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國學智慧 百分網(wǎng)手機站

孔子的思想體系介紹(2)

時間:2017-05-05 09:38:55 國學智慧 我要投稿

孔子的思想體系介紹

  “樊遲……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6.22)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13.19)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12.22)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12.2)

  “子張問仁于孔子?鬃釉唬‘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17.5)

  “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6.30)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12.1)

  對司馬牛的回答是范圍最小的,“仁啊,說話要慎重”,司馬牛見這么簡單,就忍不住反問“說話慎重,這也叫仁嗎?”樊遲三次問仁,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樣,一次比一次范圍寬,由具體到概括。對仲弓的回答包含了敬、恕;對高徒子張的回答是“恭、寬、信、敏、惠”;針對子貢的“博施于民而能濟眾”,孔子的回答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對顏淵的回答是最概括的“克己復禮”。

  以下幾處“仁”可以算是作為原則用的:

  “茍志于仁矣,無惡也。”(4.4)

  “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6.7)

  “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7.6)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7.29)

  “若圣與仁,則吾豈敢。”(7.33)

  “仁以為己任。”(8.7)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9.1)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2.1)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15.35)

  “當仁,不讓于師。”(15.36)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17.8)

  仁包含了博愛和公正,達到仁的方法就是從身邊自己能做的事做起。如果不能“依于仁”、不能“奉之以仁”,就是“失仁”、“非仁”、“不仁”,比如:

  “背施無親,幸災不仁。”(《左傳·僖公十四年》)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左傳·僖公三十年》)

  “剛愎不仁。”(《左傳·宣公十二年》)

  “乘人之約,非仁也。”(《左傳·定公四年》)

  “伐小國,不仁。”(《左傳·哀公七年》)

  這些都是讓別人難以生存的行為,不符合愛和公正,所以,是不仁的。

  “溫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寬裕者,仁之作也;孫接者,仁之能也;禮節(jié)者,仁之貌也;言談者,仁之文也;歌樂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禮記·儒行》)這是以仁修身者的表現(xiàn)。

  義

  某種行為符合了仁,或者是出于愛、或者是出于公正,這樣的行為就被稱為是義,即正義。所以說“仁者,義之本也。”(《禮記·禮運》)“除去天地之害,謂之義。”(《禮記·祭統(tǒng)》)“義者,謂各處其宜也。”(《管子·心術上》)這些行為可以是禮有所規(guī)定且符合了禮的規(guī)定,也可以是禮沒有規(guī)定的但是合于仁的,所以是合宜的。“德義,生民之本也。”(《國語·晉語四》)可見,義跟德、仁的目標是一致的。

  《尚書》中的“義”:

  “以義制事,以禮制心。”(《仲虺之誥》)

  “無偏無陂,遵王之義。”(《洪范》)

  “以蕩陵德,實悖天道。……怙侈滅義……驕淫矜侉,將由惡終。……惟德惟義,時乃大訓。”(《畢命》)

  《左傳》中的“義”:

  “多行不義,必自斃”,“不義不暱,厚將崩。”(《隱公元年》)

  “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隱公三年》)

  “夫名以制義,義以出禮,禮以體政,政以正民。”(《桓公二年》)

  “君子曰:‘酒以成禮,不繼以淫,義也。’”(《莊公二十二年》)

  “背施無親,幸災不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僖公十四年》)

  “《詩》、《書》,義之府也。禮樂,德之則也。德義,利之本也。”(《僖公二十七年》)

  “禮以行義,信以守禮,刑以正邪。”(《僖公二十八年》)

  “死而不義,非勇也。”(《文公二年》)不該死而死就不算勇。

  “義而行之,謂之德、禮。”(《文公七年》)

  “背盟而欺大國,此必敗。背盟,不祥;欺大國,不義;神人弗助,”(《成公元年》)

  “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jié)也。”(《成公二年》)

  “臨患不忘國,忠也。思難不越官,信也;圖國忘死,貞也;謀主三者,義也。”(《昭公元年》)

  “強以克弱而安之,強不義也。不義而強,其斃必速。”(《昭公元年》)

  “閑之以義,糾之以政,行之以禮,守之以信,奉之以仁。”(《昭公六年》)

  “心能制義曰度。”(《昭公二十八年》)

  “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昭公三十一年》)

  “義則進,否則退。”(《哀公六年》)

  從以上使用的“義”可以看出其所包含的公正、正義和愛。“春秋無義戰(zhàn)”(《孟子·盡心下》)正是說春秋時期的戰(zhàn)爭都不正義。

  《論語》中的“義”:

  “見義不為,無勇也。”(2.24)

  “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4.10)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4.16)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5.16)

  “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7.3)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7.15)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13.4)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14.12)

  “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取。”(14.13)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15.17)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15.18)

  “行義以達其道。”(16.11)

  “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17.23)

  義也可以歸納到以下幾個方面:“孝悌慈惠,以養(yǎng)親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禮節(jié);整齊撙拙,以辟刑僇;纖嗇省用,以備饑饉;敦懞純固,以備禍亂;和協(xié)輯睦,以備寇戎。凡此七者,義之體也。”(《管子·五輔》)也就是說從政者可以從這七個方面讓自己的行為做得合宜、符合正義。

  郭齊勇先生說:“‘義’的主要含義是‘公正’,是‘應該’,是‘正當’,是‘正義’。‘義’含有社會公正性與正義性、行為正當性的要求。”(《中國儒學之精神》郭齊勇,P122)

  凱爾森認為:“正義是一種主觀的價值判斷。”(百度百科)

  《論語》里的“義”也是這樣一種價值判斷,含有社會公正性與正義性、行為正當性的要求。

  禮

  仁作為原則還是難以遵照執(zhí)行,為了更便于大家的行為達到仁,符合義,就依此制定了具體的準則、規(guī)則、規(guī)范,這些就是禮。所以,能克己復禮就是按照仁這個原則在做,按照禮的規(guī)定來做也就是符合義的。比如《管子·五輔》說德有六興,其中有“薄征斂”,這只是一個原則,究竟怎么為薄?薄到什么程度?在禮中就規(guī)定了具體的征斂比例、具體的征斂方式等等,照此征斂就是符合義的。“故禮者,義之實也。”(《孔子家語·禮運》)“禮以行義”(《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義不是具體的,而禮是具體的。

  “中正無邪,禮之質也。”(《禮記·學記》)中正是仁的核心,這說明禮是以仁為原則的。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禮記·曲禮上》)“是故夫禮必本于大一,分而為天地……夫禮必本于天,動而之地,列而之事,變而從時……”(《禮記·禮運》)又“治國不為禮,猶無耜而耕也;為禮不本于義,猶耕而弗種也。”(《禮記·禮運》)禮是本于道德仁義來制定的,道德仁義都是不具體的,只有禮是具體的。沒有禮的規(guī)定,一般人就很難做到符合道德仁義,國家的、社會的各項事情都難以正常進行。

  所以說,“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傳·隱公十一年))“禮,國之干也。”(《左傳·僖公十一年》)“禮所以守其國,行其政令,無失其民者也。”(《左傳·昭公五年》)“禮者,斷長續(xù)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者也。”(《荀子·禮論》)禮是為了守國、行政、安民、斷長續(xù)短達愛敬、使民得以生而制定的對人(主要是為政者)的行為的指導細則,具體表現(xiàn)為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規(guī)則、規(guī)章、制度。禮規(guī)定了這些具體的行為指導細則,讓人知道如此做就是符合仁符合義的。

  禮的內容是什么呢?“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實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性……為君臣、上下,以則地義;為夫婦、外內,以經二物;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亞,以象天明;為政事、庸力、行務,以從四時;為刑罰、威獄,使民畏忌,以類其震曜殺戮;為溫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長育。……是故審行信令,禍福賞罰,以制死生……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民之所以生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治國離不開禮,個人也離不開禮。“禮,身之干也。”(《左傳·成公十三年》)“禮以行之”(《左傳·襄公十一年》),“行之以禮”(《左傳·昭公六年》),“禮,人之干也。無禮,無以立。”(《左傳·昭公七年》)“禮以行事”(《左傳·昭公九年》),“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禮者,謂之成人。”(《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君子動則思禮”(《左傳·昭公三十一年》),這些都是說禮是人的行為參考,人要使自己的言行真正符合人,而區(qū)別于動物,就必須按照禮的規(guī)定去做。人類社會要有秩序的存在,就不能像動物界一樣弱肉強食,而必須按照禮的規(guī)定保護弱勢群體,禮是用來遏制強者欺凌弱者的。“禽獸以力為政,強者犯弱,……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內篇諫上》)“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孟子·離婁下》)

  “禮,時為大,順次之,體次之,宜次之,稱次之。”(《禮記·禮器》)禮,首先要符合天時適應時代(《周易·豐卦》:“天地盈虛,與時消息。”《損卦》:“損益盈虛,與時偕行。”很重視“時”),其次要順乎天道倫常(比如現(xiàn)在婚姻法、兒童保護法、婦女權益保護法等所涉及的內容),再次要適合于對象(比如不同的職業(yè)有不同的法律規(guī)定,比如有關公務員的管理規(guī)定、黨員的有關規(guī)定、教師法等),還要合于事宜(比如不同的行業(yè)、處理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法律規(guī)定),與身份相稱(比如,不同層次的公務員、不同級別的教師,對其各有不同的要求,是其身份不同的原因)。“夫禮者禁于將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漢書·賈誼傳》)禮是對人的行為的指導,照此做就不會有受到處罰的可能,所以是“禁于將然之前”。

  形式也是禮的一部分,也稱作禮,但僅僅是形式更準確的應該叫儀,《儀禮》就是作為儀式的禮,后人更多地把禮理解為形式了,比如“禮儀之邦”這個詞就基本上把禮的真正內涵丟掉了,更多地把禮視作為儀了,否則,傳統(tǒng)的“禮儀之邦”不就是制度之邦了嗎!度纸洝防镉“人不學,不知儀”,看重的是“儀”,但在《禮記·學記》里則是“人不學,不知道。”

  在《左傳·昭公五年》說到禮與儀的區(qū)別:“公如晉,自郊勞至于贈賄,無失禮。晉侯謂女叔齊曰:‘魯侯不亦善于禮乎?’對曰:‘魯侯焉知禮?’公曰:‘何為?自郊勞至于贈賄,禮無違者,何故不知?’對曰:‘是儀也,不可謂禮。禮所以守其國,行其政令,無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羈,弗能用也。奸大國之盟,陵虐小國。利人之難,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圖其終。為國君,難將及身,不恤其所。禮之本末,將于此乎在,而屑屑焉習儀以亟。言善于禮,不亦遠乎?’”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也說到禮與儀的區(qū)別:“子大叔見趙簡子,簡子問揖讓周旋之禮焉。對曰:‘是儀也,非禮也。’簡子曰:‘敢問何謂禮?’對曰:‘吉也聞諸先大夫子產曰:“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實則之……’”

  形式只是禮的末節(jié),而不是根本,禮的根本是用來守國、行政令、保人民的。一個國君沒有能力行政令,又不起用有賢能的人,違反與大國定的盟約而侵犯小國,這樣的國君怎么叫知禮呢?這說明,在當時,就有人不明白禮的真正內涵和作用,而把禮等同為儀了。

  陳來先生說:“古代儒家的禮文化是整體的,涵蓋政治、制度、文化;而近世儒家所強調的禮文化,其致力方向唯在‘家禮’、‘鄉(xiāng)禮’,在基層社群。”(《孔夫子與現(xiàn)代世界》陳來,P79)

  樂

  在《論語》里孔子多出提到樂和樂的作用: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3.2)

  “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8.8)

  “子曰:‘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后進于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11.1)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11.25)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13.3)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文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14.12)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16.2)

  “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17.11)

  可見孔子對樂的重視,在孔子看來,樂的作用與禮的作用一樣重要。

  《尚書》和《左傳》提到樂不多:

  “禮樂,德之則也。”(《左傳·僖公二十七年》)

  “樂以安德,義以處之,禮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厲之,而后可以殿邦國,同福祿,來遠人,所謂樂也。”(《左傳·襄公十一年》)

  《禮記·樂記》是專門論述樂的:

  “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

  “禮節(jié)民心,樂和民聲。”

  “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

  “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jié)。和故百物不失,節(jié)故祀天祭地。”

  “禮者殊事,合敬者也。樂者異文,合愛者也。禮樂之情同。”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樂由天作,禮以地制。過制則亂,過作則暴。明于天地,然后能興禮樂也。”

  “樂者,所以象德也;禮者,所以綴淫也。”

  “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

  “生民之道,樂為大焉。”

  禮的作用是節(jié)民心,樂的作用則是和民聲,禮和樂都是與天道相合的,樂的作用仍然是為了生民。

  “聲音之道,與政通矣。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怗懘之音矣。宮亂則荒,其君驕。商亂則陂,其官壞。角亂則憂,其民怨。徵亂則哀,其事勤。羽亂則危,其財匱。五者皆亂,迭相陵,謂之慢。如此,則國之滅亡無日矣。鄭衛(wèi)之音,亂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誣上行私而不可止也。”(《禮記·樂記》)音樂與政相通,所以,不能不慎。

  “鄭音好濫淫志,宋音燕女溺志,衛(wèi)音趨數(shù)煩志,齊音敖辟喬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同上)不是說不合雅頌的音樂就一概杜絕,而是不用于重要場合,尤其是為政者最好不要聽,因為多聽會“害于德”。

  《禮記·樂記》:“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論倫無患,樂之情也;欣喜歡愛,樂之官也。中正無邪,禮之質也;莊敬恭順,禮之制也。”“樂者,非謂黃鐘大呂弦歌干揚也,樂之末節(jié)也,故童者舞之。鋪筵席,陳尊俎,列籩豆,以升降為禮者,禮之末節(jié)也,故有司掌之。”禮樂的目的是中正恭順地治國安民!抖Y記·仲尼燕居》子張問政,孔子說:“師,爾以為必鋪幾筵,升降酌獻酬酢,然后謂之禮乎?爾以為必行綴兆,興羽籥,作鐘鼓,然后謂之樂乎?言而履之,禮也。行而樂之,樂也。”禮不是應酬敬酒,樂不是鐘鼓齊鳴,禮是指說的話能切實施行,樂是指施行的結果使眾人都感到愉快。

  樂與政治的關系,在《左傳·襄公二十九年》里吳公子札有一段論述:

  “請觀于周樂。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

  “為之歌《邶》、《鄘》、《衛(wèi)》,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吾聞衛(wèi)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衛(wèi)風》乎?’

  “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懼,其周之東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