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二語文必修四蘇武傳跟蹤訓練
導讀:學習,就象是一場戰(zhàn)爭,有時你覺得在這拼命撕殺的戰(zhàn)場上,你是孤獨與無助的,但你殊不知,你其實并不是孤身奮戰(zhàn)的!下面是應屆畢業(yè)生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于高二語文必修四蘇武傳跟蹤訓練,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繼續(xù)關注考試網(wǎng)!
一、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1)數(shù)通使( ) (2)丈人行( )
(3)厚賂( ) (4)單于( )
(5)閼氏( ) (6)煴火( )
(7)膏草野( ) (8)嚙雪( )
(9)牧羝( ) (10)彈劾( )
(11)夷滅( ) (12)刑戮( )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
(1)因厚賂單于( )( )
(2)幸蒙其賞賜( )
(3)以貨物與常( )
(4)蹈其背,以出血( )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寫出本字。
(1)何以女為見? ____________
(2)不顧恩義,畔主背親 ____________
(3)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 ____________
4.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同現(xiàn)代漢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B.武使匈奴明年,陵降
C.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
D.單于視左右而驚
5.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活用類型,并加以解釋。
(1)單于壯其節(jié) ____________
(2)空以身膏草野 ____________
(3)惠等器,輿歸營 ____________
(4)反欲斗兩主,觀禍敗 ____________
6.下列句中的“于”字已按其作用作了分類,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趙氏求救于齊。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國。③而謀動干戈于邦內。④望長安于日下。⑤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⑥而恥學于師。⑦于其身也,則恥師焉。⑧師不必賢于弟子。
A.①⑦/②⑥/③④/⑤⑧ B.①⑥/②⑦/③⑤/④⑧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⑥/②⑦/③④/⑤
7.翻譯下列句子。
(1)置幣遺單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舉劍擬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是對本課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蘇武出使匈奴,是在漢與匈奴關系有所改善,兩國矛盾有所和緩時期,本不應有危險,然而,由于張勝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謀反選擇,導致了蘇武被匈奴扣留。
B.虞常淪落匈奴,但沒有忘記漢朝,他伏弩射衛(wèi)律的行動,正是他愛國的具體表現(xiàn)。
C.蘇武的自殺舉動,表現(xiàn)了漢朝使節(jié)寧死不屈的凜然正氣,因此贏得了敵國的敬意。
D.衛(wèi)律使盡威嚇、利誘等手段,但始終未能動搖蘇武對國家、對民族忠貞不貳的祟高氣節(jié)。
9.填空。
(1)班固,東漢著名的__________,《漢書》開創(chuàng)了“包舉一代”的__________體例,是繼《史記》之后又一部歷史與文學巨著。文學史上,司馬遷與班固并稱__________。
(2)“二十四史”是指由《史記》至《明史》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它的前四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班固又是東漢最著名的辭賦家,____________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二、閱讀文章1-5自然段,完成后面各題
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
陰:陰謀
B.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
候:拜見
C.而收系張勝。
收:逮捕
D.又非親屬,何謂相坐
坐:定罪,治罪
2.對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和用法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
、贂椡跖c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曉武,會論虞常
、劬椡醯冉运,虞常生得
④雖生,何面目以歸漢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B.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與例句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例句:空以身膏野草
A.欲因此時降武
B.單于壯其節(jié)
C.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
D.其一人夜亡告之
4.翻譯下列句子。
(1)漢亦留之以相當。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見犯乃死,重負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以女為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虞常等人的“行動”失敗的原因是什么?這說明了什么問題?文中寫這件事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蘇武的“愛國忠君”“寧死不屈”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何看待蘇武的言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萬寶常。不知何許人也。父大通。從梁將王琳歸于齊。后復謀還江南,事泄,伏誅。由是寶常被配為樂戶。因而妙達鐘律.遍l八音。造玉磬以獻于齊。又嘗與人方食,論及聲調,時無樂器,寶常因取前食器及雜物,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宮商畢備,諧于絲竹,大為時人所賞。然歷周洎隋。俱不得調。
開皇初,沛國公鄭譯等定樂,初為黃鐘調。寶常雖為伶人,譯等每召與議,然言多不用。后譯樂成奏之,上召寶常,問其可不,寶常日:“此亡國之音,豈陛下之所宜聞!”上不悅。寶常因極言樂聲哀怨淫放,非雅正之音,請以水尺為律,以調樂器。上從之。寶常奉詔,遂造諸樂器。
太子洗馬蘇夔以鐘律自命.尤忌寶常。夔父威,方用事,凡言樂者,皆附之而短寶常。數(shù)詣公卿怨望。蘇威因詰寶常。所為何所傳受。有一沙門謂寶常曰:“上雅好符瑞,有言征祥者,上皆悅之,先生當言就胡僧受學.云是佛家菩薩所傳音律,則上必悅。先生所為,可以行矣!睂毘H恢,遂如其言以答威。威怒日:“胡僧所傳,乃是四夷之樂,非中國所宜行也。”其事竟寢。寶常嘗聽太常所奏樂,泫然而泣。人問其故,寶常曰:“樂聲淫厲而哀,天下不久相殺將盡。”時四海全盛,聞其言者皆謂為不然。大業(yè)之末,其言卒驗。
寶常貧無子,其妻因其臥疾,遂竊其資物而逃。寶常饑餒,無人贍遺,竟餓而死。將死也,取其所著書而焚之,曰:“何用此為?”見者于火中探得數(shù)卷,見行于世,時論哀之。
(選自《隋書》)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又嘗與人方食 嘗:嘗試
B.其聲率下鄭譯調二律 率:一概,都
C.皆附之而短寶常 短:說壞話
D.其事競寢 寢:停止不用
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明萬寶常音樂才能的一組是
(1)妙達鐘律,遍工八音
(2)宮商畢備,諧于絲竹
(3)然歷周洎隋,俱不得調
(4)寶常雖為伶人,譯等每召與議,然言多不用
(5)寶常嘗聽太常所奏樂,泫然而泣
(6)大業(yè)之末,其言卒驗
A.(1)(2) B.(3)(5)
C.(4)(6) D.(2)(5)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 萬寶常曾和別人吃飯時,談起了音樂,當時手頭沒有樂器,他就用筷子敲擊手邊的餐具和各種雜物,奏出的音樂,其和諧動聽不亞于一支絲竹俱全的樂隊,使大家十分贊賞。
B. 隋文帝開皇初年,沛國公鄭譯修定了宮廷中的樂譜和有關音樂禮儀的規(guī)章制度,文帝召見寶常,問他鄭譯修訂的音樂如何,寶常說那音樂是亡國之音,并極力反對。
C. 萬寶常創(chuàng)作的樂曲,旋律十分清新淡雅,他的大部分樂曲都流行開來。他認為太常所演奏的音樂哀傷淫糜,預示著天下不久就要大亂。后果然如此。
D. 萬寶常出身于地位低賤的樂戶,一生不得志。他的音樂理論和實踐,受到權勢派的壓抑,不得為世所用,他本人也就在病餓中離開人世。其大部分著作也因疾憤而付之一炬。
4.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寶常然之,遂如其言以答威。
譯文:
(2)太子洗馬蘇夔以鐘律自命,尤忌寶常。
譯文:
(3)將死也,取其所著書而焚之,臼:“何用此為?”
譯文:
【高二語文必修四蘇武傳跟蹤訓練】相關文章:
高二《蘇武傳》公開課教學設計及反思08-30
2015高二語文必修四第一單元測試題09-14
必修四語文教案合集11-05
必修一第四單元語文優(yōu)秀教案09-06
《哦,香雪》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09-22
高二化學必修科目測試06-04
關于論語文訓練與偽訓練的教案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