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年自考《公文選讀》練習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宋代百官對皇帝當?shù)铌愂聲r所用的上奏文種稱 ( B )
A.上書 B.奏札 C.表 D.題本
2.《天祚帝封金主為東懷國皇帝冊》一文中,“碧云袤野,固須挺于渠材;皓雪飛霜,疇不推于絕駕”所使用的修辭手法是 ( B )
A.排比 B.對偶 C.夸張 D.比喻
3.《元代亦集乃路河渠司上總管府具保結呈》一文,從文種規(guī)范來看,應為 ( A )
A.呈狀 B.呈 C.呈文 D.呈報
4.與“咨”屬同一用途的同源公文,在先后相連綴的不同時期成為兩個文種的是 ( C )
A.關 B.移 C.刺 D.咨呈
5.清代從札付文種分化,融匯上級長官行于屬下的書札而形成的下行公文文種,稱為 ( D )
A.堂札子 B.中書札子 C.省札 D.札
6.《唐郭丑告身》一文基本部分的起草機構是 ( A )
A.中書 B.門下 C.尚書 D.秘書
7.民國時期的報告公文,大體上可分為 ( C )
A.兩個類型 B.三個類型 C.四個類型(總結,審查,工作,情況) D.五個類型
8.《財政部為答參議院劉星楠等質(zhì)問書上復國務院咨呈》一文的語言特色是 ( D )
A.浮詞贅意 B.貶辭過烈 C.夸張過頭 D.貌恭詞樸
9.《教育部公布學生操行成績考查規(guī)程的部令》一文的結構是 ( A )
A.正件和附則 B.正件、附件和附則 C.正件和附件 D.操行和規(guī)程
10.布告始設于民國時期。其程式結構上的特點是 ( A )
A.沒有收文者 B.有收文者 C.文句簡短 D.首尾呼應
11.報告類型中,側重于表述作者對本職范圍內(nèi)工作活動主觀努力的文種稱為 ( D )
A.綜合報告 B.專題報告 C.情況報告 D.工作報告
12.下列文種中屬于平行文種的有 ( A )
A.咨文 B.呈文 C.令 D.簽呈
13.下列不屬于條例寫作特色的是 ( C )
A.表意周嚴 B.條理順暢 C.語氣委婉 D.簡稱規(guī)范
14.下列屬于決議文種的是 ( B )
A.布告 B.會議紀要 C.通知 D.公報
15.僅限于國家權力機關(或經(jīng)授權)用于具有國際意義的重要事項或決定事項的宣告文種是 ( B )
A.通告 B.公告 C.公報 D.通報
二、多項選擇題
1.“啟”自唐代以來逐漸定型為陳述政事的準上奏文種,其呈送對象主要有 ( AD )
A.皇太子 B.皇上 C.皇太后 D.諸王 E.皇后
2.“帖’’作為下行文,所使用的年代有 ( ABC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元代 E.清代
3.下列屬于官府所發(fā)通行關津路證公文的有 ( ABC )
A.傳 B.過所 C.路引 D.詳 E.奏
4大總統(tǒng)令的用途包括 ( ABCDE )
A.公布法律 B.公布教令 C.公布國際條約 D.公布預算 E.公布官員任免
5.公文生效標識包括 ( ABE )
A.發(fā)文機關 B.印章 C.附件標注 D.公文標題 E.成文日期
三、填空題
1.清_康熙____時期,奏折已具備正規(guī)機密公文的地位。
2.南北朝時期,“關”這一文體發(fā)展為中央官署之間__相詢庶務____的平行文。
3.“票”作為派遣官員、役執(zhí)行任務的憑證,其名始見于__清代____。
4.“判”成為公文名稱的朝代是_ 唐代_____。
5.從文種源流來看,簽呈可視為__呈____派生的支種。
6.《國務院送閱技術官官俸法等草案的交片》一文,在結構上采用了_正附件_____模式。
7.1916年7月,黎元洪發(fā)布《公文程式》,將“告令”、“示”合并為_布告_____。
8.建國初作為報告的分支文種而設置,由政府部門負責人直送政府首長批返的上行公文稱__簽報____。
9.文件的主題詞的數(shù)量最多不超過__7____個。
10.從生效途徑比較,“決定”和“決議”的共同點是可以經(jīng)__會議____正式討論通過。
11.秦漢以來的公文程式由首稱、正文____、末稱、后書四個部分構成。
12.封建帝王賜給功臣以世代保持優(yōu)遇及免罪等特權的憑證是 鐵卷______。
13.“令”,是我國古代最早使用的重要下行公文文種之一,是由__先秦____沿用至今的惟一文種。
14.《眾議院抄附質(zhì)問書送大總統(tǒng)的咨文》中的表述是“動之以情”,抄附質(zhì)問書的咨文的表述是“_理之以法_____”。
15.民國時期,__布告____取代“示”的地位,成為正規(guī)公文文種。
16.指示信,是黨領導抗日根據(jù)地______政權創(chuàng)設的新型公文文種。
17.報告,適用于個人對組織、執(zhí)行機關對_授權機關_____、下級機關對上級機關行文。
18.在現(xiàn)行公文中,函適用于_同級_____、不相隸屬兩種行文關系。
19.適用于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或情況的公文文種是_通報_____。
20.適用于記載和傳達會議情況、主要精神、議定事項的議決類公文文種是_會議紀要_____。
四、名詞解釋題
1.奏本:奏本是明清兩朝正式設置,由臣下進于皇帝的上奏文種
2.揭帖:清代隨本章附送相關部院、科、館,以方便相關部院預先商議對本章處理意見的平行公文文種。
3.札:是清代從札付文種分化,融匯上級長官行于屬下的書札而形成的下行公文文種
4.通知(民國時期):公函用途中分出而單獨設置的平行文種
5.代電:民國時期以快速傳遞的郵件代替電報的一種公文。
6.關:我國古代由同級或不相隸屬官署、官員之間聯(lián)系公務的平行公文
7.檄:我國古代的軍事文告。兩漢時期曾兼作下行公文。南北朝時期,與露布相合,后又與之分工,逐漸規(guī)范為討敵、威敵、曉諭的軍事專用文種。
8.韻目代日:是按照聲調(diào)分別排定的韻目序號,在電報中用韻目代表日期的方法。清末開始用電報作為傳遞公文的手段,為節(jié)省字數(shù),采用韻目代日,并為民國時期所沿用
9.封寄:袁世凱政府中期仿清“寄信”設置由大總統(tǒng)政事堂和陸海軍大元帥辦事處承發(fā)其政諭、軍令的特殊下行文種
10.報送報告:是向上級報送文件、資料、表冊、物件(例如樣品)時,隨件附送的簡要說明之文字報告。
五、簡答題
1.簡述“稟”發(fā)展成為公文的過程。
1 南北朝以來,稟是卑幼向長上陳述事宜行為,不是公文。
2 至遲在宋朝,稟逐漸演化為書札的一種。
3 清乾隆年間,稟文取得公文的地位(最為重要演變)
稟雖轉為公文并普遍使用,但清政府保守,未在典章法規(guī)中將其明定為正規(guī)文種
2.簡述“疏”的演化階段。
1 漢開始,疏作為奏的別稱
2 疏成為各類上奏公文的泛稱(章,表,駁議)
3 疏成為實際運用的獨立文種。
3.簡述札體公文的發(fā)展演化過程。
1 宋朝是札體公文的原生期,故其行移方向、用途、名稱均欠規(guī)范,種類繁雜。有以下幾類:
(1)御札:以皇帝的名義下發(fā)的君命文種。
(2)省札:又稱“中書札子”。
(3)“帥札”:為各路帥司所下札子。
2 元、明,是札體公文的規(guī)范期,札子的結語,稱“札付某某”。其中,“札”為文種,“付”是動作,“某某”為收文者。由于札子的這一特定結語,演變至元、明,文種名稱遂定為“札付”,限于下行方向。
3 清朝,是札體公文的發(fā)展期,具體而言,分為札付、札、劄三個支種。
(1)札付:中央六部及地方巡撫、提督等衙門,向非所屬的下級衙門行文使用。
(2)札:清初官員之間以書信商洽公事,稱為札,多用于上官寫給屬下。
(3)劄。清末搞“預備立憲”,成立地方民意機關“咨議局”。地方督、撫對咨議員行文,用劄。
4.簡述便函的特征
便函一般不具備正規(guī)格式。使用公函往往表示內(nèi)容重要或作者重視。
5.簡述布告的公文格式
布告格式:標題,文號,正文,日期,署名
布告格式三特點:1編號依次 2沒有收文者(宣告文種共同規(guī)律:榜 示 布 通 公 公報等)3署名在成文日期之前
6.簡述奏記使用范圍的歷史演變。
1 兩漢至三國,范圍廣泛,既可由大臣上于三公,又可由屬員上于長官
2 六朝沿用但范圍呈向上收縮趨勢。到唐代銷聲匿跡
7.簡述避諱的方法。
有三種:(1)缺筆。
(2)換不同音的近意字
(3)空出此字不寫,而代以“廟諱”字樣。
8.簡述“牌”作為符信憑證的發(fā)展演進過程。
1 牌,起源于驛傳所用的符信憑證。
2牌向公文方向演化,開始于明朝、完成于清朝:
(1)由于牌以示信,明朝后期,各地方衙門創(chuàng)行用“信牌”向下級催辦公事。隨著頻繁使用,逐漸用信牌直接發(fā)布命令、指示性內(nèi)容的公文。但是,始終未將其正式設置為下行文種。
(2)清朝沿襲明代政務實踐中使用的牌,并將其正式設置為下行文種。
9.簡述咨呈所適用的行文關系類型。
有兩種類型:
(1)由同一性質(zhì)、級別
(2)在不相統(tǒng)屬的官署之間.由級別、地 位較低的官署對級別、地位稍高
10.簡述會議紀要的程式結構模式類型。
1 簡報式:報頭+標題+正文
2 見報式;
3 行文式。由標題、正文、發(fā)文機關、日期、印章五部分構成
六、論述題
1.試述文種演化的原因及其結果。
主觀原因(文種自身),同類行文關系或方向相近文種,數(shù)量及分工程度精粗有別,對實際公文活動的適應性能強弱懸殊。
文種演化客觀原因(文種適應外部環(huán)境),公文需要發(fā)生變化,行文實踐取得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從而在客觀上構成對既定文種規(guī)范的沖擊
文種演化方面、方向、過程(前3是演化過程)、結果?
方面:適應公務活動領域、范圍、推動方式、行文關系、機構級別范圍等
方向:文種用途此消彼長,純化或延伸或萎縮
過程:各文種用途之間發(fā)生交叉、重疊、混淆或疏漏、缺失
演化的結果:
1 增設了新文種(增);
2 擴張性強使用頻繁文種侵入其他文種領域出現(xiàn)分支,解析為多種文體(分)
3 用途相近歸并為一種(合)
4 適應性差的文種受到排擠,地位下降縮小、改變消亡(亡)
【自考《公文選讀》練習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大專自考語文試題及答案03-08
自考國際法練習試題10-17
自考民法學試題及答案05-21
自考民法學試題及答案08-08
自考《法學概論》專項試題及答案09-25
自考本科人力資源試題及答案05-17
自考《公司法》鞏固試題及答案09-04
自考《秘書實務》單選試題(附答案)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