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衛(wèi)生資格《臨床檢驗技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2016年衛(wèi)生資格考試正在火熱進行中,考生們已經進入緊張備考沖刺階段,下面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關于《臨床檢驗技師》考試試題及答案,歡迎參考練習,希望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xù)關注我們應屆畢業(yè)生考試網!
1.[臨床免疫學和免疫檢驗]一老年女性,病程1年;臨床主要表現為肝硬化有脾大、腹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及反復消化道大出血;實驗室檢查,ALT、ALP升高;RF升高;ANA1:1000+顆粒型。有口干、眼干,口腔科、眼科檢查均支持口、眼干燥癥,抗SSA陽性。舍格倫綜合征(SS)診斷也比較明確。此外:患者抗線粒體抗體(AMA)及M2亞型高滴度陽性,且肝病表現以膽汁淤積為主,ALP升高較ALT升高明顯。還應診斷為()。
A.肝硬化 B.舍格倫綜合征(SS) C.PBC(膽汁淤積性肝硬化) D.PBC和SS E.肝腹水
【解析】PBC是自身免疫病,特點為持續(xù)性肝內膽汁淤積,肝硬化結節(jié)不明顯,女性多,女:男為10:1,臨床表現以黃疸、ALP升高為主,SS為系統(tǒng)性疾病,SS中抗SS-A抗體陽性率達70%~75%,PBC患者AMA的陽性率達90%以上,成為診斷PBC的主要檢查項目。近年研究發(fā)現,AMA存在若干亞型,迄今發(fā)現M1~M99種,其中與PBC有關的是M2、M4、M8、M9四種。M2靶抗原的主要成分為丙酮酸脫氫酶復合物E2組分,高滴度M2在PBC中的陽性率達96%,被認為是PBC敏感、特異性的標志抗體。D
2.[臨床血液學檢驗]真性與繼發(fā)性紅細胞增多癥的鑒別中不必考慮的是()。
A.是否病毒感染后 B.是否紅細胞生成素增多 C.是否血小板增高
D.是否紅細胞高于正常 E.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是否增高
【解析】真性與繼發(fā)性紅細胞增多癥的紅細胞均高于正常水平。D
3.[臨床免疫學和免疫檢驗]屬于Ⅰ型超敏反應的疾病是()。
A.腎小球腎炎 B.風濕病 C.過敏性休克 D.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E.接觸性皮炎
【解析】常見的Ⅰ型變態(tài)反應有過敏性休克(藥物過敏性休克、血清過敏性休克)、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胃腸炎和蕁麻疹。C
4.[臨床檢驗基礎]可作為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鑒別診斷的實驗是()。
A.乳酸脫氫酶 B.轉鐵蛋白 C.補體 D.鋅含量 E.免疫球蛋白
【解析】人的前列腺內含有高濃度的鋅,前列腺液中鋅含量為110.16μmmol/L(720μg/dl),而組織中鋅含量為12.24μmmol/L(80μg/dl)。而患前列腺疾病的患者前列腺液中鋅的濃度明顯降低,總是低于150μg/dl。所以,可以把測定鋅含量作為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鑒別診斷的實驗。D
5.[臨床化學]Wilson病時不可能出現以下哪種變化()。
A.血清總銅濃度升高 B.血清游離銅濃度升高 C.尿銅排出增加 D.血清Cp濃度下降 E.血清ALT升高
【解析】Wilson病是由體內銅代謝障礙引起的,其具體表現有:血清總銅量和銅苧蛋白減少而疏松結合部分的銅量增多,肝臟排泄銅到膽汁的量減少,尿銅排泄量增加,許多器官和組織中有過量的銅沉積尤以肝、腦、角膜、腎等處為明顯、過度沉積的銅可損害這些器官的組織結構和功能。A
6.[臨床化學]糖尿病患者每天自我監(jiān)測以了解自身糖代謝狀況宜做()。
A.糖耐量試驗 B.根據臨床需要隨時進行血漿葡萄糖濃度測定 C.GHb測定
D.尿糖測定 E.血漿C肽水平測定
【解析】24h尿糖定量對判斷糖尿病的程度和指導用藥較尿糖定性更為準確。D
7.[微生物學檢驗]沙門菌的抗原容易發(fā)生變異,變異的種類不包括()。
A.H~O變異 B.S~R變異 C.V~W變異 D.位相變異 E.細菌的L型變異
【解析】沙門菌的抗原容易發(fā)生變異,變異的種類有:S~R變異、H~O變異、相位變異和V~W變異四種。E
8.[臨床血液學檢驗]紅細胞滲透脆性減少主要見于()。
A.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B.遺傳性橢圓形紅細胞增多癥 C.地中海貧血
D.巨幼紅細胞貧血 E.慢性病貧血
【解析】紅細胞滲透脆性的臨床意義:脆性增高見于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橢圓形細胞增多癥等;降低見于阻塞性黃疸、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C
9.[微生物學檢驗]鑒定軍團菌時可采用觸酶試驗,瓊脂斜面上滴加雙氧水后,應在多長時間內判斷結果()。
A.20秒 B.30秒 C.60秒 D.90秒 E.120秒
【解析】觸酶試驗:某些細菌具有觸酶,能催化過氧化氫放出初生態(tài)氧,繼而形成氧分子出現氣泡。其結果判斷于30秒內有大量氣泡產生者為陽性,不產生氣泡者為陰性。B
10.[微生物學檢驗]于25℃、37℃均能生長,孢子呈圓形或卵圓形,尿素酶試驗陽性的真菌是()。
A.白色念珠菌 B.類星形念珠菌 C.球孢子菌 D.新型隱球菌 E.熱帶念珠菌
【解析】新型隱球菌為圓形的酵母型菌,外周有莢膜,折光性強。在沙保弱和血瓊脂上,25℃和37℃均可生長,而非致病的隱球菌在37℃則不生長。新型隱球菌可產生尿素酶。D
11.[臨床實驗室質量管理]N(μ,σ2)為()。
A.正態(tài)分布 B.標準正態(tài)分布 C.卡方分布 D.二項分布 E.泊松分布
【解析】一般用N(μ,σ2)表示均數為μ,方差為σ2的正態(tài)分布。A
12.[臨床免疫學和免疫檢驗]ELISA中最常用的固相載體是()。
A.聚氯乙烯 B.聚苯乙烯 C.三聚氧胺 D.瓊脂糖 E.尼龍膜
【解析】酶免疫技術的主要試劑為固相的抗原或抗體、酶標記的抗原或抗體和與標記酶直接關聯(lián)的酶反應底物。最常用的固相載體物質是聚苯乙烯。B
13.[臨床檢驗基礎]用于準確評價腎臟濃縮功能較為理想的指標是()。
A.隨機尿比密 B.尿中總固體含量 C.清晨尿折射率 D.禁飲后的尿滲透量 E.24小時尿量
【解析】尿滲透量能較好地反映腎臟對溶質和水的相對排出速度,更確切地反映腎臟濃縮和稀釋功能,因此是評價腎臟濃縮功能較好的指標。D
14.[臨床血液學檢驗]下列有關纖維蛋白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糖尿病患者的纖維蛋白原含量增高 B.雙縮脲法的參考值為2~4g/L C.也稱為Ⅰ因子
D.也稱為Ⅱ因子 E.多發(fā)性骨髓瘤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多
【解析】纖維蛋白原也稱為Ⅱ因子。測定值的參考范圍為2~4g/L(雙縮脲法)。血漿纖維蛋白原(Fg)增高見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傳染病、急性腎炎、多發(fā)性骨髓瘤、休克、大手術后、妊高征、急性感染、惡性腫瘤和應急狀態(tài)等。降低見于先天性低或無FIB血癥、遺傳性FIB異常、原發(fā)性纖溶癥、重癥肝炎和肝硬化等。D
15.[臨床免疫學和免疫檢驗]本身具有調理作用的Ig是()。
A.IgM B.IgG C.IgA D.IgE E.IgD
【解析】IgG是再次免疫應答的主要抗體,本身具有吞噬調理作用、中和毒素作用、介導ADCC、激活補體經典激活途徑,并可通過胎盤傳輸給胎兒。IgM是當有補體存在時,才具有吞噬調理作用。分泌型IgA具有調理吞噬和溶解作用。B
16.[臨床血液學檢驗]某貧血患者MCV82fl,MCH27pg,MCHC33%,屬于()。
A.正常紅細胞性貧血 B.小紅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C.單純小紅細胞性貧血
D.大紅細胞性貧血 E.大紅細胞高色素性貧血
【解析】由下表貧血的分類可知,患者的貧血屬于正常紅細胞性貧血。A
17.[臨床血液學檢驗]女性,52歲,因腎功能衰竭住院。血常規(guī)檢查三系減少,骨髓檢查原漿細胞1%,幼漿細胞3%,成熟漿細胞3%,漿系細胞明顯大小不一,其他血細胞無明顯異常。此患者可能的診斷是()。
A.反應性漿細胞增多癥 B.巨球蛋白血癥 C.惡性淋巴瘤 D.多發(fā)性骨髓瘤 E.再生障礙性貧血
【解析】多發(fā)性骨髓瘤骨髓象一般呈增生活躍,各系統(tǒng)比例常隨瘤細胞的多少而異。當瘤細胞所占比例較高時,粒系細胞及紅系細胞則明顯減少。正常骨髓內漿細胞為1%~1.5%,在多發(fā)性骨髓瘤時異常漿細胞增多,一般為5%~10%,多者可高達70%~95%以上。瘤細胞的大小、形態(tài)和成熟程度有明顯異常。D
18.[臨床血液學檢驗]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骨髓增生程度大多呈()。
A.極度活躍 B.明顯活躍 C.增生活躍 D.極度減低 E.減低
【解析】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骨髓象為多部位增生減低三系造血細胞減少。D
19.[臨床檢驗基礎]下列哪項敘述不符合重度核異質鱗狀上皮細胞的變化()。
A.胞核大小不等 B.胞核增大 C.染色質增多,呈細顆粒狀
D.染色質亦可呈粗顆粒狀 E.核漿比例明顯增大
【解析】核異質是指上皮細胞的核異常,主要表現為核增大,形態(tài)異常,染色質增多,分布不均,核膜增厚,核染色較深,胞質尚正常。重度核異質又稱癌前核異質,其染色質增多,呈網狀,分布不均,偶見染色質結節(jié),核邊增厚,核有中度以上畸形。C
20.[臨床化學]血漿陰離子隙降低見于()。
A.乳酸性酸中毒 B.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C.嚴重低血氧、休克
D.高氯性代謝性堿中毒 E.腎功能不全性酸中毒
【解析】從AG分析,可將代謝性酸中毒分為高AG代謝性酸中毒及AG正常代謝性酸中毒(如高血Cl-代謝性酸中毒)。D
21.[微生物學檢驗]下列何種細菌為革蘭陽性桿菌()。
A.大腸桿菌 B.銅綠假單細胞 C.產氣腸桿菌 D.結核分枝桿菌 E.肺炎克雷伯桿菌
【解析】結核分枝桿菌染色呈革蘭陽性。D
22.[臨床免疫學和免疫檢驗]各種單體抗體分子都有的特性是()。
A.分子量在10萬以下 B.具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抗原結合部位 C.H鏈與L鏈借非共價鍵相連
D.能結合補體 E.能促進吞噬
【解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H鏈和L鏈可通過二硫鍵折疊成若干球狀功能區(qū),即2條相同的重鏈(H)和2條相同的輕鏈(L)。其中,VH和VL是抗原結合部位。B
23.[臨床化學]代謝性酸中毒部分代償時可出現()。
A.血漿pH和[HCO3-]↓,PCO2↑ B.血漿PCO2,和[HCO3-]↓,pH↑ C.血漿pH、PCO2、[HCO3-]均↓
D.血漿pH和PCO2↑,[HCO3-]↓ E.血漿pH、PCO2、和[HCO3-]均↑
【解析】作血氣分析可以明確診斷,并可了解代償情況和酸中毒的嚴重程度,失代償時,血液pH值和HCO3-明顯下降,PCO2正常;部分代償時,血液pH值、HCO3-和PCO2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C
24.[微生物學檢驗]不屬于細菌侵襲性酶的酶是()。
A.血漿凝固酶 B.透明質酸酶 C.鏈激酶 D.脫氧核糖核酸酶 E.氧化還原酶
【解析】侵襲性酶是某些細菌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與致病性有關的胞外酶,分泌到菌體周圍,可協(xié)助細菌抗吞噬或有利于細菌在體內擴散。主要的侵襲性酶有:血漿凝固酶、透明質酸酶、鏈激酶、膠原酶、脫氧核糖核酸酶以及其他可溶性物質。E
25.[臨床化學]用于術后心肌梗死判斷的較好指標是()。
A.CK B.Mb C.cTn D.LD1 E.AST
【解析】cTn被認為是目前用于ACS診斷最特異的生化marker,它們出現早,最早可在癥狀發(fā)作后2h出現;具有較寬的診斷窗,是判斷術后心肌梗死的較好指標。C
26.[臨床免疫學和免疫檢驗]不屬于生物素-親和素系統(tǒng)的基本類型的是()。
A.BAB B.ABC C.LAB D.ELISA E.BAS
【解析】生物素-親和素系統(tǒng)基本類型及原理基本類型,一類是以游離親和素為中間物,分別連接包含生物素大分子的待檢反應體系和標記生物素,稱為BAB法;后來又在此基礎上發(fā)展了親和素-生物素化酶復合物技術(ABC)。另一類是直接用標記親和素連接生物素化大分子反應體系進行檢測的BA法,或稱標記親和素一生物素法(LAB)。此外,依據待檢反應體系中所用的是生物素化第一抗體或生物素化第二抗體,又分為直接法BAS和間接法BAS。D
27.[臨床化學]嗜鉻細胞瘤中明顯增高的指標是()。
A.腦鈉肽 B.D-二聚體 C.兒茶酚胺 D.皮質醇 E.C反應蛋白
【解析】關于嗜鉻細胞瘤的診斷,尿游離兒茶酚胺類物質和尿VMA明顯升高,但其特異性及靈敏度都不夠,且干擾測定因素較多。C
28.[臨床血液學檢驗]血小板聚集誘導劑()。
A.血栓收縮蛋白 B.ADP、血栓烷A2膠原 C.α2-巨球蛋白、α1-抗胰蛋白酶、C1抑制物
D.ADP、腎上腺素、血栓調節(jié)蛋白、蛋白S、蛋白C抑制物 E.蛋白C、血栓調節(jié)蛋白、活化蛋白C抑制物
【解析】參與血小板聚集的主要因素有誘導劑、GPⅡb/Ⅲa復合物、纖維蛋白原、Ca抖。誘導劑主要有ADP、膠原、凝血酶、腎上腺素、AA等。B
29.[微生物學檢驗]皰肉培養(yǎng)基屬于()。
A.基礎培養(yǎng)基 B.營養(yǎng)培養(yǎng)基 C.鑒別培養(yǎng)基 D.選擇培養(yǎng)基 E.厭氧培養(yǎng)基
【解析】厭氧培養(yǎng)基是培養(yǎng)專性厭氧菌的培養(yǎng)基,除含營養(yǎng)成分外,還加入還原劑以降低培養(yǎng)基的氧化還原電勢,如皰肉培養(yǎng)基、巰基乙醇酸鈉培養(yǎng)基等。E
30.[臨床檢驗基礎]使用血細胞分析儀檢查紅細胞時不需要注意直方圖中()。
A.峰值的位置 B.峰值底寬度 C.峰值的高度 D.峰頂的形狀 E.有無雙峰現象
【解析】使用血細胞分析儀檢查紅細胞時還應要注意直方圖中峰值的位置、峰值底寬度、峰頂的形狀、有無雙峰現象。C
【衛(wèi)生資格《臨床檢驗技師》考試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2016衛(wèi)生資格《臨床檢驗技師》考試題與答案10-08
衛(wèi)生資格臨床檢驗技師模擬試題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