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柳原文及賞析(合集15篇)
柳原文及賞析1
原文:
詠秋柳
[清代]紀(jì)映淮
棲鴉流水點秋光,愛此蕭疏樹幾行。
不與行人綰離別,賦成謝女雪飛香。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枝頭棲息的烏鴉,伴著秦淮河的流水,點綴著秋天的風(fēng)光,它們都深深戀愛著這里的幾種蕭瑟稀疏的樹。
柳枝不能留住種人來減少人間別離之苦,而柳絮飛舞如雪卻使謝道韞詠出佳句。
注釋
秦淮:即秦淮河,在南京,是一處游樂勝地。竹枝:亦稱竹枝詞,詩的一種形式,本為樂府,出自巴渝,末有和聲。后人以七絕詠土俗瑣事,多稱竹枝。
蕭疏:稀疏。
綰(wǎn):系,這里應(yīng)意為挽留。
謝女:即謝道韞,東晉女詩人,謝安侄女,王凝之之妻。
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秦淮河秋季的景物,后兩句則寫柳枝不能留住行人來減少人間別離之苦而柳絮飛舞如雪卻使謝道韞詠出佳句。全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用典貼切而頗具情韻。
這是一首詠秋柳的詩,全詩不著一個“柳”字,而句句蘊(yùn)含著柳樹的風(fēng)韻。
此詩前兩句寫秦淮河的景物:棲息在枝頭的烏鴉,伴著秦淮河的流水,點綴著秋天的風(fēng)光,它們都深深戀愛著這里的幾行蕭瑟稀疏的`樹!笆捠琛迸c“秋光”照映,“棲鴉”和“樹”關(guān)聯(lián),使前后句緊密扣合,因而呈現(xiàn)詩人筆端的是一幅深秋蕭條凄冷的畫圖。其中,前句寫柳樹的特性:“棲鴉”明寫鳥而暗點樹,以實帶虛的手法點出了薄暮中烏鴉棲宿的樹;“流水”看似泛指而特指秦淮河!皸f流水”,雖不明言柳樹,但已寫出柳樹常生長在河邊的特性。這樣寫,較之直言“河邊柳”來,不僅含蓄,而且靜中有動,增加生氣。也正是這些上有棲鴉,下依秦淮的柳樹,裝點金陵,為秋色增輝。后句則點染秋柳的蕭疏之態(tài):蕭疏是秋柳的特征——秋柳既不像春柳那樣金碧染兩、臨風(fēng)起舞,也不像夏柳那樣繁枝拂地、密葉藏鶯,而是落葉紛飛、意態(tài)蕭疏。但詩人對此并沒有精雕細(xì)繪,只是以疏蕩的筆觸,略加點染而已。這種藝術(shù)情趣,與秋柳的蕭疏風(fēng)姿互相映襯,相得益彰。
后兩句則寫柳枝不能留住行人來減少人間別離之苦而柳絮飛舞如雪卻使謝道韞詠出佳句。其中,前句反用前人詩意,偏說“不與行人綰離別”,點明秦淮河畔的秋柳只是供人賞玩而不為人攀折贈別。其中,“不與”兩字,不僅翻出了新意,而且用擬人的口吻,增添了一層情韻。后句則是謝道韞詠雪的典故和李白的詩句的結(jié)合,寫收條通過聯(lián)翩浮想,展望秋柳的未來:秋柳到了第二年,也將枝繁葉茂,飛絮蒙蒙,而且象瑤臺雪花一樣地散發(fā)出香氣來。
全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用典貼切而頗具情韻。
柳原文及賞析2
《冬柳》
柳汀斜對野人窗,零落衰條傍曉江。
正是霜風(fēng)飄斷處,寒鷗驚起一雙雙。
此詩的一、二句寫柳的地理位置和衰落形態(tài),是靜景。詩人住在郊外,不寫自己的窗剛好對著一行柳樹,而寫柳樹對著詩人的門窗,顯得新奇別致。三、四句轉(zhuǎn)而寫動景:霜風(fēng)勁吹,枯枝斷落,鷗鳥驚飛。詩人用精煉的筆墨,描繪出一幅鮮明的畫面,有聲有色,形象十分生動,讓人感受到冬天早晨江邊的寒洌、冷清。全詩不僅立意構(gòu)思新奇別致,而且題材也不襲故蹈常,讀者在鑒賞時應(yīng)特別注意這一寫作特點。
此詩的一、二句寫柳的`地理位置和衰落形態(tài),是靜景。詩人住在郊外,不寫自己的窗剛好對著一行柳樹,而寫柳樹對著詩人的門窗,顯得新奇別致。三、四句轉(zhuǎn)而寫動景:霜風(fēng)勁吹,枯枝斷落,鷗鳥驚飛。詩人用精煉的筆墨,描繪出一幅鮮明的畫面,有聲有色,形象十分生動,讓人感受到冬天早晨江邊的寒洌、冷清。全詩不僅立意構(gòu)思新奇別致,而且題材也不襲故蹈常,讀者在鑒賞時應(yīng)特別注意這一寫作特點。
陸龜蒙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nóng)學(xué)家、文學(xué)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xiàn)實針對性強(qiáng),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柳原文及賞析3
【越調(diào)】小桃紅
楊果
碧湖湖上柳陰陰,人影澄波浸,常記年時歡花飲。到如今,西風(fēng)吹斷回文錦。羨他一對,鴛鴦飛去,殘夢蓼花深。
[注釋]
回文錦:東晉前秦才女蘇惠被丈夫竇濤遺棄,織錦為“璇璣圖”寄濤,錦上織入八百余字,回旋誦讀,可成詩數(shù)千首。竇濤感動,終于和好如初。后人因以“回文錦”代指思婦寄給遠(yuǎn)方夫君的述情之物。
[參考譯文]
碧綠的湖面上籠罩著柳蔭,人的倒影在明凈的水波中映浸。經(jīng)常浮現(xiàn)在記憶里的是年時節(jié)下花前的暢飲。到如今,夫妻離散無音信。羨慕那成雙成對的鴛鴦,比翼齊飛到蓼花深處,人卻是鴛夢已殘,無計重溫。
賞析
這支小令寫思婦思念丈夫。曲子首句“碧湖湖上柳陰陰”是說:想起綠樹成蔭的湖畔,折柳送別的場所,能想起多少故事。
“人影澄波浸”的意思是:很多惜別的人影,倒映在湖面上,水波又打亂了影像。“常記年時對飲”是想象,意思是說:想起我們一塊對坐飲酒,好不愜意!暗饺缃,西風(fēng)吹斷回文錦”意謂:念目前,夫妻離散,心中無限悲痛。最后三句“羨他一對,鴛鴦飛去,殘夢蓼花深”的大意是:羨慕身旁飛過的鴛鴦,看別人成雙成對,只覺得一場殘夢般,蓼花深深。這直白的悲痛,非常感人,可以說這是全詩最美的三句。
這首小令從寫景領(lǐng)起,寫湖水清碧,岸柳陰陰,是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風(fēng)光!氨毯迸c“湖上”是兩個詞組,作者有意重用一個“湖”字,而不說“碧湖岸上”,與其后“陰陰”的疊詞同集一句,便形成了一種婉轉(zhuǎn)低回的情味!叭擞俺尾ń笔潜憩F(xiàn)湖水的清純,回應(yīng)“碧湖”,但更主要的是從湖景帶出“人影”,由寫景向?qū)懭诉^渡!叭擞啊敝辽倌芙o讀者提供另外兩種意象:一是指曲中主人公本人,“柳陰陰”襯托出其人的孤獨,而碧湖澄波的寧靜氣氛則反現(xiàn)出下文心情的不平靜;二是指湖中的采蓮女,因為這首《小桃紅》是從江南采蓮的意境生發(fā)的。若取此解釋,那么主人公所憶的“對花飲”的對象,也是一名采蓮女子。而“語譯”釋“人影”為游人之影,則是與下句“常記”相承,所謂觸景生情。
設(shè)想柳蔭下游人笑語歡飲,且男女相雜,于是激起了主人公“年時對花飲”的回憶!皩嫛蓖ǔR饬x就是對花飲酒,但“花”在詩歌中又有借喻女子的習(xí)常用法。這才使我們意識到曲中主人公為一名男子。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效果,這里不妨看他的另一首《小桃紅》:“采蓮湖上棹船回,風(fēng)約湘裙翠。一曲琵琶數(shù)行淚。望人歸,芙蓉開盡無消息。晚涼多少,紅鴛白鷺,何處不雙飛!绷⒁饽酥敛季侄寂c本篇驚人地相似,而主人公的女性身份則同樣是一目了然的。中國的詞曲作家都善于用簡略的暗示來節(jié)省介紹人物的筆墨。
回憶只有短短的一句,迅即接上了“到如今”,顯示了現(xiàn)實的無情!叭缃瘛迸c“年時”形成了強(qiáng)烈的對比。“回文錦”表現(xiàn)出了主人公與“年時對花飲”的對方的戀愛相思關(guān)系,而這三字本身已寓離散之意,何況“西風(fēng)吹斷”,兩人的音書聯(lián)系也中斷了。作者不直說情人遠(yuǎn)去,恩愛斷絕,而以“西風(fēng)吹斷回文錦”為暗喻,是藝術(shù)語言的需要,也表現(xiàn)出一種諱言傷痛的惆悵情味。于是,由觸景生情,又進(jìn)一步引出了末三句的見景生感。
“羨他一對,鴛鴦飛去,殘夢蓼花深”,這“殘夢蓼花深”又非一種斷言可以括盡。我們?nèi) 皻垑簟睘轼x鴦之夢,似較得詩人之旨。這三句全述“鴛鴦”,以一個“羨”字統(tǒng)領(lǐng),一方面說明了主人公渴望愛情幸福的'強(qiáng)烈,連鴛鴦的“殘夢”也在被羨之列;另一方面也顯示了主人公對命運現(xiàn)實的絕望。一對鴛鴦飛入蓼花深處并頭酣眠,是連貫的一意,作品分作三句,雖是服從曲律句式的需要,卻也表現(xiàn)出主人公在克制傷痛、傾訴愿望時的一種掙扎感。
這首小令由景及人,又由人及景,借湖上的美景作為人物悲劇命運和悲劇心理的強(qiáng)烈反襯,所謂“以樂景寫哀,一倍增其哀樂”(清王夫之《詩律》)。曲中處處表現(xiàn)出對悲哀的克制,含痛于喉,同時也因此表現(xiàn)出一種悱惻低回的風(fēng)調(diào)。這種風(fēng)調(diào)及其表現(xiàn)的手法都近于婉約詞,而“到如今”、“羨他一對,鴛鴦飛去”等使用的又是曲的平直語言。以曲為載體,以詞為筆法,這正是詞曲嬗變時期的常見現(xiàn)象。
柳原文及賞析4
原文:
小立紅橋柳半垂,越羅裙飏縷金衣。采得石榴雙葉子,欲貽誰?
便是有情當(dāng)落日,只應(yīng)無伴送斜暉。寄語東風(fēng)休著力,不禁吹。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依立在垂柳飄飄的紅橋上,羅裳輕舞隨風(fēng)飄。摘下兩片石榴葉,想要留給誰?如果說有情的話,也只有明月了,只有他孤獨地送走夕陽。希望借助東風(fēng)(春風(fēng))的力量講心中話給你聽,無奈東風(fēng)勁,盡吹散。
注釋
、僭搅_句:謂其衣著華美。 越羅,越地所產(chǎn)之絲織物,輕柔而精美?|金衣,繡有金絲的.衣服。
、谑瘢菏駱。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木篇》:“石榴,一名丹若。梁大同中東州后堂石榴皆生雙子。南詔石榴子大,皮薄如藤紙,味絕于洛中!
、壑Γ河昧、盡力。
賞析:
作者:佚名
這首詞寫一女子憐春惜春又怨春的情態(tài)。其中“采得石榴雙葉子”和“只應(yīng)無伴送斜暉”之句,又透露出她懷春的幽凄孤獨之意。
柳原文及賞析5
原文:
浣溪沙·鈿轂香車過柳堤
唐代: 張泌
鈿轂香車過柳堤,樺煙分處馬頻嘶,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滿驛亭香露細(xì),杜鵑聲斷玉蟾低,含情無語倚樓西。
譯文:
鈿轂香車過柳堤,樺煙分處馬頻嘶,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滿驛亭香露細(xì),杜鵑聲斷玉蟾低,含情無語倚樓西。
注釋:
鈿轂(gǔ)香車過柳堤,樺(huà)煙分處馬頻嘶,為他沉醉不成泥。
鈿轂:金飾的車輪軸承,有眼可插軸的`部分。樺:落葉喬木,皮厚而輕軟,可卷蠟為燭。謂之“樺燭”。這里的“樺煙分處”,指朝廷考場。
花滿驛(yì)亭香露細(xì),杜鵑聲斷玉蟾(chán)低,含情無語倚樓西。
玉蟾:月亮。古時傳說月中有蟾蜍(癩蛤蟆),所以常以蟾指代月亮。
賞析:
這首詞寫驅(qū)車送別。上片寫車過柳堤,馬嘶樺煙,人已遠(yuǎn)去。“為他沉醉不成泥”一句,表現(xiàn)了女子對男子的依戀之情,如“成泥”,豈不是可以不走了嗎?下片頭二句寫驛亭環(huán)境,用以表現(xiàn)女主人公送走情人后“含情無語”的淡淡哀愁。
柳原文及賞析6
原文:
棲鴉流水點秋光,愛此蕭疏樹幾行。
不與行人綰離別,賦成謝女雪飛香。
譯文
枝頭棲息的烏鴉,伴著秦淮河的流水,點綴著秋天的風(fēng)光,它們都深深戀愛著這里的幾行蕭瑟稀疏的樹。
柳枝不能留住行人來減少人間別離之苦,而柳絮飛舞如雪卻使謝道韞詠出佳句。
注釋
秦淮:即秦淮河,在南京,是一處游樂勝地。竹枝:亦稱竹枝詞,詩的一種形式,本為樂府,出自巴渝,末有和聲。后人以七絕詠土俗瑣事,多稱竹枝。
蕭疏:稀疏。
綰(wǎn):系,這里應(yīng)意為挽留。
謝女:即謝道韞,東晉女詩人,謝安侄女,王凝之之妻。
賞析:
這是女詩人紀(jì)映淮的一首詠物詩。
首句寫柳樹所處的環(huán)境。清秋時節(jié),幾點寒鴉棲息在秦淮河邊的柳樹上,清涼澄澈的秋水在河中緩緩流淌,微泛波光,這些風(fēng)物,點染出一派清冷蕭瑟的氣氛,對下句詩中秋柳的蕭疏神態(tài)起了適切的陪襯作用。次句寫女詩人此時的心情。秋季的柳樹已不像春天那樣生機(jī)蓬勃、婀娜多姿了。隨著樹葉黃落,秋柳已顯得有些蕭條稀疏,特別是眼前的秦淮柳只有稀稀落落的幾行,就更令人增添蕭疏之感了!笆捠琛倍,突現(xiàn)出秋柳的風(fēng)神資質(zhì);而女詩人偏偏愛看秋柳這蕭疏的神態(tài),這不僅因為秋柳本身顯示出一種與春柳迥異的清朗的美,而且也因為女詩人本身具有清高的氣質(zhì)和孤寂的.心境,正是這種主客觀的交融才使詩人產(chǎn)生了獨特的美感。
在前兩句詩曲盡秋柳妙處的基礎(chǔ)上,詩人在末兩句又進(jìn)一步抒寫了內(nèi)心的情思。春天時節(jié),柳色青青,柔條依依,人們常折柳以表惜別之情,如今秋柳這般蕭疏,它那衰黃的枝條顯然已不可能系住離親別友的游子行人了,可是,曾幾何時,當(dāng)柳樹揚花吐絮,它曾撩起多少詩人才女的詩意!《世說新語·言語》載:“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峙唬骸慈袅跻蝻L(fēng)起!笮。即公大兄無奕女(謝道韞),左將軍王凝之妻也!敝x道韞以飛絮比雪,應(yīng)聲成佳句,后世遂用“詠絮才、詠雪才、柳絮才、謝女才”等稱揚工于吟詩的女子,或指其才華。此處女詩人反用此典,以雪比飛絮,“飛香”二字,又點化了李白“瑤臺雪花數(shù)千點,片片吹落春風(fēng)香”之句,顯得更為凝練優(yōu)美,使讀者仿佛嗅到楊柳吐絮飛花時節(jié)的清香。顯然,詩人是以謝女自況而又并不遜色的。無怪乎王士禎聞此詩,因作《秦淮雜詩》云:“十里秦淮水蔚藍(lán),板橋斜日柳毿毿。棲鴉流水空蕭瑟,不見題詩紀(jì)阿男。”蓋賞其風(fēng)神也。
柳原文及賞析7
贈柳圓
唐代 李白
竹實滿秋浦,鳳來何苦饑。
還同月下鵲,三繞未安枝。
夫子即瓊樹,傾柯拂羽儀。
懷君戀明德,歸去日相思。
譯文
秋浦滿是竹實,鳳凰來到這里怎么還會饑餓?
還同月下的喜鵲,繞了三圈都沒有找到可以安然棲息的枝條。
夫子你就是瓊樹,傾斜下垂的枝條庇護(hù)。
敬仰你的高尚品德,別后會日夜把你思念。
注釋
陸機(jī)《詩疏》:鳳凰,非梧桐不棲,非梧桐不食,非醴泉不飲。
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瓊樹:即瓊枝。以謬琳瑯軒為食,鳳凰食之。
謝靈運詩:傾柯引弱枝,攀條摘蕙草。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李白游秋浦(今安徽貴池)期間,或謂作于天寶十三載(754)。李白另有《贈秋浦柳少府》詩,疑柳圓即柳少府(秋浦縣尉)。
賞析
詩的開頭用鳳雛依梧桐而棲和啄食竹實的`典故,說明秋浦地方政績得人心,自己對此地很留戀,接著又用曹操詩強(qiáng)化這種感想,然后把話題轉(zhuǎn)向柳圓,表達(dá)自己的心愿。巧妙用典和就典故發(fā)議論切入現(xiàn)實,是這首詩的特點。晚年的李白飄泊在江南,也許是為了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曾有不少夸贊地方長官的詩,常常會將古人的德、言、行隨手拈來用入詩中,卻并不是累贅繁瑣,不妨礙思想的流暢表達(dá),其中既有詩人藝術(shù)技巧高超熟練之處,也有暫為人下的無奈。
柳原文及賞析8
原文:
菩薩蠻·風(fēng)簾燕舞鶯啼柳
風(fēng)簾燕舞鶯啼柳,妝臺約鬢低纖手。
釵重髻盤珊,一枝紅牡丹。
門前行樂客,白馬嘶春色。
故故墜金鞭,回頭應(yīng)眼穿。
注釋:
、疟P珊(pánshān磐山)——盤旋環(huán)繞。崔豹《古今注》:“長安婦人好為盤桓髻!摈贍钊绫P,又稱“盤髻”。
⑵一枝——言妝成后如牡丹一技。李白《清平調(diào)》:“一枝秾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切袠房汀赣我钡哪凶印
、裙使省獙覍。杜甫《月》詩:“萬里瞿塘峽,春來六上弦。時時開暗室,故故滿青天!庇郑汗使湿q云特特也。薛能《春日使府寓懷》:“青春背我堂堂去,白發(fā)欺人故故生。”這里或言男子故意將鞭丟落,以得多睹艷容之機(jī)。
賞析:
這首詞寫室外少年對室內(nèi)少女的.愛慕。
上片寫少女臨臺梳妝。風(fēng)動柳絲,燕舞鶯啼是自然環(huán)境,“釵重”二句寫這環(huán)境中女主人公的美麗形象。
下片寫少年郎騎馬游春,故意將金鞭屢墜的瀟灑風(fēng)姿和傳情神態(tài)。男子對女子的愛慕之情,寫得憨厚別致,情真意切。
柳原文及賞析9
南歌子·似帶如絲柳
似帶如絲柳,團(tuán)酥握雪花。簾卷玉鉤斜,九衢塵欲暮,逐香車。
翻譯
她的纖腰如嫩柳般婀娜,白白的雙手好像握著一團(tuán)雪。當(dāng)玉鉤卷起車簾露出她的倩影,我便在她的車后緊跟不舍。隨著車輪揚起的香塵,踏遍了京城大街,一直走進(jìn)黃昏的暮色。
注釋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南柯子“”風(fēng)蝶令“。《金奩集》入“仙呂宮”。似帶、
如絲:都是形容柳的,即像帶子像絲線一般的垂柳。這里以柳代女子之腰。
酥:凝固的油脂,形容豐潤柔嫩。一說團(tuán)酥指蠟燭。握雪花,形容手上也著脂粉,如握雪花之潔白。
玉鉤:玉制的簾鉤。衢,四通八達(dá)的.道路口。
七香車:就是多種香料涂飾的華貴車子。
賞析
溫庭筠詞抒寫男女情事,多是以女性口吻代言女子的相思戀情,以女性形象的華美艷麗及相思情意為其審美特征,精致地描摹女性艷麗華貴的容貌、服飾、起居、心態(tài)等,而極少從男性的角度寫相思戀情。一般認(rèn)為此詞所反映的是男子對女子的追慕,敘寫一男子追慕一女子的情景。
開頭二句是男子所見到的女子的美麗形象,“似帶如絲”,“團(tuán)酥雪花”,即形如柳絲輕盈婀娜,色如雪花豐潤光潔。后面三句,寫男子對女子的傾慕之情:見到女子乘坐著的華美小車,車簾卷起,玉鉤斜懸,在繁華的道路上駛過,男子留連忘歸,雖然暮色降臨,他的眼與心還追逐著遠(yuǎn)去的香車。
全詞雖僅短短五句二十三個字,卻寫盡了纏綿繾綣之情,把一個癡情男子的形與神都寫活了。他癡情地愛她,卻并無輕浮的行為;他“逐香車”,卻并無狂放之舉。作者對單相思的描寫是能把握分寸的。
對此詞還有另一種解讀,認(rèn)為是閨中女子期盼男子歸來。前三句寫女主人公盼男子歸來的情景,后二句寫其想象意中人正驅(qū)車趕來。
創(chuàng)作背景
溫庭筠因為恃才不羈,觸怒了上層社會,為其所不容,造成了他仕途不順,屢遭失敗。他常常與放蕩子弟一同出入于酒肆青樓,冶游于花間柳畔。于是以對那個時代各階層女性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大量作品。此詞即為其中之一,通常被認(rèn)為表現(xiàn)的是男子視角下的女子形象,也有人認(rèn)為反映的是女子期盼男子歸家。
柳原文及賞析10
柳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原文:
曾逐東風(fēng)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翻譯:
曾經(jīng)追逐東風(fēng),猶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時正是繁花似錦的春日,人們在樂游原中游玩。怎么會到深秋的季節(jié),已是夕陽斜照,秋蟬哀鳴的景象了。
注釋①斷腸天:令人銷魂的春天
賞析:
李商隱的《柳》大致寫于大中五年(851)。詩人借詠柳自傷遲暮,傾訴隱衷。先寫春日之柳、春風(fēng)蕩漾,百花爭艷,樂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紅裙飄轉(zhuǎn),綠袖翻飛,碧綠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下面兩句卻陡然一轉(zhuǎn),回到眼前的`秋柳,景象完全相反,斜陽照著柳枝,秋蟬貼在樹上哀鳴,一派肅殺、凄涼的環(huán)境。詩中經(jīng)歷今昔榮枯懸殊變化的秋柳,正是自己身世的生動寫照。
柳原文及賞析11
原文:
浣溪沙·握手河橋柳似金
唐代:薛昭蘊(yùn)
握手河橋柳似金;蜂須輕惹百花心,蕙風(fēng)蘭思寄清琴。
意滿便同春水滿,情深還似酒杯深,楚煙湘月兩沈沈。
譯文:
握手河橋柳似金;蜂須輕惹百花心,蕙風(fēng)蘭思寄清琴。
意滿便同春水滿,情深還似酒杯深,楚煙湘月兩沈沈。
注釋:
握手河橋柳似金;蜂須輕惹(rě)百花心,蕙(huì)風(fēng)蘭思寄清琴。
花心:花蕊。蕙風(fēng)蘭思:形容美人的思緒和風(fēng)度。蕙:香草名。寄清琴:將情思寄于清越的'琴聲之中。
意滿便同春水滿,情深還似酒杯深,楚煙湘月兩沈沈。
楚煙湘月:回憶往日游宴時的意境幽靜、凄迷。沈沈:也寫作“沉沉”。
賞析:
這首詞寫男女的歡會與分別。上片先從分別寫起,河橋垂柳,蜂惹百花,喻其分別時的留念,并興起相見之遲,相別之速!稗ワL(fēng)”句是從弦管之間寫女子的風(fēng)度、情懷。
下片寫臨流餞別,以春水之滿狀心意之滿足,以酒杯之深喻感情厚摯,用語自然而深婉。末句以景結(jié)情,楚煙湘水,皆已寂寞,純是分別時的感情外射。
柳原文及賞析12
原文:
同柳吳興何山
南北朝:吳均
王孫重離別,置酒峰之畿。
逶迤川上草,參差澗里薇。
輕云紉遠(yuǎn)岫,細(xì)雨沐山衣。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螢飛。
君隨綠波遠(yuǎn),我逐清風(fēng)歸。
譯文:
王孫重離別,置酒峰之畿。
參加宴會的人心中別離之情深深,在何山山峰的山麓擺下送行的酒宴。
逶迤川上草,參差澗里薇。
青青的參差披拂的薇草綿綿延延,一直到水邊一直蔓延到山澗。
輕云紉遠(yuǎn)岫,細(xì)雨沐山衣。
輕輕飄浮的云朵連著遠(yuǎn)處的'峰巒,細(xì)絲一樣的小雨潤濕山巒。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螢飛。
房檐上水鳥在靜靜地棲息,窗紗上螢蟲在不停地飛舞。
君隨綠波遠(yuǎn),我逐清風(fēng)歸。
你這就要隨著水流去到遠(yuǎn)方,我也要跟著清風(fēng)歸去。
注釋:
王孫重離別,置酒峰之畿(jī)。
王孫:猶言公子,此處泛指參加宴會的人。畿:此處指何山山麓。
逶(wēi)迤(yí)川上草,參(cēn)差(cī)澗(jiàn)里薇。
逶迤:伸展綿延的樣子。參差:薇高矮不齊的樣子。
輕云紉(rèn)遠(yuǎn)岫(xiù),細(xì)雨沐山衣。
遠(yuǎn)岫:遠(yuǎn)處的峰巒。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螢飛。
君隨綠波遠(yuǎn),我逐清風(fēng)歸。
賞析:
作品前二句敘事,在敘事中推出題旨,表明惜別之意。首句的“王孫”猶言公子,此處泛指參加宴會的人!爸仉x別”既是將行者之感,亦是送行者之情。并且“重離別”三字已暗點題中“送”字。次句從主人落筆,因重遠(yuǎn)別,故置酒餞行,點出題中“集”字!胺逯堋秉c題中“何山”!扮堋,疆也,限也,此處指何山山麓。隨后,詩人描繪了“峰之畿”的景色。
“逶迤”為伸展綿延之貌,寫草由近而遠(yuǎn),青翠無邊;“參差”寫薇高矮不齊之狀。寫薇亦是寫草,草亦含薇。前者橫向延伸,后者向高處生長,姿態(tài)各異。這些草與薇由山麓伸向澗中、川上,直與游子離去之路相接,似乎草亦含情。“逶迤”二句由山寫到草而及于川;“輕云”二句則由山向上寫到云。云與遠(yuǎn)處峰巒連綴在一起!般濉笔菨櫇裰猓蚴恰凹(xì)雨”,故稱“沐”。且“細(xì)雨”又與“輕云”相合。
“檐端”二句寫山間廬舍之景。這廬舍即置酒聚會之處。天色將晚,水禽息,野螢飛,寫出環(huán)境清幽美好,令人流連忘返!八荨迸c前面“川上”相呼應(yīng);“野螢”也與“峰之畿”相印合。唯獨在此環(huán)境中才有這禽與螢。且禽息而戀巢,螢飛猶繞窗,都表現(xiàn)出一種依戀之態(tài)!豆旁娛攀住分杏小昂R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之句,寫出馬和鳥對家鄉(xiāng)乃至與家鄉(xiāng)有關(guān)物的依戀。此詩中的禽與螢既點綴出環(huán)境的清幽,同時也表達(dá)出重土慎遷之意。這幾句寫草、云、雨、禽、螢,其實也是寫人。這里的一切都與人同其情愫,都隱約與人的重離別的心態(tài)相應(yīng)。
末二句直接寫劉余杭上路及作者的感受!半S綠波”指乘舟離去。一個“遠(yuǎn)”字,明寫劉余杭舟行,暗寫詩人久立岸邊,目送征帆。“逐清風(fēng)”則寫出主人因劉余杭離去而產(chǎn)生的孤寂之感,這又與首句的“重離別”相呼應(yīng)。全詩主旨在惜別,卻不直接寫離愁,而是在敘事、寫景中浸透了“重離別”之意,使得作品的意境委婉深致、耐人尋味。
柳原文及賞析13
漁歌子·柳垂絲
柳垂絲,花滿樹,鶯啼楚岸春天暮。棹輕舟,出深浦,緩唱漁郎歸去。
罷垂綸,還酌醑,孤村遙指云遮處。下長汀,臨深渡,驚起一行沙鷺。
翻譯
楊柳低垂著細(xì)長如絲的枝條,樹上開滿了鮮花,楚江兩岸黃鶯啼嗚,春山籠罩在暮色中。劃起一葉輕舟,駛出深深的水浦,緩緩唱著漁歌悠悠去。
放下垂釣的絲線,斟滿一杯美酒,遙望白云盡處的孤村。劃過長長的沙汀,停泊在淺淺的渡口,驚起了一行棲息的沙鷺。
注釋
漁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來人們根據(jù)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
楚岸:楚江之岸。長江濡須口以上至西陵峽,古城楚江。
棹:動詞,猶言以棹劃舟。
垂綸:釣絲。
醑:美酒。李白《送別》:“惜別傾壺醑,臨分贈馬鞭。”
。核兄。
沙鷺:棲息在沙灘或沙洲上的鷺鷥(lùsī)。
賞析
上片前三句,用“柳垂絲”、“花滿樹”,描繪出開闊秀麗的背景,暮春天氣,楚江兩岸,垂柳輕拂,裊娜多姿,一樹樹鮮花,姹紫艷紅,芳香四溢,沁人肺腑,更有鶯歌燕舞,生機(jī)盎然,好一派明媚春光。這為作者春游渲染出歡快明朗的氣氛。
上片后三句,用“棹輕舟”、“出深浦”,寫詞人初游,他乘坐一葉扁舟,輕輕蕩著船槳,悠閑自得地從一條小河上出發(fā),剛剛漂入開闊的楚江之時,便聽到悠揚的歌聲,那歌聲起處,但見早出的打魚人,已經(jīng)滿載著魚兒,穿梭似地往來于江上,各自回家,他們看著豐碩的收獲,喜出望外,欣然而歌,吸引了游客。這里有漁船、漁人、游人、滔滔江水伴著高亢的漁歌,沓雜紛繁,熱鬧異常。
下片前三句,描繪出一船船鮮嫩的魚蝦鱉蟹,令人垂涎。游興正濃的詞人,不肯作罷。過片“罷垂綸”之句,正是說他為漁郎之獲吸引而垂釣長川,且喜有了可足美餐的收獲,方才作罷。旋即以此嘉肴佐美酒,呼朋嘯侶相斟酌,亦即詞中所云“還酌醑”。這是一次饒有興味的野餐,人們早自忘卻了時光的流逝,直到酒足興盡才準(zhǔn)備回家!肮麓暹b指云遮處”一句,即是準(zhǔn)備返航時的.一幅畫面:已是暮云西遮,同伴們相邀返回,他們遙望著遠(yuǎn)方,相互指指點點,那天邊依稀可辨的孤村,即是下榻的去處。
下片后三句,則是寫從沙洲返回的情景。用“深”字才形象性極強(qiáng),暗示出已是夜幕降臨時分,船兒在水上摸黑行進(jìn),難辨深淺,人們小心翼翼屏息而行的情狀,可以想見。忽然間,“驚起一行沙鷺”,打破了萬簌俱寂的江空。這一句以動寫靜,與上文明媚春光下的鶯啼燕鳴、漁郎引吭以及鳴儔嘯侶形成鮮明對比。
該詞寫漁父生活之樂,抒避俗隱逸之思。全篇寫景指事,宛轉(zhuǎn)自如,猶如連載之湖山漁隱畫軸,幅幅俱精,美不勝收。
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925年前蜀滅亡后,詞人不仕后蜀,對前蜀懷有故國之思,便向往江湖。李珣從蜀中乘船沿長江東下,經(jīng)巫峽,入湖湘,在湖南、湖北一帶過了一段時期的隱居生活,然后溯湘水而上,達(dá)廣州,后來他在嶺南生活了較長時期。這首詞是詞人乘船經(jīng)過湖南、湖北一帶有感而作。
柳原文及賞析14
原文:
醉公子·岸柳垂金線
岸柳垂金線,雨晴鶯百囀。
家住綠楊邊,往來多少年。
馬嘶芳草遠(yuǎn),高摟簾半掩。
斂袖翠蛾攢,相逢爾許難。
注釋:
、磐鶃砭洹馑际莵硗性S多風(fēng)流少年。
、拼涠辍圜焐难勖迹瑪(cuan 竄陽平):聚在一起。這里是皺眉的意思。
⑶爾許——如許,這樣!倍跑鼹Q《醉書僧壁》詩:“九華山色真堪愛,留得高僧爾許年!
賞析:
這首詞寫女子傷別。上片頭二句,繪出明媚春景。“家住”二句,富有詩情畫意:綠楊映屋,來往許多風(fēng)流少年,怎不逗人春思。
下片頭二句,是女主人公回憶送別情人的情形:馬嘶聲遠(yuǎn),但她還依依不舍,登樓而望,人去影空,只見到天邊茫茫的.煙草,可見別情何等深沉。結(jié)尾二句,寫其別后情態(tài):“翠蛾攢”,表情帶愁;“相逢爾許難”,心中所想,覺相會之難,也就是盼相見之心切。清人鄭文焯評曰:“極古拙,極高淡,非五代不能有此詞境。”
柳原文及賞析15
清晨發(fā)隴西,日暮飛狐谷。
秋月照層嶺,寒風(fēng)掃高木。
霧露夜侵衣,關(guān)山曉催軸。
君去欲何之?參差間原陸。
一見終無緣,懷悲空滿目。
翻譯
在天剛破曉的時分,就從隴西出發(fā)飛奔;要于夕陽落山之前,趕到狐谷客店安身。
金秋皓月當(dāng)空照,涼氣充滿萬山林;西風(fēng)呼嘯連日不停,折斷高樹揚起沙塵。
霧氣漾漾露水成珠,寒氣襲來侵入衣襟;千山萬嶺道路崎嶇,天咧即走何等艱辛。
您這次遠(yuǎn)去他鄉(xiāng),是要到哪里扎根?高原平地參差錯落,相距遙遠(yuǎn)顛簸難行。
從今以后各一方,無緣用范太傷心;我胸懷離愁別恨,滿目凄然暗昏昏。
注釋
隴西:郡名,在今甘肅省內(nèi)。
飛狐谷:關(guān)名,在今河北淶源縣。
層嶺:重重山嶺。
掃:掃落樹葉。
高木:高大的樹木。
催軸:催促行車。軸,車軸,這里指車輪的轉(zhuǎn)動。
之:到,往。
間:間隔。
原陸:原野大地。
緣:機(jī)會,緣分。
空:空自,徒然。
鑒賞
“清晨”二句是應(yīng)柳詩“夕宿飛狐關(guān),晨登磧礫坂”而來,設(shè)想分手之后,柳惲的行色匆匆,日夜兼程。“隴西”是郡的名稱,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飛狐谷”即柳惲詩中所說的“飛狐關(guān)”,是古代的要塞關(guān)隘,在今河北省淶源縣,北跨蔚縣界,古稱“飛狐之口”。這兩句舉出兩個遙遠(yuǎn)的地名,極言柳惲所去之地的遼遠(yuǎn)!半]西”與“飛狐谷”相去不啻數(shù)千里,但這里說朝發(fā)夕至,自是夸張之辭,形容柳惲的行旅匆忙,道途艱險。這兩句中用兩個具體的地名,給讀者以實在的感受;同時它又是想像的、夸張的,用了虛寫的手法,由虛實的結(jié)合,令詩意更為明朗而形象。
“秋月照層嶺”四句想象柳惲旅途中的景象與經(jīng)歷,極言其風(fēng)霜霧露之苦。秋月照在層層的高嶺之上,令人感到凄清而幽冷,寒風(fēng)吹拂著高高的樹木,枯黃的樹葉紛紛飄零!皰摺弊窒碌脴O有力,使人想見寒風(fēng)陣陣,木葉盡脫的`景象,渲染出了邊地秋天的蕭殺氣氛。因為是夜行,所以說霧露侵濕了衣衫,經(jīng)過一夜的旅途顛頓,至天色拂曉時分,關(guān)山才在晨曦中露出了它崢嶸的面貌,似乎在催促著行人快快前去。這里的“月”、“風(fēng)”、“霧露”等天象與“層嶺”、“高木”、“關(guān)山”等景物結(jié)合起來構(gòu)成了索莫而壯闊的畫面,“侵衣”、“催軸”則將人點綴其中,一幅“關(guān)山行旅圖”宛然在目,柳惲旅途的艱險與遼遠(yuǎn)于此可見。
“君去欲何之”以下四句寫自己由分別而引起的悲哀。“君去”兩句以設(shè)問的形式說明友人遠(yuǎn)去,去向那參差起伏的高原和平陸之間,正因為路途遙遠(yuǎn),因而最后說,今后會面恐不容易,舊時情景雖歷歷在目,然也只是徒增悲傷,空懷追憶而已。以“君去欲何之”一問從描寫行旅而過渡到抒懷,極為自然!皡⒉睢倍置鑼懜咴疥,也很形象,最后落實到送友,別情離緒,油然而生。
吳均是描寫山水的能手,他的詩文多模山范水之作,風(fēng)格清新挺拔,此詩描述離情,卻能從想象中的旅況落筆,構(gòu)思巧妙。詩中刻畫山川阻隔,風(fēng)露凄涼,形象而準(zhǔn)確,體現(xiàn)了詩人描摹自然物象的本領(lǐng)。同時,詩的煉意煉字也都相當(dāng)著力,如“寒風(fēng)掃高木”之“掃”字,“霧露夜侵衣”之“侵”字,“關(guān)山曉催軸”之“催”字,都是錘煉得之,開了后代詩中“字眼”的風(fēng)氣,令讀者想象出旅途中的風(fēng)霜之苦,行程的匆遽無息,由此加強(qiáng)了詩的感染力,令離愁別緒更有了基礎(chǔ),“一見終無緣,懷悲空滿目”,就不是無病呻吟了。
吳均的詩文后人以為“清拔有古氣”(《南史》本傳),即指出他的詩貌似信手寫來,卻不乏清新勁拔之氣。此詩的描述中就可見既遒練清勁,又古樸自然的風(fēng)格,全詩一氣流走,似行云流水,自然寫來,卻不乏匠心,所以被后人視為一首成功的惜別之作。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吳均贈予好友柳惲的。當(dāng)時柳惲任吳興太守,離職時曾寫有《贈吳均三首》贈給作者吳均,作者吳均作此詩予以回贈。
【柳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柳》原文賞析08-11
《柳》原文及翻譯賞析09-28
《蘭陵王·柳》原文賞析12-20
柳原文、翻譯及賞析09-20
柳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20篇)12-14
原隰荑綠柳原文及賞析11-15
柳子厚墓志銘原文賞析09-30
《章臺柳·寄柳氏》賞析11-25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古詩原文及賞析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