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望終南山原文及賞析
望終南山原文及賞析1
原文
《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
出門見南山,引領(lǐng)意無限。
秀色難為名,蒼翠日在眼。
有時白云起,天際自舒卷。
心中與之然,托興每不淺。
何當造幽人,滅跡棲絕巘。
翻譯
走出家門,抬起頭就可以望見城外的終南山了,翹首瞻望那山上的景色,真的勾起了我無窮的意緒和美妙的懷想。
那里的山色秀美,景色清幽,美得難以名狀,那蒼翠蔥蘢的景色日日都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這是多么的美妙愜意啊。
只見那兒的天空上方不時飄浮起朵朵白云,它們在天際自在悠然地舒卷伸展。
看著這樣美好的景象,我也每每心曠神怡,意興盎然。
什么時候我能夠去造訪那個居住在山中的隱士呢?到那時我也要和他一樣遁跡于人世,自由自在地棲身在那紫閣峰上。
注釋
引領(lǐng):伸長脖子去看,這里指翹首而望。
難為名:難以稱呼,難以說清楚,指山中景色氣象一派壯麗,無法用語言表達。
與之然:與這一派景象渾然一體,不辨物我。是說我心與自然融合而為一體。
造:訪問,拜訪。
幽人:隱居者,這里即指紫閣隱者。
滅跡:離開紛亂的人世紅塵。
絕撇:高聳的山峰。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天寶四年(公元745年)秋(一說是天寶五年)。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春,李白離開長安,在洛陽遇到了杜甫,兩人結(jié)伴出游。第二年秋天,二人又相會于東魯。不久二人又再次分手,杜甫西去長安,李白則東游吳越。這首詩就是李白送走杜甫后,客居于沙丘寓所時所作。
賞析
仰望山岳抒發(fā)感慨是許多詩人都寫過,李白也不止一次寫過的題材。但是,所望的山岳不同,詩篇所涉及的人物不同,其內(nèi)容和主旨也不大相同。這首詩寫終南山,又是送給一位隱居者的,所以詩的主旨緊緊圍繞著脫俗返真來抒情狀物。終南山在唐代是隱居者最喜歡的一座名山,它既有佛家名剎,也有道教洞天,還是距關(guān)中平原最近的'一座林木秀美的宜人山嶺,李白就從遠望終南山時的感受寫起。終南山與陶淵明《飲酒》(結(jié)廬在人境)中的“南山”同名,李白也有意效仿陶詩意境。前兩句說見到終南山,抬頭仰望,感慨和觸動很深,三四句就說這觸動是因為山中渾然的秀美景色帶來的,卻無法理清說透這景色的特點和細節(jié),只是看到蔥蔥蘢蘢的山林在陽光的照耀下別有一番迷人的光景。作者只寫景色和組成景色的要素:陽光、翠嶺,而不直接告訴人們他的感受,無形之中,人們被引進了欣賞山色的境界中,用心去體會了。
接著詩人說山中自云隨風飄浮卷舒自在,無礙無束,看到這種情景,不由得讓人與精神的輕松自由聯(lián)系起來,于是不但李白“與之然”,讀者也在心中與這大好景象合而為一了。詩寫到這里,都與陶詩“結(jié)廬在人境”意境相仿佛,在于告訴人們山中景色的恬靜優(yōu)美和身在此境之中的心態(tài),但接下來的結(jié)尾,則直敘心聲,說一定要去拜訪居于山中的這位隱者,相伴隱于林下,遠離塵世。原來,全詩所寫的那種幽靜自然的景象是為了贊美那位居于山中的隱者朋友,是說他的精神恰恰與這山林融為一體,是此境中人。那么,“心中與之然”就不僅是與山色同一了,而且也有李白與他的朋友心心相印的意思在其中!全詩景中有情,以景語代替情語,不露痕跡而心境卻表現(xiàn)得十分明白。
望終南山原文及賞析2
原文:
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巖煙。
疊松朝若夜,復岫闕疑全。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
賞析:
詩歌一開篇便透出一股帝王雄霸之氣,收束由景入情,面對如此美好河山,哪里還有人生煩惱憂慮?也不必尋訪神仙!
全詩寫景,終南山在長安附近,首聯(lián)總寫,其山在渭水之畔,重巒疊嶂,直插云天。頷聯(lián)寫遠景,運用了倒裝的手法,有設問的'語氣:那紅紅的,是從山嶺上緩緩升起的太陽,那凝翠谷中的是被樹染綠的山間霧嵐。頸聯(lián)寫近景,那重重疊疊的松樹遮住了陽光,使山間的白晝也仿佛是夜里;那一層層的山崖之間似乎沒有分界,成為了一個整體。尾聯(lián)收束發(fā)感慨,這座山就足以使人放下紛繁的思緒,而親近自然,有了仙氣,何必再去苦苦追尋求仙路。
【望終南山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終南山原文及賞析03-03
終南山原文注釋賞析08-31
【精品】終南山原文及賞析07-23
《春望》的原文及賞析11-18
《春望》原文及賞析11-24
望岳原文及賞析02-04
望薊門原文及賞析02-13
春望原文及賞析04-08
雪望原文、賞析09-21
雪望原文賞析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