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中學教師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分析
一、單選題
1.某人對某種制品的用途總是有一種慣常的固定模式,很難想到它的其他用途,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 )。
A.定勢
B.功能固著
C.認知風格
D.頓悟
【答案】:B
【解析】:
此題重在考查對名詞定義的理解。某人對某種制品的用途總是有一種慣常的固定模式,很難想到它的其他用途,這是從物體正常功能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定勢,在心理學上稱為“功能固著”,故選B。
2.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以了解學生的注意穩(wěn)定性、情緒狀態(tài)和個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測驗法
B.觀察法
C.實驗法
D.調查法
【答案】:B
【解析】:
從“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中可看出該研究方法為觀察法,故選B。
3.有的學生平時易受暗示,屈從于權威,按照他人的意見辦事,不善于適應緊急情況,這類學生的認識方式屬于( )。
A.場依存性占優(yōu)勢
B.場獨立性占優(yōu)勢
C.思考型
D.沖動型
【答案】:A
【解析】:
有的學生平時易受暗示,屈從于權威,按照他人的意見辦事,不善于適應緊急情況,這類學生以外部線索為依據(jù)作判斷,應屬于場依存性占優(yōu)勢,故選A。
4.教育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時間是( )。
A.1879年
B.1905年
C.1907年
D.1913年
【答案】:D
【解析】:
1913年,教育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故選D。
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樣的學習動機屬于( )。
A.近景性內部動機
B.近景性外部動機
C.遠景性內部動機
D.遠景性外部動機
【答案】:C
【解析】:
內部動機由內部心理因素轉化而成;外部動機由外部客觀條件激發(fā)而成;近景性與遠景性學習動機是從學習動機與學習活動的關系及其作用的久暫來劃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樣的學習動機屬于遠景性內部動機,故選C。
6.( )是衡量一個測驗有效性、正確性的重要指標。
A.效度
B.信度
C.難度
D.區(qū)分度
【答案】:A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定義記憶。衡量一個測驗有效性、正確性的重要指標指的是效度,故選A。
7.按照加涅的學習層次分類的觀點,學生將“貓”“狗”“鼠”等概括為“動物”的學習屬于( )。
A.信號學習
B.言語聯(lián)結學習
C.多重辨別學習
D.概念學習
【答案】:D
【解析】:
學生將“貓”“狗”“鼠”等概括為“動物”的學習是對同一類刺激作出共同的反應,應屬于概念學習,故選D。
8.教師對所有的對象都抱有較高的期望并肯定提高教育效果的是( )。
A.暈輪效應
B.有暈效應
C.皮格馬利翁效應
D.名人效應
【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名詞理解能力。教師對所有的對象都抱有較高的期望并肯定提高教育效果的是皮格馬利翁效應,故選C。
9.問題解決是通過內在的心理加工實現(xiàn)的,這體現(xiàn)了問題解決的( )。
A.序列性
B.認知性
C.復雜性
D.目的性
【答案】:B
【解析】:
問題解決是通過內在的心理加工實現(xiàn)的,這體現(xiàn)了問題解決的認知性,故選B。
10.老師在教授課文時采用列提綱的形式來板書,這里,老師使用的學習策略是( )。
A.精細加工策略
B.組織策略
C.元認知策略
D.閱讀理解策略
【答案】:B
【解析】:
將經(jīng)過精加工提煉出來的知識點加以構造,形成知識結構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即指組織策略。教學過程中,老師在教授課文時采用列提綱的形式來板書,這里,老師使用的學習策略是組織策略,故選B。
11.利用幻燈片或電影膠片可以觀察運動植物的緩慢生長過程,這是利用了( )。
A.模象直觀
B.言語直觀
C.圖片直觀
D.實物直觀
【答案】:A
【解析】:
教育心理學將直觀分為模象直觀、言語直觀和實物直觀三種類型。利用幻燈片或電影膠片可以觀察運動植物的緩慢生長過程,這是利用了模象直觀,故選A。
12.從遷移的觀點來看,“溫故而知新”屬于( )。
A.順向負遷移
B.逆向負遷移
C.逆向正遷移
D.順向正遷移
【答案】:D
【解析】:
順向遷移指先前學習對后繼學習發(fā)生影響,逆向遷移指后繼學習對先前學習發(fā)生影響;凡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促進作用,稱正遷移,起干擾或抑制作用稱負遷移。“溫故而知新”屬于順向正遷移,故選D。
13.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斯金納
C.布魯納
D.奧蘇伯爾
【答案】:C
【解析】:
布魯納是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的提出者,故選C。
14.心理發(fā)展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時期是( )。
A.青年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幼兒期
【答案】:B
【解析】:
心理發(fā)展分為幼兒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其中,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時期是少年期,故選B。
15.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可能是由于某種需要沒有得到充分滿足,這種動機理論屬于( )。
A.強化理論
B.成就動機理論
C.成敗歸因理論
D.需要層次理論
【答案】:D
【解析】:
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可能是由于某種需要沒有得到充分滿足,說明該生的學習活動的出發(fā)點是“某種需要沒有得到充分滿足”,這種動機理論屬于需要層次理論,故選D。
二、填空題
1.加涅的學習層次結構是什么?
【答案】:
加涅早期根據(jù)學習情境由簡單到復雜、學習水平由低級到高級的順序,把學習分為八類,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學習層級結構。
這八類學習依次是:
、傩盘枌W習;
②刺激一反應學習;
、圻B鎖學習;
④言語聯(lián)結學習;
、荼鎰e學習;
、薷拍顚W習;
、咭(guī)則或原理學習;
、嘟鉀Q問題學習。加涅的這種學習分類系統(tǒng)幾乎概括了心理學家所研究的一切學習類型,它不僅包括了低級的動物的學習,也包括了高級的人類的學習。
2.學習動機是如何分類的?
【答案】:根據(jù)學習動機的不同方面,學習動機可以分為如下幾類:
(1)高尚的動機與低級的動機。根據(jù)學習動機內容的社會意義,可以分為高尚與低級的動機。高尚的學習動機的核心是利他主義,學生把當前的學習同國家和社會的利益聯(lián)系在一起。低級的學習動機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學習動機只來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2)近景的直接性動機和遠景的間接性動機。根據(jù)學習動機的作用與學習活動的關系,可以分為近景的直接性動機和遠景的間接性動機。近景的直接性動機是與學習活動直接相連的,來源于對學習內容或學習結果的興趣。遠景的間接性動機是與學習的社會意義和個人的前途相連的。
(3)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根據(jù)學習動機的動力來源,可以分為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這是在所有動機劃分中,得到心理學家公認的,而且對教育實踐具有相當重要的應用價值。內部動機是指由個體內在的需要引起的動機。外部動機是指個體由外部誘因所引起的動機。
3.試論如何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
【答案】:
1.創(chuàng)設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產(chǎn)生的適宜環(huán)境
(1)創(chuàng)設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教師應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能支持或容忍標新立異者或偏離常規(guī)思維者的環(huán)境,讓學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即給學生創(chuàng)造較為寬松的學習的心理環(huán)境。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的認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發(fā)揮,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2)給學生留有充分選擇的余地。在可能的條件下,應給學生一定的權利和機會,讓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生有時間、有機會干自己想干的事,為創(chuàng)造性行為的產(chǎn)生提供機會,比如,可以提供條件使學生有機會選擇不同的課程來學習,給學生呈現(xiàn)應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才能解決的問題等。
(3)改革考試制度與考試內容。應使考試真正成為選拔有能力、有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試的形式、內容等方面都應考慮如何測評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比如,在學業(yè)測試中,可以增列少部分無固定答案的問題,讓學生有機會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評估學生的考試成績時,也應考慮其創(chuàng)造性的高低。
2.注重創(chuàng)造性個性的塑造
(1)保護好奇心。應接納學生任何奇特的問題,并贊許其好奇求知。好奇是創(chuàng)造活動的原動力,可以引發(fā)個體進行各種探索活動,應給予鼓勵和贊賞,不應忽視或譏諷。
(2)解除個體對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對學生所提問題,無論是否合理,均以肯定態(tài)度接納他所提出的問題。對出現(xiàn)的錯誤不應全盤否定,更不應指責,應鼓勵學生正視并反思錯誤。引導學生嘗試新的探索,而不循規(guī)蹈矩。
(3)鼓勵獨立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應重視學生與眾不同的見解、觀點,并盡量采取多種形式支持學生以不同的方式來理解事物。對平常的問題的處理能提出超常見解者,教師應給予鼓勵。
(4)重視非邏輯思維能力。非邏輯思維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重要成分,在各種創(chuàng)造活動中都起著重要作用,貫穿整個創(chuàng)造活動的始終。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猜測,進行豐富的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規(guī)的答案。給學生機會進行猜測,并盡量讓他們有猜測的成功體驗。在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方面,可以應用實物、圖片、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或者組織參觀、訪問、開辟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等,使學生頭腦中的表象更為鮮明、完整。
(5)給學生提供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榜樣。通過給學生介紹或引導閱讀文學家、藝術家或科學家傳記,或帶領其參觀各類創(chuàng)造性展覽、與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直接交流等,使學生領略到創(chuàng)造者對人類的貢獻,受到創(chuàng)造者優(yōu)良品質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激發(fā)他們見賢思齊的心理需求。
3.開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課程,教授創(chuàng)造性思維策略
(1)發(fā)散思維訓練。訓練發(fā)散思維的方法有多種,如用途擴散、結構擴散、方法擴散與形態(tài)擴散等。
用途擴散即讓學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為擴散點,盡可能多地設想它的用途。比如,盡可能多地說出別針的用途;結構擴散即以某種事物的結構為擴散點,設想出利用該結構的各種可能性。比如,盡可能多地畫出包含△結構的東西,并寫出或說出它們的名字。方法擴散即以解決某一問題或制造某種物品的方法為擴散點,設想出利用該種方法的各種可能性。比如,盡可能多地列舉出用“吹”的方法可以完成的事情。形態(tài)擴散即以事物的形態(tài)(如顏色、味道、形狀等)為擴散點,設想出利用某種形態(tài)的各種可能性。比如,利用紅色可以做什么,辦什么事。
(2)推測與假設訓練。這類訓練的主要目的是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對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學生深入思考,靈活應對。比如,讓學生聽一段無結局的故事,鼓勵他們去猜測可能的結局,或讀文章的標題,去猜測文中的具體內容。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各種假設、想象,比如,假設你當校長,你如何管理這個學校等。
(3)自我設計訓練。教師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及其知識經(jīng)驗,給他們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與工具,讓學生利用這些材料,實際動手去制作某種物品,如賀卡、圖畫、各種小模型等。學生通過實際的操作活動,完成自己的設計。此項訓練通常需要教師協(xié)助學生確定所設計的課題,并提供各種形式的幫助。
(4)頭腦風暴訓練。通過集體討論,使思維相互撞擊,進發(fā)火花,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具體應用此方法時,應遵循四條基本原則:一是讓參與者暢所欲言,對所提出的方案暫不作評價或判斷;二是鼓勵提出標新立異、與眾不同的觀點;三是以獲得方案的數(shù)量而非質量為目的,即鼓勵多種想法,多多益善;四是鼓勵提出改進意見或補充意見。
4.福勒和布朗根據(jù)教師的需要和不同時期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把教師成長劃分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個階段。
【答案】:
關注生存 關注情境 關注學生
5.最早研究群體動力的心理學家勒溫,根據(jù)其研究成果,群體動力主要包括______、群體規(guī)范、______和群體成員的人際關系。
【答案】:
群體凝聚力 群體氣氛
6.在教育目標分類系統(tǒng)中,布盧姆把教學目標分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大領域。
【答案】:
認知目標 情感目標 動作技能目標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分析】相關文章:
秘書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解析09-06
護士資格考試精編試題及答案08-19
2016護士資格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07-23
2017年護士資格考試綜合試題及答案07-31
中級翻譯資格考試測試題及答案10-08
2017年護士資格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