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東軒記原文及賞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東軒記原文及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東軒記
蘇轍〔宋代〕
余既以罪謫監(jiān)筠州鹽酒稅,未至,大雨,筠水泛濫,蔑南市,登北岸,敗刺史府門。鹽酒稅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處,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z其無歸也,許之。歲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補其圮缺,辟聽事堂之東為軒,種杉二本,竹百個,以為宴休之所。然鹽酒稅舊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適皆罷去,事委于一。晝則坐市區(qū)鬻鹽、沽酒、稅豚魚,與市人爭尋尺以自效。莫歸筋力疲廢,輒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則復(fù)出營職,終不能安于所謂東軒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顧之未嘗不啞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讀書,竊嘗怪顏子以簞食瓢飲居于陋巷,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私以為雖不欲仕,然抱關(guān)擊柝,尚可自養(yǎng),而不害于學(xué),何至困辱貧窶自苦如此?及來筠州,勤勞鹽米之間,無一日之休,雖欲棄塵垢,解羈縶,自放于道德之場,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顏子之所以甘心貧賤,不肯求斗升之祿以自給者,良心其害于學(xué)故也。嗟夫!士方其未聞大道,沉酣勢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為樂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死生之為變,而況其下者乎?故其樂也,足以易窮餓而不怨,雖南面之王,不能加之。蓋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區(qū)區(qū)欲磨洗濁污,睎圣賢之萬一,自視缺然而欲庶幾顏氏之樂,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為魯司寇,下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無所不可,彼蓋達者之事,而非學(xué)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譴來此,雖知桎梏之害而勢不得去。獨幸歲月之久,世或哀而憐之,使得歸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廬,為環(huán)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顏氏之樂,懷思東軒,優(yōu)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豐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陽蘇轍記。
譯文
我因為獲罪已經(jīng)被貶擔任管理筠州鹽酒稅收政策的稅務(wù)官,我還沒有到就下起了大雨。簡州大水泛濫成災(zāi),淹沒了南岸的市場,漫上了北坡,沖壞了州府的大門。鹽酒稅所就在錦江邊,水災(zāi)尤其嚴重。我來到往所的時候,房屋破敗。沒有安身之處。于是向郡府的長官作了報告,請求借用戶部巡祭使衙門暫居?じL官同情我沒有安身的地方,就答應(yīng)了我的請求。這年十二月,才能勉強支立起傾斜的房子,將倒塌的墻壁修好,又在廳事堂的東邊蓋了一間小屋。屋前種了二株杉樹和上百棵竹子,作為我讀書休息的處所。但是,鹽酒稅務(wù)的差事,以前由三個人來管。我來到這里時,其余二人正好都卸職離去,所有的事務(wù)都落在我一個人頭上。白天我得坐守在市場上,賣鹽沾酒,收豬、魚交易的利稅,與市場上的買賣人,為尺寸的小利爭執(zhí)以盡我的職責。晚上回去已經(jīng)精疲力盡,昏然睡去,第二天天亮了都不知道。然后又得出去工作,始終也不能在所謂的東軒安閑地休息。每天早晚都從它旁邊出入,回頭看看。不禁使人內(nèi)心產(chǎn)生一種無可奈何的苦笑。
從前,我小的時候讀書,曾經(jīng)暗地里責怪顏回用一個竹器盛飯,一個瓢盛水,住在簡陋的小巷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困苦,顏回卻怡然自樂。我私下認為即使不想從政做官,那么至少也應(yīng)該做點看門打更的小差事。這樣也可以自己養(yǎng)活自己,而且不妨礙治學(xué),何至于貧窮困苦到如此地步呢?可是自從我來到筠州,每夭為鹽米這些瑣事操勞,一天都沒有休息。雖然很想離開人聲喧囂、塵土飛揚的市場,擺脫繁雜瑣碎的事務(wù),回到能修身養(yǎng)性、培養(yǎng)品德的場所去,但每每被繁雜的事務(wù)纏繞住而身不由己。從這以后才知道顏回之所以甘心貧賤,不肯謀求一斗升的薪祿來養(yǎng)活自己的原因,實在是因為這樣的處境對治學(xué)是有害的緣故!唉,讀書人在他還沒有最高理想境界的時候,沉醉在權(quán)勢利益之中,為財帛子女經(jīng)營,并以此為樂趣。等到他按著正理而尋求人生的最高理想的時候,就能擺脫虛華而追求真正的人生。那時就會從容自得,連天地的大小、人的生死都可以置之不顧,更何況其他事情呢!所以那種樂趣,足夠?qū)ΩF困饑餓的處境漠視不顧,毫無怨言,即使讓他南面稱王他也不會接受,大概品德不高尚的人是達不到這種境界的。我正想以誠摯的心情洗心革面,勤學(xué)求道,希望能達到至圣先賢們的萬分之一?墒俏易灾业牟蛔,而希望達到顏回那樣憂道不憂貧的境界,不是更做不到嗎?至于孔子到列國去游說,最高的官職是做了魯司寇,最低的時候還做過乘田、委吏,只要他接觸的官職,他都能做好。他所做的都是達者的事情,不是我們這些平常學(xué)者能夠辦到的“。
我已經(jīng)被貶謫在這里,雖然知道受職事的束縛不能離開,只希望時間久了,世人或許能同情可憐我,讓我返回家鄉(xiāng),修建先人留下的破敗家園,蓋起簡陋的房屋棲身。然后追求顏回安貧樂道的志趣,實現(xiàn)所向往的東軒之樂,優(yōu)哉游哉,其樂無窮,以至不知老之將至。然而這不過是幻想,我是不敢有這樣的希冀的。
元豐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蘇轍所作。
注釋
以罪謫(zhé):文中指作者受蘇軾的“烏臺詩案”牽連遭貶。監(jiān)筠(jūn)州鹽酒稅:主管筠州的鹽酒稅務(wù)。筠州:今江西高安縣。筠水:今稱錦江,贛江支流。蔑(miè):滅。。簹。俯:俯就,臨近。漘(chún):水邊?ぃ嚎な,此指知州。假部使者府以居:求借戶部按察使的衙門寄居。無歸:無處安身?酥В褐纹稹lィ╭ī)斜:傾斜。圮(pǐ]):倒塌。罷去:離開。事委于一:所有政事都由一任處理。與市人爭尋尺以自效:與市場的買賣人爭微小的利益以效自己之力。尋尺:細小之物。自效:愿為別人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簞(dān)食瓢(piáo)飲:形容生活儉樸,貧困。抱關(guān)擊柝(tuò):守門打更的小官吏。窶(jù):貧寒。塵垢(gòu):塵世的污穢。羈(jī)縶(zhí):束縛。劫:約束、阻礙。斗升之祿:小官的微薄體祿。易窮餓:不以窮飲為意。雖南面之王,不能加之:即使南面稱王之樂也不能超過它。南面之王:古以坐北面南為尊,故有南面稱王之說。區(qū)區(qū):四處奔走。睎(xī):仰望、向上看。桎(zhì)梏(gù):中國古代的一種刑具,在手上戴的為桎,在腳上戴的為梏。類似于近世的手銬腳鐐。文中比喻束縛人之物。環(huán)堵:四周環(huán)著每面一方丈的土墻。形容狹小、簡陋的居室。眉山蘇轍:作者祖籍在河北趙郡欒城,但他出生地系四川眉山,故又稱“眉山蘇轍”。
賞析
這篇文章以東軒為發(fā)軔之契機,以顏淵精神自樂與生活自苦,作者與顏淵,俗士與德者、達者的多重對比為線索,推崇重道、求道與行道精神,立論高遠,而推論人情人理,給讀者以深刻的啟迪。全文先敘事,后就事生論,層次清楚、平實自然,語言簡潔樸素,感情淳厚真實,寓憂憤于沉靜,頓挫而不失淡泊。
文章既為《東軒記》,當然要先寫東軒的建造。為些,文章先寫到職后面臨的困境。剛到筠州,大雨成災(zāi),“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敗刺史府門。鹽酒稅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這些話語,以及暫借部使者府居住等,生動地寫出了作者剛到住所時的狼狽。既而事情一轉(zhuǎn),寫建東軒,且“種杉二本,竹百個,以為宴休之所!币陨蠈憱|軒建造的緣起和過程,其中重點反而是初到筠州時的一場水患,實以此曲折寫出了貶謫之苦。
時正推行新法,“市易法”即其中之一。作者始來筠州印想借東軒以宴休,可見對推行新法不是積極態(tài)度。然而這個工作“舊以三吏共事”,此時別二人又“適皆罷去”,俗務(wù)叢集于一身,這段逐日繁忙的景象,描寫頗生動,當是切身之體會。文章把這與東軒的辟建和閑置相糾結(jié),以“每旦暮出入其旁,顧之,未嘗不啞然自笑也”收束,字里行間帶著絲絲縷縷的悲切酸楚。
文章從第二段起轉(zhuǎn)入議論。作者將文思宕開,議論起了古代的顏回。過去自己曾有一種想法,以為顏回即使“抱關(guān)擊柝”,也不致如此困窘,又不妨礙學(xué)問,何至自苦如此。既而言到筠州后吏事冗雜,根本不能做學(xué)問,才悟出顏回何以甘心貧窶。接著寫到人生追求有層次,未得道前或以“子女玉帛”為樂,既得道后就變成了精神追求之樂。而自己今天卻無暇讀書,這對一個學(xué)者文人來說才是更大的痛苦。最后寫今日的愿望。像孔子那樣能上能下,對自己的地位一無所顧,自己是無法做到的。今日所希望的不過是放我回鄉(xiāng)。然而連這一點恐怕也難以實現(xiàn),表現(xiàn)了此時精神的痛苦與消沉。
綜上可見,《東軒記》雖然是為東軒建造而作,實際是反映被貶后的處境和心情。這篇文章突出的特色是迂余委折、文筆含蓄。園亭記多寫宴休之樂,該文卻是寫被貶后的消沉和憤懣。文章落筆便見高潮,寫始來筠州無以為家的窘狀。后建起東軒,本以為可得“宴休之所”,不料吏事繁忙,又使自己無暇宴休,文筆曲折,且含蓄地表現(xiàn)了被貶小吏的酸辛和對推行新法的厭倦,議論部分也是如此。先由不理解顏回何以簞食瓢飲的清苦寫起,再寫今日始知幻想俗事纏身而不害于學(xué)的天真。最后由贊孔子無論高下“無所不可”轉(zhuǎn)而寫到自己唯愿還鄉(xiāng)。文章就是這樣曲折而又含蓄地寫出了自己此時的處境和心情。
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兆诹ⅲ阌乐、岳州復(fù)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江漢》原文賞析
原文:
江漢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來求。既出我車,既設(shè)我旟。匪安匪舒,淮夷來鋪。
江漢湯湯,武夫洸洸。經(jīng)營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國庶定。時靡有爭,王心載寧。
江漢之滸,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徹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國來極。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王命召虎:來旬來宣。文武受命,召公維翰。無曰予小子,召公是似。肇敏戎公,用錫爾祉。
厘爾圭瓚,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錫山土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萬年!
虎拜稽首,對揚王休。作召公考:天子萬壽!明明天子,令聞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國。
詩詞賞析:
《江漢》一詩,《毛詩序》以為尹吉甫所作。今人以其無據(jù)多不相信。細讀詩文,實為召伯虎所作。其第一章詩人自稱“我”,為第一人稱手法寫成;而第三章云:“江漢之滸,王命召虎!闭f到周王之命,又自稱“召虎”。第四、五、六章也有“王命召虎”、“虎拜稽首”等語。一般如果自稱為“我”,而同周天子聯(lián)系起來則稱“召虎”、“虎”,則可以肯定作者為召伯虎。此詩同傳世的周代青銅器召伯虎簋上的銘文一樣,都是記敘召伯虎平淮夷歸來周王賞賜之事。
據(jù)《后漢書·東夷傳》,周厲王之時因為政治昏亂,東方的淮夷入寇,虢仲征之,未能取勝。宣王之時,首先消除玁狁之患,然后宣王親征,平定淮夷之亂。宣王駐于江漢之濱,命召伯虎率軍征之。召伯虎取勝歸來,宣王大加賞賜,召伯虎因而作銅簋以紀其功事,并作此詩,以頌其祖召康公之德與天子之英明。
淮夷在淮北,以徐國為主,故平淮夷也即《常武》所說之征徐國。因為此次伐淮夷,宣王親征,駐于江漢之濱,召公的受命、誓師、率師出征俱在此,所以詩的前二章均以“江漢”為喻,借長江、漢水的寬闊水勢,喻周天子大軍浩浩蕩蕩的氣勢。也同樣因為天子親征,故曰“匪安匪游,淮夷來求”,“匪安匪舒,淮夷來鋪”。意思是天子到此不是為了游樂,而是為了平定叛國。這幾句前人未能明其深意,故或以為作為一個受命出征的大臣這樣說有些多余。關(guān)于開頭二句,王引之、陳奐都以為當作“江漢滔滔,武夫浮浮”,“浮浮”為眾強之貌。這樣與《風俗通義》引作“江漢陶陶”及《小雅·四月》“滔滔江漢”之語皆相合,其說頗為有理。
此詩著重頌揚宣王之德,不在紀事,故關(guān)于淮夷戰(zhàn)事未作具體描述。伐淮夷在尹吉甫和南仲伐玁狁之后,故詩中以“經(jīng)營四方”一句,概括南征北討之事而帶過。蓋因與淮夷作戰(zhàn)為召伯之事,召伯不能自己夸耀自己的武功。以下由“告成于王”引起對賞賜儀式特別是宣王冊命之詞的紀述。由“式辟四方,徹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國來極;于疆于理,至于南!笨梢钥闯鲆粋打算有所作為的英明君主的雄才大略。由“文武受命,召公維翰;無曰予小子,召公是似”,又見其對朝廷老臣說話時恰如其分的謙虛和鼓勵的語氣,通過表彰召康公的業(yè)績來表彰召伯虎,并激勵他再建大功。第五、六章寫宣王對召伯虎賞賜規(guī)格之高和召伯虎的感戴之情。全詩以“矢其文德,洽此四國”作結(jié),表現(xiàn)出中興君臣的共同愿望。
詩中有些句子看似語意相似,其實卻表現(xiàn)了不同的意思。如第一章“匪安匪游,淮夷來求”等,出于召伯之口,是說:宣王不求安樂,而勤勞于國事。第三章“匪疚匪棘,王國來極”,出于宣王之口,則是說:不是要給百姓造成騷擾,也不是急于事功,四方都必須以王朝政令為準,這是大事。第二章“四方既平,王國庶定;時靡有爭,王心載寧”,同樣表現(xiàn)了臣子對天子的體貼。而第三章“式辟四方,徹我疆土”,則出之周王之口,體現(xiàn)著“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觀念。
召伯虎救過太子靜(宣王)的命,又扶其繼位,輔佐宣王化解宗族矛盾,和合諸侯,平定外患,其功蓋世。然而,正因為這樣,他更要注重君臣之禮,以身作則地維護周朝統(tǒng)治階級的宗法制度。這首詩就表現(xiàn)了老功臣的這樣一種意識。前人評此詩“意深筆曲,高詞媲皇典”,“通篇極典則,極古雅,極生動。退之《平淮西碑》祖此而詞意不及”。吳闿生《詩義會通》評此詩說:“以美武功為主,而無一字鋪張威烈。后半專敘王命及召公對揚之詞。雍容揄揚,令人意遠!彪m不無溢美,但也確實看到了此詩的特色。
【東軒記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戲題石門長老東軒原文及賞析08-20
雪竹軒記原文賞析及譯文09-04
高軒過原文及賞析09-04
南軒松原文及賞析07-17
東溪原文及賞析08-24
東樓原文及賞析10-16
《東溪》原文及賞析09-07
李白《南軒松》原文及賞析06-23
隨師東原文及賞析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