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考歷史重要的知識總結
高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海南的學生在復習的時候不能輕視歷史這門科目,歷史這門考試需要復習的知識內容是比較多的。下面是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海南高考歷史必備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考歷史考點知識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完全形成:(1861至1901)
1、歸納分析洋務運動的各類內容(軍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務運動的目的,失敗原因。
2、記憶洋務派開辦的軍民企業(yè)名稱,行業(yè),地理位置。民資企業(yè)的名稱,行業(yè),地理位置。
3、辨證的分析“扶清滅洋”的兩面性,反映的歷史背景和農民的階級性。(該口號說明了農民的哪三個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國的關系;帝國主義入侵和其先進文明的關系;帝國主義和清政府的關系。)
4、如何理解中國民族資本“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民族資本企業(yè)的特點:資金,技術,分布,行業(yè);與帝封的關系。)
5、歸納早期無產階級的特點和成因。(早于資產階級產生;分布集中,組織性強;與農民階級天然聯(lián)盟;革命性強。)
6、清政府那些舉措順應了19世紀中期世界的經濟和政治發(fā)展趨勢?結果如何
7、《馬關條約》的內容、特點和危害。甲午戰(zhàn)爭對中,朝,日,遠東局勢的影響。
8、歸納維新派為戊戌變法所做的思想準備,政治準備,組織準備。百日維新的.內容和意義。
9、維新變法的歷史背景。維新派的首要目的?盗壕S新思想的特點和成因。維新派與光緒帝的關系。戊戌變法的三重意義。(思想意義;政治意義;愛國意義。)
10、義和團運動中農民階級革命性和落后性的體現(xiàn)。義和團運動的功績。
11、比較開明派,洋務派,早期維新派,維新派,革命派在對待西學,洋人侵略,清政府,人民群眾等問題上的態(tài)度。
12、比較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起義原因,綱領,組織性,與宗教關系,軍事活動方式,對待西方的態(tài)度,斗爭矛頭和斗爭結果。斗爭作用:都沉重打擊中外反動勢力;都迫使列強改變侵華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結。)
13、1840-1900年列強侵華特點的變化?(侵華手段在武力后盾下由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侵華格局由以英為首合作侵華到激烈爭奪形成侵華同盟;侵華方式策略由武力馴服清政府到打拉結合,勾結扶植清政府,以華制華。每一個變化都做到能用史實說明。)
14、1900年前后中國社會在列強侵華,反動統(tǒng)治,抗爭探索,經濟發(fā)展四方面的顯著特征和史實。
答:(1)侵華:帝國主義完全確立半殖秩序;
①甲午戰(zhàn)后列強侵華進入資輸和瓜分階段;
、诹袕姞帄Z激烈形成侵華同盟;
、郯藝(lián)軍侵華,簽定辛丑條約共同以清政府為代理人確立秩序;
(2)反動統(tǒng)治:清政府日益反動孤立:
①對外投降出賣國家主權,淪為洋人走狗;
、阪(zhèn)壓戊戌變法,出賣義和團,反動面目昭然若揭;
③玩弄新政花招,結果適得其反;
(3)抗爭探索:中華民族覺醒;
①義和團運動粉碎敵計;
、诰S新派改良愛國、進步、思想啟蒙;
、圪Y產階級革命逐漸成為主流。
(4)發(fā)展:民資初發(fā);
、偌孜鐟(zhàn)后列強投資;
、谇逭艑捪拗;
、劬S新變法的推動。
高考歷史易錯知識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易錯點
1、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對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開研究、學習西方之先河。
2、堅持“中體西用”的不只是地主階級洋務派,還有早期的資產階級維新派。
3、康有為借用孔子的權威來宣傳變法,新文化運動則喊出“打倒孔家店”,但二者的本質都是在宣傳資產階級思想文化。
易混點
1、 近代史上幾次不同性質的思想解放運動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思想解放”是用資產階級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對當時在社會上仍占統(tǒng)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如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三次思想解放運動。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思想解放”,則是用馬克思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社會問題,并把馬克思主義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走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思想解放”就是堅持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努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2、 地主階級抵抗派與洋務派的比較
抵抗派以林則徐為代表,洋務派以奕訢、曾國藩、李鴻章等為代表,兩派雖都屬地主階級的派別,但兩者目的的側重點不同。
抵抗派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即抵抗外來侵略;而洋務派則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即維護清朝統(tǒng)治,鎮(zhèn)壓人民反抗斗爭,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圖。
3、 維新派與洋務派雖然都主張向西方學習,但主張明顯不同。洋務派維護封建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維新派主張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實行君主立憲制,改革教育制度,鼓勵發(fā)展民族工商業(yè)。他們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學什么”。兩派主張不同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
4、 維新派(改良派)、革命派都屬于資產階級的政治派別,但具體的主張并不同,維新派(改良派)都要求保留清王朝,實行君主立憲制,而革命派則要求推翻清王朝,建立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制度;維新派(改良派)反對用革命的手段和方式,革命派堅持用武裝起義的手段。
5、 對中國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學習,就抓住三大特征、四個階段
三大特征:
一是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主題是為了中國的獨立、民主和富強,學習西方與抵制侵略、啟蒙和救亡相連,體現(xiàn)了強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質;
二是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斷深化的歷程;
三是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由被動接受(如新思想的萌發(fā)、洋務運動)到主動選擇(例如辛亥革命)的過程,最終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
四個階段:
從鴉片戰(zhàn)爭到甲午戰(zhàn)爭,地主階級學“器物”;
從戊戌變法到20世紀初,資產階級學“制度”;
1915年至1919年,資產階級學“思想文化”;
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中國共產黨從“走俄國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
中國古代思想寶庫
一、孔子與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魯國人,“三家一創(chuàng)”;《詩》《書》《禮》《易》《春秋》和《樂》
2、學說:
、僬螌W說:A. “仁”(仁者愛人 ); B. “禮”(“克己復禮”);C. “為政以德”
、谡軐W觀點(天命觀,畏天命):“敬鬼神而遠之”
、劢逃枷耄 “有教無類”(影響最深遠,打破官教限制) ;“因材施教”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當仁不讓于師”
3、歷史地位:
、佼敃r為受到重視,所倡導的儒家思想體系被后人發(fā)揚光大,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響。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為《論語》,尊孔子為圣人,歷世景仰。
保守的一面:主張按照周禮的制度達到名正言順,貴賤有“序”,承認等級制度也階級壓迫。
4、反映了春秋晚期諸侯紛爭,民不聊生,禮崩樂壞。
5、孔子的政治主張對現(xiàn)在有何現(xiàn)實意義:對今天的政治文明的建設、對國家和社會的管理有著重要意義。(“禮”的觀念,德治)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道德經》
2、學說:
①哲學思想:
A. “道”是萬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摒除了天命的絕對權威。
B. 辯證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對立的,并可互相轉化。
、谡螌W說:“無為而治” ,“無事取天下”。
3、歷史地位:
、偈侵袊軐W史上第一個探討宇宙本源的哲學家。
、趯χ袊幕a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一)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
1、(根本原因)生產力發(fā)展和社會大變革(時局動蕩造成思想和言論的空前自由)。
2、(文化思想)私學興起,教育相對普及,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 ,各學派之間和同一學派的個流派之間的相互斗爭。
3、(政治)動蕩的兼并局勢,各國君主都想稱霸爭雄,所以競相禮賢下士、招攬人才。
4、(經濟)井田制瓦解。
5、(階級關系)士階級與新興地主階級活躍。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他們的學說根本上是為了維護君主統(tǒng)治)
1、孟子
、倜献拥乃枷牒诵模好癖局髁x
A. 仁政學說;B性善說;C義利觀:養(yǎng)浩然之氣;先義后利、舍生取義。
、跉v史地位:A. 《孟子》成為四書之一;B. 他被稱為“亞圣”
2、荀子
、佘髯拥乃枷耄
A.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性惡論;C 政治思想:“以禮為主,禮法并施”
、谲髯铀枷氲臍v史地位: A. 被視作儒家異端;B. 唯物思想在中國哲學上具有深遠影響。
(三)墨家
1、墨子: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2、墨家思想:①兼愛;②非攻,春秋無義戰(zhàn); ③尚賢、尚同 尚力、節(jié)用、節(jié)儉
3、墨家思想歷史地位:
①代表下層勞動群眾特別是手工業(yè)者的利益
、趹(zhàn)國一度成為顯學,之后不被重視
(四)道家
1、莊子與道家
2、莊子的思想: “齊物” “逍遙” 天與人“不相勝”(天命觀),順應自然
(五)法家
1、韓非與《韓非子》
2、韓非的思想:
、俜、術、勢相結合,建立一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
、诮癖貏俟、主張變法革新
3、法家思想的歷史地位
、僭诋敃r適應了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
②在后世與儒家思想互為表里,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統(tǒng)治思想的理論基礎。
【注】區(qū)別現(xiàn)代法制:法家的嚴刑峻法來維護統(tǒng)治,是統(tǒng)治者的法律,完全為了君主的利益。
(六)兵家
1、《孫子兵法》
2、孫臏與《孫臏兵法》:重視戰(zhàn)爭規(guī)律,注意利用和創(chuàng)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勢,重視人的作用。
(七)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歷史意義
1、儒家學說:孕育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準則。
2、道家學說: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tǒng)思想的哲學思想。
【海南高考歷史重要的知識總結】相關文章:
海南高考歷史必備知識歸納12-26
高考歷史重要復習知識點總結11-26
高考歷史重要知識點歸納總結12-19
海南高考歷史基礎知識點總結01-10
海南高考化學重要知識點歸納01-09
高考歷史重要知識點歸納12-28
上海高考歷史重要知識點總結歸納12-19
高中歷史高考重要的知識點11-14
2018廣東高考歷史重要知識點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