。

  觀察桌上量筒的刻度。說明: mL是體積單位“毫升”的符號,1mL=1cm3.

  提問:

  (1)你所用的量筒的最大刻度(即量程)多大?

  (2)它每小格(即最小刻度值)為多少mL?

  觀察讀出液體的體積?怎樣測固體的體積?

  引導學生討論得出:

 。1)測量時量筒應如何放置?(測量時量筒應放平穩(wěn));

 。2)記錄數據前應如何讀數?(讀數時,視線要與筒內液體液面相平;)(如測水的體積,由于水面的凹形的,讀數時,視線要跟凹面相平;如測水銀的體積,由于水銀面是凸形的,讀數時,視線要跟凸面相平。)

 。3)測固體體積的方法是哪幾步?(測固體體積的方法:①在量筒內倒適量的水(以浸沒待測固體為準)讀出體積V1;②用細線栓好固體慢慢放入到量筒內,讀出這時水和待測固體的總體積V2;③用V2-V1,得到待測固體的體積。)

  3.分組實驗(一):測石塊的密度

  提問:測石塊的密度合理的實驗步驟是什么?

  小組間進行交流各自的實驗方法,達成共識,確定正確的實驗方法。

  1.測量出小石塊的體積m

  2.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讀出水面所對刻度V1,再將被小石塊輕輕放入水中,讀出此時讀數V2,V2-V1即是該固體的體積。

  石塊的密度即為:ρ=m/v2

  強調: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該先用天平稱出石塊的質量。

  實際操作,自行設計記錄數據的表格,

  石塊質量m/g

  水的體積V1/cm3

  水和石塊的體積V2/cm3

  密度ρ/g/cm3

  。

  4.學生分組實驗(二):測鹽水的密度

  提問:測鹽水的密度步驟是什么?

  1、用天平測量出燒杯和鹽水總質量m1

  2、把燒杯中的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并用量筒讀出這部分鹽水體積V

  3、再用天平測量出剩余鹽水和燒杯的總質量m2 4、利用公式計算ρ=m1-m2/V

  記錄數據的表格

  引導學生思考:

 。1)如何設計實驗方案,才能減小測量的誤差?

 。y鹽水的密度時,為什么要先測鹽水的質量?而測鹽水的質量為什么用剩余法?讓學生討論后,教師引導學生形成共識:如果先測鹽水體積,量筒中水倒入杯后,總有一部分水殘留在量筒中,質量測不準,偏小。同樣如果先測杯子質量,再將鹽水倒入杯子測出鹽水和杯總質量,然后鹽水倒入量筒測體積,總有一部分水殘留在杯中,使鹽水體積測不準,偏小。)

 。2)為了計算方便,倒入量筒的鹽水體積取什么樣的數值最好?

  實際操作,自行設計實驗記錄數據的表格,

  玻璃杯和鹽水的質量m1/g

  玻璃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m2/g

  量筒中鹽水的質量m/g

  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cm3

  鹽水的密度ρg/cm3

  整理實驗儀器,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

密度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用密度公式進行有關的計算.

  2.能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解題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德育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解題,認真細致的良好行為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解決疑難問題的良好品質.

  3.通過公式變形及計算題規(guī)范格式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認真做作業(yè),以形成整潔、規(guī)范的作業(yè)習慣,以美的作業(yè)給人以享受.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這一節(jié)主要是運用密度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學會靈活運用知識,教材首先提出了三個實際問題,讓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并把學生引向運用密度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初步感覺到密度知識很有用處,能解決很多問題.然后說明運用密度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需要用到各種物質的密度,給出了一些物質的密度表.再以提出的三個問題為線索,講述運用密度知識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教材注意啟發(fā)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一給出解答,以利于學生動腦思考,獨立地解決問題,培養(yǎng)能力.最后用一個例題作示范進一步教給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法建議

  本節(jié)課可用正遷移的方法由速度公式類比而導出密度的推導公式,可采用自學、討論、示范的方法.

  教學設計示例

  一.教材重點與難點分析

  1.通過公式,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在物理學習中,經常要運用數學方法對物理問題進行計算、分析、推理、論證,但是應注意,用數學方法來解決物理問題必須要受到物理概念與物理規(guī)律的制約.分析問題的物理過程、物理意義,弄清各物理量間的關系,明確公式的物理意義及其適用范圍,是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基礎,而且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時,一定不要把物理問題數學化,不能生搬硬套用數學規(guī)律,如,不能認為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因此在解題過程中要重視對相關內容物理意義的理解.

  2.對進行公式變形

  對密度公式進行變形,可以參照速度公式的變形進行講解,并通過數學運算規(guī)律,使學生掌握公式變形的基本方法.然后再引導學生弄清每一個公式的物理意義.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教具學具

  準備投影儀、投影片

  四.師生互動

  活動設計

  1.根據公式,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分析得出和.

  2.組織學生練習讀密度表,通過讀表進一步熟悉某種物質密度的讀法.

  3.練習求解有關密度的綜合題.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新課

  首先提出幾個有趣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思考解決的辦法,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如:1.怎樣鑒別戒指是不是純金的?怎樣知道礦石可能是什么物質組成的?

  2.怎樣知道一塊很大的長方形碑石的質量?怎樣知道教室內空氣的質量?

  3.怎樣知道一個不規(guī)則的鋼零件的體積?怎樣知道一大卷細銅絲的長度?等等.然后告訴學生運用密度的知識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把學生引入應用密度知識解決問題的新課教學中.

  (二).新課教學

  1.可以用來鑒別物質

  要鑒別某一物體是什么物質組成的,我們需要知道各種物質的密度是多少,教材中給出了一些物質的密度,請同學們打開書,看一下三個表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點?

  學生看書,然后請同學回答老師的問題,在教師引導下對密度表應主要認識以下幾個問題

  a.氣體的密度表上邊標明了“0℃,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條件,應請同學作出說明.

  b.在液體中水銀的密度比較大,它大于一般金屬的密度.

  c.氣體的密度都比較。

  在看書的基礎上,應請學生讀幾種物質的密度,說出它所表示的物理意義.

  在密度表的教學中要說明這是科學家經過嚴格準確的測量得出來的,而且隨著測量技術的不斷改進和提高而不斷準確.

  2.求質量

  體積很大的長方形花崗巖石碑,質量很大,無法直接用秤稱量,怎樣才能知道它的質量呢?讓學生說出他們想出的辦法.然后引導學生討論能不能應用密度的公式來求.如何求?需要先知道哪些量?如何才能得到這些量?

  前幾章我們學習了速度問題,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速度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如果我們要求路程和時間怎么辦?

  可以進行公式變形,得出

  和速度公式變形一樣,對密度公式也可以用同樣的數學方法進行變形,下面請同學們將密度公式進行變形,然后考慮變形后的式子,有什么實際意義?并舉出一些實例來.同學之間可以討論一下.

  對于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可以通過簡單的教學認識公式變形的方法,例如,,對比可解決的公式變形問題.

  學生練習公式變形,并討論變形后的公式在實際中的意義.教師在學生中間巡視,進行指導,學生活動結束后請學生回答前邊的問題.

  由密度公式,可以得出,從式子中可以知道,用物體的體積乘以它的密度可以求出它的質量.這樣對一些體積龐大的物體,質量不便測量.可以測量出它的體積,從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計算出它的質量.

  也就是說用密度知識可以求質量.

  3.求體積

  密度公式還可以變形為,如果我們知道了物體的質量、密度,可以求體積,比如有的物體、體積不規(guī)則,不便于直接測量,可以測出它的質量,從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計算出它的體積.

  4.講解例題

  例題:有一個體積是的鋼球,它的質量是316g,這個銅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

  請同學們用三種方法進行鑒別.

  學生練習,教師在同學中巡視,進行指導,學生練習結束后,教師請學生回答,并分析解題思路.

  請幾個同學分別說出他們的判斷方法.

  可以求出這個球的密度,把它與銅的密度進行比較,如果相等是實心的,但是我們的計算結果是小于銅的密度,所以是空心的.

  我們先假設它是實心的,計算一下它的質量應當是多大,把計算出的值與球的實際質量進行比較,結果大于球的實際質量,所以原球是空心的.

  根據給出的銅球的質量,計算一下它的體積是多少,結果小于已知球的體積,所以是空心的.

  那么我們計算出的體積值是誰的體積.

  是球殼的體積.

  由學生們的分析歸納出:判斷這個球是空心還是實心有密度比較法、質量比較法、體積比較法三種.

  用投影打出如下標準解題過程,教師講解巡視中發(fā)現的問題,要求學生予以改正.

  3.總結、擴展

  本節(jié)課的教學實際上是應用密度公式及其變形公式,研究求解物體質量、體積、密度的問題,在實際運用中提醒學生注意不要死記硬背公式,要了解公式中三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并靈活運用,尤其是比例問題,(以下內容可采取邊講邊討論的方式進行)

 。1)同種物質組成的甲、乙兩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兩物體均應為實心).

  由于同種物質組成的甲、乙兩物體其密度相同,所以 由此得出.說明同種物質組成的甲、乙兩物體其質量也與它們的體積成正比,體積大的物體其質量也大.

 。2)不同物質組成的甲、乙兩物體,如果它們的質量相同,其體積與密度的關系.

  由于,所以,也就是,說明相同質量的不同物體,密度大的體積小,它們的體積與它們的密度成反比.

 。3)不同物質組成的甲、乙兩物體,它們的體積相同,它們的質量與它們的密度之間的關系.

  由于所以也就是,它告訴我們相同體積的不同物體,密度大的物體質量也大,它們的質量與它們的密度成正比.

  探究活動

  【課題】鑒別鉛球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用密度知識鑒別體育課用的鉛球是否是純鉛的.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

  2、發(fā)現新問題.

密度教學設計7

  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 作者及工作單位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這一章的重點,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應用,這是整個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礎知識,是后面學習浮力、液體壓強的基礎;二是科學探究方法的學習和掌握既是物理課程的目標,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 學情分析 在教學中從學生身邊的例子入手提出問題,這樣的`例子讓學生既覺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創(chuàng)設了探究情景,為后面的探究教學奠定了基礎;密度的概念沒有直接給出,而是通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大膽猜想、實驗探究,經過計算、分析、比較、交流,最后得出的。這樣既讓學生體驗了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又讓學生學習了科學探究的方法,還加深了對密度概念的理解,著重讓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的密度知識解決我們身邊的問題,使學生感受物理有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 通過探究實驗,進一步熟悉天平的構造、正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學會用刻度尺、量筒和天平測定液體和固體的體積與質量。 通過探究實驗,歸納出物體的質量、體積和密度三個物理量之間的數學關系,理解物質的屬性之一——密度。 會查密度表。記住水的密度 能運用密度知識分析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過程與方法方面: 通過實驗探究進一步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 通過實驗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研究問題常用的求比值的基本方法。 體驗和感悟密度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運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實驗探究及能運用密度知識分析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難點: 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及能運用密度知識分析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密度教學設計8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魯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五章第四節(jié)《密度社會生活》。學生通過學習前三節(jié)質量和密度的知識后,對物體的質量這一屬性和物質密度這一特性有所了解,并且已經學會了使用天平和量筒來測定物理的質量和體積的方法,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方法積累。而這一節(jié)課恰是講解密度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是理論聯系實際且應用于生活的實踐性課。為此,我采用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再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實驗性課型。實驗過程中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各自課題,加深合作交流的意識。此外,這節(jié)課也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具有培養(yǎng)功能。

  二、學情分析:

  從初三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經過一個學期的物理學習,已經基本具備了一個科學探究的素養(yǎng),他們從事物的對立統一中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樂于獨立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解釋和論證事物或現象間較為復雜的因果關系,在學習密度的知識后也期望繼續(xù)研究并且去解決一定的生活問題。所以在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注意通過學生感興趣的事例入手,再通過猜、想、分析、實驗、推理等手段來處理問題,層層深入,最后通過學生動腦分析、動手操作來解決遇到的問題,這樣不僅啟迪學生思維、鍛煉學生能力、還會大大加強學生學習物理、運用物理的自信心。

  從學生掌握知識水平上來看,雖然學習了質量和密度的知識,了解了一些常見的測量工具名稱,但在對知識原理的理解程度還不夠深刻,有些測量工具僅是通過多媒體見過其形,沒有真正的去實踐過,有些沒有見過的材料也只有合作交流,猜想其作用,所以在這一節(jié)課的授課過程中,教師要適應的加以引導教給學生使用工具的方法,利用測量數據分析問題的思路,并對實驗操作及結果進行適時分析。

  三、設計理念

  做到注重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提倡學習方式的多元化。教師在這節(jié)課打破教材結構,合理重組內容,使整個課堂既充實、嚴謹,又增強了科學性。教師善于運用各種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思維,使課堂呈現出情理相濟、動靜相成和諧美。在教師的組織下,全體學生和教師一道積極的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不時地對學生進行點評。給獲取成功的同學以祝賀,給遇到困難的同學以指引,給失去信心的同學以支援。

  教師深挖本節(jié)課所能體現的各個知識點、能力點、德育點。物理教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而這節(jié)實驗活動課的內容就是依靠實驗來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又會遇到常規(guī)方法所不能解決的“難題”,教師利用這些“難題”來啟迪學生思維,幫助其自發(fā)學習、自主探究、自行獲解,實驗中發(fā)揮一個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培養(yǎng)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克服困難、戰(zhàn)勝自我信心,與此同時,學會與同學共同交流獲取知識。

  四、設計思路:

  1、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密度知識的應用;能運用密度知識鑒別物質,計算物體的質量與體積。

  過程與方法:學會系統地整理知識,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通過探究活動學會測量液體、固體的密度,學會利用物理公式間接地測量一個物理量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探究過程中體會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探究活動中,受到科學態(tài)度、科學觀念的熏陶,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新的精神、實踐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2、重點和難點

  重點和難點都是利用密度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突出與突破的方法是利用組間合作與匯報交流來實現。

  3、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按照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分析評價、評估,完成本節(jié)內容從現象到理論的過程,得出每一個問題的初步結論,并總結出每個情境中使用的方法。

  合作學習:學生組內合作與集體合作是這一節(jié)課呈現的主要方式,充分利用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的特點與智慧,積思廣儀、眾志成城。合作學習貫穿了教學的始終,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上進行影響與滲透。

  4、學法指導

  在進行課程探究前,針對學習未知的方法、沒有

  接觸到的(自制教具)材料給予適量的方法提示;在進行課題研究時,鼓勵實驗方法的多樣化,對于明顯的思路和操作錯誤及時指導;在課題探究結束后,和學生一起對實驗中的知識與方法進行總結歸納。

  五、實驗前的準備

  教師根據實驗可能用的器材進行相應的實驗器材準備,并與實驗管理員協調好,上課時一同協助提供學生所需器材。對實驗室中沒有的一些器材提前作好收集和準備,如大塑料可樂瓶、鉛球、保鮮膜、油漆、木鋸、廢舊的課桌、臺秤等。由于本節(jié)內容較多,所以可以進行適當的'調課連著下午第四節(jié)的活動課進行兩節(jié)課較好。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這段時間學習了三個重要的物理量:密度、質量、體積,請問哪位同學能

  告訴大家三者的關系呢?

  生:三者的關系可用一表達式來說明:ρ=m/v

  對于同種物質,它的密度不受m和V的影響。

 。ń處煂W生的表述給予表揚,同時指出他們所述之處的不足,物質的密度受到狀態(tài)的影響。)

  師:我們還學習了測量質量和體積的儀器:天平和量筒。請哪位同學來描述一下,器材使用

  時的步驟和注意事項?

  生:(描述使用方法,找?guī)孜煌瑢W補充,使表達更完整。)

  師:課下我有幾個問題,請大家?guī)椭襾斫鉀Q,每個實驗小組都選擇了一個探究課題,采用

  各種方法進行了探究,然后向同學們進行陳述報告。

 。ǘ┱n題選定和探究方案制定

  教師依據學情對全班同學進行小組劃分,每組大約十二三個人,全班共劃分為四個小組,然

  后采用抽簽的形式進行探究課題的選擇。然后小組內進行課題的研討并制定實驗方案,老師巡回觀察,并

  適當的進行指導。

  探究課題:

  1、鉛球是鉛做的嗎?

  2、測磚的密度

  3、測課桌體積有多大

  4、測量方糖的密度

  (三)實驗探究和匯報

  各組制定完畢探究方案之后,根據方案進行相應的器材選擇,完畢之后,按順序各小組進行

  實驗方案的匯報并進行相應的實驗操作。

  第一組:鉛球是鉛做的嗎?

  學生甲:我們從器材桌上選擇了一個鉛球,上面標的是6斤的鉛球,為了得到精確的數據,

  我們在課下用臺秤測量了一下,其質量為2.9kg。

  學生乙:(板書)m=2.9kg。

  學生甲:在測量鉛球的體積時,我們遇到了一個難題,沒有合適的量筒,于是我們使用了水

  槽,把鉛球放入水槽中,用燒杯向水槽中注水,直到水沒過鉛球,用粘貼紙在此處作一標記。

  學生乙:在學生甲的描述下進行操作。

  學生甲:將鉛球取出,水面下降,然后用量筒向水槽中注水,直至再次達到標記,記下注入的水的體積,即鉛球的體積。

  學生乙:(板書)V水=V鉛球=0.38L

  學生甲:根據可計算出鉛球的密度,密度表中ρ鉛=11.3g/cm3。

  學生乙:(板書)ρ球<ρ鉛

  學生甲:通過測量和計算,我們澄清了一個事實,鉛球的基本成分是鐵,而不是鉛做的!請同學們對我們的實驗提出改進意見。

  學生丙:有一種更直接的方法:測量鉛球的體積,利用墻角、直尺和三角板直接測出鉛球的直徑d,根據球體的積公式進行計算。

  學生。簽闇y量球的體積,我對實驗器材進行了改進。自制量筒,利用直徑足夠大的透明塑料瓶,去掉頂端較細的部分,在瓶的外壁貼一張紙條,用標準量筒量好100cm3的水,倒入瓶內,在紙條上畫出液面的位置,再用量筒倒入400cm3的水,作標記500cm3,將二者之間進行平分,用自制量筒測出鉛球的體積。

  師:大家太棒了!每個同學的想法都非常有創(chuàng)意,讓老師受益匪淺,尤其是自制量筒。下面,哪組同學再為大家作一次匯報?

  第二組:測磚的密度

  學生甲:我們探究的課題是:測磚的密度。用天平直接測量磚的質量m。

  學生乙:(板書)m=60.5g。

  學生甲:用量筒測量磚的體積時,我們發(fā)現磚放入水中時,磚具有吸水性,這樣測出來的磚

  的體積偏大。我們采用的方法是: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體積的水

  V水,讓磚頭吸飽水之后,再放入量筒中,測出體積V,由此計算磚的體積。

  學生乙:(板書,演算)V水=20cm3 V=60cm3

  V磚=V-V水=60cm3-20cm3=40cm3

  學生甲:也許我們的辦法不是最好的,讓大家提出更巧妙的辦法。

 。▽W生進行一番激烈的討論,由學生代表發(fā)言,對改進的方法進行表述)

  學生丙:磚吸水后會膨脹,同樣體積會變大,為了克服磚的吸水性,我們采取在磚的表面涂

  層油漆或包一層保鮮膜的方法。

  學生。何以谙耄覀?yōu)槭裁床粶y量整塊磚的密度呢?這樣,我們可以用直尺直接測量磚的

  長、寬、高。計算出整塊磚的體積。

  第三組:測量方糖的密度

  學生甲:我們的探究課題是:測量方糖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測出幾塊方糖的質量m,然后除

  以方糖的個數n,求出一塊方糖的質量。

  (板書)

  學生甲:在測量體積時,我們想到一些方法來克服糖溶于水的問題,如包上保鮮膜等。后來我想起媽媽在沏糖水時,糖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溶解了,于是我們就想到用不再溶解糖的糖水來測方糖的體積,實驗中由于一塊方糖體積較小,測量時誤差較大,所以我們測量出幾塊方糖體積,再除以方糖的個數,求出一塊方糖的體積。

  學生乙:(進行操作,板書)V糖水=20mlV=25ml

  學生丙:我有一個更好的方法來測方糖的體積,糖溶于水,但是糖不溶于油啊,如果我們用油來測體積,就避免了糖溶于水這一問題。

  師:大家的方法都很好,尤其是用油測方糖的體積,更讓我們有新的思路。

  第四組:測課桌體積有多大

  學生甲:我們的探究課題是:課桌的體積有多大。我們利用密度是物質的特性這一點,采用測樣本的方法,取和課桌一樣的木料來測密度。我們先用臺秤測一張課桌的質量m1,用天平測小木塊的質量m2

  學生乙:(板書)m1=15kgm2=28g

  學生甲: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體積的水V1,將木塊放入量筒中,它在水面上漂浮,用鐵絲將木塊壓入水中,讀出體積V2,計算木料的體積V樣本。

  學生乙:(操作并計算)V1=40cm3V2=80cm3

  V樣本=V2-V1=40cm3

  學生丙:在測木塊體積時,用鐵絲將木塊壓入水中不易操作,我有一個更便于操作的方法:

  1.用細線將一石塊系在木塊下。2.將量筒倒入一定體積的水V1。3.將石塊先浸沒在水中,讀量筒中的

  示數V2。4.將石塊和木塊一起浸沒在水中,讀出量筒中的示數V3。5.木塊的體積V=V3-V2。

 。ㄋ模┙處煂W生的實驗進行評價

  今天我很受感動,從同學們的身上我深刻體會到團結協作的精神,和不斷探索勇于克服困難的態(tài)度,同時,大家也教會了我很多新的方法,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有所收獲。當然大家在實驗操作中可能有些地方不夠規(guī)范,例如:膠頭滴管的使用。我相信經過大家的不斷努力,會做得更好。

密度教學設計9

  課題:密度

  [設計意圖]

  本節(jié)是本章《質量與密度》的第二節(jié)。在前一節(jié),我們學習了“質量”和“用天平測量物質的質量”。物質密度的本質正是研究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所以從“區(qū)分由不同物質組成的兩個物體”開始,引入密度的概念。本節(jié)基于實驗的基礎上學習密度的知識,所以教學方法上引采用分組實驗和講授為主。

  知識目標:

  1.知道密度的定義、公式和單位.

  2.會查密度表. 能聯系實際應用密度公式進行有關計算 ,會計算不能直接測量的物體的質量和體積。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

  能力目標:

  1.探究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2、經歷密度概念的建立過程,學習建立科學概念的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

  1.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密度公式.

  教學難點:

  1.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2.密度公式的應用.

  教學方法:

  1.觀察法:2.實驗法:3:講授法

  教學準備:天平,砝碼,體積相同的木塊、鐵塊、鋁塊(或其他的物體)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和學具]

  天平,砝碼,體積相同的木塊、鐵塊、鋁塊(或其他的物體)

  [課前準備]課內小組交流5分鐘

  一:復習舊知

  1、如何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

  二 :自學導學(以下內容采取自學的方式,在小組內探討完成并匯報)

  2、密度 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計算公式: 密度的公式:ρ=公式變形:m= V= 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ρ—— ——(kg/m3) m—— ——千克(kg) V—— ——立方米(m3) 說明:密度ρ的單位是由質量的單位和體積的單位決定的.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kg),體積的單位是立方米(m3),密度的單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如果質量單位用克(g),體積單位是立方厘米(cm3),則密度的單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cm3).

  1 g/cm3=1×103kg/m3.

  3、例題自己做一遍和書中的`解法對比 。反思。

  4、生實驗:用紙包著一塊肥皂和一塊泡沫的長、寬、厚度一樣,也就是體積一樣,但是,用手掂一掂,肥皂的質量要比泡沫的質量大得多。

  5、同樣的兩個燒杯分別裝有體積不同的水和煤油,放在天平上卻能平衡,說明它們的質量卻又是相同的。 提出問題:

 。1) 為什么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不相同?

 。2) 為什么體積不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卻又相同?

  (3)你在生活中見過類似的現象嗎?

 。4)通過以上思考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密度教學設計10

  【整體設計】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學重點內容之一,也是課程標準中要求的七個掌握層次的重點知識之一。學好本節(jié)知識是進一步學習力學知識的基礎,所以“密度”這節(jié)課是本章的重點課!懊芏取笔窃趯W習了“質量”之后而引入的一個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是在質量的基礎上對物質世界的進一步探索,也是掌握測定物質密度的方法和解決有關密度的實際問題的基礎,并為更深入學習液體壓強、浮力等知識做鋪墊?茖W探究方法的學習和掌握是物理課程的目標,同樣也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要內容。

  本課教學可分為4部分:

  1.課題引入。展示一些實物讓學生分辨,由對于一些物質用通常辨別物質的一些辦法無法直接辨別,引到需要用新的科學方法解決來引入。

  2.密度概念的引出。應通過直觀的實驗,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小組討論的過程中自主建構密度概念。所以,組織學生做好“探究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的實驗是本節(jié)教學的關鍵。利用“比值”定義密度概念,對初中生來說有一定難度,突破此難點的方法是利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通過類比和知識的遷移,讓學生回顧利用比值定義電功率的方法來建立密度的概念。

  3.密度的公式、單位。要注意公式書寫的規(guī)范和變形公式的教學。但密度的單位屬于組合單位,是第一次在初中物理中出現。教學時應讓學生弄清密度單位的組成、符號、讀法、寫法。㎏/m3與g/m3之間的關系學生易混,也要加以強調。在后面的例題教學時,也要注意強調統一單位。還要運用教材中的小資料來加深學生對密度這一概念的認識。

  4.密度的應用?梢杂媒滩纳系睦}來進行教學,也可以補充習題,為了讓學生熟練運用密度公式進行計算,解題時,應注意引導學生理清思路,啟發(fā)學生“一題多解”。

  【教學重點】

  1.通過實驗探究,學會用比值的方法定義密度的概念。

  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

  在實驗探究的基礎上,利用“比值”定義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教學關鍵】

  通過組織好實驗探究建立密度的概念是本節(jié)的關鍵點。

  【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jié)教學內容的特點,主要采用啟發(fā)和觀察實驗的教學方法。并配合講授、討論、展示等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優(yōu)化,突破重點、難點。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同時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也在實驗的過程中不斷提高。

  【課時安排】

  2課時。(第1課時學習“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和“密度”,第2課時學習“密度的應用”)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

  2.會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活動,找出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的關系;

  2.學習以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變性來定義密度概念的科學思維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有新的拓展;

  2.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交流與討論中所持的正確態(tài)度。

  3.在概念建立過程中,滲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現象到本質的唯物辯證法思想。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銅絲、鐵絲、鋁絲、一杯水、一杯酒精、顏色相同的鐵塊和塑料塊。

  學生:托盤天平和砝碼、相同體積的銅塊、鐵塊和鋁塊、不同體積的銅塊、鐵塊、鋁塊和肥皂塊、大注射器等。

密度教學設計11

  1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進行計算。

  能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知道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2.過程與方法

  通過經歷密度概念的建立過程,學習建立科學概念的思維方法。

  熟悉量筒的使用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密度反映的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有新的拓展。

  通過量筒、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與協作精神。

  2重點難點

  本節(jié)的重點是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進行計算。

  本節(jié)的難點是學生對“密度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的認識,以及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3教學過程

  3.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教學活動

  1.實驗探究過程設計

  “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在今后學習液體壓強、浮力以及高中氣態(tài)方程等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密度”對于初二學生來說,又是一個比較抽象、比較難懂的概念。初二學生由于對此概念弄不清楚,影響了以后有關內容的學習。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密度概念,教材設計了對密度概念建立過程的實驗探究,使學生經歷“密度”的概念的建立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

  課堂上,讓學生觀察兩個(一個是鋁制的,一個是不銹鋼制的)大小、形狀一樣的勺子;蛘哂^察兩杯體積相同的不同液體的質量。很多學生會像小聰一樣,提出猜想: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可能質量不同。并進一步思考,這里包含有什么道理呢?

  (2)制定計劃,進行探究

  收集日常生活中體積不相同的不同物質比較容易,所以小聰制定了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小物品,進行探究。

  在制定計劃時,需要教師引導。首先讓學生思考:鐵塊和木頭誰重?怎么比較鐵塊和木頭誰重?由此引導學生得到用天平、刻度尺和量筒測量這些小物品的質量和體積,然后計算1cm3物體的質量的設計方案。

  然后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探究。對于小物體的體積,學會使用量筒是學生繼續(xù)探究的前提?梢越M織學生閱讀課本117頁,學習量筒的使用方法。

  (3)分析論證,得出結論

  每個小組的測量結果數據量少,總結不出規(guī)律。必需匯總各小組數據,填入課本118頁表中,才能顯示出規(guī)律性的結論:1立方厘米質量相同的物體都是由相同的材料組成的。

  對這個結論,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1cm3物體的質量”有什么意義?應使學生悟出“1cm3物體的質量”可以區(qū)別不同的物質,并進一步認識到這是一個描述物質特性的物理量,由此給出密度的概念。

  根據密度的定義,可以推知密度的公式ρ=m/V。

  對于教學的實施過程,需要有以下幾點說明。

  (1)密度的公式:

  這個公式的得出實際上是利用了密度的概念和相應的運算法則,也就是要求出單位體積的質量應當用除法,所以同學們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尤其是一些物理公式,一定不要死記硬背,要學會運用數學方法研究物理問題.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明確同種物質密度跟質量不成正比,跟體積不成反比的結論.密度是物質的特性,對同一種物質來說,在一定條件下,密度是一個常數.密度表示的是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例如鋁的密度是2.7×103 kg/m3,它的意義是1立方米的鋁的質量是2.7×103 kg?梢娢镔|的密度是用物質的質量和它的體積的比值求出的,而不是由它質量的多少或它體積的大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說物質的密度跟它的質量成正比,跟它的體積成反比.例如一塊鋁切去一半,剩下一半的密度是否發(fā)生了變化呢?沒有,因為當這塊鋁切去一半時,體積變?yōu)樵瓉淼亩种,質量也變?yōu)樵瓉淼亩种唬玬/V的值即ρ并沒有發(fā)生變化.

 。2)密度是反映物質特性的物理量,物質的特性是指物質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區(qū)別的一種性質.密度描述的是:各種物質在體積相同的條件下,所含的質量不相等的特性.各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物質的密度與該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體積、形狀、運動狀態(tài)無關.由于物體在溫度發(fā)生變化時,體積會發(fā)生變化(即物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而質量不變,則物體的密度要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在物質發(fā)生物態(tài)變化時(例如水結成冰)密度一般有變化.例如一塊鐵,它的溫度升高了,體積會膨脹,但是質量沒變,這樣根據ρ=m/V,公式中分子不變,分母變大,分數值應當變小,所以密度會變小.

  上邊這些變化有時比較小,比如鐵塊溫度升高.在溫度變化不太大的情況下,可以不考慮密度的變化,但有些變化較大就必須強調條件,比如氣體的密度,在密度表中就限定了條件,是0℃及1個標準大氣壓下.正是由于這樣,我們說密度是物質的特性,并不是說物質的密度是永遠不變的,它還是隨外界條件的改變而要發(fā)生變化的.前面我們講的質量是物體的屬性,屬性是不隨外界條件的改變而改變的,質量與形狀、狀態(tài)、位置無關.各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指的是在一定溫度和狀態(tài)下.今后我們討論的問題,大多是溫度變化不大的情況,可以把密度視為定值.

 。3)密度的單位是由質量單位千克和體積單位立方米組成,屬復合單位。這是教學的難點,有必要特殊強調一下,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對一些常見物質的密度,學生要了解,會查密度表中的密度值。另外教師可再補充介紹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密度值,宇宙中某些恒星的密度等,同時介紹英國物理學家瑞利發(fā)現氬氣從而獲諾貝爾物理獎的科學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并不斷探索。

  2.密度的應用

  在生活和生產中密度的應用很廣,我們可以根據密度的大小鑒別物質,通過測定密度,發(fā)現新材料,估測礦山、油田的儲量等。教師可以結合課本120頁的圖6-2-4講解。

【密度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測量物質的密度》教學設計12-07

密度教學設計(通用5篇)01-25

《太陽》教學設計及點評太陽的教學設計11-05

教學設計02-11

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04-06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1-11

er教學設計 ie ue er教學設計09-20

《鳥語》教學設計 鳥的語言教學設計10-21

ai ei ui 教學設計教學設計,ai,ei11-09

爭吵的教學設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