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背景資料的初三語文知識點總結
對本文的結構進行一番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出,它的主旨是講每個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發(fā)展,他生活在諸侯互相攻伐“無義戰(zhàn)”的時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會現(xiàn)實,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礎上,發(fā)展了民本思想,明確提出“民為貴”、“君為輕”。政治上主張實行“王道”、“仁政”。反對“霸道”、“暴政”。呼吁統(tǒng)治者重視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賦稅,減輕刑罰,使百姓“不饑不寒”。
這些觀點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進步意義,但卻脫離當時的社會實際,根本行不通。孟子還主張社會分工,這符合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但卻得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結論,為階級剝削和壓迫制造了理論依據(jù)。
孟子的哲學思想屬于主觀唯心主義,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論”,認為人生來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小無有不下。”還說:“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知也。仁義禮智,非曲外鑠(給與)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的人性說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別強調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以及自我修養(yǎng)的作用,認為“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要求人們反躬自求,“養(yǎng)浩然之氣”,做到“舍生取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總結: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來之食”的故事證明人人都有“本心”,并對此進行批評和嘲諷。
【孟子背景資料的初三語文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初三語文下冊孟子兩章知識點10-31
高中語文知識點:孟子簡介04-25
語文知識點總結之土地的誓言寫作背景09-09
初三語文的知識點總結07-28
初三語文知識點總結07-30
詩體的初三語文知識點總結07-29
精選初三語文知識點總結及技巧06-07
初三語文故鄉(xiāng)的知識點總結12-16
關于初三語文知識點的總結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