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03年高考作文題目評點
高考作文應該怎么寫?華師人文學院院長、高考語文閱卷組科組長柯漢琳昨日就高考作文題目進行了評點,高考作文佳作不多,考生理論水平和理解力不高。
2003年高考話題作文采用的材料取自《韓非子·說難第十二》:宋國有一富人。一天,大雨淋壞了他家的墻。兒子說,不修好,一定會有人偷竊。鄰居一老人也這么說。晚上,富人家果然失竊。富人覺得兒子很聰明,而懷疑是鄰居老人所竊。請考生以“感情親疏遠近”為題作文。
材料意在表達“說之難”
柯漢琳院長指出,韓非這個材料的本意是說:人們的言說有逆順之機,順可招福,逆則致禍。此乃“說”之難。鄰居老人所說的與富人之子一樣,本都是可取的,而鄰人卻“忠而見疑”。為什么?這里當然有親疏關系問題,但韓非主要想說明的是,有識見的言說若處用不妥,則“薄者見疑,厚者為戮”(輕則招惹疑心,重則引來殺身之禍)。
中上考生大有作為
柯漢琳分析道:如果取材料的本意作文,對于社會閱歷較淺的考生而言,難度較大。但試題引出材料之后限定從“感情的親疏遠近與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的角度作話題作文,應該說,中等水平以上的考生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生活中許多事例都可以進入他們的聯(lián)想空間,例如提拔干部用人、人際交往、評價他人等等,都存在著感情親疏遠近與認知的正誤深淺問題,無論在歷史上還是現(xiàn)實生活中,都有許多經(jīng)驗教訓。有的發(fā)生在別人身上,有的是自己經(jīng)歷過的,這些都可以進入2003年作文的話題。
他表示,從幾天來評卷情況看,能夠在這個話題范圍內采用各種生動具體的材料作文的考生顯然占了絕大多數(shù),其中寫得較好的是議論文。議論文對于寫好這個話題無疑更具優(yōu)勢。
2003年高水平作文不多
柯院長指出,由于這個話題作文涉及認知理論問題,情感與認識的關系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要真正寫出好文章也不容易,特別對于理論水平普遍不高的高中生尤為如此,高考作文佳作不多 考生理論水平和理解力不高。
從目前評卷的情況看,有相當部分的考生未能抓住感情與認識的“關系”,單方面講感情,或單方面講認識;有的把話題變成“做人要講愛心”,或變成“父母的愛造成自己無能”之類的議論,這都是理論水平和理解力不高的表現(xiàn)。所以,2003年高水平的作文也不會太多。還有部分考生基礎較差,甚至連題意也弄不清楚,以致寫出來的東西不知所云。這類考生既有生活經(jīng)驗淺薄、知識積累貧乏、寫作技能低下問題,還有思維訓練薄弱問題。
猜題無法提高考生水平
柯院長還指出,在高考作文備考中,一些學?偸遣骂}、套題、做模擬試題,而不注重在基礎訓練上下功夫,這對于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是起不到根本性作用的。有的考生僥幸套題套上了,但即使得到一個“好分數(shù)”,也不過是一種虛假水平!皬V東高考的作文水平一直偏低,有多方面原因,就考生自身而言,主要是因為閱讀量少、生活積累少、受方言影響等;就中學教學而言,主要還是基本功訓練薄弱。”柯院長說。
話題作文并非最佳形式
自1999年以來,高考作文已連續(xù)幾年采用話題作文的形式。對此,柯院長認為,盡管話題作文為考生提供了廣闊的聯(lián)想空間,有利于考生個性和才華的發(fā)揮。但因其過于開放,限制少,容易給猜題、套題和抄襲等投機取巧行為提供機會,產生虛假水平的所謂“佳作”;也容易使部分考生思維“發(fā)散”,立意若即若離,似是而非甚至天馬行空、東拉西扯!皫啄陙砀呖甲魑闹羞@些現(xiàn)象屢屢可見,這與話題作文內容的范圍過于寬泛有關!
另外,話題作文似乎只是命題人命題的引子,其作用等于告訴考生話題的來歷,沒有這個材料,考生一樣可以根據(jù)所給的話題做文章;如果說材料具有啟示作用,“那么,我倒以為,既然‘話題’已說得很明白,就無須用材料來啟示。特別是對于高考生來說已不需要這種啟示了!笨略洪L說,話題作文只由話題限定作文的立意和思路,所引材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據(jù)此,柯院長認為,話題作文并非一種最佳的和嚴謹?shù)拿}形式,今后的高考作文有必要作出反思和變革。
【2003年高考作文題目評點】相關文章:
2022江蘇高考作文題目06-08
2023年安徽高考作文題目出爐06-07
2023年全國高考作文題目匯總06-07
2023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目匯總06-07
2022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目大全06-13
感謝的題目11-23
演講的題目11-24
關于指導學生用評點法閱讀文言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