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翻譯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翻譯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由南宋詞人辛棄疾于公元1205年所作。作者是懷著深重的憂慮和一腔悲憤寫這首詞的。上片贊揚在京口建立霸業(yè)的孫權和率軍北伐、氣吞胡虜?shù)膭⒃,表示要像他們一樣金戈鐵馬為國立功。下片借諷刺劉義隆表明自己堅決主張抗金但反對冒進誤國的立場和態(tài)度。最后還借廉頗自況,抒發(fā)未能實現(xiàn)自己懷抱的感慨。本詞的抒發(fā)感慨連連用典,中間稍加幾句抒情性議論以見精神,不僅體現(xiàn)了辛詞好用典的特點,也可窺見“詞論”的風格。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圩⑨專
、倬┛冢航K鎮(zhèn)江市因臨京峴山、長江口而得名。
②孫仲謀:三國時的吳王孫權,字仲謀,曾建都京口。
、奂呐耗铣挝涞蹌⒃P∶
、堋跋氘斈辍比洌簞⒃T鴥纱螏洉x軍北伐,收復洛陽、長安等地。
、荨霸尾莶荨本洌涸问莿⒃W觿⒘x隆年號。草草:輕率。是說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以至慘敗。
、蕖八氖辍本洌鹤髡哂谒胃咦诮B興三十二年(1162)南歸,到寫該詞時正好為四十三年。
⑦佛貍祠:魏太武帝拓拔燾小名佛貍。他曾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宮,即后來的佛貍祠。
、嗌聒f:指在廟里吃祭品的烏鴉。社鼓:祭祀時的鼓聲。
、崃H: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
【譯文一】
歷經千古的江山,再也難找到像孫權那樣的英雄。當年的舞榭歌臺還在,英雄人物卻隨著歲月的流逝早已不復存在。斜陽照著長滿草樹的普通小巷,人們說那是當年劉裕曾經住過的地方。回想當年,他領軍北伐、收復失地的時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劉裕的兒子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卻反而讓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乘機揮師南下,兵抵長江北岸而返,遭到對手的重創(chuàng)。我回到南方已經有四十三年了,看著中原仍然記得揚州路上烽火連天的戰(zhàn)亂場景。怎么能回首啊,當年拓跋燾的行宮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烏鴉啄食祭品,人們過著社日,只把他當作一位神祗來供奉,而不知道這里曾是一個皇帝的行宮。還有誰會問,廉頗老了,飯量還好嗎?
【譯文二】
千古江山依舊,卻無處尋找孫權這樣的英雄。當年繁華的歌樓舞榭,飲宴風流,都被風雨吹散。斜陽照草樹,普通的街巷老屋,人說劉裕曾居住。誰能想,他曾指揮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山河勢如出山猛虎。
元嘉帝草率出兵,想建功立業(yè),卻倉皇逃命不敢北顧。距今已四十三年,眺望中原,仍記得硝煙彌漫的揚州路。不堪回首,如今在佛貍的廟里,竟是社鼓隆隆、神鴉亂舞。還有誰詢問,廉頗老了,飯量是否如故?
【評點】
本詞為詞人名篇,為登臨懷古感時抒憤之作。全詞通過對一連串的歷史人物如孫權、劉裕、劉義隆、廉頗的追懷褒貶,抒發(fā)了詞人堅持復國的雄心壯志和年紀老大卻壯志難酬的悲憤。全詞多用典故,詞格蒼勁沉郁、凄婉悲涼。
上片追憶在京口建功立業(yè)的歷史人物──孫權和劉裕。這首詞的前三句寫三國時期的孫權!扒Ч沤健笔侵妇┛谶@個千古繁盛之地,孫權遷都建業(yè)(南京)之前曾在京口建都。詞人在此地登高望遠,所以首先就想到了孫權。詞人敬佩孫權,才直接稱他為“英雄”。從表面上看,詞人是在歌頌古時英雄人物,其實也是在暗諷南宋統(tǒng)治集團盡是庸碌之輩,沒有孫權這樣的人物。所以詞人接下來說:“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薄拔栝扛枧_”,一般用來指繁華的生活,這里借指東吳強大的政治和軍事。強盛的東吳,雄踞江左的孫權,在經歷了無數(shù)風雨后,都隨時間消逝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觀賞憑吊。
寫完孫權后,詞人又寫了與京口有關的另一個歷史人物——劉裕。劉裕從小生活在貧窮之中,憑借個人努力一步步發(fā)展壯大。他以京口為根據(jù)地,內壓叛亂,外抵侵略,最后稱帝建國取代東晉政權。他曾經兩次北伐,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片領土。詞人把這些振奮人心的歷史事實,用“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三句話概括出來。人們對于英雄人物總是念念不忘,因而“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也就是傳說中劉裕的故居遺跡,還能引起人們的緬懷之情。在此處,詞人發(fā)出了思古幽情,也寫出了對現(xiàn)實的感慨。孫權和劉裕,都是在戰(zhàn)爭中開創(chuàng)基業(yè),在東南建立國家。而南宋統(tǒng)治者卻偏安一隅,茍且于江左。兩相對比,南宋統(tǒng)治者的怯懦更加突出。如果說,詞人在詞的上片借古意抒今情,還比較明顯外露,那么在詞的下片里,詞人運用典故揭示出的歷史意義和抒發(fā)的現(xiàn)實感慨就比較含蓄了。
下片前三句,詞人諷刺了劉裕之子劉義隆,即宋文帝,北伐大敗的歷史事實,以此告誡南宋統(tǒng)治者,貿然討伐金國必然會導致不可設想的后果。而事實證實了詞人的預見,宰相韓侂胄沒有聽從告誡,輕率出兵,結果北伐戰(zhàn)敗,韓侂胄被誅。
“元嘉草草”之后,詞人開始描寫現(xiàn)實。他先描寫了自己南歸時的情景,“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痹~人在四十三年前,也就是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率領眾人南歸。那激情的戰(zhàn)斗歲月,是他英雄事業(yè)的發(fā)端。當時,宋朝軍隊在采石磯打敗南犯的金兵,金兵首領完顏亮也被部下殺死。此戰(zhàn)后,北方義軍紛起,四處打擊金人,致使金人在中原的統(tǒng)治發(fā)生危機。此時的形勢對南宋非常有利。剛剛即位的宋孝宗也有志收復故土,于是重用主戰(zhàn)派首領張浚,積極進行北伐?墒欠x一敗動搖了宋孝宗抗敵的決心,朝中主和派重新得勢,南宋再次與金國議和。之后,南北分裂進入了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時期。而詞人空有抗敵之志,卻無從實現(xiàn)。經過四十三年的漫長時間,百姓逐漸淡忘了失敗,也忘卻了分裂,對現(xiàn)實已經習以為常了。所以,想要恢復中原故土,困難重重。“烽火揚州”和下面的“佛貍祠下”兩幅昔日和今朝對照的歷史圖景,反映了詞人不堪回首憶當年的悲痛心情。
“可堪回首”三句,是用劉宋的舊事來喻指南宋的現(xiàn)實。元嘉北伐,劉宋軍隊慘敗。北魏太武帝趁勢命令軍隊反攻,一路追擊劉宋軍隊至建康北面的瓜步山,并在山上修建了一座行宮。行宮后來成為一座廟宇,民間把它叫做佛貍祠。這所寺廟本是失敗的象征,可是百姓們忘記了失敗,竟在佛貍祠下迎神祭祀。這所廟宇,在南宋時依然存在。詞人在這里用歷史影射現(xiàn)實,隱隱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如果朝廷不迅速收復失地,恐怕百姓都會安于異族的統(tǒng)治,忘了自己是大宋的臣民了。
篇末,詞人把自己比喻成廉頗,一心重振“烽火揚州路”的威勢,改變百姓安于異族統(tǒng)治的局面,取得北伐的勝利,表達了自己雖然已入暮年,但抗敵的雄心壯志依然存在的情懷。
。圪p析]
這首詞是南宋著名文學家辛棄疾于公元1205年(宋寧宗開禧元年),66歲任鎮(zhèn)江知府時,登上京口北固亭后所寫的一首感懷詞。
這首詞用典精當,有懷古、憂世、抒志的多重主題。江山千古,欲覓當年英雄而不得,起調不凡。開篇即景抒情,由眼前所見而聯(lián)想到兩位著名歷史人物——孫權和劉裕,對他們的英雄業(yè)績表示向往。接下來諷刺今日用事者(韓胄),又像劉義隆一樣草率,欲揮師北伐,令人憂慮。老之將至而朝廷不會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嘆息。其中“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寫北方已非我有的感慨,最為沉痛。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詞以“京口北固亭懷古”為題。京口是三國時吳大帝孫權設置的重鎮(zhèn),并一度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生長的地方。面對錦繡江山,緬懷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棄疾這樣的志士登臨應有之情,題中應有之意,詞正是從這里著筆的。
上片懷古抒情。第一、二句中,“千古”,是時代感,照應題目“懷古”;“江山”是現(xiàn)實感,照應題目“京口北固亭”。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的一片江山,腦子里一一閃過千百年來曾經在這片土地上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他首先想到三國時吳國的皇帝孫權,他有著統(tǒng)一中原的雄圖大略,在遷都建業(yè)以前,于建安十四年(209年)先在京口建“京城”,作為新都的'屏障,并且打垮了來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軍隊,保衛(wèi)了國家。可是如今,像孫權這樣的英雄已無處尋覓的了。詩人起筆便抒發(fā)其江山依舊,英雄不再、后繼無人的感慨。而后的“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在上句的基礎上推進一層,非但再也找不到孫權這樣的英雄人物,連他當年修建的“舞榭歌臺”,那些反映他光輝功業(yè)的遺物,也都被“雨打風吹去”,杳無蹤跡了。下三句寫眼前景,詞人聯(lián)想起與京口有關的第二個歷史人物劉裕。寫孫權,先想到他的功業(yè)再尋覓他的遺跡;寫劉裕,則由他的遺跡再聯(lián)想起他的功業(yè)。然后在最后三句回憶劉裕的功業(yè)。劉裕以京口為基地,削平了內亂,取代了東晉政權。他曾兩度揮戈北伐,先后滅掉南燕、后秦,收復洛陽、長安,幾乎可以克復中原,作者想到劉裕的功勛,非常欽佩,最后三句,表達了詞人無限景仰的感情。英雄人物留給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可是劉裕這樣的英雄,他的歷史遺跡,如今也是同樣地找不到了,只有那“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詞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還比較軒豁呈露,在下片里,作者通過典故所揭示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隱了。
“元嘉草草”三句,用古事影射現(xiàn)實,尖銳地提出一個歷史教訓。史稱南朝宋文帝劉義隆“自踐位以來,有恢復河南之志”。他曾三次北伐,都沒有成功,特別是元嘉二十七年最后一次,失敗得更慘。用兵之前,他聽取彭城太守王玄謨陳北伐之策,非常激動,說:“聞玄謨陳說,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薄坝蟹饫蔷玉阋狻敝^有北伐必勝的信心。當時分據(jù)在北中國的北魏,并非無隙可乘;南北軍事實力的對比,北方也并不占優(yōu)勢。倘能妥為籌劃,慮而后動,是能打勝仗,收復部分失地的。無如宋文帝急于事功,輕啟兵端。結果不僅沒有得到預期的勝利,反而招致北魏拓跋燾大舉南侵,弄得國勢一蹶而不振了。這一歷史事實,對當時現(xiàn)實所提供的歷史鑒戒,是發(fā)人深省的。作者援用古事近事影射現(xiàn)實,尖銳地提醒南宋統(tǒng)治者吸取前人的和自己的歷史教訓。從“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開始,詞由懷古轉入傷今,聯(lián)系自己,聯(lián)系當今的抗金形勢,抒發(fā)感慨。作者回憶四十三年前北方人民反抗異族統(tǒng)治的斗爭此起彼伏,如火如荼,自己也在戰(zhàn)火彌漫的揚州以北地區(qū)參加抗金斗爭。后來渡淮南歸,原想憑借國力,恢復中原,不期南宋朝廷昏聵無能,使他英雄無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了老人,而壯志依然難酬。辛棄疾追思往事,不勝身世之感。下三句中的“回首”應接上句,由回憶往昔轉入寫眼前實景。這里值得探討的是,佛貍是北魏的皇帝,距南宋已有七八百年之久,北方的百姓把他當作神來供奉,辛棄疾看到這個情景,不忍回首當年的“烽火揚州路”。四十三年前,完顏亮發(fā)兵南侵,曾以揚州作為渡江基地,而且也曾駐扎在佛貍祠所在的瓜步山上,嚴督金兵搶渡長江。以古喻今,佛貍很自然地就成了完顏亮的影子。如今“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與“四十三年,烽火揚州路”形成鮮明的對比,當年淪陷區(qū)的人民與異族統(tǒng)治者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烽煙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風平浪靜,淪陷區(qū)的人民已經安于異族的統(tǒng)治,竟至于對異族君主頂禮膜拜,這是痛心的事。不忍回首往事,實際就是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實。以此正告南宋統(tǒng)治者,收復失土,刻不容緩,如果繼續(xù)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最后作者以廉頗自比,這個典用得很貼切,內蘊非常豐富,一是表白決心,和廉頗當年服事趙國一樣,自己對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當仁不讓,奮勇爭先,隨時奔赴疆場,抗金殺敵。二是顯示能力,自己雖然年老,但仍然和當年廉頗一樣,老當益壯,勇武不減當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帥;三是抒寫憂慮。廉頗曾為趙國立下赫赫戰(zhàn)功,可為奸人所害,落得離鄉(xiāng)背井,雖愿為國效勞,卻是報國無門,詞人以廉頗自況,憂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轍,朝廷棄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無法施展,壯志不能實現(xiàn)。辛棄疾的憂慮不是空穴來風,果然韓侂胄一伙人不能采納他的意見,對他疑忌不滿,在北伐前夕,以“用人不當”為名免去了他的官職。辛棄疾渴盼為恢復大業(yè)出力的愿望又一次落空。
在這首詞中用典雖多,然而這些典故卻用得天衣無縫,恰到好處,它們所起的作用,在語言藝術上的能量,不是直接敘述和描寫所就這首詞而論,用典多并不是辛棄疾的缺點,而正體現(xiàn)了他在語言藝術上的特殊成就。全詞豪壯悲涼,義重情深,放射著愛國主義的思想光輝。詞中用典貼切自然,緊扣題旨,增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和意境美。
名家點評
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此詞集中不載,尤雋壯可喜。朱文公云:辛幼安、陳同甫,若朝廷賞罰分明,此等人皆可用。
明代楊慎《詞品》:稼軒詞中第一。發(fā)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氣奔注,筆不得遏。廉頗自擬,慷慨壯懷,如聞其聲。謂此詞用人名多者,當是不解詞味。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第一。
明代沈際飛《草堂詩余別集》:事跡一經其用,政不多見。
明代卓人月《古今詞統(tǒng)》:典故一經其手,正不患多。
清代周濟《宋四家詞選》:有英主則可以隆中興,此是正說。英主必起于草澤,此是反說。繼世圖功,前車如此。
清代譚獻《譚評詞辨》:起句嫌有獷氣,且使事太多,宜為岳氏所議。非稼軒之盛氣,勿輕染指也。
清代田同之《西圃詞說》:今人論詞,動稱辛、柳,不知稼軒詞以“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為最,過此則頹然放矣。耆卿詞以“關河冷落,殘照當樓”與“楊柳岸、曉風殘月”為佳,非是則淫以裹矣。此不可不辨。
清代李佳《左庵詞話》:此闋悲壯蒼涼,極詠古能事。有借音數(shù)字,宋人習用之。辛棄疾《永遇樂》:“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否”字葉方古切。
清代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才氣雖雄,不免粗魯。
清代沈祥龍《論詞隨筆》:稼軒《永遇樂》,岳倦翁尚謂其用事太實。然亦有法,材富則約以用之,語陳則新以用之,事熟則生以用之,意晦則顯以用之,實處間以虛意,死處參以活語,如禪家轉法華,弗為法華轉,斯為善于運用。
清代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否,方矩切,陳琳《大荒賦》“豈云行之藏否”,辛棄疾《永遇樂》“為問廉頗尚能飯否”,俱與上文虎字葉,蓋古音也。
清代宋翔鳳《樂府余論》:辛稼軒《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意在恢復,故追數(shù)孫劉,皆南朝之英主。屢言佛貍,以拓跋比金人也。
清代張德瀛《詞微》:康伯可制《寶鼎現(xiàn)》詞,傳誦海內。蔣勝欲詞“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張蛻巖詞“楚芳玉潤吳蘭媚,一曲夕陽西下”,皆指康詞而言。又辛稼軒《永遇樂》詞“廉頗老矣,更能飯否”,故戴石屏詞云:“吳姬勸酒,唱得廉頗能飯否。”以一闋之工,形諸齒頰,蓋玉以和氏寶,飲以中泠貴矣。
清代胡薇元《歲寒居詞話》:稼軒《賀新涼》《永遇樂》二詞,使座客指摘其失,岳珂謂其《賀新涼》首尾二腔語句相似,《永遇樂》用事太多。乃自改其語,日數(shù)十易,未嘗不嘔心艱苦。
近代梁啟勛《詞學》:四十三年前,即稼軒奉表南歸之年,于此渡江。追懷出入烽火之事跡,故能如此悲壯。
近代陳洵《海綃說詞》:金陵王氣,始于東吳。權不能為漢討賊,所謂英雄,亦僅保江東耳。事隨運去,本不足懷,“無覓”亦何恨哉。至于寄奴王者,則千載如見其人!皩こO锬啊眲儆凇拔栝扛枧_”遠矣。以其能虎步中原,氣吞萬里也。后闋謂元嘉之政,尚足有為,乃草草三十年,徒憂北顧,則文帝不能繼武矣。自元嘉二十九年,更謀北伐無功。明年癸巳,至齊明帝建武二年,此四十三年中,北師屢南,南師不復北。至于魏孝文濟淮問罪,則元嘉且不可復見矣。故曰“望中猶記”,曰“可堪回首”。此稼軒守南徐日作,全為宋事寄慨!傲H老矣,尚能飯否”,謂己亦衰老,恐無能為也。使事雖多,脈絡井井可尋,是在知人論世者。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此詞登京口北固山亭而作。人在江山雄偉處,形勝依然,而英雄長往,每發(fā)思古之幽情。況磊落英多者,當其憑高四顧,煙樹人家,夕陽巷陌,皆孫、劉角逐之場,放眼古今,別有一種蒼涼之思。況自胡馬窺江去后,烽火揚州,猶有余慟。下闋慨嘆佛貍,乃回應上文“寄奴”等句。當日魚龍戰(zhàn)伐,只贏得“神鴉社鼓”,一片荒寒。往者長己矣,而當世豈無健者?老去廉頗,猶思用邊,但知我其誰耶?英詞壯采,當以鐵綽板歌之。
近代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此詞乃稼軒知鎮(zhèn)江府時所作。詞意乃即景生感,因以寄忠憤也。起三句,言江山猶昔,而當時之英雄如孫權者,則己不見,言外有無人可御外侮之意!拔栝俊比洌圆坏⑿蹮o覓處,即其遺跡亦不可見,言外有江山寂寞,時勢消沉之意!靶标枴比,暗用劉禹錫吊古詩意,以見與此江山有關之英雄去后,其故居都呈一片荒涼之象!跋氘斈辍倍,極寫劉裕北伐時之聲威,表示仰慕,以見己抗敵情切!霸巍比洌杂謴椭性仨毾扔袦蕚,否則必致敗亡,因舉宋文帝故事以見此意。宋文帝欲恢復中原,王玄謨迎合其意,大言可行,文帝因謂侍臣曰:“聞玄謨陳說,令人有封狼居青意。”次年,即分命王玄謨等率師北伐,卒乃大敗。北魏太武帝遂大舉南侵,直抵揚州,江南震動。文帝自登建康幕府山觀望形勢,故曰“草草”,曰“倉皇北顧”?即嗽~作于寧宗開禧元年韓侂胄定議伐金之時,稼軒以此事準備不足,近于冒昧,與玄謨貪功相同,故舉宋元嘉往事而言。稼軒為各州安撫使時,必儲糧練兵以為用兵準備,今見韓氏無備而舉事,不免憂慮,故于登覽山川之際,感慨及之;蛑^侂胄北伐之議,稼軒所贊成,觀此詞知其不然!八氖辍比洌瑒t由今憶昔,有“美人遲暮”之感。蓋四十三年之前率眾南歸,其時具有大志,思憑國力恢復中原,乃今老矣,登亭遠望,山川如故而國事日非,能無感嘆!“可堪回首”三句,更由此而驚心,蓋江北各地淪陷已久,民俗安于外族之統(tǒng)治,故于“佛貍祠下”迎神賽會,如此熱鬧。此稼軒遠聞鼓聲不覺驚起之故也。末二句,有廉頗思復用于趙之志,無奈朝廷無復用己之心,故以廉頗自比,而言外嘆其不如也。
近代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京口北固亭懷古詞,雖曰懷古,實寓傷今之意。發(fā)端沉雄,與東坡“大江東去”相同,惟東坡泛言,稼軒則實本地風光!拔栝俊比,承上奔往,極嘆人物俱非!靶标枴比,記劉裕曾住之事!跋氘斈辍眱删洌貞泟⒃Jr。換頭,嘆劉裕自為,不能恢復失地,四十三年自有重過此地之感。蓋稼軒于紹興三十二年知忠義軍書記,掌奉表歸朝。至開禧元年,又知鎮(zhèn)江府,前后相距恰四十三年!翱煽啊比,仍致吊古之意,深嘆當年宋之武功不競,以致佛貍飲馬長江,暗寓金人猖狂,亦同佛貍也。結句,自喻廉頗,悲壯之至。
近代夏承燾《宋詞系》:上片懷劉裕,不忘中原也。下片用王玄謨事,恨宋文元嘉恢復之無成,以北魏當金人,并諷韓侂胄之草率用兵也。自比廉頗,稼軒時六十五矣。姜夔有和作,下片以桓溫為比,亦言北伐。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年),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江陰簽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其間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zhèn)江知府,不久罷歸。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關方略,均未被采納。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感情。有《稼軒長短句》以及今人輯本《辛稼軒詩文鈔存》。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案02-17
《京口北固亭懷古》詩詞鑒賞02-23
《西江懷古》原文及賞析10-16
永遇樂·落日熔金的原文及賞析12-30
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原文、賞析11-22
冷泉亭記原文、賞析10-18
《送魏萬之京》詩詞賞析11-23
《蘇溪亭》原文及賞析11-25
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賞析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