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歷史教學的隨筆 推薦度:
- 初二歷史教學隨筆 推薦度:
- 歷史初二教育隨筆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歷史的隨筆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了解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想要找更多優(yōu)秀經(jīng)典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歷史的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歷史的隨筆1
在夏王朝,從夏禹立夏到夏桀亡夏,在商王朝,從商湯立商到商紂亡商,歷史像是一面巨大的鏡子,照出了驚人的相似。從無到有的過程極其相似,從有到無的過程,也是極其相似,或者時代的進程是在發(fā)展中輪回著,也是在輪回中發(fā)展著。
夏王朝存世近五百年,歷經(jīng)十四世十七王,曾經(jīng)有過“九州大地”的輝煌壯闊,有過“一言九鼎”的霸氣凝重,有過“釣臺之享”的炫耀張揚。夏王朝在不斷的發(fā)展壯大中,悄然完成了從“公天下”到“家天下”的格局的轉(zhuǎn)變。經(jīng)歷過“太康失敗”“后羿代夏”的屈辱和動蕩的歲月,也經(jīng)歷過“少康中興”的鞏固和發(fā)展的階段,乃至最后的腳步停留在了,夏桀的暴戾亡國。試想一下吧,當年的“涂山大會”上,夏禹的威儀是何等的壯觀,一統(tǒng)天下的夏王朝寶座前,曾經(jīng)臣服著幾多仰視的人群。以德服人,更是以治服人,但這個“治”一定是德治和律治,而非暴治。但也不得不承認,武力始終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統(tǒng)治手段。會嵇山防風氏被誅,那就是夏禹用武力行駛王權(quán)的真正的開始,殺一儆百,天子的威力從此開始遍及四海。
最終,夏王朝敗在了殘暴的夏桀手里,也是沒落的夏王朝絆倒了任性的夏桀吧。不可否認,偶然中總有必然存在著,必然中也有偶然存在著,不可違背的,始終是歷史的發(fā)展潮流——物極必反,盛極必衰。一個舊的王朝在走向沒落,總也同時在孕育著一個新的王朝的崛起。
助湯滅夏的伊尹和仲虺都曾經(jīng)是夏人,狹隘地來看,或者他們都是夏的背叛者,但同時他們更是商的開創(chuàng)者。不知怎么一下子聯(lián)想到了吳三桂的反清復明,忽然之間有了一點深刻的意識,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是勢不可擋的,能夠尊重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的人,才是識時務的人,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
商朝的開國之君是成湯,他同樣是用仁義之舉贏得了民心。從“湯禱桑林”的故事和“網(wǎng)開一面”的典故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成湯的勇敢和仁慈。另外,在《湯誓》中我們也可以領(lǐng)略到幾分成湯的智慧與謀略。得人心者得天下,在當時,成湯的寬厚與夏桀的殘暴形成了極為鮮明的比照,殘暴的桀讓夏王朝的大門徐徐關(guān)閉著,而寬厚的湯則輕輕開啟著一個新的王朝——商。
商王朝存世近六百年,經(jīng)歷了伐昆吾滅夏的動亂時期,經(jīng)歷過數(shù)次遷都的顛簸流離,到了盤庚遷殷后的武丁時期,商王朝的統(tǒng)治才算是達到了極盛時期。祖甲的急于求成的改革,大大消耗了商王朝的元氣,武乙的不作為,帝乙的征伐,商紂的暴政,都加速了商王朝的滅亡。窮奢極侈的“酒池肉林”就如同是為埋葬商王朝而挖掘的墳墓,自以為是的商紂王最終成了商王朝的終結(jié)者。和他一樣遺臭萬年的還有一個叫做妲己的女人。
有人說過,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總有一個好女人,而一個失敗的男人身邊也總有一兩個壞女人。
紅顏禍水是男人潑給女人的臟水嗎?似乎難有一個公正的答案吧。但是夏桀有妹喜,商紂有妲己,是人所共知的。歷史的真正主宰者永遠是以男人為主流的,但也有人說男人是靠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女人則是靠征服男人來征服世界的。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公正,但有時候又不得不說,公道自在人心,清者自清,明者自明。
夏王朝和商王朝就這樣濃墨重彩的留在了中華民族王朝更迭的史冊上,兩個王朝存世即千余年,那是中國歷史與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穿越時光的隧道,輕輕觸摸著這一段滄桑的歲月,思索著時代的興衰更替,不禁讓人思緒起伏,感慨萬千。
在歷史的長河中向來如此,舊的去了,新的就會再來。大浪淘沙,總會帶走些什么,也總會留下些什么。
歷史的隨筆2
最近,我在看一本書,書中有許多從未聽說過的成語,比如說:二桃殺三士、一龍一豬、三畔三淋、下車泣罪……四本書中,有一百多個成語我沒聽說過,還有二百多個我不理解,這本書給我長了不少知識。
比如“一暴十寒”,原來我還以為是一天炎熱,十天寒冷。看了著本書后我才明白,一暴時寒原來是比喻學習或工作沒有恒心,使而勤奮,時而懈怠。這個成語還有一個故事呢:孟子經(jīng)常去各國游歷,拜見各國軍王,借以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一次,孟子來到齊國。當時在位的齊宣王昏庸無能,經(jīng)常被一些奸臣利用。故此,許多忠義之士對國家的前途命運深感憂慮。聞知孟子來到了齊國,這些人大受鼓舞?墒,過了很長時間,也不見孟子前去勸諫齊王。這些人非常生氣地找到孟子,責備他不為齊國盡力。孟子聽后認真地回答說:“天下雖有一些很不容易生長的東西,但如果‘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他們就不會生存。同樣道理,我平時規(guī)勸齊王大的.機會少,而宮中的奸佞小人卻一天到晚地圍著他轉(zhuǎn),這樣我又怎么能讓他真正明智起來呢?”從這個故事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學習如果不堅持,那就會一事無成,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獲得。
以前我不太喜歡成語故事,覺得它枯燥、乏味,但現(xiàn)在覺得,成語故事中會有很多戰(zhàn)國時期的人物出現(xiàn),可以讓我們長一些歷史知識。從這本書中,我了解了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鄒國人,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大禹是我國上古時代夏后氏的部落領(lǐng)袖,在舜作部落聯(lián)盟領(lǐng)袖的時候,他曾奉舜的命令治理洪水十三年。從這些歷史知識中,我真正喜歡上了成語故事。在看書的過程中,我還可以從典故中知道許多做人、做事應該怎樣的道理,看清自己身上的缺點,并改正它們。
歷史的隨筆3
科布倫次的圣母大教堂距中央廣場不遠,與其他教堂一樣,都是哥特式建筑的風格。坦率地說,初到歐洲時,第一次見到哥特式風格的教堂,覺得非常經(jīng)典、非常神奇。后來出國次數(shù)多了,發(fā)現(xiàn)這種哥特式風格的教堂在歐洲非常普遍,只是規(guī)模大小不同而已,正如中國的寺廟一樣,一山一寺,一村一廟,見多就不怪了,所以今天到了科布倫次的圣母大教堂,也沒有興趣進去看一下。只是想起今年七月初在越南胡志明市時,有人對著規(guī)模不大的胡志明圣母大教堂,大發(fā)感嘆,如精美絕倫啊,如超級經(jīng)典啊,云云,不禁啞然失笑了。
不過,科布倫茨這座古羅馬式的圣母大教堂與其他教堂的不同之處則是將哥特式唱詩區(qū)和巴洛克式半圓形穹頂塔樓很自然地結(jié)合在一起,而又不失和諧的哥特式教堂。這種巴洛克建筑風格因為剛剛上午在波恩胡同見過,所以便一眼認出。
真正讓我感興趣的是圣母大教堂前面的`一塊黑色石碑,這塊黑色石碑看上去非常普通,上面僅刻著兩行字,上一行是:打到倫敦去,下一行是:已閱,然而正是這二行字,卻讓這塊黑色石碑凝固了一個幽默的歷史故事,我們可以通過這塊石碑重溫那段歷史,那個故事。
十九世紀初,法俄戰(zhàn)爭爆發(fā),奧地利與俄羅斯聯(lián)手,共同對付法國的拿破侖。當時,俄奧聯(lián)軍在科布倫茨駐軍,劍鋒直指法國,尤為是俄羅斯軍隊,士氣高漲,斗志昂揚,年輕的俄羅斯軍官在圣母大教堂前面立起一塊黑色石碑,血氣方剛地寫上:打到倫敦去。后來,拿破侖軍隊反擊俄奧聯(lián)軍,取得法俄戰(zhàn)爭的勝利,并乘勝追擊俄奧聯(lián)軍,追至科布倫茨時,拿破侖軍隊也在此駐軍,當拿破侖看到石碑上俄羅斯軍官題的字時,笑了一下,并在俄羅斯軍官的題字下面,拿破侖大筆一揮,寫上:已閱。以此嘲笑俄奧聯(lián)軍。
一砄石碑,一段歷史,二行題字,一個故事,漫步萊茵河畔,輕輕一彎腰,我拾起了這個傳說。
歷史的隨筆4
我們回頭看去發(fā)現(xiàn)歷史早已是面目全非,唯一可以看到的便是那些蒙上灰的歷史意義。歷史終有一天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一消云散,但并不代表沒有存在過,它永遠存在于我們的心中,存在于每一個經(jīng)歷過的人心中……歷史如滄桑的老人一般,一步一步比一步更堅定,但永遠往前走!
后退看一下歷史,往前展望一下未來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歷史,不是說能忘記就能忘記的。拿中國的例子來打個比方,雖然說中國的例子固然有些屈辱,但并不代表我們能忘記那些歷史。我們不能忘記,必須要銘記,這樣我們才能不會忘記先輩為現(xiàn)在所付出的一切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并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先輩們揮灑出他們的熱血,一步一步用鮮血鑄成的一個堡壘!所以這歷史我們不能忘記!
隨著歲月的`流逝,總會有人質(zhì)疑這歷史的真實性,或者質(zhì)疑為什么我們要記住過去的東西呢?其實不然,記住,歷史是每個人必須都要做的,沒有為什么這曾經(jīng)是中國的歷史,只有我們記住歷史才能不會再犯第二次錯誤,不要忘記歷史,回頭看看歷史吧!
同學們前面或許有更多的期待,但是后面的歷史我們誰都不能忘記!
歷史的隨筆5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后人對諸葛亮的贊詩,諸葛亮以其不可測度的智慧、鞠躬盡瘁的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意志,雖大志未酬,依然成就一個千古傳頌的人物。
的確,在中國古代許多杰出的歷史人物中,諸葛亮是最為聲名煊赫的。他是一個超越了他生活的時代,歷代不衰、千古傳頌的人物。他是一個突破了階級界限,從帝王將相到市井平民,從文人雅士到白丁俗漢,眾口界碑,婦孺皆知,受到普遍稱贊、歌頌的人物;他是一個超越了地域限制,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范圍內(nèi)廣為傳頌的人物。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整個三國的歷史是與諸葛亮息息相關(guān)的,三國之局系因漢末之亂而來。
東漢末年,群雄并起,諸侯割據(jù)。孫堅、孫策占據(jù)江東,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赤壁之役,曹操揮軍南下,用意在于消滅割據(jù),一統(tǒng)天下。而曹操的這個企圖,卻被諸葛亮給瓦解了,曹操兵敗,無力統(tǒng)一,江東仍然保有其割據(jù)版圖,諸葛亮和劉備方能借勢構(gòu)成鼎足三分的格局。
最值得回味的是這個格局早在諸葛亮高臥隆中,尚未出仕前已擬就。諸葛亮精熟時勢,洞燭機先,其智不可測,而且這個大戰(zhàn)略純粹是要人在毫無憑借、毫無實力中,創(chuàng)造一種形勢來。也就是說,是現(xiàn)實條件最差的劉備,諸葛亮一方主導了整個格局的發(fā)展。這種大智慧豈是小說刻意妝點渲染的“借東風”之類的小機巧所能及?
更何況那種“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修養(yǎng)所給予后人的不只是斷理之精、料事之明,更呈現(xiàn)了一種人格典型,予人無限之向往與敬慕。
綜觀諸葛亮的一生,亦不能不在向往之中,含有份惋之意,正如杜甫所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三國鼎立的歷史格局,是諸葛亮自己構(gòu)畫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則系盡力完成他對劉備的.責任,以致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個情景構(gòu)成了一種悲壯的美感,是孔子所謂“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類型。最終北伐未能成功,星殞五丈原。
諸葛亮“死則死矣”,然而,他的忠貞、濟世、敬業(yè)、至公、廉潔、謙虛等品格,無不成為后人學習的榜樣。他對國家、對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等身處世格言,又不知影響了多少人。他的政治、軍事才能,有不知被多少政治家、軍事家所學習和借鑒……
歷史的隨筆6
“初中生——他們畢竟只是‘初中生’,不是大學生,更不是研究生!”所以,立足于“初中生”的基本學情,從他們當前的認知水平,思維習慣出發(fā),才能探索出最合適、最恰當有效的教學方式。經(jīng)過一學期的實踐摸索與反思總結(jié),有以下幾點問題值得思考:
第一、歷史作業(yè)的完成質(zhì)量與考試的成績似乎不成正比,以至于給學生這樣一個直觀印象:作業(yè)寫與不寫,與成績的好壞沒有直接關(guān)系!
第二、“歷史發(fā)展脈絡梳理——細節(jié)知識點總結(jié)類比——綜合提問”這套的復習方法對于初中生完全不適用!對初中生而言,最科學的復習法就是一課一課的劃重點法復習
有部分同學長時間不寫作業(yè),但考試依舊高分;可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平時非常認真,可成績卻不理想。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在數(shù)學、物理等學科較為普遍,因為理科思維與個人智商的高低是捆綁式的。但對于歷史——這樣一門以開卷形式考察的學科,學科態(tài)度與成績不成正比似乎就難以讓人理解了。
其實文科也有其特殊的思維,不可否認,這與個人的“悟性”高低有關(guān)——語文、英語有相應的“語感”,歷史同樣也有“歷史思維”,有些學生歷史思維能力較強,再加上開卷考試的特殊性,他們只需上課聽講就能做到應對試題游刃有余。但有些同學則不然,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與最終成績不成正比,而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就在于課堂效率,歸根結(jié)底取決于老師教學的藝術(shù)!
老師教學的藝術(shù),對初三的學生而言,最關(guān)鍵的就在于問題誘導方式的科學性。通過對數(shù)次考試學生答題情況的分析,發(fā)現(xiàn)大部分態(tài)度認真成績卻不理想的學生的主要失分點就是——答非所問。問題的呈現(xiàn)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尤其是材料分析題,把書本中的知識點與材料中的話緊密聯(lián)系在了一起,學生不僅要掌握書本知識,更要會讀懂材料,特別是要讀懂問題的意思,把材料中的問題與書本上的'考點正確銜接才行。而如何培養(yǎng)學生這種能力?關(guān)鍵就在于教師的問題誘導方式。
對于“初中生”,過多的展示“學術(shù)魅力”會適得其反,因為學生對于知識要點的把握能力欠缺,老師講的哪里該記哪里不該記,學生沒有辨別力,必須明確的告知才行。而在初三時間相當緊迫的時候,課堂上講授的內(nèi)容尤其要精煉,書上沒有的、考試不考的一律不能講,提都不能提!
歷史的隨筆7
今日閑暇無事,隨手翻看北京大學王竹溪教授的著作《熱力學》。對以前沒太在意的熱力學第二定律中的熵的概念,靈光突現(xiàn),有了新的感悟。大意是一個相對孤立的系統(tǒng)的熵值只增不減,因此熵應該叫熵增,細思極恐。當然,是在系統(tǒng)發(fā)生不可逆的過程時熵才只增不減,如果過程可逆,熵值有可能減小。但綜觀世界,大到宇宙的演變法則,小到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甚至更小的個人的身心歷程,互逆的過程何其之難,幾乎不可能。
具體概念和公式大家也不用過多探究,只需要知道熵增是表示一個系統(tǒng)混亂度高低的指標即可。一個系統(tǒng)混亂度越高,我們就稱這個系統(tǒng)的熵增值越大。
關(guān)于宇宙的形成,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大爆炸理論,由最初的一個點極度膨脹爆炸而來。那么最初的這點的熵值是很小的,即有序度很高,隨著熵增的加大,有序度越來越小,混亂度越來越大,直至最終爆炸。也就是說熵增到一定的數(shù)值就意味著消亡、崩潰或者是新生。大家都知道星球也是有生命周期的,誕生——壯大——滅亡。從有規(guī)則的球體到爆炸后的星云,這就是從有序到無序的.一種不可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熵增的數(shù)值是一個從小到大的過程。當然星云要重新形成星球必須要有超強外力促成,這種外力讓星云顆粒凝結(jié)聚集,經(jīng)過漫長時間重新形成新的星體。再次重復演示熵增變大的過程,周而復始。也許有人會說這難道不是一種可逆的過程嗎?從星球到星云,再從星云到星球。在超強外力的作用下看似促成了一種循環(huán),好像是一種可逆的過程。但是此星球還是彼星球嗎?這已經(jīng)是兩個系統(tǒng)了。所以,同一個系統(tǒng)中熵增的過程是不可逆的。
由熵增的概念也讓我聯(lián)想到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變化進程。一個社會階段可以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tǒng),該階段確立之初熵值很小,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熵增數(shù)值是逐漸變大的。社會生活由單一變的多元。國民的狀況由貧窮變得富有,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zhì)量由低變高,思想意識由簡單變得復雜,棲居環(huán)境由恬靜變得聒噪,社會風氣由清純變得污濁。這些都是熵增變大的結(jié)果……隨后社會混亂度越來越大,到各層面無法收拾的階段時,最終的結(jié)果只能是改朝換代。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朝代更迭原因的物理解說。
人類社會由一種無序狀態(tài)的系統(tǒng)演變?yōu)榱硪环N新的有序狀態(tài)的社會系統(tǒng),也是需要超強外力的作用來促成的,這種超強外力是隨著歷史風云人物的出現(xiàn)而誕生的,他終結(jié)了一個時代,開啟了一個新的進程。他的豐功偉績就是這段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史,他使得人文社會重塑一種熵值很小的社會體系,隨后的歷史將再次演繹熵增變大的過程,周而復始。這也是毛偉人思索的社會發(fā)展的周期率,并為跳出這種周期而作了大量的社會實踐,努力延緩熵增的速度,雖然有人認為這是注定要失敗的無奈抗爭,但人定勝天的宏大氣魄及其憂國憂民之舉令人崇敬。風云人物退出歷史舞臺之時也就是熵增急劇變大的開始。
人是社會的細胞,如果把熵增的概念應用到人的思想及道德層面會是一種什么現(xiàn)象?
同樣的,一個社會的初始階段,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準之熵增數(shù)值是很小的,展現(xiàn)出的社會風貌也是令人欣喜的。統(tǒng)一度很高,全民講奉獻,不思回報,為社會的發(fā)展傾注了很高的熱情,很少關(guān)注自我。人生的價值觀就是以國家貢獻度來衡量,因此使得社會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奠定了堅實的發(fā)展基礎。之后熵增數(shù)值開始急劇增大。隨后我們看到人們開始追求自由化,要求解除思想禁錮,以人為本,以追求個人價值最大化作為行為準則。按理說,這些都不過分,但不要忘記了人是社會性動物,以自我為中心的發(fā)展模式,必然導致社會離散性的加劇,隨著熵增數(shù)值的快速加大,最終威脅到的是人類思想的共識——道德尊嚴。試想一下,一個人出生后如果沒有道德層面的教育,行事完全憑人性自發(fā)的本能,不加任何約束管制,人人皆如此,社會將是一種什么狀態(tài)?不堪想象!道德熵增的急劇加大把人的劣根抖摟得一覽無余,這也預示著未來道德水平的演進方向。道德崩潰后的重塑才是唯一的期待,不要幻想逆回到從前。
綜上所述,熵增是表述一個系統(tǒng)混亂度的指標,無論是浩淼的宇宙還是豐富的人文世界,或是更小的人的身心狀態(tài),都在朝著熵增加大的方向行進,直至重生。
歷史的隨筆8
聽!這雄壯而動聽的《滿江紅》是多么深沉。他便是離我們已有兩千年的,從小母親就在其身上刻著"精忠報國"的,家喻戶曉的民族大英雄——岳飛。
他出身于農(nóng)家,是抗金戰(zhàn)火中的一名出色將領(lǐng)。他懷著刻在骨子里的"精忠報國"帶著他的岳家軍與金軍對抗。他的部隊軍機嚴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在抗金戰(zhàn)場上威名遠揚,讓不可一世的金軍膽顫心驚,聞風喪膽。居然在金軍中流傳這著"憾山易,憾岳家軍難"一類的話。這是多么了不起!屈指一數(shù)歷史上也就區(qū)區(qū)幾人可以做到。
他滿懷著高昂的.斗志要去收復北方迎回原北宋皇帝以及太上皇,但不料成為當今皇帝——趙構(gòu)的眼中釘,肉中刺。雖然他是我們心中的民族英雄,有著極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超群的指揮才能,但在政治上太缺乏經(jīng)驗,一心只為救回先皇,不為當今皇上考慮。他沒有想過如果他真救回了先帝和太上皇那么宋朝將會有三個皇帝那趙構(gòu)是什么?這才導致趙構(gòu)對岳飛的擔心,在趙構(gòu)的指示下秦檜夫婦將岳飛陷害以某犯罪處決。一代天驕便如此去世。
或許幾千年前,岳飛應該支持趙構(gòu),而不是一味的要去救回先皇,這樣趙構(gòu)也不會質(zhì)他于死地,他也可以繼續(xù)報效國家,這樣既實現(xiàn)了他精忠報國的宏愿也可以保全自己。
岳飛是我們的民族英雄,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應學習他精忠報國的精神,在戰(zhàn)場上可以臨危不震,靈活運用的卓越指揮才能和他的文學造詣以及他正直,簡樸,愛國愛民愛兵的良好精神和品質(zhì)。
歷史的隨筆9
桑田沃土,但盤古卻要一直頂力著天,紙張上打印著許多的成語,馬氏趕緊趴在地上取水!大家也去讀一讀吧!
我覺得姜太公是一個很有智謀的人,風雨霞霓。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是。姜太公用自己的智謀!我還認為馬氏是一個嫌貧愛富的人,幫助周武王攻滅了商朝,宇宙變得美麗極了。
這好比倒在地上的水,山河湖海,終于拿起大刀,踩著地,他身體的各個部分化成了世間萬物。馬氏得知姜太公無比富裕時,劈開了黑暗。
隋唐五代又十國:“你已離我而去。盤古沉睡在黑暗的宇宙里,有風,讓姜太公和她恢復夫妻關(guān)系,所以叫“上下五千年”,但是卻很感人,花草樹木,他揮舞大斧,周文王尋得姜太公,而現(xiàn)在,南朝北朝是對頭。
當盤古死后,只流傳了一些神話和傳說,所以一直頂立在天地之間,讓宇宙也得到了光明,找到了姜太公,宇宙只是一團氣,很多精彩還在等著我呢、有沃土……從此,將宇宙打扮美麗了,讓馬氏收回讀
《讀歷史學成語》有感在10月份。很久以前,漆黑一片,而是巧妙的將水倒在地上,并封他為相,讓馬氏說不出話來,有樹有花。盤古在這樣的情況下,這篇文章名叫,只留下了姜太公一個人,春秋戰(zhàn)國亂悠悠。后來,我還會再讀《讀歷史學成語下冊》,宇宙的黑暗消失了,盤古死了。這篇課文的大概意思是這樣的,讓馬氏將水收回壺中,書里夾這一張非常精美的書簽,已經(jīng)一萬八千年了,但這些卻沒有文字記載,有四千多年的歷史。
“秦漢三國晉統(tǒng)一、有雨!边@句頗有韻味的語句將我吸引住了……翻開書的第一頁,就像一個雞蛋,我迫不急待地拆開了從網(wǎng)上訂的《讀歷史學成語上冊》,毫不猶豫的離開了他。當姜太公很窮時,但只能收到一些泥漿,這明顯是“嫌貧愛富”的表現(xiàn),上面有著三數(shù)列字,她自己頭也不回的走掉了,并立下了汗馬功勞。雖然這個神話不知是真是假:《覆水難收》,他身體的各個部分化成了各種東西--日月星辰!他并沒有大聲罵吼自己的.“原”妻子,宋元明清帝王休,難以再收回來了:姜太公的妻子馬氏嫌他太窮了,砍破了黑暗:樂觀地對待生活的每一天,她馬上“厚著臉皮”地“粘”著姜太公。于是姜太公對她說!我的名言是:《開天辟地》:“唐堯虞舜夏商周,姜太公成為了宰相:從古代到現(xiàn)在,想要和他恢復夫妻關(guān)系,后面是對這些成語的解釋。姜太公將一壺水倒在地上!!如果有機會,有河有湖有海。讀一讀這樣的書籍,你會發(fā)覺自己天天過得都很充實,有太陽和月亮,就不能再合在一起了,但是倒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來了!
歷史的隨筆10
今天是我“上任”的好日子。一開始我認識會很順利,可想的和真實的根本是天差地別。
臨近早操的時候,四組的`組長把作業(yè)全都交了給我,并把沒有交作業(yè)的人的名字一次報給我,我快速地把名字記在“作業(yè)登記本”上,然后把作業(yè)本整齊地放在講臺桌上。原本,我心里想,原來,當語文課代表還是比較容易的。
中午,我準備把作業(yè)交起來的同學叫到茅老師面前?墒悄菐讉同學實在是太不聽我的話了,我叫這個,這個就說等會兒,等會兒,我叫那個,那個說馬上來,馬上來。我叫來叫去,聽得有些不耐煩了。后來,我從原來的語文課代表叫人中得到了教訓。我耐心地叫那幾個同學,終于把那幾個同學叫到了茅老師面前。
那幾個同學在茅老師耐心的看護下,終于做好了昨天應該做好的作業(yè),并在我這里的“作業(yè)登記本”上劃去了自己的名字。
下午第二節(jié)課,茅老師讓我把昨天的流動作業(yè)本格式寫做的人記在值日班長本上并扣一分。我不太熟練,看本子用了不少時間,后來,終于被我七手八腳地記了下來,幾位熱心腸的同學還幫我把流動作文本發(fā)給了每一個同學。我在這里誠心地向你們說:“謝謝你們”。
“上任”的第一天過去了,但我只想說:“雖然今天我不是很習慣,做得七手八腳,做得可能并不是很好,但我向茅老師和同學們承諾,我一定會做得讓你們都滿意的。
歷史的隨筆11
凡夫俗子,諸如我之類,對歷史名人都不曾深入了解,也不懂他們的世界。我們對他們也僅止于教科書上的簡介常識,不做學術(shù)研究,知之甚少。本周跟隨張先生讀歷史名人曾國藩,感觸頗多。
知道張先生,是因為粗粗略過他的另一本著作《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沒有純歷史教科書的死板,小說式的寫法,引人入勝,讓人不知不覺就讀了下去,即了解了歷史知識,又慢慢了解了那些歷史長河中的名人也是有血有肉,復雜又立體的。
小時候,我們看電影,總會問:“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好像人只介定在好與壞兩面。長大了,漸漸明白人不只是好與壞之分,人性是復雜的。好人也有“壞”的一面,壞人也有“好”的時候。就如同曾國藩,他是中國近代史上政治家,理學家,文學家,兼具拘執(zhí)與圓通,笨拙與精明的真實的人格魅力。我們?nèi)绾慰创粋人,必須將他置身于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以一種“理解之同情”的態(tài)度,重面歷史文化,剝離被包裹的真實靈魂。曾國藩的一生,謹奉傳統(tǒng)文化的教義,以天下為己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嚴于律己,勤儉治家,為家族后輩留下可貴的精神財富。
動蕩不安的晚清,以及他年輕時鋒芒畢露的個性,讓他的政治生涯頗多坎坷,屢次遭遇人生劫難,卻沒能消磨其意志。反而“自省”讓自己圓融的融入這個朝代,“大柔非柔,至剛無剛”。凡成就大事者,皆能屈能伸,把磨難當作人生必渡的劫。
看到曾國藩與左宗棠一生的糾結(jié),我唏噓不已。既生瑜,何生亮?歷史證明,圣賢終歸是圣賢,豪杰只能是豪杰。再好的關(guān)系真的要保持距離嗎?滾滾紅塵,茫茫人海能遇見已是緣分,而彼此相知相惜更是多少年修來的緣分。如何續(xù)寫這段緣怕是需要彼此共同的努力。剛剛你推心置腹的和他告知心事。他卻轉(zhuǎn)身把你的心語告之于你的對手,并與他稱兄道弟。在你遭遇人生的低谷之時,不僅沒有關(guān)懷鼓勵,反而落井下石。人非圣賢,孰能心無芥蒂?再怎么欣賞你的才華,情誼也只能到此為止的吧。說什么防火防盜防閨密,兄弟一樣得防啊。
人生低谷,考驗你的朋友圈。有多少人真心待你?希望你早日振作,重振河山!有多少人就此別過,不再往來。又有多少人惺惺作態(tài),虛情假意。人生低谷,是上天給你一次擦亮眼睛,讓心靈不蒙塵垢的機會。跨越過去,你就是人生的贏家。正如金錢對你的考驗,一個人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決定一個人的人生高度,很有哲理的一句話。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萬萬不能。如何獲得金錢?考驗你的智商,也考驗你的情商。不管你富甲一方,還是安于清貧,在金錢面前,心靈的寧靜是唯一考驗你快樂與踏實與否的標準。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在什么樣的圈子就有什么樣的眼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看人看他身邊的朋友就知道他為人如何,此話不無道理。
頗讓我感興趣的還有文中描寫曾國藩對風水的看法。風水學在很多人看來是迷信,但是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中,風水卻一直在人們心里或明或暗的占據(jù)著的地位。隨著它越來越多的`被自然科學推理證明,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自然界中那些表面看起來玄而又玄的東西,是否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信它亦不全信,亦可把生活打點的有條有理。就像曾國藩所言:人生有可為之事,也有不可為之事?蔀橹,當盡力為之,此為盡性,不可為之事,當盡心從之,此謂盡命。
這個世界太多的誘惑,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也太復雜。終不過是在名與利中周旋。吃虧是福,不無道理。滿心歡喜地入世,灰頭土臉的出世,有什么關(guān)系呢?當你理不清這一切的時候,讀書吧!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zhàn)歸來再讀書!被這其中的意境深深震撼,也被他的淡定折服。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愉悅的笑了,你可解這笑的滋味?
讀歷史使人明智,人性的光輝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人性的邪惡也在歷史的長河中泛出惡臭。做什么樣的人,在我們自己。我們讀書,也就是借鑒他人的經(jīng)驗,讓自己變得更好一點,不是嗎?
歷史的隨筆12
當前,在歷史課上教師少講甚至不講,這種情況并不是孤立的。不少教學理論的專家都在說要以學生為主,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為主,所以教師不能夠在課上多講,講多了就會使學生被動。由此有的學校領(lǐng)導也就規(guī)定了這種以時間為量化標準的限制,越線即判為不當。
這類的觀點、規(guī)定等,在我看來,都是似是而非的。那種對教師講授時間的限制,更是給教師帶上的新“緊箍咒”,上面甭管刷著什么新理念、新改革的顏色,都可能會毀了歷史教學。我個人的看法是:在歷史課上,教師不但要講,要講好,而且不能少講。
為什么要這么說?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來看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講授的必要。
從教學理論上來講,教學中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是教師、學生、教材三者在教學中的地位以及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問題。教學活動是由教師、學生、教材三位一體而構(gòu)成的,缺少或弱化任何一者,都將對教學造成不利影響。如果從教授的角度上講,教師是教授的主體,學生是教授的客體,教材是聯(lián)接主體與客體的媒體;如果從學習的角度上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材是學習的客體,而教師是聯(lián)接主體與客體的媒體。而如果從教與學統(tǒng)一的角度上講,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者,教材則是使主導者與主體者得以溝通,使教學活動得以開展的中介。正是教師向?qū)W生傳授教材,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教材,才造成了教學的發(fā)生,促成了教學的發(fā)展。所以,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是非常重要的。
從學習方式上來講,大致可分為兩種主要的形態(tài):接受學習和發(fā)現(xiàn)學習。所謂接受學習,是指學習內(nèi)容以現(xiàn)成信息的形式出現(xiàn),學生可以直接獲。凰^發(fā)現(xiàn)學習,是指學習內(nèi)容不是以現(xiàn)成信息的形式出現(xiàn),學生要經(jīng)過一個發(fā)現(xiàn)的過程,自己找到答案或結(jié)論,F(xiàn)在很提倡發(fā)現(xiàn)學習(又多被稱為探究性學習或研究性學習)的方式,有些人也產(chǎn)生了誤解,以為接受學習是不好的,發(fā)現(xiàn)學習是最好,所以教師不能講多了。其實,簡單地劃分這兩種學習方式的好與壞是不對的。因為,在接受學習方式中,又可以分為被動的接受學習和主動的接受學習(或曰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兩種形式,前者表現(xiàn)為學習者的被動接受、死記硬背、機械練習,后者表現(xiàn)為學習者有學習的心向并且學習內(nèi)容是有意義的,因而主動地進行接受。而發(fā)現(xiàn)學習也有兩種形式,即獨立性發(fā)現(xiàn)學習和指導性發(fā)現(xiàn)學習,前者是指學生自己去進行發(fā)現(xiàn),后者是指在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指導下進行發(fā)現(xiàn)。在常態(tài)的學校教學中,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和指導性發(fā)現(xiàn)學習應該是主要的,尤其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而這兩種方式,都離不開教師的講授。
從歷史課的性質(zhì)上來講,歷史課的學習與中學里其他一些課程有所不同,既不是像語文、數(shù)學等課那樣以應用為主,也不像音樂、體育等課那樣以操演為主,歷史課是一種典型的.知識性課程。因此,課堂教學是中學歷史教學的常規(guī)形態(tài),教師的課堂講授歷史知識是完成歷史課任務的主要方式。
從歷史知識的傳遞方式上來講,由于歷史知識所反映的內(nèi)容是過去的人類活動,不可能通過實驗加以重演,很多也不能進行直接的觀察,大多是以間接的方式進行傳遞的。人們獲得歷史知識的途徑,主要是聽(聽他人講述歷史)、讀(閱讀有關(guān)歷史的書刊)、看(考察歷史的遺跡)等,而學生獲得歷史知識的途徑,也不外如此,其中,聽課又是獲取歷史知識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如果歷史教師放棄講授歷史,就可能阻斷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
從歷史教學中教師的作用上來講,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尤其重要。歷史課的思想性、導向性、科學性、教育性等,是要在歷史教師充分發(fā)揮作用的前提下才有保證的。無論是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學法指導,還是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育,都與歷史教師的指導有最直接的關(guān)系,也都離不開歷史教師的正面講授。
以上所述,是想說明歷史教師課堂講授的必然性,這些還都一些道理,如果我們在實際中去問問學生,他們喜歡什么樣的歷史教師,愿意上什么樣的歷史課,回答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老師講得好肯定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我曾問過好幾位頗有成就的歷史學家,他們當初為什么選擇了研究歷史,回答是在中學時代遇到了好的歷史老師,歷史課講得非常棒,所以被吸引到這個專業(yè)上了。學生心目中敬佩和愛戴的歷史教師,就是這樣的。
所以,歷史教師應該理直氣壯地講授歷史,講好歷史課。
教師在課堂上講授歷史,不一定就是“滿堂灌”、“一言堂”,學生也不一定就是被動地接受,這關(guān)鍵在于教師是怎么進行講授。如果教師的講授內(nèi)容是具體的,教師的講解分析是深刻的,教師的教學語言是簡明形象、生動幽默的,就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發(fā)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如果教師的講授適應于學生的興趣、情緒、情感、愿望等心理需求,能夠使學生受到啟迪,產(chǎn)生共鳴,就一定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呼應,出現(xiàn)師生之間真正的互動:心靈上的交流。如果教師的講授與其他的教學方法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就能夠推動各種教學活動的展開,促進學生對教學的參與。
課堂講授是學校歷史教學的主要方式,是歷史教師的重要教學基本功,是上好歷史課的根本保證。只要我們的教師能夠正確認識講授的作用,潛心研究講授的藝術(shù),不斷提高講授的水平,相信一定會成為優(yōu)秀的歷史教師。
歷史的隨筆13
曾經(jīng)的自己,只知道明天很好,明天很精彩,可是卻忽略了:今天是昨日的明天。
沒有領(lǐng)悟到時間的飛逝,沒有體會到今日的珍貴,更沒有料想到世事的多變。每天拖著疲倦的身體虛無的度過,坐在電腦前漫無邊際的.搜索,當自己躺下時,又覺得那么的空虛。
不知道自己何時竟然變成了這樣,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將會怎樣,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堅持自己的理想。看著自己的理想之路變得越來越朦朧,心中不時有些許的遺憾,不時閃過放棄的念頭,可是,我就這么一輩子,難道連自己的理想也要放棄嗎?我不甘心。我會堅持的。
今天雖是昨天的明天,但昨天的此時,自己卻對這個未知的今天無比憧憬。當今天從自己的身邊溜走時,才發(fā)現(xiàn),憧憬很少變?yōu)楝F(xiàn)實,相反,憧憬只會浪費掉自己寶貴的時光,只會讓自己更加空虛。
所以,我不會再坐在一邊看天空,我要付出行動,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歷史的隨筆14
我迷戀斷磚殘瓦,像迷戀那些撲塑迷離的歷史。我相信這座城市里面有許多無聲的歷史等待著人們?nèi)グl(fā)掘,譬如靈光寺、圍龍屋、土樓、人境廬……那些曾經(jīng)存在于歷史而又消失了人影的舊宅使我相信,那些故事、那些人、那些歷史仍然在她曾經(jīng)的地方漂浮著,打開緊鎖的門窗,那些舊宅里的人聲、氣息、思想甚至形象,仍可以感覺到屋內(nèi)的靈魂像博物館里的雕塑,等待著我們向著她們飛奔而來。
——題記
下午三點多的太陽很毒辣,穿過梅州特有的幽深小巷,飛車到城西小學的時候卻覓見了太陽底下的熱鬧景象:在梁伯聰紀念館面前兩大隊網(wǎng)球少年正在熱火朝天地練習球技。高大的新建筑和茂盛的樹木,時時傳來震耳欲聾的建房子的聲音,每一處細微的聲響都顯示著這塊土地蓬勃的生命力。老師指著迎面的那座朱紅宇樓,說那就是梅州最古老的文物建筑,一千三百多年前(齊朝)的大覺寺!
我朝這古建筑走去,像是走向一個朝代的歷史,急迫又滿懷崇敬。一座有著朱紅門樓的寺廟。我可以想象得到當時建這座廟宇的時候,那個時代正處于動亂的分割天下的時代,人們或者有些流離失所又或者在家中也會整天燒香拜佛地祈禱天下太平。大覺寺的成立正好為人們提供了一處可以將自身性命與幸福和國家聯(lián)系起來的地方,當時香火正盛,無論貧窮富貴、尊貴或低微的人們都可以到那里祈福。那時天下的人都有一種信仰,他們可以不相信君主但他們一定會相信有神靈,會相信只要有神的地方一定是最太平的地方。你可以想象在一個小縣城的城西郊,有一處民生來往如流,朝代改變?nèi)缌鞫慊鹨廊慌d盛的寺廟可以給老百姓一種怎樣的精神寄托。
而今天,迷信的破除,許多的有關(guān)于迷信的`標志也正在鏟除。改變一個人的思想是可以,但用改變歷史的痕跡來表面改變?nèi)藗兏畹俟痰拿孕拍蔷褪强蓯u。
距離才是美,就像我們遙望歷史,看到那些精美的紀念品總會把一個朝代想象得很完美。而眼前,剝落的朱紅墻壁,破爛無人修護的梁柱,一大塊一大灘隨便涂上涂鴉的墻壁。梁上的守護神不見影蹤,在陋隙飛揚著柔軟的蜘蛛絲。廟堂內(nèi)全部神像與當年的神物已不知道流落何方,只有蜘蛛網(wǎng)和學校里那些爛課桌成為這曾經(jīng)是萬人神往不敢隨便踏進一步的圣地的主人。正門的大門隨便地用一把鎖頭鎖著,左面的墻壁有一個破爛的宣傳櫥窗在那里老氣橫秋地張貼著幾長快要風干了的不知哪一時期的剪報。轉(zhuǎn)到正堂背后的二堂,抬頭可以看到深嚴的廟宇輪廓,而前探,大門上亂釘著的牌子令人感到氣憤“請講普通話”、“不準隨便吐痰”、“此處不準隨便放自行車”……一語道出了,人們對這座歷史建筑的心態(tài)。門依然是鎖著,沒有人去參觀,也跟沒有人去想著要把它當作文物那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前幾年,為了得到更寬廣的地方建寬大的教學樓,有人建議把這一座在風雨飄搖中堅持了一千多年的建筑文物給拆除了改建樓房。一個學校,一個教育孩子認識歷、探索歷史、改造歷史的地方,卻自己本身要銷毀自身的歷史。只應了那一句話:“只緣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走訪了當年的曾井。歷史是:在明清時代,當?shù)匕l(fā)生瘟疫和天災,人們連最根本需要的生活用水也給天災斷了源頭。有一富貴人家,曾老爺命人在自家門打了一口深井,將清冽的井水向遭受災難的老百姓開放,救活了當?shù)睾芏嗳。人們(yōu)榱思o念曾老爺,在水井旁也建了一座廟來紀念他。
從大覺寺到曾井,只經(jīng)過一條古老的街。老街兩旁還保持著明清時代的建筑。古老的房屋里面住著新時代的人們。斑斑古跡的檐前梁下掛著許多具有獨家特色的飾物,有些房子已經(jīng)更該為老字號的商店,門楣前招搖著標志性的招牌廣告。腳下的路,水泥修補過的青石板,有著石頭雕琢的痕跡,凹凸不平。小巷深深深深,一不小心的一步腳下踏著的就是不知道那一個朝代的青石板,身邊路過的不知是哪一個時代的樓房。換老師的一句話,我們走進了歷史的隧道,余秋雨到此也必將一嘆。這些街景絕對可以做張藝謀影片中的背景!
【歷史的隨筆】相關(guān)文章:
歷史著作隨筆-隨筆作文02-27
傾聽歷史的聲音的隨筆散文06-19
傾聽歷史的聲音隨筆散文06-18
修路的歷史散文隨筆06-27
歷史初二教育隨筆10-22
初三歷史教學隨筆10-22
初二的歷史教學隨筆10-22
初三歷史教學的隨筆03-30
珊瑚:記錄地質(zhì)歷史的時鐘隨筆07-02
歷史課散文隨筆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