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針灸的歷史介紹
針灸技術是一項非常古老的醫(yī)療技術,它對于多種疾病都具有非常好的療效,深受大眾的喜愛和信任。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針灸的歷史起源應該從何而起,看看針灸有哪些特點,了解一下針灸的應用。
針灸的歷史介紹
據古代文獻《山海經》和《內經》,有用“石篯刺破癰腫的記載,以及《盂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說法,再根據近年在我國各地所挖出的歷史文物來考證,“針灸療法的起源,可能就在石器時代。
針灸是一門古老而神奇的科學。早在公元6世紀,針灸學術便開始傳播到國外。目前,在亞洲、西歐、東歐、拉美等已有12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應用針灸術為本國人民治病,不少國家還先后成立了針灸學術團體、針灸教育機構和研究機構,著名的巴黎大學醫(yī)學院就開設有針灸課。
據報道,針灸治療有效的病種達307種,其中效果顯著的就有100多種。1980年,聯(lián)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了43種推薦針灸治療的適應病癥。1987年,世界針灸聯(lián)合會在北京正式成立,針灸作為世界通行醫(yī)學的地位在世界醫(yī)林中得以確立。
二千五百年前,中國誕生了第一部醫(yī)學巨著——《黃帝內經》,在這部典籍中,一個重要的概念貫穿于全書,那就是經絡。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古人發(fā)現(xiàn)人體上有一些縱貫全身的路線,稱之為經脈;又發(fā)現(xiàn)這些大干線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細小的分枝,古人稱這些分枝為絡脈,“脈是這種結構的總括概念。
隨著冶煉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制成了金屬針,稱為微針,并用微針對經脈進行治療!饵S帝內經》分為兩部書,其中之一叫做《靈樞經》,也稱為《針經》,就是專門論述用微針治療經絡的著作。《黃帝內經》對經絡作了系統(tǒng)的總結,在經脈之外,增加了絡脈、經別、經筋、皮部和奇經等新的概念,它們共同組成了經絡系統(tǒng),成為古人心目中人體最重要的生理結構。
《黃帝內經》還闡述了經絡的功能,即運行氣血、平衡陰陽、濡養(yǎng)筋骨、滑利關節(jié)、聯(lián)絡臟腑和表里上下以及傳遞病邪等!饵S帝內經》對經絡系統(tǒng)及其功能的認識主要來自于長期的臨床觀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結果和取類比象的描述。
刺法灸法學,是針灸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針灸臨床治療疾病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歷代針灸學家在長期的醫(yī)療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刺法灸法的內容不斷充實,理論不斷完善,為本學科的發(fā)展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特點
針灸療法的特點是治病不靠吃藥,只是在病人身體的一定部位用針刺入,達到刺瀲神經并引起局部反應,或用火的溫熱刺激燒灼局部,以達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種稱作針法,后一種稱作灸法,統(tǒng)稱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在臨床上,按中醫(y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疾病的關鍵,辨別疾病的性質。然后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于相對平衡,使臟腑功能趨于調和,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針灸療法具有很多優(yōu)點:第一,有廣泛的適應癥,可用于內、外、婦、兒、五官等科多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第二,治療疾病的效果比較迅速和顯著,特別是具有良好的興奮身體機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鎮(zhèn)靜、鎮(zhèn)痛等作用;第三,操作方法簡便易行;第四,醫(yī)療費用經濟;第五,沒有或極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協(xié)同其他療法進行綜合治療。這些也都是它始終受到人民群眾歡迎的原因。
針灸在長期醫(yī)療實踐中,形成由十四經脈、奇經八脈、十五別絡、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和孫絡、浮絡等組成的經絡理論,以及361個腧穴以及經外奇穴等腧穴與腧穴主病的知識,發(fā)現(xiàn)了人體特定部位之間特定聯(lián)系的規(guī)律,創(chuàng)造了經絡學說,并由此產生了一套治療疾病的方法體系。
應用
針灸在長期的醫(yī)療實踐中,形成了由十四經脈、奇經八脈、十五別絡、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以及孫絡、浮絡等組成的經絡理論,和361個腧穴以及經外奇穴等腧穴與腧穴主病的知識,并發(fā)現(xiàn)人體特定部位之間特定聯(lián)系的規(guī)律,創(chuàng)造了經絡學說,并由此產生了一套治療疾病的方法體系。
由于針灸療法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有廣泛的適應性,療效迅速顯著,操作方法簡便易行,醫(yī)療費用經濟,極少副作用,遠在唐代,中國針灸就如今傳播到日本、朝鮮、印度、阿拉伯等國家,并在他國開花結果,繁衍出具有異域特色的針灸醫(yī)學。到如今為止,針灸已經傳播世界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為保障全人類的生命健康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針灸在中國歷代特定的自然與社會環(huán)境中生長起來的科學文化知識,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維和文化精華,涵納著大量的實踐觀察、知識體系和技術技藝,凝聚著中華民族強大的生命力與創(chuàng)造力,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應該受到更好的保護與利用。
針灸介紹
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yī)術。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
在臨床上按中醫(y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關鍵,辨別性質,明確病變屬于哪一經脈,哪一臟腑,辨明它是屬于表里、寒熱、虛實中那一類型,做出診斷。然后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于相對平衡,臟腑功能趨于調和,從而達到防疾病的目的。
針灸療法是祖國醫(yī)學遺產的一部分,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族醫(yī)療方法。千百年來,對保衛(wèi)健康,繁衍民族,有過卓越的貢獻,直到如今,仍然擔當著這個任務,為廣大群眾所信賴。
分類
艾灸法
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在體表的穴位部位上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
其他刺法
三棱針刺法,皮膚針刺法,皮內針刺法,火針刺法,芒針刺法,電針刺法,溫針療法,埋線療法。
拔罐法
應用各種方法排除罐筒內空氣以形成負壓,使其吸附體表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又稱吸筒療法、拔筒法。古代有以獸角制成的,稱角法。通過吸拔,可引致局部組織充血或郁血,促使經絡通暢、氣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氣、止痛消腫、散寒、除濕、散結拔毒、退熱等作用。
梅花針療法
梅花針療法,也稱皮膚針療法,即由五根或七根針結成叢針,彈刺皮膚經絡穴位。
艾灸
艾灸療法有艾條灸、艾炷灸和溫針灸等。艾條灸分溫和灸、雀啄灸和熨熱灸三種。艾炷灸分直接灸和間接灸兩種。溫針灸又稱針上加灸或針柄灸,即針刺得氣后在針柄上套艾條,點燃,使其通過針體傳入穴位內。
現(xiàn)代刺法灸法
耳針法,頭針法,眼針法,手針法,足針法,腕踝針法。
聲電波電針法,電火針法,微波針法。
穴位激光照射法,穴位貼敷法,穴位埋線法,穴位磁療法,穴位注射法,穴位指針法,穴位電離子透入法,穴位割治法,穴位結扎法。
浮針療法
1996年,符仲華通過反復摸索、反復試驗,發(fā)明了專用針具——“一次性使用浮針”。可用于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腰背肌筋膜炎,甚至胃炎、泌尿道結石、盆腔炎等。該方法以治療疼痛和一些內科雜病,但具有適應癥廣、療效快捷確切、操作方便、經濟安全、無副作用等優(yōu)點,對臨床各科,特別是疼痛的治療,有著較為廣泛的作用。它既有傳統(tǒng)中醫(yī)安全無副作用的優(yōu)勢,也兼具現(xiàn)代醫(yī)學療效快捷、可重復性高等特點。
現(xiàn)狀
在20世紀70年代,以中國向全世界公布針刺麻醉的研究成果為契機,國際社會掀起了一股渴望了解針灸學和應用針灸治病的熱潮,這是一次世界性的針灸熱潮。因為對針灸的學習,西方醫(yī)學界漸漸消除了對針灸的誤解,一部分外國人還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成為應用、研究與推廣針灸的主要力量。
在針灸國際化的進程中,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揮了重要的推動和引導作用,如在一些國家設立針灸研究培訓合作中心﹑支持并創(chuàng)建世界針灸學聯(lián)合會﹑制定《經絡穴位名稱國際標準》《針灸臨床研究規(guī)范》等。如今,在世界各國,已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開展針灸醫(yī)療,從事針灸的人數約20~30萬人。
20世紀下半葉,針灸臨床的側重點在于觀察與總結針灸的適應癥。而90年代,針灸的臨床應用范圍已擴大到四個方面,即——經絡診斷,針刺麻醉,針灸保健,針灸治療。針灸如今可以治療的病癥達800多種,其中30%~40%治療效果顯著。包括一些常見疾病,功能性疾病,慢性病,某些疑難病癥與急性病用以針灸輔助更見療效。
價值
由于針灸療法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有廣泛的適應癥,療效迅速顯著,操作方法簡便易行,醫(yī)療費用經濟,極少副作用,遠在唐代,中國針灸就已傳播到日本、朝鮮、印度、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qū),并在他國開花結果,繁衍出一些具有異域特色的針灸醫(yī)學。到如今為止,針灸已經傳播到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為保障全人類的生命健康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中國古代人民很早以前就采用針灸方法保健強身。在《黃帝內經》中稱掌握針灸保健技術的醫(yī)生為“上工”,《靈樞·逆順》中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到了唐代,針灸保健已占有相當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論述了許多針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執(zhí)中著的《針灸資生經》里,記載了用針灸預防多種疾病,如刺瀉風門背不發(fā)癰疽等。明代醫(yī)家亦倡導針灸保健,高武在《針灸聚英》里說:“無病而先針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蹦妫捶啦≈x。清代潘偉如在《衛(wèi)生要求》一書中還闡發(fā)了針刺的保健作用,他說:“人之臟腑經絡血氣肌肉,日有不慎,外邪干之則病。古之人以針灸為本……所以利關節(jié)和氣血,使速去邪,邪去而正自復,正復而病自愈!
所謂針刺保健,就是用毫針刺激人體一定的穴位,以激發(fā)經絡之氣,使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起來,從而起到強壯身體、益壽延年的目的。此種養(yǎng)生方法,就是針刺保健。
針刺保健與針刺治病的方法雖基本相同,但著眼點不同,針刺治病著眼于糾正機體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而針刺保健則著眼于強壯身體,增進機體代謝能力,旨在養(yǎng)生延壽。也正因為二者的著眼點不同,反映在選穴、用針上亦有一定差異。若用于保健,針刺手法刺激強度宜適中,選穴不宜多,且要以具有強壯功效的穴位為主。
保健灸法是中國獨特的養(yǎng)生方法之一,不僅可用于強身保健,也可用于久病體虛之人的康復。所謂保健灸法,就是在身體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達到和氣血、調經絡、養(yǎng)臟腑、延年益壽的目的!夺t(yī)學入門》里說:“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說明灸法可以起到針、藥有時不能起到的作用。至于灸法的保健作用,早在《扁鵲心書》中就有明確的記載:“人于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雖未得長生,亦可得百余歲矣”。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針灸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的王雪苔和中國針灸學會的賀普仁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治療作用
疏通經絡
疏通經絡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經絡通暢而發(fā)揮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針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療的作用。經絡“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jié)”,運行氣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經絡不通,氣血運行受阻,臨床表現(xiàn)為疼痛、麻木、腫脹、瘀斑等癥狀。針灸選擇相應的腧穴和針刺手法及三棱針點刺出血等使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正常。
調和陰陽
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就是可使機體從陰陽失衡的狀態(tài)向平衡狀態(tài)轉化,是針灸治療最終要達到的目的。疾病發(fā)生的機理是復雜的,但從總體上可歸納為陰陽失衡。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是通過經絡陰陽屬性、經穴配伍和針刺手法完成的。
扶正祛邪
針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機體正氣及驅除病邪。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轉歸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正邪相爭的過程。針灸治病,就是在于能發(fā)揮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針灸起源
針灸療法最早見于戰(zhàn)國時代問世的《黃帝內經》一書!饵S帝內經》說:“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術,其中詳細描述了九針的形制,并大量記述了針灸的理論與技術。兩千多年來針灸療法一直在中國流行,并傳播到了世界。而針灸的出現(xiàn),則更早。
遠古時期,人們偶然被一些尖硬物體,如石頭、荊棘等碰撞了身體表面的某個部位,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疼痛被減輕的現(xiàn)象。古人開始有意識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塊來刺身體的某些部位或人為地刺破身體使之出血,以減輕疼痛。人們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術,能夠制作出一些比較精致的、適合于刺入身體以治療疾病的石器,這種石器就是最古老的醫(yī)療工具砭石。人們就用"砭石"刺入身體的某一部位治療疾病。
砭石在當時還更常用于外科化膿性感染的切開排膿,所以又被稱為針石或 石。《山海經》說:"有石如玉,可以為針",是關于石針的早期記載。中國在考古中曾發(fā)現(xiàn)過砭石實物?梢哉f,砭石是后世刀針工具的基礎和前身。
灸法產生于火的發(fā)現(xiàn)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過程中,人們發(fā)現(xiàn)身體某部位的病痛經火的燒灼、烘烤而得以緩解或解除,繼而學會用獸皮或樹皮包裹燒熱的石塊、砂土進行局部熱熨,逐步發(fā)展以點燃樹枝或干草烘烤來治療疾病。
經過長期的摸索,選擇了易燃而具有溫通經脈作用的艾葉作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體表局部進行溫熱刺激,從而使灸法和針刺一樣,成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葉具有易于燃燒、氣味芳香、資源豐富、易于加工貯藏等特點,因而后來成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漸發(fā)展為針法,“熱而熨之”漸發(fā)展為灸法,這就是針灸療法的前身。
針具的“針”,繁體作“針”,字從金從咸,“金”表示“金屬”,如金、銀、青銅等材料,“咸”意為“酸澀”,“金”與“咸”聯(lián)合起來表示:“一種產生酸澀感覺的器具”。不排除古人采用油炸過的竹針作為一次性針具的可能,這種竹針名叫“箴”,其字形中的“咸”,依然是“酸澀”的意思。
【針灸的歷史介紹】相關文章:
針灸禁忌02-22
中醫(yī)針灸名言12-27
歷史古跡的介紹11-02
康復針灸實結08-07
針灸 工作計劃08-03
針灸推拿實習報告08-18
關于針灸減肥的意義11-15
針灸的意義和作用11-02
國畫發(fā)展歷史介紹03-05
曼聯(lián)簡介歷史介紹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