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家長應注意和孩子談話的方式
不同年紀和孩子談話方式不一樣
1.孩子在襁褓之中,家長不時動情地“自說自話”,心中充滿無限憐愛,此時,家長的心態(tài)是對孩子無條件地接納。
2.到了孩子已能滿處亂跑時,大多數(shù)家長又要重新回到自己的職場,由于工作、家庭的雙重壓力,家長便期望孩子能少給自己添些麻煩。在這一階段,有些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的態(tài)度、語氣,會因自己情緒的不同而變化:心情好時與孩子講話較溫和;情緒差時,會因一些小事責備、訓斥孩子;此階段家長與孩子交流時,對孩子的接納程度已不再是百分之百。
3.孩子上幼兒園或者學校,家長更多的是關(guān)心他學習成績的好壞,對他接納的程度也常以成績?yōu)闃藴。家長最愛問孩子:“有沒有聽老師的話?”“考試多少分?”“老師喜不喜歡你?” 孩子的學習成績常是家長態(tài)度的晴雨表。家長與孩子的對話,已然是兩個成年人的對話方式。
家長切忌的談話方式
1、從正面、尊重變成負面、批評:“我們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變成“你的看法很幼稚”。
2、從客觀、具體變成抽象、泛化:“你忘了鎖車門,還把車匙弄丟了”變成“你總是丟三落四”。
3、從立場中立到指責、評價:“我們不同意你的決定”變成“你的做法很不負責任”。
4、從現(xiàn)實到夸大:“這次你給自己帶來了麻煩”變成“你什么事都做不好”。
5、從冷靜、理性到情緒化:“你不要說謊,總得告訴我們真相”變成“你說謊,我們很生氣”。
6、從直接、坦誠到試圖控制對方:“你本來能夠考好的,為什么考差了”變成“你考了這么低的分數(shù),讓我很失望!
如何正確和孩子談話
1、尊重孩子的隱私秘密
盡管他只是個小孩,可他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和不想被人知道的小秘密,家長此時應該做的是不拆穿、不點破、不一直詢問,給予孩子一定的個人空間。但是發(fā)現(xiàn)孩子有什么異常行為,還是要多加注意!
2、學著和孩子商量事情
要想讓孩子成長,家長就不應該凡事替拿主意、做決定,而是應該在遇到事情時,問問孩子的意見,如“你有什么想法嗎?”“你覺得怎么樣?”等等,這樣既可以鍛煉孩子的自主思考能力,還能讓親子間的關(guān)系更加親密。
3、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問題
家長有時的想法與孩子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樣的,家長認為自己可以完全主導孩子的想法,而孩子又不愿意順從,因此就可能會引發(fā)口角間的爭執(zhí)。這時候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家長平等地看待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以巧妙委婉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4、學著尋找與孩子的共同話題
大多數(shù)孩子都認為父母很古板,和他們沒有話題可聊,也就是有代溝,所以不愿意多和父母說話交流。要想改變這種尷尬的現(xiàn)狀,各位父母不妨去體驗下孩子感興趣的東西,這樣雙方就有了共同的愛好,溝通起來才能更加愉快,父母也能更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教育才能更有效。
5、孩子開心時切勿潑他冷水
小孩子很容易滿足,遇到開心的事兒就會家長分享,家長要真心為他感到高興,一起分享他的快樂來源,切勿把自家孩子經(jīng)常和別人家孩子作比較,潑他冷水,讓他自信心受挫。
【家長應注意和孩子談話的方式】相關(guān)文章:
談話時需注意的禮節(jié)03-07
迪拜旅行應注意什么05-15
談話過程中要注意場合03-08
開車時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07-03
吉他彈奏演出時應注意什么04-26
提拔員工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模板07-03
面試過程中應注意哪些事項12-19
哪些運動的方式適合女孩子10-19
高校教務員應具備的素質(zhì)和能力03-07
不良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包括哪些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