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3冊Unit 8課文翻譯
新視野大學英語教材內(nèi)容以主題為線索,涉及文化交流、道德情感、信息技術、科學教育、社會焦點等各個方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3冊第八單元課文翻譯,歡迎大家閱讀!
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3冊Unit 8課文翻譯【1】
起初,這對人們絕對是個震驚。
有消息稱科學家已經(jīng)成功克隆了一只成年哺乳動物,一項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不可能的成就。這一傳聞引發(fā)了每個人的想象。
克隆多莉(一只相貌無奇的綿羊)的實驗過程,從理論上說也同樣適用于克隆人類。
一個克隆人的世界突然間近在咫尺,
科幻小說變成了現(xiàn)實。
此消息宣布之后,為了一個未知世界,一個充滿各種不可思議的可能性的未來,各國政府立即起草指導方針。
克林頓總統(tǒng)命令一個全國委員會研究克隆在法律和道德上的含義。
在歐洲,大多數(shù)國家都已禁止克隆人類,各國領導此時也開始研究克隆其他物種的道德含義。
就像相對論、原子裂變和第一次太空飛行一樣,多莉的出現(xiàn)給科學家、政治家和哲學家們提出了一長串難以解答的難題。
關于克隆的奇怪問題不斷涌現(xiàn)。
首先,為什么有人想克隆人類?
專家們考慮得最多的關于克隆人類的情形可以分為兩大類:1)父母想要克隆孩子,要么是想為面臨死亡威脅的孩子提供移植器官,要么是想代替那個孩子;2)成年人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想要克隆自己。
是否可能克隆死去的人?
有位專家說,如果是剛死去不久,也許就可能。
所使用的克隆方法要求將一個卵細胞和一個含有被克隆人的DNA的細胞核相結合。
(DNA是一種含有我們的基因信息的狹長帶狀分子。)
這就意味著細胞核必須保持完整。
而人死之后,細胞死亡,細胞核就開始分裂。
但是,的確,至少從理論上說克隆死去的人是可能的。
克隆的人會和母本一模一樣嗎?
相同的基因不會復制出相同的人。任何認識一些雙胞胎的人都知道這一點。
事實上,雙胞胎相像的程度勝于克隆人,因為他們至少在母體內(nèi)分享過相同的環(huán)境,通常也在同一個家庭里被撫養(yǎng)長大,等等。
父母可能克隆出一個面貌與第一個孩子相似的人,但是所有的證據(jù)都表明,這兩個人的個性會有很大差異。
一出生就被分開的雙胞胎,有時可能有相同的個性特征,但是這樣的特征出現(xiàn)在克隆的兒子或女兒身上,卻只能令人想起失去的孩子。
即使從生物學的角度看,克隆人也不會和“母本”一模一樣。
比如,克隆人的細胞可能會有來自卵子而非被克隆人的能量加工機制。
然而,在母體和克隆體之間存在的身體差異大部分都很小,需要在設備精良的實驗室里才能測定。
唯一可能的例外就是生育能力。
成功地實施了克隆多莉的科學家們也不敢肯定多莉是否能生育。
他們會等到多莉到了生育年齡時再確認這一點。
如果父母決定克隆一個孩子以獲得器官,那會怎樣?
多數(shù)專家都認為,如果一個孩子感到自己只是作為一個器官捐贈者來到這個世界,那他的心理可能受到傷害。
但也有為了進行一些非致命器官的移植而生育第二個小孩的父母,對此許多專家也并不反對。
克隆可以將組織適配率從25%提高到將近100%。
如果把被克隆的動物用作器官捐贈體,那我們就不必擔心為器官移植而克隆雙胞胎了。
例如,豬的器官就和人類的差不多大小。
但是人體會排斥并破壞來自其他物種的組織。
為了克服這一障礙,一家公司正在試圖改變豬的基因碼,以避免豬的器官受到排斥。
如果該公司的技術人員成功的話,那么用克隆技術來繁殖這樣的豬比用現(xiàn)行的方法更為有效。
克隆的人將如何稱呼其DNA捐贈者?
稱呼“媽媽”不正確,因為提供卵子并生下嬰孩的女子才更有資格被稱為母親。
稱呼“爸爸”也不對。
傳統(tǒng)意義上的父親只提供孩子身上一半的DNA。
朱迪斯·馬丁在用筆名“禮儀小姐”撰寫的著作里建議這樣稱呼:“尊敬的先生/夫人”。
為什么呢?
“不論他們用什么方式將你帶到這個世界,”她說,“人總得尊敬自己的祖先。”
這樣做還是留下了一些詞匯上的難題。
一本詞典的主編說,名詞“被克隆者”聽起來不錯,但卻不夠明晰。
他更愿意用“母本”和“副本”。
克隆對社會還有什么其他含義?
最讓人擔心的不是克隆本身,而是基因工程──即根據(jù)特定的要求故意改變基因來創(chuàng)造人類。
具體地說,有些專家擔心會出現(xiàn)一個新的(和不被尊重的)社會階層,即“克隆階層”。
有位專家相信,這一情形類似于16世紀時的一種情況,當時的歐洲人對如何對美洲的陌生居民進行歸類感到困惑,并無休止地爭論他們究竟是不是人類。
問題不勝枚舉,而人們只是剛剛開始探詢克隆技術出現(xiàn)后的世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