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廬山五老峰》原文及翻譯賞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登廬山五老峰》原文及翻譯賞析2篇
《登廬山五老峰》原文及翻譯賞析1
譯文/翻譯
譯文
五老峰坐落于的東南,聳立如削出,就像一朵盛開的金色蓮。
登上峰頂可以攬取的秀麗景色,我將在這里巢居于。
注釋
、诺俏謇戏澹侯}“登”一作“望”。五老峰:廬東南部相連的五座山峰,形狀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山勢險峻,是勝景之一。曾在此地筑舍。
、栖饺兀荷!对姶肌吠酰骸败饺兀。山峰秀麗可以比之。其色黃,故曰金芙蓉也!
、蔷沤鹤越骶沤志排,故稱。九江在廬山北面。攬結(jié):采集、收取。
⑷巢云松:隱居!斗捷泟儆[》卷十七引《圖經(jīng)》:“性喜名山,飄然有物外志。以廬阜水石佳處,遂往游焉。卜筑五老峰下。
賞析/鑒賞
的七絕《水》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兜菑]山五老峰》也是一首吟詠廬山的佳作,描寫廬山的另一個景點(diǎn)——五老峰。
首句就是“廬山東南五老峰”,開門見山,緊扣詩題,交待了五老峰的地理位置,點(diǎn)明是在廬山的東南面。然而,第二句就出奇了。人們都說五老峰形似五老人,而在的眼里,陽光照射下的五老峰,金碧輝煌,就如同盛開著的金色一般。而這種山勢形狀,原本是天工造化,形成的,但卻偏偏說它是由削成的。這一“削”字下得極妙,它不僅相當(dāng)生動地刻出了五老峰的險峻陡直,同時也表明詩人是由下往上仰視五老峰的。
廬山南鄰九江,如登上廬山小天池等景點(diǎn)向南遠(yuǎn)眺,就可望見九江、一帶的秀麗景色。而五老峰本身就在廬山的東南面,靠得更近,也就更容易看清楚。原本是九江光全在山下,盡收眼底之意,卻被詩人說成“可攬結(jié)”,似乎可以隨手采取到一樣。所以這“攬結(jié)”二字又顯得出奇了。倘若五老峰離九江不近,被其它山峰所擋,如果它不陡直,而是平坡斜面,也就無所謂“攬結(jié)”了。因此,首句所交待的“東南”方向和地理位置,次句以“削”摹寫五老峰的陡直山勢,是為伏筆一樣,與此句的“攬結(jié)”完全照應(yīng)了起來。
五老峰地處廬山的東南面,風(fēng)光優(yōu)美,山勢又如此險峻,九江的秀麗風(fēng)光又可盡收眼底,山上又有著,這一切都觸動了詩人的出世思想,使他不忍離去,故而說:“吾將此地巢云松!焙髞恚畎坠辉谖謇戏宓腵白云之中隱居了一段。這首詩既反映了詩人對五老峰風(fēng)光的熱愛,同時也反映了詩人的出世思想。而這出世的思想則全是由末句告訴讀者的,前面的三句全成了一種鋪寫。如果說次句是詩人由下往上仰視,那么第三句則是由上往下俯視,這一上一下,一仰一俯,正是寫法上的變換,從而將五老峰的山色特點(diǎn)也都寫活了。其中“削”、“攬結(jié)”等字詞的運(yùn)用,不乏想象和夸張的趣味,體現(xiàn)了李白詩歌一貫所具的風(fēng)格。
此詩作年未詳,一說作于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剛出蜀時,一說作于安史之亂爆發(fā)之后李白和其妻宗氏一起來廬山隱居時期。
《登廬山五老峰》原文及翻譯賞析2
登廬山五老峰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jié),吾將此地巢云松。
翻譯/譯文
譯文
五老峰坐落于廬山的東南,聳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開的金色蓮花。
登上峰頂可以攬取九江的秀麗景色,我將在這里巢居于云松。
注釋
、诺菑]山五老峰:詩題“登”一作“望”。五老峰:廬山東南部相連的五座山峰,形狀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山勢險峻,是廬山勝景之一。李白曾在此地筑舍讀書。
⑵芙蓉:蓮花!独钐自姶肌吠踉疲骸败饺,蓮花也。山峰秀麗可以比之。其色黃,故曰金芙蓉也。”
、蔷沤洪L江自江西九江而分九派,故稱。九江在廬山北面。攬結(jié):采集、收取。
⑷巢云松:隱居!斗捷泟儆[》卷十七引《圖經(jīng)》:“李白性喜名山,飄然有物外志。以廬阜水石佳處,遂往游焉。卜筑五老峰下。
賞析/鑒賞
李白的七絕《望廬山瀑布水》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兜菑]山五老峰》也是一首吟詠廬山美景的佳作,描寫廬山的另一個風(fēng)景點(diǎn)——五老峰。
首句就是“廬山東南五老峰”,開門見山,緊扣詩題,交待了五老峰的地理位置,點(diǎn)明是在廬山的東南面。然而,第二句就出奇了。人們都說五老峰形似五老人,而在李白的眼里,陽光照射下的五老峰,金碧輝煌,就如同盛開著的金色芙蓉花一般。而這種山勢形狀,原本是天工造化,自然形成的,但李白卻偏偏說它是由青山削成的。這一“削”字下得極妙,它不僅相當(dāng)生動地刻畫出了五老峰的險峻陡直,同時也表明詩人是由下往上仰視五老峰的。
廬山南鄰九江,如登上廬山小天池等景點(diǎn)向南遠(yuǎn)眺,就可望見九江、長江一帶的秀麗景色。而五老峰本身就在廬山的東南面,靠得更近,也就更容易看清楚。原本是九江風(fēng)光全在山下,盡收眼底之意,卻被詩人說成“可攬結(jié)”,似乎可以隨手采取到一樣。所以這“攬結(jié)”二字又顯得出奇了。倘若五老峰離九江不近,被其它山峰所擋,如果它不陡直,而是平坡斜面,也就無所謂“攬結(jié)”了。因此,首句所交待的“東南”方向和地理位置,次句以“削”摹寫五老峰的陡直山勢,是為伏筆一樣,與此句的“攬結(jié)”完全照應(yīng)了起來。
五老峰地處廬山的東南面,風(fēng)光優(yōu)美,山勢又如此險峻,九江的秀麗風(fēng)光又可盡收眼底,山上又有著白云青松,這一切都觸動了詩人的出世思想,使他不忍離去,故而說:“吾將此地巢云松!焙髞恚畎坠辉谖謇戏宓那嗨砂自浦须[居了一段時間。這首詩既反映了詩人對五老峰風(fēng)光的`熱愛,同時也反映了詩人的出世思想。而這出世的思想則全是由末句告訴讀者的,前面的三句全成了一種鋪寫。如果說次句是詩人由下往上仰視,那么第三句則是由上往下俯視,這一上一下,一仰一俯,正是寫法上的變換,從而將五老峰的山色特點(diǎn)也都寫活了。其中“削”、“攬結(jié)”等字詞的運(yùn)用,不乏想象和夸張的趣味,體現(xiàn)了李白詩歌一貫所具的風(fēng)格。
此詩作年未詳,一說作于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剛出蜀時,一說作于安史之亂爆發(fā)之后李白和其妻宗氏一起來廬山隱居時期。
【《登廬山五老峰》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登廬山五老峰》原文及翻譯賞析06-16
登廬山五老峰原文及賞析08-21
登江中孤嶼原文翻譯及賞析07-17
登快閣原文翻譯及賞析07-17
登池上樓原文翻譯及賞析09-09
《登廬山絕頂望諸嶠》原文及賞析10-15
登廬山絕頂望諸嶠原文及賞析07-21
登飛來峰原文翻譯及賞析01-19
《登池上樓》原文翻譯附賞析07-02
登鸛雀樓原文翻譯及賞析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