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霸王別姬本是虛假報道民間傳說
在《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這樣4個與霸王別姬有關的場景:四面楚歌、霸王別姬、項羽突圍、烏江自刎。
這些史料表面上看起來跟我們所熟知的霸王別姬的故事并沒有什么分別。但是,有一個細節(jié),卻被司馬遷成功地隱藏了,同時也被后人們視而不見達2000多年之久。
項羽棄軍而逃
在場景一和場景二中,項羽身在楚軍垓下大營,雖說“兵少”,但也只是相對漢軍的重兵而言!妒酚洝じ咦姹炯o》中說垓下之戰(zhàn)時”項羽之卒可十萬”,雖然經(jīng)過此前與漢軍的拼死搏殺會有所損失,但到被圍時為止,漢軍還沒有對楚軍構成殲滅性打擊,因此守衛(wèi)在垓下大營的楚軍至少還有數(shù)萬,否則漢軍也不用唱什么楚歌了,直接大軍一擁而上滅了項羽即可。而且后來知道項羽率800騎出逃后,漢軍只派了5000騎去追,若不是垓下大營中還有大量楚軍,劉邦是不會如此不把項羽放在心上,讓幾十萬大軍在營中睡大覺的。
然而,到了場景三和場景四,項羽“直夜?jié)铣觥睍r,身邊卻只帶了“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那么,其他在垓下大營的幾萬楚軍到哪里去了呢?只有一個解釋──他們被項羽拋棄了。就在司馬遷濃墨重彩、繪聲繪色地描繪項羽和他那幾百親信如何在漢軍重圍之中殺入殺出,“漢軍皆披靡……人馬俱驚”的時候,對于這幾萬楚軍被統(tǒng)帥遺棄后的遭遇,卻耐人尋味地緘口不語,只在《史記·高祖本紀》中說整場垓下戰(zhàn)役中,漢軍“斬首八萬”?紤]到楚軍一共也就是10萬人,可以說基本上全軍覆沒,除了個別僥幸逃走和數(shù)千至萬余人被俘之外,其他都血灑疆場了。通常情況下,如果沒有極高的戰(zhàn)斗意志,在主帥棄軍而逃、被數(shù)倍乃至數(shù)十倍于己的優(yōu)勢敵人圍攻的情況下,敗軍一方是很少有如此之高的死亡比例的。
項羽自刎謝罪
與英勇的楚軍官兵成鮮明對照的,則是表現(xiàn)得如此怯懦的項羽。要知道,在垓下大營中的項羽還遠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他手下還有數(shù)萬精銳之師,江東還有廣闊的天地,漢軍的圍困看起來也不太嚴密(否則不會直到天亮才發(fā)現(xiàn)項羽突圍),他是完全可以率軍突圍,再謀求卷土重來的。曾經(jīng)一度英勇無敵的項羽為什么在垓下表現(xiàn)如此不堪,史料中沒有明確記載。但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測,項羽一生縱橫疆場、所向無敵,雖然楚軍在其他戰(zhàn)場上吃了許多敗仗,但項羽自己統(tǒng)帥的部隊還從未大敗過,因此他也從來沒有過經(jīng)受挫敗的經(jīng)驗。然而,在垓下他平生第一次兵敗被圍,這對他肯定會帶來極大的精神壓力。再加上四面楚歌和與虞姬離別的刺激,當眾“大驚”和“泣”的項羽很可能已經(jīng)陷入精神崩潰的境地(否則作為一軍主帥,他是絕不應該當眾有這樣的行為的),一曲《垓下歌》充分反映出了他絕望的內(nèi)心世界。一向偏愛感情用事的西楚霸王,終于完全喪失了理智和勇氣,做出了棄軍而逃的決定。而項羽最終“不肯過江東”的決定,反映出項羽開始為自己的卑劣行為感到悔恨,他所說的無顏以對江東父老的話,其實很可能就是針對自己棄軍而逃的這一行徑而言。分析到這里,霸王別姬的真相已經(jīng)很清楚了,簡而言之,就是一場項羽在戰(zhàn)事不力的壓力下、在漢軍心理攻勢面前,精神崩潰,棄軍而逃,最終自刎謝罪的丑劇。
司馬遷抬高項羽貶低劉邦
然而,在太史公司馬遷的生花妙筆之下,通過突出局部(別姬、突圍、自刎)、無視整體(棄軍而逃的性質(zhì)、剩余楚軍的命運)的方式,竟把一場丑劇裝裱成了一曲壯麗的英雄史詩,以無韻之離騷為載體,深深銘刻進了中華文化之中。當然,司馬遷這樣寫是有他個人原因的。史學界許多人認為司馬遷因為受到漢武帝的冤屈,而在史記中特意抬高項羽、貶低劉邦,霸王別姬的這一幕可能也就是因此而產(chǎn)生的。然而,太史公的一介個人恩怨,卻造就了這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虛假報道,懦夫成了英雄,真正的英雄卻被遺忘,那八萬拋頭顱灑熱血的楚軍將士地下有知,情何以堪!
【霸王別姬本是虛假報道民間傳說】相關文章:
民間傳說作文10-10
民間傳說的故事08-09
民間傳說故事03-11
霸王別姬作文01-10
培訓報道03-13
關于月亮民間傳說03-25
貴妃石民間傳說02-06
天龍甲民間傳說07-04
瘋郎中傳奇的民間傳說07-05
黃金消失之謎民間傳說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