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古代教育格言名言

時間:2023-07-31 11:41:47 藹媚 格言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古代教育格言經(jīng)典名言(通用160句)

  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說到格言,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格言又稱箴言,可以作為人們行為規(guī)范的言簡意賅的語句,是一個人機智之精華,眾人匯成的睿智。那什么樣的格言才算得上是經(jīng)典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代教育格言經(jīng)典名言,歡迎閱讀與收藏。

古代教育格言經(jīng)典名言(通用160句)

  1、于不賢者猶有所取者,觀己所問何事,欲問耕則君子不如農(nóng)夫,問織則君子不如婦人,問夷狄不如問夷人,問財利不如問商賈,但臨時己所問學(xué)者,舉一隅必數(shù)隅反!督(jīng)學(xué)理窟》

  2、求養(yǎng)之道,心只求是而已。蓋心弘則是,不弘則不是,心大則百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病。悟后心常弘,觸理皆在吾術(shù)內(nèi),睹一物又敲點著此心,臨一事又記念著此心,常不為物所牽引去。視燈燭亦足以警道。大率因一事長一智,只為持得術(shù)博,凡物常不能出博大之中!督(jīng)學(xué)理窟》

  3、天資美不足為功,惟矯惡為善,矯惰為勤,方是為功。人必不能便無是心,須使思慮,但使常游心于義理之間。立本處以易簡為是,接物處以時中為是,易簡而天下之理得,時中則要博學(xué)素備!督(jīng)學(xué)理窟》

  4、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xué)無成。人惰于進道,無自得達,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從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終學(xué)不成也!督(jīng)學(xué)理窟》

  5、學(xué)貴心悟,守舊無功。《經(jīng)學(xué)理窟》

  6、學(xué),行之乃見,至其疑處,始是實疑,于是有學(xué)在?梢啥灰烧卟辉鴮W(xué),學(xué)則須疑。譬之行道者,將之南山,須問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則何嘗有疑。《經(jīng)學(xué)理窟》

  7、勿謂小兒無記性,所歷事皆能不忘。故善養(yǎng)子者,當(dāng)其嬰孩,鞠之使得所養(yǎng),全其和氣,乃至長而性美。教之,示以好惡有常。如養(yǎng)犬者,不欲其升堂,則時其升堂而撲之。若既撲其升堂,又復(fù)食之于堂,則使孰從。雖日撻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養(yǎng)異類且爾,況人乎!督(jīng)學(xué)理窟》

  8、人要明理,若止一物上明之,亦未濟事,須是集眾理,然后脫然自有悟處!抖碳

  9、或問:“進修之術(shù)何先?”曰:“莫先于正心誠意!惨晃锷嫌幸焕,須是窮致其理。窮理亦多端:或讀書,講明義理;或論古今人物,別其是非;或應(yīng)接事物而處其當(dāng),皆窮理也”。或問:“格物須物物格之,還只格一物而萬理皆知?”曰:“怎生便會該通?若只格一物便通眾理,雖顏子亦不敢如此道。須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積習(xí)既多,然后脫然自有貫通處”。《二程集》

  10、學(xué)原于思!抖碳

  11、孔于教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蓋不待憤悱而發(fā),則知之不固;待憤悱而后發(fā),則沛然矣。學(xué)者須是深思之,思而不得,然后為他說便好。初學(xué)者, 須是且為他說,不然, 非獨佗不曉,亦止人好問之心也!抖碳

  12、凡讀書,須整頓幾案,令潔凈端正,將書冊整齊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仔細分明讀之。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熟讀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子童蒙須知》

  13、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14、右為學(xué)之序。學(xué)問思辨,四者,所以窮理也。若夫篤行之事,則自修身以至于處事接物,亦各有要,具列如左:

  15、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

  16、右修身之要。

  17、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18、右處事之要。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20、習(xí)乎習(xí),以習(xí)非之勝是也,況習(xí)是之勝非乎?於戲,學(xué)者審其是而已矣!或曰:“焉知是而習(xí)之?”曰:“視日月而知眾星之蔑也,仰圣人而知眾說之小也!薄斗ㄑ浴

  21、學(xué)者,所以求為君子也。求而不得者有矣,夫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睎驥之馬,亦驥之乘也。睎顏之人,亦顏之徒也;蛟唬骸邦佂揭缀?”曰: “睎之則是。”曰:“昔顏嘗睎夫子矣,正考甫嘗睎尹吉甫矣,公子奚斯嘗睎尹吉甫矣。不欲睎則已矣,如欲睎孰御焉?”《法言》

  22、或曰:“耕不獲,獵不饗,耕獵乎?”曰:“耕道而得道,獵德而得德,是獲饗已。吾不睹參辰之相比也,是以君子貴遷善。遷善者,圣人之徒與?”百川學(xué)海而至于海,丘陵學(xué)山不至于山,是故惡夫畫也。《法言》

  23、通書千篇以上,萬卷以下,弘暢雅閑,審定文讀,而以教授為人師者,通人也。杼其義旨,損益其文句,而以上書奏記,或興論立說結(jié)連篇章者,文人鴻儒也。好學(xué)勤力,博聞強識,世間多有;著書表文,論說古今,萬不耐一。然則著書表文,博通所能用之者也。入山見木,長短無所不知;入野見草,大小無所不識。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室屋,采草以和方藥,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夫通人覽見廣博,不能掇以論說,此為匿生書主人,孔子所謂“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者也,與彼草木不能伐采,一實也?鬃拥檬酚浺宰鳌洞呵铩,及其立義創(chuàng)意,褒貶賞誅,不復(fù)因史記者,眇思自出于胸中也。凡貴通者,貴其能用之也,即徒誦讀,讀詩諷朮雖千篇以上,鸚鵡能言之類也。衍傳書之意,出膏腴之辭,非俶儻之才,不能任也。夫通覽者,世間比有;著文者,歷世希然。近世劉子政父子揚子云桓君山,其猶文武周公,并出一時也。其余直有,往往而然,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墩摵狻

  24、世儒學(xué)者,好信師而是古,以為賢圣所言皆無非,專精講習(xí),不知難問。夫賢圣下筆造文,用意詳審,尚未可謂盡得實,況倉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時人不知難;或是,而意沉難見,時人不知問。案賢圣之言,上下多相違;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學(xué)者,不能知也!墩摵狻

  25、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斜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jié)之。書之玉版,藏諸金匱。子生咳提,師保固明孝仁禮義,導(dǎo)習(xí)之矣。凡庶縱不能爾,當(dāng)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shù)歲,可省笞罰。父母威嚴(yán)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yīng)訶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dāng)爾。驕慢已習(xí),方復(fù)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鬃釉疲骸吧俪扇籼煨裕(xí)慣如自然”是也。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闭\哉斯語!《顏氏家訓(xùn)》

  26、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dāng)矜憐,有偏寵者,雖欲以厚之,更所以禍之。共叔之死,母實為之。趙王之戮,父實使之。劉表之傾宗覆族,袁紹之地裂兵亡,可為靈龜明鑒也!额伿霞矣(xùn)》

  27、夫明六經(jīng)之指,涉百家之書,縱不能增益德行,敦厲風(fēng)俗,猶為一藝,得以自資。父兄不可常依,鄉(xiāng)國不可常保,一旦流離,無人庇蔭,當(dāng)自求諸身耳。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習(xí)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世人不問愚智,皆欲識人之多,見事之廣,而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懶營饌,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讀書之人,自羲農(nóng)巳來,宇宙之下,凡識幾人,凡見幾事,生民之成敗好惡,固不足論,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隱也!额伿霞矣(xùn)》

  28、夫所以讀書學(xué)問,本欲開心明目,利于行耳。未知養(yǎng)親者,欲其觀古人之先意承顏,怡聲下氣,不憚劬勞,以致甘嫩,惕然慚懼,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觀古人之守職無侵,見危授命,不忘誠諫,以利社稷,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驕奢者,欲其觀古人之恭儉節(jié)用,卑以自牧,禮為教本,敬者身基,瞿然自失,斂容抑志也;素鄙吝者,欲其觀古人之貴義輕財,少私寡欲,忌盈惡滿,赒窮恤匱,赧然悔恥,積而能散也;素暴悍者,欲其觀古人之小心黜己,齒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賢容眾,苶然沮喪,若不勝衣也;素怯懦者,欲其觀古人之達生委命,強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奮厲,不可恐懾也:歷茲以往,百行皆然?v不能淳,去泰去甚。學(xué)之所知,施無不達。世人讀書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無聞,仁義不足;加以斷一條訟,不必得其理;宰千戶縣,不必理其民;問其造屋,不必知楣橫而梲豎也;問其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遲也;吟嘯談謔,諷詠辭賦,事既優(yōu)閑,材增迂誕,軍國經(jīng)綸,略無施用:故為武人俗吏所共嗤詆,良由是乎!《顏氏家訓(xùn)》

  29、夫?qū)W者所以求益耳。見人讀數(shù)十卷書,便自高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人疾之如讎敵,惡之如鴟梟。如此以學(xué)自損,不如無學(xué)也。

  30、古之學(xué)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xué)者為人,但能說之也。古之學(xué)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學(xué)者為己,修身以求進也。夫?qū)W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秋實也!额伿霞矣(xùn)》

  31、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吾七歲時,誦靈光殿賦,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猶不遺忘;二十之外,所誦經(jīng)書,一月廢置,便至荒蕪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猶當(dāng)晚學(xué),不可自棄?鬃釉疲骸拔迨詫W(xué)易,可以無大過矣!蔽何湓z,老而彌篤,此皆少學(xué)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學(xué),名聞天下;荀卿五十,始來游學(xué),猶為碩儒;公孫弘四十余,方讀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學(xué)易論語;皇甫謐二十,始受孝經(jīng)論語:皆終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學(xué),便稱遲暮,因循面墻,亦為愚耳。幼而學(xué)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xué)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额伿霞矣(xùn)》

  32、學(xué)之興廢,隨世輕重。漢時賢俊,皆以一經(jīng)弘圣人之道,上明天時,下該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末俗已來不復(fù)爾,空守章句,但誦師言,施之世務(wù),殆無一可。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為貴,不肯專儒。梁朝皇孫以下,總丱之年,必先入學(xué),觀其志尚,出身已后,便從文史,略無卒業(yè)者。冠冕為此者,則有何胤劉瓛明山賓周舍朱異周弘正賀琛賀革蕭子政劉絳等,兼通文史,不徒講說也。洛陽亦聞崔浩張偉劉芳,鄴下又見邢子才:此四儒者,雖好經(jīng)術(shù),亦以才博擅名。如此諸賢,故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閑人,音辭鄙陋,風(fēng)操蚩拙,相與專固,無所堪能,問一言輒酬數(shù)百,責(zé)其指歸,或無要會。鄴下諺云:“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使汝以此為師,令人氣塞?鬃釉唬 “學(xué)也祿在其中矣!苯袂跓o益之事,恐非業(yè)也。夫圣人之書,所以設(shè)教,但明練經(jīng)文,粗通注義,常使言行有得,亦足為人;何必“仲尼居”即須兩紙疏義,燕寢講堂,亦復(fù)何在?以此得勝,寧有益乎?光陰可惜,譬諸逝水。當(dāng)博覽機要,以濟功業(yè);必能兼美,吾無閑焉。《顏氏家訓(xùn)》

  33、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容色姝麗,則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猶貌甚惡而責(zé)妍影于鏡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忘名者,體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懼榮觀之不顯,非所以讓名也;竊名者,厚貌深奸,干浮華之虛構(gòu),非所以得名也!额伿霞矣(xùn)》

  34、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fù)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而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fù)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種樹郭橐駝傳》

  35、始吾幼且少,為文章,以辭為工。及長,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茍為炳炳烺烺,務(wù)采色,夸聲音而以為能也。凡吾所陳,皆自謂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遠乎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於道不遠矣。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懼其剽而不留也;未嘗敢以怠心易之,懼其弛而不嚴(yán)也;未嘗敢以昏氣出之,懼其昧沒而雜也;未嘗敢以矜氣作之,懼其偃蹇而驕也。抑之欲其奧,揚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節(jié);激而發(fā)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本之《書》以求其質(zhì),本之《詩》以求其恒,本之《禮》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本之《易》以求其動: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參之谷梁氏以厲其氣,參之《孟》,《茍》以暢其支,參之《莊》,《老》以肆其端,參之《國語》以博其趣,參之《離騷》以致其幽,參之太史公以著其潔: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為之文也。《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36、善教者藏其用,民化上而不知所以教之之源。不善教者反此。民知所以教之之源,而不誠化上之意。《原教》

  37、善教者浹于民心,而耳目無聞焉,以道擾民者也。不善教者施于民之耳目,而求浹于心,以道強民者也。擾之為言,猶山藪之?dāng)_毛羽,川澤之?dāng)_鱗介也,豈有制哉?自然然耳。強之為言,其猶囿毛羽沼鱗介乎!一失其制,脫然逝矣。噫!古之所以為古,無異焉,由前而已矣;今之所以不為古,無異焉,由后而已矣;蛟唬骸胺钫a戒不足以為教乎?”曰:法令誥戒,文也。吾云爾者,本也。失其本而求之文,吾不知其可也!对獭

  38、洪鐘未嘗有聲,由扣乃有聲;圣人未嘗有知,由問乃有知。或謂:“圣人無知,則當(dāng)不問之時,其猶木石乎?”曰:“有不知則有知,無不知則無知,故曰圣人未嘗有知,由問乃有知也。圣人無私無我,故功高天下而無一介累于其心,蓋有一介存焉,未免乎私己也!睆堊釉唬好献佑谑ト,猶是麄者!墩伞

  39、善學(xué)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xué)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xué)之道也。記問之學(xué),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后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抖Y記.學(xué)記》

  40、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學(xué)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wù)本!抖Y記.學(xué)記》

  41、達師之教也,使弟子安焉樂焉休焉游焉肅焉嚴(yán)焉。此六者得於學(xué),則邪辟之道塞矣,理義之術(shù)勝矣;此六者不得於學(xué),則君不能令於臣,父不能令於子,師不能令於徒。人之情,不能樂其所不安,不能得於其所不樂。為之而樂矣,奚待賢者?雖不肖者猶若勸之。為之而苦矣,奚待不肖者?雖賢者猶不能久。反諸人情,則得所以勸學(xué)矣!秴问洗呵?誣徒》

  42、不能教者:志氣不和,取舍數(shù)變,固無恒心,若晏陰喜怒無處;言談日易,以恣自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過自用,不可證移;見權(quán)親勢及有富厚者,不論其材,不察其行,驅(qū)而教之,阿而諂之,若恐弗及;弟子居處修潔,身狀出倫,聞識疏達,就學(xué)敏疾,本業(yè)幾終者,則從而抑之,難而懸之,妒而惡之;弟子去則冀終,居則不安,歸則愧於父母兄弟,出則慚於知友邑里,此學(xué)者之所悲也,此師徒相與異心也。人之情,惡異於己者,此師徒相與造怨尤也。人之情,不能親其所怨,不能譽其所惡,學(xué)業(yè)之?dāng)∫,道術(shù)之廢也,從此生矣。善教者則不然。視徒如己,反己以教,則得教之情矣。所加於人,必可行於己,若此則師徒同體。人之情,愛同於己者,譽同於己者,助同於己者,學(xué)業(yè)之章明也,道術(shù)之大行也,從此生矣。《呂氏春秋?誣徒》

  43、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學(xué)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無丑不能,無惡不知。丑不能,惡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惡不知,尚矣。雖桀紂猶有可畏可取者,而況於賢者乎?故學(xué)士曰:辯議不可不為。辯議而茍可為,是教也。教,大議也。辯議而不可為,是被褐而出,衣錦而入。《呂氏春秋?用眾》

  44、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眾白也。夫取於眾,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凡君之所以立,出乎眾也。立已定而舍其眾,是得其末而失其本。得其末而失其本,不聞安居。故以眾勇無畏乎孟賁矣,以眾力無畏乎烏獲矣,以眾視無畏乎離婁矣,以眾知無畏乎堯舜矣。夫以眾者,此君人之大寶也!秴问洗呵?用眾》

  45、春秋之所治,人與我也;所以治人與我者,仁與義也;以仁安人,以義正我;故仁之為言人也,義之為言我也,言名以別矣。仁之于人,義之于我者,不可不察也,眾人不察,乃反以仁自裕,而以義設(shè)人,詭其處而逆其理,鮮不亂矣。是故人莫欲亂,而大抵常亂,凡以闇于人我之分,而不省仁義之所在也。是故春秋為仁義法,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雖能正人,弗予為義;人不被其愛,雖厚自愛,不予為仁!洞呵锓甭?仁義法》

  46、義者,謂宜在我者,宜在我者,而后可以稱義,故言義者,合我與宜以為一言,以此操之,義之為言我也,故曰:有為而得義者,謂之自得,有為而失義者,謂之自失;人好義者,謂之自好,人不好義者,謂之不自好;以此參之,義我也明矣。是義與仁殊,仁謂往,義謂來;仁大遠,義大近;愛在人,謂之仁,義在我,謂之義;仁主人,義主我也;故曰:仁者,人也,義者,我也,此之謂也。《春秋繁露?仁義法》

  47、故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為善也。善與米,人之所繼天而成于外,非在天所為之內(nèi)也。天之所為,有所至而止,止之內(nèi)謂之天性,止之外謂人事,事在性外,而性不得不成德!洞呵锓甭?深察名號》

  48、性有似目,目臥幽而瞑,待覺而后見,當(dāng)其未覺,可謂有見質(zhì),而不可謂見。今萬民之性,有其質(zhì)而未能覺,譬如瞑者待覺,教之然后善。當(dāng)其未覺,可謂有善質(zhì),而未可謂善,與目之瞑而覺,一概之比也。靜心徐察之,其言可見矣。性而瞑之未覺,天所為也;效天所為,為之起號,故謂之民。民之為言,固猶瞑也,隨其名號,以入其理,則得之矣。是正名號者于天地,天地之所生,謂之性情,性情相與為一瞑,情亦性也,謂性已善,奈其情何?故圣人莫謂性善,累其名也。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陰陽也,言人之質(zhì)而無其情,猶言天之陽而無其陰也,窮論者無時受也。《春秋繁露?深察名號》

  49、夫萬民之從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wù)。立太學(xué)以教于國,設(shè)癢序以化于邑,漸民以仁,摩民以誼,節(jié)民以禮,故其刑罰甚輕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習(xí)俗美也!洞呵锓甭丁

  50、天令之謂命,命非圣人不行;質(zhì)樸之謂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謂情,情非度制不節(jié)。是故王者上謹(jǐn)于承天意,以順命也;下務(wù)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別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舉矣!洞呵锓甭丁

  51、是故善為師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齊時蚤晚,任多少,適疾徐,造而勿趨,稽而勿苦,省其所為,而成其所湛,故力不勞,而身大成,此之謂圣化,吾取之。《春秋繁露》

  52、智者見禍福遠,其知利害蚤,物動而知其化,事興而知其歸,見始而知其終,言之而無敢嘩,立之而不可廢,取之而不可舍,前后不相悖,終始有類,思之而有復(fù),及之而不可厭,其言寡而足,約而喻,簡而達,省而具,少而不可益,多而不可損,其動中倫,其言當(dāng)務(wù),如是者,謂之智。《春秋繁露》

  53、故擇其所嗜,必先受業(yè),乃得嘗之;擇其所樂,必先有習(xí),乃得為之。孔子曰: “少成若天性,習(xí)貫如自然!薄缎聲?保傅》

  54、易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涂!狈蜿庩柸迥ǖ赖拢藙(wù)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妒酚洝

  55、學(xué),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無焉,為眾人!斗ㄑ浴

  56、或曰:“學(xué)無益也,如質(zhì)何?”曰:“未之思矣。夫有刀者礱諸,有玉者錯諸,不礱不錯,焉攸用?礱而錯諸,質(zhì)在其中矣。否則輟。”《法言》

  57、學(xué)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譽以崇之,不倦以終之,可謂好學(xué)也已矣!斗ㄑ浴

  58、學(xué)者,所以修性也。視聽言貌思,性所有也。學(xué)則正,否則邪!斗ㄑ浴

  59、先生施教,弟子是則。溫恭自虛,所受是極。見善從之,聞義則服。溫柔孝悌,毋驕?zhǔn)蚜。志毋虛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顏色整齊,中心必式。夙興夜寐,衣帶必飭。朝益暮習(xí),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謂學(xué)則!豆茏?弟子職》

  60、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6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洞髮W(xué)》

  62、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

  63、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64、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65、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鮮能知味也。

  66、子曰:道其不行矣夫。《中庸》

  67、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zhí)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吨杏埂

  68、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身!吨杏埂

  69、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xué),學(xué)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70、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71、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吨杏埂

  72、或生而知之,或?qū)W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虬捕兄蚶兄,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之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中庸》

  73、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吨杏埂

  74、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發(fā)育萬物,峻極于天。優(yōu)優(yōu)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xué)。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对姟吩唬骸凹让髑艺埽员F渖!逼浯酥^與!《中庸》

  7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xué)為先!秲睹吩唬骸澳罱K始典于學(xué)!逼浯酥^乎!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xué)相長也!秲睹吩唬骸敖虒W(xué)半。”其此之謂乎!《禮記.學(xué)記》

  76、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xué)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yè),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大學(xué)之法,禁于未發(fā)之謂豫,當(dāng)其可之謂時,不陵節(jié)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fā)然后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然后學(xué),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xué)。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禮記.學(xué)記》

  77、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后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抖Y記.學(xué)記》

  78、學(xué)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xué)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抖Y記.學(xué)記》

  7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80、學(xué)貴心悟,守舊無功。

  81、學(xué)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82、學(xué)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

  83、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84、一片丹心圖報國,千秋青史勝封侯。

  85、丈夫所志在經(jīng)國,期使四海皆衽席。

  86、自安于弱,而終于弱矣;自安于遇,而終于愚矣。

  87、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

  88、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涂!狈蜿庩、儒、墨、名、法、道德,此務(wù)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

  89、故擇其所嗜,必先受業(yè),乃得嘗之;擇其所樂,必先有習(xí),乃得為之。孔子曰: “少成若天性,習(xí)貫如自然”。

  90、或曰:“學(xué)無益也,如質(zhì)何?”曰:“未之思矣。夫有刀者礱諸,有玉者錯諸,不礱不錯,焉攸用?礱而錯諸,質(zhì)在其中矣。否則輟”。

  91、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92、立志在堅不在銳,成功在久不在速。

  93、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xué)無成。人惰于進道,無自得達,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從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終學(xué)不成也。

  94、天資美不足為功,惟矯惡為善,矯惰為勤,方是為功。人必不能便無是心,須使思慮,但使常游心于義理之間。立本處以易簡為是,接物處以時中為是,易簡而天下之理得,時中則要博學(xué)素備。

  95、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96、勿謂小兒無記性,所歷事皆能不忘。故善養(yǎng)子者,當(dāng)其嬰孩,鞠之使得所養(yǎng),全其和氣,乃至長而性美。教之,示以好惡有常。如養(yǎng)犬者,不欲其升堂,則時其升堂而撲之。若既撲其升堂,又復(fù)食之于堂,則使孰從。雖日撻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養(yǎng)異類且爾,況人乎。

  97、學(xué),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無焉,為眾人。

  98、學(xué),行之乃見,至其疑處,始是實疑,于是有學(xué)在?梢啥灰烧卟辉鴮W(xué),學(xué)則須疑。譬之行道者,將之南山,須問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則何嘗有疑。

  99、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禮記學(xué)記》

  100、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禮記學(xué)記》

  101、凡學(xué)之道,嚴(yán)師為難。——《禮記學(xué)記》

  102、記問之學(xué),不足以為人師!抖Y記學(xué)記》

  10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抖Y記學(xué)記》

  104、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惰!n愈

  105、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髯

  106、學(xué)問之根苦,學(xué)問之果甜。學(xué)問勤中得,富裕儉中來。

  107、學(xué)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108、故擇其所嗜,必先受業(yè),乃得嘗之;擇其所樂,必先有習(xí),乃得為之?鬃釉唬荷俪扇籼煨,習(xí)貫如自然。

  109、立志在堅不在銳,成功在久不在速。

  110、學(xué)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

  111、天資美不足為功,惟矯惡為善,矯惰為勤,方是為功。人必不能便無是心,須使思慮,但使常游心于義理之間。立本處以易簡為是,接物處以時中為是,易簡而天下之理得,時中則要博學(xué)素備。

  112、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113、學(xué),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無焉,為眾人。學(xué),行之乃見,至其疑處,始是實疑,于是有學(xué)在?梢啥灰烧卟辉鴮W(xué),學(xué)則須疑。譬之行道者,將之南山,須問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則何嘗有疑。

  114、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

  115、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116、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xué)無成。人惰于進道,無自得達,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從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終學(xué)不成也。

  117、自安于弱,而終于弱矣;自安于遇,而終于愚矣。

  118、勿謂小兒無記性,所歷事皆能不忘。故善養(yǎng)子者,當(dāng)其嬰孩,鞠之使得所養(yǎng),全其和氣,乃至長而性美。教之,示以好惡有常。如養(yǎng)犬者,不欲其升堂,則時其升堂而撲之。若既撲其升堂,又復(fù)食之于堂,則使孰從。雖日撻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養(yǎng)異類且爾,況人乎。

  11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120、或曰:學(xué)無益也,如質(zhì)何?曰:未之思矣。夫有刀者礱諸,有玉者錯諸,不礱不錯,焉攸用?礱而錯諸,質(zhì)在其中矣。否則輟。

  121、一片丹心圖報國,千秋青史勝封侯。

  122、學(xué)貴心悟,守舊無功。

  123、丈夫所志在經(jīng)國,期使四海皆衽席。

  124、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125、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涂。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wù)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

  12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127、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

  12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12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130、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13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132、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yī)愚!獎⑾

  13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34、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35、書患不能觀耳,觀則萬卷非多,只字非寡 ——明 吳應(yīng)萁

  136、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137、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38、凡讀書需識貨,方不錯用功夫 ——清 陸世儀

  139、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40、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42、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143、立身以立學(xué)為先,立學(xué)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4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4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146、書到用時方恨少,學(xué)富五車不為多。

  147、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陸游

  148、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孔子

  149、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50、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151、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152、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153、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154、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嚴(yán)如玉。

  155、以書為道,相隔萬里也。 ——清 顏元

  15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57、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158、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p>

  159、磋砣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端卧娂o(jì)要》

  160、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对鰪V賢文》

【古代教育格言名言】相關(guān)文章:

古代教育格言09-28

古代名言警句格言11-24

關(guān)于學(xué)習(xí)的古代格言勵志名言11-23

古代管理格言名言名句11-24

中國古代教育名言03-16

教育中國古代經(jīng)典名言12-28

中國古代教育名言10-18

古代勵志格言警句勵志名句名言11-24

古代做人格言優(yōu)秀名言大全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