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考西方政治制度名詞解釋
1. 議會君主制,是指君主作為國家元首僅僅在形式上擁有廣泛的權力,國家的實際權力全都掌握在內閣手里。
2. 公意,就是“國家全體成員的經常意志”,它體現了人民自由意志在國家政治中的最高地位,這種意志是不可轉讓、不可分割和不能代表的。
3. 政治行動委員會,是指由美國各個公司、工會或其它民間組織設立的,代表利益集團、企業(yè)特定利益給候選人捐款資助的組織。
4. 一事不再議原則,是西方國家議會的慣例,即在議會中有關某一個議案的問題在同一會期中不再重復進行審議。
5. 自治體政府,是一定地域居民,為在其居住區(qū)域管理本地方公共事務,而依據國家法律組成的擁有一定自治權的政府。
6. 國家結構,是國家的整合形式,指的是國家的各個部分是如何整合而成其為一個國家的政治共同體,具體表現為國家整體與部分之間、中央政權機關與地方政權機關之間的相互關系。
7. 地方自治,是指在國家主權允許的范圍內,基于地區(qū)居民的意思,由作為法人而獨立于國家的地域性公共團體的自治機關自主處理一定的地方性事務。
8. 中世紀,是指在西歐的歷史分期上,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世紀近代國家產生這整整1000年的歷史時期。
9. 文藝復興,是指13世紀末在意大利各城市興起,以后擴展到西歐各國,于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
10. 宗教改革,是由馬丁路德及其后的加爾文發(fā)動的一場反對羅馬教廷、提倡個人直接與上帝交流、不需教會作為中介的改革運動。
11. 啟蒙運動,通常是指發(fā)生在17-18世紀的西歐的一場反封建專制、反教會的思想解放運動。
12. 聯邦制,是要求在中央政府與州政府分配政治權力,以防止權力集中在任何一個群體手中。
13. 代議制,是指人民并不直接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而是通過選舉代表組成代議機關來行使國家權力。相對于直接民-主,代議制是一種間接民-主制,為現代國家所普遍采用。代議制成功地解決了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現實途徑。
14. 普選制,是指建立在普選權基礎上的選舉制度,也就是公民普遍平等地參加選舉國家代表機關和其他公職人員的制度,是現代選舉制度成熟的標志。
15. 人民-主權理論,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判斷就是個人權利乃國家權力之源,國家權力來自于人民的授權,人民應該是國家主權或終極意義上國家權力的歸屬主體。
16. 選舉地理學,由于選區(qū)劃分與各個政黨能否獲勝聯系密切,因此西方各政黨經常利用政治權利人為地違背人口比例或自然界限,是選區(qū)劃分對本黨有利。
17. 兩個半政黨體制,指二戰(zhàn)后德國形成的政黨體制,即以右翼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左翼的社會民-主黨兩大政黨為主體,分別吸收其他小黨組成政黨聯盟輪流執(zhí)政的政黨體制。小黨中,自由民-主黨是中間黨,不單獨執(zhí)政。由于兩大政黨勢均力敵很難單獨贏得選舉,因而該黨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8. 壓力集團,是指為實現某種特殊利益而對政府施加政治影響和壓力的團體。當利益集團成為政治角色而企圖影響公共決策和公共權力、使自己的特殊利益獲得實現的時候,它就成為壓力集團。
19. 懸浮議會,是指出現兩大政黨在選舉中都沒有獲得議會下院過半數議席的情
況,也就是說,議會中沒有任何政黨獲得組閣的權力,這種沒有多數黨的議會就被稱為“懸浮議會”。
20. 兩院制,是指議會設有兩個議院,并由兩個議院共同行使議會職權的制度。
21. 半總統(tǒng)制,又稱半總統(tǒng)半議會制,是一種兼有內閣制特點和總統(tǒng)制特點的混合型政府體制。
22. 內閣制,又稱責任內閣制或議會內閣制,是指由內閣來總攬國家行政權力并對議會負責、奉行責任政府原則的政府體制。
23. 獨立管制機構,是在某個經濟領域制定和執(zhí)行有關規(guī)章和規(guī)則,以維護公共利益的政府機構。
24. 議會制,是指立法權和行政權分別由市議會和掌握并相互制衡,但市議會在與的關系上處于優(yōu)勢地位的這樣一種城市政府組織形式。實行于日本,美國稱為弱制。
25. 違憲審查制度,即由司法機關通過司法程序來審查立法和行政機關的行為是否違反憲法,又稱司法審查。
26. 獨立機構,是指為了某項目的以國會立法形式設立的、獨立于聯邦政府各部的政府機構。
27. 臨朝而不理政,在英國,從理論上來說英王是一切權力的源泉,是大權獨攬的統(tǒng)治者,但實際上許多法律規(guī)定的王權都不由英王本人親自行使,而由議會、內閣、法院等以英王的名義行使,這就是所謂的“臨朝而不理政”
《自考西方政治制度名詞解釋》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28. 國王不能犯錯誤,指國王永遠沒有是非錯誤,國家政策中出現的一切錯誤,都不能歸咎于國王,國王不必為此而負政治責任。
自考西方政治制度名詞解釋2017-04-09 20:02 | #2樓
1、民族國家――所謂民族國家,是指建立起中央集權制政府的、具有統(tǒng)一的民族階級利益以及同質的國民文化的、由本國的統(tǒng)治階級治理并在法律上代表全體國民的主權國家。
2、城邦――所謂城邦,即城市國家,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包括附近若干村落
3、代議民-主制――是指人民根據主權在民的原則,按照一定的程序選舉代表組成的代議機關(議會或國會)來行使國家最高權利的政治制度。
4、憲法委員會――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中比較重要的監(jiān)督機構。
5、直接民-主制――是指任何公民都有權利和義務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的決策和管理。
6、制衡――所謂制衡,則是指分立為不同部分的權利之間應形成彼此制約的關系,其中任何一部分權利都不能獨占優(yōu)勢。
7、法制――意為國家法律、法令、法規(guī)的一套設施和制度,其重點是落實在法的強制性、合法性、技術性。
8、憲法委員會――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中比較重要的監(jiān)督機構。
9、直接民-主制――是指任何公民都有權利和義務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的決策和管理。
10、純粹法學――是指把法律作為一個擺脫道德和政治價值判斷的、純粹屬于“社會技術問題”的研究對象的科學。
11、選舉制度――是選舉產生國家各級代表機關的代表和國家公職人員所應遵循的一系列原則和制度的總稱。
12、普選制――所謂普選制是指所有公民不受歧視性限制地平等享有和自覦是指候選人需交納一定數量的競選保證金,如果選舉中所得選票達到
13、無記名投票(秘密投票)――是指選民遵循選舉法規(guī)定,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寫選票并親自投入票箱,選票不署名,不向他人公開。
14、強制選舉――是指并非出自選民-意志的選舉,即公民在選舉中難以做到或完全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決定是否參加投票以及把票投給誰。
15、選民資格――是指公民參加選舉所應滿足的法定條件。
16、選舉保證金制度――是指候選人需交納一定數量的競選保證金,如果選舉中所得選票達到了法律規(guī)定的一定比例,則可發(fā)還,否則由國家沒收。
17、選民登記――是指選民在行使選舉權之前必須按照法律規(guī)定在選舉機構進行登記,以確認選民身份。
18、地域代表制――是指把全國按地域劃分為若干個選舉區(qū),按選舉區(qū)進行投票。
19、直接選舉――是指代表或其他公職人員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20、間接選舉――是指代表或其他公職人員由選民投票選出的選舉人選舉產生。
21、多數代表制――是指候選人或候選人所代表的政黨,只要在一個選區(qū)內獲得多數選票即可當選。分為相對多數代表制和絕對多數代表制兩種。
22、相對多數代表制――又稱為簡單多數制,即由獲得本選區(qū)最多選票的候選人或候選人所代表的政黨當選,無須超過半數或達到一定比例。
23、絕對多數代表制――是指候選人或候選人所代表的政黨所獲得的選票必須超過本選區(qū)全部選票的半數以上方可當選。
24、多輪多數選舉制――是指在選舉中要進行兩輪以上的投票,在前幾輪中要求候選人必須獲得絕對多數票才能當選,最后一輪由在上一輪投票中得票最多得兩名候選人競選,獲得相對多數票者當選。
25、比例代表制――是指根據參加競選得各政黨候選人所得的票數,按比例分配議席。
26、混合代表制――是指在選舉中分別采用多數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兩種選票計算方法。
27、競選――是指西方國家在投票選舉國會議員和其他國家公職人員之前,各候選人為使自己當選而展開得爭奪選票得活動。
28、選舉監(jiān)督――是指依法檢查選舉活動中的行為是否公正合法,其目的在于防止違法與舞弊行為對選舉活動的破壞。
29、現代政黨――現代政黨式階級和階級斗爭發(fā)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一定階級或階層中的活動分子,基于共同的意志。
30、一-黨制――是指一個國家長期。
31、體制外政黨――是指那些雖然可以合法存在,但由于其在政黨競爭和國家政治生活中只能起非常微小的影響作用,實際上是被排除在政黨競爭和政府體制之外的小型政黨。
32、政黨制度――是指國家法律規(guī)定或實際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政黨的社會地位和作用,特別是政黨執(zhí)掌A治――通常是指一個國家通過政黨行使國家政權的形式。
33、寡頭政治――是指一個政黨執(zhí)掌政權的政黨制度。
34、兩黨制――是指在一個國家中存在許多政黨,其中兩個居于壟斷地位的政黨,通過定期選舉,長期有組織地輪流控制國家機器,其中一-黨是執(zhí)政黨,另一-黨是反對黨。
《自考西方政治制度名詞解釋》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35、多-黨制――是指西方國家兩個以上的政黨聯合輪流執(zhí)政,或幾個政黨聯盟輪流執(zhí)政的制度。
36、政黨政治――通常是指一個國家通過政黨行使國家政權的形式。
37、寡頭政治――是指政治體系的運作受少數掌權者的控制,公民對其無法行使有實際意義的約束。
38、政黨分贓制――是指競選獲勝的政黨,將行政職位分配給本黨主要骨干的做法。
39、利益集團――是指具有共同的政治、經濟、社會目標,基于共同利益要求而組成的社會團體。
40、議會――又稱國會,是現代西方國家的代議機構。
41、兩院制――是指議會設有兩個議院并由兩院共同行使議會職權的制度。
42、一院制――是指議會只擁有一個議院并由它行使議會全部職權的制度。
43、非平衡的兩院制――非平衡的兩院制中的“非平衡”是指兩院的職權大小不對稱,強弱不均勻。
44、平衡的兩院制――以美國為最典型,美國參眾兩院的地位和權利是相等的,兩院共同平等的行使立法權。任何一院對另一院通過的法案都擁有絕對的否決權。
45、議會黨團――是指由議會中屬于同一政黨的議員組成的、以統(tǒng)一本黨議員在議會中的行為為目的的政黨集團。
46、立法權――即制訂和修改法律的權利,包括立法創(chuàng)議權,通過法案權和修正權。
47、調查權――是指議會對政府行為進行調查并有權得到證言和有關記錄的權利。
48、彈-劾――是議會控告違法失職的政府首腦、高級行政官員或高級司法官員并追究其法律責任的一種司法程序。
49、非常會議――是指在例行會議以外為解決特殊需要而召集的會議,其中包括臨時會議、特別會議和緊急會議。
50、議會的解散――是指基于特別的原因。為更換下院議員,組成新的議院而采取的中斷全體議員的法定任期,使之在任期屆滿以前喪失議員資格的行為。
51、國家元首――是指主權國家形式上或實際上對內對外的最高代表,是國家機構的組成部分。
52、國家元首的世襲制――凡擔任國家元首職務,不經民-主選舉,而按照血緣關系依法世代相傳,屬于世襲制。
53、國家元首的選舉制――凡按照憲法或法律規(guī)定,國家元首通過民-主選舉方式產生并有一定任期,屬于選舉制。
54、虛位元首――在實行君主制和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中,國家元首由于主要從事象征性和禮儀性的事務,不掌握國家實權,因此被稱為虛位元首。
55、實權元首――在共和制國家中,國家元首由于其往往兼任政府首腦,掌握很大權利。并是國家權力的中心,因此被稱為實權元首。
56、二元君主制――是指在君主制國家中,君主大體上仍然保持著封建專制時代的權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軍政大權于一身,是國家權利中心的一種君主立憲制。
57、議會君主制――是指在君主制國家中,國家實權完全掌握在形式上對議會負責的內閣手中,作為國家元首的君主只是在形式上享有廣泛權利的一種君主立憲制。
58、集體元首――凡由兩人以上組成合議的機關,有它的全體成員共同擔任國家元首職務合行使元首職權者,為集體元首。
59、內閣制――是指由內閣總攬國家行政權利并向議會負責的一種國家政權組織形式。
60、內閣制政府首腦――內閣制政府首腦一般稱首相或,通常由在議會總占多數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袖擔任。
61、總統(tǒng)制――是指由總統(tǒng)擔任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并獨攬國家最高行政權利的一種政體形式,與內閣制相對。
62、半總統(tǒng)制半議會制――是指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所規(guī)定的,以總統(tǒng)為國家權利中心,以為政府首腦的一種政權組織形式。
63、委員會制政府――是指以實行合議制的委員會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的政體形式。
64、政府職能――是指政府在一定歷史時期內根據國家合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所發(fā)揮的功能和作用。
65、權限劃分――是指依照憲法和法律對政府權利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進行劃分
66、國家結構形式――是指國家結構在特定的國家的具體表現形式,主要指國家的整體與部分之間以及中央政權機關與地方政權機關之間相互關系的構成形式。
67、單一制――是指由若干分層級的行政區(qū)域或自治區(qū)域構成的統(tǒng)一主權的國家。
68、聯邦制――是指由若干享有相對主權的完整B 8、民族區(qū)域型地方政府――是指多民族國家基于解決少數民族問題的需要,在民族聚居區(qū)域組成的國家結構單元所設置的政府。
69、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是指國家基于按地域進行管理的一般需要而組成的國家單元結構所設置的政府。
70、市鎮(zhèn)型地方政府――是指國家基于市鎮(zhèn)地區(qū)專門管理的需要而組成的國家結構單元所設置的政府。
71、公共事務,依據國家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擁有程度不等的自治權的地方政府。
72、特區(qū)政府――是指國家為著某種政治的、經濟。
73、特殊型地方政府――是指國家基于各種具體的特定政治需要或行政需要,設置少量的國家結構單元所設置的政府。
74、行政體政府――是指地方政府由中央政府任命產生,完全隸屬于中央政府,服從其指揮,對其負責。
75、自治體政府――是指由一定地域的居民選舉產生,管理本地域的地方公共事務,依據國家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擁有程度不等的自治權的地方政府。
76、特區(qū)政府――是指國家為著某種政治的、經濟的或其他某些特殊目的而設置的地方政府。
77、城市政府――城市政府是國家設置在城市地區(qū)的地方政府。
78、議會委員會制――是指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合二為一的城市政府組織形式。
79、議會制――是指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分別由兩個分立的機關掌握的城市政府組織形式。
80、制――又稱議會制,是指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分設、立法與行政分立制衡的城市政府組織形式。
81、議會經理制――是指市議會專門聘請一位市政管理專家任經理、主持市政府行政工作的市政府組織形式。
82、制定法――是指國家機關按照法律和程序,以條文形式制定的,并經公布實施的法律和法規(guī)。
83、判例法――是指由法官從判決中推出的法律規(guī)則,因此也稱法官法。其基本原則是遵循先例
84、司法獨立原則――是指法院、法官只服從法律,根據法定程序,獨立行使司法權,不受其他權利機關和任何個人的影響和干預。
85、司法機關――司法機關是一個整體概念,包括審判機關,即法院,還有檢察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
86、審判機關――即法院,它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
87、檢察機關――是代表國家為追究刑事責任和提起公訴的機關。
88、司法行政機關――是對司法行政進行管理的國家機關。
89、陪審制度――是審判機關依法由公眾中產生陪審員在庭審中參與審理案件的制度。
90、司法審查――又名憲法審查,是西方國家通過司法程序來審查和裁決立法和行政是否違憲的一種制度。
91、行政裁判――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以行政手段裁決行政爭議。具體指行政機關根據法律規(guī)定對行政爭議和某些民事糾紛所做的司法裁決。
【自考西方政治制度名詞解釋】相關文章:
西方名詞解釋04-03
西方制度名詞解釋09-23
自考美學名詞解釋03-14
自考資產評估名詞解釋09-23
自考金融名詞解釋大全09-23
西方史學史名詞解釋09-23
自考公文名詞解釋小抄05-25
護理管理學自考名詞解釋09-23
自考金融理論與實務名詞解釋匯總09-23
自考刑法學名詞解釋09-23