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隨筆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什么樣的隨筆才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1
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師,轉眼間已經工作快13個春秋了;厥走@13年來的從教之路,我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壯舉,更沒有值得稱頌的大做為,可是平淡的教學生涯卻賦予我寶貴的課堂教學經驗。從事語文教學一直是我的一大樂趣。我愛我的學生,我愛看著我的學生在我的教育下露出滿足的笑容。
每一節(jié)語文課下來,我總不忍心立即離開教室。因為我總是被孩子們的一句“老師,
等一等---”給拽住腳步。有時候是為個別輔導留下的,有時候是被待解的疑難給拌住了,有時侯是找某個課堂上有心事而沒認真聽課的學生談心,諸如此類。有趣的是,經常被重重包圍的我反而很樂滋滋地傾聽著、享受著師生之間的這種其樂融融的情景。下面我想將自己在教學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件平凡小事與老師們分享。
記得我踏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年,教的四年級一班的,在課堂教學上,我不厭其煩地一一指出及糾正學生所犯的各類錯誤。一堂課上,幾乎每一個學生我都為他們糾正過錯誤。當時班上有幾名男生,由于接受能力弱一點,糾正的次數甚至達到四、五次。有時候心里一焦急,還免不了批評幾句。一段時間后,我開始覺得課堂上哪里不對勁,怎么氣氛越來越沉悶;叵胫n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陷入了沉思,找了學生談話后才知道原因:是我過分“周到”的糾錯挫傷了他們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和信心。試想,若是自己在學習時,老師也是不停地打斷、糾正,那怎么不會感到氣餒和受傷呢?那怎么還能積極愉快地學習呢?比如說,如果人的心理壓力很大,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tài)時,他們所學的知識是不會被吸進大腦。相反,當你的心理壓力小,學習的效果就好了。
在痛心我的教學失誤后,我不禁思索著補救的方法。最后總結到,對于學生學習實踐的任何嘗試,我們都應該采取鼓勵的態(tài)度。同時也告訴學生:“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這沒有值得害臊的地方。我也喜歡你們的錯誤。”從那以后,我常常微笑著、耐心地聽完學生回答,而且及時制止其他同學的嘲笑,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不再吝嗇對學生的表揚和激勵,因為我越來越體會到: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是每個人的天性。一句積極的評價就是鼓舞孩子奮發(fā)向上的強大動力,孩子建立了信心,對待各種事物的態(tài)度就會越加積極,F在,從學生們渴望上數學課的期望中,從課堂發(fā)言積極熱烈和表演會話爭先恐后的活躍氣氛中,我得到了滿意的答案。
這是發(fā)生在我課堂教學上的一個真實的事件,在教學活動中它非常普遍。但它就這樣存進了我的記憶庫,每一個時刻,每一處細節(jié),都覺得有保存的價值。
自從我當上語文教師,就一直從事低年級語文教學,大家都知道,“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的確,更是難點。為了改變以往教者枯燥,學者乏味的教學模式,我決心大膽嘗試,讓豐富多彩的識字游戲、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走進我的課堂。在長期的教學實踐和不斷地反思中,我的識字教學也在不斷地創(chuàng)新,逐步地完善。下面,我就針對《稱贊》一課的識字教學,談一談我自己的教學經歷。
近三年,我一直擔任二年級語文教學,其中,《稱贊》一課的教學讓我有了三次不一樣的教學經歷和體驗。在第一年教學這課時,我引導學生用已學過的識字方法進行識字,如:“板、但、背”等字用了加一加的方法來識記,“消、清”等字用了換一換的方法來識記,還有一些生字用編順口溜的方法,如“椅”編成“奇怪的木頭”;“傍”編成“旁邊有人來”等。多種識字方法并用,使一部分學生當堂就掌握了這些生字,而且學生對編順口溜這一環(huán)節(jié)很感興趣,但我覺得這節(jié)課的效果還不是很理想,因為在檢查識字情況時,好、中等的學生掌握的較好,但一些自制力較差的學生學得就不如我意,因此,當第二年再講這課時,我在原有的基礎上,融入了游戲識字法。在識記生字前,我邊往事先畫好的蘋果樹上貼帶字的蘋果,邊說:“我們的好朋友小刺猬可喜歡吃蘋果了,你愿意摘下這些蘋果送給它嗎?”這一情境的引入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之后,我再提要求:既要讀準字音,還要說出識記方法才能摘下蘋果。果然,在這個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識字很主動,課堂的氣氛也很活躍。有更多的學生能在課上就掌握了這10個生字,第二課時復習時,我發(fā)現學生的回生率也降低了。他們的積極表現,讓我感受到識字教學的樂趣,也讓我品味到了“嘗試”的一絲甘甜。
去年,是我第三次拿起這冊書,在組內評優(yōu)課選課時,我反復挑選,還是選擇了這課。雖然上一年的教學方法效果不錯,但是我更希望我的課堂教學形式能夠不斷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效率不斷提高,所以,在備課時,我設計了一條全新的思路,課備完后,我跟組長張老師說了我的想法:我發(fā)現本課所要識記的生字都可以在課文的插圖中出現,所以,我想讓學生在完全沒有接觸課文時采取看圖識字法。如:(出示課件簡單講解)讓學生說出在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教師隨機出示生字或詞語,同時讓學生介紹識字方法。我認為,這種方法既符合“低年級識字教學要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的教學理念,又能使學生在看圖識字的過程中簡單的了解了課文內容,看似脫離文本,卻正是為課文的學習做好了鋪墊。講了這么多次課,張老師第一次為我設計的.思路感到擔憂,她說:“像這種完全脫離文本的識字教學思路咱們還沒人嘗試過,行嗎?”聽了這話,我也猶豫了,但我想起有一位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要在已成的事業(yè)中逗留著!所以,我最終還是決定試試。張老師也很支持我的做法。課講完后,我的反思中總結到:課講得很順利,學生的積極性也高,識字的效果也很好,在去掉拼音讀詞語時,只有極少的學生讀不上來。但這節(jié)課也給我留下了一些遺憾:如:1、我還可以讓學生用已有的幾個詞語說一句或幾句通順的話,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讓他們更加接近課文內容,為閱讀打好基礎。2、前面的識字部分花去了太多時間,以至于讀書不夠充分,在文中再次識字的環(huán)節(jié)就顯得倉促敷衍,沒有達到很好的鞏固效果,因為時間把握不當,沒有完成第一課時的閱讀任務。這也是這節(jié)課的一個不足之處。雖然這節(jié)課沒有達到我預想的成功效果,但我也沒有因此而郁悶,相反,我卻很開心,是因為我覺得:嘗試,就是在挑戰(zhàn)自我,只有在失敗中不斷的反思,才會有進步、有創(chuàng)新。我想:在領導的指點和鼓勵下,在同事們的幫助下,在我自己不斷地努力下,我的挑戰(zhàn),我的創(chuàng)新,終有一天會結出甘甜的果實!
常常聽到有些老師在這樣抱怨“這語文課沒法上了,學生一個個都不說話,也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我也是個語文老師,我也曾有過這樣的抱怨,抱怨學生不愛發(fā)言,抱怨課堂氣氛太沉悶,抱怨為什么會教這樣一群孩子。看了下面的案例也許你的看法會有所改變。
上課的是一群一年級的小不點,天真、可愛,看見有許多人聽課也不會顯現出高年級學生的緊張,反而更加活躍了,一次又一次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看來表現欲都很強。他們稚嫩的童音,可愛的咬舌兒,天真的答案,營造出了輕松而活躍的課堂氣氛。整節(jié)課下來,聽課的老師覺得輕松、有趣,上課的學生就更是樂在其中了。
看到他們精彩的表現,我不禁會想:為什么他們就那么愛舉手,愛發(fā)言,愛表現呢?難道他們就不怕錯,不怕被笑話,不怕挨批評嗎?
細心回顧整節(jié)課的教學我注意到了這樣的細節(jié):老師讓學生用“香”字組詞,一名學生手雖然舉得很高,但站起來說出的詞卻是上一個同學剛剛說過的,可老師沒有直接指出來,而是問“你能再說一個詞嗎?”,學生想了一下說出了另一個詞,老師立即豎起大拇指表揚他“你真棒”。還有的學生起來發(fā)言時興致勃勃,但說了半天和課上的問題竟沒一點關系。老師雖然也努力地在聽,可看得出來她和我們一樣不知道學生要表達的是什么。可老師沒有著急地逼問學生,更沒有訓斥他,而是溫柔地說“你要是愿意的話,下課可以把剛才的話再和老師說一說”。還有的學生老師剛一提出問題,他立刻就舉起手來,可真讓他回答時,他卻說不出來什么,或者干脆說不知道。這種行為看起來似乎都是不可理解的,甚至是不能原諒的,可老師卻很親切而大度地讓他坐下再想想。
想到這兒,我終于知道這些可愛的孩子為什么那么愛舉手,愛發(fā)言,愛表現了,就是因為他們不怕出錯,即使說錯了,也沒有人會笑話他們,更沒有人會批評他們,所以他們才敢那樣毫無顧忌地暢所欲言。
新的教學理念總是強調師生之間要進行平等的對話。可怎樣才能平等呢?如果老師總是站在一個評判對于錯、是與非的評判者的位置上去和學生進行對話,可想而知,這樣的對話又怎么會有平等可言呢?
希望那些和我一樣愛抱怨的老師從中能有所感悟,從現在開始,丟棄我們的抱怨,放低我們的姿態(tài),收起我們挑剔的眼光,去和學生進行真正平等的對話吧!畢竟敢說才是交流和對話的基礎,不要讓我們高高在上的教師身份和威嚴抹殺了學生自由表達的積極性。改變,先從我們自己做起!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2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我覺得不僅要教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教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盡可能多了解一些課外的知識,這是我在平時的課堂上很注重的內容。尤其是對于像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生性活潑好動,課堂上難以集中注意力,堅持一節(jié)課端端正正地坐著聽老師講課?墒,在一堂語文課上,孩子們的反應就完全改變了我最初的思維定式。
那是一個星期四上午的第二節(jié)課,連續(xù)上兩節(jié)語文課,孩子們難免有些疲憊的情緒,第一節(jié)課我進行了課文的講解,自認為比較生動,但畢竟是上午的第一節(jié)課,聽講的人還是很多的。按照往常,第二節(jié)課,主要是生字的教學,我一個字一個字的講解筆畫、筆順,以及每個字的組詞,當我講到“臺”這個詞組詞的時候,我問道: “ ‘臺’字組詞,誰知道?舉手!”這時,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著自己的答案,一個個臉上都洋溢著自豪的表情。當我一再的問道:“還有嗎?還可以組什么詞呢?”的時候,全班安靜了。“還可以組‘臺風’。 蔽艺f道。“什么是臺風?”一學生高聲問道。我挑逗似的說道:“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呢?”孩子們笑著大聲地喊道:“想!”“那你們安靜下來老師就告訴你們什么是‘臺風’”我說。聽到我說這句話,班上那些調皮的也不在打鬧了,班長也大聲的在整頓紀律,大家都慢慢的安靜下來,聽我說著這個所謂的好聽的“故事”。于是呢,我就在黑板上畫了一幅世界地圖,詳細地講解什么是“臺風”,“臺風”是怎么來的,“臺風”來到我們國家的時候會怎么樣,以及它帶來的危害。當時,全班鴉雀無聲,每個人都在很認真的.聽,生怕會錯過什么似的。
雖然,這樣的例子對于其他老師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可對于我不一樣,我們班平時很少這么安靜,另外,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小插曲,讓我真正懂得了孩子們的天性。因此,在那之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很好的運用了這點,在講解課文的同時,時不時的穿插一點課外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同時能夠提高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3
一年級孩子活潑好動,自控潛力差,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務必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組織好課堂教學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是衡量一節(jié)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課堂教學組織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大家都明白“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由此可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們剛剛踏入學校進行正規(guī)化的學習。先把規(guī)矩給他們定下來,賞罰要分明,利用好前半節(jié)課,后半節(jié)課能夠做練習或者游戲,不要把教學資料安排的過多,以免學生疲憊不堪,不僅僅沒學到你意想中的知識,還使他們在下一節(jié)課中降低了學習的用心性。
一、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從教材入手,努力尋找能夠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
我們能夠做一些小獎品,比如小紅旗,小紅花等鮮艷可愛的東西。在上課前,能夠這樣說:“同學們看教師帶來了什么?喜歡嗎?如果這天誰上課坐的最端正,發(fā)言最用心,不做小動作,不說悄悄話,教師就獎給他。比比看,這天誰能得到小紅花!崩脤W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他們的用心性。
二、課堂形式靈活多變,營造簡單、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課堂形式單一,很容易造成學生身心疲勞,從而轉移注意力。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要想方設法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如:課堂上的小游戲、小表演、猜謎語、小活動等這些環(huán)節(jié)都能很好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并且能夠根據每節(jié)課的資料設計一些小活動是最好的,能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當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時候能夠運用事先約定好的一些口令組織教學。同時還要要求一年級教師要有較強的應變潛力和課堂控制潛力:一年級學生年紀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緒易激動,即使是一點小事也往往讓他們興奮半天,其行為突出表現為:拍桌子、砸筆盒、大呼小叫、拍手、離開座位跳躍等,所以教師要在突發(fā)事件剛出現苗頭時,就及時給予轉化或制止。具體做法是:教師說“1、2、3”,學生立刻作出回答“請坐端”師:“1、2”生:“安靜”、“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編兒歌激發(fā)學生興趣、組織教學。如:“上課鈴聲響,安靜等待教師進課堂!(教育學生不要大聲喧嘩);“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耳朵耳朵看哪里?耳朵耳朵在聽講!闭n程進行一半時能夠活動一下如:……“點一點,搖一搖,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毙∨笥褜Α靶σ恍,哈哈哈”個性感興趣,當說“坐會好”時,都坐得很好了。教師和學生一唱一和對兒歌,既簡單,又很有節(jié)奏感。使師生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沒有走神的機會。我們要認識到在一年級課堂里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抓好紀律的'關鍵。你要求學生做的每一件事,務必事先讓他們清楚。然后,我們需要的是足夠的耐心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讓孩子明白你要他們做什么,怎樣做,先怎樣再怎樣,哪怕是放幾個學具,放哪兒,怎樣放,都要說清楚。一開始的細致對以后的教學會十分有用。
三、教師講課時要使用兒童化語言。
一年級孩子不一樣于大學生,只要教師講清要求就行,他們自制里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做事憑興趣。比如做連線題,如果教師說讓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好不好?學生一聽肯定會感興趣。如果哪個學生找錯了或還沒有找到朋友,教師說:“哪個小朋友愿意幫幫他?”學生聽了覺得很親切,他們很喜歡聽這種語氣,教師用這種兒童的語氣跟學生說話,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總之,必須得蹲下與孩子們說話。
四、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學生都期望自我在教師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級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歡聽到教師的表揚,一聽到表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在課堂中,教師要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當學生回答正確完整,教師即時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能夠說“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聰明”“你說得真好”等,為了帶動其他學生,教師這時能夠抓住時機說:“還有誰能像他那樣說?”要是答錯了,也要給予鼓勵,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必須能行”等,也能夠用“掌聲”或“送小紅花”等方法鼓勵他們,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期望和鼓勵,體會成功的喜悅,覺得自我是學習的主人,更加堅定學習的自信和勇氣?傊M織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能否吸引學生是上好一堂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僅有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學素養(yǎng),不斷實踐總結,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到達最優(yōu)最佳的教學效果。
總之一句話:愛心+耐心+細心
當一名好啟蒙教師不簡單呀!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4
今天的語文課上,孩子們迅速完成了自己的家庭作業(yè),并及時上交。批改時,我發(fā)現今天的任務完成得特別好,四十八本作業(yè),一本都不少,真的值得表揚。
在離下課還有二十分鐘左右的時候,我決定讓他們放松一下。剛好桌子上放著幾根彩色的橡皮泥,于是我突發(fā)奇想,想讓他們用橡皮泥作出自己最喜愛的東西,什么都行。同時,我也沒抱多大的希望,看他們能做出什么呢?
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談論著,可卻沒幾個認真做。我一看,這可不行。又加了一點要求:每個人都必須認真做,下課之前我要挨個檢查。話音剛落,教室里頓時安靜了下來。孩子們都在各自用心地捏著。首先完成的是劉子暢同學,他用棕色和黑色的橡皮泥捏了一只恐龍,樣子惟妙惟肖,威武至極。得到了我的肯定和表揚后,他得意極了。接著,還有兩位小女生也做完了,她們每人捏了一只熊,不一樣的體態(tài),卻一樣的憨態(tài)可掬,真是兩個小可愛。她倆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緊接著,一件件的`“藝術品”不斷從孩子們的指尖中呈現,有圓耳朵,大肚子的外星人;有長耳朵,短尾巴的小黑兔;有背著重重的殼的蝸牛;還有一只喜羊羊和一根棒棒糖......孩子們的童話世界真是太豐富了。
而獲得最有創(chuàng)意獎的是王慧貞同學,她在短短的時間內,捏出了一間漂亮的房子,有門、有窗、有瓦,房子周圍還有紅的花,綠的草,天空有幾朵白云,還有一只飛翔的小鳥......多美的景色呀!其他的孩子都情不自禁地為王慧貞同學鼓起了掌,我也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機,拍下了孩子們的精彩瞬間,感動無時不在!
反思:
這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哪!今天,我給自己也上了一課:看來,現在的孩子,智商還真不能小覷!無論什么時候,也不能小看了這群孩子們!他們隨時都有可能給你特別的驚喜,讓你有意外的收獲!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5
三年級是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年級。培養(yǎng)三年級學生的語文能力,應著重放在段的訓練上。三年級段的教學主要任務是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結合有關內容,展開合理大膽的想象。能找到重點句,理解句與句之間的關系,知道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方法。
1、讀段
在段的讀、說、抄、寫過程中,讀是基礎,讀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過程,一步一步地讀下去,達到透砌理解。過程得當,能理解得順,理解得深。應抓好三個環(huán)節(jié)。
一是初讀,讀出"順"字,要讀準字音、讀好停頓、重音,乃至速度、語氣,能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二是理解,要突出"思"字,要把學生學語文的過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統(tǒng)一起來,讓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內容,經歷"具體——抽象——具體"的心理歷程。教師精心設計問題,以啟發(fā)學生的思路。對于重點段落,要讓學生在讀熟的'基礎上,通過講讀,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三要熟讀。要指導反復誦讀,直至熟讀成誦。使學生能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說段
說段在讀段之后進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段的思
想內容的理解,這樣把課文語言轉化為個性語言,對課文語言進行同化。剛開始說段訓練時,學生會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復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師應具體指導學生一句一句地說,然后,把整段話連起來說。在指導說段時,還應把概括地說和具體地說結合起來進行。課文中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等,可以聯系課文,讓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能寫就不說,能說就不讀。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寫段
在三年級段的教學中,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方法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學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須引導學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段的組合規(guī)律,真正讀懂一段話。然后及時指導學生仿照課文中段的組合形式,進行寫的訓練,使讀和寫有機的結合起來,把讀寫訓練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樣吸收在前、表達在后,既培養(yǎng)了學生讀的能力,對段的理解與認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寫的能力,學會寫好片斷,讀寫相互促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告訴學生寫段時,。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2。中間用幾句話對第一句展開記敘;3。末句要總結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與第一句重復。用自己的話寫課文某段話的意思,要求用總分段式來寫。3。仿段。規(guī)定選材范圍,要求用總分段式寫。本冊教材后有很多寫段的練習題,應盡量讓學生多動筆進行寫段訓練,使學生語文能力有所提高。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6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在我的課堂上或是其他語文教師的課堂上,常會有這樣的情況發(fā)生:一篇課文,教師逐字逐句地分析、講解,學生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文章的整體意思不能體會得深刻。如果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將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并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訓練,效果出乎意料──許多學生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
這就是語感所產生的教學效果。在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尤其是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語感的培養(yǎng)。
現代教育學理論認為: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破除以教師講解、分析、說明為主的知識灌輸,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能力。我們的語文課本中入選的教材,都是經過作者千錘百煉、反復推敲、文質兼美的名篇佳作,一字一句皆有情,一文一人都有義。而加強對學生的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才能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結合起來,發(fā)揮作品的感染作用。
長期以來,語文課片面強調課文思想內容的分析,忽視了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讓學生對語文材料進行感受和領悟。重分析研究輕語文實踐,追求講深講透,卻忽視了自悟自得,忽視了語感的培養(yǎng)。
葉圣陶先生說:“文字語言的訓練,我認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言的敏銳的感覺!眳问逑嫦壬仓赋觯骸罢Z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毕呢ぷ鹣壬敲鞔_強調:“強烈敏銳的語感,是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核心!笨梢,語文大師一致認為: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語感的培養(yǎng)。語感是人們對語言文字直覺的感知、領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對語言文字的意義和情味的'透徹理解,是一個人語言素質的直接反映。學生的語感如何,直接影響他們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積累和運用,影響其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語感培養(yǎng)是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課本選用的《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一文!凹氂耆缃z,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它們伸展著四季常綠的枝條。和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著!
讀這段文字后,我引導學生開展想象和聯想:可以從“細雨如絲”中聯想絲綿細密和柔軟;由“貪婪地吮吸”聯想到嗷嗷待哺的嬰兒;由“伸展”聯想到擺脫束縛后的輕松和舒暢。整段文字可以使人將春雨中的楊梅樹想象成一個饑渴的嬰兒,在母親輕柔的撫摸和溫暖的懷抱里,飽吸甘甜的乳汁時,那種急迫的動作以及歡快與舒暢的情緒。
這一段文字所展示給人的意境,飽含春天里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機。應該說這段文字處理是充滿了作者的想象和聯想,是具體的、生動的。但是高超言語總是“意則期多,字唯期少”,言有盡而意無窮,所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力透紙背”,這就為讀者留下了再創(chuàng)造、再想象的余地,否則“楊梅樹貪婪地吮吸”、“狹長葉子的歡笑”便會令人莫名其妙不可理解了。其中“貪婪”一詞本為貶意,但用在此處,即使人對久經饑渴的嬰兒在吮吸母乳時,那種天真而不加任何掩飾,那種急迫貪吃的稚氣的樣子頓生憐愛之情。
教學反思:
學生之所以能夠理解這段文字的意義,并產生豐富多彩的感受,不是經過老師的分析和對詞語的直接解釋,而是想象和聯想在語感中起到的推波助瀾的作用。語感中的聯想和想象是學生在和言語對象接觸的過程中,不是隨意主觀,而是依據言語對象的描述,由此想到彼,或構想出某種事物的形象。想象和聯想使對言語的感受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鮮活的形象,動人的景物,豐富的情感,嚴密的邏輯,深刻的哲理……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審美的愉悅,會在對言語的感受中源源不斷,源源而來。
學生閱讀得多,自然就會增加對語言材料理解和領悟的機會。我們要指導學生從課外選取各種體裁、各種內容以及飽含喜怒哀樂各種情感的文章,使學生努力從作品中揣摩、品味各種詞匯、句式的特點,去感悟其表情達意上的“共鳴”。
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我要堅持重視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7
常聽有人說,教師有什么,不就是那么幾節(jié)課,每年有兩個大假期,多么清閑阿!其實,這恰恰是他們對教師工作的不理解,他們不懂得幾節(jié)課的背后需要超出幾節(jié)課幾倍的備課,需要超出幾節(jié)課幾倍的時間來看作業(yè),需要超出幾節(jié)課幾倍的時間研究學生,教師手上的工作能夠停止,教師心上的工作是沒有時間限制的。還有一些教育人士說,人家外國教師的工作量要比中國教師大多了,但他們卻忘了,人家外國實施的是素質教育,而我們實行的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無論對教師和學生都是一個沉重的包袱。
教師工作的繁重體此刻三個方面,一是繁重的作業(yè),中小學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大多數都在搞超多的機械作業(yè),領導逼著留作業(yè),家長逼著看作業(yè),教師兩頭受氣地在批改作業(yè)里十分疲勞。二是名目繁多的^考.試,因為此刻的.^考.試是體現教師工作價值的唯一辦法,所以,加強管理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加強^考.試,于是各種花樣繁多的^考.試粉墨登場,^考.試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師繁重工作的過程,出題,監(jiān)場,看卷,著實忙。三是復雜的學生問題,此刻,社會對教師的要求高,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高,而孩子的思想十分復雜,這就給教師的工作帶來了太多的艱難,應對社會眾多因素造成的問題學生,要求教師一個解決,教師搜腸刮肚,心里勞累,不言而喻。教師工作的繁重更多地是體此刻下課后,心理的沉重負擔上,這種工作的無形延續(xù)讓教師全天候工作,這是其他任何一個職業(yè)所不具備的。這種工作看不見,摸不著,但自我又說不得。因為,你一說累,就會有許多人反駁,農民會說,你能比我們挖土揮汗辛苦工人會說,你能比我們機器隆隆辛苦商人會說,你能比我們風險奔波辛苦有苦不能說,只能埋在心中。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8
學期已經接近了尾聲,回顧這個學期的語文教學,一個個場景如同放電影一樣在眼前閃現。我感覺在孩子在一起的時光是快樂的,和孩子在一起會讓你忘卻煩惱,讓你的心靈更加純潔。語文不是單純的學習語言文字,語文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語文是帶有溫度的學科。我記得看過一篇文章里面有這樣的一句話:語文無處不在,大自然中的每一片葉,每一朵花,都包含著一個故事,等著我們去發(fā)現,去記錄。
這個學期,我經常帶著孩子們走進大自然,讓孩子們用身體的感官去接受大自然美好的恩賜。清明節(jié)前夕,我?guī)е⒆觽內ビ嫿镩T春游,從沒有出來春游過的'孩子們可樂壞了,他們一路上歡歌笑語……這次春游很成功,二年級只是要求寫一些作文的片斷,當天晚上我試著布置了一個作業(yè),讓孩子們把這次春游的過程寫下來。第二天,當我看到孩子交上來的片斷作文的時候我驚訝了,孩子的作文水平超出了我的想象,那一篇篇作文是孩子用“心靈”寫出來的文章,絕對是有感而寫,緣事而發(fā)。許多孩子對于《識字1》中的“踏青”這個詞語理解也就更加深刻具體了。
所以通過這次經歷,我認為語文不能只限于書本上的抽象的文字,而是要和孩子適時地走進大自然,讓孩子在大自然中受到美的熏陶,去接受“大自然語言”的教誨。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9
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使小學語文教學充滿了新的活力。同時,也應當看到,由于大家對新課程尚處于探索階段,到底怎樣去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眾說紛紜,使人有種無所適從的感覺。許多觀點雖然很獨到,很新穎,但操作起來,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過聽一些課,隱隱覺得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開始走向新的極端:一味的課堂對話,一味的強調讀和感悟。像這樣教學,能否達到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的要求?
我認為,像這樣去教語文,如果用辨證法來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竊以為,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千萬不能忽視教育教學規(guī)律,千萬不能忽視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如果離開了實事求是,離開了全面地看問題,離開了變化發(fā)展地看問題,把什么都來個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要全面地遵循它們所揭示的教育教學規(guī)律。
因此,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盡力使學生具備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習慣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無論是人格上的,學習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視,努力從多方面去積極引導,從點點滴滴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尤其要指出的是,培養(yǎng)習慣,正面引導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習慣養(yǎng)成教育,有時還必須帶有強制性。必要時,還需要有教師意志的`左右。因為,小學生對教師的某些習慣的培養(yǎng)還不能理解到一定的高度,但對他們的成長是十分有益的。
對于小學生來說,以下八個方面的習慣首當其沖:
一、主動學習,刻苦學習的習慣;
二、細心認真、一絲不茍的習慣。
三、勤于動手、動筆、動腦的習慣;
四、大膽、大方、大聲說話,說普通話習慣;
五、愛惜書本文具的習慣;
六、好問的習慣;
七、在合作學習中積極參與的習慣;
八、規(guī)范、整潔寫字的習慣。
培養(yǎng)習慣,要悉心引導,嚴格要求,點點滴滴到位。舉例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寫字習慣,要讓學生寫一筆好字,就必須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須規(guī)范、整潔地寫字。還是以寫字習慣培養(yǎng)為例來說,良好的寫字習慣就具有極強的遷移性。 學生把規(guī)范整潔地、有一定速度地寫字的良好習慣養(yǎng)成了,其他習慣:如愛惜書本文具,學習細心認真,一絲不茍,學習講效率,講質量、求速度等等也跟著上來了。
在長期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有過困惑,有過思考,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F把自己平時的一點心得拿出來“曬曬”,希望大家能給予指導與幫助。
在我個人認為,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比較枯燥乏味,還記得我上小學時就經常在語文課堂上“溜號”或困乏了。但是,如果能把音樂,美術和表演帶到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去,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畢竟小孩子生性活潑好動,他們對音樂和表演的興趣遠比學習語文的興趣濃厚。
一、巧用音樂渲染課堂氣氛。
音樂能發(fā)展人的思維,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聯想空間,并且給人無限的美感,讓人盡情想象,思索。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添加些音樂元素,或配樂朗誦,或讓學生唱一些與課文有關的歌曲,就不僅能調動課堂氣氛,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在教學《鋤禾》這一課中,我教學生改讀為唱,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安排繪畫加深直觀認識。
語言文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形式,美術卻是直觀的藝術形式,而且美術在啟發(fā)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安排學生進行繪畫,不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課文的內容。例如:在教學《云房子》這一課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印象畫出心中的“云房子”,加深了學生對“云”的直觀認識和這一課的理解。
三、即興表演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是師生雙方的交流,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效果的好壞,關鍵看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孩子有一種先天的表演欲望,我們在教學中如果能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秋姑娘的信》這一課中,我讓孩子分角色進行了表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梢,課堂的內容如果換一種生動可見的形式,將會更地深刻留在學生腦海。
教育呼吁創(chuàng)新,打破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加強語文與音樂、美術等學科的聯系,把讀與唱、畫、演等有有機結合,讓語文課堂“動”起來,是一個重要的趨勢。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10
現在的學生寫作文很少打草稿了,寫出來的東西自然詞不達意,甚至有些面目全非了。對此,筆者很是頭疼。
寫作文先打草稿然后謄抄在作文本上,這本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可幾次三番的作文課下來,對于作文打草稿竟有些失望了。在我口干舌燥、唾液四濺的近一節(jié)課后,發(fā)現學生打草稿的越來越少,很多學生竟是全然不顧我的苦口婆心,置我的千叮萬囑于耳外直接“畫”在了作文本上。于是,學生們寫作文的過程一片忙亂,借橡皮涂改液的,交頭接耳詢問遺忘字詞的,間或聽到“嗤……”撕紙的聲音……
針對這種情況,我思考了良久。我們的作文有打草稿的必要嗎?我認為,作為小學生作文還是有打草稿的必要的。小學生剛剛接觸作文,從開始寫話到現在每篇要求400字以上,可是說是一個打寫作基礎的階段,這個階段學生寫作水平整體上不是很高,需要通過各種方式方法,比如寫作技巧、寫作思路、選材等方面的錘煉寫作能力才能夠提高,而打草稿正是鍛煉這些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學生作文初稿寫完以后,可以多方面的進行查找問題,字、詞、有無語病,整體結構等等,可以通過小組間探究進行有效的修改、潤色,而這樣的過程正是作文水平不用斷提高的過程,F在小學生不愿意打草稿,一下子越過了這個階段,對寫作水平的'提高拋棄了很重要的一條途徑。
經過多次觀察,發(fā)現學生不喜歡作文打草稿有幾種原因:
一、沒有認識到打草稿的重要性,認為打草稿與否無所謂,漸漸地都不愿意打草稿了,長此以往形成寫作文不打草稿的習慣。
二、為了追求速度,尤其是書面考試的時候時間緊,總想著快點結束好干別的事情,不愿意去打草稿。
三、相互攀比。大家都不打草稿,我為什么還要打草稿?
四、平時我們的要求不嚴,導致學生們作文不打草稿習慣的養(yǎng)成。
……
在小學階段不打草稿很容易影響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為了減少和杜絕學生不打草稿作文的習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讓學生認識到作文打草稿的重要性。只有從思想上認可了,學生才心甘情愿的想去打草稿。
二、通過硬性手段,比如教師自己或者安排小組長檢查修改草稿后再謄抄,“逼”著學生去打草稿。
三、通過進步作文展示,讓學生感受到打草稿作文的進步,激發(fā)學生打草稿的習慣。
……
學生作文不打草稿,很大程度上是我們縱容的,我們科任教師只有自我繃緊打草稿這根“弦”,學生才能按著作文提高的路子越行越寬,越寫越好。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11
屈指算來,從教已20多年了,猛一回頭,覺得什么也沒留下,大腦一片空白。靜下心來,仔細回味,既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教訓。
今年我擔任四年級的語文教學,并擔任班主任的工作。學期初,我看了成績單,不看不要緊,一看下了不小的一跳,這個班后進生太多了,尤其是有兩個學生三科加起來還不夠一百分,搭檔曾和我說,我算看透了,咱們這一年算是白干了,我苦笑了一下,心里暗想,怎么會呢?話是這么說,真正實踐起來可真不容易。
因為兩個孩子從一年級基礎就差,慢慢越來越落后,我千方百計地找原因,兩個孩子都吃小餐桌,其中這個男生遵守紀律還很差,作業(yè)經常交不上來,下課追跑打鬧現象很嚴重,于是課余時間我就多接近他,和他拉家常,問問他家里幾口人,他總是連一句完整的話都不會說,我沒有不耐煩,而是耐心地聽著,久而久之,他覺得老師沒有瞧不起他,反而很愿意和我說一些話。我還發(fā)現班上很多同學瞧不起他,于是我就找到他周圍的同學和他們說,學習差也是我們中的一員,我們大家在一起是緣分,我們要幫助他,我給他派了一個各方面很優(yōu)秀的學生和他同桌。果然從其中的8分到期末的23分,他自己高興,我很高興,全班都很高興。現在只要發(fā)現他有一點進步,我也不放過,在班上表揚他,他越來越努力了。說實在的一個當老師的最大的幸福莫過于自己教的學生有進步了。
通過我的`觀察了解,我班的這個女生她比較老實,平時一句話也不說,不論上課下課她總愛坐在位上發(fā)呆。我就從側面打聽她為什么會這樣?原來她家離學校較遠,平時住在小餐桌,父母根本不管她,因為成績太差,同學們都疏遠她,正當我苦思冥想,用什么辦法鼓勵她的時候,機會來了,在一次以“展示自我”為主題的班會上,她唱了一首歌,除去聲音小點,還真不錯,我?guī)ь^鼓起了掌,隨之同學們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了她,我發(fā)現她的臉紅了,順勢我又表揚了她,我發(fā)現她很不好意思。從此之后她變了,變的愛笑了,愛和同學交流了。學習成績也有了進步。
通過對這兩個孩子的教育,自己也得到了很多,我覺得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在工作中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熬\所加,金石為開!币簿褪钦f的這個道理吧。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12
1、小聲讀課文,把你感覺有趣的句子和段落標出,多讀幾遍。這樣一步步有層次、有目的的閱讀,使學生不知不覺地在閱讀實踐中掌握讀書的方法,形成了閱讀的能力。課堂中還重視學生語言的積累,如讓學生說說:“這封信最打動你的是哪些地方?從中你對巴金爺爺有了哪些了解。”他們在朗讀句子“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要為別人花費了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睍r,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談感受等,體會巴金爺爺對生命的理解和對我們的殷切期望。
2、三個維度教學目標有機結合,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如讀書建議: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你最想讀哪一句話?這樣的話語不僅使學生明白了讀書的要求,還使學生想參與、想表達他最喜歡的內容,調動了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再如:在交流讀書體驗時,根據學生的讀書感受,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去讀、去想;再讀、再體驗,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驗到樂趣,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錢學森》教學反思
《錢學森》一課生動地記敘了我過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在美國時,一刻也沒有忘記祖國,以及回國后為我國運載火箭和導彈的研制及發(fā)射作出了卓越貢獻,贊揚了他時刻不忘祖國的高尚情懷。教材有兩個突出特點:
1、通過語言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強烈的愛國情懷,是本篇的重要寫作特色;同時,文中還有多處側面描寫,也能夠烘托人物的特點。
2、本文的寫作思路較為清晰“留學、回國、貢獻”,但是作者采取的是倒敘的寫作順序,設置懸念引人入勝,有別于一般文章。在教學中還有一條主線就是寫作方法的指導教學,“語言描繪表達人物特點”“側面描寫烘托人物特點”“倒敘”等,順著這條主線,文章“坎坷回國路”的處理就可以換個方法,這也是側面描寫,這也是烘托人物的愛國品質的,如果抓住了這點,那就完整許多。
這篇課文感情真摯,動人心弦。課堂上,我緊緊抓住錢學森所說的話,結合補充資料,引導學生進行品讀、感悟錢學森的愛國情懷。在教學中,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展開想象,寫一寫:當錢學森雙腳踏上祖國土地的那一刻,他會說些什么,做寫什么呢?在寫后交流時,學生們各抒己見,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竟有一個同學以詩歌的形式呈現,并且在朗讀時,是那么地
有感情,真可謂是聲情并茂?吹綄W生那么的動情,我知道學生們真正的走進了文本,與主人公的愛國之情產生了共鳴,達到了學習這篇文章的目的。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中刻畫了“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的魯濱遜的形象:“身著羊皮短衣短褲,腰間別一把小鋸、一把斧子,肩上掛著**袋子,背上背著一個筐子,掛一支鳥槍,頭頂撐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傘??”盡管這是小作者的想象,但卻是"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的形象代表。他的想象來源于魯濱遜在艱難困境中的種種表現,來源于對魯濱遜不屈靈魂的深深敬意,來源于對探索、創(chuàng)造精神的追求。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通過魯濱遜的故事,告訴我們:在突如其來的不幸遭遇前,不能慌了手腳,要努力樹立起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要善于觀察和思考,尋找一切有利生存和發(fā)展的因素,進行創(chuàng)造性勞動,同時還要努力排除孤單情緒,要看到希望,要樂觀向上。盡管我們現在不太可能會碰到魯濱遜的境遇,但是他積極的人生觀同樣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這也就是《魯濱遜漂流記》能代代相傳的原因。
在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去關注主人公遭遇到了哪些艱難和挫折,這對他們的人生起了什么影響,以此來體會主人公在逆境中奮起的崇高品質。
我以為這篇課文最重要的一個功能是,課文不僅是一篇日記,而且是一篇非常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學習了課文我們不能不引導孩子說說,這篇讀書筆記主要是圍繞哪些方面來展開的?我們也可以嘗試讓孩子選擇一本書,認真閱讀,圍繞這三個方面嘗試寫一篇讀書筆記。
《小草和大樹》這篇課文,從課題表面來看,寫的是自然界中常見的兩種事物。初讀課文后,便了解到課文寫的是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的成材故事!小草和大樹在文中有著深刻的含義,學生只有對文中的小草和大樹的含義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才能輕松的理解文章的深刻主題。那么,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詞義以及學習課文呢?本次教學設計,我在教學時作了如下嘗試:
一﹑整體感知課文
本課以自然界中常見的兩種事物作為課題,比較接近學生生活,所以,我先讓學生就課題暢談自然界中這兩種事物的特征。學生根據自身的理解從形象方面
不難概括:小草很不起眼,而大樹則很高大。隨后,我質疑:如果小草和大樹分別表示兩種不同地位、身份的人,那么你們認為,它們分別代表什么樣的人?對于這樣的問題,學生很容易就概括出:小草象征著低微不起眼的人,大樹則象征著高貴顯赫的人。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是相通的,這樣設計,便于學生產生興趣,并且為下文學習鋪墊。
二、聚焦“文學”,思索小草和大樹的含義
在學生對小草和大樹在身份上有了整體認識后,我引導學生再次認真讀課文,并概括全文內容,隨后聚焦“文學”一詞,隨后我總結質疑:從課題上我們知道,“小草”可以代指身份低微不起眼的人而大樹則可以代指身份高貴顯赫的人。如果從“文學”這個角度上來看,“小草”和“大樹”分別可以代指什么樣的人呢?這樣的設計教學,讓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就能夠通過教師的引導,對文中的小草和大樹有了一個整體的理解,這樣的教學避免了在課堂上對小草和大樹的內在含義的枯燥講解。并且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總結結論,也易于調動學生的的思考。就內容而言,也為下文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質疑:是小草還是大樹?
理解含義后,再提出“她們是小草還是大樹”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這樣做能養(yǎng)成學生邊讀書邊思考的好習慣。并且由這個問題,讓學生對本文內容也有更深印象的理解,為下文學習奠定基礎!
四、“小草”到“大樹”所受挫折
以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走近人物內心。這一部分內容,學生只有真正理解夏洛蒂的內心的期待,他們才能真正理解詩人羅伯特騷塞的回信對她的打擊的程度是非常深的`。
在學生對文章內容分布有了了解之后,師質疑引導:一個人的成功,背后總要經歷很多挫折與磨難,三姐妹從文學界的“小草”變成“大樹”,她們經歷了那些挫折與磨難?邊讀課文邊化出相應的句子,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對于騷塞的回信這部分內容,首先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騷塞這封信的真正含義。理解信中騷塞所說話時的那種傲慢與訓誡。在理解的基礎之上,指導學生讀出信中的那種傲慢而又冷冰冰的口吻。
最后,在學生能夠有感情的讀出這段文字之后,我再創(chuàng)設情境:夏洛蒂滿懷信心的將信寄了出去,沒有想到卻收到這樣一封回信。此時,夏洛蒂的內心會想些什么呢?她會怎樣對待這封信呢?讓學生就此問題暢談,在此基礎上學習下文,引導學生抓住文中描寫夏洛蒂姐妹做法的詞語、句子,體會她們三姐妹的堅定的決心。
《姥姥的剪紙》這篇課文采用第一人稱,敘寫了姥姥心靈手巧,剪紙技藝精湛,圍繞“喜鵲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紙展開了“我”和姥姥之間動情有趣的故事,表現了“我”對姥姥的深切懷念之情。
教學過程中,我緊緊抓住“姥姥的剪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姥姥心靈手巧、勤勞善良”這條線索,帶領學生走進姥姥與作者的內心情感世界.通過引導學生理解“熟能生巧,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從中感悟姥姥的話是經驗
之談,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勤練不止!姥姥為什么如此熟練,下面的“總剪”二字透露端倪,因為老是不斷地剪,豈能不熟練?手都有準頭了,因為總剪,再熟練不過了,日久天長,剪起來就心中有數,從哪兒開始,到哪兒結束,要注意什么,剪起來才能得心應手,豈不是有了準頭了。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學生很容易明白。
在教學過程中,我覺得學生的說話練習還需老師進一步引導,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像姥姥剪紙那樣,因為不斷地練習,反復地實踐,達到了熟能生巧、出神入化的地步,從而進一步體會姥姥的話中寓意!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13
現在還清楚地記得,初為人師的那陣兒,我覺得講語文很有意思,而批改作文卻是令人頭痛的事。學生的習作語言淡而無味、顛三倒四,讀起來別別扭扭,讀完了不知所云。偶爾發(fā)現一些可圈可點的精彩句段,也被先前的一片蕪雜淹沒,叫人頓失情趣。面對一摞摞如山般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學生作文,卻得硬著頭皮看下去,機械地寫著幾乎雷同的評語,真是苦不堪言。
一次,我一如平常邊漫不經心地批改作文。邊同一位老教師發(fā)著批作文的牢騷。在我嘮嘮叨叨之后,他卻淡淡一笑說:“換一個角度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標準……把我們的眼光放低些,設身處境地想想孩子們的閱歷和程度,說不定他們比我們當年還強呢?”我一時語塞,無言以對。愣了一陣,心慢慢靜了下來,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繼續(xù)往下批閱,突然,一個有趣的開頭吸引了我:“星期天,大伯讓我去果園幫他給樹褪皮!蔽抑恢罉湫枰Wo,哪有破壞樹的'?我禁不住急切地看下去,原來給老柿樹、老楝樹褪皮后,它們會重新煥發(fā)青春,再結出累累碩果。沒想到從學生作文中還能增長見識,真有意思!
突然間,我有了批作文的興趣,竟慢慢走進學生所描繪的世界……細細閱讀竟發(fā)現好多獨特思維和視角。比如蘋果里有五角星,楊樹上結滿了毛毛蟲……我不再用應付和挑剔的眼光對待學生的作文,而興致勃勃地去欣賞,果然有了一種全新的感覺。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14
今天聽寫第二單元的詞語,結果不理想,可能是十一放假剛回來上學,孩子們的心還沒有收回來,學習的狀態(tài)不好。聽寫全對的沒幾個,但是,楊玉林表現卻出乎我的意料,居然得了100分,可能大家對她還有印象,楊玉林是今年的插班生。原來在柳林的一所普通的私立小學讀書,在做自我介紹時普通話還不標準,話不多,有些內向。她的語文成績在班里并不算優(yōu)秀。
下午放學前,我在班里狠狠的表揚了他,和以前一樣,楊玉林抿嘴靦腆笑,楊玉林的靦腆遺傳與他的爸爸。新轉來的當天,楊玉林的的爸爸對我說了很多,他很忙,每天都要上班,很晚下班。我了解了楊玉林在家的學習情況。原來,每個晚上,爸爸媽媽差不多都要10點以后回來,年邁的奶奶做飯,和讀五年級的姐姐一起做作業(yè),也就是說,楊玉林的家庭教育就是零。
當我說起家庭教育的不可缺少性的時候,爸爸很無奈,說自己小學畢業(yè),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讀書不好也沒有辦法啊。從他的話語里,我看出孩子的`爸爸很心急,但卻一直擱著。我說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僅僅關于知識的掌握,而是一個大寫的“人”的書寫過程中的缺憾,包括自尊心、自信心等各個方面,我很少在學校里面看到松大聲說話,大聲歡笑的。我建議為孩子營造一個學習的氛圍,環(huán)境很重要。像松這樣的狀態(tài),需要找一個負責的人(姐姐自己也是小孩,當然擔當不起這個責任)來交流他每天的學習心得,負責人的人不需要學識淵博,可以這樣的形式,“今天學了什么,也教教我吧,讀給我聽聽吧……”所以,也可以爸媽輪流負責。
從當時楊玉林爸爸的表情來看,我就知道他一定會是一個很負責人的好家長。從今天松的表現來看,果然如此!
但我還是不能放松,家長和孩子很多時候是一起成長的,包括老師也是一起成長。所以,提醒學生,提醒家長,更需提醒自己。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15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了更好的落實這一指導思想,根據中年級學生特點我設計了一堂以自主合作為模式的課堂教學。分別以學生熟悉而喜愛的水果,蘋果,香蕉等命名各小組的名稱,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整個課堂安排了游戲,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等輔助教學,應該完全符合新課程的要求,應該是一堂完美而生動的課。
當到小組討論時,我信步走到學生中間,一幅讓我深思的場面呈現在我的面前,只見蘋果組的組員在為誰先回答哪個問題而爭吵的面紅耳赤,當我走到他們身邊的時候,他們驟然停止。另一個組:香蕉組。一位女生見到了我,如同見到了裁判,立刻舉手后便說:“老師,他說錯了,應該上這樣的。”而那位同學則搶白道:“我沒錯!”為了不引起大的波動,我回到講臺。當我環(huán)視四周,在教室的角落處,梨組中有一名同學正呆呆地坐著。他好象對大家的討論并不感興趣。短短的討論時間到了。幾位同學進行了回答,很快通過了問題。一節(jié)課很快結束了。但不知為什么我卻沒有感覺到輕松,梨組那個呆呆的眼神和那兩張爭執(zhí)的面孔我始終不能忘記。它使我在思考:什么樣的合作才是成功的合作學習,什么樣的問題才是學生值得討論而同時又能吸引學生參與的問題呢?
〈〈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它要求教師在授課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等各方面都要有助于學習方式的形成。無論教師的每一步都應遵循:“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則。合作學習也不例外。首先合作學習是有組織、有分工的。尤其針對低年級學生組內學習。必須讓每個學生知道自己的任務。例如:組長、記錄人等。從而達到每個人都能參與并發(fā)表意見。另外,當學生之間發(fā)生爭議時,教師要給學生方法,組織意見一致的同學進行題,即有必要討論再討論。這樣學生才會有興趣,樂于參與。討論。并與其他意見進行爭辯。切不可放之不管。 其次,教師要求學生討論的問題必須是大家希望解決的問此外,教師還要把握當出現新知識時,需要新能力時再進行討論。新課程理念取而代之了消然引退的沿用了幾十年的教學大綱,這一變革有如春風拂面,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生機,讓我們體會到了新的活力。然而我們教育者應看到并關注那些教育中最本質的東西,挖掘其內涵。這是某一節(jié)課,某一周所不可能完成的目標。我們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不是不要接受學習,更不是浮于研究學習的表面合作學習也應該因課而定,因人而異,不能為了迎合課改,不分析實際隨便套用,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而是靠老師的不斷引導,讓學生不斷體驗,終究領悟,努力接受新知識的過程。
在教學中,我圍繞三個疑問鉆研教材,讀通文本。
第一個疑問來源于平時學生作業(yè)練習中存在的一些現象:教師在交給學生書寫生字的筆順,但發(fā)現很多學生在書寫的時候非常隨意,不會規(guī)范地書寫。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觀察他人書寫的好習慣,進一步鞏固生字筆順筆劃的過程。我改變方式:要求學生之間互報聽寫,這樣,大多數同學樂于當“小老師”,樂于“審察”他們的書寫過程,比老師一人報,學生在本上書寫,更有直觀的檢測效果,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認真觀察、認真書寫每個字的良好習慣。我感受:在教學實踐中要從發(fā)現的實際問題入手,找到適宜的相對解決的辦法才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另外,低段教學中,小孩子認知能力有限,即使很多基礎知識已掌握,但是很多題目不能很快明白題意。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一直很重視引導學生在積累詞句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白如何運用知識的能力。
在解決我的第二個疑問時,我的`教學設計也別有用心。比如:把什么比作忠實的(向導)除了忠實的(向導),還可以說成忠實的( ),暗在引導學生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進行靈活地進行詞語搭配。在擴寬學生知識面的同時,真正讓他們在生活實際中得以運用,我進一步引導:在生活中,誰是你的忠實朋友?我忠實的朋友是誰?……或者說誰是我忠實的朋友?(打開學生思維空間進行口語訓練,暗在引導學生懂得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表達)。除了大家講得人之外,學習或生活中還有什么物是你忠實的朋友?為什么?(指引學生用生動具體的語言表達,暗在讓學生對比喻、擬人修辭手法有了初步的運用意識。)為了讓學生能直觀地認識作業(yè)中的一些題型,我在板書設計上借用強調了詞語搭配、量詞的運用強化生字、近反義詞的發(fā)現等等一些隱形的符號,引導學生從點點滴滴積累與運用相結合。讓所學的重難點知識在積累運用、激發(fā)學生背誦情感的基礎上得以鞏固。
在解決第三個疑問時,我發(fā)現:要突破一個課時的重難點,光知道學生的學情是遠遠不夠的,不同班的學生學情不一樣,要找到最佳突破重難點的方法必須需要老師“磨”的過程。而且在“磨”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越多越有利!這樣,才有利于找尋突破難點的最佳方法。本篇課文我在不同班級一共執(zhí)教了三次,在第二次執(zhí)教的時候,我感覺到:怎么越上問題越多?最后,我逐步從問題入手,逐步完善教案。值得記錄的是:在解決文中溝渠里的雪究竟哪邊化得快,哪邊化得慢呢?我在備課中發(fā)現:整個單元,有個訓練題型:就是認識運用幾種標點符號。我豁然開朗,在引導學生孰背第五小節(jié)的內容時,以“?”的方式出現,激發(fā)學生大膽質疑。學生很快就能從文本中讀懂作者在這一節(jié)沒有給出肯定的答案。這樣,讓學生在直觀的畫簡圖中,既激發(fā)了學生解決問題求知熱情,又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難點。原來,文本文字中,作者也有隱藏最佳教學設計的時候!需要我們教者去發(fā)現,一旦追尋到將回味無窮!
《去年的樹》是人教版語文實驗教材第7冊的課文。文章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樹聽,將要飛回南方時,鳥兒答應了樹的請求──還要回來唱歌給它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飛回來找它的朋友時,樹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訪,最后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諾言還在,于是,它心里充滿了憂傷和惆悵,面對著由朋友的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這篇童話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故事的情節(jié),推動故事的發(fā)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對話。課文所說明的道理也在這四次對話以及后來鳥兒的表現中逐步顯現出來。告訴我們做人要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
麻老師上本課時,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自主發(fā)展”的教學思想,深化“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這一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自讀感悟、角色對話、演讀體驗、拓展想象等過程,感悟文本中所蘊涵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從而實現學生心靈與文本之間真誠的對話。新課標提出“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就我的理解,有的課文偏重于工具性,有的偏重于人文性。因此,我覺得語文老師要把握好側重點。而《去年的樹》則是側重于人文性的課文。因此,為了體現這一點,祝老師運用了動畫《去年的樹》,目的是讓學生深深體會誠信,友情。
在課堂中麻老師試圖把學生帶入文本,帶入作者的心靈。因此,麻老師把指導學生朗讀作為重點,讓學生帶著憂傷,帶著對大樹的同情深深的去體會,去感悟。雖然方法有了,但是渲染氣氛還不夠濃烈,課堂基本達到了自己想要的那種境界,但還不是最佳。
“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痹谧詈3個自然段的學習中,祝老師提出問題: 小鳥深情地注視著油燈的火苗,然后為火苗唱起了去年的那支歌。那是什么歌,你能知道嗎?有的學生說:“大樹啊,大樹,我們是好朋友。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我們之間的友誼天長地久!庇械膶W生唱:“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單過,一聲朋友你會懂。還有傷還有痛,還要走還有我!薄瑢W們暢所欲言,有的說,有的唱,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
從孩子們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學習的欲望和對友誼的向往,但是回味這節(jié)課,我感覺到教師語言的魅力的重要性,如果教師能加強語言的藝術性,那課堂會更加精彩。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給學生的就是一種享受,作為一名教師都要為之努力。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相關文章:
小學的語文教學隨筆11-29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01-20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隨筆07-28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隨筆07-28
語文小學教育教學隨筆10-22
優(yōu)秀教學隨筆小學語文10-21
關于小學語文的教學隨筆10-21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學隨筆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