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物理 百文網(wǎng)手機站

高中物理知識點整理

時間:2023-02-10 19:14:20 物理 我要投稿

高中物理知識點整理(精選12篇)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zhì)最一般的運動規(guī)律和物質(zhì)基本結(jié)構(gòu)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zhì)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guī)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chǔ)。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物理知識點整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知識點整理(精選12篇)

  高中物理知識點整理 篇1

  一、質(zhì)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xù)相鄰相等時間(T)內(nèi)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guān)內(nèi)容:質(zhì)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豎直上拋運動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

  (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

  (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

  (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質(zhì)點的運動(2)----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1)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5.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通?煽醋魇撬椒较虻膭蛩僦本運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

  (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y)決定與水平拋出速度無關(guān);

  (3)θ與β的關(guān)系為tgβ=2tgα;

  (4)在平拋運動中時間t是解題關(guān)鍵;

  (5)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2)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guān)系:V=ωr

  7.角速度與轉(zhuǎn)速的關(guān)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zhuǎn)速意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弧長(s):米(m);角度():弧度(rad);頻率(f):赫(Hz);周期(T):秒(s);轉(zhuǎn)速(n):r/s;半徑(r):米(m);線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個具體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圓心;

  (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向心力不做功,但動量不斷改變。

  3)萬有引力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zhì)量無關(guān),取決于中心天體的質(zhì)量)}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體半徑(m),M:天體質(zhì)量(kg)}

  4.衛(wèi)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體質(zhì)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衛(wèi)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徑}

  注:

  (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向=F萬;

  (2)應(yīng)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zhì)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衛(wèi)星只能運行于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zhuǎn)周期相同;

  (4)衛(wèi)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一同三反);

  (5)地球衛(wèi)星的最大環(huán)繞速度和最小發(fā)射速度均為7.9km/s。

  三、力(常見的力、力的合成與分解)

  1)常見的力

  1.重力G=mg (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復(fù)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shù)(N/m),x:形變量(m)}

  3.滑動摩擦力F=μFN {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數(shù),F(xiàn)N:正壓力(N)}

  4.靜摩擦力0≤f靜≤fm (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fm為最大靜摩擦力)

  5.萬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6.靜電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7.電場力F=Eq (E:場強N/C,q:電量C,正電荷受的電場力與場強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為B與L的夾角,當L⊥B時:F=BIL,B//L時:F=0)

  9.洛侖茲力f=qVBsinθ (θ為B與V的夾角,當V⊥B時:f=qVB,V//B時:f=0)

  注:

  (1)勁度系數(shù)k由彈簧自身決定;

  (2)摩擦因數(shù)μ與壓力大小及接觸面積大小無關(guān),由接觸面材料特性與表面狀況等決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視為fm≈μFN;

  (4)其它相關(guān)內(nèi)容:靜摩擦力(大小、方向)〔見第一冊P8〕;

  (5)物理量符號及單位B:磁感強度(T),L:有效長度(m),I:電流強度(A),V:帶電粒子速度(m/s),q:帶電粒子(帶電體)電量(C);

  (6)安培力與洛侖茲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則判定。

  2)力的合成與分解

  1.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時: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圍:|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xiàn)y=Fsinβ(β為合力與x軸之間的夾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合力與分力的關(guān)系是等效替代關(guān)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圖法求解,此時要選擇標度,嚴格作圖;

  (4)F1與F2的值一定時,F1與F2的夾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線取正方向,用正負號表示力的方向,化簡為代數(shù)運算。

  四、動力學(運動和力)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物體具有慣性,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決定,與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對方,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區(qū)別,實際應(yīng)用:反沖運動}

  4.共點力的平衡F合=0,推廣 {正交分解法、三力匯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g p=""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

  6.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條件:適用于解決低速運動問題,適用于宏觀物體,不適用于處理高速問題,不適用于微觀粒子〔見第一冊P67〕

  注:平衡狀態(tài)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狀態(tài),或者是勻速轉(zhuǎn)動。

  五、振動和波(機械振動與機械振動的傳播)

  1.簡諧振動F=-kx {F:回復(fù)力,k:比例系數(shù),x:位移,負號表示F的方向與x始終反向}

  2.單擺周期T=2π(l/g)1/2 {l:擺長(m),g:當?shù)刂亓铀俣戎,成立條件:擺角θ<100;l>>r}

  3.受迫振動頻率特點:f=f驅(qū)動力

  4.發(fā)生共振條件:f驅(qū)動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應(yīng)用〔見第一冊P175〕

  5.機械波、橫波、縱波〔見第二冊P2〕

  6.波速v=s/t=λf=λ/T{波傳播過程中,一個周期向前傳播一個波長;波速大小由介質(zhì)本身所決定}

  7.聲波的波速(在空氣中)0℃:332m/s;20℃:344m/s;30℃:349m/s;(聲波是縱波)

  8.波發(fā)生明顯衍射(波繞過障礙物或孔繼續(xù)傳播)條件:障礙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長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條件:兩列波頻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動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應(yīng):由于波源與觀測者間的相互運動,導(dǎo)致波源發(fā)射頻率與接收頻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頻率增大,反之,減小〔見第二冊P21〕}

  注:

  (1)物體的固有頻率與振幅、驅(qū)動力頻率無關(guān),取決于振動系統(tǒng)本身;

  (2)加強區(qū)是波峰與波峰或波谷與波谷相遇處,減弱區(qū)則是波峰與波谷相遇處;

  (3)波只是傳播了振動,介質(zhì)本身不隨波發(fā)生遷移,是傳遞能量的一種方式;

  (4)干涉與衍射是波特有的;

  (5)振動圖象與波動圖象;

  (6)其它相關(guān)內(nèi)容:超聲波及其應(yīng)用〔見第二冊P22〕/振動中的能量轉(zhuǎn)化〔見第一冊P173〕。

  六、沖量與動量(物體的受力與動量的變化)

  1.動量:p=mv {p:動量(kg/s),m:質(zhì)量(kg),v:速度(m/s),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3.沖量:I=Ft {I:沖量(N?s),F(xiàn):恒力(N),t:力的作用時間(s),方向由F決定}

  4.動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動量變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動量守恒定律:p前總=p后總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6.彈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統(tǒng)的動量和動能均守恒}

  7.非彈性碰撞Δp=0;0<ΔEK<ΔEKm {ΔEK:損失的動能,EKm:損失的最大動能}

  8.完全非彈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連在一起成一整體}

  9.物體m1以v1初速度與靜止的物體m2發(fā)生彈性正碰:

  v1′=(m1-m2)v1/(m1+m2) v2′=2m1v1/(m1+m2)

  10.由9得的推論-----等質(zhì)量彈性正碰時二者交換速度(動能守恒、動量守恒)

  11.子彈m水平速度vo射入靜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長木塊M,并嵌入其中一起運動時的機械能損失

  E損=mvo2/2-(M+m)vt2/2=fs相對 {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對子彈相對長木塊的位移}

  七、功和能(功是能量轉(zhuǎn)化的量度)

  1.功:W=Fscosα(定義式){W:功(J),F(xiàn):恒力(N),s:位移(m),α:F、s間的夾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體的質(zhì)量,g=9.8m/s2≈10m/s2,hab:a與b高度差(hab=ha-hb)}

  3.電場力做功:Wab=qUab {q:電量(C),Uab:a與b之間電勢差(V)即Uab=φa-φb}

  4.電功:W=UIt(普適式) {U:電壓(V),I:電流(A),t:通電時間(s)}

  5.功率:P=W/t(定義式) {P:功率[瓦(W)],W:t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時間(s)}

  6.汽車牽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 {P:瞬時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車以恒定功率啟動、以恒定加速度啟動、汽車最大行駛速度(vmax=P額/f)

  8.電功率:P=UI(普適式) {U:電路電壓(V),I:電路電流(A)}

  9.焦耳定律:Q=I2Rt {Q:電熱(J),I:電流強度(A),R:電阻值(Ω),t:通電時間(s)}

  10.純電阻電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動能:Ek=mv2/2 {Ek:動能(J),m:物體質(zhì)量(kg),v:物體瞬時速度(m/s)}

  12.重力勢能:EP=mgh {EP :重力勢能(J),g:重力加速度,h:豎直高度(m)(從零勢能面起)}

  13.電勢能:EA=qφA {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φA:A點的電勢(V)(從零勢能面起)}

  14.動能定理(對物體做正功,物體的動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ΔEK:動能變化ΔEK=(mvt2/2-mvo2/2)}

  15.機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變化(重力做功等于物體重力勢能增量的負值)WG=-ΔEP

  八、分子動理論、能量守恒定律

  1.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6.02×1023/mol;分子直徑數(shù)量級10-10米

  2.油膜法測分子直徑d=V/s {V:單分子油膜的體積(m3),S:油膜表面積(m)2}

  3.分子動理論內(nèi)容:物質(zhì)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大量分子做無規(guī)則的熱運動;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1)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現(xiàn)為斥力< p="">

  (2)r=r0,f引=f斥,F(xiàn)分子力=0,E分子勢能=Emin(最小值)

  (3)r>r0,f引>f斥,F(xiàn)分子力表現(xiàn)為引力

  (4)r>10r0,f引=f斥≈0,F(xiàn)分子力≈0,E分子勢能≈0

  5.熱力學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

  W:外界對物體做的正功(J),Q:物體吸收的熱量(J),ΔU:增加的內(nèi)能(J),涉及到第一類永動機不可造出〔見第二冊P40〕}

  6.熱力學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熱量由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它變化(熱傳導(dǎo)的方向性);

  開氏表述: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并把它全部用來做功,而不引起其它變化(機械能與內(nèi)能轉(zhuǎn)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類永動機不可造出〔見第二冊P44〕}

  7.熱力學第三定律:熱力學零度不可達到{宇宙溫度下限:-273.15攝氏度(熱力學零度)}

  注:

  (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溫度越高越劇烈;

  (2)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

  3)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同時存在,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但斥力減小得比引力快;

  (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小,在r0處F引=F斥且分子勢能最小;

  (5)氣體膨脹,外界對氣體做負功W<0;溫度升高,內(nèi)能增大δu>0;吸收熱量,Q>0

  (6)物體的內(nèi)能是指物體所有的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對于理想氣體分子間作用力為零,分子勢能為零;

  (7)r0為分子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分子間的距離;

  (8)其它相關(guān)內(nèi)容:能的轉(zhuǎn)化和定恒定律〔見第二冊P41〕/能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環(huán)!惨姷诙䞍訮47〕/物體的內(nèi)能、分子的動能、分子勢能〔見第二冊P47〕。

  九、氣體的性質(zhì)

  1.氣體的狀態(tài)參量:

  溫度:宏觀上,物體的冷熱程度;微觀上,物體內(nèi)部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劇烈程度的標志,

  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關(guān)系:T=t+273 {T:熱力學溫度(K),t:攝氏溫度(℃)}

  體積V:氣體分子所能占據(jù)的空間,單位換算:1m3=103L=106mL

  壓強p:單位面積上,大量氣體分子頻繁撞擊器壁而產(chǎn)生持續(xù)、均勻的壓力,標準大氣壓: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氣體分子運動的特點:分子間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間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運動速率很大

  3.理想氣體的狀態(tài)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為熱力學溫度(K)}

  注:

  (1)理想氣體的內(nèi)能與理想氣體的體積無關(guān),與溫度和物質(zhì)的量有關(guān);

  (2)公式3成立條件均為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使用公式時要注意溫度的單位,t為攝氏溫度(℃),而T為熱力學溫度(K)。

  十、電場

  1.兩種電荷、電荷守恒定律、元電荷:(e=1.60×10-19C);帶電體電荷量等于元電荷的整數(shù)倍

  2.庫侖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點電荷間的作用力(N),k:靜電力常量k=9.0×109N?m2/C2,Q1、Q2:兩點電荷的電量(C),r:兩點電荷間的距離(m),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3.電場強度:E=F/q(定義式、計算式){E:電場強度(N/C),是矢量(電場的疊加原理),q:檢驗電荷的電量(C)}

  4.真空點(源)電荷形成的電場E=kQ/r2 {r:源電荷到該位置的距離(m),Q:源電荷的電量}

  5.勻強電場的場強E=UAB/d {UAB:AB兩點間的電壓(V),d:AB兩點在場強方向的距離(m)}

  6.電場力:F=qE {F:電場力(N),q:受到電場力的電荷的電量(C),E:電場強度(N/C)}

  7.電勢與電勢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電場力做功:WAB=qUAB=Eqd{WAB:帶電體由A到B時電場力所做的功(J),q:帶電量(C),UAB:電場中A、B兩點間的電勢差(V)(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guān)),E:勻強電場強度,d:兩點沿場強方向的距離(m)}

  9.電勢能:EA=qφA {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φA:A點的電勢(V)}

  10.電勢能的變化ΔEAB=EB-EA {帶電體在電場中從A位置到B位置時電勢能的差值}

  11.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ΔEAB=-WAB=-qUAB (電勢能的增量等于電場力做功的負值)

  12.電容C=Q/U(定義式,計算式) {C:電容(F),Q:電量(C),U:電壓(兩極板電勢差)(V)}

  13.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εS/4πkd(S:兩極板正對面積,d:兩極板間的垂直距離,ω:介電常數(shù))

  常見電容器〔見第二冊P111〕

  14.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帶電粒子沿垂直電場方向以速度Vo進入勻強電場時的偏轉(zhuǎn)(不考慮重力作用的情況下)

  類平 垂直電場方向:勻速直線運動L=Vot(在帶等量異種電荷的平行極板中:E=U/d)

  拋運動 平行電場方向: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d=at2/2,a=F/m=qE/m

  注:

  (1)兩個完全相同的帶電金屬小球接觸時,電量分配規(guī)律:原帶異種電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帶同種電荷的總量平分;

  (2)電場線從正電荷出發(fā)終止于負電荷,電場線不相交,切線方向為場強方向,電場線密處場強大,順著電場線電勢越來越低,電場線與等勢線垂直;

  (3)常見電場的電場線分布要求熟記〔見圖[第二冊P98];

  (4)電場強度(矢量)與電勢(標量)均由電場本身決定,而電場力與電勢能還與帶電體帶的電量多少和電荷正負有關(guān);

  (5)處于靜電平衡導(dǎo)體是個等勢體,表面是個等勢面,導(dǎo)體外表面附近的電場線垂直于導(dǎo)體表面,導(dǎo)體內(nèi)部合場強為零,導(dǎo)體內(nèi)部沒有凈電荷,凈電荷只分布于導(dǎo)體外表面;

  (6)電容單位換算:1F=106μF=1012PF;

  (7)電子伏(eV)是能量的單位,1eV=1.60×10-19J;

  (8)其它相關(guān)內(nèi)容:靜電屏蔽〔見第二冊P101〕/示波管、示波器及其應(yīng)用〔見第二冊P114〕等勢面〔見第二冊P105〕。

  十一、恒定電流

  1.電流強度:I=q/t{I:電流強度(A),q:在時間t內(nèi)通過導(dǎo)體橫載面的電量(C),t:時間(s)}

  2.歐姆定律:I=U/R {I:導(dǎo)體電流強度(A),U:導(dǎo)體兩端電壓(V),R:導(dǎo)體阻值(Ω)}

  3.電阻、電阻定律:R=L/S{:電阻率(Ω?m),L:導(dǎo)體的長度(m),S:導(dǎo)體橫截面積(m2)}

  4.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內(nèi)+U外

  {I:電路中的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R:外電路電阻(Ω),r:電源內(nèi)阻(Ω)}

  5.電功與電功率:W=UIt,P=UI{W:電功(J),U:電壓(V),I:電流(A),t:時間(s),P:電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電熱(J),I:通過導(dǎo)體的電流(A),R:導(dǎo)體的電阻值(Ω),t:通電時間(s)}

  7.純電阻電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電源總動率、電源輸出功率、電源效率:P總=IE,P出=IU,η=P出/P總{I:電路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U:路端電壓(V),η:電源效率}

  9.電路的串/并聯(lián) 串聯(lián)電路(P、U與R成正比) 并聯(lián)電路(P、I與R成反比)

  電阻關(guān)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電流關(guān)系 I總=I1=I2=I3 I并=I1+I2+I3+

  電壓關(guān)系 U總=U1+U2+U3+ U總=U1=U2=U3

  功率分配 P總=P1+P2+P3+ P總=P1+P2+P3+

  十二、磁場

  1.磁感應(yīng)強度是用來表示磁場的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單位:(T),1T=1N/A?m

  2.安培力F=BIL;(注:L⊥B) {B:磁感應(yīng)強度(T),F:安培力(F),I:電流強度(A),L:導(dǎo)線長度(m)}

  3.洛侖茲力f=qVB(注V⊥B);質(zhì)譜儀〔見第二冊P155〕 {f:洛侖茲力(N),q:帶電粒子電量(C),V:帶電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計(不考慮重力)的情況下,帶電粒子進入磁場的運動情況(掌握兩種):

  (1)帶電粒子沿平行磁場方向進入磁場:不受洛侖茲力的作用,做勻速直線運動V=V0

  (2)帶電粒子沿垂直磁場方向進入磁場:做勻速圓周運動,規(guī)律如下:(a)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r=mV/qB;T=2πm/qB;(b)運動周期與圓周運動的半徑和線速度無關(guān),洛侖茲力對帶電粒子不做功(任何情況下);(c)解題關(guān)鍵:畫軌跡、找圓心、定半徑、圓心角(=二倍弦切角)。

  十三、電磁感應(yīng)

  1.[感應(yīng)電動勢的大小計算公式]

  1)E=nΔ/Δt(普適公式){法拉第電磁感應(yīng)定律,E:感應(yīng)電動勢(V),n:感應(yīng)線圈匝數(shù),Δ/Δt:磁通量的變化率}

  2)E=BLV垂(切割磁感線運動) {L:有效長度(m)}

  3)Em=nBSω(交流發(fā)電機最大的感應(yīng)電動勢) {Em:感應(yīng)電動勢峰值}

  4)E=BL2ω/2(導(dǎo)體一端固定以ω旋轉(zhuǎn)切割) {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BS {:磁通量(Wb),B:勻強磁場的磁感應(yīng)強度(T),S:正對面積(m2)}

  3.感應(yīng)電動勢的正負極可利用感應(yīng)電流方向判定{電源內(nèi)部的電流方向:由負極流向正極}

  *4.自感電動勢E自=nΔ/Δt=LΔI/Δt{L:自感系數(shù)(H)(線圈L有鐵芯比無鐵芯時要大),ΔI:變化電流,?t:所用時間,ΔI/Δt:自感電流變化率(變化的快慢)}

  注:(1)感應(yīng)電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則判定,楞次定律應(yīng)用要點〔見第二冊P173〕;(2)自感電流總是阻礙引起自感電動勢的電流的變化;(3)單位換算:1H=103mH=106μH。(4)其它相關(guān)內(nèi)容:自感〔見第二冊P178〕/日光燈〔見第二冊P180〕。

  十四、交變電流(正弦式交變電流)

  1.電壓瞬時值e=Emsinωt 電流瞬時值i=Imsinωt;(ω=2πf)

  2.電動勢峰值Em=nBSω=2BLv 電流峰值(純電阻電路中)Im=Em/R總

  3.正(余)弦式交變電流有效值:E=Em/(2)1/2;U=Um/(2)1/2 ;I=Im/(2)1/2

  4.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中的電壓與電流及功率關(guān)系

  U1/U2=n1/n2; I1/I2=n2/n2; P入=P出

  5.在遠距離輸電中,采用高壓輸送電能可以減少電能在輸電線上的損失:P損′=(P/U)2R;(P損′: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P:輸送電能的總功率,U:輸送電壓,R:輸電線電阻)〔見第二冊P198〕;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單位:ω:角頻率(rad/s);t:時間(s);n:線圈匝數(shù);B:磁感強度(T);

  S:線圈的面積(m2);U:(輸出)電壓(V);I:電流強度(A);P:功率(W)。

  注:

  (1)交變電流的變化頻率與發(fā)電機中線圈的轉(zhuǎn)動的頻率相同即:ω電=ω線,f電=f線;

  (2)發(fā)電機中,線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感應(yīng)電動勢為零,過中性面電流方向就改變;

  (3)有效值是根據(jù)電流熱效應(yīng)定義的,沒有特別說明的交流數(shù)值都指有效值;

  (4)理想變壓器的匝數(shù)比一定時,輸出電壓由輸入電壓決定,輸入電流由輸出電流決定,輸入功率等于輸出功率,當負載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時輸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決定P入;

  (5)其它相關(guān)內(nèi)容:正弦交流電圖象〔見第二冊P190〕/電阻、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作用〔見第二冊P193〕。

  十五、光的反射和折射(幾何光學)

  1.反射定律α=i {α;反射角,i:入射角}

  2.絕對折射率(光從真空中到介質(zhì))n=c/v=sin /sin {光的色散,可見光中紅光折射率小,n:折射率,c:真空中的光速,v:介質(zhì)中的光速, :入射角, :折射角}

  3.全反射:

  1)光從介質(zhì)中進入真空或空氣中時發(fā)生全反射的臨界角C:sinC=1/n

  2)全反射的條件:光密介質(zhì)射入光疏介質(zhì);入射角等于或大于臨界角

  高中物理知識點整理 篇2

  中性面線圈平面與磁感線垂直的位置,或瞬時感應(yīng)電動勢為零的位置。

  中性面的特點:a.線圈處于中性面位置時,穿過線圈的磁通量Φ最大,但=0;

  產(chǎn)生:矩形線圈在勻強磁場中繞與磁場垂直的軸勻速轉(zhuǎn)動。

  變化規(guī)律e=NBSωsinωt=Emsinωt;i=Imsinωt;(中性面位置開始計時),最大值Em=NBSω

  四值:①瞬時值 ②最大值③有效值電流的熱效應(yīng)規(guī)定的;對于正弦式交流U==0.707Um ④平均值不對稱方波:不對稱的正弦波

  求某段時間內(nèi)通過導(dǎo)線橫截面的電荷量Q=IΔt=εΔt/R=ΔΦ/R

  我國用的交變電流,周期是0.02s,頻率是50Hz,電流方向每秒改變100次。

  表達式:e=e=220sin100πt=311sin100πt=311sin314t

  線圈作用是“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頻,阻高頻”.

  電容的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頻、阻低頻”.

  變壓器兩個基本公式:①

 、赑入=P出,輸入功率由輸出功率決定,

  遠距離輸電:一定要畫出遠距離輸電的示意圖來,

  包括發(fā)電機、兩臺變壓器、輸電線等效電阻和負載電阻。并按照規(guī)范在圖中標出相應(yīng)的物理量符號。一般設(shè)兩個變壓器的初、次級線圈的`匝數(shù)分別為、n1、n1/ n2、n2/,相應(yīng)的電壓、電流、功率也應(yīng)該采用相應(yīng)的符號來表示。

  功率之間的關(guān)系是:P1=P1/,P2=P2/,P1/=Pr=P2。

  電壓之間的關(guān)系是:

  電流之間的關(guān)系是:

  求輸電線上的電流往往是這類問題的突破口。

  輸電線上的功率損失和電壓損失也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分析和計算時都必須用,而不能用。

  特別重要的是要會分析輸電線上的功率損失。

  高中物理知識點整理 篇3

  一、 亞里士多德的兩個錯誤認識(古希臘)

  1. 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物體受到力就會運動,不受力就不運動

  2. 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快慢有質(zhì)量決定:質(zhì)量越大,下落越快

  二、 伽利略(意大利)

  1. 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即慣性----小球斜面實驗

  2. 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快慢與物體質(zhì)量無關(guān),只與高度有關(guān)(從理論上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

  3. 開創(chuàng)了近代物理學的認識和研究物理現(xiàn)象及規(guī)律的方法

  4. 發(fā)現(xiàn)單擺的等時性

  三、 牛頓(英國)

  1.發(fā)現(xiàn)了重力、萬有引力的規(guī)律(沒有得到萬有引力常量的值)

  2.提出了經(jīng)典物理學的基礎(chǔ)-----牛頓運動學三大定律

  3.提出了光的“微粒說”----光是一束粒子流(錯誤的理論)

  4.牛頓環(huán)----光的一種干涉現(xiàn)象

  四、 胡克(德國)

  通過大量的實驗發(fā)現(xiàn)了彈簧彈力的規(guī)律----胡克定律

  五、 開普勒(德國)

  發(fā)現(xiàn)太陽系天體運動三定律

  六、 卡文迪許(英國)

  通過扭秤實驗測量出萬有引力常量G=6.67x10-11N?m2/kg2

  七、 惠更斯(荷蘭)

  1.從理論上成功的解釋了波的反射、折射現(xiàn)象----惠更斯原理

  2.得到了單擺的周期公式

  3.提出了光的“波動說”--—光是波

  八、 富蘭克林(美國)

  通過風箏證實了“天電”與“地電”的統(tǒng)一,并發(fā)明了避雷針;命名了正負電荷

  九、 密立根(美國)

  通過帶電油滴實驗發(fā)現(xiàn)了基本電荷量--—元電荷e=1.60x10-19C

  十、 庫侖(法國)

  發(fā)明了庫侖扭秤,利用扭秤,他根據(jù)實驗得出了電學中的基本定律──庫侖定律。把同樣的結(jié)果推廣到兩個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它標志著電學和磁學研究從定性進人了定量研究;

  十一、 安培(法國)

  1.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規(guī)律

  2.電流周圍磁場的判斷方法—--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

  3.提出了安培分子電流假說—--任何物質(zhì)內(nèi)都存著一種環(huán)形電流即分子電流

  4.得到了安培力的規(guī)律

  十二、 奧斯特(丹麥)

  發(fā)現(xiàn)了電流周圍會產(chǎn)生磁場----電流磁效應(yīng)

  十三、 法拉第(英國)

  1.提出了電場的概念,并且第一個利用電場線和磁感線的形式來描述電場和磁場

  2.提出了電磁感應(yīng)的規(guī)律----法拉第電磁感應(yīng)定律

  十四、 特斯拉(美國)

  1. 交流電的發(fā)明者

  2. 磁感應(yīng)強度的單位以他的名字命名

  十五、 韋伯(德國)

  磁通量單位命名者

  十六、 洛倫茲(荷蘭)

  發(fā)現(xiàn)了運動電荷在磁場的受力規(guī)律----洛倫茲力

  十七、 麥克斯韋(英國)

  1.建立了經(jīng)典電磁場理論

  2.從理論上預(yù)言了電磁波存在—提出光是電磁波理論

  十八、 赫茲(德國)

  1.從實驗上(赫茲的.電火花實驗)驗證了電磁波的存在

  2.最早發(fā)現(xiàn)光電效應(yīng)現(xiàn)象

  相關(guān)鏈接:(1)1895年,俄羅斯物理學家波波夫和意大利青年馬可尼各自獨立發(fā)明了無線電波。馬可尼使他的發(fā)明發(fā)展為完整系統(tǒng),從而成功地實現(xiàn)了商業(yè)應(yīng)用。1897年5月18日馬可尼的橫跨海峽的無線通信取得成功。1901年無線電波越過大西洋…

  (2)1927年英國發(fā)明家貝爾德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電視機

 。3)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誕生。

  十九、 托馬斯〃楊(英國)

  通過雙縫干涉實驗成功的證明了光是波

  二十、 菲涅耳(法國)

  光的衍射現(xiàn)象----泊松亮斑

  二十一、 倫琴(德國)

  發(fā)現(xiàn)倫琴射線(也叫X射線,是一種頻率介于紫外線與γ射線的電磁波

  重 點

  波粒二象性(按時間順序大體排列)

  1. 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的概念并給出了量子常數(shù)即普朗克常量,成功的解釋了黑體輻射規(guī)律,開創(chuàng)了物理學的新紀元----量子物理學

  量子物理學的特點:①微觀;②高速(大于光速一半);③不連續(xù)

  2. 1887年赫茲偶然發(fā)現(xiàn)了光電效應(yīng)現(xiàn)象

  3. 愛因斯坦利用量子物理的觀點提出“光子說”成功的解釋了光電效應(yīng)現(xiàn)象,并給出了愛因斯坦光電效應(yīng)方程,證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注:愛因斯坦的“光子說”與牛頓的“微粒說”在本質(zhì)上是有區(qū)別的,為了研究方便我們統(tǒng)稱為“粒子性”

  4. 丹麥物理學家波爾結(jié)合經(jīng)典物理學和量子物理學提出了波爾原子理論(也叫波爾氫原子理論),但該理論是錯誤的理論它只能解釋氫原子或類氫原子的不連續(xù)發(fā)光現(xiàn)象(也叫軌道量子化現(xiàn)象),不過由于該理論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需要掌握

  5. 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在研究X射線的散射時,發(fā)現(xiàn)康普頓效應(yīng)----證明了光的“粒子性” 康普頓效應(yīng)----X射線照射晶體后部分波長變長的現(xiàn)象

  6. 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提出了物質(zhì)波假說并給出波長公式:λ=h/p

  7. 1927年戴維孫和J〃J湯姆孫的兒子G〃P湯姆孫成功的做出了電子的衍射實驗證明了物質(zhì)波的存在

  8. 量子的不確定性關(guān)系:

  1927年海森堡發(fā)現(xiàn)了量子的“不確定性關(guān)系”:在經(jīng)典力學中,質(zhì)點的運動總存在一個確定的可以預(yù)測的軌跡,因此我們可以同時確定其坐標和動量(或速動)并以此來描述它的運動狀態(tài)。而實物微粒的運動具有波動性,所以它沒有確定的軌跡,也就意味著它不能同時具有準確的坐標和確定的動量,這稱為測不準原理。

  原子物理

  1. 英國物理學家J〃J湯姆孫發(fā)現(xiàn)了電子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觀念,證明了原子具有復(fù)雜結(jié)構(gòu),并

  給出了第一個原子結(jié)構(gòu)模型:棗糕式模型

  2. 英籍物理學家盧瑟福通過α粒子(氦核)散射實驗中的大角度偏轉(zhuǎn)現(xiàn)象推翻了“棗糕式”模型,

  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jié)構(gòu)”模型。

  3. 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fā)現(xiàn)了天然放射性現(xiàn)象,證明了原子核具有復(fù)雜結(jié)構(gòu)

  4. 貝克勒爾的學生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發(fā)現(xiàn)了兩種放射性元素釙和鐳

  5. 英籍物理學家盧瑟福利用α粒子(氦核)轟擊氮原子核,發(fā)現(xiàn)了質(zhì)子,并提出了中子的概念

  6. 盧瑟福的學生查德威克利用α粒子(氦核)轟擊鈹核,發(fā)現(xiàn)了中子

  7. 愛因斯坦提出質(zhì)能方程

  8. 愛因斯坦19世紀30年代提出劃時代的理論---狹義相對論

  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假設(shè):①光速不變原理----無論以任何物體為參考系光的速度都是一樣的。②相對性原理----時間、空間、質(zhì)量都具有相對性

  高中物理知識點整理 篇4

  運動的描述

  1. 物體模型用質(zhì)點,忽略形狀和大小;地球公轉(zhuǎn)當質(zhì)點,地球自轉(zhuǎn)要大小。物體位置的變化,準確描述用位移,運動快慢S比t ,a用Δv與t 比。

  2. 運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簡法,中間時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幾何圖像法,求解運動好方法。自由落體是實例,初速為零a等g.豎直上拋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數(shù),飛行時間上下回,整個過程勻減速。中心時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數(shù);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 T平方。

  3. 速度決定物體動,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減,垂直拐彎莫前沖。

  力

  1. 解力學題堡壘堅,受力分析是關(guān)鍵;分析受力性質(zhì)力,根據(jù)效果來處理。

  2. 分析受力要仔細,定量計算七種力;重力有無看提示,根據(jù)狀態(tài)定彈力;先有彈力后摩擦,相對運動是依據(jù);萬有引力在萬物,電場力存在定無疑; 洛侖茲力安培力,二者實質(zhì)是統(tǒng)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無力要切記。

  3. 同一直線定方向,計算結(jié)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計算結(jié)果給指明;兩力合力小和大,兩個力成q角夾 ,平行四邊形定法;合力大小隨q變 ,只在最大最小間,多力合力合另邊。多力問題狀態(tài)揭,正交分解來解決,三角函數(shù)能化解。

  4. 力學問題方法多,整體隔離和假設(shè);整體只需看外力,求解內(nèi)力隔離做;狀態(tài)相同用整體,否則隔離用得多;即使狀態(tài)不相同,整體牛二也可做;假設(shè)某力有或無,根據(jù)計算來定奪;極限法抓臨界態(tài),程序法按順序做;正交分解選坐標,軸上矢量盡量多。

  牛頓運動定律

  1. F等ma,牛頓二定律,產(chǎn)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合力與a同方向,速度變量定a向,a變小則u可大 ,只要a與u同向。

  2. N、T等力是視重,mg乘積是實重; 超重失重視視重,其中不變是實重;

  加速上升是超重,減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減升定,完全失重視重零。

  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1. 運動軌跡為曲線,向心力存在是條件,曲線運動速度變,方向就是該點切線。

  2. 圓周運動向心力,供需關(guān)系在心里,徑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離。

  3. 萬有引力因質(zhì)量生,存在于世界萬物中,皆因天體質(zhì)量大,萬有引力顯神通。

  衛(wèi)星繞著天體行,快慢運動的.衛(wèi)星,均由距離來決定,距離越近它越快,距離越遠越慢行,同步衛(wèi)星速度定,定點赤道上空行。

  機械能與能量

  1. 確定狀態(tài)找動能,分析過程找力功,正功負功加一起,動能增量與它同。

  2. 明確兩態(tài)機械能,再看過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為零,初態(tài)末態(tài)能量同。

  3. 確定狀態(tài)找量能,再看過程力做功。有功就有能轉(zhuǎn)變,初態(tài)末態(tài)能量同。

  電場

  1. 庫侖定律電荷力,萬有引力引場力,好像是孿生兄弟,kQq與r平方比。

  2. 電荷周圍有電場,F(xiàn)比q定義場強。KQ比r2點電荷,U比d是勻強電場。

  3. 電場強度是矢量,正電荷受力定方向。描繪電場用場線,疏密表示弱和強。

  場能性質(zhì)是電勢,場線方向電勢降。 場力做功是qU ,動能定理不能忘。

  4. 電場中有等勢面,與它垂直畫場線。方向由高指向低,面密線密是特點。

  恒定電流

  1. 電荷定向移動時,電流等于q比 t。自由電荷是內(nèi)因,兩端電壓是條件。

  正荷流向定方向,串電流表來計量。電源外部正流負,從負到正經(jīng)內(nèi)部。

  2. 電阻定律三因素,溫度不變才得出,控制變量來論述,r l比s 等電阻。

  電流做功U I t , 電熱I平方R t 。電功率,W比t,電壓乘電流也是。

  3. 基本電路聯(lián)串并,分壓分流要分明。復(fù)雜電路動腦筋,等效電路是關(guān)鍵。

  4. 閉合電路部分路,外電路和內(nèi)電路,遵循定律屬歐姆。

  路端電壓內(nèi)壓降,和就等電動勢,除于總阻電流是。

  磁場

  1. 磁體周圍有磁場,N極受力定方向;電流周圍有磁場,安培定則定方向。

  2. F比I l是場強,φ等B S 磁通量,磁通密度φ比S,磁場強度之名異。

  3. BIL安培力,相互垂直要注意。

  4. 洛侖茲力安培力,力往左甩別忘記。

  電磁感應(yīng)

  1. 電磁感應(yīng)磁生電,磁通變化是條件。回路閉合有電流,回路斷開是電源。感應(yīng)電動勢大小,磁通變化率知曉。

  2. 楞次定律定方向,阻礙變化是關(guān)鍵。導(dǎo)體切割磁感線,右手定則更方便。

  3. 楞次定律是抽象,真正理解從三方,阻礙磁通增和減,相對運動受反抗,自感電流想阻擋,能量守恒理應(yīng)當。楞次先看原磁場,感生磁場將何向,全看磁通增或減,安培定則知i 向。

  交流電

  1. 勻強磁場有線圈,旋轉(zhuǎn)產(chǎn)生交流電。電流電壓電動勢,變化規(guī)律是弦線。

  中性面計時是正弦,平行面計時是余弦。

  2. NBSω是最大值,有效值用熱量來計算。

  3. 變壓器供交流用,恒定電流不能用。

  理想變壓器,初級U I值,次級U I值,相等是原理。

  電壓之比值,正比匝數(shù)比;電流之比值,反比匝數(shù)比。

  運用變壓比,若求某匝數(shù),化為匝伏比,方便地算出。

  遠距輸電用,升壓降流送,否則耗損大,用戶后降壓。

  氣態(tài)方程

  研究氣體定質(zhì)量,確定狀態(tài)找參量。絕對溫度用大T,體積就是容積量。

  壓強分析封閉物,牛頓定律幫你忙。狀態(tài)參量要找準,PV比T是恒量。

  熱力學定律

  1. 第一定律熱力學,能量守恒好感覺。內(nèi)能變化等多少,熱量做功不能少。

  正負符號要準確,收入支出來理解。對內(nèi)做功和吸熱,內(nèi)能增加皆正值;對外做功和放熱,內(nèi)能減少皆負值。

  2. 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傳遞是不可逆,功轉(zhuǎn)熱和熱轉(zhuǎn)功,具有方向性不逆。

  機械振動

  1. 簡諧振動要牢記,O為起點算位移,回復(fù)力的方向指,始終向平衡位置,大小正比于位移,平衡位置u大極。

  2. O點對稱別忘記,振動強弱是振幅,振動快慢是周期,一周期走4A路,單擺周期l比g,再開方根乘2p,秒擺周期為2秒,擺長約等長1米。到質(zhì)心擺長行,單擺具有等時性。

  3. 振動圖像描方向,從底往頂是向上,從頂往底是下向;振動圖像描位移,頂點底點大位移,正負符號方向指。

  高中物理知識點整理 篇5

  1、基本概念:

  力、合力、分力、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三種常見類型的力、力的三要素、時間、時刻、位移、路程、速度、速率、瞬時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共點力平衡(平衡條件)、線速度、角速度、周期、頻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動量、沖量、動量變化、功、功率、能、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機械能、簡諧運動的位移、回復(fù)力、受迫振動、共振、機械波、振幅、波長、波速

  2、基本規(guī)律: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12個方程);

  三力共點平衡的特點;

  牛頓運動定律(牛頓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

  天體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行星、人造地球衛(wèi)星、萬有引力完全充當向心力、近地極地同步三顆特殊衛(wèi)星、變軌問題);

  動量定理與動能定理(力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沖量與動量變化的關(guān)系功與能量變化的關(guān)系);

  動量守恒定律(四類守恒條件、方程、應(yīng)用過程);

  功能基本關(guān)系(功是能量轉(zhuǎn)化的量度)

  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guān)系(重力、分子力、電場力、引力做功的特點);

  功能原理(非重力做功與物體機械能變化之間的關(guān)系);

  機械能守恒定律(守恒條件、方程、應(yīng)用步驟);

  簡諧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兩個理想化模型一次全振動四個過程五個物理量、簡諧運動的.對稱性、單擺的振動周期公式);簡諧運動的圖像應(yīng)用;

  簡諧波的傳播特點;波長、波速、周期的關(guān)系;簡諧波的圖像應(yīng)用;

  總結(jié):以上就是高考物理重要知識點:力學和電磁學的全部內(nèi)容,請大家認真閱讀,鞏固學過的知識,小編祝愿同學們在努力的復(fù)習后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

  高中物理知識點整理 篇6

  一、初中物理知識回顧

  1、 機械運動:重點學習了勻速直線運動。

  2、 力:包括重力、彈力、摩擦力, 二力平衡條件,同一直線二力合成, 牛頓第一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

  3、 密度

  4、壓強:,包括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氣壓強。

  5、浮力

  6、簡單機械:包括杠桿、滑輪、功、功率。

  7、光 :包括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折射、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8、熱學: 包括溫度、內(nèi)能

  9、電路的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能 、電功

  10、磁場、磁場中的力、感應(yīng)電流

  11、能量和能

  二、高中物理知識概覽

  高中物理的主要內(nèi)容可分為力學、熱學、電學、光學、原子物理五個部分。

  力學主要研究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重點學習牛頓運動定律和機械能。比如說我們要研究游樂場中的“翻滾過山車”是什么原理。再如,我們要研究要用多大速度把一個物體拋出地球去,能成為一顆人造衛(wèi)星?

  熱學 主要研究分子動理論和氣體的熱學性質(zhì)。

  電學 主要研究電場、電路、磁場和電磁感應(yīng)。重點學習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和電磁感應(yīng)定律。初中電學假定電源兩極電壓是不變的;高中電學認為電源兩極電壓是變化的。這說明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內(nèi)容更深更廣,由定性分析變?yōu)槎糠治,學習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同學們要有克服困難的思想準備。

  光學 主要研究光的傳播規(guī)律和光的本性。

  原子物理 主要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的組成與變化。

  三、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主要轉(zhuǎn)變

  (一)概念性轉(zhuǎn)變

  1.從標量到矢量的轉(zhuǎn)變。從標量到矢量的轉(zhuǎn)變會使我們對物理量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境界。初中我們只會代數(shù)運算,僅能從數(shù)值上判斷一個量的變化情況.現(xiàn)在要求用矢量的運算法則,即要用平行四邊形法則進行運算,判斷矢量的變化時也不能只看數(shù)值上的變化,還要看方向是否變化。

  2.速度的概念,初中定義速度為路程和時間的比值,只有大小沒有方向。而高中定義為位移和時間的比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因此,初中學習的速度實際上是平均速率。

  3.從速度到加速度的引入。從位移、時間到速度的建立是很自然的一個過程,我們?nèi)菀捉邮苓@些內(nèi)容。從速度到加速度是對運動描述的第二個階梯,面對這一階梯我們必須經(jīng)歷一個由具體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體的過程。首先遇到的困難在于對加速度意義的理解,開始時我們往往認為加速度就是加出來的速度,這就把加速度和速度的改變量混淆起來。更困難的是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和速度大小、方向以及速度變化量的大小方向之間關(guān)系的梳理,都是很難接受的。

  (二)規(guī)律上的升級。

  概念上的升級必然導(dǎo)致規(guī)律上的升級,規(guī)律上的升級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1.進入高中后,物理規(guī)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增多,理解難度加大,致使有的同學不解其意,遇到問題不知所措。

  2.矢量被引入物理規(guī)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由于它的全新處理方法使很多學生感到陌生,特別是正、負號和方向間的關(guān)系,如牛頓第二定律,動量定理的應(yīng)用,解題時要注意各量的矢量性。

  (三)方法上的升級

  1.從定性到定量。初中物理中的內(nèi)容基本上是對物理現(xiàn)象的定性說明和簡單的定量描述,進入高中后要對物理現(xiàn)象進行模型化抽象和數(shù)學化描述。

  2.從一維運動到二維運動。初中只學習勻速直線運動,而在高中不僅要學習勻變速直線運動,還要學習二維的曲線運動,并在研究物理過程時引入坐標法,把平面上的曲線運動(如平拋運動)分解成兩個方向上的直線運動來處理。3.引入平均值的方法。這個方法對于研究非均勻變化的物理量的規(guī)律是很重要的科學簡化法,如變速運動的快慢、變力做的'功、變力的沖量等。

  從初中到高中,要求我們處理問題時能從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由模仿到思辨。

  四、如何學習高中物理:

  1、認真閱讀教材,在預(yù)習和復(fù)習中學會自學

  很多科學家是自學成才的典范,他們大部分知識是經(jīng)過自學獲得的。自學能力表現(xiàn)在自己會認真閱讀、會獨立思考、會查找資料,自己能解決一些疑難問題。自學能力是一個人能獲得知識、能理解與運用知識的基本保證。同學們上高中要增強自學意識,學會自學,對學好高中各門學科都非常有利。

  在預(yù)習中,對于第一次接觸的概念、規(guī)律要認真分析。

  對于物理概念的學習,有意識地注重三個方向的思考:

  (1)為什么要引入這個概念?有什么用?反映什么問題?

  (2)這個概念是怎么定義的?表達式怎樣寫?

  (3)是矢量,還是標量?方向如何?

  對于物理規(guī)律,也要注重三個方面的學習:

  (1)它是怎么得到的?

  (2)規(guī)律的內(nèi)容是什么?表達式怎樣?

  (3)表達式中各物理量的含義是什么?條件是什么?這樣去學習新概念,新規(guī)律,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的掌握,同時也能改掉死記硬背的習慣,逐步掌握學習物理的正確方法。

  2、認真聽講,獨立思考

  學好物理,上課要認真聽講,要在老師的引導(dǎo)下,積極思考問題,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獨立思考就是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不會提問的學生,不是學習好的學生,但也不能一遇到問題就問,要先經(jīng)過自己獨立思考,若還不能解答,再去問老師。

  3、做好實驗,做好練習

  物理解題規(guī)范主要體現(xiàn)在:思想方法的規(guī)范,解題過程的規(guī)范,物理語言和書寫的規(guī)范。解題規(guī)范化訓(xùn)練要從高一抓起,重點抓好以下幾點。

  (1)畫受力分析圖和運動過程圖,力學中有些習題,如果不畫受力圖,就不知從何處著手,就不能得出正確結(jié)果。畫出受力分析圖,能使我們更好地理解題意,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畫出正確的受力分析圖是解決力學問題的快捷途徑。運動學中畫出運動過程示意圖,其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2)字母 符號的規(guī)范化書寫一些易混的字母從一開始就要求能正確書寫。受力分析圖中,力較多時,如要求用大寫的F加下標來表示彈力,用小寫的f加下標來表示摩擦力;用F與F’來表示一對彈力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力F正交分解時的兩個分力Fx、Fy、初、末速度ν0、νt,等等。

  (3)必要的文字說明 “必要的文字說明”能使解題思路清楚明了,解答有根有據(jù),流暢完美。比如,有的同學在力學問題中,常不指明研究對象,一上來就寫出一些表達式,讓人很難搞清楚這個表達式到底是指哪個物體的;有的則是沒有根據(jù),即沒有原始表達式,一上來就是代入一組數(shù)據(jù),讓人也不清楚這些數(shù)據(jù)為什么這樣用;有的同學的一些表達式中沒有字母的說明,如果不指明這些字母的意義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很顯然這些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4)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 方程式是主要的得分依據(jù),寫出的方程式必須是能反映出所依據(jù)的物理規(guī)律的基本式,不能以變形式、結(jié)果式代替方程式。同時方程式應(yīng)該全部用字母、符號來表示,不能字母、符號和數(shù)據(jù)混合,數(shù)據(jù)式不能代替方程式。演算過程要求比較簡潔,不要求把大量的運算化簡寫到卷面上,計算的具體過程可以在草稿紙上進行。

  4.注意總結(jié)歸納

  物理的題目千變?nèi)f化,但物理的規(guī)律是相對穩(wěn)定的。掌握了物理規(guī)律,就可以以不變應(yīng)萬變。要有意識地對物理試題或練習題進行分類歸納,總結(jié)出該類試題(或問題)的二級或三級規(guī)律或解題方法。比如:勻減速直線運動,要求出若干時間后物體的位移,很多同學在解這類題時總是出錯,因為所給出的時間可能超過了物體從初始狀態(tài)到停止運動(速度減為零)的時間。這類題就可以總結(jié)出一個便捷的通用的解題方法出來,今后凡是遇到此類題目,根本不需要深入考慮,直接運用總結(jié)出來的這類題的通用解法,一氣呵成。

  高中物理知識點整理 篇7

  01質(zhì)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3.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4.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02質(zhì)點的運動:

  1)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5.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tg=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tg=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2)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t=2r/T 2.角速度=/t=2/T=2f

  3.向心加速度a=V2/r=2r=(2/T)2r

  4.向心力F心=mV2/r=m2r=mr(2/T)2=mv=F合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guān)系:V=r

  7.角速度與轉(zhuǎn)速的關(guān)系=2n(此處頻率與轉(zhuǎn)速意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弧長(s):米(m);角度():弧度(rad);頻率(f):赫(Hz);周期(T):秒(s);轉(zhuǎn)速(n):r/s;半徑(r):米(m);線速度(V):m/s;角速度():rad/s;向心加速度:m/s2。

  3)萬有引力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zhì)量無關(guān),取決于中心天體的質(zhì)量)}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體半徑(m),M:天體質(zhì)量(kg)}

  4.衛(wèi)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GM/r3)1/2;T=2(r3/GM)1/2{M:中心天體質(zhì)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衛(wèi)星GMm/(r地+h)2=m4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徑}

  03力:

  1.重力G=mg (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復(fù)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shù)(N/m),x:形變量(m)}

  3.滑動摩擦力F=FN {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摩擦因數(shù),F(xiàn)N:正壓力(N)}

  4.靜摩擦力0f靜fm (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fm為最大靜摩擦力)

  5.萬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6.靜電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7.電場力F=Eq (E:場強N/C,q:電量C,正電荷受的電場力與場強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 (為B與L的夾角,當LB時:F=BIL,B//L時:F=0)

  9.洛侖茲力f=qVBsin (為B與V的夾角,當VB時:f=qVB,V//B時:f=0)

  高中物理知識點整理 篇8

  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1.力的國際單位是牛頓,用N表示;

  2.力的圖示:用一條帶箭頭的有向線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3.力的示意圖:用一個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質(zhì)可分為: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場力、磁場力、核力等等;

  重力:由于地球?qū)ξ矬w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萬有引力而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

  b.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c.測量重力的儀器是彈簧秤;

  d.重心是物體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點,只有具有規(guī)則幾何外形、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其重心才是其幾何中心;

  彈力: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為了恢復(fù)形變而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的作用力;

  a.產(chǎn)生彈力的條件:二物體接觸、且有形變;施力物體發(fā)生形變產(chǎn)生彈力;

  b.彈力包括:支持力、壓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壓的物體;拉力的方向總是沿著繩子的收縮方向;

  d.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力跟形變量成正比;F=Kx

  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時,受到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

  a.產(chǎn)生磨擦力的條件:物體接觸、表面粗糙、有擠壓、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有彈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間就一定有彈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c.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壓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

  d.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趨勢的外力;

  合力、分力:如果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則這個力叫那幾個力的合力,那幾個力叫這個力的分力;

  a.合力與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與分力之間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用兩條表示力的線段為臨邊作平行四邊形,則這兩邊所夾的對角線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

  d.分解力時,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進行分解;或把力沿物體運動(或運動趨勢)方向、及其垂直方向進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動量、沖量)

  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時間、速率、功、功率、路程、電流、磁通量、能量)

  直線運動

  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靜止、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條件:物體所受合外力等于零;

  (1)在三個共點力作用下的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者任意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等大反向;

  (2)在N個共點力作用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任意第N個力與(N-1)個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在任意兩個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為零;

  機械運動

  機械運動:一物體相對其它物體的位置變化。

  1.參考系:為研究物體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又名參照物(參照物不一定靜止);

  2.質(zhì)點:只考慮物體的質(zhì)量、不考慮其大小、形狀的物體;

  (1)質(zhì)點是一理想化模型;

  (2)把物體視為質(zhì)點的條件:物體的形狀、大小相對所研究對象小的可忽略不計時;

  如:研究地球繞太陽運動,火車從北京到上海;

  3.時刻、時間間隔:在表示時間的數(shù)軸上,時刻是一點、時間間隔是一線段;

  例:5點正、9點、7點30是時刻,45分鐘、3小時是時間間隔;

  4.位移:從起點到終點的有相線段,位移是矢量,用有相線段表示;路程:描述質(zhì)點運動軌跡的曲線;

  (1)位移為零、路程不一定為零;路程為零,位移一定為零;

  (2)只有當質(zhì)點作單向直線運動時,質(zhì)點的位移才等于路程;

  (3)位移的國際單位是米,用m表示

  5.位移時間圖象:建立一直角坐標系,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位移;

  (1)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像是一條與橫軸平行的直線;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像是一條傾斜直線;

  (3)位移圖像與橫軸夾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夾角越大,速度越大;

  6.速度是表示質(zhì)點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1)物體在某一瞬間的速度較瞬時速度;物體在某一段時間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2)速率只表示速度的大小,是標量;

  7.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1)加速度的定義式:a=vt-v0/t

  (2)加速度的大小與物體速度大小無關(guān);

  (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為零加速度不一定為零;加速度為零速度不一定為零;

  (4)速度改變等于末速減初速。加速度等于速度改變與所用時間的比值(速度的變化率)加速度大小與速度改變量的大小無關(guān);

  (5)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變化方向相同;

  (6)加速度的國際單位是m/s2

  勻變速直線運動

  1.速度: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速度和時間的關(guān)系:vt=v0+at

  注:一般我們以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則物體作加速運動時,a取正值,物體作減速運動時,a取負值;

  (1)作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作勻變速運動的物體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位移: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和時間的關(guān)系:s=v0t+1/2at2

  注意:當物體作加速運動時a取正值,當物體作減速運動時a取負值;

  3.推論:2as=vt2-v02

  4.作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兩個連續(xù)相等時間間隔內(nèi)位移之差等于定植:s2-s1=aT2

  5.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前1秒,前2秒,……位移和時間的關(guān)系是:位移之比等于時間的平方比;第1秒、第2秒……的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是:位移之比等于奇數(shù)比;

  自由落體運動

  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高處靜止下落的物體所作的運動。

  1.位移公式:h=1/2gt2

  2.速度公式:vt=gt

  3.推論:2gh=vt2

  牛頓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做狀態(tài)為止。

  a.只有當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時,物體才能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b.力是該變物體速度的原因;

  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的速度不變,其運動狀態(tài)就不變)

  d力是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

  2.慣性: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慣性。

  a.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b.慣性的大小由物體的質(zhì)量決定;

  c.慣性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難易的物理量;

  3.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a.數(shù)學表達式:a=F合/m;

  b.加速度隨力的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變化而變化、消失而消失;

  c.當物體所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一致時,物體加速;當物體所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減速。

  d.力的單位牛頓的定義:使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產(chǎn)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4.牛頓第三定律: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總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的;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時產(chǎn)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根本區(qū)別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曲線運動

  質(zhì)點的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

  1.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在時刻改變,質(zhì)點在某一點(或某一時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線在這一點的切線方向

  2.質(zhì)點作曲線運動的條件:質(zhì)點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與其運動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且軌跡向其受力方向偏折;

  3.曲線運動的特點

  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

  曲線運動的加速度(合外力)與其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

  4.力的作用

  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一致時,力改變速度的大小;

  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垂直時,力改變速度的方向;

  力的方向與速度方向既不垂直,又不平行時,力既搞變速度大小又改變速度的方向;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1.判斷和運動的方法:物體實際所作的.運動是合運動

  2.合運動與分運動的等時性:合運動與各分運動所用時間始終相等;

  3.合位移和分位移,合速度和分速度,和加速度與分加速度均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

  平拋運動

  被水平拋出的物體在在重力作用下所作的運動叫平拋運動。

  1.平拋運動的實質(zhì):物體在水平方向上作勻速直線運動,在豎直方向上作自由落體運動的合運動;

  2.水平方向上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上的自由落體運動具有等時性;

  3.求解方法:分別研究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的二分運動,在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和運動;

  勻速圓周運動

  質(zhì)點沿圓周運動,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時間里通過的圓弧相等,這種運動就叫做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的大小等于弧長除以時間:v=s/t,線速度方向就是該點的切線方向;

  2.角速度的大小等于質(zhì)點轉(zhuǎn)過的角度除以所用時間:ω=Φ/t

  3.角速度、線速度、周期、頻率間的關(guān)系:

  (1)v=2πr/T;

  (2)ω=2π/T;

  (3)V=ωr;

  (4)f=1/T;

  4.向心力:

  (1)定義: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的沿半徑指向圓心的力,這個力叫向心力。

  (2)方向:總是指向圓心,與速度方向垂直。

  (3)特點:①只改變速度方向,不改變速度大小

 、谑歉鶕(jù)作用效果命名的。

  (4)計算公式:F向=mv2/r=mω2r

  5.向心加速度:a向=v2/r=ω2r

  開普勒三定律

  1.開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所有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說明:在中學間段,若無特殊說明,一般都把行星的運動軌跡認為是圓;

  2.開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與太陽的連線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掃過的面積相等;

  3.開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zhuǎn)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公式:R3/T2=K;

  說明:

  (1)R表示軌道的半長軸,T表示公轉(zhuǎn)周期,K是常數(shù),其大小之與太陽有關(guān);

  (2)當把行星的軌跡視為圓時,R表示愿的半徑;

  (3)該公式亦適用與其它天體,如繞地球運動的衛(wèi)星;

  萬有引力定律

  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互相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這兩個物體的質(zhì)量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

  1.計算公式

  F: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

  G:萬有引力常量

  M1:物體1的質(zhì)量

  M2:物體2的質(zhì)量

  R: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

  依照國際單位制,F(xiàn)的單位為牛頓(N),m1和m2的單位為千克(kg),r的單位為米(m),常數(shù)G近似地等于

  6.67×10^-11N·m^2/kg^2(牛頓平方米每二次方千克)。

  2.解決天體運動問題的思路:

  (1)應(yīng)用萬有引力等于向心力;應(yīng)用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周期公式;

  (2)應(yīng)用在地球表面的物體萬有引力等于重力;

  (3)如果要求密度,則用:m=ρV,V=4πR3/3

  機械能

  功

  功等于力和物體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積;

  1.計算公式:w=Fs;

  2.推論:w=Fscosθ,θ為力和位移間的夾角;

  3.功是標量,但有正、負之分,力和位移間的夾角為銳角時,力作正功,力與位移間的夾角是鈍角時,力作負功;

  功率

  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求平均功率:P=W/t;

  2.求瞬時功率:p=Fv,當v是平均速度時,可求平均功率;

  3.功、功率是標量;

  功和能之間的關(guān)系

  功是能的轉(zhuǎn)換量度;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zhuǎn)換的過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發(fā)生了轉(zhuǎn)化;

  動能定理

  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

  1.數(shù)學表達式:w合=mvt2/2-mv02/2

  2.適用范圍:既可求恒力的功亦可求變力的功;

  3.應(yīng)用動能定理解題的優(yōu)點:只考慮物體的初、末態(tài),不管其中間的運動過程;

  4.應(yīng)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步驟:

  (1)對物體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求出合外力及其做的功;

  (2)確定物體的初態(tài)和末態(tài),表示出初、末態(tài)的動能;

  (3)應(yīng)用動能定理建立方程、求解

  重力勢能

  物體的重力勢能等于物體的重量和它的速度的乘積。

  1.重力勢能用EP來表示;

  2.重力勢能的數(shù)學表達式:EP=mgh;

  3.重力勢能是標量,其國際單位是焦耳;

  4.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其大小和所選參考系有關(guān);

  5.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間的關(guān)系

  (1)物體被舉高,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加;

  (2)物體下落,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小;

  (3)重力做的功只與物體初、末為置的高度有關(guān),與物體運動的路徑無關(guān)

  機械能守恒定律

  在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的情形下,物體的動能和勢能(重力勢能、彈簧的彈性勢能)發(fā)生相互轉(zhuǎn)化,但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1.機械能守恒定律的適用條件: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

  2.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

  3.在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時,物體的機械能處處相等;

  4.應(yīng)用機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題思路

  (1)確定研究對象,和研究過程;

  (2)分析研究對象在研究過程中的受力,判斷是否遵受機械能守恒定律;

  (3)恰當選擇參考平面,表示出初、末狀態(tài)的機械能;

  (4)應(yīng)用機械能守恒定律,立方程、求解;

  高中物理知識點整理 篇9

  一、直線運動

  1、質(zhì)點: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zhì)量的點。

  2、說明:(1)質(zhì)點是一個理想化模型,實際上并不存在。

 。2)物體可以簡化成質(zhì)點的情況:①物體各部分的運動情況都相同時(如平動)。②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的情況下(如研究地球的公轉(zhuǎn))。

  二、參考系和坐標系

  1、參考系:在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用來作為標準的另外的物體。

  說明:(1)同一個物體,如果以不同的物體為參考系,觀察結(jié)果可能不同。

 。2)參考系的選取是任意的,原則是以使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簡單為原則;一般情況下如無說明,則以地面或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為參考系。

  2、坐標系:為定量研究質(zhì)點的位置及變化,在參考系上建立坐標系,如質(zhì)點沿直線運動,以該直線為x軸;研究平面上的運動可建立直角坐標系。

  三、時刻和時間

  1、時刻:指的是某一瞬間,在時間軸上用—個確定的點表示。如“3s末”;和“4s初”。

  2、時間:是兩個時刻間的一段間隔,在時間軸上用一段線段表示。

  四、位置、位移和路程

  1、位置:質(zhì)點所在空間對應(yīng)的點。建立坐標系后用坐標來描述。

  2、位移:描述質(zhì)點位置改變的物理量,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是從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線段的長度。

  3、路程: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

  五、速度與速率

  1、速度:位移與發(fā)生這個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v= ),是矢量,方向與Δx的方向相同。

  2、瞬時速度與瞬時速率:瞬時速度指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軌跡的切線方向,其大小叫瞬時速率,前者是矢量,后者是標量。

  3、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在變速直線運動中,物體在某段時間的.位移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平均速度(v= ),是矢量,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而物體在某段時間內(nèi)運動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平均速率,是標量。

  說明:速度都是矢量,速率都是標量;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及方向,而速率只能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瞬時速率就是瞬時速度的大小,但平均速率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只有在單方向直線運動中,平均速率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即位移大小等于路程時才相等。

  六、加速度

  1、物理意義:描述速度改變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義:速度的改變量跟發(fā)生這一改變所用時間的比值。

  3、大。旱扔趩挝粫r間內(nèi)速度的改變量。

  4、方向:與速度改變量的方向相同。

  5、理解:要注意區(qū)別速度(v)、速度的改變(Δv)、速度的變化率( )。加速度的大小即,而加速度的方向即Δv的方向

  七、速度、速度變化量及加速度有哪些區(qū)別?

  速度等于位移跟時間的比值。它是位移對時間的變化率,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和運動方向。也可以說是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快慢和位置變化的方向。

  速度的變化量是描述速度改變多少的,它等于物體的末速度和初速度的矢量差。它表示速度變化的大小和變化的方向,在勻加速直線運動中,速度變化的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在勻減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的變化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反。速度的變化與速度大小無必然聯(lián)系。

  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與發(fā)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也就是速度對時間的變化率,在數(shù)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它描述的是速度變化的快慢和變化的方向。加速度的大小由速度變化的大小和發(fā)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多少共同決定,與速度本身的大小以及速度變化的大小無必然聯(lián)系。

  高中物理知識點整理 篇10

  一.力學中的物理學史知識點

  1、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臘杰出思想家亞里士多德:在對待“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問題上,錯誤的認為“維持物體運動需要力”。

  2、1638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最早研究“勻加速直線運動”;論證“重物體不會比輕物體下落得快”的物理學家;利用著名的“斜面理想實驗”得出“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若沒有摩擦,將保持這個速度一直運動下去即維持物體運動不需要力”的結(jié)論;發(fā)明了空氣溫度計;理論上驗證了落體運動、拋體運動的規(guī)律;還制成了第一架觀察天體的望遠鏡;第一次把“實驗”引入對物理的.研究,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打開了人們的新思路;發(fā)現(xiàn)了“擺的等時性”等。

  3、1683年,英國科學家牛頓:總結(jié)三大運動定律、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另外牛頓還發(fā)現(xiàn)了光的色散原理;創(chuàng)立了微積分、發(fā)明了二項式定理;研究光的本性并發(fā)明了反射式望遠鏡。其最有影響的著作是《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

  4、1798年英國物理學家卡文迪許:利用扭秤裝置比較準確地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G=6.67×11-11n·m2/kg2(微小形變放大思想)。

  5、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經(jīng)典力學不適用于微觀粒子和高速運動物體。即“宏觀”、“低速”是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范圍。

  二.熱學中的物理學史

  1、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發(fā)現(xiàn)懸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現(xiàn)象——布朗運動。

  2、1661年英國物理學家玻意耳發(fā)現(xiàn):一定質(zhì)量的氣體在溫度不變時,它的壓強與體積成反比,即為玻意耳定律。

  3、1787年法國物理學家查理發(fā)現(xiàn):一定質(zhì)量的氣體在體積不變時,它的壓強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即為查理定律。

  4、1802年法國物理學家蓋·呂薩克發(fā)現(xiàn):一定質(zhì)量的氣體在壓強不變時,它的體積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即為蓋·呂薩克定律。

  三.電、磁學中的物理學史

  1、1785年法國物理學家?guī)靵觯航柚ㄎ牡显S扭秤裝置并類比萬有引力定律,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了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庫侖定律。

  2、1826年德國物理學家歐姆:通過實驗得出導(dǎo)體中的電流跟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它的電阻成反比即歐姆定律。

  3、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電流可以使周圍的磁針發(fā)生偏轉(zhuǎn),稱為電流的磁效應(yīng)。

  4、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fā)現(xiàn)了由磁場產(chǎn)生電流的條件和規(guī)律——電磁感應(yīng)現(xiàn)象。

  5、1834年,俄國物理學家楞次:確定感應(yīng)電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6、1864年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預(yù)言了電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種電磁波,并從理論上得出光速等于電磁波的速度,為光的電磁理論奠定了基礎(chǔ)。

  7、1888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用萊頓瓶所做的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并測定了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等于光速并率先發(fā)現(xiàn)“光電效應(yīng)現(xiàn)象”。

  高中物理知識點整理 篇11

  1、滑動摩擦力: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存在相對滑動的時候,要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們相對滑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1)產(chǎn)生條件:

  ①接觸面是粗糙;

 、趦晌矬w接觸面上有壓力;

 、蹆晌矬w間有相對滑動.

  (2)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的切線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3)大小-滑動摩擦定律

  滑動摩擦力跟正壓力成正比,也就跟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即其中的FN表示正壓力,不一定等于重力G。為動摩擦因數(shù),取決于兩個物體的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與接觸面的面積無關(guān)。

  2、靜摩擦力: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有相對運動趨勢時,所受到的另一個物體對它的力,叫做靜摩擦力.

  (1)產(chǎn)生條件:①接觸面是粗糙的;②兩物體有相對運動的趨勢;③兩物體接觸面上有壓力.

  (2)方向:沿著接觸面的`切線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3)大小:靜摩擦力的大小與相對運動趨勢的強弱有關(guān),趨勢越強,靜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過最大靜摩擦力,即0ffm,具體大小可由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結(jié)合動力學規(guī)律求解。

  必須明確,靜摩擦力大小不能用滑動摩擦定律F=FN計算,只有當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時,其最大值一般可認為等于滑動摩擦力,既Fm=FN

  3、摩擦力與物體運動的關(guān)系

  ①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間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的方向相反。而不一定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如:課本上的皮帶傳動圖。物體向上運動,但物體相對于皮帶有向下滑動的趨勢,故摩擦力向上。

 、谀Σ亮偸亲璧K物體間的相對運動的。而不一定是阻礙物體的運動的。

  如上例,摩擦力阻礙了物體相對于皮帶向下滑,但恰恰是摩擦力使物體向上運動。

  注意:以上兩種情況中,相對兩個字一定不能少。

  這牽涉到參照物的選擇。一般情況下,我們說物體運動或靜止,是以地面為參照物的。而牽涉到相對運動,實際上是規(guī)定了參照物。如A相對于B,則必須以B為參照物,而不能以地面或其它物體為參照物。

 、勰Σ亮Σ灰欢ㄊ亲枇Γ部梢允莿恿。摩擦力不一定使物體減速,也可能使物體加速。

 、苁莒o摩擦力的物體不一定靜止,但一定保持相對靜止。

 、莼瑒幽Σ亮Φ姆较虿灰欢ㄅc運動方向相反

  高中物理知識點整理 篇12

  考點一:關(guān)于彈力的問題

  1.彈力的產(chǎn)出

  條件:(1)物體間是否直接接觸

  (2)接觸處是否有相互擠壓或拉伸

  2.彈力方向的判斷

  彈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形變方向相反,指向物體恢復(fù)原狀的方向。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并沿其接觸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1)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壓的物體(受力物體)。

  (2)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體(受力物體)。

  (3)繩的拉力是繩對所拉物體的彈力,方向總是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沿繩背離受力物體)。

  補充:物體間點面接觸時其彈力方向過點垂直于面,點線接觸時其彈力方向過點垂直于線,兩物體球面接觸時其彈力的方向沿兩球心的連線指向受力物體。

  3.彈力的大小

  (1)彈簧的彈力滿足胡克定律:。其中k代表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僅與彈簧的材料有關(guān),x代表形變量。

  (2)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guān)。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考點二:關(guān)于摩擦力的問題

  1.對摩擦力認識的四個不一定

  (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2)靜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動摩擦力小

  (3)靜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與運動方向共線,但一定沿接觸面的切線方向

  (4)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動力

  2.靜摩擦力用二力平衡來求解,滑動摩擦力用公式來求解

  3.靜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斷

  存在判斷:假設(shè)接觸面光滑,看物體是否發(fā)生相當運動,若發(fā)生相對運動,則說明物體間有相對運動趨勢,物體間存在靜摩擦力;若不發(fā)生相對運動,則不存在靜摩擦力。

  方向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考點三:物體的受力分析

  1.物體受力分析的方法

  (1)方法

  (2)選擇

  2.受力分析的順序

  先重力,再接觸力,最后分析其他外力

  3.受力分析時應(yīng)注意的問題

  (1)分析物體受力時,只分析周圍物體對研究對象所施加的力

  (2)受力分析時,不要多力或漏力,注意確定每個力的實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在力的合成和分解中,不要把實際不存在的`合力或分力當做是物體受到的力

  (3)如果一個力的方向難以確定,可用假設(shè)法分析

  (4)物體的受力情況會隨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而改變,必要時根據(jù)學過的知識通過計算確定

  (5)受力分析外部作用看整體,互相作用要隔離

  考點四:正交分解法在力的合成與分解中的應(yīng)用

  1.正交分解時建立坐標軸的原則

  (1)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為原則,一般情況下應(yīng)使盡可能多的力分布在坐標軸上

  (2)一般使所要求的力落在坐標軸上

【高中物理知識點整理】相關(guān)文章:

高中物理波的知識點整理06-20

高中物理磁場知識點整理08-08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整理01-19

高中物理復(fù)習知識點整理歸納06-21

氣體的性質(zhì)公式高中物理知識點整理07-02

高中物理選修3-5知識點整理07-01

高中物理必修之氣體的性質(zhì)的知識點整理07-02

高中物理必修之交變電流知識點整理01-26

高中物理選修3-3知識點整理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